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泉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本卷共25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須填寫到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第Ⅰ卷一、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唱遍神州大地。其中有句歌詞:“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角度看,歌詞表明( )A. 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B. 個人的存在對整個社會無關重要C. 個人的發展決定著社會的進步 D. 個人的生存與發展和社會沒關系2. 2024年的國慶節,中學生小泉過得非常充實。10月1日在家觀看中央電視臺升國旗儀式,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2日他隨父母和爺爺奶奶摘菜,體會農村勞動的苦與樂;10月3日至4日他和同學一起參觀了泉州博物館、海交館,被厚重的文化深深震撼;5日他參加社區“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活動,在活動中深刻地感受到文明的重要性。從小泉的活動中可以感悟出( )①在體驗社會生活中可以鍛煉自己②人在社會中只能獲得物質支持③要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④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 2024年11月4日2時15分,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全部安全順利出艙,健康狀態良好。據介紹,航天員葉光富成為我國首位累計飛行時長超過一年的航天員,航天員李聰、李廣蘇的首飛之旅圓滿完成。葉光富、李聰、李廣蘇三位宇航員的社會關系屬于( )A. 血緣關系 B. 地緣關系C. 業緣關系 D. 法律關系4. 2024年3月5日是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近年來,學生群體已悄然掀起志愿服務之風。社區發展、環境保護、為老服務……他們通過志愿服務發揮所長,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璀璨光芒。學生群體的行為( )A. 是為了獲得學校和社會更多的贊譽B. 能夠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C. 需要他們學會承擔不愿承擔的責任D. 是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親社會行為5. 下圖《魔鏡》漫畫帶給我們的啟示是( )A. 網絡促進人際交往 B. 網絡推動社會進步C. 網絡讓我們更美麗 D. 要會辨析網絡信息6. 在班級舉辦的有關社會規則和自由的辯論賽上,反方的觀點如下:遵守規則必然會限制人的自由。作為正方辯手你會采用哪些觀點進行反駁( )①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②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③自由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④社會規則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7. 本學期的社會實踐課,學校團委組織了各種活動,下面是幾位同學的活動場景。其中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①小明將撿到的100塊錢捐給了災區②小紅去敬老院照顧孤寡老人③小亮參觀景區時自覺排隊④小麗利用節假日到街頭清除小廣告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8. 下列對名言警句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平等對待他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學會換位思考③敬人者,人恒敬之。-學會相互尊重④人而無禮,焉以為德。-學會欣賞他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 在2024年巴黎殘奧會女子100米T36級決賽中,中國選手史逸婷奪得金牌。在頒獎儀式上,當工作人員推著輪椅準備將史逸婷推上冠軍領獎臺時,一旁的銀牌獲得者、澳大利亞選手伊莎貝拉·文森特主動上前幫忙,與工作人員一起將史逸婷穩穩地推上了領獎臺。伊莎貝拉·文森特的這一行為說明( )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②尊重他人要考慮他人的感受,學會換位思考③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尊重④他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會尊重他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下表中對小閩同學“微行為”的“微點評”,你贊同的有( )序號 微行為 微點評① 制作宣傳“國家憲法日”的公益海報 增強法治意識,維護憲法權威② 在家認真學習書本知識迎接期末考試 樹立規則意識③ 在微信朋友圈曬出新更換的身份證 善于合理利用網絡④ 在研學旅行時發現有人正偷拍某軍事基地,立即報警 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義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 有人闖紅燈被交警攔了下來,交警問:“同志,你沒有看到紅燈嗎 ”闖紅燈者回答道:“看到了!”交警問:“那你怎么還闖紅燈 ”闖紅燈者回答道:“但我沒有看到你呀!”交警說:“是交通規則,不是交警規則,交通安全,人人安全!”。這說明( )①要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③交通規則的遵守主要靠交警來保障④闖紅燈的行為要承擔相應刑事責任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12. 學習了“預防犯罪”這一課時后,某中學八年級(2)班的同學圍繞“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違法、犯罪的區別和聯系”進行了討論,其中你認為正確的觀點是( )①同學甲:違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同學乙: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觸犯了刑法,具有刑事違法性③同學丙: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嚴重不良行為屬于違法行為④同學丁:犯罪行為一定是違法行為,行為人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派出所李警官在一次出警中打算自費為從外地來看病的一對父女安排食宿。為了讓他們安心住在賓館,李警官謊稱“可以報銷”。李警官的行為表明他( )①懂得運用誠信智慧 ②缺乏基本職業道德③關愛他人講究策略 ④故意撒謊不講誠信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公民要不斷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面對不法行為,以下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 遇到入室盜竊,不動聲色,尋找時機及時報警B. 遭受校園暴力,以暴制暴,糾集他人進行報復C. 發生交通糾紛,保留證據,第一時間提起訴訟D. 購物買到假貨,忍氣吞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15. 根據下圖,判斷“ ”處的違法行為可能是( )?(違法行為) 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A. 散布謠言,擾亂秩序 B. 私自離校,曠課逃學C. 敲詐勒索,數額巨大 D. 盜用肖像,廣告盈利16. 下表中對于違反規則的行為所采取的做法,你贊同的有( )序號 行為 做法① 幾個小朋友在公路上拍球玩耍 溫和而堅定地勸說他們離開② 小商販占道賣小商品 向管理機關或管理人員反映③ 游客在公園里踩踏草坪 曉之以理,語言文明④ 竊賊正在撬汽車車門 不顧安全,上前阻止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7. 觀察下圖漫畫,選出與其表達意思一致的名言( )①律己寬人,揚善抑惡②憂國憂民,道濟天下③人而無禮,焉以為德④不學禮,無以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 如果遭遇校園欺凌,我們應對的正確途徑是( )①冷靜下來,理智判斷②留存證據,勇敢維權③巧妙周旋,機智應對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19. 阿強剛上初中時,紀律非常散漫,沉迷網絡,經常遲到曠課。后來經過老師的教導,他逐漸認識到不能繼續荒廢學業。于是他開始加強自我約束,經過自己的努力最后如愿考上了理想的高中。阿強的經歷告訴我們( )①不良行為若不及時矯正,可能會走上不同的道路②要克服各種不良誘惑,不斷自我反省③遵守規則需要敬畏規則,要自律無需他律④只要有外在約束就可以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 他們“上天入地”常年穿梭于城市和鄉村,他們的足跡還達至密林深處,守護林海和高山;他們救火、抗洪、搶險、教災,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他們不是超人,他們是消防員。2024年11月9日是第33個全國消防日,讓我們向他們致敬!為此我們應( )①學會感恩,將奉獻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②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③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④將成為消防員作為唯一的目標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21. 2024年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10周年。民無防不安,國無防不立,下列屬于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是( )①樹立大食物觀,端穩端牢中國飯碗 ②積極報名參軍,與朋友分享軍隊照③發展銀發產業,護佑人民幸福晚年 ④提高警戒意識,防范購買間諜器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2. 圖示法有利于揭示概念間的關系。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A B.C. D.23. 2024年是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0周年。20年來,西部計劃發揮共青團的優勢,有效推動50余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以西部地區為主的基層開展志愿服務,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這啟示我們要( )A. 奉獻社會 B. 學會感恩 C. 關愛他人 D. 體味親情24. 10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在臺灣海峽、臺島北部、臺島南部、臺島以東,開展“聯合利劍-2024B”演習。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指出,演習是對賴清德不斷編造“臺獨”謬論、宣揚分裂主張堅決懲戒是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挑釁的有力震懾。這表明( )①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只是人民軍隊的任務②中國人民解放軍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維護國家統一③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最高利益,不容侵犯④我國已經實現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強軍目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5. 凌晨三點就開始做早餐的面點師傅、穿梭大街小巷的送貨員、24小時輪班工作的保安、深夜堅守在崗位的醫生護士……正是每一位勞動者的努力,才讓城市奏出最美的交響樂!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勞動是財富源泉、幸福的源泉,只要勞動就能過上幸福生活②正是無數勞動者的奮斗與奉獻,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③腦力勞動者比體力勞動者創造的價值更大,更值得我們學習④我們只有辛勤勞動,發揚實干精神,才能實現個人夢和中國夢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Ⅱ卷二、請根據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共5題,共50分。26. 判斷說理閱讀材料,判斷下列做法或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在括號內打“正確”,錯誤的在括號內打“錯誤”),并說明理由。小王家里飼養的寵物狗經常在夜里狂吠,對此,鄰居很有意見,多次與小王交涉,小王卻理直氣壯地說:“我有權養狗,狗叫是正常現象。”鄰居于是報警,反映狗叫擾亂了他們的正常生活,侵犯了他們的權利。(1)小王的言行。( )理由:____(2)小王鄰居的行為。( )理由:____27. 時事評說自2024年9月2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施行。該法在學校國防教育方面,明確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該法進一步完善了國防教育體系,對小學和初級中學、高中階段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國防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途徑等進行補充完善,并對國防教育課程設置提出明確要求。結合時事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修訂的意義。28.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情境一 互聯網,就像點石成金的“魔杖”,不管“加”上什么,都會發生神奇的變化:“互聯網+通信”就有了即時通信工具;“互聯網+交通”就有了打車軟件、網上購票;“互聯網+教育”就實現了遠程教學;“互聯網+政府”就有了網上政府、云上政府建設……情境二 某中心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調研的省份中,有九成農村留守兒童長期使用專屬手機或者長輩的手機,其中近七成兒童用手機看短視頻。短視頻沉迷極易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短視頻中的一些不良信息還會對未成年人產生誤導,進而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小覷。防范短視頻沉迷,是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應有之義。(1)根據情景一,結合所學知識,描述網絡世界的精彩之處。(2)針對情境二所反映的問題,請你從不同角度為防范短視頻沉迷提出幾條合理化建議。(至少3個角度)2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小方與同學約好周日一起參加志愿者活動,早上八點在校門口集合。早晨,鬧鐘響了,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媽媽來催他:“趕緊起床,要遲到了!”“沒事,我不到,他們不會走的。”小方到校門口時,有同學抱怨說:“你怎么遲到了十分鐘”。(1)請簡要評析材料中小方的言行。(2)為避免發生類似的行為,你會向小方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議。(3點即可)30.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為創建良好校園風尚,我校組織學生觀看《致敬功勛模范:時代豐碑、國家脊梁》。15位功勛模范人物,他們是共和國“最閃亮的星”。人物一:王永志——為國鑄箭 夢圓飛天 研制戰略導彈、研發運載火箭、送中國人上太空并籌建“天宮”……這是組織交給他干的三件事,也是他用一輩子千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可謂驚天動地,足以讓一個人窮其一生。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載人航天功勛科學家”榮譽稱號、最美奮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這些年來,王永志收獲了無數榮譽。每一次,他都會謙虛地說,榮譽屬于整個中國航天人。人物二:李振聲——耕耘天地間 筑牢大國糧倉 他在祖國西北耕耘30多年,培育推廣抗病、高產的遠緣雜 交小麥;他曾組織開展多項重大農業科技攻關,助力我國糧食 大幅增產。面對國際上一度出現的“誰來養活中國”的聲音, 李振聲的話擲地有聲:“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 2020年,年近90歲的李振聲再次提出建設“濱海草帶”的 構想一通過種草養畜,實現我國環渤海地區1000萬畝濱海鹽堿地的高效利用。(1)我們可以從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身上獲得哪些精神力量?(2)為學習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故事,請你圍繞該主題,推薦兩種活動方式。中學生小南學習了上述榜樣的事跡,心潮澎湃,寫下了如下觀后感:觀“致敬功勛模范:時代豐碑、國家脊梁”有感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他們于平凡中凸顯非凡,細微處體現偉大。奉獻社會、大愛無聲,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向他們學習,我們應該:① ;② ;③ 。請幫助小南將以上觀后感中的①②③補充完整。泉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 參考答案第Ⅰ卷一、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C【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A【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D【16題答案】【答案】A【17題答案】【答案】D【18題答案】【答案】B【19題答案】【答案】A【20題答案】【答案】D【21題答案】【答案】B【22題答案】【答案】A【23題答案】【答案】A【24題答案】【答案】C【25題答案】【答案】D第Ⅱ卷二、請根據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共5題,共50分。【26題答案】【答案】(1) ①. 錯誤 ②. 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 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 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 ①. 正確 ②.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7題答案】【答案】有利于增強廣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促進學生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增強學生維護國家利益的意識,捍衛國家利益,做到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有利于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維護國家安全。【28題答案】【答案】(1)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④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⑤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⑥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2)國家:加強防沉迷系統的研制和投入使用,從技術層面防止青少年沉迷短視頻;家長:加強監管、及時提醒、率先垂范;學校:做好正面引導工作,指導學生正確認識短視頻;社會: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等。【29題答案】【答案】(1)小方言行是錯誤的;理由:①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誠信能夠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②小方不講誠信的行為會與同學們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以后無法立身處世;③因此,小方應該要信守承諾,真誠待人,按照時間約定與同學們匯合;(2)①我們要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遵規守時,信守承諾;②不要輕易許諾,許諾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說明理由;③對人守信、對事負責,造成不良影響要主動承擔責任、爭取他人的諒解。【30題答案】【答案】(1)無私奉獻、勇于承擔責任、敢于創新、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淡泊名利、愛崗敬業等;(2)主題班會、觀看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的紀錄片或者相關影片、主題宣講等;(3)①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②掌握本領,提高自身素質;③樹立愛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等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