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4張PPT)氣象災害異常生物災害異常地質災害異常海洋災害異常自然災害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自然界的異常變化【課標要求】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課標解讀】1.利用地圖,指出常見氣象災害的發生規律與分布地點。2.舉例說明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對人類活動的影響。3.結合實例或材料,認識不同氣象災害對人類活動影響的差異。2019人教新版第一節 氣象災害第六章 自然災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016年夏天,湖北遭遇特大暴雨洪澇侵襲。6月30日至7月6日,武漢累計降水量超過580毫米,刷新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周降水量最高值。閱讀2016年7月6日武漢新華路體育場內的積水洪澇災害壹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1.定義洪澇災害是因連續性的降水或短時強降水導致江河洪水泛濫,或積水淹沒低洼土地,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一種災害。直接原因洪水洪水泛濫沖毀基礎設施,造成損失洪災在低洼地帶集聚,淹沒城市鄉村澇災洪澇災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洪水洪災澇災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016年夏天,湖北遭遇特大暴雨洪澇后,大水圍城,多處道路、橋梁、隧道、地鐵站點無法通行,部分地區供電、通信中斷。截至7月11日,武漢市有100多萬人受災, 12萬公頃農作物受損, 8 000多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近40億元。2016年7月武漢火車站前的積水問題一:洪澇災害的具體危害有哪些?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危害洪澇災害后毀壞的道路 城市內澇 農田毀壞直接影響①破壞基礎設施(交通、管道、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②沖毀農田、聚落,造成城市內澇③人員傷亡鄭州暴雨地鐵遇難者的父親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危害間接影響②瘟疫、疾病多發,損害災害人們的健康①生態問題:水土流失、河流泥沙淤塞等洪水攜帶泥沙能力強大災之后容易有大疫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中國氣候的分布問題二:中國洪澇災害的分布中國地形的分布中國洪澇災害的分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中國氣候的分布中國地形的分布中國洪澇災害的分布東南沿海地區湘贛地區淮河流域海河下游3.分布中國: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問題三:世界洪澇災害的分布。世界地形的分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世界地形的分布3.分布世界:亞熱帶及溫帶季風氣候區、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沿河、沿海地勢低洼地帶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綜合探究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及治理1.讀圖說明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氣候因素。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圖中國氣候的分布氣候:武漢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東部雨帶影響,6-7月易形成梅雨天氣,降水持續時間長且降水量大。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綜合探究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及治理2.讀圖說明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水文(流域、干支流等)因素。長江流域圖水文:武漢地處長江中游,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每逢暴雨季節,干支流同時來水,河水水位暴漲,易引發洪澇災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綜合探究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及治理3.幾乎每一次大的洪水都會導致武漢發生內澇,有網友為此調侃:“到武漢看海!”。讀圖說明武漢易發生內澇的地形因素。地形: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洪水易積聚,引發城市內洪。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綜合探究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及治理4.讀圖,并結合前面所學知識說明武漢易發生洪澇災害的人為因素。17世紀中期20世紀中期武漢城市建設洞庭湖面積的變化人為因素:由于長期的泥沙淤積和大規模的人工圍墾,使得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調蓄洪水功能日趨減弱。城市熱島效應加劇極端氣候(熱力環流)城市建設使地表大面積硬化,下滲減少,排水不暢(影響水循環下滲環節)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中國人口的分布中國城市群的分布綜合探究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及治理5.讀圖,說明武漢洪澇災害損失嚴重的原因。人口密集,經濟發展水平高,遇特大暴雨洪澇侵襲,則損失嚴重。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綜合探究武漢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及治理6.為減輕城市內澇問題,2015年起,武漢試點海綿城市建設,讀圖,運用所學原理,解釋城市建設減輕城市內澇的原因。武漢海綿城市建設示意圖修建攔水壩可減少地面徑流栽種樹木、草坪,采用透水磚等措施,可增加下滲量建設濕地公園和湖泊,可以調蓄洪水污水處理廠可以凈水地下管廊建設增加蓄水能力地面采用透水磚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氣候地形人口、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河流人類活動……干旱災害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010年9至2011年2月,我國整個華北地區正經歷著罕見的大旱,山東旱情尤重,局部地區甚至達到了300年一遇。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0.7毫米,較常年偏少85.1%,干旱程度已達特大干旱等級。閱讀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1.干旱和干旱現象干旱是因長時間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造成的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現象。干旱現象影響人類生產生活干旱災害當干旱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人類生產生活時,稱為干旱災害,簡稱旱災。干旱現象干旱災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010年9至2011年2月,山東大旱導致2899萬畝冬小麥受旱,32萬人、13萬頭大牲畜面臨臨時性飲水困難。經濟林受旱面積超過1100萬畝,水果、干果經濟林預計減產15%左右,約30億公斤,經濟損失約30億元—50億元。探究問題一:干旱災害的具體危害有哪些?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危害直接影響①影響農業產量(農作物、畜牧業、經濟林等)②引發水資源短缺,造成人畜飲水困難旱災導致人畜飲水困難旱災導致玉米干枯焦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危害間接影響②引發次生災害如:沙塵暴、火災、蟲災等災害①生態問題: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③嚴重時甚至影響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高溫干旱易引發火災2008年新疆干旱至草場退化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華南華北江淮西南3.分布中國:我國東部季風區易發生旱災;華北、華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災多發區中國干旱災害頻次分布圖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探究問題二:為什么華北地區旱災發生最頻繁、影響最嚴重?中國人口的分布中國城市群的分布中國氣候的分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自然原因: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人為原因:人口稠密,用水量大,經濟發展水平高,農作物需水量大。華北:旱災頻繁、嚴重的原因春旱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分布世界: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內陸地區是世界上旱災頻繁發生的地區,其中非洲的旱災最嚴重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探究分析我國洪澇災害和旱災的時空分布特征思考:1.表6.1所列的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分別發生在何時何地?2.表6.1所列的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的發生地區有重合嗎?發生時間上又有什么聯系?事件名稱 簡介華西秋雨災害 9月上中旬,華西和黃淮等地降水量異常偏多,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暴雨洪澇等災害,涉及山西、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地西南地區夏秋連旱 夏秋季節,西南地區降水持續偏少,發生了嚴重的干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受影響長江中下游地區春夏連旱 春夏之交,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嚴重偏少,出現春夏連旱,造成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嚴重受災6月南方洪澇災害 6月份,南方先后遭受四輪大范圍強降水襲擊,多地發生洪澇等災害,影響范圍涉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冬麥區冬春連旱 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冬麥區降水持續偏少,遭受了嚴重的冬春連旱,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陜西和甘肅等地受影響表6.1 2011年我國嚴重的5次洪澇災害和干旱災害北澇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圖勢力過強或來得早南旱勢力弱或推進慢北旱南澇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往往會造成旱澇災害臺風災害叁(2020年第4號臺風“黑格比”正在逼近)探究活動觀看視頻,結合教材P103,探究以下問題:1.什么是臺風?2.臺風的危害有哪些?3.我國哪些地區、什么季節最易受臺風影響?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臺風是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1.定義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強降水和最大風速強降水和最大風速無風、少云、干燥2.結構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狂風暴雨風暴潮3.危害臺風天氣常伴隨著狂風、暴雨、風暴潮等,并帶來嚴重的自然災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危害①狂風吹倒房屋,拔起大樹,破壞交通、通信設施等②暴雨引發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并危害近海養殖③風暴潮侵蝕海岸,破壞海堤,造成海水倒灌臺風“黑格比”登陸浙江樂清后導致城市積水嚴重2019年超強臺風“海貝思”登陸日本,造成大片房屋倒塌,交通、通信中斷2018年超強臺風“山竹”帶來風暴潮,使粵港澳多地出現海水倒灌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2012年秋季,華南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少,9月至10月各地先后出現旱情。其中,廣東省東南部旱情極為嚴重。受臺風“山神” 影響,10月26日至30日,海南、廣東和廣西先后出現降水天氣。“山神” 帶來的降水供給,使華南地區增加了近30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有效緩解了華南地區的旱情。思考:為什么有人盼著臺風到來?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4.對中國的影響多年平均的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逐月生成的臺風頻數空間分布:源于西北太平洋,主要影響我國東南沿海時間分布:夏秋季多發西北太平洋臺風移動的主要路徑示意西北太平洋是臺風發生頻率最高的海域主要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夏秋季多發寒潮災害肆(2020年2月15號陜西遭遇寒潮天氣)探究活動觀看視頻,結合教材P104,探究以下問題:1.什么是寒潮?2.寒潮的危害有哪些?3.我國哪些地區、什么季節最易受寒潮影響?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圍的劇烈降溫,氣溫24小時內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的天氣過程。1.定義根據寒潮的標準,閱讀上面兩幅圖,從降溫幅度和最低氣溫兩方面判斷圖中所示的天氣過程是否屬于寒潮?是1.定義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影響不利:①大風、雨雪、劇烈降溫使農作物和畜牧業損失②造成通信和輸電線路中斷,交通受阻等白菜變冰雕!2018年1月云南出現寒潮天氣,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2.15萬畝2008年1月,我國南方大部經歷寒潮天氣,導致道路和輸電線路嚴重結冰,造成的公路交通癱瘓、電力受損、列車滯留等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影響有利:寒潮帶來的雨雪緩解旱情、低溫減輕病蟲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在中國的分布空間分布:源于蒙古、西伯利亞,可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時間分布:冬半年(深秋到初春)侵入我國的寒潮路徑示意自北向南,可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發源于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北半球中高緯度)冬半年(深秋到初春)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堂小結氣象災害洪澇災害干旱災害臺風災害寒潮災害發生規律分布地區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堂練習洪澇災害是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深刻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生產和人民生活。下圖為“近百年來我國洪澇災害發生頻率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 1~2 題。1. 下列關于我國洪澇災害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沒有洪澇災害B.東部地區洪澇災害北多南少C.青藏地區洪澇災害較多D.臺灣地區洪澇災害頻繁多發2.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洪澇災害多發,與其成因密切相關的自然因素是( )。A.巖石、植被 B.氣候、地形C.土壤、植被 D.資源、水文DB圖例多洪澇區次多洪澇少洪澇區最少洪澇區南海諸島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堂練習下圖是“我國某地區氣象災害成因示意圖”。讀圖,完成 3~4 題。3.圖中甲、乙、丙氣象災害分別是( )。A.春旱、寒潮、沙塵暴B.寒潮、臺風、沙塵暴C.伏旱、暴雪、沙塵暴D.伏旱、洪澇、凍害A4.該地區最有可能是( )。A.青藏高原B.東北平原C.華北平原D.東南丘陵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