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1 致敬平凡 教學設計課題 致敬平凡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創作,了解勞動者平凡而偉大的形象,感受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課程通過剪貼、折疊和立體紙片制作,讓學生體驗從平面到立體的藝術轉化過程,學習用簡單的工具和材料,表達對勞動者的敬意與贊美。結合“勞動之美”的主題,學生將學會用藝術的眼光發現生活中的美,通過觀察圖片和動手實踐,探索藝術創作的樂趣與意義,培養對勞動精神的尊重與理解。2022新課標要求 1、培養審美感知,通過描繪勞動者形象,促進學生對勞動美的認識,將藝術與勞動生活結合,推動全面發展。2、強調動手實踐,鼓勵學生觀察勞動者場景,用藝術手法創作,體驗表現勞動的樂趣,激發個性化表達。3、學習勞動者主題創作,了解勞動價值,引導傳承與創新勞動文化,增強對勞動文化的尊重。4、利用多媒體與實物展示,豐富教學形式,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參與度、創意及合作能力。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審美感知:能夠觀察并感知勞動者形象及勞動場景中的美,培養初步的審美鑒賞能力。2、藝術表現:能夠運用簡單的藝術手法表現勞動者形象或勞動場景,提升藝術表達能力和創造力。3、創意實踐:通過動手實踐,創作出與勞動者相關的藝術作品,展現個人創意和想象力。4、文化理解:了解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增強對勞動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對新事物好奇,對藝術活動有天然興趣。他們能識別基本形狀和顏色,但對“勞動者形象的藝術表現”了解不多。需通過圖片、實物或示范引導。學生喜動手、愛拼貼,但注意力易分散。課程設計應具趣味性、互動性,如模仿勞動者、創作拼貼畫,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樂趣。同時,欣賞勞動主題作品,激發對勞動文化的興趣。重點 通過藝術創作活動,表現勞動者的形象與勞動場景,深入體驗并展現勞動之美。難點 引導學生將內心的勞動情感與藝術創作相結合,鼓勵個性化表達,創作出具有獨特魅力的作品。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準備:制作工具:紙、畫筆、顏料等手工工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新知導入(播放視頻)勞動來創造幸福生活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生活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觀看視頻,了解 讓學生了解講授新課 一、看一看藝術家表現了哪些勞動者?(出示圖片)主人(版畫)1978年 徐匡阿鴿 中國美術館藏他們是普普通通、默默奉獻的一群人。(出示圖片)時代節奏 (中國畫)2019年 王巍 中國美術館藏第一張圖片里,我看到了農民伯伯在農田里干活,他好辛苦啊!第二張圖片里,有工人叔叔在搬運貨物,還有貨車司機在準備運輸,他們都在努力工作。二、活動一藝術作品為什么這樣動人?嘗試進行評述。(出示圖片)辛集面塑 (中國畫)1994年 張仃中國美術館藏民間藝人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傳承著我們的文化。因為畫里的面塑作品好精美,民間藝人用雙手傳承文化,所以很動人。(出示圖片)洪荒風雪黃胄(中國畫)1955年中國美術館藏藝術家描繪了地質隊員在艱苦的條件下,為祖國尋找寶藏的場景。因為畫家畫出了地質隊員在風雪里找寶藏的辛苦和堅持,所以很動人。三、看一看畫面表現了什么場面?如何突出主要人物和形象?(出示圖片)尖峰食刻 (中國畫)[現代] 陳治 武欣中國美術館藏畫面表現了食堂后廚的叔叔阿姨們認真準備飯菜的場面,畫家通過把他們畫得很忙碌,突出了他們辛勤工作的形象。(出示圖片)礦山新兵 (中國畫)(局部)1972年楊之光中國美術館藏畫面是新兵在簡易竹制樓房的二層拍的,他站在樓梯旁,背后是左邊的大山和右邊的房屋,畫家通過這樣的布局突出了新兵即將下礦前的留影,和他對新生活的期待。四、找一找每幅畫面都有“骨架”,你發現了嗎?(出示圖片)五、活動二馬路邊、高爐旁、社區里、田野間,勞動者無處不在。讓我們用剪貼畫來記錄他們忙碌的一天。(出示圖片)1.在老師、家長的幫助下,拍攝、收集有關勞動者的圖像資料。(出示圖片)中國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飛機 (中國畫)[現代]范春曉 中國美術館藏2.選擇不同的紙張折疊方式。(出示圖片)3.根據內容含義及紙張外形拼貼作品。(出示圖片)六、小提示裁剪時,注意要保留圖片中的重要信息。(出示圖片)七、想一想如何讓你做的剪貼畫“站”起來?想讓我的剪貼畫‘站’起來,我可以找一個硬硬的紙板,就像我畫畫用的那個大墊子一樣,然后把剪貼畫用膠水或者雙面膠粘在紙板上。這樣,紙板就像剪貼畫的小腳一樣,可以讓它穩穩地站起來啦!我還可以把紙板剪成我喜歡的形狀,比如心形或者圓形,這樣我的剪貼畫不僅站起來了,還變得更漂亮了呢!八、活動三當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來了!用立體紙片表現工作中的人們。(出示圖片)九、想一想怎樣折才能把紙片變成立體的?(出示圖片)我想把紙片變成立體的,可以像這樣折呀!我先把紙片對角折一下,變成一個三角形,然后再把三角形的兩個角往上折,就像給小房子蓋屋頂一樣。這樣,紙片就變成一個小立體的形狀啦!我還可以繼續折,把它變成小船、小飛機,好多好多好玩的東西呢!十、立體紙片人制作步驟1.畫輪廓,剪實線。剪開腿部線條,就有了動感。通過顏色和形狀,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職業裝。(出示圖片)2.畫制服,標虛線。將虛線標注在肢體的關節處。(出示圖片)3.變方向,折動態。按虛線折疊。(出示圖片)擺姿勢做動畫(出示圖片)(播放視頻)紙片人制作教程十一、藝術欣賞立體紙片作品展示十二、知識拓展會說話的制服顏色會說話:白色制服像白云一樣干凈,告訴我們醫生很細心。(出示圖片)圖案有秘密:警察叔叔的徽章像小太陽,代表保護大家。(出示圖片)衣服會變身:消防員的制服像盔甲,能擋住大火和危險。(出示圖片)帽子講故事:廚師的帽子高高的,像一座小山,代表他們做的飯菜香噴噴。(出示圖片)材料會幫忙:建筑工人的衣服厚厚的,像小棉被,保護他們不被石頭碰傷。(出示圖片) 欣賞作品,感受畫家對勞動者的藝術表達。評價這些作品為什么動人。描述圖畫講述的是什么場景。說一說畫面中還有什么“骨架”。收集勞動者的素材,制作創意拼貼。想一想怎么避免錯誤。小組討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拼貼畫“站”起來。做一個表現工作中的人的拼貼。說一說怎么讓紙片變成立體的。制作一個紙片人并在小組分享制作心得與討論遇到的問題。欣賞藝術作品。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行業有工作制服。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觀察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小心謹慎的態度。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與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點。課堂練習 試一試改變肢體的方向和位置,用立體紙片制作更多動態!小建議: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借助動畫軟件制作定格動畫。課堂小結 在這節充滿創意與動手樂趣的課堂上,我們通過觀察和創作,感受了勞動者的辛勤與偉大;通過剪貼和立體制作,體驗了從平面到立體的藝術過程,學會了用雙手和創意表達對勞動者的敬意。板書 觀察勞動形象細節:實踐觀察勞動者形象,理解其藝術表現,提升審美感知技能。學習勞動創作技法:掌握描繪勞動者的技巧,動手嘗試構圖與配色,體驗藝術創作全過程。動手創作勞動作品:通過創作勞動主題的藝術作品,激發創造力與耐心,體驗從構思到完成的奇妙旅程。理解勞動文化價值:深刻認識勞動文化的深遠意義,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增強文化自覺。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動與藝術的奇妙聯系勞動和生活是藝術的靈感源泉。在我們身邊,勞動者們辛勤工作的身影,就像一幅幅生動的畫卷。藝術家們通過觀察勞動,用畫筆記錄下這些美好的瞬間。勞動不僅讓生活更美好,還能激發我們的創造力。看看身邊的勞動場景,試試用畫筆描繪出來,你會發現,藝術原來就在我們的勞動和生活中!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利用學生勞動主題作品展示,通過實物投影儀直觀示范,激發學生表現勞動場景的興趣,體驗親手創作的樂趣與滿足。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