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魯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魯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期中檢測試卷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4·河北廊坊期中)一直以來,上海都是我國人口吸引力最高的地區之一。大量人口遷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斷增大,2023年人口密度達3 923.11人/平方千米,成為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據此完成1~2題。
1.上海市環境人口容量大,主要是因為(  )
A.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
B.地理位置優越,海運便利
C.河海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
D.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達
2.下列關于大量人口遷入對上海產生的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
A.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遷入
B.緩解上海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C.引發社會問題,制約經濟發展
D.城區環境惡化,逆城市化加劇
爪哇島上廣泛分布著肥沃的火山灰土,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個島上。下圖為“印度尼西亞人口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
3.關于印度尼西亞人口分布及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布均衡——都為濕熱氣候
B.分布均衡——地形條件相似
C.分布不均衡——距海遠近不一
D.分布不均衡——土壤條件差異大
4.2019年印度尼西亞決定利用5~10年時間把首都從雅加達搬遷至東加里曼丹省。導致印度尼西亞首都搬遷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雅加達面臨嚴重的“城市病”
B.爪哇島人口容量小
C.加大對加里曼丹島的開發
D.加里曼丹島更適宜人類居住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流向城鎮的流動人口總量為3.31億,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達63.89%,人口流動已經開始并將持續成為主導我國區域間人口變動的決定性因素。專家把我國的人口流動劃分為鄉鄉流動(鄉村到鄉村)、鄉城流動(鄉村到城鎮)、城鄉流動(城鎮到鄉村)、城城流動(城鎮到城鎮)四種類型。讀圖,完成5~6題。
5.推測P1、P2、P3、P4依次表示(  )
A.城鄉流動、鄉城流動、鄉鄉流動、城城流動
B.鄉城流動、城城流動、鄉鄉流動、城鄉流動
C.城城流動、鄉鄉流動、城鄉流動、鄉城流動
D.鄉城流動、城鄉流動、城城流動、鄉鄉流動
6.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長遠來看,未來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趨勢是(  )
A.鄉城流動比例增大,城鄉流動比例下降
B.城城流動比例下降,城鄉流動比例上升
C.城城流動比例上升,鄉城流動比例下降
D.鄉城流動比例上升,城城流動比例下降
(2024·江蘇宿遷月考)讀“蒙古國某年國際人口遷移大部分主要遷入國統計圖”,完成7~8題。
7.蒙古國以學業和提高經濟收入為主要目的的人口遷往的國家分別是(  )
A.中國、美國 B.中國、韓國
C.中國、捷克 D.美國、捷克
8.蒙古國的國際人口遷移,將(  )
A.促使蒙古國人口數量減少
B.緩解捷克和中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C.促進蒙古國社會經濟發展
D.促進韓國和美國的文化交流
(2024·廣西南寧期中)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城市空間發展方向模式圖”。據此完成9~10題。
9.甲地最適合布局的城市功能區是(  )
A.行政區 B.輕工業區
C.商貿區 D.重工業區
10.圖中住宅區的區位優勢是(  )
A.環境條件優越 B.對外交通便利
C.土地價格較低 D.靠近城市中心區
(2024·河南鄭州期中)長期以來,在我國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中,流動人口被視作城鎮化最主要的實現方式和核心載體。在我國跨區域人口流動中,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成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區以人口流出為主。近年來,人口回流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我國城鎮化中的新現象。下圖為“江西某市回流人口定居意向和購房意愿分部示意圖”。據此完成11~13題。
11.近年來,從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回流的人口多屬于主動回流,其主要是因為(  )
A.沿海地區經濟不景氣 B.交通條件不斷改善
C.收入差距逐漸縮小 D.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少
12.該市回流人口的定居意愿和購房意愿主要集中在(  )
A.市區 B.縣城
C.省會城市 D.村鎮地區
13.影響該市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購房意愿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城鄉距離 ②產業基礎 ③氣候舒適度 ④戶籍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江西九江期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北段,白藏房是該地區的傳統民居,屬典型的土木結構房屋,墻體厚,墻體呈白色,主要是用阿戈土加水攪拌成白色土漿,從上而下澆灌而成。下圖為“白藏房景觀圖”。據此完成14~15題。
14.每年當地居民用白色土漿澆灌白藏房的最佳時節是(  )
A.晚春 B.盛夏 C.晚秋 D.寒冬
15.白藏房反映了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是(  )
A.年降水量大 B.全年皆高溫
C.晝夜溫差大 D.太陽輻射弱
(2024·浙江金華期中)人口城鎮化是指農業人口變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土地城鎮化是指某一區域土地由農村形態向城市形態轉化的過程,其水平常用建成區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比重來表示。下圖示意2005~2015年我國城鎮人口與建成區面積的增長變化。據此完成16~17題。
16.圖中信息顯示(  )
A.2007年城鎮人口數量最多
B.2011年建成區面積最大
C.建成區面積不斷增加
D.我國城鎮化水平波動起伏
17.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城鎮化帶來的影響有(  )
A.城鎮居民就業困難
B.城市住房空置率增大
C.城市道路平均擁堵率上升
D.人均耕地面積增加
(2021·江蘇地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我國鄉村聚落空間分布發生了明顯變化。下圖為“江南丘陵某區域四種鄉村聚落空間演化模式示意圖”。據此回答18~20題。
18.模式Ⅰ中鄉村聚落遷移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強功能區競爭力 B.保護環境敏感區域
C.促進勞動力就業 D.提高城鎮化水平
19.反映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20.在我國重大戰略實施的背景下,鄉村聚落空間演化的總趨勢是(  )
A.集聚擴大 B.原地保護
C.均衡布局 D.分散遷移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2024·山東煙臺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我國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此前不少專家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2016和2017這兩年出生人口會大量增加,但該情況并未出現。2011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為94 072萬,2017年為90 199萬,7年時間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近4 000萬。下表為我國2016年和2017年人口相關數據統計表。
項目 2016年 2017年
年末總人口 138 271萬人 139 008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 1 786萬人 1 723萬人
男性人口數量 70 815萬人 71 137萬人
女性人口數量 67 456萬人 67 871萬人
勞動年齡人口(16至59周歲) 90 747萬人 90 199萬人
60周歲及以上人口 23 086萬人 24 090萬人
65周歲及以上人口 15 003萬人 15 831萬人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開會議,會議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根據材料概括我國現階段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4分)
(2)簡析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并未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6分)
(3)為應對勞動年齡人口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可采取哪些應對措施?(6分)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910年,德國人為青島市制定了市區擴張規劃,此后,城市主要沿膠濟鐵路向北發展。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青島市開始調整城市空間結構,設平度市、萊西市,成立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簡稱黃島區),并陸續修建膠州灣大橋和海底隧道。同時將城區的部分工業遷出。下圖為青島市行政區劃圖。
(1)指出青島市20世紀90年代后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4分)
(2)說明20世紀90年代后黃島區吸引人口遷入的條件。(4分)
(3)簡述人口遷入對黃島區的有利影響。(4分)
23.(2024·福建泉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不僅體現現代農業的發展,而且還體現與現代農業緊密關聯的現代休閑、養生、民宿、旅游、文化等鄉村產業的發展,是城市化引領和帶動下的城鄉融合發展。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少,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鎮化過程可帶動鄉村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我國1950年城鎮化率約為11.8%,2022年已經歷史性的達到了65.2%,預計2050年達到80%。下圖為中國城鎮化率及其預測。
(1)指出我國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的起始年份:______年。計算該階段城鎮化率的年均增速:______(百分數,保留小數點后兩位)。(2分)
(2)城鎮化是帶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動力,試分析其原因。(4分)
(3)指出當前階段城鎮化給我國鄉村帶來的突出問題。(4分)
24.(2024·遼寧大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香港特別行政區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為300~400米,平原僅占香港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下圖為香港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示意圖。
(1)圖中甲所示城市功能區的類型是__________。(2分)
(2)分析圖中丙處工業園區分布的合理性。(6分)
(3)闡述香港島上高級住宅區向山頂和郊野公園方向發展的原因。(4分)
答案精析
1.A 2.B [第1題,上海市自然資源相對貧乏,消費水平高,但環境人口容量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對外開放程度高。故A正確。第2題,上海經濟發達,多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A錯誤;遷入人口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能夠緩解上海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B正確;人口大量遷入,可能會引發一定的社會問題,但大量人口作為勞動力和消費者會促進經濟發展,C錯誤;城區環境壓力變大,上海城市化目前仍表現為郊區城市化,D錯誤。]
3.D 4.A [第3題,由材料可知,爪哇島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個島上,說明印度尼西亞人口分布不均衡。爪哇島上分布著肥沃的火山灰土,農業發達,人口密集,所以該國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土壤條件差異大。故D正確。第4題,導致印度尼西亞首都搬遷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雅加達面臨嚴重的“城市病”,具體表現為人口太過密集,交通擁堵、就業困難、治安混亂、環境污染嚴重、水資源短缺等,A正確。]
5.B 6.C [第5題,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目前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推動鄉村勞動人口不斷流向城市,使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故鄉城流動是我國目前人口流動的主體,占比最高,故P1表示鄉城流動,據此排除A、C;逆城鎮化是當城鎮化發展到較高水平時,城鎮化速度放慢,甚至出現逆向流動人口超過正向流動人口的現象,我國目前逆城鎮化現象不突出,城鄉流動人口規模應最小,故P4表示城鄉流動,據此排除D。因此選B。第6題,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鎮化進程進入相對飽和時期,即成熟階段,城鎮化速度將逐漸放緩,鄉村人口流向城市的數量減少,鄉城流動比例下降,A、D錯;受經濟因素的影響,我國未來不同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同城市之間的產業結構、就業機會、經濟收入以及高水平教育、醫療設施的差距,將提高城城流動人口比例,故B錯,C正確。]
7.C 8.C [第7題,讀圖可知,蒙古國人口遷入到中國主要以委派學習為主,遷入到捷克主要以就業為主,且比例高于其他國家,故選C。第8題,蒙古國委派人口遷往國外學習,能提高其文化知識水平和科技素質,促進蒙古國社會經濟發展,對蒙古國向知識型社會邁進起重要作用,C正確;從遷移原因可知,蒙古國的國際人口遷移大部分還會回國,不會導致人口數量減少,A錯誤;蒙古國人口遷移到中國以學習為主,不能緩解中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B錯誤;能夠促進蒙古國與韓國、美國等國的文化交流,D錯誤,故選C。]
9.D 10.A [第9題,從城市功能區的合理布局來看,甲地在城市的最外圍且對外交通便利,應布局重工業區,因為重工業區污染嚴重,在城市外圍能夠減輕其對城市的污染,靠近交通線,便于運輸。故選D。第10題,讀圖可知,住宅區靠近沿海風景線和旅游區,環境條件優越,A正確;住宅區沒有位于對外交通線沿線,B錯誤;住宅區靠近娛樂區,土地價格并不低,C錯誤;住宅區距離城市中心區較遠,D錯誤。]
11.C 12.B 13.A [第11題,近年來,從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回流的人口多屬于主動回流,人口主動回流是受到回流地的吸引,最可能是因為回流地的經濟收入水平提高,與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收入差距縮小,C正確。與沿海地區經濟不景氣、交通條件不斷改善、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少關系不大,A、B、D錯誤。第12題,讀圖可知,回流人口多集中在縣城,定居和購買比重超均過50%,B正確,A、C、D錯誤。第13題,由材料可知,回流人口主要選擇在縣城定居,一般外出務工人口多為農村人口,縣城距離農村相對較近,方便照顧家人,①正確。相對而言,縣城的產業基礎條件較好,就業機會較多,對當地回流人口吸引力較強,②正確。氣候舒適度和戶籍政策不是主要影響因素,③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
14.C 15.C [第14題,該墻體主要利用白色土漿從上而下澆灌而成,因此需要選在氣溫較高,降水較少的時節,有利于土漿的干燥,與此同時該墻體的澆灌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根據所學知識,該區域位于季風氣候區,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晚秋時,降水較少,且氣溫較高,天氣晴朗,有利于土漿的干燥,加之,晚秋為農閑時節,勞動力充裕,故C正確。第15題,由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地海拔較高,白天以晴朗天氣為主,太陽輻射強,氣溫較高,夜晚溫度低,晝夜溫差大,白藏房墻體厚,有利于保溫,C正確。]
16.C 17.B [第16題,圖中城鎮人口增長率始終為正值,城鎮人口始終呈增長狀態,所以圖示期間,2015年城鎮人口數量最多,A錯。同理,圖示期間建成區面積不斷增加,2015年建成區面積最大,B錯,C正確。城鎮人口持續增加,我國城鎮化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并沒有出現波動起伏,D錯。第17題,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城鎮化,表明城市土地擴張過快,城市土地擴張的速度快于城鎮人口增長速度,導致城市住房的空置率增大,城鎮建設過程中大量耕地被占用,人均耕地面積減少,B正確,D錯。居民就業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并不會導致城鎮居民就業困難,A錯。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城市道路平均擁堵率不一定上升,C錯。故選B。]
18.B 19.D 20.A [第18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讀圖可知,模式 Ⅰ 中鄉村聚落遷移的方向為從生態功能區向經濟功能區遷移,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環境敏感區域,B正確。第19題,模式Ⅳ中,聚落從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遷移,可反映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D正確。第20題,我國實行鄉村振興戰略,鄉村聚落未來發展呈現三大趨勢:城鄉結合、土地規模化經營、空心村撤并,故可以判斷鄉村聚落空間演化的總趨勢是集聚擴大,從而提高鄉村聚落的基礎設施水平以及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A正確。]
21.(1)人口總量大;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勞動年齡人口減少。
(2)生育觀念發生改變;居民的生活成本高;撫育子女和養老負擔重;生育意愿不強。
(3)進一步調整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適度鼓勵生育;延遲退休年齡;發展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適當降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
22.(1)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市區;部分人口隨工業遷移遷往周邊市區、縣。
(2)開發較晚,環境質量優;大量產業遷入,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距海較近,氣候溫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為人才落戶提供便利條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3)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23.(1)1995 1.14%
(2)城鎮化過程大量吸納鄉村剩余勞動力,減少了鄉村總人口,客觀上提高了鄉村人均資源占有率;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市人口對鄉村旅游休閑等生態服務的市場需求增加,促進鄉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城鎮化過程推動區域中心城市繁榮,加快了城市群發育,促使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格局形成,從而輻射帶動周邊城鎮和鄉村的振興。
(3)人口老齡化、村莊空廢化、耕地撂荒、環境污染、留守兒童、城鄉差距過大等。
24.(1)商業區
(2)距市中心較遠,地價較低;地處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區,減少對市區的污染;臨海分布,便于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
(3)山頂和郊野公園附近地勢較高,環境優美;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交通便利。(共55張PPT)
期中檢測試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D A B C C C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B A C C C
題號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A
對一對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
(1)人口總量大;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勞動年齡人口減少。
(2)生育觀念發生改變;居民的生活成本高;撫育子女和養老負擔重;生育意愿不強。
(3)進一步調整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適度鼓勵生育;延遲退休年齡;發展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適當降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1)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市區;部分人口隨工業遷移遷往周邊市區、縣。
(2)開發較晚,環境質量優;大量產業遷入,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距海較近,氣候溫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為人才落戶提供便利條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3)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1)1995 1.14%
(2)城鎮化過程大量吸納鄉村剩余勞動力,減少了鄉村總人口,客觀上提高了鄉村人均資源占有率;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市人口對鄉村旅游休閑等生態服務的市場需求增加,促進鄉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城鎮化過程推動區域中心城市繁榮,加快了城市群發育,促使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格局形成,從而輻射帶動周邊城鎮和鄉村的振興。
(3)人口老齡化、村莊空廢化、耕地撂荒、環境污染、留守兒童、城鄉差距過大等。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1)商業區
(2)距市中心較遠,地價較低;地處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區,減少對市區的污染;臨海分布,便于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
(3)山頂和郊野公園附近地勢較高,環境優美;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交通便利。
答案
(2024·河北廊坊期中)一直以來,上海都是我國人口吸引力最高的地區之一。大量人口遷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斷增大,2023年人口密度達3 923.11人/平方千米,成為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據此完成1~2題。
1.上海市環境人口容量大,主要是因為
A.經濟發達,對外開放程度高
B.地理位置優越,海運便利
C.河海交匯處,漁業資源豐富
D.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上海市自然資源相對貧乏,消費水平高,但環境人口容量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對外開放程度高。故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河北廊坊期中)一直以來,上海都是我國人口吸引力最高的地區之一。大量人口遷入,使上海的人口密度不斷增大,2023年人口密度達3 923.11人/平方千米,成為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據此完成1~2題。
2.下列關于大量人口遷入對上海產生的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A.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遷入
B.緩解上海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C.引發社會問題,制約經濟發展
D.城區環境惡化,逆城市化加劇

上海經濟發達,多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A錯誤;
遷入人口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能夠緩解上海市的人口老齡化問題,B正確;
人口大量遷入,可能會引發一定的社會問題,但大量人口作為勞動力和消費者會促進經濟發展,C錯誤;
城區環境壓力變大,上海城市化目前仍表現為郊區城市化,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爪哇島上廣泛分布著肥沃的火山灰土,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個島上。下圖為“印度尼西亞人口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
3.關于印度尼西亞人口分布及原因
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布均衡——都為濕熱氣候
B.分布均衡——地形條件相似
C.分布不均衡——距海遠近不一
D.分布不均衡——土壤條件差異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由材料可知,爪哇島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個島上,說明印度尼西亞人口分布不均衡。爪哇島上分布著肥沃的火山灰土,農業發達,人口密集,所以該國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土壤條件差異大。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爪哇島上廣泛分布著肥沃的火山灰土,是印度尼西亞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這個島上。下圖為“印度尼西亞人口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
4.2019年印度尼西亞決定利用5~10年
時間把首都從雅加達搬遷至東加里曼
丹省。導致印度尼西亞首都搬遷的直
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A.雅加達面臨嚴重的“城市病”
B.爪哇島人口容量小
C.加大對加里曼丹島的開發
D.加里曼丹島更適宜人類居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導致印度尼西亞首都搬遷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雅加達面臨嚴重的“城市病”,具體表現為人口太過密集,交通擁堵、就業困難、治安混亂、環境污染嚴重、水資源短缺等,A正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流向城鎮的流動人口總量為3.31億,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達63.89%,人口流動已經開始并將持續成為主導我國區域間人口變動的決定性因素。專家把我國的人口流動劃分為鄉鄉流動(鄉村到鄉村)、鄉城流動(鄉村到城鎮)、城鄉流動(城鎮到鄉村)、城城流動(城鎮到城鎮)四種類型。讀圖,完成5~6題。
5.推測P1、P2、P3、P4依次表示
A.城鄉流動、鄉城流動、鄉鄉流動、城城流動
B.鄉城流動、城城流動、鄉鄉流動、城鄉流動
C.城城流動、鄉鄉流動、城鄉流動、鄉城流動
D.鄉城流動、城鄉流動、城城流動、鄉鄉流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目前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推動鄉村勞動人口不斷流向城市,使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故鄉城流動是我國目前人口流動的主體,占比最高,故P1表示鄉城流動,據此排除A、C;
逆城鎮化是當城鎮化發展到較高水平時,城
鎮化速度放慢,甚至出現逆向流動人口超過正向流動人口的現象,我國目前逆城鎮化現象不突出,城鄉流動人口規模應最小,故P4表示城鄉流動,據此排除D。因此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流向城鎮的流動人口總量為3.31億,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達63.89%,人口流動已經開始并將持續成為主導我國區域間人口變動的決定性因素。專家把我國的人口流動劃分為鄉鄉流動(鄉村到鄉村)、鄉城流動(鄉村到城鎮)、城鄉流動(城鎮到鄉村)、城城流動(城鎮到城鎮)四種類型。讀圖,完成5~6題。
6.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長遠來看,
未來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趨勢是
A.鄉城流動比例增大,城鄉流動比例下降
B.城城流動比例下降,城鄉流動比例上升
C.城城流動比例上升,鄉城流動比例下降
D.鄉城流動比例上升,城城流動比例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鎮化進程進入相對飽和時期,即成熟階段,城鎮化速度將逐漸放緩,鄉村人口流向城市的數量減少,鄉城流動比例下降,A、D錯;
受經濟因素的影響,我國未來不同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不同城市之間的產業結構、就業機會、經濟收入以及高
水平教育、醫療設施的差距,將提高城城流動人口比例,故B錯,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江蘇宿遷月考)讀“蒙古國某年國際人口遷移大部分主要遷入國統計圖”,完成7~8題。
7.蒙古國以學業和提高經濟收入為
主要目的的人口遷往的國家分別是
A.中國、美國 B.中國、韓國
C.中國、捷克 D.美國、捷克

讀圖可知,蒙古國人口遷入到中國主要以委派學習為主,遷入到捷克主要以就業為主,且比例高于其他國家,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江蘇宿遷月考)讀“蒙古國某年國際人口遷移大部分主要遷入國統計圖”,完成7~8題。
8.蒙古國的國際人口遷移,將
A.促使蒙古國人口數量減少
B.緩解捷克和中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C.促進蒙古國社會經濟發展
D.促進韓國和美國的文化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蒙古國委派人口遷往國外學習,能提高其文化知識水平和科技素質,促進蒙古國社會經濟發展,對蒙古國向知識型社會邁進起重要作用,C正確;
從遷移原因可知,蒙古國的國際人口遷移大部分還會回國,不會導致人口數量減少,A錯誤;
蒙古國人口遷移到中國以學習為主,不能緩解中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B錯誤;
能夠促進蒙古國與韓國、美國等國的文化交流,D錯誤,故選C。
從城市功能區的合理布局來看,甲地在城市的最外圍且對外交通便利,應布局重工業區,因為重工業區污染嚴重,在城市外圍能夠減輕其對城市的污染,靠近交通線,便于運輸。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廣西南寧期中)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城市空間發展方向模式圖”。據此完成9~10題。
9.甲地最適合布局的城市功能區是
A.行政區 B.輕工業區
C.商貿區 D.重工業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廣西南寧期中)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城市空間發展方向模式圖”。據此完成9~10題。
10.圖中住宅區的區位優勢是
A.環境條件優越 B.對外交通便利
C.土地價格較低 D.靠近城市中心區

讀圖可知,住宅區靠近沿海風景線和旅游區,環境條件優越,A正確;
住宅區沒有位于對外交通線沿線,B錯誤;
住宅區靠近娛樂區,土地價格并不低,C錯誤;
住宅區距離城市中心區較遠,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河南鄭州期中)長期以來,在我國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中,流動人口被視作城鎮化最主要的實現方式和核心載體。在我國跨區域人口流動中,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成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區以人口流出為主。近年來,人口回流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我國城鎮化中的新現象。下圖為“江西某市回流人口定居意向和購房意愿分部示意圖”。據此完成11~13題。
11.近年來,從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回
流的人口多屬于主動回流,其主要是因為
A.沿海地區經濟不景氣
B.交通條件不斷改善
C.收入差距逐漸縮小
D.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近年來,從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回流的人口多屬于主動回流,人口主動回流是受到回流地的吸引,最可能是因為回流地的經濟收入水平提高,與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收入差距縮小,C正確。
與沿海地區經濟不景氣、交通條件不斷改善、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少關系不大,A、B、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河南鄭州期中)長期以來,在我國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中,流動人口被視作城鎮化最主要的實現方式和核心載體。在我國跨區域人口流動中,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成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區以人口流出為主。近年來,人口回流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我國城鎮化中的新現象。下圖為“江西某市回流人口定居意向和購房意愿分部示意圖”。據此完成11~13題。
12.該市回流人口的定居意愿和購
房意愿主要集中在
A.市區 B.縣城
C.省會城市 D.村鎮地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讀圖可知,回流人口多集中在縣城,定居和購買比重超均過50%,B正確,A、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河南鄭州期中)長期以來,在我國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中,流動人口被視作城鎮化最主要的實現方式和核心載體。在我國跨區域人口流動中,東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成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而中西部地區以人口流出為主。近年來,人口回流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我國城鎮化中的新現象。下圖為“江西某市回流人口定居意向和購房意愿分部示意圖”。據此完成11~13題。
13.影響該市大部分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購
房意愿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城鄉距離 ②產業基礎 ③氣候舒適度 
④戶籍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由材料可知,回流人口主要選擇在縣城定居,一般外出務工人口多為農村人口,縣城距離農村相對較近,方便照顧家人,①正確。
相對而言,縣城的產業基礎條件較好,就
業機會較多,對當地回流人口吸引力較強,②正確。
氣候舒適度和戶籍政策不是主要影響因素,③④錯誤。故A正確,B、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江西九江期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北段,白藏房是該地區的傳統民居,屬典型的土木結構房屋,墻體厚,墻體呈白色,主要是用阿戈土加水攪拌成白色土漿,從上而下澆灌而成。下圖為“白藏房景觀圖”。據此完成14~15題。
14.每年當地居民用白色土漿澆灌白藏房的最佳時節是
A.晚春 B.盛夏
C.晚秋 D.寒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該墻體主要利用白色土漿從上而下澆灌而成,因此需要選在氣溫較高,降水較少的時節,有利于土漿的干燥,與此同時該墻體的澆灌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根據所學知識,該區域位于季風氣候區,降水主要
集中于夏季,晚秋時,降水較少,且氣溫較高,天氣晴朗,有利于土漿的干燥,加之,晚秋為農閑時節,勞動力充裕,故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江西九江期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鄉城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中北段,白藏房是該地區的傳統民居,屬典型的土木結構房屋,墻體厚,墻體呈白色,主要是用阿戈土加水攪拌成白色土漿,從上而下澆灌而成。下圖為“白藏房景觀圖”。據此完成14~15題。
15.白藏房反映了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是
A.年降水量大   B.全年皆高溫
C.晝夜溫差大   D.太陽輻射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由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地海拔較高,白天以晴朗天氣為主,太陽輻射強,氣溫較高,夜晚溫度低,晝夜溫差大,白藏房墻體厚,有利于保溫,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浙江金華期中)人口城鎮化是指農業人口變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土地城鎮化是指某一區域土地由農村形態向城市形態轉化的過程,其水平常用建成區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比重來表示。下圖示意2005~2015年我國城鎮人口與建成區面積的增長變化。據此完成16~17題。
16.圖中信息顯示
A.2007年城鎮人口數量最多
B.2011年建成區面積最大
C.建成區面積不斷增加
D.我國城鎮化水平波動起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圖中城鎮人口增長率始終為正值,城鎮人口始終呈增長狀態,所以圖示期間,2015年城鎮人口數量最多,A錯。
同理,圖示期間建成區面積不斷增加,2015年建成區面積最大,B錯,C正確。
城鎮人口持續增加,我國城鎮化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并沒有出現波動起伏,D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4·浙江金華期中)人口城鎮化是指農業人口變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土地城鎮化是指某一區域土地由農村形態向城市形態轉化的過程,其水平常用建成區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比重來表示。下圖示意2005~2015年我國城鎮人口與建成區面積的增長變化。據此完成16~17題。
17.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城鎮化帶來的
影響有
A.城鎮居民就業困難
B.城市住房空置率增大
C.城市道路平均擁堵率上升
D.人均耕地面積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城鎮化,表明城市土地擴張過快,城市土地擴張的速度快于城鎮人口增長速度,導致城市住房的空置率增大,城鎮建設過程中大量耕地被占用,人均耕地面積減少,B正確,D錯。
居民就業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土地
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并不會導致城鎮居民就業困難,A錯。
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城市道路平均擁堵率不一定上升,C錯。故選B。
(2021·江蘇地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我國鄉村聚落空間分布發生了明顯變化。下圖為“江南丘陵某區域四種鄉村聚落空間演化模式示意圖”。據此回答18~20題。
18.模式Ⅰ中鄉村聚落遷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強功能區競爭力
B.保護環境敏感區域
C.促進勞動力就業
D.提高城鎮化水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讀圖可知,模式Ⅰ中鄉村聚落遷移的方向為從生態功能區向經濟功能區遷移,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環境敏感區域,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1·江蘇地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我國鄉村聚落空間分布發生了明顯變化。下圖為“江南丘陵某區域四種鄉村聚落空間演化模式示意圖”。據此回答18~20題。
19.反映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
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模式Ⅳ中,聚落從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遷移,可反映鄉村聚落空間演化過程從受自然要素影響轉向受經濟社會要素影響,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21·江蘇地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我國鄉村聚落空間分布發生了明顯變化。下圖為“江南丘陵某區域四種鄉村聚落空間演化模式示意圖”。據此回答18~20題。
20.在我國重大戰略實施的背景下,
鄉村聚落空間演化的總趨勢是
A.集聚擴大 B.原地保護
C.均衡布局 D.分散遷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我國實行鄉村振興戰略,鄉村聚落未來發展呈現三大趨勢:城鄉結合、土地規模化經營、空心村撤并,故可以判斷鄉村聚落空間演化的總趨勢是集聚擴大,從而提高鄉村聚落的基礎設施水平以及改善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A正確。
21.(2024·山東煙臺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國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此前不少專家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2016和2017這兩年出生人口會大量增加,但該情況并未出現。2011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為94 072萬,2017年為90 199萬,7年時間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近4 000萬。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下表為我國2016年和2017年人口相關數據統計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項目 2016年 2017年
年末總人口 138 271萬人 139 008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 1 786萬人 1 723萬人
男性人口數量 70 815萬人 71 137萬人
女性人口數量 67 456萬人 67 871萬人
勞動年齡人口(16至59周歲) 90 747萬人 90 199萬人
60周歲及以上人口 23 086萬人 24 090萬人
65周歲及以上人口 15 003萬人 15 831萬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開會議,會議提出,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根據材料概括我國現階段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
答案 人口總量大;人口自然增長率低;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男女性別比失衡;勞動年齡人口減少。
(2)簡析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并未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答案 生育觀念發生改變;居民的生活成本高;撫育子女和養老負擔重;生育意愿不強。
(3)為應對勞動年齡人口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可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答案 進一步調整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適度鼓勵生育;延遲退休年齡;發展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適當降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0年,德國人為青島市制定了市區擴張規劃,此后,城市主要沿膠濟鐵路向北發展。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青島市開始調整城市空間結構,設平度市、萊西市,成立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簡稱黃島區),并陸續修建膠州灣大橋和海底隧道。同時將城區的部分工業遷出。下圖為青島市行政區劃圖。
(1)指出青島市20世紀90年代后人口遷移的主
要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答案 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市區;部分人口隨工業遷移遷往周邊市區、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0年,德國人為青島市制定了市區擴張規劃,此后,城市主要沿膠濟鐵路向北發展。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青島市開始調整城市空間結構,設平度市、萊西市,成立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簡稱黃島區),并陸續修建膠州灣大橋和海底隧道。同時將城區的部分工業遷出。下圖為青島市行政區劃圖。
(2)說明20世紀90年代后黃島區吸引人口遷入
的條件。
答案 開發較晚,環境質量優;大量產業遷入,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距海較近,氣候溫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為人才落戶提供便利條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0年,德國人為青島市制定了市區擴張規劃,此后,城市主要沿膠濟鐵路向北發展。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青島市開始調整城市空間結構,設平度市、萊西市,成立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簡稱黃島區),并陸續修建膠州灣大橋和海底隧道。同時將城區的部分工業遷出。下圖為青島市行政區劃圖。
(3)簡述人口遷入對黃島區的有利影響。
答案 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23.(2024·福建泉州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不僅體現現代農業的發展,而且還體現與現代農業緊密關聯的現代休閑、養生、民宿、旅游、文化等鄉村產業的發展,是城市化引領和帶動下的城鄉融合發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少,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鎮化過程可帶動鄉村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我國1950年城鎮化率約為11.8%,2022年已經歷史性的達到了65.2%,預計2050年達到80%。如圖為中國城鎮化率及其預測。
(1)指出我國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的起始年份:______年。計算該階段城鎮化率的年均增速:______(百分數,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2)城鎮化是帶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動力,試分析其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995
1.14%
答案 城鎮化過程大量吸納鄉村剩余勞動力,
減少了鄉村總人口,客觀上提高了鄉村人均資源占有率;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城市人口對鄉村旅游休閑等生態服務的市場需求增加,促進鄉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城鎮化過程推動區域中心城市繁榮,加快了城市群發育,促使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格局形成,從而輻射帶動周邊城鎮和鄉村的振興。
(3)指出當前階段城鎮化給我國鄉村帶來的突出問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答案 人口老齡化、村莊空廢化、耕地撂荒、環境污染、留守兒童、城鄉差距過大等。
24.(2024·遼寧大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特別行政區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為300~400米,平原僅占香港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下圖為香港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示意圖。
(1)圖中甲所示城市功能區的類型是_______。
(2)分析圖中丙處工業園區分布的合理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答案 距市中心較遠,地價較低;地處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區,減少對市區的污染;臨海分布,便于原料輸入和產品輸出。
商業區
24.(2024·遼寧大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特別行政區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為300~400米,平原僅占香港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下圖為香港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示意圖。
(3)闡述香港島上高級住宅區向山頂和郊野
公園方向發展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答案 山頂和郊野公園附近地勢較高,環境優美;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交通便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和静县| 蚌埠市| 蛟河市| 南木林县| 克拉玛依市| 启东市| 灵山县| 鱼台县| 洪泽县| 哈巴河县| 丘北县| 潍坊市| 长阳| 平昌县| 桐城市| 临高县| 华阴市| 呼伦贝尔市| 云南省| 宁海县| 将乐县| 丰城市| 汝南县| 望都县| 车致| 泾阳县| 中方县| 会昌县| 姜堰市| 镶黄旗| 临沧市| 南江县| 大城县| 沿河| 汪清县| 徐汇区| 呼玛县| 钟祥市| 常德市|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