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 年秋期七年級學校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滿分100分。第 I 卷(選擇題,共 50 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把正確選項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題框內。每小題 2.5 分,共 50 分)1. 春季“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夏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熏風”;秋季“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體味學習的快樂 B.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沒有辛苦C.學習就是讀書,讀書就是學習 D.學習方法不同,學習效果相同2. 當年那個看《哪吒鬧海》的孩子,如今正駕馭“蛟龍”深潛海底;當年那個看《九色鹿》的孩子,如今正屏息凝神修復文物;而曾經深愛《大鬧天宮》的孩子,如今正在中國空間站里遨游太空……春晚舞臺上一曲《看動畫片的我們長大了》,把理想與奮斗鐫刻進成長的年輪,實現了童年夢想與現實成長的彼此呼應。這表明A.夢想與現實之間沒有差距 B.有夢想就有前行的力量C.夢想確定后就不能改變 D.夢想是最重要的生命主題3. 進入初中階段,我們有機會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我”,心中有夢、眼里有光、腳下有路,讓我們勾勒出最好的模樣。最好的模樣應該是①越來越獨立,標新立異,唯我獨尊 ②越來越上進,志存高遠,追夢遠航③越來越包容,尊重他人,學會合作 ④越來越個性,叛逆沖動,熱愛冒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4. “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果。”下列同學的行為符合這一觀點的是A.小強和小費經過偶然的交談,發現都希望考上清華大學,于是二人決定一起學習、相互探究B.盡管小陽來自偏遠的山村,但小凡并沒有嫌棄,主動與他交往,并幫助他適應新的學校環境C.小馬和小李兩人小學一直在一個班,初中去了不同的學校上學,二人經常用微信聯系D.小玲和小玉是好朋友,二人在學業上你追我趕,在競爭中能坦然接受對方,并能欣賞對方的成就5.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中華民族自古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以來就有珍視友誼的傳統美德。下列詩句中沒有體現友誼的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B.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C.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D.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6. “雙減”政策出臺后,某學校合理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開展籃球、花樣跳繩等體育活動,并進行消防、地震安全知識培訓。該校的做法旨在引導學生A.認識災害的不可抗性,只關注自己生命安全B.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守護自己的心靈世界C.體驗生活的千姿百態,加快實現人生的價值D.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救自護的常識7. “雖然會辛苦,我還是會選擇滾燙的人生!”這句 2024 年初在年輕人心頭激蕩的一句電影臺詞能夠①激勵我們要樹立夢想 ②堅定我們必勝信念③推動我們努力不放棄 ④磨礪我們堅強意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如圖漫畫所示,馬路上、公交上、餐桌上、車站上無論在何地,只要有空閑時間,很多人總是緊盯手機屏 又一個玩手機 不看路的……幕,刷微博、看新聞、看小說、玩微信、玩游戲。如今,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手機在豐富了人們生活的同 時,也使得走路時“手不離機”的市民隨處可見。殊 不知,這一舉動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了安全隱患。 假如讓你給這些人提個醒,你覺得恰當的是①敬畏生命,我們要珍視寶貴的生命 ②生命至上,只需珍愛自己的生命③謹慎對待生命,不漠視自己的生命 ④外在的東西有時比生命價值更高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9. 外賣小哥從 12 米高的大橋縱身救人,雖致受傷而不悔;船老大沈華忠第一時間丟棄價值 10 萬元的蟹籠,搜救遇險漁船;眼科醫生陳潔免費幫助近 4 萬高原群眾重見光明……他們用行動共同詮釋了 A.平凡的崗位更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B.平凡的生命同樣能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 C.干好本職工作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D.要實現人生價值就必須舍棄自身的利益10.勞動是人類特有的基本社會實踐活動。《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 1 課時。為此同學們展開了討論。以下觀點你贊同的有①同學甲說:人世間的美好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勞動最光榮、最幸福②同學乙說:腦力勞動者比體力勞動者更值得尊敬,所以我要成為腦力勞動者③同學丙說:生命里的一切輝煌都是通過勞動鑄就的,所以我們要上好每一節勞動課④同學丁說:勞動是財富和幸福的源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累并快樂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認識自我是一切的起點,櫥窗分析法指一個人就像一扇窗,將人對自我的認識分成四個部分,分別為“公開我”“隱私我”“潛在我”“背脊我”,根據圖片中所呈現的櫥窗分析法,由此可見①認識自己要嘗試與自己對話,積極與他人②他人評價更加全面和客觀,我們要全面接納他人的評價③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發現、完善自己的過程④我們要接納自己的全部,只看自己能夠看見并知道的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周末家庭聚餐,小明看見餐桌上擺著自己最愛吃的烤雞翅,急忙拿起筷子就要夾菜。爸爸看見了連忙制止他,說:“長輩不上桌,晚輩不落座;長輩不動筷,晚輩不動筷。”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A.爸爸的教育方式傷害了孩子的自尊B.我們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學習為人處世C.爸爸小題大做,小明不需要理會D.良好的家風只需父母作出榜樣13.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防止被騙。下列現象需要我們提防的是序號 現象① 自稱公檢法機關,讓趙小強的父母將錢匯到“安全賬號”上去② 商家通知“中獎”了,讓錢華的爸爸先交 1000 元運費③ 陌生人在電話中索要孫宇媽媽的身份證號碼及手機號碼④ 社區工作人員電話詢問李大海一家人近期是否到過疫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習近平總書記說,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3頁共6頁毫不畏懼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這告訴青年人要A.磨礪自我意志,增強自控力,抵制不良誘惑B.享受青春的美好,追求與眾不同,彰顯個性C.砥礪前行,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者和圓夢人D.培養批判精神,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15.“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首 300 年前的小詩《苔》告訴人們要如苔蘚般,即便沒有見到陽光,依然不卑不亢,樂觀的開放出生命的活力與尊嚴。這啟示我們①每個生命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②平凡生命也能創造偉大③生命的意義需要自己發現和創造 ④堅強的生命能突破環境的限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教師的代表與楷模,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說明教師承擔的使命是A.傳授學生理論知識 B.培養英雄人物C.解答學生疑難問題 D.立德樹人17.漫畫《旁觀者》警示我們A.集體需要商定規則與內容B.集體成員間要相互激勵避免沖突C.建設集體要各盡其能,發揮所長D.建設集體要團結,不能只顧自己18.“搭子”是近年來十大流行語之一。在日常 運動有“運動搭子”,做好事還有“公益搭子”。一些人認為,“搭子”是朋友之外的補充,可以幫助年輕人豐富社交、融入社會、親近社會、實現情緒價值。另一些人認為,人不需要搭子,可以獨立于社會存在。以下關于“搭子”的說法,你最贊同的是A.在不同的“搭子”關系中,意味著我們擁有不同的角色B.人們通過“搭子”實現情緒價值,是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C.結成“公益搭子”,有助于我們能夠更好地獲得相應的回報D.有些人不需要“搭子”,說明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不一定要與其他人產生聯系19.天下之本在家,下面體現勤儉節約良好家風的古語是A.家和萬事興,鄰睦百年福 B.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C.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D.百善孝為先,兄弟和為貴20.人生中一大遺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明明有機會卻沒有抓住,白白虛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4頁共6頁度了光陰。要讓那些“我本可以”變成“我可以”,需要我們①僅憑個人興趣,制定生涯規劃②持之以恒,把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③學會珍視當下,及時享樂④合理規劃生活,每天進步一點點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第 II 卷(非選擇題,共 50 分)21.材料一:材料二:2024年5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梅州市梅大高速茶陽路段塌方災害作出的重要指示如下:要全力做好現場救援、傷員救治,妥善做好善后處置等工作。要抓緊搶修受損道路,盡快恢復交通秩序。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持底線思維,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監測預警,完善應急預案,及時排查處置重點地區和關鍵領域風險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⑴ 結合材料一中的漫畫,如果你是漫畫中的路人,你會怎么做?請說明理由。⑵ 結合敬畏生命的知識,談談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該重要指示的原因。22.友誼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話題,獲得并保持一份真摯的友誼能豐富我們的生活,使我們更深刻地體悟生命的美好,但是,與友同行的路有時并不平坦。七年級同學李軍就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5頁共6頁碰到了一些困惑。請你運用所學知識,為李軍同學釋疑解惑。⑴ 情景一:由于性格比較內向、害羞,進入初中一個多月了,我一直都沒有找到好朋友。我總是企盼別人來找我做朋友。我該怎么做?⑵ 情景二:我和好朋友劉成曾一起競選學習委員,可自從我擔任了這個職務以后,他就刻意疏遠我。我該繼續維持這份友誼嗎?⑶ 情景三:好朋友和別人鬧矛盾,約我去教訓那人,我該怎么做?23.材料一:有位神仙想幫助一個貧窮的孩子,就把路邊的一塊小石頭變成了黃金送給他,可是這個孩不肯要。神仙以為他嫌少,于是又把一塊更大的石頭變成了黃金送給他,但孩子還是不肯要。于是神仙就把對面的一座小山丘變成了金山,他覺得孩子再貪婪也該滿足了吧,結果孩子還是不要。神仙迷惑了:“給你金山都不要,那你要什么?”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只要你的點金術。”材料二:過去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為考試而學,是“要我學”才學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逐步認識到學習是為了生存和發展,是為了自我的增值。學習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動力,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生活、工作的一種需要,也是一種樂趣。人們積極地去尋找自我充電的機會,變“要我學”為自覺的“我要學”。⑴ 材料一中的孩子為什么不要黃金而要神仙的點金術?這個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⑵ 在知識經濟時代,你對“學習”有怎樣的認識?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如何學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6頁共6頁2024 年秋期七年級學校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答題卡第 I 卷(選擇題,共 5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第 II 卷(非選擇題,共 50 分)21.⑴ 結合材料一中的漫畫,如果你是漫畫中的路人,你會怎么做?請說明理由。(8 分)⑵ 結合敬畏生命的知識,談談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該重要指示的原因。(8 分)22.⑴ 情景一:由于性格比較內向、害羞,進入初中一個多月了,我一直都沒有找到好朋友。我總是企盼別人來找我做朋友。我該怎么做?(4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答題卡第1頁共2頁⑵ 情景二:我和好朋友劉成曾一起競選學習委員,可自從我擔任了這個職務以后,他就刻意疏遠我。我該繼續維持這份友誼嗎?(4 分)⑶ 情景三:好朋友和別人鬧矛盾,約我去教訓那人,我該怎么做?(4 分)23.⑴ 材料一中的孩子為什么不要黃金而要神仙的點金術?這個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示?(4 分)⑵ 在知識經濟時代,你對“學習”有怎樣的認識?(9 分)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應該如何學習?(9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答題卡第2頁共2頁2024 年秋期七年級學校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答案及評分標準第 I 卷(選擇題,共 5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A C D D D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C A D D A C B第 II 卷(非選擇題,共 50 分)21.(16 分)⑴ 我會扶起老人并做好自我保護措施,或者幫老人打 120 電話。理由:敬畏生命,就要關愛他人的生命。“仁者愛人,推己及人”,要求我們從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關愛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8 分)⑵ 敬畏生命,就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個人的生命都比金錢、權勢等身外之物更為重要。當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災人禍的威脅時,竭盡全力挽救和保護最廣大人民的生命,這是我們對“生命最寶貴”的生動詮釋和切實踐行。(8 分)22.(12 分)⑴ 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所以我會敞開心扉、主動表達,熱情待人,積極尋找真摯的友情。(4 分)⑵ 交友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當朋友做出傷害友誼的舉動時,我們可以選擇寬容對方,也可以選擇結束這段友誼。兩者都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4 分)⑶ 交友需要講原則。當朋友做錯事時,甚至誤入歧途時,我們要堅持正確立場,不隨波逐流,積極予以規勸,幫助朋友改正錯誤。所以我不去,也勸阻他不要這樣做。(4 分)23.(22 分)⑴ 因為只有掌握了點金術,才會有源源不斷的黃金。點金術比喻的是做事和學習的方法,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良好的方法是獲得成功的關鍵。怎么學比學什么更重要,我們要積極探索學習的規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4 分)⑵ ①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衛民的重要基礎,既是我們現階段的基本任務,也是我們成就夢想的重要路徑。②學習的內容,既有知識的獲取,也有能力的提升、品德的培養。③學習并不局限在學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不僅表現在接受與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與感悟。(9 分)⑶ ①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自覺主動的學習;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③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學以致用、開拓進取、勇于創新,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9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答案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