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 孫權勸學導學案(教師版)學習目標①文化自信:認識中華文化中歷史典籍的寶貴價值,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②語言運用:理解《孫權勸學》中的重要文言詞語及句式,分析人物的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③思維能力:學習規勸的藝術——善勸,明白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勉勵自己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④審美創造: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等文學常識,理解古代士人重視學習與個人修養的文化傳統。學習過程【自主預習】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蒙辭(推辭)以軍中多務(事務)(2)但(只)當涉獵 (3)見(了解)往事耳(4)自以為(認為 )大有所益 (5)及(等到)魯肅過尋陽(6)即更(重新)刮目相待(7)蒙乃(才)始就學(8)權謂(對……說)呂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yé):通“耶”,語氣詞,表反問。)(2)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涂:通“途”,道路。)3.寫出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博士:古義: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官。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2)見往事耳往事:古義:歷史。 今義:過去的事情。(3)但當涉獵但:古義:只。 今義: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4)孰若孤孤:古義:古時王侯的自稱。_ 今義:孤獨。4.古代文言文中的許多語句是成語的重要來源,請根據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應的成語,并分別用成語造句。①比喻人學識尚淺。(吳下阿蒙)造句如果不努力學習,將來可就要成為吳下阿蒙了。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刮目相待)造句幾天不見,她的談吐竟然如此不凡,真讓人刮目相待。5.翻譯下列句子。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我難道想要你鉆研經書當博士嗎!②卿言多務,孰若孤?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呢?③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以你現在的才干、謀略來看,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④即更刮目相待。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對待。⑤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6.(1)《孫權勸學》選自《 資治通鑒 》,《 資治通鑒 》是北宋(朝代) 司馬光 主持編纂的一部 編年體 通史,記載了從 戰國 到五代1362年間史事。 (2)文中“治經”中的“經”指《 易 》《詩》《書》《 禮 》《春秋》等書。【文本精析】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寫出怎樣的語氣?表現孫權怎樣的心理?用雙重否定的形式寫出堅決的語氣,神態鄭重嚴肅,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流露出關心與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寫出怎樣的語氣,表達怎樣的心情?前一句“邪”表示反問的語氣,可譯為“嗎”,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強調并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管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鑒今);后一句中“耳”表限制語氣,可譯為“罷了”。這句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與愛護。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是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這番話表現出孫權善勸。他對呂蒙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4.“卿今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表現了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表現出魯肅當時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使魯肅既吃驚,又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了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驚人的長進。5.“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的接應,說明了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現出呂蒙頗為自得的神態。6.“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為自己的進步深感了到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于“啊”。呂蒙與魯肅的對話有一種調侃的趣味。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的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之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提高訓練】魯肅過蒙屯下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 ”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因為肅畫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并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書三上,權乃聽。蒙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國志·呂蒙傳》節選)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過:經過(2)詣:到 (3)就:走近 (4)悉:全、都2.用“/”給下列句子斷句。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3.句子翻譯。(1)將何計略以備不虞 譯文:(你)打算用什么計策來防備意外情況呢?(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譯文: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謀略竟到了這種地步。4.魯肅為什么和呂蒙“結友”?魯肅起初對呂蒙不屑一顧,在和呂蒙交談后,被他的才能和謀略所折服,于是,與他“結友”而別。5.聯系課文《孫權勸學》,談談你對呂蒙的看法。此題為開放性題目。(1)勤奮好學;(2)勇而有謀略,識軍計。(此答案僅在參考,只要說的有理即可。)【拓展延伸】1.你讀了這篇短文有什么感想?在日記本上寫一篇讀后感。略2.查找摘記有關讀書、學習的詩句、格言。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②書到用時方恨少。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④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⑤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⑦行萬里路,讀萬卷書。⑧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⑨知識就是力量。⑩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4 孫權勸學說課稿一、說教材《孫權勸學》是義務教育標準課程部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孫權勸學》講的是孫權勸說東吳大將呂蒙認真學習的故事,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文章簡練生動,用語不多,但能在寥寥數語中描摹出人物說話時的口吻、情態和心理,人物個性鮮明,躍然紙上,堪稱人物語言描寫的精品之作。同時文章倡導了一種謙虛好學,重視閱讀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具有極強的教育價值。從教材的編排體系來看,本課緊扣單元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名人的品格、態度與精神這一要求,同時新教材將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單元中,也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與積累文言知識,提高自己的文言閱讀能力。二、說學情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初中階段學生的獨立意識和逆反心理越來越強,因此教師要積極采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節課教學的對象的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已學習過《詠雪》《誡子書》《陳太丘與友期》等幾篇淺顯的文言文,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已有一定的積累,關鍵是要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和鑒賞能力。三、說教學目標。新課程標準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強調初中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鑒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①文化自信:認識中華文化中歷史典籍的寶貴價值,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②語言運用:理解《孫權勸學》中的重要文言詞語及句式,分析人物的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③思維能力:學習規勸的藝術——善勸,明白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勉勵自己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④審美創造: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等文學常識,理解古代士人重視學習與個人修養的文化傳統。四、說教法學法依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初中生的心理認知發展規律,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演示,并采取啟發引導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親力親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更好的將知識進一步內化。教法1.朗讀體會法2.學案學習法3.合作探究法4.拓展延伸法學法1.朗讀體會法,請學生用多種朗讀方式走進文言,從而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2.學案學習法,通過學案提高了教學效益,將課堂效益最大化。3.合作探究法;依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4.拓展延伸法,將麗江本土的東巴俗語作為本土教材,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向課外延伸,最大化的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傳承民族文化精髓。五、說教學過程(一)導入激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由三國演義說起,引出呂蒙,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教師在介紹時采用說書的方式(用半文半白語言),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二)辨讀課文,對照注釋讀準字音、節奏。1、學生自由讀,對照注釋讀通課文。培養學生看注釋的習慣。2、單個學生表演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點評。通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把握課文的朗讀要求。對難句的朗讀老師要抓住契機調動學生進行探究,不可輕易放過。在此環節中,教師充分發揮激發引導作用,讓學生聲情并茂,搖頭晃腦,拿腔拿調的讀,讀出古韻古味。(三)教師范讀,學生點評。教師聲情并茂的吟誦把學生帶入當時的情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同時讓學生給老師的朗讀挑刺,學生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可被充分激發。(四)析讀課文,理解文義。采用文白互讀的方式,一學生讀原文,另一學生用白話文進行解說。解說時要力求語言生動流暢,再現原文神韻。這樣可避免傳統逐字逐句翻譯的機械和刻板,既可培養學生的文言理解力,又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力。在文白互讀的過程中,教師、學生及時進行點評,加深學生對重點文言詞匯的理解。同時,通過投影對常用文言詞匯進行疏通檢測。(五)分角色演讀,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學生扮演孫權、呂蒙、魯肅,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態、語氣等進行角色朗讀,揣摩品味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學生演讀的時候引導他們細細品味,用“------寫出了-----”的句式品味文章語言。這樣,學生在自主的體驗探究中就可以輕松的突破本課重點,學習并掌握富有情趣的對話描寫。(六)創造閱讀。接受美學認為,讀者對文本的閱讀不應是被動的,而應參與到對文本的再創作活動之中。文中有多處空白,為學生的創造性閱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話省略了許多未說的內容;“蒙乃始就學”,如何學,本文沒說,盡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呂蒙究竟談了些什么讓魯肅大驚?這些內容盡可以讓學生去想象、去補充。學生在補充時可文言可白話,可文白夾雜,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七)聯想鏈接,精神內化。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請用一句俗語或名言或古詩文名句進行解釋。(八)吟誦課文。學生能背則背,不能背就讀,課堂在課文的吟誦聲中結束。六、說板書設計不可不學(必要性)孫權:勸學 涉獵、見往事(方法,目的)孤常讀書(現身說法)→開卷有益呂蒙:辭學——就學魯肅:大驚——結友4 孫權勸學導學案(學生版)學習目標①文化自信:認識中華文化中歷史典籍的寶貴價值,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②語言運用:理解《孫權勸學》中的重要文言詞語及句式,分析人物的對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③思維能力:學習規勸的藝術——善勸,明白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勉勵自己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④審美創造:了解《資治通鑒》及司馬光等文學常識,理解古代士人重視學習與個人修養的文化傳統。學習過程【自主預習】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蒙辭( )以軍中多務( )(2)但( )當涉獵 (3)見( )往事耳(4)自以為( )大有所益 (5)及( )魯肅過尋陽(6)即更( )刮目相待(7)蒙乃( )始就學(8)權謂( )呂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2)見往事耳往事: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3)但當涉獵但: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4)孰若孤孤:古義____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文言文中的許多語句是成語的重要來源,請根據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應的成語,并分別用成語造句。①比喻人學識尚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譯下列句子。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卿言多務,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大兄何見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1)《孫權勸學》選自《 》,《 》是 (朝代) 主持編纂的一部 通史,記載了從 到五代1362年間史事。 (2)文中“治經”中的“經”指《 》《詩》《 》《 》《春秋》等書。【文本精析】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寫出怎樣的語氣?表現孫權怎樣的心理?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寫出怎樣的語氣,表達怎樣的心情?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4.“卿今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表現了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5.“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6.“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提高訓練】魯肅過蒙屯下魯肅代周瑜,當之陸口,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遂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 ”肅造次應曰:“臨時施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因為肅畫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并蒙。蒙固辭,陳啟顧等皆勤勞國事,子弟雖小,不可廢也。書三上,權乃聽。蒙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國志·呂蒙傳》節選)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過: (2)詣: (3)就: (4)悉:2.用“/”給下列句子斷句。于是又為擇師使輔導之其操心率如此3.句子翻譯(1)將何計略以備不虞 譯文:(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譯文:4.魯肅為什么和呂蒙“結友”?5.聯系課文《孫權勸學》,談談你對呂蒙的看法。【拓展延伸】1.你讀了這篇短文有什么感想?在日記本上寫一篇讀后感。2.查找摘記有關讀書、學習的詩句、格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 孫權勸學 說課稿.docx 4《孫權勸學》導學案(學生版).docx 4《孫權勸學》導學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