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教版選必二 2·2—— 產業轉型地區的結構優化 ——以美國休斯敦為例 課標定向 素養導引 1.區域認知:結合資料,認識美國休斯敦等產業發展狀況。 2.綜合思維:以美國休斯敦為例,分析單一經濟結構的弊端及如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3.人地協調觀:從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角度,分析地區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 4.地理實踐力:收集某一典型地區相關資料,分析產業結構的變化過程及原因。 以某地區為例,分析地區產業結構變化過程及原因。 課堂導入 說說你了解的美國休斯敦... 火箭隊 墨西哥灣沿岸 石油城 醫療城 航天城 MD安德森癌癥中心,全美排名第1的癌癥醫院 休斯頓太空中心收藏的在月球上使用過的太空漫游者 美國航空航天局 休斯敦「火箭隊」籃球主場館 產業轉型的含義 The meaning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01 休斯敦的產業轉型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Houston 02 CONTENTS 產業轉型的含義 課時一 閱讀教材第49-50頁,思考以下問題 1.回憶傳統工業包括哪些產業?以及傳統工業的積極作用與衰落的原因? 2.產業轉型的含義以及如何進行產業轉型? 3.影響產業轉型的因素? 區域產業結構是指區域內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構成及三個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反映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發展階段。 一般來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區域的產業結構重心會由一產業向二產業和三產業逐步轉移。 第一產業 種植業、畜牧業 林業、漁業 第二產業 采礦業、制造業 建筑業、電力等 第三產業 商業、金融、保險、運輸、公益事業 什么是區域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指一個國家或區域內不同產業產值的比例關系。 產業轉型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經濟主要構成中,產業結構、產業規模、產業組織、產業技術裝備等發生顯著變動的狀態或過程。 主干梳理 產業轉型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 國民經濟重心由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產業,進而轉向第三產業 產業結構:第二產業為主導→第三產業為主導 工業結構:輕紡工業→綜合性工業→高新技術產業 上海市三次產業產值所占比例變化 主干梳理 產業結構升級的表現 上海近現代以來其產業結構經歷了怎樣的轉變過程? 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 國民經濟重心由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產業,進而轉向第三產業 主干梳理 產業結構升級的表現 工業內部產業結構升級表現為: 由以輕紡工業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業為主; 由以原材料為主上升到以加工組裝為主; 由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 根據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不同,可以將產業分為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 新興產業是指技術創新較快、市場潛力較大的產業,如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 與傳統產業相比,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資源集約等特點 電子信息技術 新能源 生物醫藥 主干梳理 新興產業 傳統產業是技術相對成熟、市場規模較大的產業,如煤炭、鋼鐵、紡織等 主干梳理 傳統產業 促進經濟增長 解決社會就業 增加財政收入 改善人民生活 推進城市化 主干梳理 傳統產業的積極作用 ①技術層次不高 ②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競爭力不強 ③產品附加值低,易受市場沖擊 ④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⑤環境污染嚴重 不可持續性 技術改造 整體提升 適應市場環境 主干梳理 傳統產業的問題 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城市路在何方? 傳統產業只有進行技術改造和整體提升,才能適應轉型發展的市場環境。 克拉瑪依的產業轉型之路 1955年在準噶爾盆地西北部發現了中國第一個大型油田,從1956年到1960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在此進行大規模的石油勘探開發,原油產量占當年全國的39%。 新疆石油管理局所在的克拉瑪依市隨著油田的開發而興起,該市在油氣開發過程中建立了包括煉油、乙烯和下游深加工的石油化工體系,主導產業逐步由單純的油氣開采轉變為油氣開采和石油化工并重。 歸納克拉瑪依的產業轉型之路,總結其優點。 拓展閱讀 依托原有產業基礎發展下游產業,建立起關聯與配套的產業群。 優點: 能夠充分運用本地的資源優勢,加強上下游產業的發展聯系,工作難度較小 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完善配套服務,促使集聚效益的產生 主干梳理 產業轉型的路徑——產業延伸 Eg.上游:鐵礦石、煤炭、電力→初加工:生鐵、粗鋼、鋼材→深加工:螺紋鋼、特種鋼→下游:機械、汽車生產、基建 拓展延伸 由微笑曲線尋求產業的延伸路徑 微笑曲線中游環節是工農業生產,附加值低;上游環節是研發;下游環節是營銷,附加值高。產業結構高級化應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 拓展閱讀 法國洛林的產業轉型 法國洛林面對已經完全喪失競爭力的煤炭和鐵礦開采業,法國政府采取了斷然措施,關閉了鐵礦和煤礦。為促使替代產業的發展,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制定優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資;建立企業園圃,培育中小企業;加強職業技術培訓,促進勞動力轉崗等。 汽車、電子和塑料加工已取代了傳統的煤炭和鐵礦開采業。 歸納法國洛林的產業轉型之路,總結其特點。 主干梳理 產業轉型的路徑——產業更新 利用原產業發展積累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賴原有基礎的全新產業群。 特點: 轉型相對徹底,但較為困難 吸引外資和先進技術,是建立替代產業的有效途徑 把傳統加工提升為智能制造。 轉型初期 轉型中后期 典例:美國休斯敦 產業轉型路徑選擇取決于哪些因素? 主干梳理 產業轉型的路徑——綜合發展 產業延伸模式 新興產業崛起 有的地區產業轉型并非單一模式,而是多種模式的綜合。 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先產業延伸,再產業更新,后期經濟實力強大了,區域功能完善后向綜合性方向演化。 發展階段 產業基礎 資源稟賦 市場環境 經濟政策 科技創新 影響產業轉型的因素 首鋼基地:工業建設——旅游建設 某些地區在鋼鐵工業的基礎上,發展鋼鐵物流產業 初期階段 成長階段 轉型階段 成熟階段 伴隨著上海汽車裝配產業的增長,上海周邊城市的制造業轉為以汽車配件生產為主 政府采取專門措施,鼓勵或限制某一產業的發展,如美國目前的制造業回流 技術積累技術突破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影響產業轉型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資源稟賦 (生產要素) 產業基礎 發展階段 市場環境 經濟政策 科技創新 包括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發展階段、市場環境、經濟政策、科技創新等方面。 從全球來看,技術創新是推動產業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 從一個國家或地區來看,比較優勢的變化、政策的引導是產業結構升級的主要原因。 如果一個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則其多為資源開發型產業結構,對于大部分國家而言,作為工業化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初始條件或先決條件,自然資源稟賦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轉型過程的初、中期階段起著重要作用。 不斷開拓新的生產技術和形成新產業 推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 推動產業結構的更新換代 提高勞動生產率,人力資源發生轉移 影響產業轉型的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在增加稅收、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改善民生、加快工業化進程、促進基礎設施完善、提升城鎮化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 生態效益 經濟增長、技術創新、推進城鎮化建設等 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改善生活等 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產業轉型意義 良性循環 產業轉型的意義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產業結構優化: ⑴指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的過程。 ⑵實現產業結構與資源供給結構、技術結構、需求結構相適應的狀態。 ⑶指產業與產業之間協調能力的加強和關聯水平的提高。?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的"轉型",其核心是轉變經濟增長的"類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轉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轉為集約型,而不是單純的轉行業。 辨析“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區別 概念辨析 (2024·天津卷)潭門鎮位于海南瓊海市東部沿海,是“祭兄弟公出海儀式”“鯉魚燈”等海洋文化發源地。近年來,潭門鎮以深遠海捕撈生產為重點,大力發展熱帶高效農業和旅游業,探索出一條“三不一就”即“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的發展模式。下圖是潭門鎮海港旅游城鎮發展模式圖。 2.潭門鎮實施“三不一就”城鎮發展模式,可以( ) ①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②大幅度提高城鎮用地規模③原封不動地保留“老房子”④使農業產值的比重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該模式形成的主要驅動力是( ) A.產業的轉型升級 B.美麗鄉村的建設 C.基礎設施的發展 D.民俗文化的吸引 D A 真題溯源 真題溯源 (2022·山東卷)嘉峪關地處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該地區發現鐵礦,1958年依托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建立鋼鐵廠,1965年設嘉峪關市。隨著鋼鐵工業的發展,嘉峪關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為主的工業體系。2019年,該市三次產業結構為1.7∶62.8∶35.5。據此完成下題。 1.該市在推進工業結構優化過程中宜重點發展 ( ) A.造紙工業 B.紡織工業 C.食品加工工業 D.裝備制造工業 D 休斯敦的產業轉型 課時二 閱讀教材第51-52頁,思考以下問題 1.讀課本材料及圖片,分析休斯敦發展的區位因素? 2.從時間、具體事件概括休斯敦前期經濟的發展歷程? 美國第四大城市 位于得克薩斯州東南部,距墨西哥灣80千米 @圖2-15休斯敦及周邊地區地形分布 休斯敦 區域認知 20 世紀初,休斯敦隨著當地油氣資源的開發和通海運河的建成而逐漸興起,一度被譽為“世界能源之都”。60 年代初,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載人航天飛行中心落戶于此,休斯敦成為美國載人航天飛機研發基地和控制中樞。目前,休斯敦是美國南方最大城市、重要海港,墨西哥灣沿岸的重要經濟中心。 1. 分析休斯敦的區位特征。 南臨墨西哥灣,地理位置優越;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水熱較充足; 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開闊; 油氣資源豐富; 為美國南方最大城市,人口眾多; 海、陸、空交通便捷; 科技水平較高; 城市區位因素 ①自然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等; ②社會經濟因素:包括人口、交通、政治、科技、軍事、宗教和文化等; 發展之初,休斯敦的經濟支柱是農牧業,棉花是當地主要的經濟作物,直到19世紀末,還是木材與棉花集散地。 1.說一說休斯敦發展農牧業的優勢條件。 2.分析對休斯敦農牧業影響較大的自然災害有哪些,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1.位于墨西哥灣平原,地形平坦開闊;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水熱條件好; 農牧產品豐富,交通便利等。 2.南鄰廣闊的(亞)熱帶海面,夏秋季容易遭受颶風的侵襲,以及由此產生的洪澇等次生災害; 冬春季容易遭受來自北方的冷空氣侵襲,造成低溫凍害。 (考慮地形) 休斯敦發展歷程 閱讀教材51-52頁思考:從時間、具體事件概括休斯敦19世紀后的經濟發展歷程? 1901年 1930年 20世紀70年代 休斯敦石油 鉆探成功 第一次 經濟發展高潮 吸引與石油 有關的生產生活 服務業和制造業 休斯敦東部 再次發現大油田 第二次 經濟發展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 來了第三次發展高潮 世界石油價格暴漲 休斯敦石油、 石化工業進入全盛期 世界能源之都 發展之初 經濟支柱是農牧 業,棉花是當地 主要的經濟作物,直到19世紀末,還是木材與棉花 集散地 自主閱讀 石油開發與休斯敦的發展 閱讀Reading 20世紀30年代,得克薩斯州石油工業迅速發展,總長度達6000多千米的輸油管將休斯敦與數百個油田連為一體。與此同時,采油工業帶動了下游的煉油工業,1940年前后墨西哥灣一帶的煉油能力占到全美1/3左右。在聯邦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休斯敦的石化工業猛然崛起,航空燃油、人造橡膠、輪胎、炸藥等部門形成較大規模。聯邦政府投資修建了兩條重要的輸油管道,將得克薩斯州的石油運往東海岸。得益于石油、石化工業的強勁支撐,休斯敦的交通運輸、鋼鐵、機械、建筑等行業也蓬勃發展起來。 19世紀后期,休斯敦是德克薩斯州的陸運樞紐,加爾維斯頓是該州的水運樞紐。1900年9月的颶風及海嘯,摧毀了加爾維斯頓的港口。恰在1901年,休斯敦發現石油,經過多方努力,在休斯敦與墨西哥灣之間開鑿了深水運河,把休斯敦與相距80千米的墨西哥灣聯系起來。隨后,又在休斯敦修建了一系列人工港,使得長期困擾休斯敦的海運問題迎刃而解。 1.與加爾維斯頓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優勢與劣勢分別是什么? 2.運河和港口的修建,對休斯敦的發展有哪些重要影響? 3.推測休斯敦石油工業布局特點,說出你的理由。 @圖2-15休斯敦與與加爾維斯頓的地理位置 1.與加爾維斯頓相比,休斯敦修建港口的優勢與劣勢分別是什么? 優勢:休斯敦更靠近內陸,受颶風、風暴潮的影響較小,發展航運更為安全。 劣勢:連接休斯敦與墨西哥灣的天然河道深度較小,不利于行船,需將航道加深(拓寬),建港成本高。 使休斯敦從內陸城市轉變為港口城市 加強與外界的交通和貿易聯系 增加貨物吞吐量 促進休斯敦經濟的快速發展 2.運河和港口的修建,對休斯敦的發展有哪些重要影響? 3.推測休斯敦石油工業布局特點,說出你的理由。 多布局在港口附近及航道沿線,便于石化產品的運輸 閱讀教材第53-56頁,思考以下問題 1.休斯敦單一經濟結構的弊端有哪些? 2.休斯敦是如何進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 02-休斯敦單一經濟結構的弊端 1980年前后,休斯敦產業繁榮達到巔峰,但該市嚴重依賴石油經濟,在產業結構上存在著嚴重缺陷; 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油價暴跌和石化行業蕭條 休斯敦經濟遭受沉重打擊,大批工廠倒閉,大量工人失業,科技人才外流 @圖2-18休斯敦煉油廠 休斯敦發展單一的石油產業,由于世界石油價格暴跌,導致了經濟大蕭條。 大量失業人員 曾經的石油小鎮成了廢村 曾經的石油小鎮成了廢村 休斯敦單一經濟結構的弊端 休斯敦單一經濟結構的弊端 20世紀70年代,休斯敦曾表現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勢頭,但石油巨頭更醉心于高額石油利潤,石油工業產值占比長期居高不下。80年代中期,隨著石油危機的來臨,得克薩斯州經濟陷入困境。若世界油價每桶下降1美元,意味著得克薩斯州經濟損失30億美元。這場危機使休斯敦經濟結構上的缺陷充分暴露出來。 1.為什么一些企業在高利潤發展時期不愿意拓展產業鏈或者使用新技術? 2.簡析休斯敦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工業的弊病。 1.拓展產業鏈或使用新技術在短時期內往往會提高運營成本,減少企業獲取高額利潤。 2.嚴重依賴石油經濟,在產業結構上存在著嚴重缺陷。當石油及石化產品價格暴跌時,收入就會嚴重萎縮,導致石油及石化產業部門大量工廠倒閉、工人失業、科技人才外流,經濟遭受沉重打擊。 (三)休斯頓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Ⅲ)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Houst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途徑 表現 根據市場需求,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產業延伸) 拓展石油產業鏈,帶動機械、電子、電力、交通運輸等部門的發展 發展替代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產業更新) 大力發展航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促進經濟多元化 發展高科技產業(技術突破) 發展航天、醫藥等高科技產業 大力發展高層次服務業(綜合發展) 大力發展航天中心和醫藥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 1.產業延伸 拓展石油產業鏈,帶動機械、鋼鐵、建筑、交通運輸等發展。 一是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石油勘探、開采、煉化產業等原有石油產業鏈整體效率提升,提高產品附加值。 二是向下延伸價值鏈,大力發展基本化工原料、有機化工原料等石化產業中下游環節以及配套服務業 主干梳理 休斯敦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綜合發展 拓展延伸 由微笑曲線尋求產業的延伸路徑 微笑曲線中游環節是工農業生產,附加值低;上游環節是研發;下游環節是營銷,附加值高。產業結構高級化應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 1.產業延伸 依靠已有的優勢產業基礎,如港口貿易、制造業、航天中心、醫療中心、金融服務業等,促進機械設備和各類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2.產業更替 主干梳理 休斯敦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綜合發展 發展替代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1961年,休斯敦抓住了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航天中心落戶的機遇。同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企業家團隊,大力發展了航天設計、電子儀器、機械制造和軍事工業等高科技產業群。 拓展閱讀 休斯敦國家宇航中心 聚集了60多家國際水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全世界最好的腫瘤醫院之一的德州大學附屬醫院MD安德森癌癥中心、完成全球第一例人工心臟移植手術的德克薩斯心臟研究所、沙特王室點名要去的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全美TOP10的德州兒童醫院等等。 TMC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醫療"綜合城",位于休斯頓市中心以南約3英里處,占地8164畝,集健康教育、研究和治療為一身。 德州醫療中心TMC 拓展閱讀 德州醫療中心TMC——全球最大的醫療"綜合城" 1976-1981年休斯敦的零售業和批發業銷售額居全國大都市首位; 休斯敦港口對外貿易額達到全美第二位。經濟的繁榮吸引了許多重要的外國銀行進駐,休斯敦成為美國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休斯敦擁有以理科和工程科為優勢的萊斯大學,以及以自然科學和工程為優勢的休斯敦大學、南德州大學和圣托馬斯大學等,為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扎實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發等科技成果。 拓展閱讀 高層次第三產業 圖2-19 休斯頓產業結構示意 產業轉型后的休斯頓,既是美國石油工業和石化工業中心、航天中心和醫療中心,也是美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實現了結構優化和綠色轉型,被稱為“全球城市”。 主干梳理 休斯敦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休斯敦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優越的資源和區位條件,重點發展城市經濟; 二是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積極發展替代產業; 三是力爭政府資助,以點帶面發展高科技產業; 四是大力發展高層次服務業,使之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五是促使傳統的石油產業縱向延伸和橫向擴展。 主干梳理 休斯敦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充分利用優越的資源和區位條件 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替代產業 政府資助,發展高科技產業 大力發展高層次服務業 促使石油產業的縱向延伸和橫向發展 休斯頓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 休斯敦實現產業轉型,主要依托自身優勢條件,即地理區位、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科學技術和市場條件。休斯敦石化工業向海外轉移,多采取與所在國合資的方式,盡量多使用所在國的廉價原料。 1.說明休斯敦產業轉型的優勢條件。 地理區位:位于墨西哥灣沿岸,地理位置優越,海運、陸運交通便利 自然資源:石油資源豐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大量相關產業集群 人力資源、科學技術:依托高校和科研機構推進高科技研發和人力資源培訓 市場條件:緊密聯系市場,切實發揮市場作用,促進經濟向多元化發展 休斯敦實現產業轉型,主要依托自身優勢條件,即地理區位、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科學技術和市場條件。休斯敦石化工業向海外轉移,多采取與所在國合資的方式,盡量多使用所在國的廉價原料。 降低對本國石油資源的消耗,利用所在國的廉價資源,降低成本 產業轉移過程中,通過提供資金和技術獲取轉入國項目股份,提高利潤 減少對石化產業的過度依賴,降低經濟風險,轉移環境污染等 2.休斯敦石化工業為什么要向海外轉移? “微笑曲線”揭示了現階段產品在研發、生產和營銷等環節的附加價值有什么規律?據此分析我國制造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措施。 措施: ①加大科技創新,致力于高附加值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的研發; ②重視品牌營銷(注重銷售和售后服務),使產業鏈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 規律:產品的研發和營銷環節附加值高; 產品的加工制造環節附加值最低。 拓展延伸 板書設計 產業轉型地區的 結構優化 產業轉型的含義 產業轉型路徑選擇 休斯敦的產業轉型 產業轉型影響因素 休斯敦發展概括 休斯敦單一經濟結構弊端 休斯敦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傳統產業衰落的原因 傳統產業的作用 閱讀P56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1.說出五大湖地區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 2.五大湖區是北美傳統的老工業區,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分析底特律產業轉型的優勢與劣勢,提出具體的實施路徑。 1.自然條件優越,農產品供應方便; 煤炭、鐵礦及水資源豐富; 廉價的水路運輸; 城市眾多,市場廣闊; 工業基礎好,協作條件好 @圖2-22 北美洲五大湖區 2.部分傳統工業從五大湖區轉移至新興工業區,當地工業空心化; 面臨新興工業區的競爭壓力; 環境污染嚴重,勞動力成本上升等 閱讀P56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1.說出五大湖地區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 2.五大湖區是北美傳統的老工業區,其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分析底特律產業轉型的優勢與劣勢,提出具體的實施路徑。 優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發達,汽車工業基礎好,有資源稟賦優勢等。 劣勢:嚴重依賴汽車產業,產業結構單一;產品創新不足,技術競爭力下降;人口大量外遷,高素質人力資源不足等。 實施路徑:對汽車產業進行重組、調整,提高生產效率;吸引高科技和創新人才,加強技術創新水平;調整產業結構,產業多元化發展;消除污染,美化環境等。 課時作業 湖北省省會城市武漢位于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工業實力雄厚,近年形成以鋼鐵、汽車、機械、高新技術為支柱,食品、服裝、醫藥、化工為優勢的綜合性工業體系。武漢也是全國高等學府密集地區之一,科研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 (3)運用產業結構優化的原理,評價武漢近年產業結構調整的合理性。 是我國中部交通樞紐,第三產業比重不斷增加,成為主導產業; 工業基礎好,可以發展傳統工業部門; 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優勢; 科研綜合實力強,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其支柱產業。 休斯敦產業轉型的啟示 課時三 ①技術層次不高 ②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競爭力不強 ③產品附加值低,易受市場沖擊 ④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⑤環境污染嚴重 不可持續性 技術改造 整體提升 適應市場環境 主干梳理 傳統產業的問題 珠江三角洲的產業轉型之路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大致經歷了三次明顯的變化過程。 傳統農業 加工制造業 高新技術產業 當地農業生產經營特色:桑基魚塘; 發展變化:傳統的?;~塘逐漸變成了雜基魚塘,基面改種蔬菜、花卉、水果等 拓展延伸 傳統農業 加工制造業 高新技術產業 20世紀80年代以后 改革開放政策 利用沿海、毗鄰港澳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通過外引內聯 吸引了香港大量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遷入 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玩具、制鞋等傳統加工業大量涌現 珠三角地區加工制造業迅速發展 珠江三角洲的產業轉型之路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大致經歷了三次明顯的變化過程。 拓展延伸 傳統農業 加工制造業 高新技術產業 20世紀90年代以后 政策優勢不明顯 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逐漸喪失 以勞動密集型為的的產業不能支撐該地區工業的進一步發展 產業升級 區位、人才政策等優勢 高新技術產業逐漸成為當地主導產業 經濟全球化、信息化蓬勃發展,發達國家與地區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 珠江三角洲的產業轉型之路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大致經歷了三次明顯的變化過程。 拓展延伸 3.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中的階段Ⅰ、Ⅱ兩個發展階段的主導產業分別是( ) A.原料密集型產業、動力密集型產業 B.勞動密集型產業、市場密集型產業 C.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 D.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 4.以下屬于階段Ⅰ工業發展特點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費品加工工廠 B.外商的投資規模相對較大 C.工業附加值增長較快 D.成為我國最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聽課手冊 C 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總產值增長圖。讀圖完成3~5題。 A 1.珠三角地區被改造企業的變化是( ) A.二三產業融合 B.生產的多元化 C.工作崗位增加 D.產品種類改變 真題溯源 A (2024·浙江卷)總部位于深圳的某企業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供應商。近年來,該企業為珠三角地區工業企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改造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研發、制造等部門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擴散。完成下面小題。 2.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擴散,給珠三角地區帶來的影響是( ) ①強化城市的特色功能 ②促進同類產業分散分布 ③緩解城市間交通壓力④增強城市間的產業聯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真題溯源 (2023·湖北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23年5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并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A公司是一家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堅持“EV(純電動)+ICV(智能網聯)”路線;加大研發力度,開發高端產品;全面打通上下游資源,實現了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布局;能耗持續降低,耗電量的1/4來自工廠太陽能屋頂。下圖示意新能源汽車工業產業鏈。 (1)說明A公司全面打通上下游資源的好處。 降低供銷成本,增加各環節收益,提高企業利潤; 維持供應鏈安全、穩定,保證產品產量、質量的穩定,推動產品升級; 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利于企業品牌形象提升; 真題溯源 (2023·湖北卷)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2023年5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并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A公司是一家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堅持“EV(純電動)+ICV(智能網聯)”路線;加大研發力度,開發高端產品;全面打通上下游資源,實現了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布局;能耗持續降低,耗電量的1/4來自工廠太陽能屋頂。下圖示意新能源汽車工業產業鏈。 (2)簡述A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做法。 堅持“EV(純電動)+ICV(智能網聯)”路線; 加大研發力度,依據市場反饋,及時研發新品; 在工廠建設太陽能屋頂,增加清潔能源比重,持續降低能耗; 采用“遙控”工廠定制化方式生產汽車;等。 課程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