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活動 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說明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驟。(綜合思維)2.結合資料,分析當地城鄉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自主設計并參與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方法、步驟1.目的:有助于了解家鄉的基本地理環境,分析區域____________存在的問題,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和措施,為建設家鄉貢獻聰明才智。2.要求(1)了解并初步掌握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基本________。(2)學會選擇____________,設計調查方案和路線,運用基本調查方法開展調查活動。(3)嘗試應用____________等現代手段,獲取地理知識,解釋地理問題。3.方法方法 具體做法文獻法 通過________等多種手段獲取文獻資料,對被調查區域的歷史和現狀形成初步印象將調查中提出的問題以書面形式編制成________,分發給被調查人員填寫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觀察法 根據調查任務,用自己________或相機等輔助工具觀察記錄,獲取第一手資料單獨訪談、會議座談等4.步驟一般可分為三階段,細分為六步:綠色食品是特指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其生產和加工過程必須是采用一種生態的、對環境友好的方式。綠色食品作為一種新興的導向性產品,是否已經得到人們的肯定?是否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呢?針對這些問題,有關人員以抽樣的方法對100個行人做了調查。下面是調查中呈現的三個調查分析表。表1問題:什么是綠色食品 百分比A.種植期間無農藥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37%B.有較高葉綠素含量的產品 2%C.必須經過專門認定并授予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 60%D.只要是無污染的食品就行 1%表2問題:對綠色食品標志、管理機構及標志性產品的了解 選擇知道 百分比 不知道 百分比A.知道中國綠色食品管理中心是何時成立的嗎 19人 19% 81人 81%B.知道綠色食品標志嗎 70人 70% 30人 30%C.知道哪些產品有綠色食品標志嗎 79人 79% 21人 21%表3問題:了解綠色食品的途徑 選擇人數 百分比A.從電視廣播上了解 63人 63%B.從報紙雜志上了解 36人 36%C.從其他途徑了解 1人 1%1.[綜合思維]調查報告中的三個表格的設計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理實踐力]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該調查主要采用了哪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地協調觀]分析三個表格,你會發現什么問題?應如何解決?請提出自己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紅色旅游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和接待旅游者進行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而紅色研學旅行就是在紅色旅游資源的基礎之上開展的研學旅行。下表為“某研學小組對重慶紅巖景區考察時獲取的基本信息表”。據此完成1~2題。人口特征 性別 客源地 合計男 女 重慶主城 主城周邊區縣 重慶周邊省份 其他省份頻數 103 104 73 80 37 17 207百分比(%) 49.8 50.2 35.27 38.65 17.87 8.21 100 1.該信息表的獲取方法不包括( )A.文獻法 B.問卷法 C.觀察法 D.訪談法2.在考察過程中運用系統性原則可以( )A.客觀收集地理資料 B.了解紅色旅游市場的內在規律和本質C.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D.在考察中發現問題并且尋求解決辦法知識點二 動手做:調查城鄉土地利用現狀1.步驟(1)查找地圖。(2)規劃考察________并根據調查工作量,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3)實施調查:沿途觀察、觀測、記錄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獲取________資料并及時填寫《人文地理野外調查記錄》。(4)在調查中發現問題。(5)結合多種調查方法對調查區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并完成綜合性或________調查報告。2.地理調查的方式地理調查一般可根據被調查區域的大小,開展路線考察和典型地段調查,也可將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方式 好處 案例路線考察 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____及其變化 觀察“城鎮中心—郊區—鄉村”沿途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和農業區的分布與變化,并在分析、對比的基礎上認識城鄉內部的空間結構特征____調查 有助于較深入地認識被調查區域 調查沿線某商業區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以及土地利用類型變化明顯的“過渡帶”,了解不同類型土地的利用和經營、管理狀況3.撰寫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報告的方法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包括引言、調查內容、問題分析、結果與建議、結語、參考文獻六個方面。內容簡要介紹調查目的、主要內容、方法和步驟等調查內容 綜合性調查要在掌握被調查地區__________的基礎上,重點調查人口、交通、______以及產業發展等人文地理內容,并根據調查目的而有所側重;專題性調查主要圍繞某項主題內容開展調查問題分析 分析和解釋調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結果與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及____________要求,提出意見、建議及應對措施等闡明主要結論及有待進一步調查的問題參考文獻 列出撰寫調查報告所參考的主要著作和文章、文件等,包括____和出處下圖為某地理考察小組繪制的“我國東部某市的功能區平面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1.考察小組在該地進行實地調查前首先需要做的是( )A.選定地點 B.選擇交通方式C.選擇考察路線 D.設計調查方案2.該小組在該地進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中,運用了路線考察和典型地段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路線考察有助于深入地認識該城市的土地利用狀況B.典型地段調查有助于了解該城市各功能區的分布C.典型地段調查有助于了解該城市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D.路線考察可以實地觀察沿途土地利用的分布與變化3.在考察結束后,該小組成員經過討論發現該城市中功能區布局不合理。布局不合理的功能區是( )A.化工產業區 B.高新技術產業區C.輕紡工業區 D.以上都不合理某中學開展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對公共自行車停靠點的每日借出次數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下表為“公共自行車停靠點日借出次數比較表”。讀表完成4~5題。調查點 市圖書館地鐵A出口(一個停靠點) 光明街道(若干停靠點)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 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平均 810 683 694 14 967 12 780 14 712工作日 917 748 760 16 163 13 481 ▲周末 549 459 472 12 031 9 979 10 7494.記錄的同學不小心遺漏了一個數據,根據已調查數據的規律,推測表中▲處的數據可能是( )A.8 756 B.10 368C.15 092 D.19 3205.該調查分析的結果,可以用來( )A.規劃城市功能分區B.分析城市空氣污染物的來源C.選擇公共自行車品牌D.調配不同站點公共自行車的數量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方法、步驟梳理教材新知1.人地關系2.(1)方法 (2)調查內容 (3)地理信息技術3.上網查詢 問卷法 調查表 感官4.調查方案 實地調查 調查報告探究核心知識1.調查公眾對綠色食品的含義,對綠色食品標志、管理機構、標志性產品的了解程度及公眾了解綠色食品的途徑。2.問卷法。3.三個表格反映出公眾對綠色食品的了解程度不夠。應采取如下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宣傳方式要多樣,比如媒體、貼畫、宣傳欄等;選擇適宜的宣傳方式,針對青少年對綠色食品認識更快、更容易接受的特點,讓綠色食品的宣傳走進課堂,從而影響到千家萬戶。落實思維方法1.A 2.B [第1題,信息表的獲取方法包括問卷法、觀察法、訪談法,不包括文獻法。故選A。第2題,系統性原則是指將考察對象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分析,了解其內在規律和本質的原則。故選B。]知識點二 動手做:調查城鄉土地利用現狀梳理教材新知1.(2)路線 (3)第一手 (5)專題性2.分布 典型地段3.引言 自然條件 土地利用 可持續發展 結語 作者落實思維方法1.D 2.D 3.A [第1題,該地理考察小組的考察地點已經確定,在開展實地調查前應首先設計調查方案。選擇交通方式和考察路線都是設計調查方案的組成部分。第2題,路線考察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布與變化,典型地段調查有助于較深入地認識被調查區域,如了解不同類型土地的利用和經營、管理狀況。第3題,由材料可知,該城市位于我國東部地區,冬季盛行西北風,化工產業區布局在城市冬季風的上風向地帶,會對市區造成大氣污染,布局不合理。]4.C 5.D [第4題,由表可知,表中▲處的數據為工作日光明街道在空氣污染情況下的公共自行車停靠點日借出次數,在周末時該數據為10 749,平均為14 712,因此▲處的數據應大于10 749,排除A、B。比較日常、降雨和空氣污染的情況可知,空氣污染比降雨時自行車日借出次數要偏高一些,比日常自行車日借出次數偏低,因此排除D,選C。第5題,根據公共自行車停靠點日借出次數,可以調配不同站點公共自行車的數量,D正確。該調查分析的結果,不能用于規劃城市功能分區,也不能分析城市空氣污染物的來源,與公共自行車品牌無關,A、B、C錯誤。](共34張PPT)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單元活動第四單元 環境與發展-1.結合實例,說明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驟。(綜合思維)2.結合資料,分析當地城鄉土地利用現狀的調查,自主設計并參與調查,撰寫調查報告。(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 方法、步驟知識點二 動手做:調查城鄉土 地利用現狀內容索引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方法、步驟><知識點一1.目的:有助于了解家鄉的基本地理環境,分析區域_________存在的問題,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和措施,為建設家鄉貢獻聰明才智。2.要求(1)了解并初步掌握人文地理社會調查的基本______。(2)學會選擇_________,設計調查方案和路線,運用基本調查方法開展調查活動。(3)嘗試應用_____________等現代手段,獲取地理知識,解釋地理問題。人地關系方法調查內容地理信息技術方法 具體做法文獻法 通過_________等多種手段獲取文獻資料,對被調查區域的歷史和現狀形成初步印象_______ 將調查中提出的問題以書面形式編制成_______,分發給被調查人員填寫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觀察法 根據調查任務,用自己_____或相機等輔助工具觀察記錄,獲取第一手資料單獨訪談、會議座談等 3.方法上網查詢問卷法調查表感官4.步驟一般可分為三階段,細分為六步:調查方案實地調查調查報告綠色食品是特指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其生產和加工過程必須是采用一種生態的、對環境友好的方式。綠色食品作為一種新興的導向性產品,是否已經得到人們的肯定?是否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呢?針對這些問題,有關人員以抽樣的方法對100個行人做了調查。下面是調查中呈現的三個調查分析表。表1問題:什么是綠色食品 百分比A.種植期間無農藥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37%B.有較高葉綠素含量的產品 2%C.必須經過專門認定并授予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 60%D.只要是無污染的食品就行 1%表2問題:對綠色食品標志、管理機構及標志性產品的了解 選擇知道 百分比 不知道 百分比A.知道中國綠色食品管理中心是何時成立的嗎 19人 19% 81人 81%B.知道綠色食品標志嗎 70人 70% 30人 30%C.知道哪些產品有綠色食品標志嗎 79人 79% 21人 21%表3問題:了解綠色食品的途徑 選擇人數 百分比A.從電視廣播上了解 63人 63%B.從報紙雜志上了解 36人 36%C.從其他途徑了解 1人 1%1.[綜合思維]調查報告中的三個表格的設計目的是什么?答案 調查公眾對綠色食品的含義,對綠色食品標志、管理機構、標志性產品的了解程度及公眾了解綠色食品的途徑。2.[地理實踐力]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該調查主要采用了哪種方法?答案 問卷法。3.[人地協調觀]分析三個表格,你會發現什么問題?應如何解決?請提出自己的建議。答案 三個表格反映出公眾對綠色食品的了解程度不夠。應采取如下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宣傳方式要多樣,比如媒體、貼畫、宣傳欄等;選擇適宜的宣傳方式,針對青少年對綠色食品認識更快、更容易接受的特點,讓綠色食品的宣傳走進課堂,從而影響到千家萬戶。紅色旅游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和接待旅游者進行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而紅色研學旅行就是在紅色旅游資源的基礎之上開展的研學旅行。下表為“某研學小組對重慶紅巖景區考察時獲取的基本信息表”。據此完成1~2題。人口特征 性別 客源地 合計男 女 重慶主城 主城周邊區縣 重慶周邊省份 其他省份 頻數 103 104 73 80 37 17 207百分比(%) 49.8 50.2 35.27 38.65 17.87 8.21 1001.該信息表的獲取方法不包括A.文獻法 B.問卷法C.觀察法 D.訪談法√人口特征 性別 客源地 合計男 女 重慶主城 主城周邊區縣 重慶周邊省份 其他省份 頻數 103 104 73 80 37 17 207百分比(%) 49.8 50.2 35.27 38.65 17.87 8.21 100信息表的獲取方法包括問卷法、觀察法、訪談法,不包括文獻法。故選A。2.在考察過程中運用系統性原則可以A.客觀收集地理資料B.了解紅色旅游市場的內在規律和本質C.做到理論聯系實際D.在考察中發現問題并且尋求解決辦法√人口特征 性別 客源地 合計男 女 重慶主城 主城周邊區縣 重慶周邊省份 其他省份 頻數 103 104 73 80 37 17 207百分比(%) 49.8 50.2 35.27 38.65 17.87 8.21 100系統性原則是指將考察對象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分析,了解其內在規律和本質的原則。故選B。動手做:調查城鄉土地利用現狀><知識點二1.步驟(1)查找地圖。(2)規劃考察______并根據調查工作量,選擇合適的交通方式。(3)實施調查:沿途觀察、觀測、記錄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獲取_______資料并及時填寫《人文地理野外調查記錄》。(4)在調查中發現問題。(5)結合多種調查方法對調查區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并完成綜合性或_______調查報告。路線第一手專題性2.地理調查的方式地理調查一般可根據被調查區域的大小,開展路線考察和典型地段調查,也可將兩種方式結合起來。方式 好處 案例路線 考察 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_____及其變化 觀察“城鎮中心—郊區—鄉村”沿途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和農業區的分布與變化,并在分析、對比的基礎上認識城鄉內部的空間結構特征分布方式 好處 案例_________調查 有助于較深入地認識被調查區域 調查沿線某商業區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以及土地利用類型變化明顯的“過渡帶”,了解不同類型土地的利用和經營、管理狀況典型地段 內容_____ 簡要介紹調查目的、主要內容、方法和步驟等調查內容 綜合性調查要在掌握被調查地區_________的基礎上,重點調查人口、交通、等人文地理內容,并根據調查目的而有所側重;專題_________以及產業發展性調查主要圍繞某項主題內容開展調查問題分析 分析和解釋調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3.撰寫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報告的方法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包括引言、調查內容、問題分析、結果與建議、結語、參考文獻六個方面。引言自然條件土地利用 內容結果與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及___________要求,提出意見、建議及應對措施等_____ 闡明主要結論及有待進一步調查的問題參考文獻 列出撰寫調查報告所參考的主要著作和文章、文件等,包括____和出處可持續發展結語作者下圖為某地理考察小組繪制的“我國東部某市的功能區平面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1.考察小組在該地進行實地調查前首先需要做的是A.選定地點B.選擇交通方式C.選擇考察路線D.設計調查方案√該地理考察小組的考察地點已經確定,在開展實地調查前應首先設計調查方案。選擇交通方式和考察路線都是設計調查方案的組成部分。下圖為某地理考察小組繪制的“我國東部某市的功能區平面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2.該小組在該地進行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中,運用了路線考察和典型地段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路線考察有助于深入地認識該城市的土地利用狀況B.典型地段調查有助于了解該城市各功能區的分布C.典型地段調查有助于了解該城市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D.路線考察可以實地觀察沿途土地利用的分布與變化√路線考察有助于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布與變化,典型地段調查有助于較深入地認識被調查區域,如了解不同類型土地的利用和經營、管理狀況。下圖為某地理考察小組繪制的“我國東部某市的功能區平面分布圖”。據此完成1~3題。3.在考察結束后,該小組成員經過討論發現該城市中功能區布局不合理。布局不合理的功能區是A.化工產業區 B.高新技術產業區C.輕紡工業區 D.以上都不合理√由材料可知,該城市位于我國東部地區,冬季盛行西北風,化工產業區布局在城市冬季風的上風向地帶,會對市區造成大氣污染,布局不合理。某中學開展人文地理社會調查,對公共自行車停靠點的每日借出次數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下表為“公共自行車停靠點日借出次數比較表”。讀表完成4~5題。調查點 市圖書館地鐵A出口(一個停靠點) 光明街道(若干停靠點)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 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平均 810 683 694 14 967 12 780 14 712工作日 917 748 760 16 163 13 481 ▲周末 549 459 472 12 031 9 979 10 7494.記錄的同學不小心遺漏了一個數據,根據已調查數據的規律,推測表中▲處的數據可能是A.8 756 B.10 368C.15 092 D.19 320√調查點 市圖書館地鐵A出口(一個停靠點) 光明街道(若干停靠點)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 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平均 810 683 694 14 967 12 780 14 712工作日 917 748 760 16 163 13 481 ▲周末 549 459 472 12 031 9 979 10 749由表可知,表中▲處的數據為工作日光明街道在空氣污染情況下的公共自行車停靠點日借出次數,在周末時該數據為10 749,平均為14 712,因此▲處的數據應大于10 749,排除A、B。調查點 市圖書館地鐵A出口(一個停靠點) 光明街道(若干停靠點)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 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平均 810 683 694 14 967 12 780 14 712工作日 917 748 760 16 163 13 481 ▲周末 549 459 472 12 031 9 979 10 749比較日常、降雨和空氣污染的情況可知,空氣污染比降雨時自行車日借出次數要偏高一些,比日常自行車日借出次數偏低,因此排除D,選C。調查點 市圖書館地鐵A出口(一個停靠點) 光明街道(若干停靠點)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 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平均 810 683 694 14 967 12 780 14 712工作日 917 748 760 16 163 13 481 ▲周末 549 459 472 12 031 9 979 10 7495.該調查分析的結果,可以用來A.規劃城市功能分區 B.分析城市空氣污染物的來源C.選擇公共自行車品牌 D.調配不同站點公共自行車的數量√調查點 市圖書館地鐵A出口(一個停靠點) 光明街道(若干停靠點)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 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平均 810 683 694 14 967 12 780 14 712工作日 917 748 760 16 163 13 481 ▲周末 549 459 472 12 031 9 979 10 749根據公共自行車停靠點日借出次數,可以調配不同站點公共自行車的數量,D正確。該調查分析的結果,不能用于規劃城市功能分區,也不能分析城市空氣污染物的來源,與公共自行車品牌無關,A、B、C錯誤。調查點 市圖書館地鐵A出口(一個停靠點) 光明街道(若干停靠點)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 日常 降雨 空氣污染平均 810 683 694 14 967 12 780 14 712工作日 917 748 760 16 163 13 481 ▲周末 549 459 472 12 031 9 979 10 74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單元 單元活動 人文地理社會調查.docx 第四單元 單元活動 人文地理社會調查.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