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 認識平面圖形課題 1.平面圖形的認識 課型 新授教材 分析 “認識平面圖形”是數學教材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起始 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具有重要意義。 教材通過“畫一畫、分一分”等活 動,引導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教材以生 動的圖片和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認識這些圖形的特征,為后續學習幾何知識 奠定基礎。學情 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對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 在學習這部分 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在生活中接觸過一些平面圖形,如書本的面是長方形、魔方的面是正方形 等。 但是,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識還比較模糊,缺乏系統的認識和理解。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 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 點,通過豐富的活動和直觀的演示,引導學生認識平面圖形。 同時,由于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 時間集中,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素養 目標 符號意識:能夠認識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圖形符號,并能準確說出它們的名稱。 空間意識:認識平面圖形在空間中的存在形式,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 幾何直觀: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能力。重點 1.認識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這五種平面圖形的特征。 2.能夠正確區分不同的平面圖形。難點 1.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能力。課前 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卡片若干。過程設計環節一:情境導入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教師展示一些美麗的圖案,如花朵、動物等,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師:同學們,看這些漂亮的圖案,你們知道它們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嗎 生: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師:非常棒!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 通過展示美麗的圖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受平面圖形的存在。環節二:探究新知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1.認識平面圖形 教師拿出書本、魔方、紙盒、水杯等實物,讓學生觀察這些物體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師:同學們,看老師手里的書本,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生:長方形。 師:非常正確! 那這個魔方的面呢 生:正方形。 師:很好! 再看看這個紙盒的面呢 生:長方形。 師:同學們回答得都太棒了!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杯底,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圓形的。 教師展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卡片,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的特征。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手里有一些卡片,你們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這些卡片,我們一起來摸 一摸,看一看這些卡片都有什么特點 首先我們先拿出長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用手沿著四 周摸一摸(師邊說邊示范,學生跟著摸一摸)說說你們有什么發現呢 生: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 長方形有兩條長邊和兩條短邊,正方形的邊都一樣長。 而且它們都有4個角,這4個角一樣大。 師:不錯! 那我們再一起來摸一下平行四邊形吧。 生:平行四邊形也是四條邊,不過它有的邊是斜的。 也有4個角,角是尖尖的。 師:很對! 三角形有幾條邊呢 生:三條邊,還有3個角。 數 學 一 認 識 平 面 圖 形 3 師:想一想、議一議,圓是什么樣子呢 (出示書上的圖形) 動手折一折,剪一剪。 數一數,說一說。 2.鞏固練習 (1)涂一涂:教師讓學生打開課本,完成“做一做、涂一涂”的練習,將不同的圖形涂上不同 的顏色。 師:同學們,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找到“做一做、涂一涂”的練習,把不同的圖形涂上不同 的顏色。 學生開始涂顏色,教師巡視指導。 (2)畫一畫、分一分:教師讓學生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后用不同的顏色將圖案中 的平面圖形分出來。 師:同學們,現在請大家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后用不同的顏色把圖案中的平面圖形分出來。 學生開始畫畫和分圖形,教師巡視指導。 (3)在釘板上圍圖形:教師拿出釘板和橡皮筋,讓學生在釘板上圍出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和三角形。 師:同學們,看老師這里有釘板和橡皮筋,現在請大家在釘板上圍出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和三角形。 學生開始圍圖形,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你們圍的圖形都很正確。 現在請大家數一數圍一個正方形用了多少根釘子 圍一個長方形呢 學生開始數數,教師提問個別學生回答。 (4)拓展延伸 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上面這些形狀的。 師:同學們,現在請大家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 或圓形的。 生:窗戶的面是長方形的。 生:魔方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紅領巾的面是三角形的。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 看來大家在生活中都很善于觀察。 從學生熟悉的實物入手,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平面圖形,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 關系。 通過觀察卡片,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平面圖形的特征,為后續的區分和辨認打下 基礎。 順著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力求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來學 習。 讓學生產生更多直觀上、形象上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平面圖形的特點。 激發學 生的興趣,從而更加順利地解決圖形問題。 通過涂一涂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平面圖形的形狀和特征。 通過畫一畫、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同時也加深學生對平面 圖形的認識。 通過在釘板上圍圖形的活動,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平面圖形的特征,培養學生的空 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通過讓學生說一說身邊的物體,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感受數學 的實用性。環節三:課堂小結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1.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2.讓學生用本節課學的幾種圖形畫一幅美麗的圖畫。 通過小結讓學生對圖形有了基本的理解,最后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話題,讓 學生自由地發揮創作。板書設計平面圖形的認識 正方形:四條邊都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 長方形:有兩條長邊和兩條短邊,4個角一樣大。 平行四邊形:有四條邊,還有4個角。 三角形:有三條邊,3個角。 圓:邊是曲線,沒有角。教學反思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情境、實物演示、操作活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認識 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這五種平面圖形。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同時,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和空間觀念,通過讓學生在釘板上圍圖形、畫一畫等活動,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平面圖形的特 征。 在教學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 例如,在讓學生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平面圖 形時,部分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回答的內容比較單一。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注重引導 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我還要關注 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 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