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有趣的拼圖》活動二 快樂折紙園 課 時 2內容處處 教科書第24頁:活動二快樂折紙園 。學習目標 1.能靈活運用折的方法發現圖形之間的聯系。 2.了解對折的意義,學會用“┉”畫出折痕,為后續幾何作圖積累經驗。教學重點 在不同的折紙實踐活動中全面直觀體驗并了解圖形特征。教學難點 在對折中體會圖形的對稱性。活 動 設 計一、折一折 1.折正方形。 教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好幾種基本圖形,今天我們要一起體驗用基本圖形折紙。首先請出今天的一號嘉賓——正方形(課件出示正方形)。認真觀察正方形,先想一想,利用正方形可以折出什么圖形呢? 學生:長方形。 學生:三角形。 教師:跟同桌說一說要怎么折。 教師:每個同學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折一折來實現,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你的折法。 教師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動手試一試,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收集作品。評一評、議一議:好在哪里,哪里又沒做好?及時幫學生訂正。 2.對折長方形。 教師:現在我們請出2號嘉賓——長方形。先觀察老師(沿著長邊)對折的過程,數一數,老師對折了幾次? 學生:對折了2次。 教師:用你手中的長方形像老師一樣對折,再打開。 教師把自己折的圖形貼在黑板上,示范用“┈”畫折痕,指導學生自己畫。 教師:學到了嗎?還有別的折法嗎? 學生:我們可以這樣折。(沿著短邊折) 教師:用前面學到的方法畫折痕。 學生畫折痕,教師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評價并糾正。 教師:思考問題很全面,能想到多種可能,難能可貴!還有嗎? 學生拿著自己對角折的長方形展示。 教師:有問題嗎? 學生:這不是對折,折完的兩部分沒有完全重合。 教師:大家自己折一次,驗證一下好嗎? 學生自己折,折完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長方形只有兩種折法使兩部分完全重合。 教師:大家動手折得很規范、操作較有秩序,期待同學們后續精彩的表現。 二、做一做 教師:同學們認真觀察教科書第24頁的剪貼畫——小房子。想一想:這個圖案有什么特征? 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可以剪出圖形的一半。 教師:那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現在可以自己剪貼課本上的作品,開始吧! 學生剪拼后,展示評價(基本圖形剪得不平整,粘貼位置不對,作品不干凈)。 三、找一找 教師:生活中還有類似的圖形或者圖案嗎? 學生:用圓對折可以剪出半圓。 播放具有對稱特征的圖形和圖案,請大家欣賞幾組。 教師:你們還有類似的發現嗎? 學生:過春節賣的窗花好多是這樣的! 教師:對了,這就是剪紙,是我國的民間藝術,它的基本方法是“對折”,現在讓我們一起觀看視頻,來了解剪紙藝術。 播放視頻。 教師:剪紙藝術起源于我國,到現在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聲譽。請大家觀看簡單的剪紙制作視頻。 教師:大家可以看到剪紙就是用折、畫、剪、展四個基本步驟來完成一幅作品。大家課后可以發揮創造力,剪出幾幅連續的對稱圖案,圖案自選,可以是植物、人物、動物等。 四、鞏固提升,實踐應用 可以用折、畫、剪、展四個基本步驟完成一幅剪紙作品。請大家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課外再剪出幾幅剪紙作品,大家一起交流展示。 五、課堂小結 折紙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幾何知識,折紙中也蘊含著很多數學知識,對折只是折疊的一種,折疊可以有很多次。畫折痕是圖形研究的一種方法,對后續幾何知識的學習有重要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