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試卷四(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河北保定期中)下圖為“瓊州海峽隧道示意圖”,該隧道懸浮于一定深度的海水之中。據此完成1~2題。1.影響瓊州海峽建設跨海通道的主要因素是( )A.海底地形 B.氣象水文C.社會經濟 D.科技水平2.瓊州海峽跨海通道采用懸浮隧道的原因是( )A.瓊州海峽寬度大,海水腐蝕性強B.懸浮隧道經濟效益好,觀賞性強C.懸浮隧道施工難度小,造價低D.瓊州海峽地質復雜,氣候惡劣(2024·浙江名校聯盟聯考)2023年9月26日8時30分,廣汕高鐵(廣州新塘站至汕尾)首趟高鐵G 9726次從廣州東站緩緩開出,在新建成的廣汕高鐵上東行73分鐘后,抵達位于粵東的汕尾站。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和粵東地區的第二條高鐵大通道至此正式開通運營。下圖為“廣汕高鐵線路圖”。完成3~4題。3.廣汕高鐵選擇繞過東莞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起伏大,施工困難B.平衡各地區交通,連接更多的區域C.減少環境污染D.縮短線路長度,確保高鐵運行速度4.廣汕高鐵建成后帶來一系列有利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條煤炭輸送專線:緩解粵港澳能源緊張問題B.一條百業興旺線: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C.一條旅游專線:推動沿線旅游轉型大發展D.一條黃金聯絡線:構建高鐵聯絡大通道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讀“長江經濟帶范圍示意圖”,完成5~6題。5.相對來看,四川省在經濟帶中的發展優勢較弱,主要原因在于( )A.對外聯系不便 B.科技水平低C.生態保護要求高 D.勞動力廉價6.長江經濟帶中游大部分地區工業化發展較慢,主要原因是( )A.勞動力素質較低 B.政策扶持不夠C.基礎設施落后 D.農業主產區限制開發(2024·廣東廣州期末)我國是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高鐵縮短了城市間的旅行時間,提高了區域交通通達度。高鐵平均旅行時間是指從區域內某城市乘高鐵到該區域內其他城市的平均用時,包括中轉、候車、滯留等時間。下圖示意京津冀地區高鐵平均旅行時間等值線。完成7~8題。7.京津冀地區高鐵交通通達度的空間格局主要表現為( )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8.影響京津冀地區高鐵交通通達度空間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勢與人口數量B.河網密度與城市等級C.產業結構與人口結構D.人均收入與城市距離南海是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也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永興島正式揭牌成立。三沙市隸屬海南省,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下圖示意海南省三沙市位置。據此完成9~10題。9.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其主要得益于( )①地處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 ②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洋生物資源豐富 ③海域能源資源蘊藏量巨大 ④島上降水多,淡水資源豐沛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三沙市的建立對我國維護南海權益的地理意義有( )①加強南海島嶼及海域的行政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完整 ②能夠強化海洋國土意識,限制域外船只進入公海 ③有利于南海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對南海的環境保護 ④能夠鞏固國防安全,營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河北唐山月考)如圖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從一棵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創作者是伊娃·敖提麗和比特·哈伯。據此回答11~12題。11.雕塑《援手》呈現出的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及其內涵依次是( )A.公平性原則——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B.公平性原則——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公平C.持續性原則——人類經濟活動必須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內D.共同性原則——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12.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角度,雕塑《援手》體現了( )A.公眾監督企業行為 B.企業的約束和引導C.公眾的參與實施 D.公眾監督政府行為2022年,研究人員在南極洲的降雪中首次發現了微塑料。即使是偏遠的南極洲,生態系統也無法避免微塑料的污染。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和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發現了微塑料污染。據此完成13~14題。13.材料反映的環境問題是( )A.生物多樣性減少 B.氣候變暖C.資源枯竭 D.環境污染14.減輕該環境問題的做法恰當的是( )①減少商品的過度包裝 ②嚴格實行廢棄物零排放 ③減少垃圾處理的環節 ④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24·廣東惠州期末)浙江仙居縣居民在山區酸性土壤地帶栽培古楊梅,經千百年經驗積累,形成“梅—茶—雞—蜂”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2023年11月,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15~17題。15.選擇茶樹與楊梅樹混栽,是因為兩者具有( )A.相近的生長周期 B.相近的采摘時期C.相似的環境需求 D.相似的市場需求16.該復合種養系統中( )①楊梅林提供生存空間 ②茶樹利于中和土壤酸性 ③土蜂維護生物多樣性 ④土雞有利于保水增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7.對仙居縣居民而言,該復合種養系統長期存在,主要是因為其能( )A.保護當地水源 B.增加居民收入C.改善人居環境 D.形成品牌效應(2024·山東濱州期中)從18世紀初賓刻舒克提出以當時的大炮最大射程3海里為領海寬度以來,美國等國家都相繼宣布實施3海里領海制度,1870年后日本長期采取3海里領海制度。20世紀初期,一些國家公開否定“窄領海、寬公海”的3海里領海制度而開始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但日本在多次海洋法會議中持反對意見。據此完成18~20題。18.美國、英國等國家都相繼宣布實施3海里領海制度主要是為了( )A.建設合作平臺 B.維護陸地安全C.保護海洋環境 D.開發海洋國土19.日本在多次海洋法會議中反對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是因為該國( )A.捕魚技術先進 B.捕魚技術落后C.海洋面積狹小 D.海洋面積廣闊20.推測當時與日本同樣反對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的國家是( )A.越南 B.中國 C.瑞士 D.英國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2024·海南文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2023年6月11日上午,“深中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的海底隧道實現合龍。“深中通道”又稱“深中大橋”,該工程是珠三角重要的交通紐帶,是粵東通往粵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全長24千米,其中有6.8千米長的沉管隧道,最深處為44米,設計速度達100千米/小時,通道主要采用“橋隧結合”的建設方案,每一段橋梁的制造都在陸地上完成,再運送到海上拼裝。該項目是世界級的“橋、島、隧、水下互通”集群工程,也是世界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下圖是深中通道位置示意圖。(1)試推測“深中通道”東段不建橋梁的原因。(4分)(2)說明“深中通道”的橋梁制造采用“陸上預制,海上拼裝”方式的好處。(6分)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東起上海、西至云南,主要由三大城市群構成,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9個省2個直轄市。面積約占全國21%,人口和GDP均超過全國40%。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略圖。(1)簡述湖南省發展金屬冶煉工業的有利條件。(4分)(2)結合材料說明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的主要優勢。(4分)(3)簡述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的進一步發展可采取的措施。(6分)23.莆田市因發展需求,將舊汽車站搬遷到新汽車站(下圖為“莆田市城區交通示意圖”)。為探究該布局變化的原因,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以“影響城市交通布局的區位因素”為主題開展活動。根據該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布局的變化,完成下列各題。(8分)(1)研究課題的名稱:(題目自擬)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活動過程中收集相關資料的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簡述莆田市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布局的變化對莆田市的有利影響。(4分)24.(新課標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的重點區域。該地區曾經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業在該區內進行采伐作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圖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1)描述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6分)(2)分析導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6分)(3)說明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6分)答案精析1.C 2.D [第1題,瓊州海峽跨海通道修建的目的是加強海南島與大陸的聯系,促進海南島經濟進一步發展,故其主要影響因素應為社會經濟因素,海底地形、氣象水文等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響因素,C正確,A、B錯誤。科技水平是交通建設的保障,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排除D。第2題,瓊州海峽位于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海峽寬度較小,A錯誤。懸浮隧道位于水下,觀賞性較差,由于瓊州海峽寬度較窄,此處風浪較大,氣候惡劣,加之本區域地質條件復雜,難以在穩定的海底及海上修建,故采用懸浮設計的模式,B錯誤,D正確。懸浮隧道施工難度較大,而且造價也較高,C錯誤。]3.B 4.A [第3題,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其交通網絡非常發達,而廣汕高鐵沿線城市的交通相對來說不夠完善,廣汕高鐵可以連接更多城市,平衡各地區交通,連接更多的區域,B正確。第4題,高鐵屬于客運專線,不用于運輸煤炭,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廣汕高鐵可以助推區域的經濟發展,提升發展質量,帶動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完善區域的交通網絡,構建高鐵聯絡大通道,B、C、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5.A 6.D [第5題,讀圖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國西部內陸地區,對外聯系不便,貨物運輸成本高,發展優勢較弱,不利于區域經濟發展。選A。第6題,長江中游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國家主體規劃中屬于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農業生產對工業化的約束性較強。選D。]7.C 8.A [第7題,由圖可知,在河北省南部、天津市、北京市,高鐵平均旅行時間普遍在4小時及以下,說明高鐵交通通達度較高。河北省北部地區,高鐵平均旅行時間普遍在5~9小時,說明高鐵交通通達度較低,因此京津冀地區高鐵交通通達度的空間格局主要表現為南高北低。故選C。第8題,京津冀地區地處華北平原和太行山區附近,南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便于交通干線的修建,而西北部、北部多高原、山地,地勢起伏大,影響高鐵的建設和通行速度;同時京津冀各地區的人口數量差異較大,北京市的人口超過2 000萬人,天津市的人口超過1 000萬人,河北省南部也多人口大市,而河北省北部各城市人口較少,因為人口數量的差別,影響了客流規模,進一步影響了交通通達度,A說法正確。河網密度、城市等級、產業結構、人口結構、人均收入、城市距離不是主要影響因素,B、C、D說法錯誤。]9.D 10.C [第9題,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應從資源的角度評價。地處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不屬于資源優勢,①錯誤。南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海域能源資源蘊藏量巨大,②③正確。島上降水多,但是由于島嶼面積較小,淡水資源缺乏,④錯誤。D正確。第10題,三沙市的建立對我國維護南海權益的地理意義有:加強南海島嶼及海域的行政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完整;有利于南海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對南海的環境保護;能夠鞏固國防安全,營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①③④正確。公海供所有國家平等地共同使用,不能限制域外船只進入公海,②錯誤。C正確。]11.A 12.C [第11題,該雕塑描繪的是從一棵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體現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屬于公平性原則,A正確。第12題,該雕塑創作者的主體是個人,也代表了公眾,與企業和政府無關,代表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屬于公眾的參與實施,C正確。]13.D 14.C [第13題,根據材料可知,科學家們在南極洲、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和馬里亞納海溝都發現了微塑料污染,因此材料反映的問題是環境污染,D正確。第14題,目前的技術水平下無法實現廢棄物零排放,②錯;減少垃圾處理的環節不會減輕微塑料污染,且減少垃圾處理的環節不利于環境保護,③錯;減少商品的過度包裝和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減輕微塑料污染,①④正確。C正確。]15.C 16.B 17.B [第15題,茶樹與楊梅樹都屬于木本植物,植株較為高大,對水肥的要求高,若二者生長周期、采摘時期相近,則會發生奪水奪肥,不利于二者的生長發育,A、B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的市場需求差異大,D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生長發育的環境需求相似,所以可以混栽,C正確。第16題,該復合種養系統中,楊梅林能夠為土蜂、土雞提供生存空間,①對;茶樹耐酸,適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但是并不能中和土壤酸性,②錯誤;土蜂能夠促進花粉傳播,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③對;楊梅林中土雞的糞便利于增肥,但是不能起到保水的作用,④錯。綜上分析,B正確。第17題,對仙居縣居民而言,該復合種養系統長期存在,主要是因為其能增加居民收入,B正確;楊梅林養雞,土雞的糞便不利于當地水質的保護,A錯誤;該系統對于改善人居環境的作用并不大,C錯誤;形成品牌效應主要是對外而言,對于本區域的影響很小,D錯誤。]18.B 19.A 20.D [第18題,根據材料可知,3海里是當時大炮的最大射程,實施3海里的領海寬度主要是防止其他國家軍艦對陸地的炮轟,維護陸地安全,故B正確。和建設合作平臺、保護海洋環境、開發海洋國土無關,故A、C、D錯。第19題,相對于領海,公海不受某一個國家的控制,“窄領海、寬公海”意味著有更多的海域可以自由航行、捕魚等,日本由于捕魚技術先進所以希望有更寬廣的公海可供其捕魚,故A正確,B錯;日本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海洋面積廣闊,且海洋面積廣闊不是該做法的原因,故C、D錯。第20題,英國也是島國,同時也是各項海洋技術比較先進的國家,所以與日本意見一致,故D正確;越南、中國為臨海國家,當時海洋技術相對落后,瑞士是內陸國,故A、B、C錯。]21.(1)“深中通道”東段有深圳機場,建橋會影響飛行安全;東段有航道通過,橋梁會阻礙船只通航。(2)陸地上施工條件穩定,陸上預制有利于減少施工成本,提升工程的質量;集中生產,海上拼裝則有利于縮短工程工期,提高效率;陸地上施工安全性強,不需過多考慮海域環境影響,降低施工難度;預先處理材料,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22.(1)水能豐富;金屬礦產豐富;水資源豐富;勞動力(土地)廉價;市場廣闊。(2)面積廣大,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資源儲量充足,種類豐富;工業(產業)基礎雄厚,基礎設施較完善;城市密集,市場廣闊。(3)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合理進行產業分工和產業布局,實現區域優勢互補。23.(1)關于莆田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位置變遷的研究(2)實地調查 問卷調查 訪談(3)減少市區交通污染;減少與市內交通線的相互干擾;完善交通運輸網絡;有利于出現新的商業中心;有利于帶動新城區的發展;推動區域城鎮化進程。24.(1)20世紀70年代(1976年),棲息地連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棲息地面積退縮,碎片化嚴重;90年代至21世紀初(2000年),棲息地面積有所增加,碎片化趨勢減弱,分布范圍有向北、向西擴展的趨勢。(2)大規模采伐森林(對植被破壞大),導致棲息地縮小;修建道路(國道、省道以及林區采伐道路),導致棲息地碎片化;人類干擾活動大幅減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國道秦嶺隧道通車等),植被得到了較快恢復,促進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與擴展。(3)合理規劃,道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地;在經過野生動物棲息地時,建設野生動物穿越道路的生態廊道;修建道路時盡量減少對周邊植被的破壞,修復因道路施工遭破壞的植被。解析 第(1)題,描述大熊貓棲息地的變化應從其分布面積的變化、是否集中連片及縮小或擴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題,森林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導致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主要從區內森林的采伐與保護及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第(3)題,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應從道路選址、在建設中注意預留野生動物穿越的通道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等方面分析。(共57張PPT)單元檢測試卷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B A A D C A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A C D C C B題號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D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1)“深中通道”東段有深圳機場,建橋會影響飛行安全;東段有航道通過,橋梁會阻礙船只通航。(2)陸地上施工條件穩定,陸上預制有利于減少施工成本,提升工程的質量;集中生產,海上拼裝則有利于縮短工程工期,提高效率;陸地上施工安全性強,不需過多考慮海域環境影響,降低施工難度;預先處理材料,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1)水能豐富;金屬礦產豐富;水資源豐富;勞動力(土地)廉價;市場廣闊。(2)面積廣大,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資源儲量充足,種類豐富;工業(產業)基礎雄厚,基礎設施較完善;城市密集,市場廣闊。(3)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合理進行產業分工和產業布局,實現區域優勢互補。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1)關于莆田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位置變遷的研究(2)實地調查 問卷調查 訪談(3)減少市區交通污染;減少與市內交通線的相互干擾;完善交通運輸網絡;有利于出現新的商業中心;有利于帶動新城區的發展;推動區域城鎮化進程。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1)20世紀70年代(1976年),棲息地連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棲息地面積退縮,碎片化嚴重;90年代至21世紀初(2000年),棲息地面積有所增加,碎片化趨勢減弱,分布范圍有向北、向西擴展的趨勢。(2)大規模采伐森林(對植被破壞大),導致棲息地縮小;修建道路(國道、省道以及林區采伐道路),導致棲息地碎片化;人類干擾活動大幅減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國道秦嶺隧道通車等),植被得到了較快恢復,促進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與擴展。(3)合理規劃,道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地;在經過野生動物棲息地時,建設野生動物穿越道路的生態廊道;修建道路時盡量減少對周邊植被的破壞,修復因道路施工遭破壞的植被。答案(2024·河北保定期中)下圖為“瓊州海峽隧道示意圖”,該隧道懸浮于一定深度的海水之中。據此完成1~2題。1.影響瓊州海峽建設跨海通道的主要因素是A.海底地形 B.氣象水文C.社會經濟 D.科技水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答案瓊州海峽跨海通道修建的目的是加強海南島與大陸的聯系,促進海南島經濟進一步發展,故其主要影響因素應為社會經濟因素,海底地形、氣象水文等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響因素,C正確,A、B錯誤。科技水平是交通建設的保障,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排除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河北保定期中)下圖為“瓊州海峽隧道示意圖”,該隧道懸浮于一定深度的海水之中。據此完成1~2題。2.瓊州海峽跨海通道采用懸浮隧道的原因是A.瓊州海峽寬度大,海水腐蝕性強B.懸浮隧道經濟效益好,觀賞性強C.懸浮隧道施工難度小,造價低D.瓊州海峽地質復雜,氣候惡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瓊州海峽位于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海峽寬度較小,A錯誤。懸浮隧道位于水下,觀賞性較差,由于瓊州海峽寬度較窄,此處風浪較大,氣候惡劣,加之本區域地質條件復雜,難以在穩定的海底及海上修建,故采用懸浮設計的模式,B錯誤,D正確。懸浮隧道施工難度較大,而且造價也較高,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浙江名校聯盟聯考)2023年9月26日8時30分,廣汕高鐵(廣州新塘站至汕尾)首趟高鐵G 9726次從廣州東站緩緩開出,在新建成的廣汕高鐵上東行73分鐘后,抵達位于粵東的汕尾站。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和粵東地區的第二條高鐵大通道至此正式開通運營。下圖為“廣汕高鐵線路圖”。完成3~4題。3.廣汕高鐵選擇繞過東莞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起伏大,施工困難B.平衡各地區交通,連接更多的區域C.減少環境污染D.縮短線路長度,確保高鐵運行速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其交通網絡非常發達,而廣汕高鐵沿線城市的交通相對來說不夠完善,廣汕高鐵可以連接更多城市,平衡各地區交通,連接更多的區域,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浙江名校聯盟聯考)2023年9月26日8時30分,廣汕高鐵(廣州新塘站至汕尾)首趟高鐵G 9726次從廣州東站緩緩開出,在新建成的廣汕高鐵上東行73分鐘后,抵達位于粵東的汕尾站。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和粵東地區的第二條高鐵大通道至此正式開通運營。下圖為“廣汕高鐵線路圖”。完成3~4題。4.廣汕高鐵建成后帶來一系列有利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一條煤炭輸送專線:緩解粵港澳能源緊張問題B.一條百業興旺線: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C.一條旅游專線:推動沿線旅游轉型大發展D.一條黃金聯絡線:構建高鐵聯絡大通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高鐵屬于客運專線,不用于運輸煤炭,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廣汕高鐵可以助推區域的經濟發展,提升發展質量,帶動沿線旅游資源的開發,完善區域的交通網絡,構建高鐵聯絡大通道,B、C、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讀“長江經濟帶范圍示意圖”,完成5~6題。5.相對來看,四川省在經濟帶中的發展優勢較弱,主要原因在于A.對外聯系不便B.科技水平低C.生態保護要求高D.勞動力廉價√讀圖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國西部內陸地區,對外聯系不便,貨物運輸成本高,發展優勢較弱,不利于區域經濟發展。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讀“長江經濟帶范圍示意圖”,完成5~6題。6.長江經濟帶中游大部分地區工業化發展較慢,主要原因是A.勞動力素質較低B.政策扶持不夠C.基礎設施落后D.農業主產區限制開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長江中游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國家主體規劃中屬于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農業生產對工業化的約束性較強。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廣東廣州期末)我國是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高鐵縮短了城市間的旅行時間,提高了區域交通通達度。高鐵平均旅行時間是指從區域內某城市乘高鐵到該區域內其他城市的平均用時,包括中轉、候車、滯留等時間。如圖示意京津冀地區高鐵平均旅行時間等值線。完成7~8題。7.京津冀地區高鐵交通通達度的空間格局主要表現為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圖可知,在河北省南部、天津市、北京市,高鐵平均旅行時間普遍在4小時及以下,說明高鐵交通通達度較高。河北省北部地區,高鐵平均旅行時間普遍在5~9小時,說明高鐵交通通達度較低,因此京津冀地區高鐵交通通達度的空間格局主要表現為南高北低。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廣東廣州期末)我國是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高鐵縮短了城市間的旅行時間,提高了區域交通通達度。高鐵平均旅行時間是指從區域內某城市乘高鐵到該區域內其他城市的平均用時,包括中轉、候車、滯留等時間。如圖示意京津冀地區高鐵平均旅行時間等值線。完成7~8題。8.影響京津冀地區高鐵交通通達度空間格局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勢與人口數量 B.河網密度與城市等級C.產業結構與人口結構 D.人均收入與城市距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京津冀地區地處華北平原和太行山區附近,南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便于交通干線的修建,而西北部、北部多高原、山地,地勢起伏大,影響高鐵的建設和通行速度;同時京津冀各地區的人口數量差異較大,北京市的人口超過2 000萬人,天津市的人口超過1 000萬人,河北省南部也多人口大市,而河北省北部各城市人口較少,因為人口數量的差別,影響了客流規模,進一步影響了交通通達度,A說法正確。河網密度、城市等級、產業結構、人口結構、人均收入、城市距離不是主要影響因素,B、C、D說法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南海是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也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永興島正式揭牌成立。三沙市隸屬海南省,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下圖示意海南省三沙市位置。據此完成9~10題。9.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其主要得益于①地處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 ②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洋生物資源豐富 ③海域能源資源蘊藏量巨大 ④島上降水多,淡水資源豐沛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應從資源的角度評價。地處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不屬于資源優勢,①錯誤。南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海域能源資源蘊藏量巨大,②③正確。島上降水多,但是由于島嶼面積較小,淡水資源缺乏,④錯誤。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南海是我國三大邊緣海之一,也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永興島正式揭牌成立。三沙市隸屬海南省,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千米。三沙市所在的南海海域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下圖示意海南省三沙市位置。據此完成9~10題。10.三沙市的建立對我國維護南海權益的地理意義有①加強南海島嶼及海域的行政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完整 ②能夠強化海洋國土意識,限制域外船只進入公海 ③有利于南海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對南海的環境保護 ④能夠鞏固國防安全,營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三沙市的建立對我國維護南海權益的地理意義有:加強南海島嶼及海域的行政管理,維護國家主權完整;有利于南海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對南海的環境保護;能夠鞏固國防安全,營造良好的海上安全秩序,①③④正確。公海供所有國家平等地共同使用,不能限制域外船只進入公海,②錯誤。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河北唐山月考)如圖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從一棵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創作者是伊娃·敖提麗和比特·哈伯。據此回答11~12題。11.雕塑《援手》呈現出的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及其內涵依次是A.公平性原則——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B.公平性原則——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公平C.持續性原則——人類經濟活動必須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內D.共同性原則——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該雕塑描繪的是從一棵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體現了人類與其他生物種群之間的公平,屬于公平性原則,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河北唐山月考)如圖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從一棵大樹的根部伸出一只手來,托住了整棵大樹,向人們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創作者是伊娃·敖提麗和比特·哈伯。據此回答11~12題。12.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角度,雕塑《援手》體現了A.公眾監督企業行為B.企業的約束和引導C.公眾的參與實施D.公眾監督政府行為√該雕塑創作者的主體是個人,也代表了公眾,與企業和政府無關,代表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屬于公眾的參與實施,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2年,研究人員在南極洲的降雪中首次發現了微塑料。即使是偏遠的南極洲,生態系統也無法避免微塑料的污染。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和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發現了微塑料污染。據此完成13~14題。13.材料反映的環境問題是A.生物多樣性減少 B.氣候變暖C.資源枯竭 D.環境污染√根據材料可知,科學家們在南極洲、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和馬里亞納海溝都發現了微塑料污染,因此材料反映的問題是環境污染,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2年,研究人員在南極洲的降雪中首次發現了微塑料。即使是偏遠的南極洲,生態系統也無法避免微塑料的污染。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和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發現了微塑料污染。據此完成13~14題。14.減輕該環境問題的做法恰當的是①減少商品的過度包裝 ②嚴格實行廢棄物零排放 ③減少垃圾處理的環節 ④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目前的技術水平下無法實現廢棄物零排放,②錯;減少垃圾處理的環節不會減輕微塑料污染,且減少垃圾處理的環節不利于環境保護,③錯;減少商品的過度包裝和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可減輕微塑料污染,①④正確。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廣東惠州期末)浙江仙居縣居民在山區酸性土壤地帶栽培古楊梅,經千百年經驗積累,形成“梅—茶—雞—蜂”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2023年11月,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15~17題。15.選擇茶樹與楊梅樹混栽,是因為兩者具有A.相近的生長周期 B.相近的采摘時期C.相似的環境需求 D.相似的市場需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茶樹與楊梅樹都屬于木本植物,植株較為高大,對水肥的要求高,若二者生長周期、采摘時期相近,則會發生奪水奪肥,不利于二者的生長發育,A、B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的市場需求差異大,D錯誤;茶樹與楊梅樹生長發育的環境需求相似,所以可以混栽,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廣東惠州期末)浙江仙居縣居民在山區酸性土壤地帶栽培古楊梅,經千百年經驗積累,形成“梅—茶—雞—蜂”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2023年11月,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15~17題。16.該復合種養系統中①楊梅林提供生存空間 ②茶樹利于中和土壤酸性 ③土蜂維護生物多樣性 ④土雞有利于保水增肥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該復合種養系統中,楊梅林能夠為土蜂、土雞提供生存空間,①對;茶樹耐酸,適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但是并不能中和土壤酸性,②錯誤;土蜂能夠促進花粉傳播,利于維護生物多樣性,③對;楊梅林中土雞的糞便利于增肥,但是不能起到保水的作用,④錯。綜上分析,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廣東惠州期末)浙江仙居縣居民在山區酸性土壤地帶栽培古楊梅,經千百年經驗積累,形成“梅—茶—雞—蜂”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2023年11月,該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完成15~17題。17.對仙居縣居民而言,該復合種養系統長期存在,主要是因為其能A.保護當地水源 B.增加居民收入C.改善人居環境 D.形成品牌效應√對仙居縣居民而言,該復合種養系統長期存在,主要是因為其能增加居民收入,B正確;楊梅林養雞,土雞的糞便不利于當地水質的保護,A錯誤;該系統對于改善人居環境的作用并不大,C錯誤;形成品牌效應主要是對外而言,對于本區域的影響很小,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山東濱州期中)從18世紀初賓刻舒克提出以當時的大炮最大射程3海里為領海寬度以來,美國等國家都相繼宣布實施3海里領海制度,1870年后日本長期采取3海里領海制度。20世紀初期,一些國家公開否定“窄領海、寬公海”的3海里領海制度而開始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但日本在多次海洋法會議中持反對意見。據此完成18~20題。18.美國、英國等國家都相繼宣布實施3海里領海制度主要是為了A.建設合作平臺 B.維護陸地安全C.保護海洋環境 D.開發海洋國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根據材料可知,3海里是當時大炮的最大射程,實施3海里的領海寬度主要是防止其他國家軍艦對陸地的炮轟,維護陸地安全,故B正確。和建設合作平臺、保護海洋環境、開發海洋國土無關,故A、C、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山東濱州期中)從18世紀初賓刻舒克提出以當時的大炮最大射程3海里為領海寬度以來,美國等國家都相繼宣布實施3海里領海制度,1870年后日本長期采取3海里領海制度。20世紀初期,一些國家公開否定“窄領海、寬公海”的3海里領海制度而開始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但日本在多次海洋法會議中持反對意見。據此完成18~20題。19.日本在多次海洋法會議中反對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是因為該國A.捕魚技術先進 B.捕魚技術落后C.海洋面積狹小 D.海洋面積廣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相對于領海,公海不受某一個國家的控制,“窄領海、寬公海”意味著有更多的海域可以自由航行、捕魚等,日本由于捕魚技術先進所以希望有更寬廣的公海可供其捕魚,故A正確,B錯;日本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海洋面積廣闊,且海洋面積廣闊不是該做法的原因,故C、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山東濱州期中)從18世紀初賓刻舒克提出以當時的大炮最大射程3海里為領海寬度以來,美國等國家都相繼宣布實施3海里領海制度,1870年后日本長期采取3海里領海制度。20世紀初期,一些國家公開否定“窄領海、寬公海”的3海里領海制度而開始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但日本在多次海洋法會議中持反對意見。據此完成18~20題。20.推測當時與日本同樣反對實行12海里領海寬度的國家是A.越南 B.中國C.瑞士 D.英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英國也是島國,同時也是各項海洋技術比較先進的國家,所以與日本意見一致,故D正確;越南、中國為臨海國家,當時海洋技術相對落后,瑞士是內陸國,故A、B、C錯。21.(2024·海南文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3年6月11日上午,“深中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的海底隧道實現合龍。“深中通道”又稱“深中大橋”,該工程是珠三角重要的交通紐帶,是粵東通往粵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全長24千米,其中有6.8千米長的沉管隧道,最深處為44米,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設計速度達100千米/小時,通道主要采用“橋隧結合”的建設方案,每一段橋梁的制造都在陸地上完成,再運送到海上拼裝。該項目是世界級的“橋、島、隧、水下互通”集群工程,也是世界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如圖是深中通道位置示意圖。(1)試推測“深中通道”東段不建橋梁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深中通道”東段有深圳機場,建橋會影響飛行安全;東段有航道通過,橋梁會阻礙船只通航。(2)說明“深中通道”的橋梁制造采用“陸上預制,海上拼裝”方式的好處。答案 陸地上施工條件穩定,陸上預制有利于減少施工成本,提升工程的質量;集中生產,海上拼裝則有利于縮短工程工期,提高效率;陸地上施工安全性強,不需過多考慮海域環境影響,降低施工難度;預先處理材料,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東起上海、西至云南,主要由三大城市群構成,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9個省2個直轄市。面積約占全國21%,人口和GDP均超過全國40%。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略圖。(1)簡述湖南省發展金屬冶煉工業的有利條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水能豐富;金屬礦產豐富;水資源豐富;勞動力(土地)廉價;市場廣闊。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東起上海、西至云南,主要由三大城市群構成,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9個省2個直轄市。面積約占全國21%,人口和GDP均超過全國40%。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略圖。(2)結合材料說明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的主要優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面積廣大,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資源儲量充足,種類豐富;工業(產業)基礎雄厚,基礎設施較完善;城市密集,市場廣闊。2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東起上海、西至云南,主要由三大城市群構成,涉及上海、重慶、江蘇、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9個省2個直轄市。面積約占全國21%,人口和GDP均超過全國40%。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略圖。(3)簡述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的進一步發展可采取的措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合理進行產業分工和產業布局,實現區域優勢互補。23.莆田市因發展需求,將舊汽車站搬遷到新汽車站(下圖為“莆田市城區交通示意圖”)。為探究該布局變化的原因,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以“影響城市交通布局的區位因素”為主題開展活動。根據該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布局的變化,完成下列各題。(1)研究課題的名稱:(題目自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動過程中收集相關資料的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關于莆田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位置變遷的研究實地調查問卷調查訪談23.莆田市因發展需求,將舊汽車站搬遷到新汽車站(下圖為“莆田市城區交通示意圖”)。為探究該布局變化的原因,某中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以“影響城市交通布局的區位因素”為主題開展活動。根據該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布局的變化,完成下列各題。(3)簡述莆田市汽車站或市內交通線路布局的變化對莆田市的有利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減少市區交通污染;減少與市內交通線的相互干擾;完善交通運輸網絡;有利于出現新的商業中心;有利于帶動新城區的發展;推動區域城鎮化進程。24.(新課標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的重點區域。該地區曾經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業在該區內進行采伐作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圖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1)描述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20世紀70年代(1976年),棲息地連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棲息地面積退縮,碎片化嚴重;90年代至21世紀初(2000年),棲息地面積有所增加,碎片化趨勢減弱,分布范圍有向北、向西擴展的趨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描述大熊貓棲息地的變化應從其分布面積的變化、是否集中連片及縮小或擴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24.(新課標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的重點區域。該地區曾經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業在該區內進行采伐作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圖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2)分析導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大規模采伐森林(對植被破壞大),導致棲息地縮小;修建道路(國道、省道以及林區采伐道路),導致棲息地碎片化;人類干擾活動大幅減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國道秦嶺隧道通車等),植被得到了較快恢復,促進大熊貓棲息地的恢復與擴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森林是大熊貓的主要棲息地,導致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主要從區內森林的采伐與保護及道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24.(新課標全國文綜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的重點區域。該地區曾經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區,20世紀70年代開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業在該區內進行采伐作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圖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3)說明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合理規劃,道路選線盡量避開野生動物棲息地;在經過野生動物棲息地時,建設野生動物穿越道路的生態廊道;修建道路時盡量減少對周邊植被的破壞,修復因道路施工遭破壞的植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協調道路建設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的主要途徑應從道路選址、在建設中注意預留野生動物穿越的通道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等方面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檢測試卷四.pptx 單元檢測試卷四(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