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檢測試卷一(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新疆伊犁期末)下圖為“浙江省寧波市某區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對數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2題。1.據圖分析,影響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土壤2.該區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區域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4·寧夏中衛期中)人口的分布同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讀“加拿大人口分布圖”,完成3~4題。3.圖示區域人口空間分布的特點是( )A.分布很不平衡B.集中分布在西南部C.沿海人口密度大、內陸人口密度小D.地勢低平地區人口多4.影響該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海陸位置C.氣溫 D.降水由于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5~7題。5.據圖分析,下列省級行政區中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的是( )A.粵 B.湘 C.閩 D.鄂6.圖中N省級行政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河流 C.光照 D.土壤7.提高M省級行政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可行措施是( )①增加外來人口遷入的數量?、陂_發資源、發展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鄞竺娣e增加耕地,多種糧食?、芗訌娊煌ǖ然A設施建設,增強與外界的聯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山東地理)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8~9題。8.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環境好B.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C.城鄉收入差距大D.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9.“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帶來( )A.土地資源浪費 B.農業發展水平提高C.城鄉協調發展 D.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2024·廣西貴港聯考)流動人口居留意愿與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關。下圖為“2016年東北地區流出人口不同年齡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統計圖”。據此回答10~12題。10.統計顯示該年( )A.流動人口中年輕人占比最小B.老年人多數傾向于回鄉養老C.青壯年目的地居留意愿最強D.年齡越小繼續流動意愿越強11.影響30~50歲年齡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的主要因素是( )A.婚姻狀況 B.就業機會和收入C.子女教育 D.養老保障12.我國各城市吸引流動人口的根本措施是( )A.放松落戶限制 B.落實保障住房C.推行普惠醫療 D.促進產業發展讀“影響某地資源環境承載力因素的權重示意圖”,完成13~14題。13.下列國家中當前與圖示影響因素權重基本相符合的是( )A.日本 B.南非 C.丹麥 D.新加坡14.若圖示內容表示我國的情況,則其對應的時期可能是( )A.秦漢時期B.唐宋時期C.1949年至20世紀80年代D.2020年以后讀“美國本土人口分布圖”,完成15~17題。15.美國本土人口分布的特點是( )A.由東向西減少 B.沿海多、內陸少C.北部多、南部少 D.西北多、東南少16.影響美國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氣候 B.氣候、植被C.植被、土壤 D.地形、土壤17.圖中M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較低的原因是( )A.經濟落后 B.人口密度小C.礦產貧乏 D.水資源短缺(2024·甘肅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學生留學目的地發生變化,逐漸形成較完整的對稱結構(下圖)。目前非洲在校大學生出國留學比例達5.8%,部分非洲留學生學成未歸國,而是留在留學地。據此完成18~20題。 18.2018年非洲留學生目的地呈對稱結構,主要是因為200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 )A.交通條件改善 B.經濟發展較快C.勞動力較缺乏 D.農業規模擴大19.法國成為非洲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推測是因為法國( )①教育設施完善?、诹魧W政策嚴格?、郗h境質量優良?、芫喾侵掭^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部分非洲留學生學成未歸國,易導致非洲( )A.高端人才流失 B.人口數量減少C.性別比失衡 D.人口容量降低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2024·河南平頂山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堪察加半島上密密麻麻分布著數百座火山,是世界上地震與火山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半島上地熱資源以及礦產資源豐富,各類資源的開發難度很大。當地人煙稀少,總人口只有30多萬,其中半數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1)半島上火山眾多,簡述火山對人口分布的有利影響。(4分)(2)簡述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6分)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而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國首次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到902萬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圖為2016年我國東、中、西部三大區域農村留守兒童占比情況圖。(1)說明中部地區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較多的原因。(4分)(2)針對數量較大的農村留守兒童群體,簡述中、西部地區可采取的合理措施。(4分)(3)分析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總體數量較前幾年大幅度減少的原因。(4分)23.(2024·湖北武漢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泛珠三角”是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強的地區之一?!胺褐槿恰卑|部、中部、西部省(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面積約占全國的1/5、人口約占全國的1/3、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超過1/3(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長期以來,“泛珠三角”區域內的經濟交往源遠流長,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下圖為“泛珠三角”區域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口承載狀況(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人口承載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圖。(1)簡析“泛珠三角”資源環境承載力高的主要原因。(6分)(2)說明云南、四川、貴州人口承載狀況≥2的主要原因。(4分)(3)簡述人口的流動對流入地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不利影響。(4分)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在農村勞動力持續外流的同時,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存在著弱回流,農村回流勞動力對鄉村振興與重構極為重要。研究人員對珠江三角洲外圍地區15個村的部分回流勞動力進行了問卷調查。下圖為本次問卷調查中回流勞動力回流前后工作的行業類型分布統計圖。(1)簡述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村人口出現回流現象的主要原因。(6分)(2)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村回流勞動力就業選擇的特點。(4分)(3)指出回流人口對振興鄉村經濟所具有的意義。(4分)答案精析1.A 2.D [第1題,讀圖可知,海拔高的地區人口分布相對數較小,海拔低的地區人口分布相對數較大,因此該圖反映了地形是影響該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確。第2題,人口分布相對數越大,人口分布越密集。故選D。]3.A 4.C [第3題,由圖可知,加拿大的南部人口密度較大,其余大部分地區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很不平衡,A正確,B、C、D錯誤。第4題,加拿大緯度位置高,氣候較寒冷,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的南部地區,所以影響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氣溫,C正確;地形、海陸位置、降水等都會影響人口的分布,但不是影響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5.A 6.A 7.C [第5題,由材料可知,與湖南、福建、湖北三省相比,廣東省經濟發達,人口密度最大,說明廣東省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A正確。第6題,N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氣候環境不適宜人類居住,資源環境承載力小,A正確。河流、光照、土壤不是該地資源環境承載力小的主要原因。第7題,M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干旱,分布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經濟發展水平低,難以支撐過多的外來人口,①錯誤。開發資源、發展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提高生產力,進一步提高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②正確。當地耕地主要集中在有限的綠洲地區,大面積增加耕地,多種糧食會造成生態破壞,③錯誤。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與外界的聯系,有利于當地增加與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利于提高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④正確。C正確。]8.C 9.A [第8題,由材料可知,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房和荒地現象,該現象是由于農村人口遷往城市造成的,而農村人口遷往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經濟水平高,就業機會多,城鄉收入差距大造成的。第9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農村空心化是由農村人口遷往城市造成的。農村遷往城市的人口多為青壯年勞動力,會造成農村老齡化程度提高,不會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會造成農村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土地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城鄉協調發展。]10.C 11.B 12.D [第10題,該圖表示流動人口不同年齡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統計,不是各年齡段人數占比統計,不能顯示出流動人口中年輕人占比,A錯誤;圖中60歲以上超過50%的人愿意目的地居留,B錯誤;青壯年一般指19~59歲人口,圖中顯示該段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大都超過50%,特別是30~34歲人口居留意愿最強,C正確;圖中繼續流動人口占比最大的是60歲以上人口,D錯誤。故選C。第11題,30~50歲年齡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很強,該年齡段主要是勞動力人口,就業機會和收入是該年齡段目的地居留的主要影響因素,B正確。第12題,各城市吸引流動人口的根本措施是刺激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發展,為勞動力人口提供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收入,才能吸引流動人口遷入,D正確。]13.B 14.C [第13題,讀圖可知,影響該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包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對外開放程度、科學技術水平、消費水平等。其中主導因素是土地、礦產等資源,四個國家中只有南非礦產資源豐富,因此礦產資源對其影響較大,B正確;日本、丹麥、新加坡的土地和礦產資源都比較貧乏,因此與題意不符,A、C、D錯誤。第14題,對于我國來說,在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上,礦產主要反映在對工業生產的影響上。圖示的對外開放程度、科學技術水平均較小,因而對應的時期可能是1949年至20世紀80年代,該時期是我國工農業大力發展的時期,因此土地、礦產等資源的影響較大,C正確;秦漢時期和唐宋時期主要是農業社會,土地資源的影響較大,但是礦產資源的影響較小,A、B錯誤;2020年以后為科技時代,科學技術的影響最大,D錯誤。]15.B 16.A 17.D [第15題,據圖可知,美國本土沿海地區人口多,內陸地區人口少,B項正確。第16題,據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本土沿海地區地形平坦,氣候適宜,適合人類居住,因此影響美國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氣候。第17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M區域位于美國本土西部山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故M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較低。]18.B 19.B 20.A [第18題,2000年以來,南美洲逐漸成為非洲大學生的留學目的地,說明南美洲部分地區教育發展迅速,而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帶動作用,B正確;教育的發展與交通條件、勞動力、農業規模關系不大,A、C、D錯誤。第19題,非洲大學生多前往法國留學,說明法國教育設施完善,留學政策較為寬松,①正確,②錯誤;留學主要看重當地的教育發達程度,環境質量對留學目的地影響較小,③錯誤;法國距離非洲較近,使得法國成為非洲留學目的地的主要選擇,④正確。故選B。第20題,留學生的受教育程度較高,學成未歸國,易導致非洲高端人才流失,A正確;非洲人口自然增長快,學成未歸國的留學生人數較少,不易導致非洲人口數量減少,留學生中有男有女,對非洲性別比失衡影響很小,B、C錯誤;人口容量與資源、經濟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生活消費水平等有關,與留學生學成是否歸國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A。]21.(1)火山多,地熱資源相對豐富;火山土肥力較高,利于農業生產等。(2)緯度較低,氣候相對溫暖;沿海地區,地勢較為平坦;距離最高的火山相對較遠,受火山影響較??;地方首府,經濟發達;就業機會較多等。22.(1)經濟發展水平低,外出務工的人員較多;人口基數大,兒童人口多;農村人口較多,人地矛盾較大等。(2)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地就業機會;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會福利保障等。(3)農村經濟發展,外出經商、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部分經濟發達地區戶籍制度改革,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等。23.(1)位于緯度較低的東南沿海地區,水熱條件優越;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發展迅速,科技水平較高;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有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農業區,工農業基礎雄厚等。(2)云南、四川、貴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地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云南、貴州多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發展經濟的自然條件較差等。(3)人口數量增多,生態環境壓力增大;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資源消耗增大,區域資源數量減少,導致流入地資源環境承載力下降。24.(1)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對普通勞動力需求減少,就業機會減少;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活環境改善;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政策,鼓勵農村人口回鄉創業。(2)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村回流勞動力回流前后從事的行業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回流后其職業選擇傾向于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等行業;回流后從事制造加工業的人數較回流前減少較多;回流后從事農業的人數較回流前增加較多。(3)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增加農村各行業的經濟活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緩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共48張PPT)單元檢測試卷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D A C A A C C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C B D B C B A題號 17 18 19 20答案 D B B A對一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1)火山多,地熱資源相對豐富;火山土肥力較高,利于農業生產等。(2)緯度較低,氣候相對溫暖;沿海地區,地勢較為平坦;距離最高的火山相對較遠,受火山影響較小;地方首府,經濟發達;就業機會較多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1)經濟發展水平低,外出務工的人員較多;人口基數大,兒童人口多;農村人口較多,人地矛盾較大等。(2)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地就業機會;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會福利保障等。(3)農村經濟發展,外出經商、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部分經濟發達地區戶籍制度改革,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等。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1)位于緯度較低的東南沿海地區,水熱條件優越;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發展迅速,科技水平較高;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有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農業區,工農業基礎雄厚等。(2)云南、四川、貴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地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云南、貴州多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發展經濟的自然條件較差等。(3)人口數量增多,生態環境壓力增大;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資源消耗增大,區域資源數量減少,導致流入地資源環境承載力下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1)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對普通勞動力需求減少,就業機會減少;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活環境改善;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政策,鼓勵農村人口回鄉創業。(2)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村回流勞動力回流前后從事的行業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回流后其職業選擇傾向于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等行業;回流后從事制造加工業的人數較回流前減少較多;回流后從事農業的人數較回流前增加較多。(3)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增加農村各行業的經濟活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緩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答案讀圖可知,海拔高的地區人口分布相對數較小,海拔低的地區人口分布相對數較大,因此該圖反映了地形是影響該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確。(2024·新疆伊犁期末)下圖為“浙江省寧波市某區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對數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2題。1.據圖分析,影響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氣候C.河流 D.土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答案人口分布相對數越大,人口分布越密集。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新疆伊犁期末)下圖為“浙江省寧波市某區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對數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2題。2.該區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區域最可能是A.① B.②C.③ D.④√(2024·寧夏中衛期中)人口的分布同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讀“加拿大人口分布圖”,完成3~4題。3.圖示區域人口空間分布的特點是A.分布很不平衡B.集中分布在西南部C.沿海人口密度大、內陸人口密度小D.地勢低平地區人口多√由圖可知,加拿大的南部人口密度較大,其余大部分地區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很不平衡,A正確,B、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加拿大緯度位置高,氣候較寒冷,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的南部地區,所以影響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氣溫,C正確;地形、海陸位置、降水等都會影響人口的分布,但不是影響加拿大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寧夏中衛期中)人口的分布同其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密切相關。讀“加拿大人口分布圖”,完成3~4題。4.影響該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海陸位置C.氣溫 D.降水√由于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5~7題。5.據圖分析,下列省級行政區中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的是A.粵 B.湘C.閩 D.鄂√由材料可知,與湖南、福建、湖北三省相比,廣東省經濟發達,人口密度最大,說明廣東省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大,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N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氣候環境不適宜人類居住,資源環境承載力小,A正確。河流、光照、土壤不是該地資源環境承載力小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于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5~7題。6.圖中N省級行政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小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 B.河流C.光照 D.土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于各地資源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5~7題。7.提高M省級行政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可行措施是①增加外來人口遷入的數量?、陂_發資源、發展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鄞竺娣e增加耕地,多種糧食 ④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與外界的聯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M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干旱,分布大面積的沙漠和戈壁,經濟發展水平低,難以支撐過多的外來人口,①錯誤。開發資源、發展科技,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減少浪費,提高生產力,進一步提高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②正確。當地耕地主要集中在有限的綠洲地區,大面積增加耕地,多種糧食會造成生態破壞,③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與外界的聯系,有利于當地增加與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利于提高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④正確。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山東地理)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8~9題。8.這種空心化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環境好B.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小C.城鄉收入差距大D.農村人口自然增長率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材料可知,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房和荒地現象,該現象是由于農村人口遷往城市造成的,而農村人口遷往城市主要是由于城市經濟水平高,就業機會多,城鄉收入差距大造成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由上題分析可知,農村空心化是由農村人口遷往城市造成的。農村遷往城市的人口多為青壯年勞動力,會造成農村老齡化程度提高,不會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會造成農村住宅用地和耕地等土地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城鄉協調發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山東地理)近年來,我國有些農村出現了“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的空心化現象。據此完成8~9題。9.“有院無人住,有地無人種”帶來A.土地資源浪費 B.農業發展水平提高C.城鄉協調發展 D.農村老齡化程度降低√(2024·廣西貴港聯考)流動人口居留意愿與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關。下圖為“2016年東北地區流出人口不同年齡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統計圖”。據此回答10~12題。10.統計顯示該年A.流動人口中年輕人占比最小B.老年人多數傾向于回鄉養老C.青壯年目的地居留意愿最強D.年齡越小繼續流動意愿越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該圖表示流動人口不同年齡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統計,不是各年齡段人數占比統計,不能顯示出流動人口中年輕人占比,A錯誤;圖中60歲以上超過50%的人愿意目的地居留,B錯誤;青壯年一般指19~59歲人口,圖中顯示該段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大都超過50%,特別是30~34歲人口居留意愿最強,C正確;圖中繼續流動人口占比最大的是60歲以上人口,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廣西貴港聯考)流動人口居留意愿與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關。下圖為“2016年東北地區流出人口不同年齡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統計圖”。據此回答10~12題。11.影響30~50歲年齡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的主要因素是A.婚姻狀況 B.就業機會和收入C.子女教育 D.養老保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30~50歲年齡段流出人口目的地居留意愿很強,該年齡段主要是勞動力人口,就業機會和收入是該年齡段目的地居留的主要影響因素,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廣西貴港聯考)流動人口居留意愿與年齡、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關。下圖為“2016年東北地區流出人口不同年齡段目的地居留意愿統計圖”。據此回答10~12題。12.我國各城市吸引流動人口的根本措施是A.放松落戶限制B.落實保障住房C.推行普惠醫療D.促進產業發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各城市吸引流動人口的根本措施是刺激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發展,為勞動力人口提供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收入,才能吸引流動人口遷入,D正確。讀“影響某地資源環境承載力因素的權重示意圖”,完成13~14題。13.下列國家中當前與圖示影響因素權重基本相符合的是A.日本 B.南非C.丹麥 D.新加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圖可知,影響該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包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對外開放程度、科學技術水平、消費水平等。其中主導因素是土地、礦產等資源,四個國家中只有南非礦產資源豐富,因此礦產資源對其影響較大,B正確;日本、丹麥、新加坡的土地和礦產資源都比較貧乏,因此與題意不符,A、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影響某地資源環境承載力因素的權重示意圖”,完成13~14題。14.若圖示內容表示我國的情況,則其對應的時期可能是A.秦漢時期B.唐宋時期C.1949年至20世紀80年代D.2020年以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對于我國來說,在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因素中,土地主要反映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上,礦產主要反映在對工業生產的影響上。圖示的對外開放程度、科學技術水平均較小,因而對應的時期可能是1949年至20世紀80年代,該時期是我國工農業大力發展的時期,因此土地、礦產等資源的影響較大,C正確;秦漢時期和唐宋時期主要是農業社會,土地資源的影響較大,但是礦產資源的影響較小,A、B錯誤;2020年以后為科技時代,科學技術的影響最大,D錯誤。讀“美國本土人口分布圖”,完成15~17題。15.美國本土人口分布的特點是A.由東向西減少B.沿海多、內陸少C.北部多、南部少D.西北多、東南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據圖可知,美國本土沿海地區人口多,內陸地區人口少,B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美國本土人口分布圖”,完成15~17題。16.影響美國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氣候B.氣候、植被C.植被、土壤D.地形、土壤√據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本土沿海地區地形平坦,氣候適宜,適合人類居住,因此影響美國本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和氣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M區域位于美國本土西部山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故M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較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讀“美國本土人口分布圖”,完成15~17題。17.圖中M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較低的原因是A.經濟落后 B.人口密度小C.礦產貧乏 D.水資源短缺√(2024·甘肅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學生留學目的地發生變化,逐漸形成較完整的對稱結構(下圖)。目前非洲在校大學生出國留學比例達5.8%,部分非洲留學生學成未歸國,而是留在留學地。據此完成18~20題。18.2018年非洲留學生目的地呈對稱結構,主要是因為200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A.交通條件改善 B.經濟發展較快C.勞動力較缺乏 D.農業規模擴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00年以來,南美洲逐漸成為非洲大學生的留學目的地,說明南美洲部分地區教育發展迅速,而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帶動作用,B正確;教育的發展與交通條件、勞動力、農業規模關系不大,A、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甘肅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學生留學目的地發生變化,逐漸形成較完整的對稱結構(下圖)。目前非洲在校大學生出國留學比例達5.8%,部分非洲留學生學成未歸國,而是留在留學地。據此完成18~20題。19.法國成為非洲留學生最多的國家,推測是因為法國①教育設施完善 ②留學政策嚴格?、郗h境質量優良 ④距非洲較近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非洲大學生多前往法國留學,說明法國教育設施完善,留學政策較為寬松,①正確,②錯誤;留學主要看重當地的教育發達程度,環境質量對留學目的地影響較小,③錯誤;法國距離非洲較近,使得法國成為非洲留學目的地的主要選擇,④正確。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024·甘肅武威月考)2000~2018年,非洲大學生留學目的地發生變化,逐漸形成較完整的對稱結構(下圖)。目前非洲在校大學生出國留學比例達5.8%,部分非洲留學生學成未歸國,而是留在留學地。據此完成18~20題。20.部分非洲留學生學成未歸國,易導致非洲A.高端人才流失 B.人口數量減少C.性別比失衡 D.人口容量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留學生的受教育程度較高,學成未歸國,易導致非洲高端人才流失,A正確;非洲人口自然增長快,學成未歸國的留學生人數較少,不易導致非洲人口數量減少,留學生中有男有女,對非洲性別比失衡影響很小,B、C錯誤;人口容量與資源、經濟發展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生活消費水平等有關,與留學生學成是否歸國關系不大,D錯誤。故選A。21.(2024·河南平頂山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堪察加半島上密密麻麻分布著數百座火山,是世界上地震與火山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半島上地熱資源以及礦產資源豐富,各類資源的開發難度很大。當地人煙稀少,總人口只有30多萬,其中半數以上人口集中在堪察加地方的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半島上火山眾多,簡述火山對人口分布的有利影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火山多,地熱資源相對豐富;火山土肥力較高,利于農業生產等。(2)簡述人口多集中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原因。答案 緯度較低,氣候相對溫暖;沿海地區,地勢較為平坦;距離最高的火山相對較遠,受火山影響較??;地方首府,經濟發達;就業機會較多等。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而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國首次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到902萬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圖為2016年我國東、中、西部三大區域農村留守兒童占比情況圖。(1)說明中部地區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較多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經濟發展水平低,外出務工的人員較多;人口基數大,兒童人口多;農村人口較多,人地矛盾較大等。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而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國首次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到902萬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圖為2016年我國東、中、西部三大區域農村留守兒童占比情況圖。(2)針對數量較大的農村留守兒童群體,簡述中、西部地區可采取的合理措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就地就業機會;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會福利保障等。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而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2016年我國首次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到902萬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97萬人,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22.7%。下圖為2016年我國東、中、西部三大區域農村留守兒童占比情況圖。(3)分析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總體數量較前幾年大幅度減少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農村經濟發展,外出經商、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就業;部分經濟發達地區戶籍制度改革,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等。23.(2024·湖北武漢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泛珠三角”是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最強的地區之一?!胺褐槿恰卑|部、中部、西部省(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面積約占全國的1/5、人口約占全國的1/3、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超過1/3(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長期以來,“泛珠三角”區域內的經濟交往源遠流長,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如圖為“泛珠三角”區域部分省級行政區人口承載狀況(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人口承載密度之比)及人口流向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簡析“泛珠三角”資源環境承載力高的主要原因。答案 位于緯度較低的東南沿海地區,水熱條件優越;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經濟發展迅速,科技水平較高;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有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農業區,工農業基礎雄厚等。(2)說明云南、四川、貴州人口承載狀況≥2的主要原因。答案 云南、四川、貴州多山地,交通不便;地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云南、貴州多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脆弱,發展經濟的自然條件較差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3)簡述人口的流動對流入地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不利影響。答案 人口數量增多,生態環境壓力增大;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資源消耗增大,區域資源數量減少,導致流入地資源環境承載力下降。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農村勞動力持續外流的同時,農村地區的勞動力存在著弱回流,農村回流勞動力對鄉村振興與重構極為重要。研究人員對珠江三角洲外圍地區15個村的部分回流勞動力進行了問卷調查。下圖為本次問卷調查中回流勞動力回流前后工作的行業類型分布統計圖。(1)簡述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村人口出現回流現象的主要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升級,對普通勞動力需求減少,就業機會減少;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活環境改善;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政策,鼓勵農村人口回鄉創業。(2)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村回流勞動力就業選擇的特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村回流勞動力回流前后從事的行業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回流后其職業選擇傾向于批發零售業、社會服務業等行業;回流后從事制造加工業的人數較回流前減少較多;回流后從事農業的人數較回流前增加較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3)指出回流人口對振興鄉村經濟所具有的意義。答案 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增加農村各行業的經濟活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緩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檢測試卷一.pptx 單元檢測試卷一(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