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國際合作2019人教新版第四章 保障國家安全的資源、環境戰略與行動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2016年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應越南的請求,我國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從位于湄公河(瀾滄江)上游的景洪水庫向下游實施應急補水,幫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國家緩解了旱情。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思考:1.在保障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方面,為什么需要國際合作?2.怎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國際合作?1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徑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1.國際合作的原則人類的共同愿望也是共同挑戰:實現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保護和改善全球環境現實情況不同:不同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發展需求不同,對資源、環境問題的歷史和現實責任有別,應對資源、環境問題的能力差異巨大。以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通力合作,應對挑戰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國際合作的必要性閱讀教材和右圖,說一說:哪些環境問題屬于全球性問題?哪些環境問題屬于跨國、跨地區問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如冰川融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需要全球共同行動。跨國、跨地區的環境問題:如跨國河流改道和污染、核泄漏、石油泄露等有毒化學品和危險廢棄物跨境轉移。需要開展雙邊或多邊的區域合作。(如我國向湄公河下游補水)要求: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有國際視野,在保障本國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時,都不能以鄰為壑,不能以犧牲他國的安全為代價。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國際合作的特點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自然保護區閱讀教材和右圖,說一說:參加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國家和地區的范圍,總結國際合作的特點。意愿高覆蓋面廣影響面寬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國際合作的特點活動頻繁碳減排的國際合作歷程閱讀教材和右圖,說一說:在碳減排的國際合作歷程中,舉辦活動的頻率有何特點?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4.國際合作的途徑國際社會圍繞共同關心的資源、環境問題,實施了多種途徑的國際合作。思考:每種途徑的國際合作對保障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有什么作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4.國際合作的途徑簽署公約及履約簽署多邊、雙邊合作協議人員交流和能力建設技術援助和科技合作資金援助約定了參與國共同信守的行為規范,可以維護國際社會秩序、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安定團結。確定各協議方應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有利于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互信互惠發展。提升參與國在資源、環境領域的開發、保護的能力,有利于及時對資源、環境領域的開發、保護采取有效行動,保障國家安全。開展技術援助和科技合作可以擴大科技開放,起到合作中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提升國際科技合作的質量和水平,維護國家安全。幫助落后國家和地區改善民生,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利于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及環境保護。保障國家安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閱讀:國際合作的進展不一表4.4 有關大氣問題的國際合作示例進展程度 大氣問題 協議 進展良好或不好的主要原因進展 良好 平流層臭氧空洞 《維也納公約》 關注度高問題復雜度低解決問題的成本低解決問題的收益超過成本《蒙特利爾協定書》 有一定進展 空氣污染與空氣質量 硫化物污染 氮化物污染 顆粒物 對流層及地表臭氧 跨界空氣污染 《世界衛生組織指南》 關注度高問題的復雜度高,解決顆粒物與對流層臭氧問題成本高一些地區的設備較其他地區完備《歐盟指令》 《控制長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約》 《哥德堡協議書》 進展 有限 氣候變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關注度不一致問題復雜度高解決方案成本高溫室氣體減排的承諾不足從行動到取得效果的時間間隔較長《京都議定書》 《巴黎協定》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活動:模擬談判大會模擬談判:閱讀教材P109活動,結合給出的材料,就兩大主題進行談判。2中國在行動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發表講話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1.中國在國際合作中的態度和角色態度: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向持積極態度,愿意承擔合理的國際義務,作出應有的貢獻。角色:從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的一個學習者、參與者、受益者,逐步變成分享者、推動者、貢獻者。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中國的行動①履行國際公約《防止傾倒廢物和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京都議定書》《蒙特利爾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國際管制捕鯨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87年9月18日1991年6月13日蒙特利爾1973年3月3日1981年1月8日華盛頓1946年12月2日1980年9月24日1992年6月22日1992年6月11日里約熱內盧1997年2月2日1998年5月29日京都1971年2月2日1992年3月31日拉姆薩爾1989年3月22日1989年9月11日維也納1972年12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倫敦1994年10月14日1997年2月18日巴黎1989年12月27日1990年3月22日巴塞爾1992年6月1日1992年6月11日內羅畢公約通過地點1992年6月1日 公約通過時間1992年6月11日 中國參加時間我國批準了:臭氧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危險廢棄物跨境轉移等的一系列環境公約和議定書。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中國的行動②開展國際合作我國與世界許多國家開展了資源、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已經形成高層次、多渠道、寬領域的合作局面,如:南北合作——與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合作,借鑒先進的環保理念和經驗,促進環保技術水平提升和環保產業的發展。南南合作——積極倡導和推動資源、環境領域的南南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共同促進可持續發展。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中國的行動③推進新發展理念近年來,我國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發展等一系列新發展理念,不僅有利于解決自身資源環境問題,還將為其他國家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對建立新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產生了積極影響。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我國積極推動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P110我國與美國、歐盟、意大利、德國、挪威、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建立氣候變化領域對話和合作機制,簽署相關聯合聲明、諒解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將氣候變化作為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加強與發達國家務實合作拓展與國際組織合作我國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和務實合作,簽署一系列合作研究協議,實施一批研究項目,內容涉及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減緩和適應、應對政策和措施等。2015年在巴黎召開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我國代表團本著負責任、合作精神和建設性態度,積極推動談判取得進展,為促成巴黎大會達成協議作出重要貢獻。積極推動氣候變化談判取得進展深化與發展中國家務實合作我國與南非、印度、巴西、韓國等國家簽署相關聯合聲明、諒解備忘錄和合作協議等,建立氣候變化合作機制,加強在氣象衛星監測、新能源開發利用等領域的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援建200個清潔能源和環保項目。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堂小結國際合作的必要性中國在行動國際合作的途徑簽署公約及履約簽署多邊、雙邊合作協議資金援助人員交流和能力建設技術援助和科技合作資源、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履行國際公約展開國際合作推進新發展理念資源、環境問題的跨國、跨地區影響保障本國安全不以犧牲他國安全為代價國際合作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1.日本、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家已明確表示不會承諾《京都議定書》第二期減排目標。由于少數發達國家不合作,《京都議定書》無法有效執行,這將會導致( )A.大氣中紫外線增多,危害人體健康 B.兩極地區冰川大量融化C.文物古跡被腐蝕破壞 D.高緯度地區氣候更加寒冷B近些年來由于環保措施得到有效的執行,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斷縮小,預計到2050年之前,這個“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補”上了。據此完成2~4題。2.有關臭氧層破壞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人類使用電冰箱、空調釋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對流層,容易被人類活動破壞C.臭氧空洞的出現,將使世界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發生變化D.保護臭氧層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減少破壞臭氧層物質的使用D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3.南極臭氧空洞不斷縮小說明( )A.大氣對人類排放的有害氣體的自身凈化能力增強B.人類已經不必關心臭氧空洞等環境問題C.環境與發展問題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D.50年后,全球變暖等大氣環境問題都將得到解決4.該事例說明( )A.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球共同行動B.環境問題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造成的,治理環境問題各負其責C.所有的環境問題都具有全球性的特點D.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國際合作,各個國家之間應承擔相同的責任和義務CA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保障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需要加強國際合作,這是大勢所趨。結合相關知識完成5~6題。5.關于環境管理進行國際合作必要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目前重大的環境問題,大多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局部地區造成的,而是多個國家共同影響的結果B.有些環境問題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普遍存在于地球上C.某些國家或地區的環境問題具有跨國、跨地區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D.根據“公平”原則,全球所有國家應承擔相同的責任6.性質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環境問題是( )A.危險廢棄物越境轉移 B.核事故或輻射事故C.臭氧層破壞 D.海洋污染D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