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3課探索自然界的聲音目 錄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本課目標(二)藝術表現能夠用歡快、自豪的情緒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學生不僅能夠提升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還能夠增進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一)審美感知感受鄂倫春族民歌的風格特點,產生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之情(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簡單等多種形式表現音樂01新知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少數民族?你們是什么民族?民族之間有哪些不同呢?不同的民族服飾、飲食、文化不相同,今天我們走進鄂倫春族音樂《勇敢的鄂倫春》02新知講解你們知道鄂倫春族嗎?鄂倫春族是我國東北部地區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等地及黑龍江省北部。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但沒有文字,現在主要使用漢語漢文。鄂倫春族歷史悠久,以狩獵為生,采集、捕魚為輔,形成了獨特的狩獵文化。此外,他們的音樂文化豐富多彩,宗教上以薩滿教為主。下面通過圖片欣賞聆聽歌曲聽聽歌曲描繪了什么?表現了鄂倫春人民不懼嚴寒,守護山林的形象。再次聆聽音樂1.感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2.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勇敢的鄂倫春》是一首鄂倫春族民歌,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后鄂倫春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歌曲旋律歡快,節奏明快,音樂形象鮮明,下面朗誦歌詞歌曲采用五聲宮調式,由四個結構規整的樂句組成,每個樂句包含4小節。旋律雖然多為級進,卻富有活力,連續的八分音符節奏仿佛奔馳的馬蹄聲,栩栩如生地塑造了騎馬挎槍護山林的鄂倫春人形象。下面我們先學習歌曲前面的馬蹄聲,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打節奏,注意強弱對比,表現出音樂由遠及近的效果加入音樂演唱第一樂句以屬音“5”開始,通過三度小跳的音程表現出輕快、活潑的情緒。歌詞“一片大森林”中的“一片”為純四度,高音“1”為全曲的最高音,展現了鄂倫春人民對大興安嶺的遼闊和贊美的情感。下面我們演唱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的節奏與第一樂句相同,旋律由上行轉為下行,但音程關系穩定,表達了對勇敢鄂倫春人的贊美。下面我們演唱第二樂句第三樂句與第一樂句在節奏和旋律走向上保持一致,由于旋律在中音區進行,顯得柔和、親切。下面我們演唱第三樂句第四樂句在節奏上更為緊密,連續的八分音符進行,使人聯想到鄂倫春人騎著駿馬在山林間馳騁的形象。下面我們演唱第四樂句最后出現的節奏表現了馬蹄聲漸漸遠去.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打節奏表現音樂整體演唱03課堂展示下面請同學上臺用聲勢動作和律動的方法模擬馬蹄聲表現歌曲。04課堂拓展下面我們欣賞視頻通過欣賞,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05課堂達標1.歌曲《勇敢的鄂倫春》是一首 民族歌曲。2.歌曲中出現的音樂記號“p”和“f”是 和 。答案:1.鄂倫春2.弱 強06課堂總結《勇敢的鄂倫春》1=C 2/4 稍快 豪邁地 謝謝觀看感謝您觀看與支持攻堅克難贏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a1faa5f872fc287a46a3bc526279b53.mp4 【新教材】花城版音樂一年級下冊-《勇敢的鄂倫春》-課件.pptx 勇敢的鄂倫春.mp3 勇敢的鄂倫春伴奏.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