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有趣的拼圖》活動三 神奇的七巧板 課 時 3內容處處 教科書第25頁:活動三。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認識七巧板是由 7 塊、3 種圖形組成,其中有 1 個新的平面圖形——平行四邊形;通過動手比一比讓學生了解其中5個三角形的大小關系。 2.能使用七巧板,拼成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正方形,從而發展空間觀念。 3.能用七巧板拼擺、創造各種圖案,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4.通過活動,獲得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并在和同伴的交流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點 知道七巧板中有幾塊,幾種圖形,哪幾塊圖形完全一樣。教學難點 能利用七巧板拼擺平面圖形,并創造性地運用七巧板。活 動 設 計一、認一認 1.激趣導入。 教師: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在這里進行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給每個人帶來一份小禮物,請你們打開看一看是什么。 學生:七巧板。 教師:你們喜歡嗎?課前安排了大家了解七巧板,現在請小朋友們來分享 一下。 學生: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發明了一種桌子,可以根據吃飯人數的不同, 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狀,比如 3人就拼成三角形,4人就拼成四方形……很有意思!后來,這種桌子演變成了一種玩具,因為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們叫它“七巧板”。 學生:七巧板流傳至今已有很悠久的歷史了,是中國著名的拼圖玩具,它不但流傳于中國,在西方國家更是備受歡迎,被西方人稱為“東方魔板”。 教師:我們一起觀看視頻,全面了解一下我們的新朋友——七巧板。 視頻播放。 教師:學到了嗎?現在讓我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一下它。同桌相互說一 說,它是由什么組成的,有什么特點? 學生:里面有5個三角形、1個平行四邊形、1個正方形。 教師:你能說一說這5個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嗎? 引導學生比較發現 2 個小的三角形是一樣的,2 個大的三角形也是一樣的,并指導學生對七巧板進行編號,如大1、大2、中、小1、小2。 2.活動探究,積累經驗。 (1)學生動手對七巧板進行分類。 教師:請觀察這副七巧板,你可以按形狀給它們分類嗎? 學生自主分類。同桌相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分的。請一名同學在黑板上 展示。 教師:他分的跟你們想的一樣嗎? 學生:一樣。 教師:誰來幫大家理一理? 學生:七巧板中有 3種圖形,三角形最多,有 5塊;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最少,各只有1塊。找出學過的圖形——三角形、正方形。 (2)認識新圖形——平行四邊形。 教師:3號圖形是平行四邊形,認真觀察,它和我們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有什么區別? 學生:長方形、正方形四周都是方方的,平行四邊形是斜的。 教師:你們認同嗎? 學生:認同。 3.比一比。 教師:請大家比一比七巧板中的5個三角形,說說發現了什么。 學生匯報學習結果。 二、拼一拼 讓學生用七巧板拼出學過的圖形。 教師:七巧板家族很開心能和你們成為好朋友,想邀請你們探索更多七巧板的奧妙,你們愿意嗎? 活動要求: (1)想一想:七巧板可以拼出哪些平面圖形? (2)做一做:試著拼一拼。 (3)說一說:我用( )號圖形和( )號圖形拼出了( )。 用七巧板拼出下面各個圖案:魚、蠟燭、小船、人物、數字等。 教師:你們真了不起,用七巧板拼出了這么多我們認識的平面圖形以及各種物品。 三、試一試 用附頁圖3中的七巧板拼出美麗的圖案。 教師:今天的活動課大家參與度很高,大膽交流,多角度思考問題,認識并玩了七巧板,學到了基本的拼法,其實,七巧板可以拼出一千多種圖案,大家課余可以嘗試更多的玩法,讓這個古老的傳統游戲煥發新的光芒,讓七巧板游戲風靡整個校園。 四、鞏固提升,實踐應用 用七巧板可以拼出許多有趣的圖案,下圖是其中的一種,它是怎樣拼的?你能找出每塊板的位置嗎?試一試。 五、課堂小結 七巧板的發明來源于生活,我們發現了七塊板之間的關系,也可以拼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在圖形的拼組中我們體會到了圖形的分割與合成,感受到數學的美和我國優秀的傳統數學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