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學習目標】綜合思維:通過圖文資料,了解極地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人地協調觀:閱讀材料總結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意義,認識到人地協調的重要性。地理實踐力:結合生活實例,說一說保護極地環境應該怎么做,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學習導航】學習活動一:了解極地環境問題【自主學習】 極地環境 閱讀課本P79內容,完成以下任務1.極地獨特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其自然生態系統的適應能力 ,對氣候變化具有較高的 。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如 、 、 等行為,對極地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2.說出下圖反映的極地環境問題【合作探究】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以上環境問題與人類的哪些活動相關?學習活動二:理解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行動【合作探究】閱讀課本P80任務二 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議一議,人類制定極地環境保護的相關條約和議定書的必要性。學習活動三:保護極地環境 從我做起【自主學習】談談你對下列行為的看法,并與同學交流。1.為了確保極地科學考察隊隊員的人身安全,對所遇到的北極熊予以獵殺。2.南極大陸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煤炭、鐵礦資源,應加大對南極的勘探力度,大舉開發利用當地的旅游和礦產資源。【學后反思】【達標訓練】1.“我是南極的主人,我有流線型的軀體,人家說我像身穿白襯衫,黑燕尾服的紳士。我經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經退化成游泳的鰭狀肢。為了抵御嚴寒,我皮膚下有厚厚的脂肪層。”材料中的“我”是( ) A.北極熊 B.袋鼠 C.大象 D.企鵝2.在南極科考工作者如果想要就地解決能源問題,將來最適宜開發利用的能源是( ) A.水能 B.風能 C.太陽能 D.煤炭3..造成臭氧空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異常變化 B.火山、地震頻繁 C.煤炭、石油等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氣體 D.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排放的氟利昂氣體4.關于極地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研究地球環境的“天然實驗室” B.南極地區被稱作“白色荒漠”,淡水資源少C.氣候條件惡劣,礦產資源貧乏 D.南極考察一般在6月﹣9月5.愛護和保護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南極洲,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在南極海域大量捕鯨 B.大規模開發南極礦產 C.把垃圾埋在雪地下 D.作為科研基地和平使用【參考答案】學習活動一:了解極地環境問題【自主學習】 極地環境 閱讀課本P79內容,完成以下任務1. 較弱 敏感性 非法捕撈 旅游活動 商業勘探2. 圖8-65生物棲息地遭到破壞圖8-66海洋污染圖8-67 臭氧層空洞造成紫外線輻射增強圖8-68 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合作探究】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工農業發展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過;石油開采或運輸時泄露;冰箱、空調使用過多使氟利昂等氣體排放過多;過度捕撈。學習活動二:理解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行動【合作探究】①人類在南極擁有共同的利益,南極的利益屬于全人類。②南極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共同體③對南極開展科學探索是人類共同的使命,需要各國科學技術界的通力合作。學習活動三:保護極地環境 從我做起【自主學習】以上做法都是錯誤的,對于極地地區的動物和資源開采我們都是要合理保護,尊重生物多樣性及極地地區相關條約的規定,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達標訓練】1.D 【解析】考察南極地區的特有動物——企鵝。2.B 【解析】極地地區多狂風。3.D 【解析】冰箱、空調的制冷劑氟利昂造成臭氧層空洞。4.A 【解析】B項淡水資源豐富,且以固態形式存在;C項兩極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如石油、天然氣、鐵礦資源等;D項南極科考時間一般選擇南半球的暖季11月至次年2月,氣溫較高,白晝時間較長,方便戶外作業。5.D 【解析】A、B、C三項都是不可持續的做法,不利于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1.通過圖文資料,了解極地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2.閱讀材料總結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意義,認識到人地協調的重要性。3.結合生活實例,說一說保護極地環境應該怎么做,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播放課件P2有關極地環境問題的視頻,激發學生對于極地環境問題的好奇心,詢問同學們發現的極地環境問題有什么 大家知道原因嗎 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會產生什么影響 由此引出保護極地環境的新課。學習活動一 了解極地環境問題【自主學習】 極地環境1.極地獨特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其自然生態系統的適應能力 較弱 ,對氣候變化具有較高的 敏感性 。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如非法捕撈、 旅游活動 、商業勘探等行為,對極地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2.說出如圖(課本P79圖)反映的極地環境問題參考答案:圖8-65生物棲息地遭到破壞;圖8-66海洋污染;圖8-67臭氧層空洞造成紫外線輻射增強;圖8-68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合作探究】 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以上環境問題與人類的哪些活動相關 參考答案:工農業發展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過多;石油開采或運輸時泄露;冰箱、空調普遍使用,使氟利昂等氣體排放過多;過度捕撈。學習活動二 理解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行動【合作探究】 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議一議,人類制定極地環境保護的相關條約和議定書的必要性。參考答案:人類在極地擁有共同的利益,南極的利益屬于全人類;極地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共同體;對極地開展科學探索是人類共同的使命,需要各國科學技術界的通力合作。學習活動三 保護極地環境,從我做起【自主學習】 談談你對下列行為的看法,并與同學交流。1.為了確保極地科學考察隊隊員的人身安全,對所遇到的北極熊予以獵殺。2.南極大陸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煤炭、鐵礦資源,應加大對南極大陸的勘探力度,大舉開發利用當地的旅游和礦產資源。參考答案:以上做法都是錯誤的,對于極地地區的動物和資源我們要合理保護,尊重生物多樣性,遵守極地地區相關條約的規定,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播放極地環境問題科普視頻,總結本節課所學。 在本節的教學中,能充分運用圖片、視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事實到概念進行歸納、提煉,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教學中也存在許多問題,如學生課外知識太少,地理素養較欠缺,會影響本節課的合作探究,因此日常應拓寬學生地理知識獲取渠道,引導學生加大對課外地理知識的學習,有利于提升地理學習素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7張PPT)探究與實踐保護極地環境【學習目標】綜合思維:通過圖文資料,了解極地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人地協調觀:閱讀材料總結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意義,認識到人地協調的重要性。地理實踐力:結合生活實例,說一說保護極地環境應該怎么做,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導 入學習活動一 了解極地環境問題【自主學習】 極地環境 閱讀課本P79內容,完成以下任務極地獨特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其自然生態系統的適應能力 ,對氣候變化具有較高的 。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如 、 、 等行為,對極地地區脆弱的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極地地區的環境保護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商業勘探旅游活動敏感性非法捕撈較弱2.說出下圖反映的極地環境問題圖8-65生物棲息地遭到破壞圖8-66海洋污染圖8-67 臭氧層空洞造成紫外線輻射增強圖8-68 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合作探究】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以上環境問題與人類的哪些活動相關?工農業發展造成溫室氣體排放過;石油開采或運輸時泄露;冰箱、空調使用過多使氟利昂等氣體排放過多;過度捕撈。學習活動二 理解人類保護極地環境的行動【合作探究】 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議一議,人類制定極地環境保護的相關條約和議定書的必要性。①人類在南極擁有共同的利益,南極的利益屬于全人類。②南極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共同體。③對南極開展科學探索是人類共同的使命,需要各國科學技術界的通力合作。學習活動三 保護極地環境,從我做起【自主學習】談談你對下列行為的看法,并與同學交流。1.為了確保極地科學考察隊隊員的人身安全,對所遇到的北極熊予以獵殺。2.南極大陸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煤炭、鐵礦資源,應加大對南極的勘探力度,大舉開發利用當地的旅游和礦產資源。以上做法都是錯誤的,對于極地地區的動物和資源開采我們都是要合理保護,尊重生物多樣性及極地地區相關條約的規定,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7張PPT)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1.下面照片示意失去“家園”的北極熊,該照片反映的環境問題是( )A.科考船的燃油泄漏B.南極臭氧層空洞C.氣溫升高,大氣污染加重D.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D2.極地地區的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有利于極地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是( )A.加強國際合作,保護極地地區生態環境B.大力開采礦產資源,促進世界經濟發展C.亂捕濫殺野生動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任意開發旅游資源,充分利用極地資源A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守護南極凈土]材料一 南極地區不僅為人類保存了一塊處于原始狀態的土地,也記錄了地球演化和氣候變遷等諸多極其重要的信息。(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試說出對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意義。參考答案:南極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是科學家們進行地質、冰川、海洋、生物、氣象等領域研究的“天然實驗室”。[明地理,備科考]材料二 如圖為我國南極科考站分布示意圖。(2)南極地區自然環境惡劣,請為南極科考隊員提出合理的防護措施: 等。 穿保暖衣物,戴護目鏡[跨時空,拓思維]材料三 據報道,2023年底,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面積創歷史最低水平。(3)結合思維導圖,推理南極海冰面積縮減的地理過程,并將下圖補充完整。① (填“多”或“少”),② (填“加快”或“減緩”)。多加快[齊努力,共命運]材料四 微塑料一般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塑料制品在使用后如果被隨意丟棄,就會產生塑料和微塑料等污染環境。某科考隊員從南極洲羅斯冰架沿線的不同地點采集了19個雪樣本,每個樣本中都發現了微塑料。研究表明,南極微塑料與人類使用塑料制品有關。(4)為減少微塑料污染,請列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的措施。參考答案: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如塑料袋、塑料吸管;踐行垃圾分類回收;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八章 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習題課件.pptx 第八章 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導學案.docx 第八章 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教案.docx 第八章 探究與實踐 保護極地環境課件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學期湘教版地理.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