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單元 《物聯網的數據處理》教學設計課題 物聯網的數據處理(第四課時)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八年級下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多設備物聯網系統的架構設計,能區分不同傳感器的數據來源。學會使用MQTT協議實現多設備數據采集與集中控制。能通過實驗平臺(如SIoT)發布全局或分組控制指令。過程與方法:通過多設備協同實驗,理解物聯網系統的分布式與集中式管理邏輯。通過問題探究,培養技術方案設計與優化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物聯網規模化應用的復雜性,樹立系統化工程思維。理解技術方案需權衡成本、效率與可靠性。重點 多設備數據區分(紅色與藍色開發板傳感器數據接收)。實驗平臺集中控制命令的下發與執行。難點 MQTT協議、編程軟件與SIoT操作。多設備通信的穩定性保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展示“校園路燈系統”場景圖,提問:“如何遠程管理校園內的大量路燈?”2、物聯網系統架構感知層:通過紅色和藍色開發板的光敏傳感器實時采集環境光線數據。網絡層:利用MQTT協議實現設備與實驗平臺(SIoT服務器)的通信。應用層:實驗平臺發布控制指令,遠程管理多盞路燈的開關與亮度。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引出問題:集中控制與分布式傳感的協同設計。講授新課 規劃智能開發板向實驗平臺訂閱的主題:Znld/gz001(主題1):用于接收來自紅色智能開發板光線傳感器的數據。紅色開發板(傳感器A) → 發布數據 → SIoT服務器 → 實驗平臺(控制端)Znld/gz002(主題2):用于接收來自藍色智能開發板光線傳感器的數據。藍色開發板(傳感器B) → 發布數據 → SIoT服務器 → 實驗平臺(控制端)Znld/gz002(主題3):用于實驗平臺發布路燈開關控制命令。實驗平臺 → 下發指令 → SIoT服務器 → 所有路燈(執行器)將光線傳感器的數據發送至相應主題。編寫程序,訂閱相關主題。將藍色智能開發板的光線傳感器數據發送至“znld/gz002”主題。利用智能開發板接受消息。編寫程序,使兩塊智能開發板都可以接受到3個主題的消息,從而控制不同路燈的亮滅。4、測試效果。將程序分別下載至兩塊智能開發板中并運行,觀察OLED屏幕能否顯示兩個光線傳感器采集的數據。思考交流:1、實驗平臺能集中控制整個校園的路燈嗎?答案:可以。理由:通過統一主題發布指令,所有訂閱設備均可接收,適合大規模管理。條件:需穩定網絡覆蓋和服務器性能支持。所有受控的路燈都必須安裝光線傳感器嗎?答案:不需要。理由:成本優化:關鍵區域(如主干道)安裝傳感器,次要區域(如停車場)采用定時或聯動控制。維護簡化:減少傳感器數量可降低故障率。應如何取舍?請說明理由。取舍方案:核心區域安裝傳感器:如主干道、廣場,依賴實時環境數據調節亮度。次要區域集中控制:如停車場、花園,采用定時開關或聯動核心區域傳感器數據。理由:平衡成本與效率:在保證關鍵區域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整體成本。靈活管理:通過分組控制兼顧個性化需求與系統穩定性。課后拓展思考:如何實現動態亮度調節?例如根據人流量自動調整亮度等級。能否集成其他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觸發雨天增強亮度。 讓學生明確要求,理清思路。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同學們不僅理解了物聯網系統的核心原理,還通過動手實踐掌握了遠程控制多設備的實現方法。未來可進一步探索復雜場景下的物聯網應用,如智慧校園的全面管理! 回顧并總結自己在本節課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教學后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