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4.2依法履行義務道德修養:懂得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理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健全人格: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責任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法治觀念:認真學習法律,嚴格依法辦事,以法作為自己行為選擇的首要標準,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觀念的好公民。責任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義務意識,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權利義務相統一;法定義務須履行。教學難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導入新課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你分得清嗎?請選出基本義務人格尊嚴服兵役依法納稅人身自由遵守憲法和法律監督權選舉權勞動宗教信仰受教育維護國家利益隱私權√√√√√√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自主學習教材。思考并解決下列問題:1、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2、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3、如何履行法定義務4、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及后果第一目 權利義務相統一探究一 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情境:課堂上,老師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解知識點,可總有同學小聲說話、做小動作、打鬧擾亂教學秩序,以至于我們無法集中精神聽課。個別同學的行為,侵犯了其他同學的什么權利?在課堂上我們應履行好什么義務?我們行使權利和自覺履行義務有沒有關系?思考:受教育權受教育的義務探究與分享享有被撫養權利履行贍養扶助義務履行撫養教育義務享有被贍養權利小時候……成年后……在子女未成年時……年老時……子女父母第四十九條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問題思考:1.國家財政收入支出靠什么?2.如果每個人不履行這項義務,我們的受教育權利、物質幫助權、就業權、生命健康權等權利能否實現?3.從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2024年“國家賬本”:28.5萬億元如何花?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達28.5萬億元,根據預算安排,今年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安排均超過4萬億元,衛生健康、農林水、城鄉社區等支出安排均超過2萬億元。而近些年重點提倡的科技創新也得到了有力保障,科學技術支出預算約1.2萬億元。合作探究(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權利義務履行享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權利的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鏡頭一:軍人履行了保家衛國的職責,車站為其設置了軍人優先通道或窗口。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鏡頭二:公民亂停放車輛,不規范擺攤,導致出行困難。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條件。壯壯的成長日記思考:壯壯的說法可行嗎?為什么?有一段時間,壯壯不太適應學校的生活,不想去上學。他說:“上不上學是我自己的事,誰也管不了! 我想不上就不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以案說法大哥是家中長子,日子過得比較艱辛,家中很多事都是大哥來操辦;二弟沒有正式工作,日常開銷基本都是父母供給,是長不大的啃老族;三弟上學時刻苦認真,如愿考入一所985大學,現在擁有一家工廠,他積極納稅,工廠被評為明星企業。天降霹靂,父親突然去世,這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留下了多年的存款和年邁的母親,錢怎么分,母親怎么贍養?兄弟三個出現爭議。你覺得,他們爭議的內容可能是什么?財產的繼承母親的贍養二弟說:“我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法養咱媽,而且因為我現在生活困難,存款應當至少分我一半!”對于二弟的說法,你持什么觀點?二弟有繼承權,但也應該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二弟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受教育的權利好好學習的義務勞動也是義務勞動的權利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勞動權和受教育權)第四十三條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一)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三)在學業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定的學業后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第四十四條 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筆記整理課堂筆記:【筆記】權利與義務的關系?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公民義務權利享有履行需要促進探究二 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探究與分享——如何“挑”擔子?寓意:主人公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大步向前走寓意:主人公享有權利多,履行義務少,結果寸步難行以上兩幅圖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不能割裂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只想享受權利,不想承擔義務。被撫養教育的權利受教育權勞動的義務遵守學生行為規范需要父母的照顧陪伴,辛勤付出既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又獲得勞動報酬和收益需要老師辛勤付出既是對自己的約束也有利于校園和諧發展權利的取得,必然有義務的付出義務的付出,也對應著權利的取得公民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以案說法女白領陶女士向公司請了病假,表示自己需要休息兩個星期左右。公司方面雖然懷疑病情的真實性,但還是準了假,結果發現病假期間,陶女士去了坦桑尼亞旅游,公司當即解除了和陶女士的勞動關系。陶女士辯稱去坦桑尼亞治病,認為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違法,把公司告上了法院,索賠15萬元。但是陶女士沒有提出去坦桑尼亞接受治療的證據。一審法院認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的做法并沒有違反相關法律,不支持陶女士的訴訟請求。陶女士不服,提起了上訴,二審法院維持了原判。女子謊稱生病卻去旅游被辭退請你從陶女士的事例分析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社會熱點課后延時服務課后延時服務政策確保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和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小學初中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提供2小時的課后服務,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有條件的初中,周一至周五可設晚自習(一般安排2小時以內,原則上不晚于20:30結束)。思考:“課后延時服務”給教師帶來了哪些新的困擾?面對這些困擾,我們怎么幫他們解決?知識鏈接有關權利和義務的幾種錯誤認識錯誤認識 指正等同論:權利即義務,義務即權利 二者有嚴格界限,不能等同割裂論: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的,可以分離的 二者相對應而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先后論: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實質是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側重論:享有權利比履行義務更重要 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能說哪個更重要均等論:享有多少權利就履行多少義務 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不可能完全等量筆記整理課堂筆記:【筆記】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第二目 法定義務須履行公交車上讓座有秩序排隊服兵役禁止大聲喧嘩依法納稅探究與分享以上哪些是法定義務?哪些是道德義務?法定義務法定義務道德義務道德義務道德義務具有強制性;不履行受法律制裁。不具有強制性,需自覺自愿履行;不履行受輿論譴責。以案說法歸還失物能否索要報酬?談談你的看法,與大家分享。“拾金不昧”是否只是一種美德?從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法律的角度看,撿到失物歸還失主是法定義務,作為公民應該自覺履行。不歸還會構成違法行為,但失主應該向撿到失物者道謝。知識鏈接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三百一十六條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二百七十條: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探究三 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含義(1)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特點以案說法故意損壞共享單車,導致他人無法使用的行為,已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在共享單車的二維碼之外,在車身另行設置二維碼,通過使得用戶誤掃而進行電信詐騙,屬于詐騙行為。輕者,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予以行政處罰;重者,則可能構成《刑法》第266條的詐騙罪。②(重要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以案說法小斌等幾名15歲的學生多次糾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語威脅等手段搶劫其他未成年人財物,后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法院審理,小斌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小斌等人因觸犯刑法身陷牢獄,我們從中得到怎樣的警示?實施了法律禁止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違反法定義務未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探究四 怎樣履行法定義務?(1)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否則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制裁。生活中常見的法定義務(要求我們做的)依法納稅接受義務教育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保護野生動物促進民族團結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我國法律要求公民必須作出的行為還有: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勞動的義務;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夫妻雙方有義務實行計劃生育,父母有義務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義務贍養扶助父母等。(2)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生活中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不贍養老人非法走私販賣毒品偷稅漏稅不讓孩子上學遺棄孩子實施詐騙開設賭場吸食毒品泄露國家秘密酒后駕車偷竊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做的行為有: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公民的姓名。禁止故意傷害他人;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禁止酒后駕車;禁止偷竊等等;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筆記整理課堂筆記:【筆記】公民如何履行法定義務/要求①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法定義務法律要求做的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我們堅決不做第三目 違反義務須擔責探究五 違反法定義務的表現及后果?表現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后果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公民違反民事法律,違反行政法律,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以案說法案例:王某拒絕贍養父母,父母將王某告上法庭,經人民法院審理后,判處王某每月支付贍養費1200元,并保證拿出一定時間照顧父母思考:1、王某沒有履行什么義務?2、王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民事責任案例:陳某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200元罰款。思考:陳某沒有履行什么義務?陳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行政責任案例:黃某為牟取私利,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1類瀕危野生動物),構成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思考:黃某沒有履行什么義務?黃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處罰。刑事責任筆記整理課堂筆記:【筆記】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的法律責任(1)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2)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行政處罰: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3)違反刑事法律應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刑罰處罰: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課堂小結法律要求做的( )法律禁止做的( )做法:增強( )意識和( )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公民是合法權利的( )也是法定義務的( )權利與義務( )法定義務具有( )法定義務須履行某些權利同時也是( )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義務須擔責違反民事法律承擔( )違反行政法律承擔( )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承擔( )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享有者承擔者義務。例如,勞動和受教育權利義務強制性必須去做堅決不做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依法履行義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