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0242025學年度秋季學期達標提升(模擬)】視4年3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相繼在北京召開,兩會深受全國人民關注,中學生小明也感受到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的幸福。下列觀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點不能體現新型民主的是()A.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范圍:九上+九下(1~2課)】B。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C.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根木途徑(全卷三個大題,共28個小題,共8頁:滿分100分,練習用時75分鐘)D.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填涂。每6、在我國,乳造現代公民,需要增強民主意識,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體現在日常音小題2分,共48分)行中,下列有助于增強公民民主意識的是1.2024年7月15日一18日,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A.在社交媒體上,小亮積極參與公共政策的討論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全會強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B.班委選舉時,小華出于同情將票投給了弱勢一方重要性,這不僅僅是對過往成功的總結,更是對未來挑戰的應對之策,這表明(A。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是當前的中心工作C。小明是傳統文化愛好者,最近加入學校剪紙社團學習剪紙技藝B,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同步富裕的現代化D.小福拒絕購買盜版書籍,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C.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1.下面是中國人大網在2024年9月13日發布的一則消息(節選)·D.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今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蘋常)》公開征求意見,戴止日朔為2.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在新時代,我國堅持實施鄉2024年10月12日。您可以登錄中國人大網、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提出意見,村振興戰路,農村日益呈現新面貌,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也可以將意見寄遞全回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富,有利于()上述材料體現了①緩解社會主要矛盾,消除城鄉收入差距①實行良法之治,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②轉變農村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的高質最發展②瓜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③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③立法機關懲治犯罪,維護社會安定和公民的合法權益④推動城鄉融臺發展,促進杜會公平正義④實行善治,保障公民依法有序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A.①2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如右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縱坐標Y軸代表經濟發展,直線1的變化趨勢體現8。(仲華人民共和田愛國主義教有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有,高質量發展的狀況,下列選項最有可能成為橫坐標X軸的是A.科技創新Y經濟發展傳承和型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B.城鄉臉臺偉大復興的磅璃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這C.政治建設A.體現了德治比法治更有強制力D.人口增長B.說明了要發揮道德的規范作用和法律的教化作用4.2024年1月19日,“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華行,81名個人酸報C.說明了愛國主義教育只需法律的規范作用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50個團隊被授子“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此舉D.拴釋了堅持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 .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其中有憂國憂民、道濟天下的愛國情懷。下列古詩詞能體①體現了對工程技術事業的高度重視現這一情懷的是(②有利于打造新時代卓越工程師隊伍A.人生在勤,勤則不匱③能直接影響廣大青少年未來的職業選擇B.荷利國家,不求富貴④表明我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C.見善則遷,有過則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3④D.②3④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模擬)·第1頁(共8頁)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模擬)·第2頁(共8頁)20242025學年度秋季學期達標提升(模擬)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芳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DDABCABDB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BCDcADBc題號21222324答案ACBA二、簡答題(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題號的位置,共30分)25.(6分)(1)答:正確。公民有積極參與民主生活,通過合法途徑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的權利,這有助于政府了解民意,改進工作,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2分)(2)答:我國堅持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2分)(3)答:和媽媽一起把剩菜打包回家: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打包不浪費糧食,有利于節約資源。(2分)26.(12分)(1)答:①國家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③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④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6分)(每點2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2)答:我認為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的講話講出了我們心聲: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②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推動兩岸青年加強聯系可以讓兩岸關系更融洽、親近,④中國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堅不可摧,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6分)(每點2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的情給分)27.(12分)(1)答:①增強維護民族團結意識,積極宣傳、自覺擁護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②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斗爭。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關心少數民族同學。(6分)道法·九·第1頁(共3頁)(2)答:說法錯誤,①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需要解決許多全球性問題。這些問題關系整個人類的生存,制約人類的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③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成為各國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必然選擇。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要努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面對全球客戶性挑戰,各國應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需要世界各國的一致行動,而且需要各國人民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擔當。(6分)(每點2分,考生任意答出以上3點即可得滿分)三、分析說明題(請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中相應題號的位置。共22分)28.(22分)(1)答:從展板一我們能感受到以下民生溫度:科技服務民生:通過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政務服務”,如政府網站智能問答、人工智能+市民熱線智能受理等,讓民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體現了利用先進技術提高政務服務水平,讓百姓生活更便利。政務創新便民:實現政務服務向全程網辦、好辦易辦轉變,減少了民眾辦事的繁瑣流程,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從展板二我們能感受到以下民生溫度:注重城鄉均衡:加速推進以人為本、以縣為重、城鄉融合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相互促進,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發展成果。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從醫療、教育、養老、文體設施、社會設施等著眼,保障居民獲得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務,滿足了人民在這些方面的基本需求,提高了生活質量。(6分)(2)答:①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②有利于增強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③有利于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④體現了聯合國倡導的多元、包容的文化價值理念。(6分)(考生圍繞題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3)答:圖1:中國夢是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圖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圖3: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6分)(4)答:①對文化有底氣。②對發展有信心。(2分)對國家有認同:具有強烈國家認同感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道法·九·第2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秋-9上-道法-5-答案.pdf 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