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Unit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本課為本單元 Using Language 板塊中的第一部分,學生進行聽 力理解和口頭表達。該部分的活動主題為“談論科學研究的經歷 ”, 聽說活動聚焦參觀科學博物館,通過這樣的科學探究和體驗方式激 活學生的相關經歷,讓學生談論不同類型的科學探究活動,描述自 己參與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經歷。該板塊體現了科學與生活、科 學與學習的聯系。學情分析 全廣州市各層次所有學校的高二學生。教學目標 經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 1. 聽懂關于參觀科學博物館的對話,具體包括與科學探究相 關的活動及人物的感受; 2. 充分利用圖片中的有效信息預測聽力內容; 3. 口頭敘述自己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經歷,并描述常見的科 學現象。教學重點與 難點 教學重點: 1. 利用圖片預測聽力內容,理解聽力對話的線索和關鍵信息; 2. 熟悉和科學探索經歷相關的詞匯和表達,學會用簡單的語 言描述復雜的科學現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聽力策略,主動思考、預判聽力要點;引導學生 運用描述科學現象的常見句式,模仿教材文本,描述日常生活中的 科學現象。教學輔助 電腦教學平臺教學方法 支架式教學法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Step 1: Introduction (1 min) 教師簡單介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及學習目 標。 讓學生對本節課內 容有初步概念,明 確學習目標。Step 2: Vocabulary activation (3 mins) 教師展示科學博物館相關圖片,讓學生說出 在科學博物館中能參與的活動。 激活學生的關于參 觀科學博物館的詞 匯,以及相關體驗 的記憶,引出本課 話題。Step 3: Pre-listening (5 mins) 1.教師讓學生觀察并描述圖片,預測聽力內 容,激發對聽力內容的期待,并展示五幅圖 的關鍵詞匯; 2.教師讓學生快速瀏覽書本活動 2 的要求并 回答問題,進一步預測聽力語境; 訓練學生聽前通過 讀圖進行預測的能 力,并掃除聽力障 礙。Step 4: Recap of listening skill (3 mins) 教師總結聽前策略: 利用圖片進行預測可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看每幅圖的個性內容(如人、物、 背景等); 第二步,看所有圖片的共性表達(如主題語 境)。 調動學生對聽力文 本進行思考,為聽 力做好準備。Step 5: Listening (10 mins) 1.聽大意。教師播放聽力音頻,提醒學生邊聽 邊記下關鍵詞組,關注對話的主要內容,并 在活動 3 中按順序寫出圖片編號; 2.文化背景補充。教師展示聽力對話中巴黎科 學工業城的圖片和介紹文字; 3.聽細節。教師再次播放聽力音頻,讓學生重 點關注五幅圖的細節信息,填寫補充活動 4 的文本。 訓練學生速記和整 理筆記的能力,補 充背景知識,使學 生更全面了解聽力 對話發生的背景。Step 6: 1.教師展示活動 5 的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聯想 讓學生活學活用,Post-listening (10 mins) 自己參加科學實踐活動的經歷; 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感興趣的科學實驗,并快 速瀏覽活動 7 的示范及句式,為口語輸出做 準備; 3.教師提問除科學博物館外,可以進行科學實 踐的地點,過渡到王亞平在太空中進行的“水 膜實驗 ”,并仿照活動 7 的示范及句式進行 描述,教師展示參考文稿,引導學生關注結 構與內容。 仿照書本文本,結 合自身經歷,描述 有趣的科學實驗。Step 7: Review of new words (3 mins) 教師帶讀本課所學與科學活動相關的新詞, 引導學生關注詞性。 對本課詞匯作歸納 小結,鞏固學生對 詞匯的掌握。Step 8: Extra credit (3 mins)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除了在科學博物館及太 空,人們還可以在什么地點感知和體驗科 學? 2.教師展示范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 象之汽車車窗起霧的原因,并提供參考詞匯。 激活學生相關經 歷,引出家庭作業 中的“描述日常生 活中的科學現象 ”。Step 9: Homework (2 mins) 1. 仿照“水膜實驗 ”的內容及句式,描述一 個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2. 思考科學的功能,以及作為學生能夠運用 科學知識來做什么。 3. 完成與科學活動相關的詞匯練習。 使學生鞏固運用所 學句式來描述常見 科學現象的能力; 讓學生思考探究體 驗式學習的益處, 深化對科學及科學 研究本質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