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檢測試卷二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在太陽系外發現的眾多行星中,有許多與地球形態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顆距離地球約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運行軌道與它的母星“橙矮星”距離適宜,且該行星像地球一樣具備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極有可能存在生命。據此完成1~2題。1.“橙矮星”屬于(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星云2.這顆行星極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據是這顆行星( )A.與地球形態相似B.像地球一樣,主要由巖石構成C.有自己的運行軌道D.可能存在液態水及含有氧氣的大氣地層和化石就像“書頁”一樣,記錄著地球發展的歷史。結合下圖,完成3~5題。3.如果地層中含有圖1中的化石,說明該地層形成時期的環境為( )A.森林 B.沙漠 C.海洋 D.草原4.圖2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代( )A.古生代 B.中生代C.新生代 D.與圖1中化石同時代5.①地層中含有三葉蟲化石,②地層中含有恐龍化石,在未受到劇烈構造運動擾動的情況下,兩地層的位置關系是( )A.①在②下方 B.②在①下方C.同一位置 D.無法判斷下圖示意某地貌景觀。據此完成6~7題。6.形成該地貌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C.海浪堆積 D.海浪侵蝕7.圖中地貌景觀規模較大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入海流速快 ②河流分汊少 ③河流流量大 ④河流含沙量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河北秦皇島期中)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西岸(右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區巖土體兩次發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巖體沿河谷西岸斜坡直沖而下,進入金沙江并繼續向東岸運動,受到東岸(左岸)山體阻擋,最終依地勢停積,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壩和堰塞湖。下面為滑坡發生前的影像數據(圖1)和兩次滑坡發生后利用無人機航拍獲得的影像數據(圖2)。讀圖,完成8~9題。8.該地滑坡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斷裂帶中的巖體破碎,有裂隙發育 ②地勢高差大的峽谷地形 ③人類活動強度大 ④凍土深厚,凍融頻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應急處置時一般要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基本與原來河道方向一致),其目的是( )A.防止滑坡的再次發生B.降低堰塞湖潰堤風險C.降低河流的含沙量D.便于后期環境整治(2024·河南鄭州期末)山谷風是出現于山地及其周邊地區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風。下圖示意山谷風環流。完成10~11題。10.圖示中谷風一般出現在( )A.午后 B.午夜 C.日出 D.日落11.在山谷風盛行的山區,右圖環流形式谷底容易出現的天氣現象是( )A.低溫霜凍 B.寒潮侵襲C.暴雨 D.臺風(2023·江蘇鹽城期末)下圖示意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題。12.城市建設導致該地區產生的問題是( )A.地下水位增高,土壤的鹽堿化嚴重B.蒸發強度增強,地表干燥沙漠化C.汛期洪峰增大,造成城區洪澇災害D.下滲量增多,地表漬水沼澤化13.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蓋率下降C.年降水量的加大 D.城市的熱島效應14.針對該問題,有利于該地區環境建設的主要措施是( )①鋪設透水路面 ②整治疏通河道 ③實施道路硬化 ④擴充地下管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讀“地中海地區圖”,完成15~16題。15.圖中①②③海區鹽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16.能使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都增大的因素是( )A.降水 B.河流注入 C.暖流 D.蒸發沙漠玫瑰原產于北非,屬多肉植物,與玫瑰無近緣關系或相像之處,只是因紅如玫瑰而得名。新疆于田縣種植沙漠玫瑰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由于花期恰好水分充足,這里的沙漠玫瑰被公認是世界上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品種。下圖示意新疆于田縣沙漠玫瑰種植區。完成17~18題。17.沙漠玫瑰的生長習性主要是( )A.喜充足陽光,耐干旱,耐鹽堿,不耐寒B.喜疏松土壤,耐澇,耐高溫,不耐寒C.喜陰雨天氣,耐低溫,耐澇,不耐貧瘠D.喜高溫天氣,耐干旱,耐貧瘠,不耐大風18.沙漠玫瑰粗壯的莖的主要作用是( )A.抵御大風 B.儲存養分和水分C.增大植物蒸騰 D.獲取光照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藻類和土壤微動物等的總量,它是土壤有機質轉化的主導因子,對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岷江上游河谷不同植被類型土壤距地表1~10 cm土層不同季節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讀圖完成19~20題。19.引起土壤微生物量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A.土壤有機質含量 B.土壤溫度和濕度C.海拔和降水 D.植株密度和溫度20.與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有大量凋落物進入土壤B.高溫多雨使微生物繁殖快C.氣溫回升使生物生長旺盛D.土壤溫度和濕度高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2023·浙江紹興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下圖為我國江南地區某河谷剖面示意圖,當地居民常選擇甲、丁作為耕作和居住的場所。(1)圖中河谷呈______字形,圖中甲~丁均屬于____________地貌。(2)說出如何區分河漫灘與河流階地。(3)說明當地居民常選擇甲、丁作為耕作和居住場所的原因。(4)若甲階地上部谷坡上的物質在重力作用下整體向下滑動易出現的自然災害是__________。簡述該自然災害的危害。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a)”和“某地的氣壓狀況(圖b)”,圖b是圖a中A層的某地,該地位于北半球,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2分)(1)圖a中A為________層,該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而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2)對無線電通信有影響的電離層位于圖a中的________層(填字母),臭氧層位于圖a中的________層(填字母)。(3)圖b中1、2、3、4、5氣壓相等的是________,氣壓最高的是________。(4)圖b中甲、乙兩處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處,氣壓較高的是________處。(5)依據熱力環流的原理,下圖城市的熱電廠應布局在________處(填數字序號)。在下圖中的四條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城市風的流動方向。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2”號于2019年10月15日從深圳啟航,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港接受補給后,駛往中山站,下圖示意“雪龍2”號航線(①②為不同性質洋流)。(1)指出甲、乙、丙、丁中表層海水鹽度最高的海域,并說明原因。(2)分析①洋流流經海域夏半年多海霧的原因。(3)在②洋流所在海域畫兩條經過洋流的等溫線,分別標注t1和t2,其溫度值關系為t1>t2,以示意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的水平分布規律。24.(2023·湖北武漢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下圖為山西省北部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線示意圖,M、N兩條虛線中,有一條代表自東向西流的河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開展植樹造林工作。(1)山西的主要植被類型是____________。內蒙古的主要植被類型是________和溫帶荒漠。(2)在相同的養護條件下,M線附近和N線北側的植被覆蓋率較高,對比分析其原因。(3)從提高造林成效的角度,分析當地選擇樹種的基本要求。答案精析1.A 2.D [第1題,太陽系外發現了眾多行星,其中有許多與地球形態相似的行星,它的母星是“橙矮星”,故“橙矮星”屬于恒星,所以選A。第2題,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條件主要是恒星與行星的距離適中,有適宜的溫度,有適當的體積和質量,有厚厚的大氣層,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氣,有液態水。所以選D。]3.C 4.B 5.A [第3題,圖1表示三葉蟲化石,三葉蟲主要興盛于古生代早期的海洋之中,屬于海生無脊椎動物,所以該地層形成時期的環境為海洋,C符合題意。第4題,圖2為恐龍化石,恐龍主要興盛于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故選B。第5題,依據圖文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地層的位置關系是早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①地層含有三葉蟲化石,為古生代地層,②地層含有恐龍化石,為中生代地層,未受到劇烈構造運動擾動的情況下,中生代的②地層在古生代的①地層之上。故選A。]6.B 7.C [第6題,該地貌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挾帶的泥沙在河口堆積形成,形成該地貌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積,故選B。第7題,河流流量大,侵蝕、搬運能力強,導致河流含沙量大,在入海口處由于地勢平緩,流速減慢,泥沙堆積,形成的三角洲規模較大,故③④正確。故選C。]8.A 9.B [第8題,該地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多斷裂帶,其中的巖體破碎,有裂隙發育,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①符合題意;該地處于橫斷山區,地勢高差大的峽谷地形,坡度陡,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②符合題意;人類活動不屬于自然原因,③不符合題意;當地緯度較低,氣候溫暖,凍融作用并不頻繁,不是形成當地滑坡的主要自然原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第9題,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會堵塞河道,使河道中堰塞體上游積水成湖,水位不斷上升,水體壓力增大,上升的壓力有可能導致堰塞體潰堤,形成短時洪水,危及下游河谷地區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一般要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讓堰塞湖的水位不至于過高,降低堰塞湖潰堤風險,B符合題意;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并不能防止滑坡的再次發生、降低河流的含沙量,排除A、C;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與后期環境整治關系不大,排除D。]10.A 11.A [第10題,由所學知識可知,日出后,與山谷上方同高度自由大氣相比,山坡近地面接受太陽輻射升溫較快,大氣受熱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這一過程需要一定時間,故谷風一般出現在午后,故選A。第11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右圖環流形式出現在夜晚。在山谷風盛行的山區,因夜晚山風下沉,谷底暖空氣被迫抬升,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溫現象,谷底溫度下降一定幅度后可能會造成低溫霜凍,A正確。]12.C 13.B 14.C [第12題,對比城市建設前后圖可看出,地下徑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硬化,下滲減少,地下水位下降,A、D錯;蒸發由40%下降到25%,蒸發量減少,B錯;地面徑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徑流匯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增大,易造成城區洪澇災害,C正確。故選C。第13題,對比城市建設前后圖可看出,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為城市地面硬化,植被覆蓋率下降,下滲量減少,故選B。第14題,城市地面硬化,降水下滲量減少,地表徑流增加,產生洪澇災害。鋪設透水路面可以促進下滲,減少地表徑流,①正確;整治疏通河道可以增加流速,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②正確;實施道路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滲,加劇洪澇,③錯誤;擴充地下管網,完善城市排澇設施,利于緩解城市洪澇,④正確。故選C。]15.B 16.C [第15題,觀察圖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處有尼羅河注入,鹽度最低;②位于地中海,雖然海區相對封閉,但是海域較③大,鹽度較低;③位于紅海,海區內封閉,范圍較小,蒸發量旺盛,鹽度最高。故鹽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①②③,故選B。第16題,降水會稀釋海水,導致海水鹽度降低,故A錯誤;河流注入也會導致海水鹽度降低,故B錯誤;暖流從水溫高處流來,暖流流經使得海水溫度上升,蒸發加強,海水鹽度升高,故C正確;海水蒸發需要消耗熱量,有可能降低海水溫度,D錯誤。]17.A 18.B [第17題,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區,可推知其喜充足陽光,喜高溫天氣,耐干旱,耐高溫,不喜陰雨天氣,不耐澇,不耐寒;依據其分布于干旱區季節性河流附近,可推知其耐鹽堿;沙漠玫瑰可種植在我國新疆于田縣,且于田縣位于我國西部地區,多大風天氣,可推知其耐大風。故選A。第18題,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區,水分條件缺乏,植物蒸騰強烈,粗壯的莖的主要作用是儲存養分和水分;蒸騰作用、光合作用主要通過葉片;粗壯的莖可抵御大風,但并非其主要作用。故選B。]19.B 20.A [第19題,讀圖分析可知,在各類植被中土壤微生物量夏秋多,冬春少。該地位于岷江上游,屬于季風氣候區,夏秋季降水多,溫度高,土壤溫度和濕度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第20題,春季和秋季土壤溫度、濕度接近,但秋季有大量枯枝落葉凋落物進入土壤,生物分解量大,微生物更活躍。]21.(1)U 流水堆積(2)河漫灘:洪水期被淹沒,枯水期出露地表。河流階地:呈階梯狀分布于河流兩側,洪水期不會被淹沒;河流階地上可能有地質時期的河流沉積物。(3)受洪水威脅小;土層深厚,有利于耕作;地勢較平坦,有利于房屋的建設。(4)滑坡 毀壞房屋、基礎設施、沿途森林植被和農田,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22.(1)對流 降低 (2)C B (3)1、2、3 4 (4)乙 甲(5)②作圖如下:23.(1)乙。理由:位于副熱帶海域,降水較少,蒸發旺盛;沿岸有暖流流經,水溫較高,海水鹽度高。(2)夏半年水溫高,蒸發旺盛,水汽充足;水汽經過寒流海域上空,遇冷易凝結成霧。(3)繪圖如下圖。24.(1)溫帶落葉闊葉林 溫帶草原(2)M線為山谷,坡面徑流匯集,土壤水分和養分條件好;N線為山脊,北側山坡為陰坡,蒸發量較小,土壤水分條件好,利于樹木生長。(3)選擇耐旱、水土保持(防風防沙)效益好的樹種。(共49張PPT)期末檢測試卷二太陽系外發現了眾多行星,其中有許多與地球形態相似的行星,它的母星是“橙矮星”,故“橙矮星”屬于恒星,所以選A。在太陽系外發現的眾多行星中,有許多與地球形態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顆距離地球約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運行軌道與它的母星“橙矮星”距離適宜,且該行星像地球一樣具備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極有可能存在生命。據此完成1~2題。1.“橙矮星”屬于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星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條件主要是恒星與行星的距離適中,有適宜的溫度,有適當的體積和質量,有厚厚的大氣層,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氣,有液態水。所以選D。在太陽系外發現的眾多行星中,有許多與地球形態相似的行星,其中有一顆距離地球約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運行軌道與它的母星“橙矮星”距離適宜,且該行星像地球一樣具備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極有可能存在生命。據此完成1~2題。2.這顆行星極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據是這顆行星A.與地球形態相似B.像地球一樣,主要由巖石構成C.有自己的運行軌道D.可能存在液態水及含有氧氣的大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圖1表示三葉蟲化石,三葉蟲主要興盛于古生代早期的海洋之中,屬于海生無脊椎動物,所以該地層形成時期的環境為海洋,C符合題意。地層和化石就像“書頁”一樣,記錄著地球發展的歷史。結合下圖,完成3~5題。3.如果地層中含有圖1中的化石,說明該地層形成時期的環境為A.森林B.沙漠C.海洋D.草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地層和化石就像“書頁”一樣,記錄著地球發展的歷史。結合下圖,完成3~5題。4.圖2化石中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代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與圖1中化石同時代√圖2為恐龍化石,恐龍主要興盛于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地層和化石就像“書頁”一樣,記錄著地球發展的歷史。結合下圖,完成3~5題。5.①地層中含有三葉蟲化石,②地層中含有恐龍化石,在未受到劇烈構造運動擾動的情況下,兩地層的位置關系是A.①在②下方B.②在①下方C.同一位置D.無法判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依據圖文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地層的位置關系是早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①地層含有三葉蟲化石,為古生代地層,②地層含有恐龍化石,為中生代地層,未受到劇烈構造運動擾動的情況下,中生代的②地層在古生代的①地層之上。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該地貌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挾帶的泥沙在河口堆積形成,形成該地貌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積,故選B。右圖示意某地貌景觀。據此完成6~7題。6.形成該地貌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蝕B.流水堆積C.海浪堆積D.海浪侵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河流流量大,侵蝕、搬運能力強,導致河流含沙量大,在入海口處由于地勢平緩,流速減慢,泥沙堆積,形成的三角洲規模較大,故③④正確。故選C。右圖示意某地貌景觀。據此完成6~7題。7.圖中地貌景觀規模較大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入海流速快 ②河流分汊少 ③河流流量大 ④河流含沙量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北秦皇島期中)白格滑坡位于金沙江西岸(右岸),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滑坡區巖土體兩次發生滑坡,形成的破碎巖體沿河谷西岸斜坡直沖而下,進入金沙江并繼續向東岸運動,受到東岸(左岸)山體阻擋,最終依地勢停積,堵塞金沙江并形成滑坡壩和堰塞湖。與面為滑坡發生前的影像數據(圖1)和兩次滑坡發生后利用無人機航拍獲得的影像數據(圖2)。讀圖,完成8~9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8.該地滑坡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①斷裂帶中的巖體破碎,有裂隙發育 ②地勢高差大的峽谷地形 ③人類活動強度大 ④凍土深厚,凍融頻繁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該地位于板塊交界地帶,多斷裂帶,其中的巖體破碎,有裂隙發育,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①符合題意;該地處于橫斷山區,地勢高差大的峽谷地形,坡度陡,有利于滑坡的形成,②符合題意;人類活動不屬于自然原因,③不符合題意;當地緯度較低,氣候溫暖,凍融作用并不頻繁,不是形成當地滑坡的主要自然原因,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應急處置時一般要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基本與原來河道方向一致),其目的是A.防止滑坡的再次發生B.降低堰塞湖潰堤風險C.降低河流的含沙量D.便于后期環境整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滑坡形成的堰塞體會堵塞河道,使河道中堰塞體上游積水成湖,水位不斷上升,水體壓力增大,上升的壓力有可能導致堰塞體潰堤,形成短時洪水,危及下游河谷地區人類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一般要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讓堰塞湖的水位不至于過高,降低堰塞湖潰堤風險,B符合題意;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并不能防止滑坡的再次發生、降低河流的含沙量,排除A、C;在堰塞體上人工開挖導流槽,與后期環境整治關系不大,排除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鄭州期末)山谷風是出現于山地及其周邊地區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風。右圖示意山谷風環流。完成10~11題。10.圖示中谷風一般出現在A.午后 B.午夜C.日出 D.日落√由所學知識可知,日出后,與山谷上方同高度自由大氣相比,山坡近地面接受太陽輻射升溫較快,大氣受熱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這一過程需要一定時間,故谷風一般出現在午后,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鄭州期末)山谷風是出現于山地及其周邊地區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風。右圖示意山谷風環流。完成10~11題。11.在山谷風盛行的山區,右圖環流形式谷底容易出現的天氣現象是A.低溫霜凍 B.寒潮侵襲 C.暴雨 D.臺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右圖環流形式出現在夜晚。在山谷風盛行的山區,因夜晚山風下沉,谷底暖空氣被迫抬升,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溫現象,谷底溫度下降一定幅度后可能會造成低溫霜凍,A正確。(2023·江蘇鹽城期末)下圖示意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題。12.城市建設導致該地區產生的問題是A.地下水位增高,土壤的鹽堿化嚴重B.蒸發強度增強,地表干燥沙漠化C.汛期洪峰增大,造成城區洪澇災害D.下滲量增多,地表漬水沼澤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對比城市建設前后圖可看出,地下徑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硬化,下滲減少,地下水位下降,A、D錯;蒸發由40%下降到25%,蒸發量減少,B錯;地面徑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徑流匯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增大,易造成城區洪澇災害,C正確。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江蘇鹽城期末)下圖示意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題。13.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蓋率下降C.年降水量的加大D.城市的熱島效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對比城市建設前后圖可看出,造成該問題的主要原因為城市地面硬化,植被覆蓋率下降,下滲量減少,故選B。(2023·江蘇鹽城期末)下圖示意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完成12~14題。14.針對該問題,有利于該地區環境建設的主要措施是①鋪設透水路面 ②整治疏通河道 ③實施道路硬化 ④擴充地下管網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城市地面硬化,降水下滲量減少,地表徑流增加,產生洪澇災害。鋪設透水路面可以促進下滲,減少地表徑流,①正確;整治疏通河道可以增加流速,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②正確;實施道路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滲,加劇洪澇,③錯誤;擴充地下管網,完善城市排澇設施,利于緩解城市洪澇,④正確。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地中海地區圖”,完成15~16題。15.圖中①②③海區鹽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觀察圖中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處有尼羅河注入,鹽度最低;②位于地中海,雖然海區相對封閉,但是海域較③大,鹽度較低;③位于紅海,海區內封閉,范圍較小,蒸發量旺盛,鹽度最高。故鹽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①②③,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地中海地區圖”,完成15~16題。16.能使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都增大的因素是A.降水 B.河流注入 C.暖流 D.蒸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降水會稀釋海水,導致海水鹽度降低,故A錯誤;河流注入也會導致海水鹽度降低,故B錯誤;暖流從水溫高處流來,暖流流經使得海水溫度上升,蒸發加強,海水鹽度升高,故C正確;海水蒸發需要消耗熱量,有可能降低海水溫度,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沙漠玫瑰原產于北非,屬多肉植物,與玫瑰無近緣關系或相像之處,只是因紅如玫瑰而得名。新疆于田縣種植沙漠玫瑰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由于花期恰好水分充足,這里的沙漠玫瑰被公認是世界上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品種。右圖示意新疆于田縣沙漠玫瑰種植區。完成17~18題。17.沙漠玫瑰的生長習性主要是A.喜充足陽光,耐干旱,耐鹽堿,不耐寒B.喜疏松土壤,耐澇,耐高溫,不耐寒C.喜陰雨天氣,耐低溫,耐澇,不耐貧瘠D.喜高溫天氣,耐干旱,耐貧瘠,不耐大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區,可推知其喜充足陽光,喜高溫天氣,耐干旱,耐高溫,不喜陰雨天氣,不耐澇,不耐寒;依據其分布于干旱區季節性河流附近,可推知其耐鹽堿;沙漠玫瑰可種植在我國新疆于田縣,且于田縣位于我國西部地區,多大風天氣,可推知其耐大風。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沙漠玫瑰原產于北非,屬多肉植物,與玫瑰無近緣關系或相像之處,只是因紅如玫瑰而得名。新疆于田縣種植沙漠玫瑰已有2 000多年的歷史,由于花期恰好水分充足,這里的沙漠玫瑰被公認是世界上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品種。右圖示意新疆于田縣沙漠玫瑰種植區。完成17~18題。18.沙漠玫瑰粗壯的莖的主要作用是A.抵御大風B.儲存養分和水分C.增大植物蒸騰D.獲取光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沙漠玫瑰分布于沙漠地區,水分條件缺乏,植物蒸騰強烈,粗壯的莖的主要作用是儲存養分和水分;蒸騰作用、光合作用主要通過葉片;粗壯的莖可抵御大風,但并非其主要作用。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藻類和土壤微動物等的總量,它是土壤有機質轉化的主導因子,對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岷江上游河谷不同植被類型土壤距地表1~10 cm土層不同季節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讀圖完成19~20題。19.引起土壤微生物量變化的主導因素是A.土壤有機質含量B.土壤溫度和濕度C.海拔和降水D.植株密度和溫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分析可知,在各類植被中土壤微生物量夏秋多,冬春少。該地位于岷江上游,屬于季風氣候區,夏秋季降水多,溫度高,土壤溫度和濕度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土壤微生物量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細菌、真菌、藻類和土壤微動物等的總量,它是土壤有機質轉化的主導因子,對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義。下圖示意岷江上游河谷不同植被類型土壤距地表1~10 cm土層不同季節土壤微生物量分布。讀圖完成19~20題。20.與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有大量凋落物進入土壤B.高溫多雨使微生物繁殖快C.氣溫回升使生物生長旺盛D.土壤溫度和濕度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春季和秋季土壤溫度、濕度接近,但秋季有大量枯枝落葉凋落物進入土壤,生物分解量大,微生物更活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2023·浙江紹興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右圖為我國江南地區某河谷剖面示意圖,當地居民常選擇甲、丁作為耕作和居住的場所。(1)圖中河谷呈______字形,圖中甲~丁均屬于__________地貌。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U流水堆積21.(2023·浙江紹興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右圖為我國江南地區某河谷剖面示意圖,當地居民常選擇甲、丁作為耕作和居住的場所。(2)說出如何區分河漫灘與河流階地。答案 河漫灘:洪水期被淹沒,枯水期出露地表。河流階地:呈階梯狀分布于河流兩側,洪水期不會被淹沒;河流階地上可能有地質時期的河流沉積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2023·浙江紹興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右圖為我國江南地區某河谷剖面示意圖,當地居民常選擇甲、丁作為耕作和居住的場所。(3)說明當地居民常選擇甲、丁作為耕作和居住場所的原因。答案 受洪水威脅小;土層深厚,有利于耕作;地勢較平坦,有利于房屋的建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2023·浙江紹興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右圖為我國江南地區某河谷剖面示意圖,當地居民常選擇甲、丁作為耕作和居住的場所。(4)若甲階地上部谷坡上的物質在重力作用下整體向下滑動易出現的自然災害是______。簡述該自然災害的危害。答案 毀壞房屋、基礎設施、沿途森林植被和農田,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滑坡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a)”和“某地的氣壓狀況(圖b)”,圖b是圖a中A層的某地,該地位于北半球,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圖a中A為______層,該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而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對流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對無線電通信有影響的電離層位于圖a中的______層(填字母),臭氧層位于圖a中的_____層(填字母)。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a)”和“某地的氣壓狀況(圖b)”,圖b是圖a中A層的某地,該地位于北半球,據此完成下列要求。C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圖b中1、2、3、4、5氣壓相等的是________,氣壓最高的是______。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a)”和“某地的氣壓狀況(圖b)”,圖b是圖a中A層的某地,該地位于北半球,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2、3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4)圖b中甲、乙兩處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處,氣壓較高的是_______處。22.(2024·云南大理期中)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a)”和“某地的氣壓狀況(圖b)”,圖b是圖a中A層的某地,該地位于北半球,據此完成下列要求。乙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作圖如下:(5)依據熱力環流的原理,下圖城市的熱電廠應布局在________處(填數字序號)。在下圖中的四條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城市風的流動方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②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2”號于2019年10月15日從深圳啟航,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港接受補給后,駛往中山站,右圖示意“雪龍2”號航線(①②為不同性質洋流)。(1)指出甲、乙、丙、丁中表層海水鹽度最高的海域,并說明原因。答案 乙。理由:位于副熱帶海域,降水較少,蒸發旺盛;沿岸有暖流流經,水溫較高,海水鹽度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2”號于2019年10月15日從深圳啟航,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港接受補給后,駛往中山站,右圖示意“雪龍2”號航線(①②為不同性質洋流)。(2)分析①洋流流經海域夏半年多海霧的原因。答案 夏半年水溫高,蒸發旺盛,水汽充足;水汽經過寒流海域上空,遇冷易凝結成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南極科學考察船“雪龍2”號于2019年10月15日從深圳啟航,在澳大利亞霍巴特港接受補給后,駛往中山站,右圖示意“雪龍2”號航線(①②為不同性質洋流)。(3)在②洋流所在海域畫兩條經過洋流的等溫線,分別標注t1和t2,其溫度值關系為t1>t2,以示意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的水平分布規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繪圖如下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山西的主要植被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內蒙古的主要植被類型是_________和溫帶荒漠。24.(2023·湖北武漢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下圖為山西省北部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線示意圖,M、N兩條虛線中,有一條代表自東向西流的河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開展植樹造林工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答案 M線為山谷,坡面徑流匯集,土壤水分和養分條件好;N線為山脊,北側山坡為陰坡,蒸發量較小,土壤水分條件好,利于樹木生長。(2)在相同的養護條件下,M線附近和N線北側的植被覆蓋率較高,對比分析其原因。24.(2023·湖北武漢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下圖為山西省北部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線示意圖,M、N兩條虛線中,有一條代表自東向西流的河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開展植樹造林工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選擇耐旱、水土保持(防風防沙)效益好的樹種。(3)從提高造林成效的角度,分析當地選擇樹種的基本要求。24.(2023·湖北武漢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下圖為山西省北部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線示意圖,M、N兩條虛線中,有一條代表自東向西流的河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開展植樹造林工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末檢測試卷二.pptx 期末檢測試卷二(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