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2019人教新版第四章 地貌地貌的觀察【課標要求】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說明其景觀的主要特點。【學習目標】1.了解地貌觀察的順序和主要內容。2.掌握地貌觀察的方法,理解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一、準備工作二、借助軟件觀察黃土地區地貌和人類活動目錄一、地貌觀察的準備工作(知識準備、工具準備)1.地貌觀察的順序選擇視野開闊地方觀察視野內大的地貌觀察描述次一級地貌觀察描述微觀地貌范圍更小,需近距離觀察,如河岸、坡選擇觀察點,從宏觀到微觀,從面到點面積范圍較小的山嶺、河谷、黃土塬等面積廣大的宏觀地貌類型,如五大地形類型山 地盆 地高 原平 原丘 陵河谷河岸2.地貌觀察的內容坡度反映地貌的陡峻變化高度劃分地貌類型: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坡向高度大、坡度大則陡峻高度小、坡度小則平緩面積形狀形態要素絕對高度相對高度反映地面起伏狀況常見描述:扇形、三角形、新月型、柱狀、壟狀、錐形等其他如物質組成、破碎程度、分布等陽坡、陰坡迎風坡、背風坡相對高度絕對高度復習舊知:高度地形 絕對高度 相對高度平原 小于200m 小丘陵 小于500m 一般小于200m山地 大于500m 一般大于200m高原 大于500m 邊緣相對高度較大,內部相對高度較小復習舊知:高度坡度的表示:垂直距離坡度=水平距離坡度×100%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工具準備①實地考察:借助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坡度儀、指南針、GPS等②模擬地球軟件觀察:配合等高線地形圖等③靜態資料分析: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遙感影像、考察報告、論文等資料二、借助Google earth軟件觀察黃土地區地貌和人類活動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小組合作,利用軟件,認識洛川所在地區的大地貌單元的位置、類型和形態特征(高度、地面起伏和破碎程度等)。活動一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最大相對高度為460米,地面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結合經緯度位置,判斷該地為黃土高原。最高海拔:1285米最低海拔:825米接下來觀察次級地貌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小組合作,利用軟件,認識洛川所在地區的次一級地貌形態(高度、坡度及組合狀況)、形狀和面積等特征。活動二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A:海拔942米海拔1029米C:海拔1022米水平距離:250米水平距離: 324米B:海拔942米ABABA:海拔985米D:海拔1056米C:海拔1048米水平距離175米水平距離265米B:海拔988米CDCDABCDA:海拔1041米D:海拔1083米C:海拔1110米水平距離241米水平距離240米B:海拔1006米水平距離2320米三二一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ABCDA:海拔1041米D:海拔1083米C:海拔1110米水平距離241米水平距離240米B:海拔1006米水平距離2320米黃土塬海拔在1000米以上,頂部平坦開闊,面積可達數平方千米;邊緣陡峭(坡度可達28%=25.2°);黃土土層深厚。根據相對高度和坡度可判斷坡度陡緩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ABA:海拔985米D:海拔1056米C:海拔1048米水平距離175米水平距離265米B:海拔988米CD黃土梁海拔在1000米左右,起伏較小;頂部呈長條狀延伸;東北坡為陰坡,坡面較緩(坡度26%=23.4°);西南坡為陽坡,坡面陡峭(坡度36%=32.4°);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黃土峁海拔在1000米左右,起伏較小;頂部呈饅頭狀的黃土山丘;北坡為陰坡,南側為陽坡;坡面較陡,坡度可達25°- 29°;A:海拔942米海拔1029米C:海拔1022米水平距離:250米水平距離: 324米B:海拔942米ABCD活動三:尋找黃土塬地區人類活動(生產或者生活)的足跡。黃土塬平坦開闊,土層深厚,是主要的人口和農田集中地活動四:小組合作,描述黃土山坡上人類活動的特點并解釋原因。原因:坡地耕作(尤其是大于15°)容易引發水土流失,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蝕極為嚴重。梯田、擋土壩、魚鱗坑都是為了減少水土流失。坡度影響人類生產生活較緩的坡上修筑梯田,外緣有擋土壩陡坡上開挖魚鱗坑植樹造林,涵養水土坡度影響人類生產生活修建公路時盡量沿等高線延伸,必須經過陡坡段時呈之字狀彎曲,原因是降低陡坡的坡度。閱讀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我國首條鐵路干線——京張鐵路。他在勘測八達嶺線路段時,發現該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車爬坡困難。他巧妙地將線路設計成“人”字形(圖4.20),不僅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還成為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個杰作。“人”字形設計是怎樣降低線路坡度的?詹天佑在修建京張鐵路時,設計“人”字形線路,通過延長路程,從而降低線路的坡度。坡向影響人類生產生活思考:在此地新修建靠山式窯洞,應該靠哪面山坡修建?為什么?靠南坡(陽坡)修建,采光好。利用等高線圖來判斷地貌活動黃土高原某地等高線地形圖1.甲、乙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是多少?2.圖示區域內最大的相對高度是多少?3.要選擇一個地方遠眺,最適宜的地點是A、B、C中的哪一個?4.從B到A修一條從山谷通往山頂的路,怎樣布局才能降低線路的坡度呢?6.4m85.4-95.4mABCA盡量沿等高線延伸,穿越等高線時呈“之”字彎曲。小結地貌的觀察觀察的順序觀察的內容選擇觀察點從宏觀到微觀從面到點形狀物質組成破碎程度形態要素起伏狀況坡度高度坡向課后活動觀察家鄉的地貌表4.1 地貌觀察記錄表 地點: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經緯度 地貌類型 海拔 相對高度 坡度 起伏狀況破碎程度 形狀 面積 分布 土地利用再 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