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國家戰略與政策2019人教新版第四章 保障國家安全的資源、環境戰略與行動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假如有一塊公共草地,任何人都可以在此放牧。推測最終會產生什么后果?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公地悲劇曾經真有這么一塊地!美國西部大開發時期,涌入西部大草原的人口越來越多,草原上放牧的牲畜也越來越多。由于產權不明晰,草原成為免費的公用牧場。那些肥美的草場不久便因過度放牧退化為荒地,形成“公地悲劇”。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公地悲劇后來人們開始劃分牧場,并用鐵絲網把自己的牧場圍起來,草場退化的問題因此得到解決。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公地悲劇思考:1.為什么用鐵絲網分隔草場就能避免草場的退化?2.“公地悲劇”中的公地除了草地外,還有可能指哪此事物?舉例說明。3.“公地悲劇”的有效解決可為保障資源、環境領域的國家安全提供什么借鑒?“公地悲劇”指當資源或財產有許多擁有者,每一個人都有權使用資源,但沒有人有權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導致資源的過度使用。資源(土地、草場、水、礦產等)、環境、財產明晰牧場主的產權,鐵絲柵欄使產權得到了保障人類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1保障資源領域國家安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1.保障資源領域國家安全的目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資源能持續、可靠和有效地供給,其中戰略資源的開發、儲備和運輸尤為重要。管控戰略資源的開發加強戰略資源的儲備完善資源運輸通道的建設和安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①有效管控戰略資源的開發思考:能源戰略、能源規劃、能源綜合規劃和能源專項規劃有什么區別?2.保障資源領域國家安全的措施根據本國的資源儲量和消費需求,結合國際市場,國家制定戰略資源開發戰略,并通過具體的規劃細化該戰略。能源戰略是總領能源規劃是在能源戰略下的規劃,包括能源綜合規劃和能源專項規劃。能源綜合規劃是以一定時間跨度為計劃的總體規劃能源專項規劃是針對某類能源的具體規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2016年我國制定《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把推進能源革命作為能源發展的國策,明確我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戰略取向是堅持安全為本、節約優先、綠色低碳、主動創新。該戰略提出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目標:2020年,清潔能源成為能源增量主體,能源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非化石能源占比15%;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0%以上。2021-2030年,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利用持續增長,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減少;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60億噸標準煤以內,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20%左右,天然氣占比達15%左右。展望2050年,能源消費總量基本穩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過50%。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根據本國戰略資源的特點,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圖4.7),明確儲備資源的種類及其儲備規模。②加強戰略資源儲備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世界許多國家把建立石油戰略儲備作為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的首要措施。中國也建立了多個石油儲備基地。除了加強石油資源的儲備外,還應加強其他資源儲備,如天然氣資源。②加強戰略資源儲備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分析:石油儲備制度閱讀課本P101案例,思考:1.建立石油儲備制度有何作用?2.一般戰略石油儲備的最低量是多少?3.我國石油儲備基地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這樣布局?①滿足國內石油需求,保障經濟發展(保障供應);②應對突發事件,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減少風險);③帶動基礎設施建設;④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⑤穩定價格,避免在國際市場受制于人。相當于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②儲存和分配石油的運輸條件便利,靠近石化工業(或靠近能源消費市場)。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③完善資源運輸戰略通道建設和安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中國的石油儲備基地和進口來源及比重閱讀教材和下圖,探討:我國石油進口主要來源于哪些地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什么?分析存在的弊端,說明我國為解決這些弊端采取了哪些措施?從進口量來看,主要集中在中東和非洲,過度依賴海運;大部分海上運輸航線都需經過馬六甲海峽,運力不足、運輸方式和航線單一。一旦遭到封鎖、禁運,國家資源將受到嚴重沖擊。因此,我國:①積極建設多元化運輸通道。已建成西北(中哈)、西南(中緬)、東北(中俄)陸上石油管道和海上運輸通道。避免某一方式受制時危及石油運輸安全。 ②建設強大的油輪船隊。 ③建設強大的海洋國防力量-海軍。活動:為什么要完善資源運輸戰略通道建設和安全?2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1.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目標做好環境的常規保護、環境風險的預警防控、突發環境事件的應對等工作。保障人民賴以生存發展的大氣、水、土壤等自然條件不受威脅和破壞。要求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①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保障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措施定義:生態保護紅線所圈定的空間范圍是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保護的區域。主要類型:一是具有重要生態功能區域二是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具體要求:在生態紅線內的區域,不能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工程建設。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知識拓展:我國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脆弱區的分布我國生態脆弱區的分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示意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②強化環境風險的預警和防控風險預警:通過對風險信息的分析、推斷,發布具有警示性的信息以及相關的對策建議。風險防控:根據風險預警的結果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提升應急響應水平和風險規避水平。我國已建立大氣、水等環境污染監測網絡,對常規污染指標進行預警。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③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事前事中事后過程披露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應急準備2022年麗江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舉行制定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配備應急裝備和物資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事中應急處理吉林、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吉林省有關部門迅速封堵了事故污染物排放口實施生活飲用水源地保護應急措施組織環保、水利、化工專家參與污染防控;沿江設置多個監測點位,增加監測頻次,有關部門隨時溝通監測信息,協調做好流域防控工作。黑龍江省財政專門安排10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污染事件應急處理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一車間發生爆炸。截至同年11月14日,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蹤,近70人受傷。爆炸發生后,約100噸苯類物質(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嚴重污染,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推動公眾參與資源、環境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參與防治環境污染和解決資源、環境問題行動是公民的社會責任。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推動公眾參與資源和環境保護行動是保障資源、環境領域國家安全的重要途徑。觀念行動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推動公眾參與①推動公眾履行相關法律義務明確提出保護環境是公民的法定義務要求每個公民認真履行相關法律義務并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轉化到日常行為中,用法律和相關制度來規范自己的行為。許多國家都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作出規定: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推動公眾參與②培養公眾的環境意識通過宣傳教育,使公眾認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每一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類別 具體內容節約能源資源 合理設定空調溫度 (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及時關閉電 器電源,多走樓梯少乘電梯,人走關燈,一水多用,節約用紙,按需點餐不浪費踐行綠色消費 優先選擇綠色產品,盡量購買耐用品,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和過度包裝商品,不跟風購買更新換代快的電子產品,外出自帶購物袋、水杯等,閑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贈選擇低碳出行 優先步行、騎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車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或節能型汽車分類投放垃圾 學習并掌握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知識,按標志單獨投放有害垃圾,分類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亂扔、亂放減少污染產生 不焚燒垃圾、秸稈,少燒散煤,少燃放煙花爆竹,抵制露天燒烤,減少油煙排放,少用化學洗滌劑,少用化肥、農藥,避免噪聲擾民呵護自然生態 愛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積極參與義務植樹,保護野生動植物,不破壞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不隨意進人自然保護區,不購買、不使用珍稀野生動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動植物閱讀下表,學習生態行為規范示例,討論: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有其他的生態行為可以增加么 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3.推動公眾參與③推動公眾參與資源、環境事務的社會監督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保障公眾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推動公眾參與資源、環境事務的社會監督。主要措施 具體內容加強宣傳動員 培育公眾參與資源、環境保護的熱情,廣泛動員公眾參與資源、環境保護事務,維護自身的環境權益推進資源、環境信息公開 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微博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資源、環境管理信息和環境質量信息。定期公布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暢通公眾表達及訴求渠道 建設政府、企業、公眾三方對話機制,開辟有效的意見表達和投訴渠道,搭建公眾參與和溝通的對接平臺完善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環境公益訴訟機制,加大公眾參與資源、環境保護的司法保障加大對相關社會組織 的扶持力度 對相關社會組織及其成員進行專業培訓;積極支持社會組織開展資源、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咨詢服務、環境違法監督和法律援助等活動,鼓勵社會組織為完善資源、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積極建言獻策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堂小結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我國首批選定的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有4個:鎮海(浙江省寧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黃島(山東省青島市)、大連(遼寧省大連市)。據此回答1~2題。1.我國建立石油儲備體系的目的是( )A.改變我國能源消費的構成B.減少外部環境對我國石油市場的影響C.加快東部地區石油加工業的發展D.石油危機時可在國際市場賺取高額利潤2.我國首批石油儲備基地選址的影響因素是( )①海運條件優越 ②接近消費市場 ③國際安全需要 ④石化工業發達城市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BD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重金屬污染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因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中重金屬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并導致環境質量惡化。據此完成3-4題。3.引起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人為原因有( )①采礦、廢氣排放 ②污水灌溉③重金屬的自然釋放 ④使用重金屬超標制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我國防治重金屬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①全面關閉重金屬污染企業②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政策措施③抓好重點防控地區、重點防控行業和重點防控企業④建立有效的重金屬污染和潛在生態危害評價指數體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D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兩名小學生針對大街小巷到處都分布有羊肉串燒烤攤點的現象,向社會公眾發出緊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綠蔭!”據此完成5-7題。5.由材料可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 )A.進行國際合作 B.實施清潔生產 C.選購綠色產品 D.公眾認識與參與6.這一現象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是( )①污染空氣 ②伐木燒炭,破壞林木資源③酸雨污染加劇 ④使鳥類失去家園,破壞生態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既保留這種被大眾接受和歡迎的燒烤飲食文化,又能減輕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其正確的方法是( )A.加強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設置攤點 B.選用無污染的熱源燒烤,如電烤C.逐步淘汰或限制燒烤 D.堅決予以取締DCB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內蒙古草原是我國重要的牧區,其東部的草場載畜量遠遠高于西部。據此完成8-9題。8.導致內蒙古草原草場載畜量東、西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 B.海拔 C.光照 D.人口密度9.下列關于內蒙古草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合理的是( )A.實行劃區管理,規定適宜的載畜量B.減少人工草場,提高天然草場的比重C.大力發展種植業,控制畜牧業比重D.增加牲畜數量,充分利用草場資源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