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期中檢測試卷(課件 練習,2份打包)

資源簡介

期中檢測試卷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1996年9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了一顆主帶小行星。1999年10月,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該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以示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據此完成1~2題。
1.試推斷“袁隆平星”位于下列哪個天體系統中(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比鄰星系 D.河外星系
2.下列關于“袁隆平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環繞太陽運動
B.它的體積與地球相似
C.它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間
D.它四周被厚厚的大氣層所包裹
(2024·山東濟寧期中)據相關媒體2022年8月報道,隨太陽活動逐漸接近最大值,在短短兩周內,太陽已經發生了36次日冕物質拋射,爆發了14次太陽黑子和6次耀斑。這意味著太陽目前正處于第25次太陽周期之中,預計將在2025年年中達到頂峰。據此完成3~4題。
3.2022年8月的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爆發給地球帶來的影響有(  )
①赤道地區出現顯著可見的極光 ②無線電短波通信信號削弱或消失 ③發生磁暴現象 ④引發火山噴發和地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試推斷,太陽黑子數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現象有(  )
A.2014年,極端天氣增多
B.2011年,糧食全面減產
C.2014年,地球公轉加快
D.2011年,河流汛期延長
(2023·浙江金華期中)世界第一口白堊紀大陸科學鉆井“松科1井”深度5 000米,其是研究白堊紀地球表層系統重大地質事件與溫室氣候變化項目的重要內容。完成5~6題。
5.此科研井的深度在地球內部哪個圈層(  )
A.地殼 B.地幔
C.地核 D.軟流層
6.根據材料,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各圈層之間沒有聯系
B.只有大氣圈和巖石圈有聯系
C.研究地球內部圈層只有通過地質鉆探
D.地球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2023·四川成都月考)在2023年青藏高原卓奧友峰科考中,中國科考隊員獲得重大發現,在距今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地層中發現鯊魚化石,為當時的6級海洋生態鏈補上第二級缺環。完成7~8題。
7.此次科考發現的鯊魚化石所處的地質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前寒武紀
8.該地質年代,地球演化特點可能表現為(  )
A.聯合古陸徹底解體
B.冰期與間冰期交換
C.被子植物的興盛時代
D.裸子植物的興盛時代
(2024·河南鄭州期中)南(寧)昆(明)客運專線是溝通西南與華南的重要鐵路通道。據此回答9~10題。
9.南昆客運專線所經過的地區中,最常見的景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景觀③中的甲坡是(  )
A.坡度較大的背風坡
B.坡度較小的背風坡
C.坡度較大的迎風坡
D.坡度較小的迎風坡
下圖為不同地貌景觀。讀圖,完成11~12題。
11.圖示地貌①②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流水溶蝕 海浪堆積 流水堆積
B.流水侵蝕 海浪堆積 冰川侵蝕
C.風力堆積 風力侵蝕 流水侵蝕
D.風力侵蝕 海浪侵蝕 流水堆積
12.關于圖示地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地貌所在地可能盛行西北風
B.②地貌景觀含有風蝕柱、海蝕拱橋
C.②地貌多分布于我國中部地區
D.③地貌沉積物自扇頂至扇緣由細到粗
下圖為“某堆積地貌中顆粒物分布示意圖”,該地貌顆粒物大小不均,雜亂無章的堆積。據此完成13~14題。
13.該地貌類型是(  )
A.流水堆積地貌 B.風力堆積地貌
C.冰川堆積地貌 D.海浪堆積地貌
14.該地貌可能分布在(  )
A.天山山脈北坡 B.喜馬拉雅山山頂
C.塔里木盆地 D.海南島南部
(2024·山西太原期中)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續不斷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金瑙爾山區一條高速公路突發大規模山體滑坡(見下圖),多輛汽車被埋,其中包括一輛30座客車。此次山體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傷。據此完成15~17題。
15.此次山體滑坡(  )
A.是由山洪水流引發的
B.完全是由修路切坡等人為因素造成的
C.是因過往車輛太多,山體不堪重負而導致的
D.是地形陡峻和連續降雨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16.圖中滑坡發生后,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的重大危害可能是(  )
A.毀壞各種基礎設施
B.埋沒農田
C.毀壞森林等植被
D.掩埋汽車
17.當滑坡發生時,正確的逃生方法是(  )
A.迅速往滑坡體兩側跑
B.迅速向山下低洼處跑
C.原地不動,等待救援
D.雙手抱頭,身體趴下
(2023·甘肅蘭州期末)線形沙丘是所有沙丘類型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線形沙丘的長度遠遠大于寬度,沙丘脊部尖銳或者圓鈍,沙丘筆直或者彎曲,且相互平行,可連綿伸展數十千米。下圖示意我國西北某沙漠地區線形沙丘演化發育的四個不同階段。據此完成18~20題。
18.圖示線形沙丘演化發育的過程為(  )
A.丙—乙—甲—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19.植被線形沙丘形成過程中,其沙源主要(  )
A.來自上風向
B.來自兩側
C.先源于上風向,后源于兩側
D.先源于兩側,后源于上風向
20.對線形沙丘演化發育影響較小的因素是(  )
①風向 ②植被 ③海拔 ④光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深居歐亞大陸腹地。2019年3月,我國火星模擬基地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的茫崖市冷湖鎮建成。火星的大氣壓力約是地球的1%,平均溫度最高約為20 ℃,最低達到-100 ℃,表面遍布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下圖示意青海省的年太陽總輻射量(單位:MJ/m2)空間分布。
(1)描述青海省年太陽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特征。
(2)說明格爾木年太陽總輻射量比西寧多的主要原因。
22.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1日16時29分,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9 km。
材料二 下圖甲為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圖乙為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圖及地球內部圈層圖。
(1)巖漿的發源地是________,在圖乙中用陰影畫出這一圈層。
(2)為探測莫霍面的情況,在下列四地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最遲從莫霍面傳來地震波的是(  )
A.拉薩 B.烏魯木齊
C.上海 D.北京
(3)掌握地震發生規律可有效減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層組成物質和結構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據是________;材料二乙圖中A為__________(填“橫波”或“縱波”),B為________(填“橫波”或“縱波”)。
(4)說出圖甲所示區域地殼厚度大致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據材料可以推斷出,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填“地殼”“地幔”或“地核”)
23.(2024·湖南長沙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新疆地貌景觀豐富多彩。其中有多處“魔鬼城”,大多是處于茫茫荒漠之上。大自然造就出突兀怪異,造型奇特的各種山石(雅丹地貌)。每當狂風大起,“魔鬼城”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狂風穿過,時不時發出鬼哭狼嚎般的聲音……下圖為兩幅景觀圖片和我國新疆區域示意圖。
(1)比較雅丹地貌與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異同點。
(2)描述圖示區域“魔鬼城”的分布規律,并分析原因。
(3)分析該地地貌的形成條件。
24.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11分)
(1)從地貌上看,①處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簡述其形成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在山區河谷常呈________字形,并分析原因。
(3)河流下游常形成的堆積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B 2.A [第1題,材料信息表明,“袁隆平星”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主帶小行星。太陽系中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被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環繞太陽公轉,因此“袁隆平星”位于太陽系,B符合題意。第2題,“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主帶小行星均環繞太陽做公轉運動,A正確;“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而地球屬于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因此它的體積遠比地球小,B錯誤;“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主帶小行星位于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C錯誤;“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體積和質量都很小,不可能形成厚厚的大氣層,D錯誤。]
3.C 4.A [第3題,極光出現在高緯度地區,①錯誤;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會干擾地球大氣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會擾亂地球磁場,出現磁暴現象,②③正確;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爆發與地震、火山噴發沒有直接關系,④錯誤。故選C。第4題,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平均約為11年,第25次太陽活動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由此推斷第24次太陽活動頂峰大約發生在2014年,太陽黑子數目增多會使地球上的極端天氣增多,與地球公轉速度無關,B、C、D錯誤,A正確。]
5.A 6.D [第5題,由所學知識可知,地殼平均厚度是17千米,此科研井深度5 000米,處在地殼中,A正確。第6題,地球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A、B錯誤,D正確。研究地球內部圈層除了通過地質鉆探,還可以通過地震波等方法,C錯誤。]
7.C 8.D [第7題,由材料可知,在距今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地層中發現鯊魚化石,三疊紀為中生代。故選C。第8題,由所學知識可知,聯合古陸徹底解體是在新生代,A錯誤;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都有冰期與間冰期交換,B錯誤;被子植物的興盛時代是新生代,C錯誤;裸子植物的興盛時代是中生代,D正確。故選D。]
9.B 10.D [第9題,南昆客運專線主要經過云貴高原地區,所經過地區主要是喀斯特地貌。故選B。第10題,根據圖中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景觀③中的甲坡為沙丘的迎風坡,坡度小。故選D。]
11.D 12.A [第11題,讀圖可知,①為雅丹地貌,主要外力作用為風力侵蝕;②為海蝕地貌,主要外力作用為海浪侵蝕;③為沖積扇,主要外力作用為流水堆積。故選D。第12題,結合景觀圖①中的雅丹地貌走向和指向標,可推測出當地盛行風向可能是西北風,A正確;②地貌景觀為海岸地貌,多分布于沿海地區,風蝕柱屬于風力侵蝕地貌,B、C錯誤;③所示沖積扇沉積物顆粒自扇頂至扇緣逐漸變細,D錯誤。故選A。]
13.C 14.A [第13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顆粒物大小不均、雜亂無章的堆積,屬于冰川堆積地貌,C正確。流水堆積地貌、風力堆積地貌和海浪堆積地貌均有顯著的分選性,A、B、D錯誤。第14題,由所學知識可知,天山山脈北坡分布有冰川堆積地貌,A正確;喜馬拉雅山山頂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B錯誤;塔里木盆地主要是風成地貌,C錯誤;海南島南部以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為主,D錯誤。故選A。]
15.D 16.C 17.A [第15題,結合材料“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續不斷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金瑙爾山區一條高速公路突發大規模山體滑坡”可知,該高速公路經過山區,地形陡峻,坡面不穩定,易發生滑坡,而持續的降雨是此次滑坡形成的重要誘發因素。故選D。第16題,毀壞基礎設施、埋沒農田、掩埋汽車都屬于對人文環境的破壞;毀壞森林植被體現的是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危害。故選C。第17題,滑坡發生時,滑坡體會順著坡面迅速向山下滑動,因此正確的逃生方法為迅速向滑坡體兩側跑,A正確。]
18.C 19.C 20.D [第18題,沙丘在形成初期,地表灌叢植物阻擋了盛行風搬運的沙粒,使沙粒在灌叢植物附近開始堆積,且距離盛行風較近的沙丘將沙源補給距盛行風較遠的沙丘,由此可知,丙圖為沙丘演化發育過程的第一步;之后隨著風力搬運沙粒的增多,丙圖中所示的三個沙丘的面積逐漸擴大,形成了丁圖所示沙丘;丁圖所示沙丘面積繼續增大,使三個沙丘逐漸相連,沙丘相連處由于受到兩側沙源補給,形成了甲圖所示沙丘;甲圖所示沙丘繼續接受兩側沙源補給,面積繼續增大,演變為乙圖中所示的線形沙丘,故發育順序應為丙—丁—甲—乙,C正確。第19題,圖丙、圖丁顯示沙源來源于上風向,圖甲、圖乙顯示沙源來自兩側,結合線形沙丘的形成過程可知沙丘形成過程中沙源先源于上風向,后源于兩側,C正確。第20題,線形沙丘是風力堆積的產物,故受盛行風風向影響較大,①與題意不符;圖中顯示,線形沙丘是盛行風搬運的沙粒受到了地表植被的阻擋,使搬運的沙粒逐漸在植被處沉積,故植被對線形沙丘演化發育具有較大影響,②與題意不符;一般情況下,海拔和光照對形成沙丘的影響程度較小,故③④符合題意,D正確。]
21.(1)總體由西北向東南遞減;西部地區差異較小,東部地區差異較大;冷湖鎮附近為高值區,西寧附近為低值區。
(2)地勢較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
22.(1)軟流層 
(2)A
(3)地震波 橫波 縱波
(4)從西北向東南遞減 地殼
23.(1)相同點: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與風力有關。
不同點:雅丹地貌是風力侵蝕的結果,沙丘地貌是風力堆積的結果。
(2)分布規律:多分布在風區和風口附近。原因:“魔鬼城”是風蝕地貌,風口附近和風區風力強勁,風蝕作用強。
(3)深居內陸,氣候干燥,降水少;地表植被稀少,土壤易被侵蝕;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風化作用強烈,沙質沉積物多;大風日數多,風力作用強,風沙活動頻繁。
24.(1)沖積扇  流水堆積  河流挾帶泥沙從山區出山口進入平原,地勢逐漸平緩,流速減慢,泥沙堆積下來
(2)“V” 山區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切侵蝕作用強。
(3)沖積平原或三角洲(共41張PPT)
期中檢測試卷
材料信息表明,“袁隆平星”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主帶小行星。太陽系中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被稱為小行星帶,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環繞太陽公轉,因此“袁隆平星”位于太陽系,B符合題意。
1996年9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了一顆主帶小行星。1999年10月,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該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以示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據此完成1~2題。
1.試推斷“袁隆平星”位于下列哪個天體系統中
A.地月系 B.太陽系 C.比鄰星系 D.河外星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1996年9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了一顆主帶小行星。1999年10月,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該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以示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據此完成1~2題。
2.下列關于“袁隆平星”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環繞太陽運動
B.它的體積與地球相似
C.它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間
D.它四周被厚厚的大氣層所包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主帶小行星均環繞太陽做公轉運動,A正確;
“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而地球屬于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因此它的體積遠比地球小,B錯誤;
“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主帶小行星位于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C錯誤;
“袁隆平星”屬于主帶小行星,體積和質量都很小,不可能形成厚厚的大氣層,D錯誤。
(2024·山東濟寧期中)據相關媒體2022年8月報道,隨太陽活動逐漸接近最大值,在短短兩周內,太陽已經發生了36次日冕物質拋射,爆發了14次太陽黑子和6次耀斑。這意味著太陽目前正處于第25次太陽周期之中,預計將在2025年年中達到頂峰。據此完成3~4題。
3.2022年8月的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爆發給地球帶來的影響有
①赤道地區出現顯著可見的極光 ②無線電短波通信信號削弱或消失 ③發生磁暴現象 ④引發火山噴發和地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極光出現在高緯度地區,①錯誤;
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會干擾地球大氣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會擾亂地球磁場,出現磁暴現象,②③正確;
日冕物質拋射和耀斑爆發與地震、火山噴發沒有直接關系,④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平均約為11年,第25次太陽活動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由此推斷第24次太陽活動頂峰大約發生在2014年,太陽黑子數目增多會使地球上的極端天氣增多,與地球公轉速度無關,B、C、D錯誤,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山東濟寧期中)據相關媒體2022年8月報道,隨太陽活動逐漸接近最大值,在短短兩周內,太陽已經發生了36次日冕物質拋射,爆發了14次太陽黑子和6次耀斑。這意味著太陽目前正處于第25次太陽周期之中,預計將在2025年年中達到頂峰。據此完成3~4題。
4.試推斷,太陽黑子數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現象有
A.2014年,極端天氣增多 B.2011年,糧食全面減產
C.2014年,地球公轉加快 D.2011年,河流汛期延長

(2023·浙江金華期中)世界第一口白堊紀大陸科學鉆井“松科1井”深度5 000米,其是研究白堊紀地球表層系統重大地質事件與溫室氣候變化項目的重要內容。完成5~6題。
5.此科研井的深度在地球內部哪個圈層
A.地殼 B.地幔 C.地核 D.軟流層

由所學知識可知,地殼平均厚度是17千米,此科研井深度5 000米,處在地殼中,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浙江金華期中)世界第一口白堊紀大陸科學鉆井“松科1井”深度5 000米,其是研究白堊紀地球表層系統重大地質事件與溫室氣候變化項目的重要內容。完成5~6題。
6.根據材料,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各圈層之間沒有聯系
B.只有大氣圈和巖石圈有聯系
C.研究地球內部圈層只有通過地質鉆探
D.地球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地球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系的,A、B錯誤,D正確。
研究地球內部圈層除了通過地質鉆探,還可以通過地震波等方法,C錯誤。
由材料可知,在距今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地層中發現鯊魚化石,三疊紀為中生代。故選C。
(2023·四川成都月考)在2023年青藏高原卓奧友峰科考中,中國科考隊員獲得重大發現,在距今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地層中發現鯊魚化石,為當時的6級海洋生態鏈補上第二級缺環。完成7~8題。
7.此次科考發現的鯊魚化石所處的地質年代是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前寒武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所學知識可知,聯合古陸徹底解體是在新生代,A錯誤;
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都有冰期與間冰期交換,B錯誤;
被子植物的興盛時代是新生代,C錯誤;
裸子植物的興盛時代是中生代,D正確。故選D。
(2023·四川成都月考)在2023年青藏高原卓奧友峰科考中,中國科考隊員獲得重大發現,在距今2.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地層中發現鯊魚化石,為當時的6級海洋生態鏈補上第二級缺環。完成7~8題。
8.該地質年代,地球演化特點可能表現為
A.聯合古陸徹底解體 B.冰期與間冰期交換
C.被子植物的興盛時代 D.裸子植物的興盛時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南昆客運專線主要經過云貴高原地區,所經過地區主要是喀斯特地貌。故選B。
(2024·河南鄭州期中)南(寧)昆(明)客運專線是溝通西南與華南的重要鐵路通道。據此回答9~10題。
9.南昆客運專線所經過的地區中,最常見的景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據圖中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景觀③中的甲坡為沙丘的迎風坡,坡度小。故選D。
(2024·河南鄭州期中)南(寧)昆(明)客運專線是溝通西南與華南的重要鐵路通道。據此回答9~10題。
10.景觀③中的甲坡是
A.坡度較大的背風坡 B.坡度較小的背風坡
C.坡度較大的迎風坡 D.坡度較小的迎風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可知,①為雅丹地貌,主要外力作用為風力侵蝕;
②為海蝕地貌,主要外力作用為海浪侵蝕;
③為沖積扇,主要外力作用為流水堆積。故選D。
下圖為不同地貌景觀。讀圖,完成11~12題。
11.圖示地貌①②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流水溶蝕 海浪堆積 流水堆積 B.流水侵蝕 海浪堆積 冰川侵蝕
C.風力堆積 風力侵蝕 流水侵蝕 D.風力侵蝕 海浪侵蝕 流水堆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圖為不同地貌景觀。讀圖,完成11~12題。
12.關于圖示地貌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地貌所在地可能盛行西北風
B.②地貌景觀含有風蝕柱、海蝕拱橋
C.②地貌多分布于我國中部地區
D.③地貌沉積物自扇頂至扇緣由細到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結合景觀圖①中的雅丹地貌走向和指向標,可推測出當地盛行風向可能是西北風,A正確;
②地貌景觀為海岸地貌,多分布于沿海地區,風蝕柱屬于風力侵蝕地貌,B、C錯誤;
③所示沖積扇沉積物顆粒自扇頂至扇緣逐漸變細,D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右圖為“某堆積地貌中顆粒物分布示意圖”,該地貌顆
粒物大小不均,雜亂無章的堆積。據此完成13~14題。
13.該地貌類型是
A.流水堆積地貌 B.風力堆積地貌
C.冰川堆積地貌 D.海浪堆積地貌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顆粒物大小不均、雜亂無章的堆積,屬于冰川堆積地貌,C正確。
流水堆積地貌、風力堆積地貌和海浪堆積地貌均有顯著的分選性,A、B、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右圖為“某堆積地貌中顆粒物分布示意圖”,該地貌顆
粒物大小不均,雜亂無章的堆積。據此完成13~14題。
14.該地貌可能分布在
A.天山山脈北坡 B.喜馬拉雅山山頂
C.塔里木盆地 D.海南島南部

由所學知識可知,天山山脈北坡分布有冰川堆積地貌,A正確;
喜馬拉雅山山頂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B錯誤;
塔里木盆地主要是風成地貌,C錯誤;
海南島南部以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為主,D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山西太原期中)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續不斷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金瑙爾山區一條高速公路突發大規模山體滑坡(見下圖),多輛汽車被埋,其中包括一輛30座客車。此次山體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傷。據此完成15~17題。
15.此次山體滑坡
A.是由山洪水流引發的
B.完全是由修路切坡等人為因素造成的
C.是因過往車輛太多,山體不堪重負而導致的
D.是地形陡峻和連續降雨等共同作用的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結合材料“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續不斷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金瑙爾山區一條高速公路突發大規模山體滑坡”可知,該高速公路經過山區,地形陡峻,坡面不穩定,易發生滑坡,而持續的降雨是此次滑坡形成的重要誘發因素。故選D。
(2024·山西太原期中)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續不斷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金瑙爾山區一條高速公路突發大規模山體滑坡(見下圖),多輛汽車被埋,其中包括一輛30座客車。此次山體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
亡,13人受傷。據此完成15~17題。
16.圖中滑坡發生后,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的
重大危害可能是
A.毀壞各種基礎設施 B.埋沒農田
C.毀壞森林等植被 D.掩埋汽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毀壞基礎設施、埋沒農田、掩埋汽車都屬于對人文環境的破壞;毀壞森林植被體現的是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危害。故選C。
(2024·山西太原期中)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續不斷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金瑙爾山區一條高速公路突發大規模山體滑坡(見下圖),多輛汽車被埋,其中包括一輛30座客車。此次山體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傷。據此完成15~17題。
17.當滑坡發生時,正確的逃生方法是
A.迅速往滑坡體兩側跑
B.迅速向山下低洼處跑
C.原地不動,等待救援
D.雙手抱頭,身體趴下

滑坡發生時,滑坡體會順著坡面迅速向山下滑動,因此正確的逃生方法為迅速向滑坡體兩側跑,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甘肅蘭州期末)線形沙丘是所有沙丘類型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線形沙丘的長度遠遠大于寬度,沙丘脊部尖銳或者圓鈍,沙丘筆直或者彎曲,且相互平行,可連綿伸展數十千米。下圖示意我國西北某沙漠地區線形沙丘演化發育的四個不同階段。據此完成18~20題。
18.圖示線形沙丘演化發育的
過程為
A.丙—乙—甲—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乙—甲—丁—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沙丘在形成初期,地表灌叢植物阻擋了盛行風搬運的沙粒,使沙粒在灌叢植物附近開始堆積,且距離盛行風較近的沙丘將沙源補給距盛行風較遠的沙丘,由此可知,丙圖為沙丘演化發育過程的第一步;之后隨著風力搬運沙粒的增多,丙圖中所示的三個沙丘的面積逐漸擴大,形成了丁圖所示沙丘;丁圖所示沙丘面積繼續增大,使三個沙丘逐漸相連,沙丘相連處由于受到兩側沙源補給,形成了甲圖所示沙丘;甲圖所示
沙丘繼續接受兩側沙源補給,
面積繼續增大,演變為乙圖中
所示的線形沙丘,故發育順序
應為丙—丁—甲—乙,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甘肅蘭州期末)線形沙丘是所有沙丘類型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線形沙丘的長度遠遠大于寬度,沙丘脊部尖銳或者圓鈍,沙丘筆直或者彎曲,且相互平行,可連綿伸展數十千米。下圖示意我國西北某沙漠地區線形沙丘演化發育的四個不同階段。據此完成18~20題。
19.植被線形沙丘形成過程中,
其沙源主要
A.來自上風向
B.來自兩側
C.先源于上風向,后源于兩側
D.先源于兩側,后源于上風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圖丙、圖丁顯示沙源來源于上風向,圖甲、圖乙顯示沙源來自兩側,結合線形沙丘的形成過程可知沙丘形成過程中沙源先源于上風向,后源于兩側,C正確。
(2023·甘肅蘭州期末)線形沙丘是所有沙丘類型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線形沙丘的長度遠遠大于寬度,沙丘脊部尖銳或者圓鈍,沙丘筆直或者彎曲,且相互平行,可連綿伸展數十千米。下圖示意我國西北某沙漠地區線形沙丘演化發育的四個不同階段。據此完成18~20題。
20.對線形沙丘演化發育影響較
小的因素是
①風向  ②植被 
③海拔  ④光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線形沙丘是風力堆積的產物,故
受盛行風風向影響較大,①與題
意不符;
圖中顯示,線形沙丘是盛行風搬
運的沙粒受到了地表植被的阻擋,
使搬運的沙粒逐漸在植被處沉積,故植被對線形沙丘演化發育具有較大影響,②與題意不符;
一般情況下,海拔和光照對形成沙丘的影響程度較小,故③④符合題意,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深居歐亞大陸腹地。2019年3月,我國火星模擬基地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的茫崖市冷湖
鎮建成。火星的大氣壓力約是地球的1%,
平均溫度最高約為20 ℃,最低達到
-100 ℃,表面遍布撞擊坑、峽谷、沙
丘和礫石。右圖示意青海省的年太陽總
輻射量(單位:MJ/m2)空間分布。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描述青海省年太陽總輻射量的空間分布特征。
答案 總體由西北向東南遞減;西部地區差異較小,東部地區差異較大;冷湖鎮附近為高值區,西寧附近為低值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說明格爾木年太陽總輻射量比西寧多的主要原因。
答案 地勢較高,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高;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角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1日16時29分,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9 km。
材料二 下圖甲為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圖乙為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圖及地球內部圈層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巖漿的發源地是________,在圖乙中用
陰影畫出這一圈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軟流層
答案 
(2)為探測莫霍面的情況,在下列四地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最遲從莫霍面傳來地震波的是
A.拉薩 B.烏魯木齊 C.上海 D.北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掌握地震發生規律可有效減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層組成物質和結構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據是________;材料二乙圖中A為________(填“橫波”或“縱波”),B為________(填“橫波”或“縱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地震波
橫波
縱波
(4)說出圖甲所示區域地殼厚度大致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據材料可以推斷出,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填“地殼”“地幔”或“地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從西北向東南遞減
地殼
23.(2024·湖南長沙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新疆地貌景觀豐富多彩。其中有多處“魔鬼城”,大多是處于茫茫荒漠之上。大自然造就出突兀怪異,造型奇特的各種山石(雅丹地貌)。每當狂風大起,“魔鬼城”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狂風穿過,
時不時發出鬼哭狼嚎般的聲音……
下圖為兩幅景觀圖片和我國新疆區
域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比較雅丹地貌與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異同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相同點: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與風力有關。
不同點:雅丹地貌是風力侵蝕的結果,沙丘地貌是風力堆積的結果。
(2)描述圖示區域“魔鬼城”的分布規律,并分析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分布規律:多分布在風區和風口附近。原因:“魔鬼城”是風蝕地貌,風口附近和風區風力強勁,風蝕作用強。
(3)分析該地地貌的形成條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深居內陸,氣候干燥,降水少;地表植被稀少,土壤易被侵蝕;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風化作用強烈,沙質沉積物多;大風日數多,風力作用強,風沙活動頻繁。
24.讀右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地貌上看,①處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作
用形成的,簡述其形成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在山區河谷常呈________字形,并分析原因。
(3)河流下游常形成的堆積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沖積扇
流水堆積
河流挾帶泥沙從山區出山口進入平原,地勢逐漸平緩,流速減慢,泥沙堆積下來
“V”
答案 山區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切侵蝕作用強。
沖積平原或三角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玛沁县| 安图县| 沁源县| 乐平市| 鹤岗市| 兴业县| 文昌市| 德昌县| 庆城县| 昔阳县| 越西县| 化德县| 辛集市| 宾川县| 即墨市| 万盛区| 望江县| 名山县| 新郑市| 三穗县| 泸水县| 九龙县| 临朐县| 安新县| 祁连县| 攀枝花市| 温泉县| 贵港市| 包头市| 阜康市| 自治县| 博爱县| 中宁县| 龙川县| 云龙县| 临潭县| 玉田县| 苗栗县| 师宗县| 荥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