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2巴西——七年級下冊地理人教版(2024)課前導學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混血種人為主的國家1.位置半球位置 南、北半球,西半球緯度位置 赤道穿過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南部,大部分位于[1]________帶,南海陸位置 在南美洲的[2]________部,東臨[3]________洋,是一個[4]________的國家2.巴西是拉丁美洲一個面積遼闊的[5]________帶大國。3.人種構成(1)特征:巴西人口超過[6]________億,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人口中,[71]________人數量眾多,約占總人口的2/5。(2)原因:混血種人數量多。15世紀末,葡萄牙殖民者進入巴西。隨著種植園的發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隸被販賣到巴西。那時,葡萄牙人、黑種人、原住民[8]________相互通婚,他們的后代便成為混血種人。4.多元文化:在這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國家里,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1)[9]________:從歐洲傳到巴西的節日。每年[10]________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舉行隆重的游行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地狂歡。(2)桑巴舞:巴西人喜歡跳[11]________。葡萄牙的民歌、游戲,非洲的鼓樂、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結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學校,民間還有桑巴舞協會。(3)足球: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現在巴西的足球運動水平堪稱世界一流。不論在巴西的街頭還是海灘,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青年在踢[12]________。知識點2 發展中的經濟大國1.自然環境(1)地形與氣候位置 地形區 主要氣候類型東南部 [13]________高原 [14]________氣候西北部 [15]________平原 [16]________氣候(2)河流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17]________、水量最[18]________的河流,發源于安第斯山脈,向東注入[19]________洋,亞馬孫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廣,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所以水量大。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水能資源和生物資源豐富。2.工農業發展(1)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20]________帶,氣候濕熱,地形平坦,具有種植[21]________作物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農礦產品的開發歷史主要的農礦產品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種植面積擴張,農業生產進一步機械化,育種等農業技術進步,巴西農業穩定增長。目前,巴西的[22]________、蔗糖、[23]________、玉米、牛肉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和[24]________國。[25]________礦儲量大、品質優,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4)工業發展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西已建成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東南沿海的圣保羅、里約熱內盧、貝洛奧里藏特是重要的工業中心。近幾十年來,巴西側重發展服務業,工業在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目前,巴西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居世界領先水平,航空航天業規模較大。①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②工業分布:原材料產地附近。知識點3 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1.分布亞馬孫河流域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26]________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內。2.熱帶雨林的作用(1)環境效益大氣環境 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氣候 調節全球氣候水資源 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土壤 保護土壤,防止土壤侵蝕生物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經濟效益提供[27]________、[28]________、[29]________等。3.開發方式(1)古代原來生活在亞馬孫熱帶雨林中的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種的方法砍伐樹木,開荒種地。但因人口少,開荒規模小,對熱帶雨林的影響較小。(2)現代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巴西大規模開發亞馬孫地區。在熱帶雨林中修建公路,開辟大型的農場和牧場,采礦,辦工廠,建城鎮。后果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受嚴重的破壞,不僅對巴西本土的環境造成影響,如[30]________加劇、[31]________銳減,而且影響全球的[32]________4.保護(1)設立“印第安人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森林公園”等各種形式的雨林保護區。雨林保護區的面積占巴西境內熱帶雨林面積的38%。(2)采取新的手段控制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亂砍濫伐行為,如利用衛星遙感系統,對有關地區和城鎮實行監控,提供實時、高質量的信息。(3)與聯合國相關組織聯合提出一項全球行動計劃——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其目標是從發達國家籌集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毀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二、課后鞏固練1.巴西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同時也能帶來經濟效益。下列屬于熱帶雨林經濟效益的是( )A.調節氣候 B.涵養水源 C.提供木材 D.維護生物多樣性2.被稱為“地球之肺”,又是全世界希望巴西著重保護的自然資源是( )A.熱帶雨林 B.熱帶草原 C.野生動物 D.亞馬孫河水源3.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位于熱帶地區,但氣候卻四季如春,原因是( )A.森林茂密,綠樹成蔭 B.靠近海洋,受海洋影響顯著C.周圍草原廣闊,利于散熱 D.海拔高,受高原地形的影響人口分布受多種因素影響,閱讀南美洲巴西的人口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部地區 B.內陸地區 C.沿海地區 D.河流沿岸5.甲地區地域遼闊,但人口稀疏,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礦產 C.河流 D.氣候讀巴西略圖,完成下面小題。6.關于巴西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勢北高南低 B.礦產資源豐富C.氣候冬冷夏熱 D.四面瀕臨海洋7.巴西西北部的亞馬孫河流域自然環境受到全球關注,原因是該地區有( )A.世界最長的山脈 B.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C.世界最長的河流 D.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8.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氣候四季如春,原因是( )A.海拔較高,氣溫較低 B.靠近海洋,海洋調節氣溫C.森林茂密,綠樹成蔭 D.靠近山脈,山地阻擋陽光2023年,巴西農產品出口值占出口總值的49%,被視為拉動國民經濟的“火車頭”。讀巴西農作物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9.巴西發展農業的優越自然條件不包括( )A.面積廣大,國土遼闊 B.地形平坦,耕地資源豐富C.氣候濕熱,光熱資源豐富 D.科技先進,地區生產專業化10.下列關于巴西農作物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橡膠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 B.咖啡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C.甘蔗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D.玉米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讀巴西略圖,完成下面小題。11.小剛、小毅、小勇、小強在小組合作交流中一起討論有關巴西的問題,各自的觀點不同。你認為誰的說法不正確( )A.小剛認為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B.小毅認為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C.小勇認為巴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D.小強認為巴西白色人種占一半多12.據圖中信息可知,巴西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包括( )A.資金技術雄厚 B.勞動力充足 C.礦產資源豐富 D.海運便利13.下列關于巴西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巴西的鋼鐵、汽車、飛機制造等相對比較落后B.巴西的經濟發展已邁入發達國家行列C.現在巴西的經濟支柱是服務業D.巴西的很多工業分布靠近原料產地14.讀“巴西輪廓圖”,回答下列問題。(1)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________帶。(2)A點所處的地形區是________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B點所處的地形區是________平原,它是由________河沖擊形成的,該河是世界上第一大河。(3)圖中D所示的大洋是________洋。(4)圖中C為巴西首都________。(5)巴西境內分布著地球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下列體現熱帶雨林經濟效益的是( )A.涵養水源 B.提供木材、藥材等C.調節全球氣候 D.保護土壤15.圖a為巴西簡圖,圖b為巴西大豆播種面積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巴西屬于________國家。(2)甲地形區的名稱是________,這里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的巨大生態價值主要表現在________。(3)據圖b分析,近年來巴西大豆播種面積呈現________趨勢,產生該現象的社會經濟因素是_______。(4)近年來,巴西為擴大農產品出口,盲目墾荒耕作、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這樣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有_________。(5)保護巴西熱帶雨林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一、課前知識梳理[1]熱;[2]東;[3]大西;[4]海陸兼備;[5]熱;[6]2;[7]混血種;[8]印第安人;[9]狂歡節;[10]2;[11]桑巴舞;[12]足球;[13]巴西;[14]熱帶草原;[15]亞馬孫;[16]熱帶雨林;[17]廣;[18]大;[19]大西;[20]熱;[21]熱帶;[22]咖啡;[23]大豆;[24]出口;[25]鐵;[26]熱帶;[27]木材;[28]藥材;[29]食品;[30]水土流失;[31]生物多樣性;[32]氣候二、課后鞏固練1.答案:C解析:熱帶雨林森林植被茂密,可以提供木材,進行出口等,獲取經濟收益,C正確;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屬于環境效益,排除ABD。故選C。2.答案:A解析:全世界希望巴西著重保護的自然環境是熱帶雨林;結合選項。故選A。3.答案:D解析: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上,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因此該城市雖然處于熱帶,但氣候四季如春,終年繁花似錦,D正確;巴西利亞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為熱帶草原景觀,“森林茂密,綠樹成蔭”不是該地區的地表景觀,A錯誤;巴西利亞位于內陸地區,并不靠近海洋,受海洋影響較小,B錯誤;草原植被與散熱沒有關系,C錯誤,故選D。4.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巴西的人口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不平衡特點,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而北部地區、內陸地區、亞馬孫河沿岸人口稀少,C正確,ABD錯誤。故選C。5.答案:D解析:圖中甲區域為亞馬孫平原,該區域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氣候炎熱潮濕,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口分布稀疏,所以影響甲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氣候,與地形、礦產、河流無關。故選D。6.答案:B解析:巴西北部是亞馬孫平原,南部是巴西高原,地勢特點是南高北低,A錯誤;該國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B正確;全年高溫,屬于熱帶氣候,C錯誤;巴西位于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D錯誤。故選B。7.答案:D解析:巴西西北部的亞馬孫河流域自然環境受到全球關注,原因是該地區有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該雨林有“地球之肺”之稱,對全球生態環境至關重要,D正確;世界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位于南美洲的西岸,A錯誤;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但其不是該流域受到全球關注的原因,B錯誤;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位于非洲,C錯誤,故選D。8.答案:A解析: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位于熱帶地區,但氣候卻四季如春,原因是巴西利亞位于巴西高原上,受高原地形的影響,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其海拔較高,氣溫較低,A正確,D錯誤;巴西利亞位于巴西內陸地區,B錯誤;巴西利亞為熱帶草原氣候,為熱帶草原景觀,C錯誤;故選A。9.答案:D解析:巴西國土總面積850多萬平方公里,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居世界第五位,A不符合題意;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形平坦,耕地資源豐富,B不符合題意;巴西主要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濕熱,光熱充足,C不符合題意;巴西屬于發展中國家,農業并未達到科技先進和地區生產專業化,D符合題意。故選D。10.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橡膠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區,A錯誤;咖啡分布在巴西高原,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區,B錯誤;甘蔗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C正確;玉米分布在巴西南部地區,D錯誤。故選C。11.答案:A解析: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為青藏高原,不在巴西,A符合題意;巴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首都是巴西利亞,巴西白色人種占一半多,BC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12.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巴西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巴西資源豐富,東臨大西洋,海運便利,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勞動力充足,BCD不符合題意,巴西為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較落后,A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13.答案:D解析:巴西,作為南美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很多工業分布靠近原料產地,巴西擁有該地區最完整的工業體系,鋼鐵,化工,汽車制造,電子,飛機制造等產業比較發達,巴西是農牧業大國,農牧業是巴西經濟的支柱產業,D正確,ABC錯誤,故選D。14.答案:(1)熱(2)巴西;亞馬孫;亞馬孫(3)大西(4)巴西利亞(5)B解析:(1)巴西大部分領土位于赤道和回歸線之間,屬于熱帶,氣候濕熱。(2)讀圖可知,A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東部,介于南緯5°~30°,北鄰亞馬孫平原,西接安第斯山脈,南連拉普拉塔平原,東臨大西洋。讀圖可知,B所在的為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主要由亞馬孫河沖積形成,并且還是世界上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廣泛的地區。(3)讀圖可知,D是大西洋,位于巴西東側。(4)城市C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所在的地形區是巴西高原。(5)提供木材、藥材等體現熱帶雨林經濟效益,B正確;涵養水源、調節全球氣候、保護土壤,體現了熱帶雨林生態環境效益,ACD錯誤。故選B。15.答案:(1)發展中(2)亞馬孫平原;調節全球氣候、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3)增加(上升);市場(4)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結等(5)建立自然保護區、立法懲治非法采伐、加強國際合作等解析:(1)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巴西屬于發展中國家。(2)甲地形區的名稱是亞馬孫平原,這里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該地形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的巨大生態價值主要表現在調節全球氣候、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3)據圖b可得,近年來巴西大豆播種面積呈現增加趨勢,產生該現象的社會經濟因素是市場。(4)近年來,巴西為擴大農產品出口,盲目墾荒耕作、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這樣可能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結等。(5)保護巴西熱帶雨林的有效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立法懲治非法采伐、加強國際合作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