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城鄉內部空間結構(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城鄉內部空間結構(課件 學案 練習,共3份)魯教版(2019) 必修 第二冊

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第一節 城鄉內部空間結構
(分值:57分)
(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
(2024·浙江寧波期中)下面圖1為“某城市三個不同區域的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圖2為“城市功能區付租能力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表示商業區土地利用狀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圖2中能正確表示丙功能區理論付租能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經過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農村地區成片、成帶推進“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新農村綜合體建設,取得顯著效果。其中“小規模”要求山地、丘陵區、壩區因地制宜控制農戶數量,每個小組團控制在50戶以內,人均綜合用地面積控制在50~70 m2。下圖為“成都新農村綜合體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
3.新農村綜合體“小規模”體現的原則是(  )
A.尊重自然,生態優先
B.合理用地,保護耕地
C.民生優先,宜居建設
D.傳承文化,合理發展
4.新農村綜合體各組團間距離不超過30 m,這樣建設的主要優點是(  )
A.交通運輸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農田,方便居民從事農業生產
C.有效利用公共設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護農村的環境,集中處理污染物
(2024·江蘇鹽城階段練習)下圖是“某城市空間結構圖”。讀圖,完成5~7題。
5.該城市的空間結構模式是(  )
A.同心圓模式 B.多核心模式
C.扇形模式 D.田園城市模式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①處宜布局商業區
B.②處宜布局高級住宅區
C.④處宜布局鋼鐵工業
D.⑤處宜布局高新技術產業
7.城市工業區不斷向郊區移動的目的是(  )
①保護城市環境 ②拓展城市范圍 ③降低生產成本 ④促進郊區發展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4·安徽合肥期中)下圖示意我國南方某大城市地鐵線。據此完成8~9題。
8.最可能布局在甲地的是(  )
A.倉儲中心 B.豪華酒店
C.食品加工廠 D.批發市場
9.如果要建高級居住區,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合適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選擇題10~14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024·陜西西安期中)綠心環形城市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空間形態類型,其規劃思想源于“田園城市”“山水城市”等與自然生態融合的“生態導向”的城市空間結構發展模式。下圖為“安徽省黃山市綠心環形城市空間結構分布圖”。據此完成10~12題。
10.推測黃山市市中心能夠成為城市綠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河流流向 B.鐵路分布
C.地形崎嶇 D.礦產資源
11.黃山市的高新技術產業最有可能布局在城市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城市綠心的建設有利于(  )
①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②加快工業化進程 ③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④加強市內各區聯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4·江蘇南京期中)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開埠以來全國聞名的生產資料經營一條街,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隨著時代變遷,該地區面臨產業低效老舊、風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城市更新項目中,該地區建立了內外互聯,河街互通的“金街、銀岸、坊巷”的綜合更新體系。下圖示意北京東路地區城市更新項目。據此完成13~14題。
13.圖示區域規劃合理的是(  )
A.金街—建設中央商務區
B.銀岸—建設別墅度假區
C.坊巷—發展高檔居住區
D.吳淞江—增建礦石碼頭
14.北京東路地區“金街、銀岸、坊巷”綜合更新利于(  )
A.降低工業成本,促進產業升級
B.增加工業用地,提高土地價值
C.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
D.延長工業產業鏈,增加常住人口
15.下圖為“我國某城市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示①②③數字中,代表商業區的是________,代表工業區的是__________。(2分)
(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圖中化工廠的布局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并分析其理由。(4分)
(3)圖示國道建設繞城而過,列舉兩條其對城區的有利影響。(4分)
答案精析
1.B 2.B [第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功能區的分布從市中心往城市邊緣依次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土地利用以商業用地為主,據圖可知乙為商業用地,A錯誤,B正確;丙位于住宅區,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為住宅用地,C錯誤;丁位于工業區,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為工業用地,D錯誤。第2題,由上題分析可知,丙功能區為住宅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市中心到城市最外緣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區依次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結合圖中信息可判斷出,①為商業區,②為住宅區,③為工業區。據圖中信息可知,④的付租能力從市中心向城市外緣不斷增加,可推測出為農業用地。故選B。]
3.B 4.C [第3題,由材料可知,“小規模”要求山地、丘陵區、壩區因地制宜控制農戶數量。因此“小規模”要求主要集中在人均土地方面,體現了合理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B正確。第4題,與過去的分散分布相比,新農村綜合體各組團間距離不超過30 m,相對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設施,方便居民生活,C正確。]
5.C 6.B 7.A [第5題,讀圖可知,圖示交通干線經過城市,該城市功能區由市中心沿交通線向外作扇形輻射,即由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狀分布,判斷為扇形模式,C正確。第6題,圖示①③布局于交通干線兩側,交通發達,且位于河流下游,判斷為工業,故A錯誤;圖示②處靠近公園,又位于河流上游,遠離工業區和鐵路,故環境優美,適宜布局高級住宅區,B正確;圖示④處位于河流上游,布局鋼鐵工業會造成水體污染,且距離礦產地和鐵路較遠,因此不適宜布局鋼鐵工業,C錯誤;⑤處遠離城市,交通方式單一,不適合布局高新技術產業,D錯誤。第7題,郊區地價較低,工業區向郊區遷移,可降低生產成本,且可減少對市中心的環境污染,利于保護市區的環境,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A。]
8.B 9.C [第8題,甲地多條地鐵交會,應位于城市中心,城市中心的地價高,主要為商業活動,最有可能布局豪華酒店,B正確;倉儲中心、批發市場占地面積大,一般位于城郊,食品加工有污染,一般不位于城內,A、C、D錯誤。第9題,高級居住區應位于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地區,丙地位于湖泊附近,且有地鐵通過,交通便利,C正確。]
10.C 11.A 12.B [第10題,黃山市市中心如果受河流、鐵路影響,應呈帶狀分布,但圖中綠心呈團狀分布,A、B錯誤;綠心處沒有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說明地形崎嶇,為山地,C正確;若該地礦產資源豐富,則必然有大量交通線與之相連,但圖上綠心處沒有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D錯誤。第11題,結合圖文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高新技術產業應臨近飛機場、鐵路和高速公路,便于產品快速周轉,圖中甲地位于機場、鐵路與京臺高速公路之間,A正確;乙、丙、丁三地交通條件不如甲地,B、C、D錯誤。第12題,綠心植被覆蓋率高,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吸煙除塵改善城市空氣質量,①③正確;交通聯系必須繞開綠心,使得各區受到阻隔較為分散,不利于市內各區聯系,并不能加快工業化進程,②④錯誤,A、C、D錯誤,B正確。]
13.A 14.C [第13題,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商業經營歷史悠久,相關商業基礎好,適宜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A正確。第14題,北京東路地區的舊城改造,利于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C正確;北京東路地區的產業類型以第三產業為主,工業不占主導地位,A、B、D錯誤。]
15.(1)② ③
(2)不合理 位于流經城區的河流上游,影響下游城市用水。
(3)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滿足城市交通發展;為過境車輛提供快速、便捷出入通道。第一節 城鄉內部空間結構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分析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的組成及特點,說明合理利用鄉村空間的意義。(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分析城鎮各功能區的區位特點及影響城鎮功能分區的因素。(綜合思維)3.結合實例,分析城鄉內部空間結構的發展變化及影響因素,說明聚落空間規劃的意義。(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1.類型:按照____________類型,鄉村內部空間結構一般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居住區和公共用地區等。此外,還包括等級較低、規模較小的商業用地。
2.特點
(1)鄉村內部的空間結構比較________。
(2)農業生產區用地規模相對較____,居住區和公共用地區等規模相對較小。
(3)______區幾乎遍布整個鄉村,居住區等點綴其間。
3.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的變化
(1)原因
①經濟的發展和____________的調整。
②生態環境優化,交通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完善。
(2)變化
①在一些發達地區,過去分散的一家一戶的庭院正轉變為____________的居住區。
②以________為空間骨架,居民點和集鎮、服務點、農業區等功能________逐漸明顯。
4.合理規劃和利用鄉村空間的意義
(1)合理規劃和利用鄉村空間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__________的重要任務。
(2)能為居民生活提供________,提高人們的幸福感,體現____________。
(3)既保護____________又孕育新文化。
核心歸納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項目 居住區 農業生產區 公共用地區
位置 一般位于公共空間外圍 一般位于鄉村的外圍 常位于鄉村中心
特點 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公共性、文化性、多樣性
組成 由房屋和院落組成 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養捕水面、農田水利設施及田間道路等 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廣場等
(2024·江蘇徐州期中)吐魯番麻扎村位于天山山脈東部的山間盆地,周邊地區多為沙漠。麻扎村依托山谷地形而建,形成房屋緊靠、高低起伏的“爬山式聚落”。圖1為“‘爬山式聚落’剖面示意圖”,圖2為“麻扎村平面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麻扎村采用“爬山式聚落”建設,主要考慮(  )
①節省建材 ②抵御風蝕 ③便于取水 ④用地緊張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麻扎村擁有聚落公共用地區、居住區、農田耕作區、景觀防護區等與外部自然環境相融合的空間結構模式,其中農田耕作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江蘇揚州模擬)鄉村“產居一體”指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鄉村的工業生產與居住活動在空間分布上相互混合。下圖示意浙江某山村“產居一體”單元模式的變化。完成3~4題。
3.影響該山村“產居一體”變化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土地 B.運輸 C.勞動力 D.市場
4.該山村單元模式發生變化,有利于(  )
A.吸引外來人口,提高城鎮化水平
B.優化空間布局,提高生產效率
C.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產業規模
D.改善鄉村生態,提升人居品質
知識點二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及其變化
1.城鎮功能分區的形成
2.城鎮內部空間結構
(1)城鎮內部主要功能區
功能區 形態 特征 區位選擇及原因
居住區 呈片狀、團狀、點狀分布 城鎮______的功能區。住宅用地是城鎮中最____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筑質量上高級與低級居住區分化,位置上背向發展 高級居住區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相聯系。 原因:①環境優美;②文化氛圍濃厚,人口素質高
低級居住區 內城、工業區附近,與低地、工業區相聯系。 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呈點狀或條帶狀 占地面積小,人員流量大、地價______、土地利用集約,是城鎮的核心區 ________和街道兩側、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場廣闊;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業區 集聚性強,成片分布 一般分布在________,并沿主要______分布;專業化程度高,競爭協作強,導致集聚,又因環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導致分散 城鎮外圍,沿主要交通線分布。 原因:①減輕對城鎮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運輸成本;③地價低,可降低成本
生態區 分布零散 具有特定生態環境、發揮特定生態功能,主要包括休憩用地、________以及特定生態保護地等 分布一般不受付租能力、______等經濟因素的約束
                
(2)中心商務區:又稱中央商務區,是城市主要商務活動的________地區。
①特點:中心商務區是城市中經濟活動最繁忙、交通最便捷、人流最集中、建筑最密集、________最昂貴的地區。
②中央商務區的其他特征: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白天多,夜晚少);內部分區明顯(水平方向上,中心處以零售活動為主;垂直方向上,零售商店多分布在低層,辦公場所多分布在高層,中間多被一般商業活動占用)。
(3)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特點:各功能區之間并______明確界線,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4)城鎮功能區發展變化
①初期:規模______,各功能區往往混雜布局,尚未形成明顯的功能分異。
②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城鎮功能分區逐漸________。
③后工業社會:城鎮功能分區可能______。
(5)城鎮規劃建設
①影響因素:城鎮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________________、歷史文化基礎以及建設發展規模等。
②原則:堅持生態文明、________發展,創造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人居環境。
3.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模式
(1)同心圓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呈________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2)扇形模式
在小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影響下,城市各功能區出現沿________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擴展的趨勢。
(3)多核心模式
城市不斷向外擴展,范圍越來越大,原有市中心區由于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使得遠離中心的郊區出現了新的______,城市圍繞不同的點發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4.案例:深圳蛇口城鄉內部空間結構的變化
(1)蛇口位置
位于廣東省深圳市________部的半島上,西瀕珠江口,東隔深圳灣與________相望。
(2)蛇口內部空間結構演變
思考 指出深圳蛇口城鄉內部空間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六看法”判斷城鎮三大功能區
(1)看面積:居住區面積最大,其次是工業區,商業區面積最小。
(2)看距市中心距離:一般情況下,距離市中心由近及遠依次為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
(3)看形態:商業區一般呈點狀、條狀,居住區和工業區一般呈片狀。
(4)看人口變化:商業區晝夜人口差別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區與商業區人口變化情況相反;工業區人口晝夜差別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業區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區次之,工業區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趨勢:居住區、工業區不斷向郊外移動,在城鎮中心分布比例逐年下降;商業區雖也有向郊區交通便捷處移動的趨勢,但幅度較小,在城鎮中心上升幅度較大。
2.城鎮功能區合理布局的要領
(1)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有便利的交通。
(2)在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設置防護帶。
(3)合理安排工業用地的位置,減輕對居住區的污染,基本原則如下:
第一,基本無污染的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工業可以布局在城內居住區。
第二,用地規模大,對空氣有輕度污染的工業可以布局在城鎮邊緣和近郊區。
第三,嚴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隱患的工業要遠離城鎮,并考慮盛行風向和水源地。布局在盛行風下風向或者與盛行風向相垂直的郊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最大風頻的下風向),遠離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拓展延伸 城鎮功能分區的成因
(1)經濟因素(主要因素)
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一塊土地用于哪一種活動,主要取決于各種活動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地租水平由距離市中心遠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決定,付租能力由各類活動的收益決定。
①距市中心遠近
②交通便捷程度
一般來說,穿過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線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城市不同區位土地的交通通達度不同,地租高低也相應地存在著差異,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城鎮內部地租分布如圖所示:
市中心處地租最高,沿交通線向外地租逐漸下降,在道路交會處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隨后向外又繼續下降。
(2)歷史、社會、行政等因素
下圖為某城市規劃簡圖。
1.[區域認知]若該城市主要功能區包括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和文化區,則①功能區是________,②功能區是________,③功能區是________,④功能區是________。
2.[地理實踐力]a、b、c、d四處中,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________,指出其作為高級住宅區的有利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思維]鋼鐵工業生產需要煤、鐵礦石和大量淡水,以及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和廢渣。從河流角度分析甲地建設鋼鐵廠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貴州貴陽期中)某縣地處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下圖為“該縣城區規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1.關于圖中①地最適宜布局的功能區,正確的是(  )
A.商業區 B.工業區
C.居住區 D.倉儲區
2.甲類功能區布局的特點是(  )
①布局在城市外圍 ②布局在城區 ③沿交通干線布局 ④沿河流上游布局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024·四川成都期末)為緩解停車難問題,某城市采取“錯峰停車”措施,鼓勵各社會單位在夜間或雙休日將停車位向周邊社區市民開放。下圖為“該城市某功能區不同時段人口流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回答3~4題。
3.該功能區為(  )
A.商業區 B.行政區
C.工業區 D.居住區
4.“錯峰停車”主要利用了兩個功能區(  )
A.人口密度的差異
B.人口流動狀況的時間差異
C.地租水平的差異
D.汽車擁有數量的差異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梳理教材新知
1.土地利用 農業生產區
2.(1)簡單 (2)大 (3)生產
3.(1)①產業結構 (2)①統一規劃 ②道路 分化
4.(1)新農村 (2)便利 社會公正 (3)傳統文化
落實思維方法
1.C 2.D [第1題,麻扎村依托山谷地形而建,形成房屋緊靠、高低起伏的爬山式聚落,而當地河谷面積小,可用于建設住房的土地面積較少,所以形成房屋緊靠的民居特色,④正確;該地區氣候干旱,植被少,缺乏建筑材料,房屋緊靠的特色可以節省建材,①正確;“爬山式聚落”高低起伏,因而該種聚落形式不利于取水,③錯誤;該聚落位于河谷之中,風蝕作用較小,②錯誤。故選C。第2題,根據圖示位置關系可知,①位于聚落最中心,應為聚落公共用地區;②圍繞公共用地區集中分布,且靠近水源,應為居住區;④面積大,靠近水源分布,與民居相依,應為農田耕作區;③呈條帶狀分布于耕地外圍,應為景觀防護區,D正確。]
3.A 4.D [第3題,材料表明,鄉村的工業生產與居住活動在空間分布上相互混合,是因為受資源條件的限制。浙江山村平地少,工業生產難以單獨進行規模化布局。“產居一體”共享空間,有利于集約利用土地,A正確。運輸、勞動力和市場對其影響較小,B、C、D錯誤。第4題,據材料可知,與2010年相比,該山村2020年工業生產從違規擴建的庭院轉移到原生活空間內,違規擴建的區域變為綠化用地,有利于改善鄉村生態,提升人居品質,D正確;山村單元模式變化對于吸引外來人口,提高城鎮化水平,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產業的規模影響較小,A、C錯誤。生產效率取決于技術和機械化水平,B錯誤。]
知識點二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及其變化
梳理教材新知
1.有限 土地價格 商業區
2.(1)最基本 廣泛 商業區 高 市中心 城鎮外圍 交通線 綠化地帶 市場 (2)核心 ①地價 (3)無 (4)①較小 ②明顯 ③弱化 (5)①資源環境承載力 ②綠色
3.(1)同心圓 (2)交通線 (3)核心
4.(1)西南 香港 (2)住宅 商業網點 工業 工業
思考 改革開放政策實施,蛇口工業發展迅速,工業規模擴大,形成工業區;工業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勞動力遷入,居住空間不斷擴張,形成集中的住宅區;隨著工業發展,居民經濟收入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商業規模不斷擴大,商業區逐漸形成。經濟發展推動城市諸多功能區規模擴大,城市空間結構更加完善。
探究核心知識
1.居住區 商業區 工業區 文化區
2.d 靠近文化區;位于流經城區河流的上游,水質好;地勢較高,視野開闊;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位于盛行風上風向,污染較小。
3.靠近河流,提供充足水源;位于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
落實思維方法
1.D 2.C [第1題,商業區主要布局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線交會處,從圖中來看,丙應為商業區,A錯誤;工業區應布局在郊區,且應位于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風下風向或最小風頻上風向,甲應為工業區,B錯誤;居住區為一個城市中最主要的用地方式,占地面積大,分布廣泛,乙應為居住區,C錯誤;①地北部有客、貨運總站,便于人流、物流集散,且位于郊區,面積較大、地租較低,適宜布局倉儲區,D正確。故選D。第2題,工業區(甲)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主要布局在城市外圍,①正確、②錯誤;工業區對交通運輸條件要求較高,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線的附近,同時部分工業區可能對河流造成污染,主要分布在流經城市河流的下游,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
3.D 4.B [第3題,由圖可知,該功能區人口數量在早晨流出大于流入,在黃昏流入大于流出,即該功能區白天上班期間人口數量少,黃昏人口數量較多。故該功能區最可能是居住區。第4題,城市采取“錯峰停車”措施,主要是利用了兩個功能區之間人口流動狀況在時間上的差異。](共74張PPT)
城鄉內部空間結構
第一節
第二單元 鄉村與城鎮
結合實例,解釋城鎮和鄉村內部的空間結構,說明合理利用城鄉空間的意義。
1.結合實例,分析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的組成及特點,說明合理利用鄉村空間的意義。(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分析城鎮各功能區的區位特點及影響城鎮功能分區的因素。(綜合思維)
3.結合實例,分析城鄉內部空間結構的發展變化及影響因素,說明聚落空間規劃的意義。(地理實踐力)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知識點二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及其變化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
<
知識點一
1.類型:按照_________類型,鄉村內部空間結構一般可以分為___________、居住區和公共用地區等。此外,還包括等級較低、規模較小的商業用地。
2.特點
(1)鄉村內部的空間結構比較_____。
(2)農業生產區用地規模相對較____,居住區和公共用地區等規模相對較小。
(3)______區幾乎遍布整個鄉村,居住區等點綴其間。
土地利用
農業生產區
簡單

生產
3.鄉村內部空間結構的變化
(1)原因
①經濟的發展和_________的調整。
②生態環境優化,交通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完善。
(2)變化
①在一些發達地區,過去分散的一家一戶的庭院正轉變為_________的居住區。
②以______為空間骨架,居民點和集鎮、服務點、農業區等功能_____逐漸明顯。
產業結構
統一規劃
道路
分化
4.合理規劃和利用鄉村空間的意義
(1)合理規劃和利用鄉村空間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_______的重要任務。
(2)能為居民生活提供______,提高人們的幸福感,體現_________。
(3)既保護_________又孕育新文化。
新農村
便利
社會公正
傳統文化
核心歸納
鄉村內部空間結構
項目 居住區 農業生產區 公共用地區
位置 一般位于公共空間外圍 一般位于鄉村的外圍 常位于鄉村中心
特點 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 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公共性、文化性、多樣性
組成 由房屋和院落組成 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養捕水面、農田水利設施及田間道路等 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廣場等
(2024·江蘇徐州期中)吐魯番麻扎村位于天山山脈東部的山間盆地,周邊地區多為沙漠。麻扎村依托山谷地形而建,形成房屋緊靠、高低起伏的“爬山式聚落”。圖1為“‘爬山式聚落’剖面示意圖”,圖2為“麻扎村平面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麻扎村采用“爬山式聚落”建設,主要考慮
①節省建材 ②抵御風蝕 
③便于取水 ④用地緊張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麻扎村依托山谷地形而建,形成房屋緊靠、高低起伏的爬山式聚落,而當地河谷面積小,可用于建設住房的土地面積較少,所以形成房屋緊靠的民居特色,④正確;
該地區氣候干旱,植被少,缺乏建筑材料,房屋緊靠的特色可以節省建材,①正確;
“爬山式聚落”高低起伏,因而該種聚落形式不利于取水,③錯誤;
該聚落位于河谷之中,風蝕作用較小,②錯誤。故選C。
2.麻扎村擁有聚落公共用地區、居住區、農田耕作區、景觀防護區等與外部自然環境相融合的空間結構模式,其中農田耕作區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根據圖示位置關系可知,①位于聚落最中心,應為聚落公共用地區;②圍繞公共用地區集中分布,且靠近水源,應為居住區;④面積大,靠近水源分布,
與民居相依,應為農田耕作區;③呈條帶狀分布于耕地外圍,應為景觀防護區,D正確。
(2024·江蘇揚州模擬)鄉村“產居一體”指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鄉村的工業生產與居住活動在空間分布上相互混合。下圖示意浙江某山村“產居一體”單元模式的變化。完成3~4題。
3.影響該山村“產居一體”變化的
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土地 B.運輸
C.勞動力 D.市場

材料表明,鄉村的工業生產與居住活動在空間分布上相互混合,是因為受資源條件的限制。浙江山村平地少,工業生產難以單獨
進行規模化布局。“產居一體”共享空間,有利于集約利用土地,A正確。
運輸、勞動力和市場對其影響較小,B、C、D錯誤。
(2024·江蘇揚州模擬)鄉村“產居一體”指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鄉村的工業生產與居住活動在空間分布上相互混合。下圖示意浙江某山村“產居一體”單元模式的變化。完成3~4題。
4.該山村單元模式發生變化,有利于
A.吸引外來人口,提高城鎮化水平
B.優化空間布局,提高生產效率
C.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產業規模
D.改善鄉村生態,提升人居品質

據材料可知,與2010年相比,該山村2020年工業生產從違規擴建的庭院轉移到原生活空間內,違規擴建的區域變為綠化用地,有
利于改善鄉村生態,提升人居品質,D正確;
山村單元模式變化對于吸引外來人口,提高城鎮化水平,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產業的規模影響較小,A、C錯誤。
生產效率取決于技術和機械化水平,B錯誤。
城鎮內部空間結構及其變化
>
<
知識點二
1.城鎮功能分區的形成
有限
土地價格
商業區
2.城鎮內部空間結構
(1)城鎮內部主要功能區
功能區 形態 特征 區位選擇及原因
居住區 呈片狀、團狀、點狀分布 城鎮_______的功能區。住宅用地是城鎮中最___ ___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筑質量上高級與低級居住區分化,位置上背向發展 高級居住區 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相聯系。
原因:①環境優美;②文化氛圍濃厚,人口素質高
低級居住區 內城、工業區附近,與低地、工業區相聯系。
原因:①便于工人上下班;②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
最基本


功能區 形態 特征 區位選擇及原因
______ 呈點狀或條帶狀 占地面積小,人員流量大、地價___、土地利用集約,是城鎮的核心區 _______和街道兩側、交通干線兩側、街角路口。
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場廣闊;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工業區 集聚性強,成片分布 一般分布在_________,并沿主要_______分布;專業化程度高,競爭協作強,導致集聚,又因環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導致分散 城鎮外圍,沿主要交通線分布。
原因:①減輕對城鎮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運輸成本;③地價低,可降低成本
商業區

市中心
城鎮外圍
交通線
功能區 形態 特征 區位選擇及原因
生態區 分布零散 具有特定生態環境、發揮特定生態功能,主要包括休憩用地、_________以及特定生態保護地等 分布一般不受付租能力、_____等經濟因素的約束
綠化地帶
市場
(2)中心商務區:又稱中央商務區,是城市主要商務活動的_____地區。
①特點:中心商務區是城市中經濟活動最繁忙、交通最便捷、人流最集中、建筑最密集、_____最昂貴的地區。
②中央商務區的其他特征: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大(白天多,夜晚少);內部分區明顯(水平方向上,中心處以零售活動為主;垂直方向上,零售商店多分布在低層,辦公場所多分布在高層,中間多被一般商業活動占用)。
(3)城鎮內部空間結構特點:各功能區之間并____明確界線,一個功能區往往以某種功能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核心
地價

(4)城鎮功能區發展變化
①初期:規模_____,各功能區往往混雜布局,尚未形成明顯的功能分異。
②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城鎮功能分區逐漸_____。
③后工業社會:城鎮功能分區可能_____。
(5)城鎮規劃建設
①影響因素:城鎮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_______________、歷史文化基礎以及建設發展規模等。
②原則:堅持生態文明、______發展,創造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人居環境。
較小
明顯
弱化
資源環境承載力
綠色
3.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模式
(1)同心圓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呈_______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2)扇形模式
在小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影響下,城市各功能區出現沿_______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擴展的趨勢。
(3)多核心模式
城市不斷向外擴展,范圍越來越大,原有市中心區由于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使得遠離中心的郊區出現了新的_____,城市圍繞不同的點發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同心圓
交通線
核心
4.案例:深圳蛇口城鄉內部空間結構的變化
(1)蛇口位置
位于廣東省深圳市_____部的半島上,西瀕珠江口,東隔深圳灣與_____相望。
西南
香港
(2)蛇口內部空間結構演變
住宅
商業網點
工業
工業
思考
指出深圳蛇口城鄉內部空間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改革開放政策實施,蛇口工業發展迅速,工業規模擴大,形成工業區;工業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勞動力遷入,居住空間不斷擴張,形成集中的住宅區;隨著工業發展,居民經濟收入增加,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商業規模不斷擴大,商業區逐漸形成。經濟發展推動城市諸多功能區規模擴大,城市空間結構更加完善。
1.“六看法”判斷城鎮三大功能區
(1)看面積:居住區面積最大,其次是工業區,商業區面積最小。
(2)看距市中心距離:一般情況下,距離市中心由近及遠依次為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
(3)看形態:商業區一般呈點狀、條狀,居住區和工業區一般呈片狀。
(4)看人口變化:商業區晝夜人口差別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居住區與商業區人口變化情況相反;工業區人口晝夜差別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業區建筑物高大稠密,居住區次之,工業區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趨勢:居住區、工業區不斷向郊外移動,在城鎮中心分布比例逐年下降;商業區雖也有向郊區交通便捷處移動的趨勢,但幅度較小,在城鎮中心上升幅度較大。
2.城鎮功能區合理布局的要領
(1)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有便利的交通。
(2)在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設置防護帶。
(3)合理安排工業用地的位置,減輕對居住區的污染,基本原則如下:
第一,基本無污染的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工業可以布局在城內居住區。
第二,用地規模大,對空氣有輕度污染的工業可以布局在城鎮邊緣和近郊區。
第三,嚴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隱患的工業要遠離城鎮,并考慮盛行風向和水源地。布局在盛行風下風向或者與盛行風向相垂直的郊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最大風頻的下風向),遠離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
的下游。
拓展延伸
城鎮功能分區的成因
(1)經濟因素(主要因素)
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一塊土地用于哪一種活動,主要取決于各種活動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地租水平由距離市中心遠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決定,付租能力由各類活動的收益決定。
①距市中心遠近
拓展延伸
②交通便捷程度
一般來說,穿過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線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城市不同區位土地的交通通達度不同,地租高低也相應地存在著差異,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城鎮內部地租分布如圖所示:
市中心處地租最高,沿交通線向外地租逐漸下降,在道路交會處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隨后向外又繼續下降。
拓展延伸
(2)歷史、社會、行政等因素
下圖為某城市規劃簡圖。
1.[區域認知]若該城市主要功能區包括居住區、工業區、商業區和文化區,則①功能區是________,②功能區是________,③功能區是_______,④功能區是_______。
居住區
商業區
工業區
文化區
2.[地理實踐力]a、b、c、d四處中,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___,指出其作為高級住宅區的有利條件。
d
答案 靠近文化區;位于流經城區河流的上游,水質好;地勢較高,視野開闊;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位于盛行風上風向,污染較小。
3.[綜合思維]鋼鐵工業生產需要煤、鐵礦石和大量淡水,以及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和廢渣。從河流角度分析甲地建設鋼鐵廠的合理性。
答案 靠近河流,提供充足水源;位于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
(2024·貴州貴陽期中)某縣地處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如圖為“該縣城區規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1.關于圖中①地最適宜布局的功能區,正確的是
A.商業區 B.工業區
C.居住區 D.倉儲區

商業區主要布局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線交會處,從圖中來看,丙應為商業區,A錯誤;
工業區應布局在郊區,且應位于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風下風向或最小風頻上風向,甲應為工業區,B錯誤;
居住區為一個城市中最主要的用地方式,占地面積大,分布廣泛,乙應為居住區,C錯誤;
①地北部有客、貨運總站,便于人流、物流集散,且位于郊區,面積較大、地租較低,適宜布局倉儲區,D正確。故選D。
(2024·貴州貴陽期中)某縣地處平原,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如圖為“該縣城區規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2.甲類功能區布局的特點是
①布局在城市外圍 ②布局在城區 ③沿交通干線布局 ④沿河流上游布局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工業區(甲)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主要布局在城市外圍,①正確、②錯誤;
工業區對交通運輸條件要求較高,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線的附近,同時部分工業區可能對河流造成污染,主要分布在流經城市河流的下游,③正確、④錯誤。故選C。
(2024·四川成都期末)為緩解停車難問題,某城市采取“錯峰停車”措施,鼓勵各社會單位在夜間或雙休日將停車位向周邊社區市民開放。下圖為“該城市某功能區不同時段人口流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回答3~4題。
3.該功能區為
A.商業區 B.行政區
C.工業區 D.居住區

由圖可知,該功能區人口數量在早晨流出大于流入,在黃昏流入大于流出,即該功能區白天上班期間人口數量少,黃昏人口數量較多。故該功能區最可能是居住區。
(2024·四川成都期末)為緩解停車難問題,某城市采取“錯峰停車”措施,鼓勵各社會單位在夜間或雙休日將停車位向周邊社區市民開放。下圖為“該城市某功能區不同時段人口流動狀況示意圖”。據此回答3~4題。
4.“錯峰停車”主要利用了兩個功能區
A.人口密度的差異
B.人口流動狀況的時間差異
C.地租水平的差異
D.汽車擁有數量的差異

城市采取“錯峰停車”措施,主要是利用了兩個功能區之間人口流動狀況在時間上的差異。
課時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C C B A B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C A B A C
對一對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② ③
(2)不合理 位于流經城區的河流上游,影響下游城市用水。
(3)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滿足城市交通發展;為過境車輛提供快速、便捷出入通道。
答案
(2024·浙江寧波期中)下面圖1為“某城市三個不同區域的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圖2為“城市功能區付租能力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表示商業區土地利用狀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功能區的分布從市中心往城市邊緣依次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土地利用以商業用地為主,據圖可知乙為商業用地,A錯誤,B正確;
丙位于住宅區,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為住宅用地,C錯誤;
丁位于工業區,其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為工業用地,D錯誤。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浙江寧波期中)下面圖1為“某城市三個不同區域的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圖2為“城市功能區付租能力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2.圖2中能正確表示丙功能區理
論付租能力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由上題分析可知,丙功能區為住宅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市中心到城市最外緣付租能力最高的功能區依次是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結合圖中信息可判斷出,①
為商業區,②為住宅區,③為工業區。據圖中信息可知,④的付租能力從市中心向城市外緣不斷增加,可推測出為農業用地。故選B。
經過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農村地區成片、成帶推進“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新農村綜合體建設,取得顯著效果。其中“小規模”要求山地、丘陵區、壩區因地制宜控制農戶數量,每個小組團控制在50戶以內,人均綜合用地面積控制在50~70 m2。下圖為“成都新農村綜合體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
3.新農村綜合體“小規模”體現的原則是
A.尊重自然,生態優先
B.合理用地,保護耕地
C.民生優先,宜居建設
D.傳承文化,合理發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由材料可知,“小規模”要求山地、丘陵區、壩區因地制宜控制農戶數量。因此“小規模”要求主要集中在人均土地方面,體現了合理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經過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農村地區成片、成帶推進“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新農村綜合體建設,取得顯著效果。其中“小規模”要求山地、丘陵區、壩區因地制宜控制農戶數量,每個小組團控制在50戶以內,人均綜合用地面積控制在50~70 m2。下圖為“成都新農村綜合體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
4.新農村綜合體各組團間距離不超過30 m,這樣建設的主要優點是
A.交通運輸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農田,方便居民從事農業生產
C.有效利用公共設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護農村的環境,集中處理污染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與過去的分散分布相比,新農村綜合體各組團間距離不超過30 m,相對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設施,方便居民生活,C正確。
(2024·江蘇鹽城階段練習)下圖是“某城市空間結構圖”。讀圖,完成5~7題。
5.該城市的空間結構模式是
A.同心圓模式
B.多核心模式
C.扇形模式
D.田園城市模式

讀圖可知,圖示交通干線經過城市,該城市功能區由市中心沿交通線向外作扇形輻射,即由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狀分布,判斷為扇形模式,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江蘇鹽城階段練習)下圖是“某城市空間結構圖”。讀圖,完成5~7題。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①處宜布局商業區
B.②處宜布局高級住宅區
C.④處宜布局鋼鐵工業
D.⑤處宜布局高新技術產業

圖示①③布局于交通干線兩側,交通發達,且位于河流下游,判斷為工業,故A錯誤;
圖示②處靠近公園,又位于河流上游,遠離工業區和鐵路,故環境優美,適宜布局高級住宅區,B正確;
圖示④處位于河流上游,布局鋼鐵工業會造成水體污染,且距離礦產地和鐵路較遠,因此不適宜布局鋼鐵工業,C錯誤;
⑤處遠離城市,交通方式單一,不適合布局高新技術產業,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江蘇鹽城階段練習)下圖是“某城市空間結構圖”。讀圖,完成5~7題。
7.城市工業區不斷向郊區移動的目的是
①保護城市環境 ②拓展城市范圍 
③降低生產成本 ④促進郊區發展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郊區地價較低,工業區向郊區遷移,可降低生產成本,且可減少對市中心的環境污染,利于保護市區的環境,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A。
(2024·安徽合肥期中)如圖示意我國南方某大城市地鐵線。據此完成8~9題。
8.最可能布局在甲地的是
A.倉儲中心 B.豪華酒店
C.食品加工廠 D.批發市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甲地多條地鐵交會,應位于城市中心,城市中心的地價高,主要為商業活動,最有可能布局豪華酒店,B正確;
倉儲中心、批發市場占地面積大,一般位于城郊,食品加工有污染,一般不位于城內,A、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高級居住區應位于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地區,丙地位于湖泊附近,且有地鐵通過,交通便利,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安徽合肥期中)如圖示意我國南方某大城市地鐵線。據此完成8~9題。
9.如果要建高級居住區,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合適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024·陜西西安期中)綠心環形城市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空間形態類型,其規劃思想源于“田園城市”“山水城市”等與自然生態融合的“生態導向”的城市空間結構發展模式。下圖為“安徽省黃山市綠心環形城市空間結構分布圖”。據此完成10~12題。
10.推測黃山市市中心能夠成為城市綠心
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河流流向 B.鐵路分布
C.地形崎嶇 D.礦產資源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黃山市市中心如果受河流、鐵路影響,應呈帶狀分布,但圖中綠心呈團狀分布,A、B錯誤;
綠心處沒有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說明地形崎嶇,為山地,C正確;
若該地礦產資源豐富,則必然有大量交通線與之相連,但圖上綠心處沒有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陜西西安期中)綠心環形城市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空間形態類型,其規劃思想源于“田園城市”“山水城市”等與自然生態融合的“生態導向”的城市空間結構發展模式。下圖為“安徽省黃山市綠心環形城市空間結構分布圖”。據此完成10~12題。
11.黃山市的高新技術產業最有可能布局在
城市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結合圖文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高新技術產業應臨近飛機場、鐵路和高速公路,便于產品快速周轉,圖中甲地位于機場、鐵路與京臺高速公路之間,A正確;
乙、丙、丁三地交通條件不如甲地,B、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陜西西安期中)綠心環形城市是一種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城市空間形態類型,其規劃思想源于“田園城市”“山水城市”等與自然生態融合的“生態導向”的城市空間結構發展模式。下圖為“安徽省黃山市綠心環形城市空間結構分布圖”。據此完成10~12題。
12.城市綠心的建設有利于
①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②加快工業化進程 
③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④加強市內各區聯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綠心植被覆蓋率高,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吸煙除塵改善城市空氣質量,①③正確;
交通聯系必須繞開綠心,使得各區受到阻隔較為分散,不利于市內各區聯系,并不能加快工業化進程,②④錯誤,A、C、D錯誤,B正確。
(2024·江蘇南京期中)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開埠以來全國聞名的生產資料經營一條街,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隨著時代變遷,該地區面臨產業低效老舊、風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城市更新項目中,該地區建立了內外互聯,河街互通的“金街、銀岸、坊巷”的綜合更新體系。下圖示意北京東路地區城市更新項目。據此完成13~14題。
13.圖示區域規劃合理的是
A.金街—建設中央商務區
B.銀岸—建設別墅度假區
C.坊巷—發展高檔居住區
D.吳淞江—增建礦石碼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商業經營歷史悠久,相關商業基礎好,適宜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024·江蘇南京期中)北京東路地區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開埠以來全國聞名的生產資料經營一條街,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隨著時代變遷,該地區面臨產業低效老舊、風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城市更新項目中,該地區建立了內外互聯,河街互通的“金街、銀岸、坊巷”的綜合更新體系。下圖示意北京東路地區城市更新項目。據此完成13~14題。
14.北京東路地區“金街、銀岸、坊巷”綜合更新利于
A.降低工業成本,促進產業升級
B.增加工業用地,提高土地價值
C.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
D.延長工業產業鏈,增加常住人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北京東路地區的舊城改造,利于改善城市風貌,提升區域競爭力,C正確;
北京東路地區的產業類型以第三產業為主,工業不占主導地位,A、B、D錯誤。
15.下圖為“我國某城市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①②③數字中,代表商業區的是
____,代表工業區的是____。
(2)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圖中化工廠
的布局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并分析其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不合理
答案 位于流經城區的河流上游,影響下游城市用水。
(3)圖示國道建設繞城而過,列舉兩條其對城區的有利影響。
答案 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滿足城市交通發展;為過境車輛提供快速、便捷出入通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手游| 长宁县| 新昌县| 和田市| 昌吉市| 辽宁省| 华坪县| 抚宁县| 永吉县| 宁夏| 壤塘县| 卓尼县| 武胜县| 肥西县| 应用必备| 湛江市| 扶风县| 阿勒泰市| 吴川市| 阿图什市| 黔西| 军事| 金门县| 六安市| 上杭县| 遂宁市| 惠东县| 宁远县| 泗洪县| 阿图什市| 田阳县| 枞阳县| 阿瓦提县| 青铜峡市| 六安市| 江永县| 贵港市| 应用必备| 嘉善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