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一節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學習目標:1.利用天體系統示意圖,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依據圖文資料,說明太陽輻射及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3。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學科素養:綜合思維:利用材料分析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地理實踐力:通過天文現象觀測,認識地球宇宙環境。人地協調觀:結合宇宙探索,樹立科學宇宙觀。一、宇宙1、概念:2、特性宇宙“是時間、空間的統一,萬事萬物的總稱。由不同形態的物質組成。⑴物質性⑵運動性閱讀教材P4-5相關內容,明確:表現天體天體系統結合教材內容,明確:概念:分類:特點:⑴物質性:天體晴朗的夜晚,人們可以肉眼或者借助各種觀測儀器看到閃爍的恒星、模糊的星云、移動的行星、圓缺多變的月亮、拖著長尾的彗星……。東方紅一號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嫦娥五號負責嫦娥三期工程“采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地月采樣往返衛星人造天體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流星體: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流星(現象):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層,大氣摩擦燃燒產生光跡。隕星:落到地面未燃燒盡的流星體行星際空間大氣圈地面思考:圖中天體有哪些?材料: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發射場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6月2日嫦娥六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開啟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實施的采樣任務,即將“蟾宮挖寶”。思考:嫦娥六號是天體嗎 發射前:不是著陸后:不是進入太空后:是天體的條件:①地球大氣層外②在宇宙中獨立運行天體的判斷方法隕星、待發射的宇宙飛船等不屬于天體。流星屬于自然現象,不屬于天體。概念:分類:特點:恒星、星云、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及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在太空中運行的航天飛機、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太空站等多樣性自然天體:人造天體:最基本天體(質量和體積巨大)⑴物質性:天體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⑵運動性:天體系統:形成層次結合教材內容,明確:地月系太陽系宇宙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思考:宇宙中眾多的天體,們是如何共存的?⑵運動性:天體系統:形成層次結合教材內容,明確:宇宙中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鄰近天體相互吸引形成了以質量大的天體為中心,其他天體圍繞這個中心旋轉的天體“集團”。目前所知的天體系統分為可觀測宇宙、星系、恒星系統、行星系統四級1光年﹦94605億千米137億光年10萬光年38.4萬千米數量:至少兩顆位置:鄰近質量:一個質量巨大(中心天體)標準如何判斷?月球、地球、太陽三者構成幾組天體系統?天體系統的判斷:圖1思考:圖中包括幾級天體系統?圖中包括兩級天體系統,分別是地月系,以及月球與嫦娥三號組成的天體系統。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它本身不發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此完成1-4題。1.“藍月亮”應屬于( )A.行星 B.恒星 C.衛星 D.彗星2.“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A.太陽 B.地球 C.行星 D.恒星3.“恒星”“行星”“藍月亮”是屬于( )A.天體 非天體 非天體 B.天體 天體 天體C.非天體 天體 非天體 D.天體 天體 非天體4.則該圖所示的天體系統有( )A.四級 B.三級 C.二級 D.一級課堂練習5.下列天體觀測的描述,正確的是( )A.星光閃爍的是衛星 B.一閃即逝的是彗星C.園缺多變的是月亮 D.拖著長尾的是星云6.在下列天體系統中,不含地球的是( )A.地月系 B.銀河系 C.太陽系 D.河外星系5.天體系統的層次,由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太陽系一銀河系一地月系—可觀測宇宙B.銀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陽系一可觀測宇宙C.地月系一銀河系一可觀測宇宙一河外星系D.地月系一太陽系一銀河系一可觀測宇宙一、宇宙概念:類型特點形成:層次: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物質性:天體:運動性:天體系統自然天體人造天體概念:特性時間、空間和萬事萬物的總稱。多樣性第二課時二、太陽系成員中心天體及成因行星的特征及分類閱讀教材P6-7相關內容,明確:讀圖結合教材內容,回答:⑴八顆行星按距日由近及遠依次為?分為哪幾類?各包括哪幾顆?肉眼可見的有哪些?⑵小行星帶的位置?⑶八大行星公轉方向及軌道形狀類地行星 巨行星 遠日行星從距日遠近、質量、體積及衛星等方面比較八大行星?系列 公轉方向 軌道傾角 偏心率水星 自 西 向 東 7o 0.206金星 3.4o 0.007地球 0o 0.017火星 1.9o 0.093木星 1.3o 0.048土星 2.5o 0.055天王星 0.8o 0.051海王星 1.8o 0.006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據表格內容分析八大行星運動特征?彗星:體積大、密度小,有云霧狀外表彗尾的變化規律 反向,近大遠小類地行星 巨行星 遠日行星⑴據結構特征:⑵運動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2.八大行星:二.太陽系1.組成:地球普通性特殊性體現及條件閱讀教材P8相關內容,明確:三、地球普通性:特殊性:條件:宇宙環境:穩定的光照、安全的環境自身條件地球的質量、體積、平均密度和公轉、自轉運動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并不特殊有生命物質存在適宜的氣溫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液態水生命存在問題的分析(從“四看”入手分析:)光照和軌道1.在“攬星九天”標識中,代表火星的序號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并進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針對火星的探測任務,主要包括探索火星的生命活動信息,包括火星過去、現在是否存在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條件和環境以及對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的探測。下圖為我國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和探測器的軌道示意圖。據此1-3題。2.進入預定軌道的火星探測器離開的天體系統是( )A.銀河系 B.可觀測宇宙 C.太陽系 D.地月系3.火星探測器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活動信息的依據可能是其( )①表面溫度適宜 ②公轉的周期較長③衛星數量較少 ④有液態水存在⑤質量和體積適中A.①②③ B.①④⑤C.②③⑤ D.②④⑤5.木星沖日現象,主要反映了太陽系行星公轉的( )A.同向性 B.共面性 C.近圓性 D.勻速性4.木星沖日時,太陽、木星、地球三者的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2023年11月3日,木星沖日。沖日是指某行星在繞日公轉過程中運行到與地球、太陽成一直線,地球位置居中的一種現象。完成4-5題。“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此時月球運行到地球和金星中間,且連成一條直線,與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國部分地區觀測到這一難得的天文奇觀。下圖示意部分天體及其運行軌道。據此完成6-8題。6.“月掩金星”現象中的天體分別屬于( )A.恒星、行星 B.行星、行星C.衛星、行星 D.恒星、衛星7.與“月掩金星”現象密切相關的條件是( )A.天體運動速度時刻變化 B.行星公轉軌道具有共面性C.月球的體積遠小于金星 D.金地距離遠大于地月距離8.本次“月掩金星”現象發生時,月球和金星可能分別位于(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9.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 八大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東。請在圖中地球的公轉軌道上用箭頭表示出來。(2) 圖中所示宇宙空間范圍內共包括 級天體系統。(3)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與其所處的宇宙環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環境是什么 (4)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幾個自身條件中,此圖反映出來的是什么條件 【答案】(1)(2) 兩或2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于相對安全的宇宙環境中。(4) 日地距離適中,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條件。【詳解】(1)八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C為地球,八大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東,示意圖如下:(2)圖中所示宇宙空間范圍內共包括兩級天體系統,即太陽系和地月系,其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是太陽系,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3)讀圖可知,圖中大小行星都有自己的運行軌道、互不干擾,使地球處在一個安全的宇宙環境中,形成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物質存在的宇宙環境(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自身條件包括適宜的溫度,液態水,大氣。此圖反映出來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使得溫度適宜。臭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