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比身高——小數加減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核心素養目標1. 數感:在理解小數加減法算理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2. 運算能力: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能夠準確、合理地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3. 模型意識:將生活中的比身高、稱體重等實際問題抽象為小數加減法的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模型意識和應用能力。4. 推理意識:通過對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探究,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二)知識與技能目標1. 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減法(不進位、不退位和一位小數進位、退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2. 能夠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如比身高、稱體重等情境中的問題。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算理。2. 能夠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二)教學難點1. 理解小數加減法中相同數位對齊的算理,尤其是一位小數進位、退位的情況。2. 靈活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情境教學法四、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3 分鐘)教師活動: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動物樂園看看。(展示動物樂園的情境圖)瞧,這里有幾只可愛的小鹿正在比身高呢!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找出相關信息:小花高 2.4 米,鹿媽媽比小花高 1.7 米,小黑比小花矮 0.8 米,鹿爸爸高 6 米)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學生活動:認真觀察情境圖,找出數學信息,積極提出問題,如“鹿媽媽高多少米?”“小黑高多少米?”“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等。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動物樂園比身高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問題意識。(二)探究新知(15 分鐘)1. 探究小數加法(不進位)的計算方法(5 分鐘)教師活動:我們先來解決“鹿媽媽高多少米?”這個問題。誰能列出算式?(板書:2.4 + 1.7)這是一道小數加法算式,該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巡視各小組,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適時給予指導)請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匯報,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方法:①借助元角分的知識,把 2.4 元看作 2 元 4 角,1.7 元看作 1 元 7 角,2 元 + 1 元 = 3 元,4 角 + 7 角 = 11 角 = 1 元 1 角,3 元 + 1 元 1 角 = 4 元 1 角,也就是 4.1 米;②借助直觀圖,用正方形表示 1,長方形表示 0.1,通過拼擺直觀圖理解算理;③列豎式計算,引導學生說清楚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即相同數位對齊)教師重點講解列豎式計算的方法,強調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從最低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板書豎式計算過程)學生活動:獨立思考計算方法,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小組代表匯報方法,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理解不同的計算思路,重點掌握列豎式計算的方法和算理。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小數加法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合作意識。通過重點講解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2. 探究小數減法(不退位)的計算方法(5 分鐘)教師活動:接下來我們解決“小黑高多少米?”這個問題。誰能列出算式?(板書:2.4 - 0.8)請同學們自己嘗試用豎式計算,然后和同桌交流你的計算過程。(巡視指導,關注學生的計算情況)請一位同學上臺板演豎式計算過程,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引導學生說清楚小數點對齊,從最低位減起的過程)教師再次強調小數點對齊的重要性,以及計算時的注意事項。學生活動:獨立用豎式計算,同桌交流計算過程。上臺板演的學生說清楚計算過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提出疑問或補充。設計意圖:在學生掌握小數加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同桌交流和上臺板演,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3. 探究小數減法(退位)的計算方法(5 分鐘)教師活動:最后我們來解決“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這個問題。誰能列出算式?(板書:6 - 2.4)這道題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現 6 是整數,沒有小數部分)那該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組內討論。(巡視各小組,參與討論,適時引導)請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的方法。(可能出現把 6 改寫成 6.0 再進行計算的方法,教師重點講解這種方法的算理,即根據小數的性質,在整數的末尾添上 0 變成小數,不改變數的大小,這樣就可以和 2.4 進行相同數位對齊的計算)板書豎式計算過程,強調退位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學生活動:獨立思考計算方法,小組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匯報方法,認真傾聽,理解把整數改寫成小數進行計算的算理,掌握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設計意圖:通過解決有挑戰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相互啟發,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三)鞏固練習(5分鐘)1. 基礎練習(5 分鐘)教師活動:課件出示“練一練”第 1 題“畫一畫,算一算”。請同學們先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檢查。(巡視,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糾正錯誤)請幾位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畫的,怎么算的。學生活動:獨立完成練習,同桌互相檢查。匯報時說清楚畫圖和計算的過程。設計意圖:通過畫圖和計算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掌握。(四)課堂小結(4 分鐘)教師活動: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小數加減法。誰能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等方面進行總結)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補充和完善,強調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生活動: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收獲和體會。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反思意識。(五)布置作業(3 分鐘)教師活動:課后請同學們完成教材相關練習題。另外,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小數加減法,記錄下來,下節課我們一起交流。學生活動:記錄作業要求,明確完成任務。設計意圖:通過書面作業,鞏固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知識的掌握。通過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小數加減法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觀察能力,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五、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直觀教具(正方形、長方形卡片等)六、教學板書設計比身高——小數加減法1. 鹿媽媽高多少米?2.4 + 1.7 = 4.1(米)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相加,滿十進一。2. 小黑高多少米?2.4 - 0.8 = 1.6(米)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相減。3. 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6 - 2.4 = 3.6(米)把 6 看成 6.0,小數點對齊,退位減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