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山縣 2024—2025 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八年級道德與法治題 號 一 二 總 分得 分請同學們將正確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 4 個選項中,只有 1 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1.同學們在看到 2024 年巴黎英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精彩的表現后無比興奮和自豪,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下列屬于青少年踐行親社會行為的是( )①主動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②對處于危難之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③阿情和關注遭遇挫折的人,毫不顧及個人生命 ④彰顯個性,隨心所欲做事情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2024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本屆進博會共有 129 個民家和地區的 3496 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均超上屆:參系世界 500 強和行業龍頭條業達 297 家,創歷史新高;186 家企業和機構成為 7 屆“全勤生”,集中展示 400 多項代表性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本屆進博會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 800.1 億美元,比上屆增長 2.0%。這條明網絡( )A.為文化建設搭建新平臺 B.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C.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D.為生態建設提供新途徑3.2024 年 12 月 2 日是第十三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其主題為“文明交通,攜手共創”。當交通參與者多一分文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便多一分保障;多一分遵守法律法規意識,便少一分安全隱患,這說明( )A.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限制了人們的自由 B.法律只是交通參與人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C.文明比守法重要,是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 D.規則營造良好秩序,讓我們享受生活安寧4.“溫良恭儉讓”被稱為儒家五德,也是古代君子待人接物的行為準則和人生智慧,對于今天來說這一人生智慧應該成為我們修身齊家的最佳武器。從與人交往的角度來看,“溫良恭儉讓”要求員們做到( )①尊重他人,寬容他人 ②踐行誠信,慎重許諾③文明有禮,態度謙和 ④將心比心,與人為善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回想當初的選擇,我沒有后悔過。”這是黃大年常說的話,“為國擔當,是父母從小的教誨。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我的歸宿在中國。”從黃大年教授生鵝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 )①不同角色承擔相同的責任 ②一旦作出選擇,就應該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應負的責任③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 ④要積極承擔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人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6.一名初中生扶著一個走路顫巍巍的老人出現在某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某派出所接待大廳,原來該學生騎車經過供銷路一路口時看到一個老人躺在路邊無法動彈,于是上前攙扶老人,一路護送老人至派出所尋求幫助。該初中生的行為( )①做到了迎難而上,發揚了奮斗精神 ②是尊重他人,誠信待人的行為③弘揚了傳統美德, 是親社會行為 ④是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行為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7.30 多年來,一代代航天人自立自強、接續奮斗、勇攀高峰。航天人翟志剛曾表示:“只要把國家的利益擺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一往無前,克服困難,”向航天員學習,我們青少年應該( )①矢志不移,追求航天夢想 ②不斷創新,追逐名利③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 ④心懷愛國之情,堅持國家利益至上A. ①② B. ③③ C. ②④ D. ③④8.2024 年 4 月 15 日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為“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引領 10 周年”。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公民( )①應該檢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②可以為維護國家安全建言獻策③必須保守自己知悉的國家秘密 ④可以制定有關國家安全的制度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9.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寄語:“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下列同學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①擔當實干,不斷開拓進取 ②放棄學業,投進昂揚奮進的建設洪流③發揚實干精神,助力民族振興 ④努力拼搏奮斗,就一定能夠成功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10.2023 年 11 月 5 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154 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 3486家企業參展。這表明我國( )A.未來的發展已不存在任何問題 B.經濟增長成就顯著,已經成為世界強國C.文化建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D.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11.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2023 年新年貫調中指出:“明天的中國、希望資子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經典擔當”,這說明( )①青少年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命運 ②國家未來的發展,只掌握在青少年手中③青少年都能創造歷史,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梁 ④青少年要努力進取,為建設祖國做好準備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2.紅墻綠瓦爬射燈光秀,直接掩薦促消費……某事“老字號”企業紛紛倡助網絡直播等“數字化”手段轉型為“新網紅”,量升“新頂流”。如果給這段新聞擬個標題,最恰當的是 ( )人 老字號結合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發展 B.經濟快速發展,全靠直播帶貨促銷量C.名字號歷史悠久,網絡是把雙刃劍 D.網絡助力經濟發展,老字號煥發新活力13.騎電動車不戴頭盔是十分危險的行為。針對不規戴安全頭盔的行為,下列勸說可取的是( )①遵守規則需自律,自由被限真無趣②戴好頭盔保安全,平安規則記心間③不戴頭暈受懲罰、感懲惡揚善全靠法④交通規則件我行,導法守法保平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央視 2023 年的 3·15 晚會曝光了某食品企業用滴入香精的本地大米冒充“泰國萊莉香米”的“香精大米”事件。對此,以下點評正確的是( )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要守住法律的底線,依法經營③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要誠信經營 ④企業要遵守規則,樹立責任意識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5.下面是初二(1)班學生小男生活中的幾個場景,他的行為與“志愿精神”相一致的有( )①放學后為同學解答學習中的疑問②周末與班上同學一起在湖南省博物館當義務解說員③看到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和同學一起扶起老人并撥打 120 急救電話④媽媽出差在外時,每天跟媽媽視頻,在自在家生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6.關愛他人,就像太陽把溫暖透向大地,讓世界充滿愛與希望。我們要關愛他人,是因為( )①關愛他人能夠傳遞美好情感 ②關愛他人要心懷善意,給予幫助③關愛他人能贏得尊重,收獲幸福 ④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盡己所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3 年 11 月 24 日,25 位志愿軍烈士英靈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 70 周年之際,回到祖國,在中華大地安息,志愿軍戰士秉持著“身后就是祖國,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退后一步”的信念,勇往直前、浴血奮戰。他們用行動詮釋了( )①犧牲人民利益才能維護國家利益 ②人民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集中體現③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 ④國家利益關系著民族生存、國家興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近期,國家安全機關發現,有境外機構在網絡社交平臺面向境內航空愛好者精準招募“志愿者”,在我國境內非法采集、向境外秘密傳輸我國飛行器飛行數據。航空愛好者不讓自己變成“竊密志愿者”,需要( )①打擊破壞國家安全的行為②為維護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使利和協助③樹立國家安全的意識,提高防范意識和能力④善于識別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偽裝,放棄航空愛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9.習近平總書記在三亞市調研時強調,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國家加強農業種子的自主研發,確保國家糧食產量穩定。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角度看,這主要體現了( )A.以政治安全為宗旨 B.以經濟安全為基礎C.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 D.以軍事安全為保障20.與“坐面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A.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B.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D.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二、主題探究題(共 40 分)21.【文明有禮 踐行美德】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施休現國家形象,更能促進壯會和諧。運用所學知識,請你說說如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6 分)22.【成長解惑 勇于擔責】為了幫助同學們塑造積極的心理品質,解答成長中的困惑,天水某學校開設了心語信箱。以下是一位同學給心理老師的來信:老師您好,我是小東,最近我很焦慮。2024 年元旦匯演,班上缺一個伴奏的同學,班主任和其他同學一致推選我,我勉強答應了。為了匯演效果,排練時間占用了大量期末復習時間,班級課代表的工作也無法完成,有時候真心不想去挑練。為此,有些同學開始對我有一些看法,我到底該怎么辦 如果你是心理老師,你會怎樣給這位同學回信解惑,請運用“責任”的相關知識幫忙寫出回信要點。(5 分)23.【網絡環境 你我共建】材料一 2023 年 10 月,國務院公布了《木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旅行,《條例》堅持各方共同治理,明確本成年人網絡保護需要政府、家庭、學校、企業共同參與。為了讓未成冬人健康“獻網”,有家長在網絡上這樣留言:為防止網絡沉淀、家長應嚴格管理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避免學生接觸網絡。如果你是學生小明,針對上述家長的觀點,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擬寫一份回復,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5 分)24.【學法守法、健康成長】班長分享了一則突測:16 歲的小夫,就讀于一所中專院校,是一名“網癮少年”,2022 年暑假,沉迷于“泡吧”的小武結識了網友小波,兩人成為無話不談的“兄弟”,得知小武正為零花錢發愁時,小波逐帶其認識了 17 歲的小晨——一名肆立在家的未成年人惡勢力“頭號人物”,在小晨的組織、策劃下,小武參與的團伙共尖施 10 余次敲詐勒索、2 次盜竊、1 次槍劫,非法獲利 6 萬余元。人民法院以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聚眾斗毆罪,判處小晨、小波等多名涉案未成年人 1 年至 2 年 10 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1)請你分析小武運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請寫出兩點共 4 分)(2)為避免類似小武案件的發生,我們未成年人應如何做 (4 分)25.【愛我中華 矢志不渝】愛國是每個人最真摯的情感,是一個國家的精神魂魄。某校八年(4)班同學以“愛國”為主題出了一期板報,請你參與并回答下列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做出全面部署,維護國家安全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布局的重要方面。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和更為嚴峻的風險執行。(1)適應國家安全需要,要努力建設一支怎樣的人民軍隊 (3 分)(2)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為,我們要增強何種意識樹立何種觀念 (4 分)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了確保國家機密不被泄露,既處理名 30 年。秉持“國家科益高于一切”的愛國之心,為核潛艇事業奉獻青春,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奮斗。(3)請用一句話概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 (4 分)(4)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你的愛國情感(5 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3 分,共 60 分)1-5 ACDCD 6-10 BDAAD 11-15 DDDDA 16-20 BDCBA二、主題探究題(共 40 分)21.①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說話和氣,談吐文雅,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說粗話臟話。②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著裝得體、舉止穩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③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每點 2 分,共 6 分)22.(5 分)示例小東同學你好:首先,要認識到承擔責任雖然會付出時間、精力等代價,但也會獲得相應的回報,比如良好的自我感覺、他人的贊許等。為班級元旦匯演伴奏以及擔任課代表都是你應承擔的責任。對于排練占用復習時間的問題,你可以制定合理的計劃,平衡排練和復習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不能因為困難就輕易放棄責任,面對同學的看法,你可以和同學們解釋清楚情況,獲得他們的理解。要積極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認真完成排練任務,盡力做好課代表工作,這不僅有助于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也能鍛煉你的能力,讓你在成長中收獲更多。(圍繞責任的代價與回報、如何承擔責任等方面作答,合理即可得 5 分)23.示例叔叔/阿姨,您好!我理解您擔心孩子沉迷網絡的心情,但完全避免學生接觸網絡并不恰當。網絡是把雙刃劍,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也有很多積極作用。比如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學習知識、開闊視野、與他人交流溝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強調各方共同治理,家庭確實要加強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管理,但不是完全禁止。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上網時間,引導我們正確使用網絡,利用網絡的優勢促進學習和成長。同時,學校也會加強教育,企業也會規范網絡環境,多方面共同努力,能讓我們健康上網。(從網絡的兩面性、各方責任等角度合理回復,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即可得 5 分)24. (1)①自身原因:小武是“網癮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差,沉迷網絡;辨別是非能力弱,結交了不良網友,受其影響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②外部原因:缺乏家庭的有效監管和正確引導;社會上存在不良風氣和誘惑,對未成年人產生了不良影響。(每點 2 分,共 4 分)(2)①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自我控制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避免沉迷網絡。②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謹慎交友,不結交不良朋友。③樹立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依法自律,杜絕不良行為。④提高道德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做一個有道德、守法紀的人。(每點 1 分,共 4 分)25. (1)努力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3 分)(2)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4 分)(3)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利益是整體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是局部利益。整體利益照顧到了大多數人民的長遠需求,符合大多數群體的利益。當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4 分)(4)示例:祖國,您是我心中永遠的驕傲!我愿努力學習,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為您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堅定地站在您這一邊,捍衛您的尊嚴和榮譽,讓您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圍繞愛國情感,表達真情實感,合理即可得 5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