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圖形的初步認識(二)》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圖形的初步認識(二)》單元是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圖形的認識與測量”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 在“內容要求”中提出:“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簡單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能對圖形分類,會用簡單圖形拼圖。在圖形認識與測量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量感。”。在“學業要求”中提出:“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能直觀描述這些平面圖形的特征。能根據描述的特征對圖形進行簡單分類。會用簡單的圖形拼圖,能在組合圖形中說出各組成部分圖形的名稱;能說出立體圖形中某一個面對應的平面圖形。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簡單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認識一些常見的平面圖形,包括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教材首先通過觀察幾何體上的面,以及利用幾何體畫平面圖形等活動,直觀引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認識。然后安排圍、畫、折、拼等操作活動,加深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識,體現了“從體到面”的設計思路。(三)學生認知情況學生在幼兒園時期以及日常生活中,已經玩過積木,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也接觸過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如畫過長方形、正方形等。但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概括能力較弱,對于 “面” 在 “體” 上以及圖形之間的關系等較為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動手操作,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大量的直觀操作和具體實例來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知識。二、單元目標擬定1.讓學生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并初步了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能利用所學圖形,進行折、拼、剪、比等活動進行拼圖活動,進一步感受圖形的特征,幫助學生體會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3.能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進行設計,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感知它們的特征。(二)教學難點能利用所學圖形進行折、拼、剪、比等活動,體會圖形的變換。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培養學生從周圍情景中發現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特點如下:1.設計了大量的操作活動,如摸一摸、畫一畫、折一折、拼一拼等,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體會面與體的關系,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2.在引入幾種平面圖形之后,教材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圖形,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發展應用意識。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2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圖形與幾何 圖形的初步認識(二)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1畫簡單的圖形 1認識平行四邊形 1用正方形拼 1用三角形拼 1用不同的圖形拼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2.1《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目標: 經歷由體到面的抽象過程,體會平面圖形源于相應物體的面,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主要特征,直觀認識相應的圖形,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和區分這幾種圖形。 任務一:感知“面”在“體”上 → 任務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 1.能從立體圖形上描出平面圖形。 2.知道所描平面圖形的名稱和特征,能說說還在哪些物體的面上看過這些圖形。2.2《畫簡單的圖形》 目標: 學生能夠掌握畫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基本方法,能規范畫出給定的簡單圖形,線條流暢、形狀準確。 任務一:在情境里選擇合適的圖形貼在空白位置→ 任務二:從剩下的圖形中選擇一個,做一個和它完全一樣的圖形 → 1.能根據圖案中所缺的圖形選擇合適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2.能根據剩余的圖形制作一個和它完全一樣的圖形2.3《認識平行四邊形》 目標: 通過把長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任務一:分長方形 → 任務二:認識平行四邊形 → 1.能把一張長方形紙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圖形。 2.能用剪成的兩個三角形拼圖形,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2.4《用正方形拼》 目標: 能根據要求對完全一樣的正方形進行拼、擺等操作;體會到平面圖形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任務一:用4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組圖形 → 任務二:用多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組 → 任務三:數一數 → 1.能用4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組出不同的圖形。 2.能用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成數字0~9的圖案,并數出拼成的每個數字各用的正方形個數。 3.能數出拼出圖案所用正方形的個數。2.5《用三角形拼》 目標: 能根據要求對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進行拼、擺等操作;體會到平面圖形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任務一:用4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組 → 任務二:用多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組 → 任務三:數一數,并設計圖案 → 1.能把一張正方形紙分成4個完全一樣的小三角形,并用分成的小三角形拼組圖形。 2.能用多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組一個圖案。 3.能數出拼出圖案所用正方形的個數,并用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2.6《用正方形拼》 目標: 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等常見圖形進行簡單的拼組,能根據給定的圖形或要求,合理選擇并拼組出相應圖案。 任務一:欣賞,并照樣子拼一拼 → 任務二:設計圖案 → 任務三:反思與評價 → 1.能說說所拼圖案中分別用了幾種圖形,各用了多少個,還能照樣子拼一拼。 2.能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設計圖案,并能用拼成的圖案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3.能說出通過拼圖形活動所獲得的收獲,并反思自己的表現,分組作出評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4 用正方形拼》教學設計課題 用正方形拼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用同樣的正方形進行簡單的拼組,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認識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本節課的知識點是通過圖形的拼組初步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將為后面繼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組合圖形的面積鋪墊基礎,積累拼組活動的經驗。教材通過用幾個相同的圖形(正方形)進行拼組,拼成學過的或沒有學過的其他平面圖形,使學生初步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初步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并為以后的學習積累一些感性經驗。學習目標 1.學習目標描述:能根據要求對完全一樣的正方形進行拼、擺等操作;體會到平面圖形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2.學習內容分析:“圖形的拼組”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在這之前,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對圖形有了初步的感知。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圖形之間的關系,通過拼、擺、折等活動,讓學生體會圖形的特征,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它不僅為后續學習圖形的面積計算、圖形的變換等知識奠定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周圍的世界。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通過拼擺圖形,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活動,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數學美。重點 能用正方形拼組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關系。難點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能夠在腦海中想象出正方形拼組的過程和結果,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最喜歡用圖形拼拼湊湊,做出各種造型。課件出示:師:你知道上面的圖形各是怎樣拼成的嗎? 師:小朋友們,這些漂亮的圖案又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呀?課件出示: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用正方形拼出這些有趣的圖形呢?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用正方形拼。板書課題:用正方形拼 學生1:前兩幅圖是由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拼成的。學生2:后面的兩幅圖是由大小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學生獨自觀察,然后回答:正方形。學生:想。 通過欣賞、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為后面設計圖形打基礎。講授新課 任務一:用4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組圖形師:幾個相同的圖形,可以拼成一個新的圖形,那么用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或三角形還能拼成什么圖形?課件出示——學習任務:從你準備的圖形中選出4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圖形。請你動手拼一拼吧!完成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所拼成的圖形。師巡視指導,并了解情況,然后提問:4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展示:師:還可以拼成什么圖形?展示:展示: 師:還有嗎?展示:師:大家用4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組了不同的圖形,這就是拼圖的樂趣。 學生利用學具拼一拼,然后與同伴說說。學生:我拼成了一個長方形。學生1:我這樣拼。學生2:我拼成了這樣的圖形。學生展示反饋:用4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還可以拼成……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交流討論,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任務二:用多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組師:用完全一樣的正方形還能拼成什么圖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師:數一數,拼成這些圖形各用了多少個正方形?師:大家想不想也嘗試拼一拼呢?課件出示——學習活動:小組合作,用完全一樣的正方形拼成數字0~9的圖案,再數數拼成的每個數字各用了多少個正方形。 學生:還可以拼成小魚和數字,真有趣!學生獨自數一數,然后反饋:小魚用7個,數字“3”和數字“2”都用了11個。學生:想。學生分組完成,然后集體展示反饋。 通過本環節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了拼圖的樂趣,并通過拼一拼,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發展了空間觀念和想象力。任務三:數一數師:亮亮和他的同學拼成了下面的圖案,你知道他們分別用了多少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嗎?課件出示:師:大家的猜測對嗎?用你準備的小正方形拼一拼或用筆畫一畫驗證自己的答案。 學生獨自數一數,猜一猜:第一幅用了5個,第二幅用了9個,第三幅用了10個。學生驗證答案,然后集體反饋。 通過此環節的學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強化了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課堂練習 基礎題:1.下面的圖案用到了什么圖形?2.下面的圖案是由幾個正方形組成的?填一填。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有效應用。提高題:3.兩個同樣的可以拼成一個__________ 形 ,四個同樣的可以拼成一個__________ 形或__________ 形。拓展題: 4.用正方形拼出漢字“上”和“下”。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用正方形拼 利用簡潔的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本節課的新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1.下面第( )組是正方形不可以拼成的圖形。2.最少用幾個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拼一拼。選做題:1.企鵝潘妮用方塊積木堆了一面城墻,如下圖,但是不小心把其中一部分碰掉了,被碰掉的方塊積木有________塊。 2.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可以拼幾種?拼一拼。【綜合實踐類作業】找找生活中用正方形設計的圖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蘇教版新版一下2.4《用正方形拼》(教案).doc 蘇教版新版一下《圖形的初步認識(二)》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