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1.筆算加法第2課時 筆算加法(2)【教學內容】教材第58~59頁相關內容。【核心素養目標】1.探索、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進位)的筆算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確計算。2.通過操作直觀學具,感受“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滿十進一”的過程,感悟數與運算之間的聯系,體會二者的一致性。3.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概括出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提升總結歸納能力和運算能力。【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進位)的筆算算理。難點:感悟數與運算之間的聯系,體會二者的一致性。【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這是上節課我們提出的數學問題。第1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第2個問題。二、探究新知1.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教材第58頁例2】(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師:要求這兩個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該怎樣列式呢?預設:35+37。(2)自主探究,分享交流口算方法。師: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學生動手擺一擺,寫一寫,然后舉手匯報:5個一加7個一是12個一,12個一可以看成是1個十和2個一組成;3個十加3個十就是6個十,再加上“新”的1個十,就是7個十,7個十與單獨的2個一合起來就是72。口算時,先算5+7=12,再算30+30=60,最后算60+12=72。師:大家都聽明白了嗎?(如果學生有疑問,教師要及時講解、疏導。)(3)學習筆算方法。師:這個過程也可以用豎式表示,大家試著寫一寫吧!學生嘗試寫豎式,教師巡視、觀察。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豎式過程?學生上臺展示并結合口算過程進行講解:相同數位對齊,先算個位上的5加7,結果是12,寫在橫線的下面,要注意“1”寫在十位上,“2”寫在個位上;再算十位上的3加3,其實也就是30加30,結果是60,要注意“6”寫在十位上,“0”寫在個位上;最后算12加60,結果是72。師:有更簡便的表示方法嗎?預設:先把相同數位對齊,個位上5加7得12,向十位進1,這個“1”寫在37的“3”的右下角,要寫小一點,并在橫線下面的個位上寫“2”;十位上3加3得6,再加上進位的“1”,就是7,這里的7表示7個十,所以在十位上寫7,最后得數就是72。(如果學生說不出來這種方法,教師直接介紹并利用課件演示豎式過程。)師:剛才我們都是從個位算起的,想一想,如果先從十位算起,會遇到什么問題?學生思考并計算,然后舉手匯報遇到的問題:預設1: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已經計算了,這時還要再算一遍。預設2:這種很容易漏算,會導致結果出錯。師:說得非常好,列豎式計算時,從個位算起更能保證答案的準確性。2.遷移類推,加深理解。【教材第59頁“試一試”】師:你能用豎式計算這兩道題嗎?動手試一試吧!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并提問:第一道題中,6加4得10,該怎樣寫?第二道題中,9應該與幾對齊,為什么?學生根據教師提問完成豎式計算,然后舉手匯報過程:3.歸納一般方法。師:結合這些豎式計算過程討論一下,100以內的筆算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學生討論、交流,概括出計算法則: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三、快樂應用1.完成教材第59頁“做一做”第1題的部分題。2.完成教材第59頁“做一做”第2、3題。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筆算加法(2)第五單元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1.筆算加法第1課時 筆算加法(1)【教學內容】教材第56~57頁以及第59頁相關內容。【核心素養目標】1.通過觀察現實背景,發現并提出與之有關的加法數學問題,培養發現、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2.借助直觀學具,遷移100以內數的意義及口算加法的學習經驗,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3.經歷操作、交流、觀察等過程,溝通口算和筆算的聯系,感悟計算過程本質上的一致性,發展運算能力及推理意識。【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算理。難點:溝通口算和筆算的聯系,感悟計算過程本質上的一致性。【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教材第56頁主題圖】師:紅星小學的老師們正組織一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國家博物館呢!仔細觀察這幅圖片,你知道了什么?預設:我知道了每個班級的人數,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2人,一(3)班有37人,一(4)班有34人。師:你能提出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嗎?學生思考,然后舉手回答:預設1:一(1)班和一(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預設2:一(1)班和一(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解決第1個問題。二、探究新知【教材第57頁例1】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師:要求這兩個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該怎樣列式呢?預設:35+32。2.自主探究,分享交流口算方法。師: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學生動手擺一擺,寫一寫,然后舉手匯報:師:大家都是這么做的嗎?在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我們要記住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也就是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3.學習筆算方法。師:這個口算的過程也可以用豎式表示。師:你知道為什么5和2、3和3要對齊嗎?預設:幾個一和幾個一對齊,幾個十和幾個十對齊。師:說得真好!這其實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接下來該怎樣寫呢?你們能結合口算過程試著寫一寫嗎?學生初步嘗試,教師巡視指導,并挑選作品展示:師:這位同學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為什么這樣寫嗎?預設:“7”表示5+2的和是7,“60”表示30+30的和是60,再把7和60加起來,結果就是67。師:大家都聽懂了嗎?有不一樣的表示方法嗎?預設:我與這種方法不一樣,我是直接把6寫在十位上的。因為十位上的3表示3個十,3個十加3個十就是6個十,也就是60,所以直接在十位上寫6就可以了。在學生展示了這種方法后,教師介紹這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的簡便寫法,并再次利用課件演示豎式過程。師:剛才我們都是從個位算起的,想一想,可以先從十位算起嗎?學生思考,并嘗試計算,發現從十位算起與從個位算起的結果是一樣的。三、快樂應用1.完成教材第59頁“做一做”第1題的部分題。2. 14+31= 58+20= 25+34=3.小青蛙跳荷葉。(連一連)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筆算加法(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筆算加法(1).docx 第2課時 筆算加法(2).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