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章末檢測試卷五(課件 練習,2份打包)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章末檢測試卷五(課件 練習,2份打包)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五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3·湖南衡陽一中模擬)泰加林的主要樹種是云杉、冷杉、落葉松等。密林里樹木擁擠,樹冠呈塔形,樹葉呈針狀且表面有蠟質。泰加林在高地成片分布,歐亞大陸自西向東,泰加林逐漸由暗針葉林變為明亮針葉林。下圖示意泰加林帶的分布。據此完成1~3題。
1.泰加林樹冠呈塔形有利于(  )
A.防風 B.保暖 C.保濕 D.防積雪
2.泰加林(  )
A.北界即地球森林帶的北界
B.林中物種繁多,層次復雜
C.南界即地球草原帶的北界
D.分布區氣候寒冷,土壤貧瘠
3.與熱帶雨林相比,泰加林枯枝落葉量少但落葉層卻較厚,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氣溫 B.地形 C.水文 D.降水
(2024·甘肅蘭州質檢)遼寧省是我國少有的楓樹占主體的紅葉樹種分布區。每到秋季,從遼東到遼西都可以邂逅“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景象。下圖是幾張不同的楓葉圖片。據此完成4~5題。
4.與熱帶雨林植被相比,楓樹所在區域的植被特征是(  )
A.高大茂密 B.群落結構簡單
C.有板狀根 D.種類豐富
5.相對于遼西楓樹,遼東楓樹多生長的十分高壯,原因主要是(  )
A.氣候相對濕潤 B.光照更加充足
C.山地分布較廣 D.人為破壞較少
三葉樹的樹葉奇特,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上的葉片圓潤如楊、呈革質化,冬季落葉;三葉樹根系發達,對水分感知敏感;能通過葉面和樹干的皺皮、裂口將體內多余的鹽堿排泄出來。據此完成6~7題。
6.推測原生三葉樹所屬的植被類型是(  )
A.熱帶稀樹草原 B.熱帶荒漠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溫帶荒漠
7.下列關于三葉樹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有(  )
①大片的三葉樹林可以調節氣候 ②樹葉奇特是為了減少水分蒸騰 ③排出的鹽堿加劇了土壤鹽堿化 ④根系發達有利于吸收更多水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讀“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圖”,完成8~9題。
8.下列關于圖中各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為腐殖質層
B.②為淋溶層
C.③為母質層
D.④為淀積層
9.下列關于②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
B.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C.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
D.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
(2024·湖南長沙期末)我國某地推廣面向國內外市場的蔬菜大棚農業。由于高強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內的土壤逐漸退化。下圖示意某大棚內不同連作年限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酸堿度變化。據此完成10~12題。
10.連作8年時,大棚內表層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現為(  )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土壤鹽堿化 D.土壤有機質增加
11.為減緩大棚內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滴灌技術 B.適量摻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時深耕土壤
12.該大棚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黃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024·廣東佛山月考)云南東川紅土地被人們稱為“上帝打翻的調色板”,這塊土地的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據此完成13~14題。
13.紅壤貧瘠,主要是土壤中(  )
A.礦物質不足 B.土壤含水多
C.空氣含量少 D.有機質缺乏
14.改良紅壤的有效措施是(  )
A.增施化肥 B.種植綠肥
C.井灌井排 D.礫石覆蓋
(2023·廣西南寧階段練習)深圳市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充分利用路口優勢打造花境景觀來提升城市的形象。下表為深圳市路口造景植物構成。據此完成15~17題。
類型 鄉土植物種數/種 鄉土植物占比/%
喬木 32 57.14
灌木 44 45.83
藤本 3 60.00
多年生草本 31 45.59
1~2年生草本 15 27.27
合計 125 44.80
15.深圳市種植的鄉土喬木,其特征是(  )
A.針狀葉片 B.革質葉片
C.多板狀根 D.莖上生花
16.與草本相比,喬木的鄉土植物占比較高,主要是因為喬木(  )
A.耐旱耐貧瘠 B.耗水量較大
C.運輸成本高 D.造景效果差
17.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環境效益最好的是(  )
A.鄉土喬木 B.外來藤本
C.鄉土灌木 D.外來草本
(2023·云南大理期中)深耕和免耕均是農業對土壤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徑。深耕(20厘米以上)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免耕又稱零耕技術,是指作物播種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殘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種,播種后作物生長期間不使用農具進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其中覆蓋耕作是最主要的免耕方式。據此完成18~20題。
18.深耕(20厘米以上)有利于增加土壤的(  )
A.透氣性 B.有機質
C.礦物質 D.含水量
19.下列地區農業采用免耕的效果欠佳的是(  )
A.西北干旱沙土地 B.東南丘陵水蝕地
C.東北平原黑土地 D.華北低濕澇洼地
20.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其原理是(  )
A.加厚耕層,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
B.熟化土壤,降低土壤的營養流失
C.消除土壤中的雜草,清除病蟲害
D.翻出深層砂石塊,防止土壤板結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2023年8月,北京某中學非洲研學小組從赤道附近出發,沿20°E附近向北行進途中發現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明顯變化。圖中A和C為研學小組成員分別在甲、丙兩地拍攝的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說出甲、丙兩地照片反映的植被類型。
(2)描述甲地植被景觀特點,并說明其環境特征。
(3)判斷乙地的植被類型,并說明其在一年中的景觀變化特點及原因。
2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黑云杉,樹冠呈傘形,常綠喬木。水平分布緯度跨度為44°N~69°N,垂直分布從海平面到海拔1 500米,形成寬闊的森林帶,是重要的成林樹種。近年來,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帶的黑云杉等樹種森林,出現了一種當地人稱之為“醉樹”的新景觀。圖1示意阿拉斯加北部的地理位置,圖2為黑云杉景觀圖。
(1)推測黑云杉的形態特征。
(2)分析黑云杉根系較淺的原因。
(3)推測近年來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帶出現“醉樹”景觀的自然原因。
23.(2024·海南海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土壤的形成是地理環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水循環、生物循環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土壤類型主要從顏色、質地、有機質含量、酸堿性等方面區分。下圖示意我國東南丘陵某坡地的土壤及其相關要素。
(1)指出東南丘陵地區的土壤特征。
(2)指出該坡地的典型植被類型,并說明其對該地土壤肥力的影響。
(3)比較該坡地自然狀態下陡坡和緩坡的土壤肥力高低,并說明理由。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塔斯馬尼亞島有“世界最純凈島嶼”之稱,是著名的“蘋果之島”。島上植被茂密,蘋果園和農場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較好的地帶,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沖積和火山灰沉積物,果蠅很少,從而使產出的蘋果綠色而美味。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顯示,近幾年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厚度不斷變薄,對蘋果的生長開始產生不利的影響。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
(1)比較M、N兩地的土層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異,并分析其成因。
(2)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保護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
答案精析
1.D 2.A 3.A [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泰加林分布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冬季降雪量大,塔形樹冠表面坡度大,利于積雪滑落,D正確。第2題,泰加林分布在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的北部,其北部為苔原帶,所以泰加林的北界即地球森林帶的北界,A正確;泰加林分布緯度較高,熱量條件較差,因此林中物種較少,層次簡單,B錯誤;泰加林的南界并不是地球草原帶的北界,C錯誤;泰加林分布區氣候寒冷,但土壤肥沃,D錯誤。第3題,泰加林分布地區緯度高,氣溫低,冬季漫長,落葉腐爛分解緩慢,所以落葉層較厚,A正確。]
4.B 5.A [第4題,楓樹屬于溫帶落葉闊葉林。與熱帶雨林植被相比,高大茂密、有板狀根、種類豐富是熱帶雨林植被的特點;群落結構簡單,種類數量少,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植被特征。故選B。第5題,相對于遼西,遼東距海較近,氣候相對濕潤,因而楓樹的長勢更好。故選A。]
6.D 7.C [第6題,材料信息“冬季落葉”表明三葉樹不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根系發達,對水分感知敏感”表明該樹種生長在干旱缺水地區,結合選項可知,原生三葉樹所屬的植被類型是溫帶荒漠,D正確。第7題,植被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故①正確;“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條上的葉片圓潤如楊、呈革質化”,這些特點可以減少水分蒸騰,故②正確;排出的鹽堿原本就來源于當地的土壤中,不會加劇土壤鹽堿化,故③錯誤;根系發達,有利于吸收更多水分,故④正確。所以選C。]
8.D 9.B [第8題,由圖可知,①為有機層,②為腐殖質層,③為淋溶層,④為淀積層,⑤為母質層,⑥為母巖層。第9題,②為腐殖質層,其特點是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10.A 11.D 12.C [第10題,圖示連作8年時,大棚內表層土壤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pH值減小(說明酸性增強);而有機質含量增加不是土壤退化的表現,A正確。第11題,讀圖可知,連作使大棚內表層土壤呈酸性,而深層土壤pH值變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時深耕土壤的措施,中和土壤酸堿度,以減緩大棚內土壤退化速度,D正確。第12題,圖示土壤pH值總體大于7,呈弱堿性,而我國南方地區土壤多呈酸性,A、B錯誤;圖示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不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可能位于黃淮海平原,C正確,D錯誤。]
13.D 14.B [第13題,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標志,紅壤分布地區氣溫高,土壤有機質分解快,加之當地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強,土壤有機質積累少,土壤貧瘠,D正確。第14題,增施化肥可以短時間增加土壤肥力,同時會使土壤酸化、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板結等,A錯誤;種植綠肥對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很大作用,B正確;井灌井排是治理鹽堿化的重要措施,礫石覆蓋是治理荒漠化的措施之一,對改良紅壤作用不大。 C、D錯誤。]
15.B 16.C 17.A [第15題,深圳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帶性植被應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此革質葉片符合該市種植的鄉土喬木的特征,B正確。針狀葉片是亞寒帶針葉林植被的特征,板狀根和莖上生花是熱帶雨林植被的特征,A、C、D錯誤。第16題,相比于草本植物,喬木體積大,遠距離運輸成本高,選用當地喬木,能夠節約運輸成本,節省經費投入,C正確。第17題,鄉土植物是植物在當地經歷漫長的植被演替過程中,逐漸適應當地的生境條件而形成的,因此相對于外來植物物種,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鄉土植物的環境效益較好,B、D錯誤。鄉土喬木相對于鄉土灌木來說,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作用更為顯著,環境效益更好,A正確,C錯誤。]
18.A 19.D 20.C [第18題,與板結土壤相比,深耕能夠增加土壤透氣性,有利于作物生長。故選A。第19題,在應用上,免耕農業特別適合風沙干旱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丘陵地區。 在土壤濕度大、排水不良的黏性土壤上免耕效果不佳。故選D。第20題,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增產的原因是:疏松土壤,加厚耕層,改善土壤的水、氣和熱狀況;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營養條件,提高土壤的有效肥力;建立良好的土壤構造,提高作物產量;消除雜草,清除病蟲害。故選C。]
21.(1)甲地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丙地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
(2)景觀特點:植被高大稠密,植物種類、數量繁多,成層性強(垂直結構復雜)。
環境特征:全年高溫多雨(水熱充足)。
(3)熱帶草原。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
解析 (1)讀圖可知,甲所在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丙所在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2)讀圖并結合上題可知,甲地植被為熱帶雨林,其所在地區緯度低,全年高溫,降水豐沛,所以植被特征為高大稠密,植物種類、數量繁多,成層性強(垂直結構復雜)。(3)讀圖可知,圖中乙地位于熱帶草原地區,植被類型為熱帶草原。這里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
22.(1)樹形高大、樹葉為針狀。
(2)分布緯度高,氣候寒冷,當地多永久凍土層,根系很難深入地下。
(3)全球氣候變暖,當地永久性凍土層消融,低洼地易積水,土質松軟;黑云杉等植被根系較淺,易倒伏。
23.(1)土壤呈紅色;質地黏重(顆粒小);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低);土壤呈酸性。
(2)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生物)殘體為土壤提供有機質;通過生物循環能促進養分在土壤表層聚集;從而提高土壤肥力。
(3)緩坡肥力高于陡坡。在陡坡上,地表徑流速度快,侵蝕能力強,易帶走土壤表層有機物(有機質),土壤發育較差,土壤肥力較低;在緩坡上,地表徑流速度慢,土壤侵蝕能力弱,土壤發育好(快),土壤肥力較高。
24.(1)差異:M地土層厚度大于N地;M地土壤肥力大于N地。
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積作用明顯,土層厚度大;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水熱條件更優越;且M地位于向陽坡和迎風坡,故植被生長更為茂密,有機質來源更加豐富,土壤更肥沃。
(2)保護島上的植被,減少流水對土壤的侵蝕;控制蘋果種植的規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數量,減少游客對土層的踩踏和剝蝕;對已破壞的土層,進行人工修復;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保護土壤生態的意識。
解析 第(1)題,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區,以侵蝕作用為主,土層薄,土壤肥力差;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積作用明顯,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陽坡和迎風坡,水熱條件更優越,植物生長更為茂盛,為土壤提供的有機質更多,土壤更肥沃。第(2)題,土層變薄主要是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引起的,保護土壤的措施主要從植被保護、控制生產規模及游客數量、加強宣傳教育等方面進行分析。(共49張PPT)
章末檢測試卷五
從圖中可以看出,泰加林分布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冬季降雪量大,塔形樹冠表面坡度大,利于積雪滑落,D正確。
(2023·湖南衡陽一中模擬)泰加林的主要樹種是云杉、冷杉、落葉松等。密林里樹木擁擠,樹冠呈塔形,樹葉呈針狀且表面有蠟質。泰加林在高地成片分布,歐亞大陸自西向東,泰加林逐漸由暗針葉林變為明亮針葉林。下圖示意泰加林帶的分布。據此完成1~3題。
1.泰加林樹冠呈塔形有利于
A.防風 B.保暖
C.保濕 D.防積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2023·湖南衡陽一中模擬)泰加林的主要樹種是云杉、冷杉、落葉松等。密林里樹木擁擠,樹冠呈塔形,樹葉呈針狀且表面有蠟質。泰加林在高地成片分布,歐亞大陸自西向東,泰加林逐漸由暗針葉林變為明亮針葉林。下圖示意泰加林帶的分布。據此完成1~3題。
2.泰加林
A.北界即地球森林帶的北界
B.林中物種繁多,層次復雜
C.南界即地球草原帶的北界
D.分布區氣候寒冷,土壤貧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泰加林分布在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的北部,其北部為苔原帶,所以泰加林的北界即地球森林帶的北界,A正確;
泰加林分布緯度較高,熱量
條件較差,因此林中物種較
少,層次簡單,B錯誤;
泰加林的南界并不是地球草
原帶的北界,C錯誤;
泰加林分布區氣候寒冷,但土壤肥沃,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泰加林分布地區緯度高,氣溫低,冬季漫長,落葉腐爛分解緩慢,所以落葉層較厚,A正確。
(2023·湖南衡陽一中模擬)泰加林的主要樹種是云杉、冷杉、落葉松等。密林里樹木擁擠,樹冠呈塔形,樹葉呈針狀且表面有蠟質。泰加林在高地成片分布,歐亞大陸自西向東,泰加林逐漸由暗針葉林變為明亮針葉林。下圖示意泰加林帶的分布。據此完成1~3題。
3.與熱帶雨林相比,泰加林枯
枝落葉量少但落葉層卻較厚,
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溫 B.地形 C.水文 D.降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楓樹屬于溫帶落葉闊葉林。與熱帶雨林植被相比,高大茂密、有板狀根、種類豐富是熱帶雨林植被的特點;群落結構簡單,種類數量少,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植被特征。故選B。
(2024·甘肅蘭州質檢)遼寧省是我國少有的楓樹占主體的紅葉樹種分布區。每到秋季,從遼東到遼西都可以邂逅“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景象。下圖是幾張不同的楓葉圖片。據此完成4~5題。
4.與熱帶雨林植被相比,楓樹所在區域的植被特征是
A.高大茂密
B.群落結構簡單
C.有板狀根
D.種類豐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相對于遼西,遼東距海較近,氣候相對濕潤,因而楓樹的長勢更好。故選A。
(2024·甘肅蘭州質檢)遼寧省是我國少有的楓樹占主體的紅葉樹種分布區。每到秋季,從遼東到遼西都可以邂逅“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景象。下圖是幾張不同的楓葉圖片。據此完成4~5題。
5.相對于遼西楓樹,遼東楓樹多生長的十分高壯,原因主要是
A.氣候相對濕潤
B.光照更加充足
C.山地分布較廣
D.人為破壞較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信息“冬季落葉”表明三葉樹不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根系發達,對水分感知敏感”表明該樹種生長在干旱缺水地區,結合選項可知,原生三葉樹所屬的植被類型是溫帶荒漠,D正確。
三葉樹的樹葉奇特,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上的葉片圓潤如楊、呈革質化,冬季落葉;三葉樹根系發達,對水分感知敏感;能通過葉面和樹干的皺皮、裂口將體內多余的鹽堿排泄出來。據此完成6~7題。
6.推測原生三葉樹所屬的植被類型是
A.熱帶稀樹草原 B.熱帶荒漠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溫帶荒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葉樹的樹葉奇特,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上的葉片圓潤如楊、呈革質化,冬季落葉;三葉樹根系發達,對水分感知敏感;能通過葉面和樹干的皺皮、裂口將體內多余的鹽堿排泄出來。據此完成6~7題。
7.下列關于三葉樹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有
①大片的三葉樹林可以調節氣候 ②樹葉奇特是為了減少水分蒸騰 ③排出的鹽堿加劇了土壤鹽堿化 ④根系發達有利于吸收更多水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植被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故①正確;
“幼樹嫩枝上的葉片狹長如柳,大樹老枝條上的葉片圓潤如楊、呈革質化”,這些特點可以減少水分蒸騰,故②正確;
排出的鹽堿原本就來源于當地的土壤中,不會加劇土壤鹽堿化,故③錯誤;
根系發達,有利于吸收更多水分,故④正確。所以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圖可知,①為有機層,②為腐殖質層,③為淋溶層,④為淀積層,⑤為母質層,⑥為母巖層。
讀“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圖”,完成8~9題。
8.下列關于圖中各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為腐殖質層
B.②為淋溶層
C.③為母質層
D.④為淀積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圖”,完成8~9題。
9.下列關于②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
B.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C.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
D.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②為腐殖質層,其特點是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2024·湖南長沙期末)我國某地推廣面向國內外市場的蔬菜大棚農業。由于高強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內的土壤逐漸退化。下圖示意某大棚內不同連作年限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酸堿度變化。據此完成10~12題。
10.連作8年時,大棚內表層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現為
A.土壤酸化 B.土壤沙化 C.土壤鹽堿化 D.土壤有機質增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圖示連作8年時,大棚內表層土壤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pH值減小(說明酸性增強);而有機質含量增加不是土壤退化的表現,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湖南長沙期末)我國某地推廣面向國內外市場的蔬菜大棚農業。由于高強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內的土壤逐漸退化。下圖示意某大棚內不同連作年限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酸堿度變化。據此完成10~12題。
11.為減緩大棚內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術 B.適量摻沙改造 C.增施速效肥料 D.及時深耕土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可知,連作使大棚內表層土壤呈酸性,而深層土壤pH值變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時深耕土壤的措施,中和土壤酸堿度,以減緩大棚內土壤退化速度,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湖南長沙期末)我國某地推廣面向國內外市場的蔬菜大棚農業。由于高強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內的土壤逐漸退化。下圖示意某大棚內不同連作年限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酸堿度變化。據此完成10~12題。
12.該大棚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長江三角洲 C.黃淮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圖示土壤pH值總體大于7,呈弱堿性,而我國南方地區土壤多呈酸性,A、B錯誤;
圖示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不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可能位于黃淮海平原,C正確,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廣東佛山月考)云南東川紅土地被人們稱為“上帝打翻的調色板”,這塊土地的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據此完成13~14題。
13.紅壤貧瘠,主要是土壤中
A.礦物質不足 B.土壤含水多
C.空氣含量少 D.有機質缺乏

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標志,紅壤分布地區氣溫高,土壤有機質分解快,加之當地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強,土壤有機質積累少,土壤貧瘠,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廣東佛山月考)云南東川紅土地被人們稱為“上帝打翻的調色板”,這塊土地的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據此完成13~14題。
14.改良紅壤的有效措施是
A.增施化肥 B.種植綠肥
C.井灌井排 D.礫石覆蓋

增施化肥可以短時間增加土壤肥力,同時會使土壤酸化、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板結等,A錯誤;
種植綠肥對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很大作用,B正確;
井灌井排是治理鹽堿化的重要措施,礫石覆蓋是治理荒漠化的措施之一,對改良紅壤作用不大。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類型 鄉土植物種數/種 鄉土植物占比/%
喬木 32 57.14
灌木 44 45.83
藤本 3 60.00
多年生草本 31 45.59
1~2年生草本 15 27.27
合計 125 44.80
15.深圳市種植的鄉土喬木,其特征是
A.針狀葉片 B.革質葉片 C.多板狀根 D.莖上生花
(2023·廣西南寧階段練習)深圳市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充分利用路口優勢打造花境景觀來提升城市的形象。下表為深圳市路口造景植物構成。據此完成15~1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深圳市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帶性植被應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因此革質葉片符合該市種植的鄉土喬木的特征,B正確。
針狀葉片是亞寒帶針葉林植被的特征,板狀根和莖上生花是熱帶雨林植被的特征,A、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與草本相比,喬木的鄉土植物占比較高,主要是因為喬木
A.耐旱耐貧瘠 B.耗水量較大 C.運輸成本高 D.造景效果差

類型 鄉土植物種數/種 鄉土植物占比/%
喬木 32 57.14
灌木 44 45.83
藤本 3 60.00
多年生草本 31 45.59
1~2年生草本 15 27.27
合計 125 44.80
(2023·廣西南寧階段練習)深圳市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充分利用路口優勢打造花境景觀來提升城市的形象。下表為深圳市路口造景植物構成。據此完成15~1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相比于草本植物,喬木體積大,遠距離運輸成本高,選用當地喬木,能夠節約運輸成本,節省經費投入,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環境效益最好的是
A.鄉土喬木 B.外來藤本 C.鄉土灌木 D.外來草本

類型 鄉土植物種數/種 鄉土植物占比/%
喬木 32 57.14
灌木 44 45.83
藤本 3 60.00
多年生草本 31 45.59
1~2年生草本 15 27.27
合計 125 44.80
(2023·廣西南寧階段練習)深圳市為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充分利用路口優勢打造花境景觀來提升城市的形象。下表為深圳市路口造景植物構成。據此完成15~17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鄉土植物是植物在當地經歷漫長的植被演替過程中,逐漸適應當地的生境條件而形成的,因此相對于外來植物物種,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角度看,鄉土植物的環境效益較好,B、D錯誤。
鄉土喬木相對于鄉土灌木來說,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等作用更為顯著,環境效益更好,A正確,C錯誤。
與板結土壤相比,深耕能夠增加土壤透氣性,有利于作物生長。故選A。
(2023·云南大理期中)深耕和免耕均是農業對土壤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徑。深耕
(20厘米以上)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免耕又稱零耕技術,是指作物播種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殘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種,播種后作物生長期間不使用農具進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其中覆蓋耕作是最主要的免耕方式。據此完成18~20題。
18.深耕(20厘米以上)有利于增加土壤的
A.透氣性 B.有機質 C.礦物質 D.含水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云南大理期中)深耕和免耕均是農業對土壤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徑。深耕
(20厘米以上)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免耕又稱零耕技術,是指作物播種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殘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種,播種后作物生長期間不使用農具進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其中覆蓋耕作是最主要的免耕方式。據此完成18~20題。
19.下列地區農業采用免耕的效果欠佳的是
A.西北干旱沙土地 B.東南丘陵水蝕地
C.東北平原黑土地 D.華北低濕澇洼地

在應用上,免耕農業特別適合風沙干旱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丘陵地區。在土壤濕度大、排水不良的黏性土壤上免耕效果不佳。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云南大理期中)深耕和免耕均是農業對土壤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徑。深耕
(20厘米以上)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免耕又稱零耕技術,是指作物播種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殘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種,播種后作物生長期間不使用農具進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其中覆蓋耕作是最主要的免耕方式。據此完成18~20題。
20.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其原理是
A.加厚耕層,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 B.熟化土壤,降低土壤的營養流失
C.消除土壤中的雜草,清除病蟲害 D.翻出深層砂石塊,防止土壤板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合理深耕能顯著促進增產。增產的原因是:疏松土壤,加厚耕層,改善土壤的水、氣和熱狀況;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營養條件,提高土壤的有效肥力;建立良好的土壤構造,提高作物產量;消除雜草,清除病蟲害。故選C。
21.2023年8月,北京某中學非洲研學小組從赤道附近出發,沿20°E附近向北行進途中發現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明顯變化。圖中A和C為研學小組成員分別在甲、丙兩地拍攝的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甲、丙兩地照片反映的植被類型。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甲地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丙地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可知,甲所在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植被類型為熱帶雨林;丙所在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
21.2023年8月,北京某中學非洲研學小組從赤道附近出發,沿20°E附近向北行進途中發現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明顯變化。圖中A和C為研學小組成員分別在甲、丙兩地拍攝的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2)描述甲地植被景觀特點,并說明其環境特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景觀特點:植被高大稠密,植物種類、數量繁多,成層性強(垂直結構復雜)。
環境特征:全年高溫多雨(水熱充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并結合上題可知,甲地植被為熱帶雨林,其所在地區緯度低,全年高溫,降水豐沛,所以植被特征為高大稠密,植物種類、數量繁多,成層性強(垂直結構復雜)。
21.2023年8月,北京某中學非洲研學小組從赤道附近出發,沿20°E附近向北行進途中發現該區域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明顯變化。圖中A和C為研學小組成員分別在甲、丙兩地拍攝的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3)判斷乙地的植被類型,并說明其在一年中的景觀變化特點及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熱帶草原。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可知,圖中乙地位于熱帶草原地區,植被類型為熱帶草原。這里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濕季降水豐沛,植物生長旺盛,草原蔥綠;干季降水稀少,草類枯黃。
2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云杉,樹冠呈傘形,常綠喬木。水平分
布緯度跨度為44°N~69°N,垂直分布從海平面
到海拔1 500米,形成寬闊的森林帶,是重要的
成林樹種。近年來,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帶的
黑云杉等樹種森林,出現了一種當地人稱之為
“醉樹”的新景
觀。圖1示意阿拉
斯加北部的地理
位置,圖2為黑云
杉景觀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推測黑云杉的形態特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樹形高大、樹葉為針狀。
(2)分析黑云杉根系較淺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分布緯度高,氣候寒冷,當地多永久凍土層,根系很難深入地下。
(3)推測近年來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帶出現“醉樹”景觀的自然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全球氣候變暖,當地永久性凍土層消融,低洼地易積水,土質松軟;黑云杉等植被根系較淺,易倒伏。
23.(2024·海南海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的形成是地理環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水循環、生物循環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土壤類型主要從顏色、質地、有機質含量、酸堿性等方面區分。右圖示意我國東南丘陵某坡地的土壤及其相關要素。
(1)指出東南丘陵地區的土壤特征。
答案 土壤呈紅色;質地黏重(顆粒小);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低);土壤呈酸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生物)殘體為土壤提供有機質;通過生物循環能促進養分在土壤表層聚集;從而提高土壤肥力。
23.(2024·海南海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的形成是地理環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結
果,其中水循環、生物循環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
到重要作用,土壤類型主要從顏色、質地、有機
質含量、酸堿性等方面區分。右圖示意我國東南
丘陵某坡地的土壤及其相關要素。
(2)指出該坡地的典型植被類型,并說明其對該地
土壤肥力的影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2024·海南海口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土壤的形成是地理環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結
果,其中水循環、生物循環在土壤形成過程中起
到重要作用,土壤類型主要從顏色、質地、有機
質含量、酸堿性等方面區分。右圖示意我國東南
丘陵某坡地的土壤及其相關要素。
(3)比較該坡地自然狀態下陡坡和緩坡的土壤肥力
高低,并說明理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緩坡肥力高于陡坡。在陡坡上,地表徑流速度快,侵蝕能力強,易帶走土壤表層有機物(有機質),土壤發育較差,土壤肥力較低;在緩坡上,地表徑流速度慢,土壤侵蝕能力弱,土壤發育好(快),土壤肥力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塔斯馬尼亞島有“世界最純凈島嶼”之稱,是著名的“蘋果之島”。島上植被茂密,蘋果園和農場多分布于谷地排水
較好的地帶,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沖積和
火山灰沉積物,果蠅很少,從而使產出的
蘋果綠色而美味。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
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顯示,
近幾年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厚度不斷變薄,
對蘋果的生長開始產生不利的影響。右圖
示意塔斯馬尼亞島的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比較M、N兩地的土層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異,并分析其成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差異:M地土層厚度大于N地;M地土壤肥力大于N地。
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積作用明顯,土層厚度大;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水熱條件更優越;且M地位于向陽坡和迎風坡,故植被生長更為茂密,有機質來源更加豐富,土壤更肥沃。
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區,以侵蝕作用為主,土層薄,土壤肥力差;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堆積作用明顯,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緯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陽坡和迎風坡,水熱條件更優越,植物生長更為茂盛,為土壤提供的有機質更多,土壤更肥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談談如何保護塔斯馬尼亞島的土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保護島上的植被,減少流水對土壤的侵蝕;控制蘋果種植的規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數量,減少游客對土層的踩踏和剝蝕;對已破壞的土層,進行人工修復;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保護土壤生態的意識。
土層變薄主要是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引起的,保護土壤的措施主要從植被保護、控制生產規模及游客數量、加強宣傳教育等方面進行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库车县| 东辽县| 兴和县| 乐陵市| 巴南区| 浙江省| 凌云县| 鄄城县| 防城港市| 稷山县| 鹰潭市| 邢台市| 涿州市| 资溪县| 岳池县| 济源市| 边坝县| 阜新| 长治县| 翼城县| 建德市| 新民市| 香河县| 宝山区| 金平| 广元市| 蒲江县| 沛县| 丁青县| 黄山市| 洛隆县| 安吉县| 水富县| 剑阁县| 大荔县| 扎鲁特旗| 崇阳县| 衡阳市| 广饶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