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比例的認識》教學設計課題 比例的認識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六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以及比的應用基礎上,通過觀察、交流,結合“圖片像不像”“調制蜂蜜水”等情境,認識比例,理解比例的意義,并可以找到生活中的比例。在會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比例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即外項積等于內項積,以及分數形式的比例交叉相乘積相等,并會正確運用比例基本性質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結合“圖片像不像”“調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能通過化簡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學習內容分析:通過觀察、計算,發現并理解“比例中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并能根據這一規律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學科核心素養分析:經歷觀察比較、自主探究等活動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重點 比例的基本性質,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是否能構成比例。難點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是否能構成比例。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什么叫作比?師:什么叫作比值?師:什么叫作比的基本性質?課件出示:求下列比的比值 生: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生: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作比值。生: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 除外),比值不變。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復習導入,從已有知識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主動構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講授新課 任務一:認識比例。師:請你寫出每張照片的長和寬的比,并求出比值。師:你發現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比相等的圖像,比不相等的圖不像。如A和D兩張圖片, 長與長、 寬與寬的比相等, 6∶12=4∶8 , 所以就像。師:請寫出圖A、圖B中長與寬的比,圖A與圖D的長與長、 寬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師:你發現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圖 A 長 與 寬 的 比 是6∶ 4,圖B長與寬的比是3∶ 2,6∶ 4= 3∶ 2,所以也像。 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自學要求:(課本16頁認一認)★( )叫作比例的項★( )叫作比例的外項★( )叫作比例的內項★12和4是( )項;( )和( )是內項。★把12∶6=8∶4寫成分數形式( ),( ) 和( )內項。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講解:師:右圖是調制蜂蜜水時蜂蜜和水的配比情況,根據比例的意義,你能寫出比例嗎?寫一寫,與同伴交流。師:比和比例相同嗎?有什么區別?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說一說。生:圖A與圖B長與長、寬與寬的比:6 ∶3=2 4∶2=2圖A與圖D長與長、寬與寬的比相等。學生自學后匯報。生:3∶ 2和15∶ 10兩個比的比值都是1.5, 所以3∶ 2= 15∶ 10。 學生思考后回答。 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認識數學價值,養成樂于思考,敢于質疑,言必有據的良好品質。任務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課件出示:寫出上節課學習的幾個比例,仔細觀察,你會有新的發現。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小結:兩個內項積和兩個外項積相等。課件展示:淘氣的發現你同意嗎?再寫幾個比例驗證一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小結:在比例中,兩個外項積和兩個內項積相等。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學生先獨立觀察,然后說說自己的發現。學生嘗試寫比例。 課堂上以學生自主發現為主,引導學生發現規律,驗證規律,應用規律,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課堂練習 基礎題:1.(1)分別寫出圖中兩個長方形長與長的比和寬與寬的比,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⑵分別寫出圖中每個長方形長與寬的比,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15:18和30:16 4:8和5:20 3.應用比例內項的積與外項的積的關系,判斷下面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并寫出組成的比例。 習題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不僅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題:4.下面各表中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把能組成比例的寫出來拓展題 5.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情況如下表。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寫出三個不同的比例。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比例的認識12∶6=8∶4 內項外項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這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質。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等呈現本節課的重難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填空。(1) 表示( )的式子叫作比例。(2) 18∶24的比值是( ),6∶8的比值是( ),它們的比值( ),組成的比例可以寫成( ),也可以寫成 。(3) 寫出比值是2的兩個比( )和( ),組成的比例是( )。2.(1)寫出右圖中圖 A、 圖 B 兩個正方形的邊長與邊長的比以及周長與周長的比, 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 (2)寫出兩個正方形面積與面積的比, 這個比與邊長之間的比能組成比例嗎? 3.小強3分鐘走了180米,小剛1小時走了3.6千米。小強說他們各自所走的路程和時間的比能組成比例,小剛說不能組成比例。請問:誰說的對?4.根據下面的兩組乘法算式,分別寫出兩個不同的比例。【綜合實踐類作業】想一想,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比例》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比例》單元是數與代數領域第三學段“數與代數”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提出了:在實際情境中理解比例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課程標準》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認識比例尺,能說出比例尺的意義;在實際情境中,會按給定比例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換算;2.能在方格紙上,按給定比例畫出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后的圖形,形成空間觀念和推理意識。(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比例的應用、圖形的放大和縮小三個部分。(三)學生認知情況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除法的意義和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單元目標擬定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比例中內項的積等于外項的積”的規律,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解比例。2.經歷觀察、操作與交流等活動,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比例尺,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3.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能利用方格紙按一定的比將簡單的圖形放大或縮小,發展空間觀念。4.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使學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項。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把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教學難點通過對比和比例的比較,使學生深刻體會比例的意義;用比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會把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運用比例的相關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并在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積累和豐富解決問題的經驗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比例知識與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系,綜合運用多種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從具體編排來說,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思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提供充分的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對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的理解;比例和比例尺是本單元學習的重要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是學習其他知識及其相關應用的基礎。創設有趣情境,以“設計巨人教室”等具體任務驅動“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等知識的學習;教科書注重通過創設有趣情境,用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解比例”等知識學習的價值。3.重視知識間的溝通與聯系,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單元學習的比例、比例尺等知識與前面已學習的比、除法、分數、方向與位置等知識都有一定的聯系,知識的綜合性較強。教科書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內在聯系,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2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數與代數 比例 比例的認識 1比例的應用 1比例尺 1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比例的認識 目標:結合“圖片像不像”“調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能通過化簡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通過觀察、計算,發現并理解“比例中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并能根據這一規律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任務一:認識比例。 任務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通過自主學習活動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能通過化簡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理解“比例中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并能根據這一規律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比例的應用 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據“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求比例中的未知項,會正確解比例。 任務一:運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會列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據“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求比例中的未知項,會正確解比例比例尺 目標: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學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和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任務一:認識比例尺。 任務二:解決有關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學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和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通過學習活動,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目標: 結合“設計巨人教室”的具體任務,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圖形放大和縮小的含義。 能利用方格紙按指定的比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任務一: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象。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初步理解圖形放大和縮小的含義。能利用方格紙按指定的比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六下2.1《 比例的認識 》(教案).doc 北師大版六下《比例》大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