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情考查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溫馨提示: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3.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4.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第Ⅰ卷(選擇題 共46分)一、在下列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每小題2分,共46分)1.當地時間8月11日,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 舉行。本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收獲金27銀24銅。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上取得了我國自1984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A.東京 40 B.東京 41 C.巴黎 40 D.巴黎 412.2024年11月17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 ”號在廣州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A.潛龍 B.復興 C.夢想 D.雪龍3.2024年9月5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 ,共筑 》的主旨講話。A.中國式現代化 中非命運共同體 B.現代化 命運共同體C.高質量發展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D.全球治理 人類命運共同體4.2024年11月7日,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主題為“ ”。A.古典文明與現代世界 B.傳統創新與現代世界C.古典文明與現代創新 D.傳統智慧與現代創新5.下表為1978年和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部分數據對比,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有1978年 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 3679 億元 1260582億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 元 39218元①改革開放解決了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②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得以解決③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④改革開放使我國居民收入普遍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書寫了精彩的“中國故事”,創造了發展的“中國奇跡”,塑造了嶄新的“中國形象”,改革開放推動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充分說明改革開放①為中國發展增添了活力 ②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是我國現階段的中心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仔細觀察右圖。從中我們可以看出A.中國創新正遭遇瓶頸B.中國已成為創新強國C.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D.創新全領域取得突破8.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智能工廠建設。當前,我國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其中,209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于傳統工廠,示范工廠的產品研發縮短20.7%,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4.8%。我國推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有利于①助力中國智造,促進產業升級 ②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競爭能力③淘汰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 ④引領科技革命,實現行業壟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全國兩會上, “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 《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的首位。為了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我國要①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科技創新素養③全面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年兩會期間,首位盲人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人大會議上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報告。他積極傳遞全國1700多萬視障人士的心聲,提出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意見都被采納。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全國人大代表有提案權、表決權和決定權②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努力為人民服務③協商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④我國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某社區為緩解停車難問題,不斷創新治理模式,激發居民參與熱情。本題① 處應填寫A.民主選舉 B.民主協商 C.民主監督 D.民主法治1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這說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A.全過程人民民主 B.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C.人民當家作主 D.協商民主13.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是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來首次修訂。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從法律層面明確科普在新時代的定位。這表明A.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實行善治 B.我國法律體系已經非常完善C.法治要求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我國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14.2024年4月26日,公安部會同國際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召開保險詐騙犯罪專項打擊動員部署會,決定自2024年4月底至11月底,開展為期7個月的保險詐騙犯罪專項打擊行動。這表明①法治是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②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唯一保障③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④公安部公正司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下列精神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形成的是①“兩彈一星”精神 ②北京冬奧精神 ③抗震救災精神 ④脫貧攻堅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在2024年開學第一課上,奧運冠軍潘展樂以“小潘老師”的身份給同學們講述自己的奮斗之路:每天在水下游滿15000米,即使筋疲力竭,也從未厭煩。他認為,在國際賽場為祖國奪得金牌、聽到國歌響起是他無比自豪的時刻。潘展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的核心價值觀是①愛國 ②敬業 ③誠信 ④友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7.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青少年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責無旁貸。這是因為中華傳統美德A.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B.是中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和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C.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D.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基因18.基本國策是指一個國家為實現其根本利益和長遠目標而制定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長期性的基本政策。下列屬于我國基本國策的是①改革開放 ②計劃生育 ③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 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9.為應對氣候變暖,中國向世界承諾我國在科技創新支撐下將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別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促進發展要把推動環境保護放在首位 ②依靠科技有利于實現雙碳目標③中國承擔全球節能減排最主要的任務 ④中國主動作為體現了大國擔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在西藏人眼里,是脫貧攻堅讓西藏“一步跨千年”。這啟示我們要A.堅持“一國兩制”的政治基礎,讓各族人民守望相助B.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方針C.堅持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實現各少數民族的高度自治D.確保民族區域間協調發展、共同發展,實現同步富裕21.2024年12月20日,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躍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增強。澳門的發展與繁榮得益于①“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 ②澳人治澳和完全自治的方針政策 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堅持“九二共識” ④中央全面管治權和澳門高度自治權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偉大的目標在召喚,從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華民族將一張藍圖繪制到底。下列對這張美好藍圖所示邏輯理解正確的是A.擺脫貧困落后——解決溫飽問題——達到小康水平B.達到總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3.2024年12月17日,在軌工作近50天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完成了他們在空間站的首次太空出艙活動。這次任務意義非凡,不僅成功完成了空間站外設備安裝、維修等重要操作,還以9小時的出艙時間打破了國際紀錄。廣大網友“像踩在云海上” 跟隨航天員沉浸式欣賞太空美景,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這體現出①廣大網友對國家有認同 ②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領先于世界③廣大網友對發展有信心 ④我國是第一個實現太空出倉的國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4分)二、非選擇題(第24題12分, 第25題15分, 第26題15分, 第27題12分。共54分)24.閱讀情境,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情境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1)情境一體現了教材中哪些觀點或道理 (6分)情境二:2024年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做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必須充分認識科技的戰略先導地位和根本支撐作用,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習近平做出這一強調的理論依據有哪些 (6分)25.閱讀情境,完成下列要求(15分)情境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全過程人民民主之所以能避免人民權力被空置,關鍵在于我們有保證最廣大人民參與的制度化體系。作為人民民主的具體展開形態,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人民”體現了民主的本質屬性,有效的民主制度必須創設制度通道讓人民廣泛參與,使公共決策、公共管理和公共事務的治理體現社會最大多數人的意志,是“社會最大公約數”而不是少數人的意愿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1)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而且是有著系統制度支撐的現實實踐。列舉我國“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的主要內容。 (4分)(2)作為一名公民,應該怎樣增強民主意識 (3分)情境二:新華社北京2024年12月11日電:記者從公安部獲悉,今年以來,公安部依托“凈網2024”專項行動,聚焦造謠引流、輿情敲詐、刷量控評、有償刪帖等突出違法犯罪活動,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打擊整治“網絡水軍”違法犯罪工作,共偵破案件900余起,抓獲嫌疑人5000余名。公安部11日公布多起依法打擊“網絡水軍”違法犯罪典型案例。(3)運用“厲行法治”的知識,對材料進行時政述評并就如何營造安全有序的網絡環境提出你的建議(材料中舉措除外)。 (8分)26.閱讀情境,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情境一:2024年11月26日,在成都舉行的2024全球熊貓伙伴大會上,由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共同撰寫的智庫報告《讓世界讀懂美麗中國的“綠色密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中國實踐與世界貢獻》面向全球發布。報告總結了建設生態文明的中國實踐,展現了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中國智慧。(1)閱讀情境一,結合所學知識向世界介紹美麗中國的“綠色密碼”有哪些 (6分)(2)運用所學知識,談談青少年能為建設美麗中國做些什么 (3分)情境二:春節是內涵最為深厚、內容最為豐富、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為廣泛的中國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參與其中,便能感受到其無窮的魅力。目前,全球已有近20個國家將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慶祝春節。從東方到西方,從北半球到南半球,世界各國點亮“中國紅”,共享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感受絢爛多彩的中華文化。2024年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3)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回答,中國為什么要積極申報“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6分)27.閱讀情境,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情境一:全會高度評價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研究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1)列舉兩例“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 (4分)情境二:全會一致認為,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央政治局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回升向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2)運用所學知識,對會議公報中劃線部分內容做出具體解讀。 (8分)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第Ⅰ卷(選擇題 共46分)1 – 5 CCBAD 6 – 10 ACABD 11 – 15 BCDAD 16 - 20 ADCCB 21 - 23 BCB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4分)24. (1) 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⑤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每點2分,答對3點得6分)(2) 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④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⑤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⑥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每點2分,答對3點得6分)25. (1)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項制度強調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一項獨具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④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每點1分,共4分)(2) ①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③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 。(每點1分,共3分)(3) 時政述評:①公安部開展打擊整治“網絡水軍”違法犯罪工作,體現了我國堅持厲行法治,嚴格執法。②“網絡水軍”的違法犯罪活動擾亂網絡秩序,損害社會公平正義,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必須依法打擊。③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每點2分,答對2點得4分)建議:①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治理網絡環境提供法律依據;②網絡平臺要加強自律,依法經營,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管理;③公民要增強法治意識和道德素養,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不參與“網絡水軍”活動。(每點2分,答對2點得4分)26. (1)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②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③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④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⑤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⑥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每點2分,答對3點得6分)(2) 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行為;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⑤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每點1分,答對3點得3分)(3) 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春節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文化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春節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世界文化的繁榮發展;③有利于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④有利于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每點2分,答對3點得6分)27. (1) ①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②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等;③我國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如5G技術廣泛應用、載人航天工程不斷取得新進展等;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每點2分,答對2點得4分)(2) ①新發展理念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是基礎,“進”是目標,要在保持經濟社會穩定的基礎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③“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全面推進,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布局 。⑤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就是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⑥統籌發展和安全,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保障,要在發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發展。(每點2分,答對4點得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