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小學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3課說課稿一、說教材 《我能行》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13課。本課共有“大拇哥送給你和我”“我哪里還不行”和“我也能行”三個大主題。我將“大拇哥送給你和我”和“我哪里還不行”兩個主題設計為第一課時。我今天講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二、學情分析 經過兩年的學習,有些敏感的小學生會發現,盡管自己很努力, 但依然無法達到理想的學習結果,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受到挫折,甚至 有放棄努力的傾向。出現了習得性無力感和輕度厭學苗頭。本節課 立足于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聚焦自信心的呵護與培育。 力圖在課堂中體現本課程的四個基本特征:生活性、活動性、綜合性 和開放性。三、說目標1.用積極的眼光來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點與長處,能看到自己和別人的成長和進步。2.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體驗、感受由自信帶來的快樂。3.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樹立積極樂觀、不怕困難、敢于嘗試的精神,增強自信心。四.說教法方法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采取啟發法、討論法、 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學方法,并用多媒體教學完成此課。說教學過程導入:用接話大游戲“我能行”作為導入。設計意圖:我覺得這個游戲不僅能營造一個積極向上 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還能引出下面大拇哥送給我的環節。本課時有兩個板塊,也就是兩個任務,每個任務設置了兩個活動。第一板塊;任務一 “大拇哥”送給你和我活動一:大拇哥送給我給大拇哥取個有趣的名字,送給自己。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并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特長。并填寫50頁內容。教材50頁“再試一次”的范例,旨在提示避免簡單的橫向比較,不要讓某些學生產生“我不行”的心理。要引導學生懂得自己雖然在這一點不行,但是可能在那一點行;雖然這次可能還不行,再試一次就可能行。活動二:大拇哥送給你教學提供了兩則范例。旨在引導學生發現同學的優點與長處,發自內心去贊美。我展現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學生例子。是為了體現生活性和真實性。引導學生有發現美的眼睛,讓學生們感受到這種美無處不在。此活動以學生交流并分享的方式開展。交流完自己和別人的優點,我們再說說自己和別人的不足方面,自然過度到第二板塊。第二板塊 任務二:我哪里還不行呢活動一 呈現教材51頁圖片 說一說他們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的呢?活動二 說說自己 此環節我讓學生跟同桌講一講自己的不足之處,意在能讓學生正視自己的不足。拓展:演講達人的蛻變的過程小結:今天若不行 明天可能行 相信自己行 你才可能行總結:貓小帥 這節課,同學們不僅發現了自己和他人的優點、長處,還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找到了原因。 匯下節課我們一起來找找好方法,努力把自己的“不收行”變成“行”。課后活動:1.自己疊一只紙飛機,把自己不行的地方寫在紙飛機上。2.和家長探討一下,怎么樣把“不行”變成“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