資源簡介 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目標]1.能正確認、讀、寫11—20各數。2.通過觀察、探索、交流等活動,理解數位,理解計數單位“個”、“十”,能正確說出20以內數的“個位”、“十位”,能正確說出 11—20各數的組成、順序,會比較大小。3.經歷10個一是1個十的操作過程,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4.通過對具體事物數量的估計,培養數感。[教學重點]理解計數單位“個”與“十”的關系,明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教學難點]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小棒。[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0—10。讓我們來一起數一數。聽好要求:從大到小1個1個的數,2個2個的數;從小到大1個1個的數,2個2個的數。除了這些數法,還可以怎么數呢?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幾個數了?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呢?有沒有比10更大的數?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前面的知識掌握的真牢固,給你們點贊。下面請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與數有關的問題?1.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2.沙灘上有多少個小朋友?3.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三、講授新課,解決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問題:沙灘上有多少只海鷗?1.估一估。師:沙灘上大約有多少只海鷗?大家先來猜一猜(學生猜)。“猜一猜有多少”在數學上我們稱為“估計”(板書)。誰先來估計?預設:10、11、12、13、15……2.數一數。師:怎樣才能知道我們估計得對不對?生:數一數。師:真聰明,想到了數的方法。,那快來數一數吧!學生獨立數數,之后集體交流數的方法。師小結:可以1只1只地數、2只2只地數、……不管幾只幾只地數,都是11只海鷗。誰估得更準確?3.擺一擺。(1)用小棒擺11。①師:如果用一根木棒代表一只海鷗,沙灘上的海鷗要用多少根木棒表示呢?(11根)學生獨立數出相同數目的小棒。②師:老師這兒有一些小棒,誰能快速、準確地說出這是多少根小棒?(將一些小棒散放在實物投影上)因為雜亂,學生數的時候有困難,數的較慢。師:其實這些也是11根小棒,這樣放很難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你有什么好辦法,把這些小棒重新擺一擺,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用自己手里的小棒擺擺看吧。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搜集有代表性的擺法預備集體交流。(2)優化方法,建立計數單位“十”的表象。①交流擺法。生介紹擺法。預設1:1根1根地擺。預設2:2根2根地擺。預設3: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地擺。②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擺法進行評議。哪種方法能使我們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大部分學生選擇“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地擺”這種方法。師:為什么選這種呢?一起看一下,這是1根小棒,10根小棒里面有幾個一根呢?(10個),也就是說10個一。現在我們把這10根小棒捆成1捆,這是幾根?(10根),幾個十呢?1個十。沒捆的時候,捆起來的時候都是10根小棒。因此,可以說10個一是1個十。(板書)師:你知道11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嗎?學生交流。③師:你能像老師這樣,用小棒做1個十嗎?學生動手操作。(3)體驗練習,豐富計數單位“十”的表象。① 探究12的組成。師:有了這樣的“十”,你能快速找出12根小棒嗎?師:說說是怎么找的?預設:找1個十,再找2根。師:那也就是說,12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學生交流。② 探究14的組成。師:快速找出14根小棒。學生動手操作,請找得快的同學說方法。師:你找了幾個十幾個一?(4)順勢而導,認識“個位”、“十位”。(指黑板上的1捆和1根小棒)師:前面我們知道了這些小棒是11根,(在小棒下面板書:11)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一樣嗎?(邊說邊指)學生交流。師:是的,右邊的這個1表示的是1個一,左邊的這個1表示的是1個十。這兩個“1”所在的位置分別叫“個位”與“十位”。數位是這么規定的: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大家猜一猜:哪個“1”在個位?哪個“1”在十位?為什么?預設:表示1個“一”的1在個位,表示1個十的在十位。師:是呀,這個“1”在個位,表示1個“一”;這個“1”在十位表示1個“十”,數字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那你知道12中,哪個數字在個位?哪個數字在十位?表示什么意思?14呢?4.撥一撥。(1)認識計數器上的數位。師:這是計數器(出示教具計數器)。計數器上這是十位,(邊說邊指)個位在哪?學生拿出計數器,同桌互相指出計數器上“個位”和“十位”的位置。師邊撥珠子邊提問:(個位撥1個珠子)在個位撥一個珠子表示什么?(十位撥1個珠子)十位上撥一個珠子表示什么?(個位撥2個珠子)表示什么?(個位撥3個、4個……10個)表示什么?學生根據問題分別進行交流。師:10個一(指計數器)表示1個十(指黑板相應板書處),當個位滿十時,要將個位的珠子全部退掉(演示操作),用十位上的1個珠子來代替。(2)撥數練習。①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11后,集體交流撥法。師:你會寫11嗎?一起書空寫。師:計數器上十位有1個十,就在十位寫1;個位上有1個珠子,就在個位寫1。這就是11。(邊說邊在黑板田字格上板書:11)②學生把珠子全部退回,撥12,集體交流撥法。師:12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師:你會寫12嗎?學生動筆試寫,(投影展示學生寫法)集體評價。師:12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有1個十,就在十位寫1,個位上有2個珠子,就在個位寫2,這就是12。③ 學生把珠子全部退回,撥13。集體交流撥法。師:你會寫13嗎?學生交流寫法。老師撥數學生說數。(從13開始,每次個位加一顆珠子,一直到19)(3)認識20.師:在19的個位再撥一個珠子,(邊說邊撥)現在個位上有幾個珠子?個位滿10可以怎樣?(根據學生回答,把個位10個珠子撥回,從十位撥一個珠子)師:(指計數器)20里面有幾個十?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次強調,20里面有2個十,也就是說2個十合起來是20。師:如果要取出20根小棒,怎樣取最快?預設:每捆10根,取2捆。師:20怎樣寫?末尾的“0”不寫可以嗎?(板書:20)(4)填空補數。師:(指黑板)13—20之間還有哪些數?你能把它們寫出來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二)解決“沙灘上有多少個小朋友”、“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鷗”師:估計一下這兩個問題中哪個數比較大一些。估計有多少只?師:請你用自己的方法數出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只海鷗。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數法。師:確實是礁石上的海鷗數量多,誰估準了?(三)引出課題師: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11—20各數)。四、鞏固練習(一)想想做做師:你能從0數到20嗎?學生齊數。師:這些數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從左往右數越來越大,從右往左數越來越小。師:還有什么方法讀這些數?預設:倒讀、2個2個讀、5個5個讀……根據學生回答,全班分別倒讀、2個2個讀、5個5個讀。五、總結提升師:今天這節課充實而有趣。你有哪些收獲呢?(學生談收獲)師:認識了11—20各數,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它們?學生集體交流。師:我們在這些地方也見到過它們的身影。課件配樂依次出示帶有數字的圖片,教師配以說明。師:同學們,只要大家有善于觀察的眼睛,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課后請大家找一找你身邊的哪些事物可以用你今天學到的數來描述。教學反思本次教學中的成功之處:相對之前的課堂授課,本次教學在總體上有了一定的提升。課前的口算練習,口算效果良好。整堂課我的語速放慢了,同時聲調注意抑揚頓挫,學生的反應熱烈,積極性大有提高。在以后的授課中要繼續保持。課堂各環節銜接恰當,比較完整,尤其是探索11的組成過程中,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數一數,畫一畫等多種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得出結論。經歷了知識生成的過程,學生知識掌握扎實,課中鞏固作業做得效果較好。針對重難點把握教好,計數單位、數位這兩個知識點,作為重點,多次強調,貫穿整個授課過程。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本次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學生擺小棒自主探究,學生展示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引導學生將語言組織完整,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說出思路,而是由教師說出來最后的結果。教學時間掌控不到位,最后的隨堂測試沒有檢測,以后要加強時間管理。板書設計有些亂,重點不突出。以后要加強學習,合理設計板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