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 2.1《堅持依憲治國》 教學設計課題 2.1堅持依憲治國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年級下冊課標要求 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體會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有賴于每個公民的參與,是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進一步深化憲法教育。教材分析 本課由引言和兩框內容組成。引言首先在第一課學習的基礎上,概略地閘述了為什么要保障憲法實施。通過引用習近平的話,讓學生理解維護憲法權威必須保障憲法實施,懂得憲法受到漠視、削弱、破壞的巨大危害。接著提出保障憲法實施就要堅持依憲治國,加強憲法監督,增強憲法意識,提煉出本課的主要內容,進而提出探究性問題:怎樣確保憲法最高的效力和地位呢 我們如何形成尊重憲法、崇尚法治的理念呢 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堅持憲法至上問題的深入思考,導入新課。學情分析 由于當前的初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中有些人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有些人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對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國家缺乏基本的總體性認識,不能理性地看待國家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不能積極有序地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初中學生在認知發展上處于一種既懂事又不完全明理的狀態中,其情緒、情感、思維、意志、能力及性格還很不穩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基于此,本課旨在對學生進行憲法實施的教育,使之懂得“憲法與我息息相關,能夠以國家主人的身份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懂得要實現憲法的價值追求,必須監督權力行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維護憲法權威;懂得每個公民都要增強憲法意識,自覺踐行憲法精神,堅持憲法至上。核心 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了解現行憲法的構成,理解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道德修養: 運用比較的學習方法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感受憲法權威,提高守法、護法能力 法治觀念: 懂得中國共產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的道理 健全人格:培養崇尚憲法的思想,樹立憲法意識,自覺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責任意識:深刻認識依憲治國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覺樹立憲法觀念,增強守法意識重點 根本的活動準則、最高的法律效力。難點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知識競答 兩會的全稱是什么?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國的根本制度? 我國治國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我國憲法日是哪一天? 引入課題: 堅持依憲治國 學生思考,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幫助學生初步體會,認識憲法。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根本的活動準則 (一)憲法的構成? 觀察圖片憲法的目錄,結合教材,思考:我國憲法是由哪幾部分構成?共多少條? 教師總結:憲法的構成:我國憲法除序言外,設有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條。 (二)憲法的主要內容? (PPT圖片+材料呈現) 材料:憲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第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五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第五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六十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二)監督憲法的實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思考:憲法的內容有哪些? 教師總結: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設置及其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三)為什么要維護憲法權威? 觀看視頻:憲法宣誓儀式 【 宣誓人習近平 】思考:國家領導人為什么要帶頭向憲法宣誓 教師總結: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 (四)怎樣維護憲法權威? (PPT圖片+材料呈現) 觀看視頻:河北邯鄲初中生遭3名同學殺害埋尸案宣判 材料一:觀點一:憲法是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所以作為執政黨, 可以不受憲法的約束。 觀點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思考一:你贊成誰的觀點 請說明理由。 思考二: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應當追究法律責任說明了什么? 教師總結: ①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②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行為準則。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目標導學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五)為什么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與普通法的區別) (PPT圖片+材料呈現) 思考:你能看出哪部法律處于最高的法律地位?為什么 教師總結:①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 (PPT圖片+材料呈現) 填寫下表,說明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思考:憲法與其他法律在內容上的不同? 教師總結:②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PPT圖片+材料呈現) 思考:如何理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教師總結:③從法律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PPT圖片+材料呈現) 思考:為何憲法比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嚴格 教師總結:從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嚴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憲法的內容具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保障了憲法的長期穩定性,使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 (PPT圖片+材料呈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思考:結合二十大報告,憲法和普通法律的區別體現在哪里 教師總結:⑤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材料閱讀 思考感悟 各抒己見 材料閱讀 思考感悟 各抒己見 觀看視頻 思考并感悟 材料閱讀 觀看視頻 材料閱讀 各抒己見 材料閱讀 思考并感悟 各抒己見 材料閱讀 各抒己見 材料閱讀 各抒己見 材料閱讀 各抒己見 材料閱讀 各抒己見 了解憲法相關的構成、本質和主要內容。 理解維護憲法權威的必要性及措施。 理解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課堂小結板書設計作業布置 完成分層作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