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探究與實踐 走進巴西【學習目標】區域認知:運用“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圖,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區域認知:運用“巴西地形圖、南美洲氣候圖”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綜合思維:根據“巴西礦產及工農業分布”圖和其他資料,聯系巴西自然環境特點了解巴西經濟發展的狀況。綜合思維:運用“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圖及資料,說出巴西的種族、人口、語言和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人地協調觀:能夠舉例說明巴西在熱帶雨林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教訓。【學習導航】學習活動一: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自主學習】巴西的地理位置運用 “巴西地形分布圖”,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與鄰國學習活動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自主學習】 讀“巴西地形圖、南美洲氣候圖,完成以下問題:1.讀巴西地形圖,找出序號代表的地形區,并進行識記。2.自源頭到入海口處描出亞馬孫河的輪廓,流向: ,注入: ,地位: 的河流,長度居 。3.讀“南美洲氣候分布圖、南美洲地形圖”,填表對比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地區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合作探究】巴西的地形特征、亞馬孫河1.歸納巴西的地形特征。2.根據地形和氣候等因素,說一說亞馬孫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學習活動三:了解巴西的經濟發展特征【自主學習】巴西經濟概況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勻,2020年,世界近60%的人口聚集在 (大洲)。2.人口空間分布狀況與 有著密切的聯系。3.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居住在 緯度的 地帶。 3.人口稠密區:亞洲的 和 , 的西部,北美洲 東 部和南美洲的部等。 4.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 、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 。 5.人種分布黃色人種 主要分布在亞洲 部 人種膚色大致由赤道向兩極逐漸變淺白色人種 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 洲北部、 洲的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種 主要分布在 洲的中部和南部學習活動三: 世界的人口問題【自主學習】人口增長帶來的社會問題及人口增長遵循原則1.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由于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資源、環境和發展造成很大壓力。2.歐洲的一些國家,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引發 、養老負擔過重等問題。3.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 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合作探究】世界的人口問題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你能說出圖找中漫畫所表達的含義嗎?【學后反思】【達標訓練】1.某地區一年中每1 000人當中,出生并成活19個嬰兒,死亡2人,則這個地區一年中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A.2‰ B.17‰ C.21‰ D.19‰讀甲、乙兩地面積和人口數據表,完成2~3題。項目 面積/萬千米2 人口/萬人甲地 2.4 720乙地 7.0 212.甲、乙兩地的人口密度分別為( )A.300人/千米2,3人/千米2 B.30人/千米2,30人/千米2C.3人/千米2,300人/千米2 D.300人/千米2,30人/千米23.下列關于兩地的推測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可能位于熱帶雨林地區,水熱條件好,糧食產量高B.乙地可能位于空氣稀薄的高原上C.甲地可能在亞洲北部D.乙地可能在中緯度沿海平原地區4.上海某公司專門為黑色人種配制生產日用化妝品,你認為該公司今后在下列哪個地區的市場銷售可能最好 ( )A.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B.歐洲西部 C.北美洲 D.非洲北部5.漫畫反映的是部分國家出現的人口問題,該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①就業困難 ②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③住房緊張 ④勞動力短缺 ⑤人口老齡化 ⑥交通擁擠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參考答案】學習活動一: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自主學習】巴西的地理位置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赤道穿過巴西的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巴西的南部,大部分領土位于熱帶,巴西是世界上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位于南美洲東部和中部,東臨大西洋,北面與西面有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相鄰。學習活動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自主學習】 讀“巴西地形圖、南美洲氣候圖,完成以下問題:1. A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B巴西高原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2. 自西向東 大西洋 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 世界第二位3.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合作探究】巴西的地形特征、亞馬孫河1. 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巴西高原,北部為亞馬孫平原。2. 亞馬孫河流域地處安第斯山、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流域面積大,支流多;亞馬孫河流域主要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量豐富。亞馬孫平原北西南三面地勢高,有利于雨水的匯集。東部地勢低平,有利于大西洋濕潤氣流進入,形成更多降水。【達標訓練】1.B 【解析】由題干得知,該地人口出生率是19‰,人口死亡率是2‰,因此該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19‰-2‰=17‰。2.A 3.B 【解析】第2題,人口密度=人口數(萬人)÷面積數(萬千米2),經計算得甲地人口密度為300人/千米2,乙地人口密度為3人/千米2。第3題,根據人口密度計算結果,甲地屬于人口稠密區,可能位于中低緯度的沿海平原地區,乙地屬于人口稀疏區,可能位于空氣稀薄的高原上。4.A 【解析】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5.B 【解析】該漫畫反映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世界人口增長過快,給地球帶來壓力,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許多問題,如就業困難、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探究與實踐 走進巴西1.運用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圖,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2.運用巴西地形分布圖、南美洲氣候圖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3.根據巴西主要礦產和工農業分布圖及其他資料,聯系巴西自然環境特點,了解巴西經濟發展的狀況。4.運用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圖及資料,說出巴西的種族、人口、語言和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5.能夠舉例說明巴西在熱帶雨林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同學們,我們周游世界快一學期了,發現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有一個國家就有三怪:“酒精當燃料、汽車雙開門、煉鋼用木材”,大家猜猜這是哪個國家 (學生答:巴西。)學習活動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自主學習】 巴西的地理位置運用課件P3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圖,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 緯度位置 赤道穿過巴西的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主要位于熱帶,巴西是世界上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海陸位置與鄰國 位于南美洲東部和中部,東臨大西洋,北面和西面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相鄰 學習活動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自主學習】 讀課件P5巴西地形分布圖、P6南美洲氣候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巴西地形分布圖上圈出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2.亞馬孫河:流向為 自西向東 ,注入 大西洋 ,是 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 的河流,長度居世界 第二位 。 3.讀南美洲氣候分布圖、南美洲地形圖,填表對比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地區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亞馬孫平原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巴西高原 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 【合作探究】 巴西的地形特征、亞馬孫河1.歸納巴西的地形特征。參考答案: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巴西高原,北部為亞馬孫平原。2.根據巴西的地形和氣候等因素,分析亞馬孫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巨大的主要原因。參考答案:亞馬孫河流域地處安第斯山脈、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流域面積廣,支流多;亞馬孫河流域主要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量豐富;亞馬孫平原北、西、南三面地勢高,有利于雨水的匯集;亞馬孫平原東部地勢低平,有利于大西洋濕潤氣流進入,形成更多降水。學習活動三 了解巴西的經濟發展特征【自主學習】 巴西經濟概況1.資源:(1)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 鐵礦石 儲量巨大,且大部分是 富鐵礦 ,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2)巴西水力資源豐富, 水電 在全國發電量中所占比例較大。 伊泰普 水電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建。 2.經濟地位、工農業發展情況(1)巴西是 南美洲 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現已形成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化水平較高,鋼鐵、機械制造、汽車、化學、食品、紡織等工業部門地位突出。 (2)巴西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 咖啡 、甘蔗、柑橘、可可、香蕉、 大豆 、牛肉等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3.工業分布:巴西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東南沿海地區 ,圣保羅、里約熱內盧是重要的工業城市。 【合作探究】 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結合巴西自然地理特征,舉例說明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參考答案:(1)利用充足的熱量和降水條件,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種植。例如,種植咖啡、可可、甘蔗、香蕉等。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2)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可以在保護熱帶雨林的前提下,適度發展生態旅游。讓游客領略熱帶雨林的獨特風光,了解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3)巴西擁有豐富的鐵礦、錳礦、鋁土礦等礦產資源。可以大力發展采礦業和冶金工業。(4)巴西東臨大西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可以發展海洋漁業,捕撈各種魚類和海產品。(5)巴西高原地勢較高,土壤較為肥沃。適合發展畜牧業和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種植;巴西高原的廣闊草原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學習活動四 認識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布【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P127,回答以下問題:1.居民:2021年,巴西總人口2.14億人,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人種復雜,白色人種約占一半, 混血人種 占1/3以上。 2.城市: 圣保羅 是巴西第一大城市。 里約熱內盧 為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城市。1960年,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 巴西利亞 。 【合作探究】1.多媒體展示課件P13圖片: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圖。讀圖,歸納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參考答案: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最為稠密。2.在課本P127圖9-76(課件P14圖)中,找出里約熱內盧和巴西利亞。議一議,巴西遷都的原因及其利弊。參考答案:原因:巴西東南部氣候濕熱,而巴西高原一帶,雖然地處熱帶,但由于海拔高,夏季氣溫相對較低,氣候干燥涼爽的巴西利亞更適合作為首都。遷都可以帶動廣大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內陸同沿海地區的經濟差距;緩解里約熱內盧城市發展帶來的壓力。利:帶動內陸地區經濟發展,促進了整個巴西經濟的發展;城市規劃典范,巴西利亞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人類城市規劃史上的奇跡。城市功能分化,巴西形成了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各具特色、各司其職的格局。弊:巴西利亞的城市規劃過于理想化,交通樞紐與主要居民區距離很遠,商業設施過于集中,給居民帶來不便。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原先的規劃逐漸偏離實際,改動則需要耗費巨資;區域發展不平衡未完全解決;主城區人口流失。學習活動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合作探究】閱讀課本P128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什么被稱為“地球之肺” 參考答案:亞馬孫熱帶雨林占地約7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世界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面積最大、物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據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至少可占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被稱為“地球之肺”。2.面對亂砍濫伐熱帶雨林的現象,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示意圖參考答案:熱帶雨林被毀,造成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保護熱帶雨林是全人類的責任,亂砍濫伐熱帶雨林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損害了子孫后代的利益。為了應對亂砍濫伐熱帶雨林的現象,國際社會、各國政府和社會組織應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推動可持續森林管理、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等,以保護這一珍貴的自然資源。 在本節的教學中,能充分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開展探究學習,采用層層遞進、自主學習、逐步深化的教學策略,在閱讀、分析、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獲取學習對象(巴西)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等信息,并進一步分析該國人文地理的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聯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7張PPT)探究與實踐走進巴西【學習目標】區域認知:運用“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圖,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區域認知:運用“巴西地形圖、南美洲氣候圖”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綜合思維:根據“巴西礦產及工農業分布”圖和其他資料,聯系巴西自然環境特點了解巴西經濟發展的狀況。綜合思維:運用“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圖及資料,說出巴西的種族、人口、語言和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點。人地協調觀:能夠舉例說明巴西在熱帶雨林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教訓。導 入酒精當燃料、汽車雙開門、煉鋼用木材,大家猜猜這是哪個國家?巴西一、半球位置:二、緯度位置:三、海陸位置:學習活動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自主學習】 巴西的地理位置運用 “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圖,描出赤道,南回歸線說出巴西的面積排名,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0°23.5°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赤道穿過巴西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主要位于熱帶。位于南美洲的東部,大西洋的西岸。學習活動二 歸納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自主學習】 讀巴西地形圖、南美洲氣候圖,完成以下問題:1.讀巴西地形圖,找出序號代表的地形區,并進行識記A: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B: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2.自源頭到入海口處描出亞馬孫河的輪廓,流向: ,注入: ,地位:是 的河流,長度居世界 。自西向東大西洋第二位世界上徑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地形:①地形類型:②地形分布:③地勢:以平原、高原為主北部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南部是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高北低合作探究:歸納巴西地形特點合作探究:歸納巴西氣候特點(1)亞馬孫河流域地處安第斯山、圭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流域面積大,支流多;(2)亞馬孫河流域主要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量豐富。(3)亞馬孫平原北西南三面地勢高,有利于雨水的匯集。東部地勢低平,有利于大西洋濕潤氣流進入,形成更多降水。1.亞馬孫河水量豐富的原因。2.亞馬孫河航運價值低的原因。合作探究:歸納巴西河流特點流域內氣候濕熱,開發晚,人口稀少,經濟不發達。1.資源:(1) 巴西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 儲量巨大,且大部分是 ,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2)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全國發電量中所占比例較大。 水電站位于 河上,由巴西和 兩國合建。巴拉圭巴拉那學習活動三 了解巴西的經濟發展特征【自主學習】 巴西經濟概況富鐵礦鐵礦石伊泰普讀圖,回答問題。(1)巴西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2)巴西的農業區主要分布在哪里?(3)這些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咖啡、玉米、可可、香蕉、甘蔗、劍麻、棉花和大豆。2.經濟地位、工農業發展情況:東南沿海地區。水熱條件好,地形和緩,人口城市集中,對外聯系便利。重要的工業城市是 。巴西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3.工業分布圣保羅、里約熱內盧東南沿海地區【合作探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結合巴西自然地理特征,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1)利用充足的熱量和降水條件,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種植。例如,種植咖啡、可可、甘蔗、香蕉等。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2)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可以在保護熱帶雨林的前提下,適度發展生態旅游。讓游客領略熱帶雨林的獨特風光,了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3)巴西擁有豐富的鐵礦、錳礦、鋁土礦等礦產資源。可以大力發展采礦業和冶金工業。(4)巴西東臨大西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可以發展海洋漁業,捕撈各種魚類和海產品。(5)巴西高原:地勢較高,土地較為肥沃。適合發展畜牧業和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種植。巴西高原的廣闊草原為畜牧業提供了充足的空間,養殖牛、羊等家畜。學習活動四 認識巴西的人口與城市分布【自主學習】閱讀課本P127內容完成以下問題:1.居民:巴西總人口 2.14 億人(2021年),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人種復雜,白色人種約占一半, 占 1/3 以上。2.城市: 是巴西第一大城市。 為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城市。1960年,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 。混血人種圣保羅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視野窗 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國旗上的26顆星星人口分布:原因:①氣候適宜地形和緩②交通便利經濟發達③開發歷史悠久東部沿海人口與城市五角星代表巴西的首都和26個州(巴西全體)1960年巴西政府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亞。巴西為什么要遷都呢?①為了加快內地的開發建設,緩解沿海大城市的環境壓力。②巴西利亞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最大城市最大海港第二大城市首都人口與城市學習活動五 探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作用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破壞課堂小結(共13張PPT)探究與實踐 走進巴西 河流在區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一大河。讀亞馬孫河流域及其周邊地區示意圖,完成1~3題。1.下列關于巴西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大部分位于南溫帶 B.領土東、西兩岸瀕臨海洋C.熱帶面積廣大 D.地跨熱、溫、寒三帶2.亞馬孫河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A.植被茂密,涵養水源能力強B.主要流經平原地區,流速慢C.流域內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全年降水豐富D.發源于安第斯山脈,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CC3.亞馬孫河航運價值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結冰期長,通航時間短B.落差大,可通航里程短C.流域內人口、城市稀疏D.河道狹窄,通航能力低C 中國與巴西同屬發展中大國,兩國在農業、工業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合作。讀巴西礦產資源和工農業分布圖,完成 4~5題。4.巴西盛產熱帶經濟作物,咖啡集中分布在該國的( )A.平原地區 B.巴西高原C.內陸地區 D.溫帶地區5.中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附近投資建設鋼鐵廠,其原因不包括( )A.臨近港口,海運便捷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C.靠近首都,科技先進D.距離鐵礦產地近BC 讀巴西人口分布示意圖,完成6~7題。6.下列有關巴西人口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馬孫平原人口稠密B.巴西高原人口密度多在每平方千米 100人以上C.北部多、南部少D.東南部人口最為稠密D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為巴西首都巴西利亞B.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C.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D.巴西的官方語言是英語C (2024江西)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某跨國公司計劃投資一個熱帶雨林開發項目,為此政府召開了聽證會。下圖示意參會各方的主要觀點。據此完成8~10題。8.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濕熱 B.地形復雜C.地勢高峻 D.四面環海9.參會各方中,其觀點立足于雨林生態價值的是( )A.外商代表 B.當地居民C.政府官員 D.環保人士10.綜合各方觀點,合理開發雨林的方式是( )A.停止開發,保護雨林 B.適度開發,珍惜資源C.大力開發,賺取外匯 D.全面開發,增加耕地ADB11.(2024廣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23年7月,我國某自主汽車品牌公司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達成協議,在該州的卡馬薩里建設新能源汽車基地。巴西人口約2.15億人(2022年),資源豐富。中國在卡馬薩里建設新能源汽車基地,將加速新能源汽車在當地的普及,為當地創造超5 000個就業崗位,也為低碳出行和人們生活質量提升發揮推動作用。如圖為巴西部分城市及部分礦產分布圖。(1)列出巴西兩種以上的自然資源。參考答案:煤、鐵、石油、金、鋰、錳等資源。(2)歸納巴西主要工業城市的分布特點。參考答案:靠近原料產地,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多沿海、沿鐵路分布。(3)簡述卡馬薩里作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有利條件。參考答案:工業基礎好,配套設施完善;臨近港口、鐵路,交通便利;市場廣闊;政府政策支持。(4)簡述中國在卡馬薩里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對當地的有利影響。參考答案:使當地的礦產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提供就業崗位,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推進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九章 探究與實踐 走進巴西習題課件.pptx 第九章 探究與實踐 走進巴西導學案.docx 第九章 探究與實踐 走進巴西教案.docx 第九章 探究與實踐 走進巴西課件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湘教版地理.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