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試卷二(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下面四幅圖所示景觀為我國不同地區傳統橋梁的典型代表。據此回答1~2題。1.不同地區橋梁結構、造型、風格懸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條件的差異 B.經濟水平的差異C.文化特點的差異 D.政治歷史的差異2.下列關于圖中橋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橋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山區B.乙橋橋拱的設計主要考慮美學價值C.丙橋主要功能已發生很大改變D.丁橋體現了藏族的建筑特色(2024·吉林長春月考)新農村建設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鄉村聚落空間結構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優化,最終達到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標準。下圖為“我國某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該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前,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A.產業結構簡單,居住區規模最大B.農業生產區規模最大,居住區點綴其間C.各功能區分化明顯,界線明確D.以商業區、住宅區、行政區為主4.該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調整后( )①自然村落數量增加 ②土地利用率提高 ③空間布局得到優化 ④城鄉差距擴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24·陜西榆林期中)武漢市地處湖北省東部,是我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亦是中部典型工業城市之一。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武漢市持續面臨制造業升級轉型、產業用地優化調整的問題。下圖示意武漢市某研究區域內,與鐵路和主干道不同距離工業用地轉居住用地(“工轉居”)、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工轉商”)的廊道(即在鐵路或主干道兩側的狹長地帶,具有通道和阻隔的雙重作用)面積。據此完成5~6題。5.距鐵路、主干道200~400 m的廊道內( )A.鐵路廊道“工轉居”面積增加B.鐵路廊道“工轉商”面積減少C.主干道廊道“工轉居”面積增加D.主干道廊道“工轉商”面積增加6.為支撐主干道附近商業空間發展活力,最應( )A.設置交通站點 B.擴展用地面積C.吸引工業集聚 D.修建大型學校下圖為某位設計師為我國不同省級行政區設計出獨有的“福”字,將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達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據此完成7~8題。7.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區域特色。圖示①~④四個“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上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⑤表示的是福建土樓,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下列與該建筑形成相符的自然條件是( )A.植被稀疏,河網密布 B.山河相間,降水均勻C.氣候濕潤,夏季炎熱 D.地形開闊,降水集中(2024·湖北武漢期末)“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其比重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差。下圖示意北京市1980~2020年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完成9~11題。9.1980~2010年,北京市“新市民”( )A.數量不變 B.比重不變C.數量增加 D.比重減少10.1980~2020年,導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戶籍制度嚴格 B.基礎設施齊全C.人地關系緊張 D.社會保障完善11.北京市“新市民”比重變化給城市帶來的影響是( )A.生態環境改善 B.交通擁堵緩解C.住房價格上漲 D.建設用地富余(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我國某城市市內1小時交通圈示意圖”,完成12~14題。12.據圖判斷,從市中心出發,1小時通行距離最遠的是城市( )A.東南部 B.北部C.西北部 D.南部13.圖示地區出現兩塊“時間飛地”,表明當地最有可能分布( )A.地鐵站 B.大型商場C.飛機場 D.國家公園14.從降低成本和方便工作生活角度考慮,該市最適宜興建公租房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4·四川成都期末)人是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其空間遷移會對城鎮化發展產生明顯的影響。與全國其他省區相比,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下圖示意甘肅省人口流動趨勢演變特征。據此完成15~17題。15.甘肅省人口流動反映的典型現象是( )A.城鎮化 B.郊區城鎮化C.逆城鎮化 D.再城鎮化16.階段三甘肅省突出的城鎮化問題是( )A.人口老齡化 B.鄉村空心化C.城市交通擁擠 D.城市住房緊張17.目前,應對甘肅省人口流動問題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引進高素質人才 B.優惠落戶政策C.優化產業結構 D.擴大城市規模(2024·安徽安慶期中)讀“東南亞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統計圖”和“菲律賓、越南部分信息對比表”。完成18~20題。菲律賓 越南城市人口比重 60% 30%GDP 3 622億美元 2 620億美元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 國有制農業經營方式 佃農、種植園雇工 農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 106 357平方千米 88 075平方千米糧食進出口 進口大米290萬噸 出口大米600萬噸18.城鎮化水平明顯超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會造成過度城鎮化現象。上圖中國家過度城鎮化最顯著的是( )A.印度尼西亞 B.泰國C.新加坡 D.菲律賓19.過度城鎮化國家可能面臨的問題不包括( )A.農村人地矛盾加劇 B.城市環境惡化C.貧民窟現象嚴重 D.城市失業率高20.據材料推斷,越南與菲律賓人口城鎮化水平差異較大的影響因素最可能是( )A.經濟水平 B.工業結構C.土地制度 D.農業結構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2024·浙江杭州期中)下圖為“某城市規劃簡圖”,據圖完成下列要求。(16分)(1)下圖能正確表示圖中從甲到乙沿線地租水平變化特征的是( )(2分)(2)圖中X、Y、Z屬于城市功能區,表示商業區的是__________,請說明判斷理由。(4分)(3)該城市在丙處建有大型倉儲式超市,結合圖中信息說明其合理性。(4分)(4)該城市規劃在a、b、c三處開發新的住宅區。請結合圖中信息,選擇預售房價最高的住宅區,并說明原因。(6分)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江蘇省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被譽為“蘇南模式”。下圖示意這一時期江蘇省城鎮化進程。(1)指出改革開放后江蘇省城鎮化過程的主要特點。(2分)(2)說明江蘇省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4分)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千米”問題一直是許多城市交通系統面臨的難題。共享單車的投入使用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3)說明使用共享單車對緩解江蘇省城鎮化問題的有利影響。(4分)23.(2024·甘肅酒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下圖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示意圖。(1)據圖說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4分)(2)指出我國目前城鎮化所處發展階段及易出現的城鎮化問題。(4分)(3)簡述我國推進中小城市城鎮化的意義。(4分)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傳統民居可以反映鄉村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受當地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房屋類型景觀圖,分別拍攝于我國山東膠東某漁村、新疆吐魯番某村莊、海口騎樓老街民居。(1)海草房以石筑墻,用曬干的海草做屋頂,有的海草房上還覆蓋著細漁網,分析海草房屋頂上覆蓋漁網的主要目的。(4分)(2)比較海草房和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說明原因。(4分)(3)說明騎樓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形式的原因。(4分)答案精析1.A 2.C [第1題,不同的自然條件,即地形地勢、氣候、水文等不同,導致不同地區橋梁結構、造型、風格懸殊。第2題,鐵索橋多建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峽谷中;紹興太平橋位于我國江南水鄉,橋拱的設計主要考慮行船、防洪等;盧溝橋位于我國北方平原地區,現已成為著名景點;風雨橋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為連接兩岸聚落而建,未體現藏族的建筑特色。]3.B 4.C [第3題,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前,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簡單,農業生產區規模最大,居住區點綴其間,B正確,A錯誤;鄉村內部功能區分化不明顯,界限模糊,C錯誤;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前,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簡單,無明顯的商業區、行政區,D錯誤。第4題,由圖可知,該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調整后,自然村落數量減少,村落規模擴大,鄉村聚落空間結構從分散向集中變化,有利于整合利用土地資源、集中建設和利用基礎設施,提高了該區域的土地利用率,同時也優化了空間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城鄉差異,②③正確,①④錯誤,故選C。]5.C 6.A [第5題,讀圖可知,距鐵路200~400 m的廊道內,“工轉居”面積減少,“工轉商”面積增加,A、B錯誤;距主干道200~400 m的廊道內,“工轉居”面積增加,“工轉商”面積減少,C正確,D錯誤。第6題,為支撐主干道附近商業空間發展活力,最應設置交通站點,增加流動人口數量,A正確;擴展用地面積、吸引工業集聚對商業活動影響小,B、C錯誤;大型學校不適宜布局在主干道附近,D錯誤。]7.B 8.C [第7題,①圖為蒙古包,應代表內蒙古自治區;上海為國際化大都市,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其代表性建筑,故②代表上海;③圖由竹子和熊貓組成,應代表四川;④圖中有傣族舞,應代表云南。故選B。第8題,福建土樓墻體厚度大,具有隔熱保溫、冬暖夏涼的作用,這與該省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的特征相符,C對。]9.C 10.A 11.C [第9題,由圖可知,1980~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差值不斷增大,說明“新市民”比重不斷增大,由于北京市人口總數增加,因此“新市民”數量也增加。C正確。第10題,由圖可知,1980~2020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很小,且略有下降,可能是戶籍制度嚴格,北京市農村人口難以取得城鎮戶籍,而外來人口多為受教育水平較高的高素質勞動力和科技人才,更容易落戶北京,A正確;城鎮基礎設施齊全、社會保障完善,應吸引北京市農村人口落戶城鎮,與圖中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不符,B、D錯誤;若人地關系緊張導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略有下降,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也應下降,與圖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上升不符,C錯誤。故選A。第11題,“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即外來人口。外來人口增加,會加重生態環境的壓力,A錯誤;人口增加,加重交通擁堵,住房價格上漲,B錯誤,C正確;人口增加,建設用地緊張,D錯誤。故選C。]12.C 13.A 14.A [第12題,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市內1小時交通圈在西北部較為稀疏,延伸范圍廣,說明相同1小時內,在城市西北部通行距離最遠,C正確。第13題,從市中心到兩塊“時間飛地”的時間少于周邊地區(從市中心到“時間飛地”周邊地區的時間超過1小時),說明兩塊“時間飛地”比周邊地區交通便捷,可能位于交通站點(地鐵站)處,A對;大型商場的交通不一定比周邊地區便利,B錯;飛機場和國家公園大多布局于城市郊外地區,距離市中心較遠,C、D錯。第14題,公租房應布局在地價較低、交通便捷之地。圖示甲地交通等時線較稀疏,位于1小時交通圈內交通條件較好,并且距離市中心較遠,地價較低,A對。]15.A 16.B 17.C [第15題,圖示三個階段,甘肅省一直存在著從鄉村到城鎮、縣城和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動,因此甘肅省人口流動反映的典型現象是人口由鄉村流入城市,即城鎮化,A正確;郊區城鎮化、逆城鎮化和再城鎮化都是城鎮化發展到較高水平后出現的現象,結合材料中提到的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可判斷此時甘肅省城鎮化發展還未進入這三個階段,B、C、D錯誤。第16題,階段三,鄉村人口不斷向城鎮、縣城、中心城市以及區域外流動,使鄉村人口不斷減少,會帶來鄉村空心化問題,B正確。第17題,目前,甘肅省人口大量流出到區域外,這與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就業機會少有關。因此大力發展經濟,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第二、三產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是應對甘肅省人口外流問題的合理措施,C正確;甘肅省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高新技術產業較少,缺少吸引高素質人才的條件,A錯誤;經濟往往是影響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想要“留住人”就要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與良好的發展環境,只靠優惠的落戶政策和單純擴大城市規模,而沒有相應的產業作為發展支撐,并不能減少人口外流,B、D錯誤。]18.D 19.A 20.C [第18題,根據圖示得知,印度尼西亞社會經濟城鎮化水平不到40%,人口城鎮化水平不到60%,兩項數據相差約20%;菲律賓的社會經濟城鎮化水平約30%,人口城鎮化水平60%,兩項數據相差約30%,二者都屬于人口城鎮化超前,出現了過度城鎮化,兩個國家相比,過度城鎮化最顯著的是菲律賓,D對。第19題,過度城鎮化國家,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農村人口減少,可以緩解農村人地矛盾,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城市人口數量增加,而由于工業化發展滯后于城鎮化,工業化對城鎮化進程的推動力不足,城市不能提供必要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條件,社會失業率增高,而失業人群的增加將會擴大貧富差距,造成城市出現大量的貧民窟,人口數量大,經濟規模不足以支撐人口的發展,加之失業率高等情況,導致城市環境惡化。故選A。第20題,圖中數據顯示,越南與菲律賓的社會經濟城鎮化水平均在30%左右,故經濟水平相差不大,A錯;兩國同屬于發展中國家,工業發展水平接近,工業發展對城鎮化進程的推力差距不大,所以工業結構對越南與菲律賓人口城鎮化水平差異影響不大,B錯;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兩國土地所有制不同,越南是大米出口國,土地國有制,農民家庭承包的經濟效益相對較好,抑制了農民進城的積極性,使越南的城鎮化進程沒有出現超前的現象,而菲律賓是土地所有制,沒有土地的農民進城意愿相對更強,促進了其人口向城市的流動,故土地制度對二者城鎮化水平差異影響很大,C對;越南與菲律賓都以勞動密集型的種植業為主,農業生產結構差別不大,D錯。故選C。]21.(1)C(2)X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市中心地價高,商業用地付租能力高。(3)位于城市外緣,地價低;有公路經過,交通便利;鄰近居住區,靠近市場。(4)b 靠近文化區;距離城區較近,方便生活;位于河流上游,水質較好;位于盛行風的上風向,空氣質量好。22.(1)改革開放以后,江蘇省城鎮化發展迅速,城鎮化水平較高。(2)城鎮化有助于推動區域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會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3)緩解交通擁堵;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利于減輕大氣污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23.(1)城鎮化水平較低,速度快;人口向城鎮集聚,城鎮人口不斷增加;中小城鎮的規模擴大,數量增加等。(2)階段:加速發展階段。問題:勞動力過剩;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3)促進中小城市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中小城市的幸福指數(生活品質);促進產業布局更加合理,提高區域資源利用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社會和諧等。24.(1)避免海風刮跑屋頂海草;減輕飛鳥、走獸對屋頂的破壞;減輕降水等外力對海草房屋頂的沖刷。(2)海草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大于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原因:海草房位于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多,為增加排水速度,屋脊坡度較大;晾房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降水少,屋脊坡度小。(3)夏季太陽高度較大,走廊可以避免太陽暴曬,可用于納涼;降水較多,多臺風,走廊可以為行人遮風避雨。(共57張PPT)單元檢測試卷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C B C C A B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C C A A A B題號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C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1)C(2)X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市中心地價高,商業用地付租能力高。(3)位于城市外緣,地價低;有公路經過,交通便利;鄰近居住區,靠近市場。(4)b 靠近文化區;距離城區較近,方便生活;位于河流上游,水質較好;位于盛行風的上風向,空氣質量好。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1)改革開放以后,江蘇省城鎮化發展迅速,城鎮化水平較高。(2)城鎮化有助于推動區域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會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3)緩解交通擁堵;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利于減輕大氣污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1)城鎮化水平較低,速度快;人口向城鎮集聚,城鎮人口不斷增加;中小城鎮的規模擴大,數量增加等。(2)階段:加速發展階段。問題:勞動力過剩;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3)促進中小城市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中小城市的幸福指數(生活品質);促進產業布局更加合理,提高區域資源利用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社會和諧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1)避免海風刮跑屋頂海草;減輕飛鳥、走獸對屋頂的破壞;減輕降水等外力對海草房屋頂的沖刷。(2)海草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大于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原因:海草房位于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多,為增加排水速度,屋脊坡度較大;晾房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降水少,屋脊坡度小。(3)夏季太陽高度較大,走廊可以避免太陽暴曬,可用于納涼;降水較多,多臺風,走廊可以為行人遮風避雨。答案下面四幅圖所示景觀為我國不同地區傳統橋梁的典型代表。據此回答1~2題。1.不同地區橋梁結構、造型、風格懸殊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條件的差異 B.經濟水平的差異C.文化特點的差異 D.政治歷史的差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答案不同的自然條件,即地形地勢、氣候、水文等不同,導致不同地區橋梁結構、造型、風格懸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下面四幅圖所示景觀為我國不同地區傳統橋梁的典型代表。據此回答1~2題。2.下列關于圖中橋梁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橋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山區B.乙橋橋拱的設計主要考慮美學價值C.丙橋主要功能已發生很大改變D.丁橋體現了藏族的建筑特色√鐵索橋多建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峽谷中;紹興太平橋位于我國江南水鄉,橋拱的設計主要考慮行船、防洪等;盧溝橋位于我國北方平原地區,現已成為著名景點;風雨橋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為連接兩岸聚落而建,未體現藏族的建筑特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吉林長春月考)新農村建設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鄉村聚落空間結構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優化,最終達到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標準。下圖為“我國某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3.該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前,鄉村內部空間結構A.產業結構簡單,居住區規模最大B.農業生產區規模最大,居住區點綴其間C.各功能區分化明顯,界線明確D.以商業區、住宅區、行政區為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前,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簡單,農業生產區規模最大,居住區點綴其間,B正確,A錯誤;鄉村內部功能區分化不明顯,界限模糊,C錯誤;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前,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簡單,無明顯的商業區、行政區,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吉林長春月考)新農村建設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鄉村聚落空間結構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優化,最終達到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標準。下圖為“我國某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4.該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調整后①自然村落數量增加 ②土地利用率提高 ③空間布局得到優化 ④城鄉差距擴大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圖可知,該地鄉村聚落空間結構調整后,自然村落數量減少,村落規模擴大,鄉村聚落空間結構從分散向集中變化,有利于整合利用土地資源、集中建設和利用基礎設施,提高了該區域的土地利用率,同時也優化了空間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城鄉差異,②③正確,①④錯誤,故選C。(2024·陜西榆林期中)武漢市地處湖北省東部,是我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亦是中部典型工業城市之一。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武漢市持續面臨制造業升級轉型、產業用地優化調整的問題。下圖示意武漢市某研究區域內,與鐵路和主干道不同距離工業用地轉居住用地(“工轉居”)、工業用地轉商業用地(“工轉商”)的廊道(即在鐵路或主干道兩側的狹長地帶,具有通道和阻隔的雙重作用)面積。據此完成5~6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5.距鐵路、主干道200~400 m的廊道內A.鐵路廊道“工轉居”面積增加B.鐵路廊道“工轉商”面積減少C.主干道廊道“工轉居”面積增加D.主干道廊道“工轉商”面積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圖可知,距鐵路200~400 m的廊道內,“工轉居”面積減少,“工轉商”面積增加,A、B錯誤;距主干道200~400 m的廊道內,“工轉居”面積增加,“工轉商”面積減少,C正確,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6.為支撐主干道附近商業空間發展活力,最應A.設置交通站點B.擴展用地面積C.吸引工業集聚D.修建大型學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為支撐主干道附近商業空間發展活力,最應設置交通站點,增加流動人口數量,A正確;擴展用地面積、吸引工業集聚對商業活動影響小,B、C錯誤;大型學校不適宜布局在主干道附近,D錯誤。7.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區域特色。圖示①~④四個“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上海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下圖為某位設計師為我國不同省級行政區設計出獨有的“福”字,將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達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據此完成7~8題。√①圖為蒙古包,應代表內蒙古自治區;上海為國際化大都市,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其代表性建筑,故②代表上海;③圖由竹子和熊貓組成,應代表四川;④圖中有傣族舞,應代表云南。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8.⑤表示的是福建土樓,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下列與該建筑形成相符的自然條件是A.植被稀疏,河網密布 B.山河相間,降水均勻C.氣候濕潤,夏季炎熱 D.地形開闊,降水集中下圖為某位設計師為我國不同省級行政區設計出獨有的“福”字,將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達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據此完成7~8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福建土樓墻體厚度大,具有隔熱保溫、冬暖夏涼的作用,這與該省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的特征相符,C對。由圖可知,1980~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差值不斷增大,說明“新市民”比重不斷增大,由于北京市人口總數增加,因此“新市民”數量也增加。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湖北武漢期末)“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其比重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差。下圖示意北京市1980~2020年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完成9~11題。9.1980~2010年,北京市“新市民”A.數量不變 B.比重不變C.數量增加 D.比重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湖北武漢期末)“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其比重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差。下圖示意北京市1980~2020年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完成9~11題。10.1980~2020年,導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的直接原因是A.戶籍制度嚴格 B.基礎設施齊全C.人地關系緊張 D.社會保障完善√由圖可知,1980~2020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很小,且略有下降,可能是戶籍制度嚴格,北京市農村人口難以取得城鎮戶籍,而外來人口多為受教育水平較高的高素質勞動力和科技人才,更容易落戶北京,A正確;城鎮基礎設施齊全、社會保障完善,應吸引北京市農村人口落戶城鎮,與圖中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變化不符,B、D錯誤;若人地關系緊張導致北京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略有下降,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也應下降,與圖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上升不符,C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湖北武漢期末)“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其比重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差。下圖示意北京市1980~2020年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完成9~11題。11.北京市“新市民”比重變化給城市帶來的影響是A.生態環境改善 B.交通擁堵緩解C.住房價格上漲 D.建設用地富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新市民”是指在城鎮中常住卻未取得戶籍的人口,即外來人口。外來人口增加,會加重生態環境的壓力,A錯誤;人口增加,加重交通擁堵,住房價格上漲,B錯誤,C正確;人口增加,建設用地緊張,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我國某城市市內1小時交通圈示意圖”,完成12~14題。12.據圖判斷,從市中心出發,1小時通行距離最遠的是城市A.東南部 B.北部C.西北部 D.南部√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市內1小時交通圈在西北部較為稀疏,延伸范圍廣,說明相同1小時內,在城市西北部通行距離最遠,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我國某城市市內1小時交通圈示意圖”,完成12~14題。13.圖示地區出現兩塊“時間飛地”,表明當地最有可能分布A.地鐵站 B.大型商場C.飛機場 D.國家公園√從市中心到兩塊“時間飛地”的時間少于周邊地區(從市中心到“時間飛地”周邊地區的時間超過1小時),說明兩塊“時間飛地”比周邊地區交通便捷,可能位于交通站點(地鐵站)處,A對;大型商場的交通不一定比周邊地區便利,B錯;飛機場和國家公園大多布局于城市郊外地區,距離市中心較遠,C、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我國某城市市內1小時交通圈示意圖”,完成12~14題。14.從降低成本和方便工作生活角度考慮,該市最適宜興建公租房的地方是A.甲 B.乙C.丙 D.丁√公租房應布局在地價較低、交通便捷之地。圖示甲地交通等時線較稀疏,位于1小時交通圈內交通條件較好,并且距離市中心較遠,地價較低,A對。(2024·四川成都期末)人是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其空間遷移會對城鎮化發展產生明顯的影響。與全國其他省區相比,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下圖示意甘肅省人口流動趨勢演變特征。據此完成15~17題。15.甘肅省人口流動反映的典型現象是A.城鎮化 B.郊區城鎮化C.逆城鎮化 D.再城鎮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圖示三個階段,甘肅省一直存在著從鄉村到城鎮、縣城和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動,因此甘肅省人口流動反映的典型現象是人口由鄉村流入城市,即城鎮化,A正確;郊區城鎮化、逆城鎮化和再城鎮化都是城鎮化發展到較高水平后出現的現象,結合材料中提到的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可判斷此時甘肅省城鎮化發展還未進入這三個階段,B、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四川成都期末)人是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其空間遷移會對城鎮化發展產生明顯的影響。與全國其他省區相比,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下圖示意甘肅省人口流動趨勢演變特征。據此完成15~17題。16.階段三甘肅省突出的城鎮化問題是A.人口老齡化 B.鄉村空心化C.城市交通擁擠 D.城市住房緊張√階段三,鄉村人口不斷向城鎮、縣城、中心城市以及區域外流動,使鄉村人口不斷減少,會帶來鄉村空心化問題,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四川成都期末)人是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其空間遷移會對城鎮化發展產生明顯的影響。與全國其他省區相比,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下圖示意甘肅省人口流動趨勢演變特征。據此完成15~17題。17.目前,應對甘肅省人口流動問題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引進高素質人才 B.優惠落戶政策C.優化產業結構 D.擴大城市規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目前,甘肅省人口大量流出到區域外,這與甘肅省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就業機會少有關。因此大力發展經濟,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第二、三產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是應對甘肅省人口外流問題的合理措施,C正確;甘肅省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高新技術產業較少,缺少吸引高素質人才的條件,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經濟往往是影響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想要“留住人”就要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與良好的發展環境,只靠優惠的落戶政策和單純擴大城市規模,而沒有相應的產業作為發展支撐,并不能減少人口外流,B、D錯誤。(2024·安徽安慶期中)讀“東南亞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統計圖”和“菲律賓、越南部分信息對比表”。完成18~20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菲律賓 越南城市人口比重 60% 30%GDP 3 622億美元 2 620億美元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 國有制農業經營方式 佃農、種植園雇工 農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 106 357平方千米 88 075平方千米糧食進出口 進口大米290萬噸 出口大米600萬噸18.城鎮化水平明顯超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會造成過度城鎮化現象。上圖中國家過度城鎮化最顯著的是A.印度尼西亞 B.泰國C.新加坡 D.菲律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根據圖示得知,印度尼西亞社會經濟城鎮化水平不到40%,人口城鎮化水平不到60%,兩項數據相差約20%;菲律賓的社會經濟城鎮化水平約30%,人口城鎮化水平60%,兩項數據相差約30%,二者都屬于人口城鎮化超前,出現了過度城鎮化,兩個國家相比,過度城鎮化最顯著的是菲律賓,D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9.過度城鎮化國家可能面臨的問題不包括A.農村人地矛盾加劇B.城市環境惡化C.貧民窟現象嚴重D.城市失業率高√ 菲律賓 越南城市人口比重 60% 30%GDP 3 622億美元 2 620億美元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 國有制農業經營方式 佃農、種植園雇工 農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 106 357平方千米 88 075平方千米糧食進出口 進口大米290萬噸 出口大米600萬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過度城鎮化國家,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農村人口減少,可以緩解農村人地矛盾,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城市人口數量增加,而由于工業化發展滯后于城鎮化,工業化對城鎮化進程的推動力不足,城市不能提供必要的就業機會和生活條件,社會失業率增高,而失業人群的增加將會擴大貧富差距,造成城市出現大量的貧民窟,人口數量大,經濟規模不足以支撐人口的發展,加之失業率高等情況,導致城市環境惡化。故選A。 菲律賓 越南城市人口比重 60% 30%GDP 3 622億美元 2 620億美元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 國有制農業經營方式 佃農、種植園雇工 農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 106 357平方千米 88 075平方千米糧食進出口 進口大米290萬噸 出口大米600萬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據材料推斷,越南與菲律賓人口城鎮化水平差異較大的影響因素最可能是A.經濟水平B.工業結構C.土地制度D.農業結構√ 菲律賓 越南城市人口比重 60% 30%GDP 3 622億美元 2 620億美元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 國有制農業經營方式 佃農、種植園雇工 農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 106 357平方千米 88 075平方千米糧食進出口 進口大米290萬噸 出口大米600萬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圖中數據顯示,越南與菲律賓的社會經濟城鎮化水平均在30%左右,故經濟水平相差不大,A錯;兩國同屬于發展中國家,工業發展水平接近,工業發展對城鎮化進程的推力差距不大,所以工業結構對越南與菲律賓人口城鎮化水平差異影響不大,B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兩國土地所有制不同,越南是大米出口國,土地國有制,農民家庭承包的經濟效益相對較好,抑制了農民進城的積極性,使越南的城鎮化進程沒有出現超前的現象,而菲律賓是土地所有制,沒有土地的農民進城意愿相對更強,促進了其人口向城市的流動,故土地制度對二者城鎮化水平差異影響很大,C對; 菲律賓 越南城市人口比重 60% 30%GDP 3 622億美元 2 620億美元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 國有制農業經營方式 佃農、種植園雇工 農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 106 357平方千米 88 075平方千米糧食進出口 進口大米290萬噸 出口大米600萬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越南與菲律賓都以勞動密集型的種植業為主,農業生產結構差別不大,D錯。故選C。 菲律賓 越南城市人口比重 60% 30%GDP 3 622億美元 2 620億美元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 國有制農業經營方式 佃農、種植園雇工 農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積 106 357平方千米 88 075平方千米糧食進出口 進口大米290萬噸 出口大米600萬噸21.(2024·浙江杭州期中)下圖為“某城市規劃簡圖”,據圖完成下列要求。(1)下圖能正確表示圖中從甲到乙沿線地租水平變化特征的是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圖中X、Y、Z屬于城市功能區,表示商業區的是____,請說明判斷理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X答案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市中心地價高,商業用地付租能力高。(3)該城市在丙處建有大型倉儲式超市,結合圖中信息說明其合理性。答案 位于城市外緣,地價低;有公路經過,交通便利;鄰近居住區,靠近市場。(4)該城市規劃在a、b、c三處開發新的住宅區。請結合圖中信息,選擇預售房價最高的住宅區,并說明原因。答案 b 靠近文化區;距離城區較近,方便生活;位于河流上游,水質較好;位于盛行風的上風向,空氣質量好。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江蘇省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被譽為“蘇南模式”。下圖示意這一時期江蘇省城鎮化進程。(1)指出改革開放后江蘇省城鎮化過程的主要特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改革開放以后,江蘇省城鎮化發展迅速,城鎮化水平較高。(2)說明江蘇省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城鎮化有助于推動區域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宅建設等會拉動內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千米”問題一直是許多城市交通系統面臨的難題。共享單車的投入使用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3)說明使用共享單車對緩解江蘇省城鎮化問題的有利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緩解交通擁堵;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利于減輕大氣污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23.(2024·甘肅酒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下圖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示意圖。(1)據圖說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城鎮化水平較低,速度快;人口向城鎮集聚,城鎮人口不斷增加;中小城鎮的規模擴大,數量增加等。23.(2024·甘肅酒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下圖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示意圖。(2)指出我國目前城鎮化所處發展階段及易出現的城鎮化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階段:加速發展階段。問題:勞動力過剩;住房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惡化等。23.(2024·甘肅酒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下圖為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示意圖。(3)簡述我國推進中小城市城鎮化的意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促進中小城市經濟增長,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改善居住環境,提高中小城市的幸福指數(生活品質);促進產業布局更加合理,提高區域資源利用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社會和諧等。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傳統民居可以反映鄉村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受當地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房屋類型景觀圖,分別拍攝于我國山東膠東某漁村、新疆吐魯番某村莊、海口騎樓老街民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避免海風刮跑屋頂海草;減輕飛鳥、走獸對屋頂的破壞;減輕降水等外力對海草房屋頂的沖刷。(1)海草房以石筑墻,用曬干的海草做屋頂,有的海草房上還覆蓋著細漁網,分析海草房屋頂上覆蓋漁網的主要目的。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傳統民居可以反映鄉村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受當地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房屋類型景觀圖,分別拍攝于我國山東膠東某漁村、新疆吐魯番某村莊、海口騎樓老街民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海草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大于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坡度。原因:海草房位于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多,為增加排水速度,屋脊坡度較大;晾房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降水少,屋脊坡度小。(2)比較海草房和晾房所在區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說明原因。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傳統民居可以反映鄉村聚落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受當地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房屋類型景觀圖,分別拍攝于我國山東膠東某漁村、新疆吐魯番某村莊、海口騎樓老街民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夏季太陽高度較大,走廊可以避免太陽暴曬,可用于納涼;降水較多,多臺風,走廊可以為行人遮風避雨。(3)說明騎樓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形式的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檢測試卷二.pptx 單元檢測試卷二(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