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三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福建泉州???2022年5月6日,我國科考隊完成了珠穆朗瑪峰(下稱珠峰)地區大氣臭氧垂直探空實驗。實驗共放飛了十次探空氣球,最高一次氣球飛升至距地面39千米的空中。下圖示意剛放飛的探空氣球。據此完成1~2題。1.探空氣球在上升的過程中記錄到大氣( )A.紫外線強度減弱B.水汽含量增多C.氣壓不斷降低D.溫度先升高后降低2.此次實驗中探空氣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時所在的大氣層( )A.存在若干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B.氣流平穩,利于航空飛行C.氧氣、雜質含量高,天氣多變D.大氣稀薄,密度最小讀圖,回答3~4題。3.從大氣垂直分層看,圖示大氣層是( )A.低緯度的對流層 B.中緯度的平流層C.高緯度的平流層 D.低緯度的平流層4.該層大氣( )A.隨高度增加,溫度增幅變小B.能夠大量吸收紫外線長波輻射C.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D.受強烈的太陽輻射而呈電離狀態(2024·河北石家莊階段練習)通常對流層的氣溫是近地面較高,且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會有差異,有時甚至出現高層氣溫反而高于低層氣溫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逆溫。下圖為“同一地點在某日的四個不同時段的近地面大氣垂直氣溫分布曲線圖”。據此完成5~7題。5.圖中丁曲線越接近地面氣溫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A.越接近地面風速越小,大氣熱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氣塵埃越多,塵埃能吸收太陽輻射C.越接近地面空氣密度越大,大氣吸收太陽輻射越多D.越接近地面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越多6.圖中大氣逆溫現象厚度最大的曲線是( )A.甲 B.乙 C.丙 D.丁7.圖中最可能表示清晨(日出之前)大氣垂直氣溫分布的曲線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4·寧夏固原月考)2021年11月初,我國北方多地出現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局地出現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嚴峻挑戰。下面圖1為“濃霧中交警指揮道路交通圖”,圖2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8~9題。8.大霧中紅色交通信號燈最顯眼,是因為紅光( )A.波長較長,不易被散射B.波長較長,不易被反射C.波長較短,不易被吸收D.波長較短,不易被散射9.結合“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推測濃霧天氣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①變大 B.②減小C.③不變 D.④減小下面兩圖分別是“南京某年9月5日和9月6日天氣預報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10~11題。10.南京9月6日與9月5日相比( )A.氣溫較低 B.溫差較大C.風力較弱 D.光照較弱11.南京在9月5日( )A.①較弱 B.②較強C.③較弱 D.④較強(2024·云南大理月考)我國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庫,某日兩時刻(3:00和15:00)測得水庫及其東、西兩側氣溫分布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2~13題。12.下列關于水庫及其周圍地區氣溫的描述,正確的是( )A.水庫中心區的氣溫日變化最大B.水庫中心區的氣溫日變化最小C.一天中,水庫中心區的氣溫始終高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D.一天中,水庫中心區的氣溫始終低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13.水庫與周圍地區存在著氣溫差異,導致水庫與周圍地區之間形成了熱力環流。關于該熱力環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熱力環流的方向不變B.水庫中心區始終存在上升氣流C.白天風由水庫吹向四周D.晚上風由水庫吹向四周(2024·內蒙古包頭期中)下圖是“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系統”,又稱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長安區。除霾塔主體由空氣導流塔(高60 m、直徑達10 m)及玻璃集熱棚兩部分構成。玻璃集熱棚頂部采用單雙層鍍膜玻璃組成,棚內設置過濾網墻,地面上鋪鵝卵石。據此完成14~15題。14.符合“除霾塔”內外空氣運動特征的是( )15.集熱棚內地面鋪設鵝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白天棚內溫度 B.降低夜晚棚內溫度C.降低棚內晝夜溫差 D.降低棚內干燥度(2023·湖北聯考)近年來,一種新型陰陽大棚逐步在我國西北各地推廣,其結構如圖1所示,即一側向陽面,一側背陰面,分別種植綠色蔬菜和香菇,兩個棚用墻體隔開,墻體留有兩個用于氣體交換的窗口。圖2示意大氣受熱過程。完成16~17題。16.溫室大棚可以保溫的原因是( )A.①可穿過塑料薄膜,②無法穿透塑料薄膜B.②可穿過塑料薄膜,③無法穿透塑料薄膜C.②可穿過塑料薄膜,④無法穿透塑料薄膜D.③可穿過塑料薄膜,④無法穿透塑料薄膜17.下列關于陰陽大棚,說法正確的是( )①當窗口打開時,窗口1的氣體向南流,窗口2的氣體向北流?、诋敶翱诖蜷_時,窗口1的氣體向北流,窗口2的氣體向南流?、弁笟獯翱诘拇嬖谟欣诩哟髸円箿夭睿岣呦愎狡焚| ④透氣窗口的存在有利于兩側大棚的碳氧平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讀下圖,回答18~20題。18.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①圖中現象出現的時間是夜晚 ②圖中現象出現的時間是白天 ③此時吹山風 ④此時吹谷風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9.關于圖中氣溫、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A.等壓面的數值自下往上遞增B.甲地氣壓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C.等溫面的數值自上往下遞減D.甲地氣溫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20.“晚見江山霽,宵聞風雨來”是對甲地的形象寫照。甲地的夜雨較多,其主要原因是甲地( )A.夜晚的氣溫高于白天的氣溫,氣流上升B.夜晚氣溫低,空氣中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降水C.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的氣溫低,氣流上升D.夜晚氣流上升,水汽凝結形成降水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讀“大氣垂直分層圖”,完成下列各題。(10分)(1)圖中________曲線能正確表示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情況。(2)C層的名稱________層,D層的名稱________層。(3)C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上述各層中,天氣現象復雜多變的是_______層,適于高空飛行的是_______層。(填字母)(5)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主要在_______層被吸收,紅外線部分主要在_______層被吸收。22.(2024·遼寧大連期中)下圖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中的①②③分別代表兩種輻射和一種作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圖中數字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太陽未升起時天空已發亮,該現象與______(填序號)有關。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是霧霾的主要組成成分。(2)夜間霧霾天氣會使圖中②__________,霧霾天氣發生會使白天變暗,稱之為“暗島效應”,其原因與______(填序號)相關性最大。(3)冬半年的霜凍多發生在晴朗的夜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原因與圖中______(填序號)過程有關,依據此原理農民常用________等方法防御霜凍。開發利用新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4)開發利用新能源,利于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解釋其原因。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山谷風是天氣晴朗的山地區域,風向晝夜間發生反向轉變的風。下圖示意某時段山谷等壓面分布。(1)該時段反映的是______(填“白天”或“夜晚”)的_______(填“山風”或“谷風”)。(2)簡述該時段山谷風的形成過程。(3)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在實線處用箭頭繪出氣流的運動方向。24.(2023·福建福州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與郊區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下圖為同學們根據數據繪制的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圖。(1)依據圖中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說出該城市7時、17時城區與郊區之間風的異同。(2)圖中顯示,冬季強降雪后城市熱島強度較多年平均整體加強,分析其可能原因。同學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城市熱島效應可能導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氣污染加劇等問題。(3)從城市規劃的角度提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合理措施。答案精析1.C 2.B [第1題,氣球在上升過程中,空氣越來越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弱,紫外線強度會增強,A錯誤;空氣中的水汽主要集中在對流層,當探空氣球上升至平流層后,水汽含量下降,B錯誤;氣球在上升過程中,大氣氣壓減小,C正確;對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大而降低,D錯誤。故選C。第2題,此次實驗中探空氣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時所在的大氣層為平流層,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氣流平穩,利于航空飛行,B正確;電離層位于高層大氣,高層大氣空氣稀薄,密度最小,A、D錯誤;氧氣、雜質含量高、天氣多變的大氣層為對流層,C錯誤。故選B。]3.B 4.C [第3題,大氣垂直分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緯度不同高度不同,低緯度高17~18 km,中緯度高10~12 km,高緯度高8~9 km;平流層高度范圍為自對流層頂向上至50~55 km,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由圖可知,該大氣層高度為12~50 km,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應為中緯度的平流層。故選B。第4題,根據氣溫變化規律可知,隨高度增加,溫度增幅變大,A錯誤;該大氣層為平流層,有臭氧分布,可吸收太陽紫外線短波輻射,B錯誤;高層大氣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呈電離狀態,D錯誤;平流層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C正確。故選C。]5.D 6.A 7.A [第5題,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越接近地面,大氣中水汽、二氧化碳越多,吸收的地面輻射就越多,氣溫越高,D正確。第6題,對流層逆溫是隨高度增加氣溫升高的現象,讀圖可知,甲曲線逆溫層高度最大,大氣逆溫現象厚度最大,A正確。第7題,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日出之前地面輻射使地面散失熱量最多,近地面大氣得到的地面輻射少,氣溫低,此時大氣逆溫現象最強,逆溫持續的厚度最大,圖中甲曲線逆溫最強,丙曲線逆溫較弱,乙曲線逆溫即將消失,丁曲線沒有逆溫現象,A正確。]8.A 9.B [第8題,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易被大氣散射,波長較長的紅光不易被大氣散射,A正確。第9題,圖中①代表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②代表地面輻射,③代表大氣逆輻射,④代表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濃霧天氣,①減小,②減小,③增強,④變大,B正確。]10.B 11.A [第10題,讀圖可知,與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的平均氣溫更高,A錯;9月6日的溫差為14 ℃,而9月5日的溫差為6 ℃,所以9月6日的溫差更大,B對;9月6日和9月5日的風向有所不同,但風力強弱無法判斷,C錯;9月6日為晴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光照更強,D錯。故選B。第11題,9月5日白天多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①表示太陽輻射,A對;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地面溫度不高,地面輻射較弱,②表示地面輻射,B錯;夜間中雨,大氣逆輻射較強,③為大氣逆輻射,C錯;④為地面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因地面輻射較弱,大氣逆輻射較強,④較弱,D錯。故選A。]12.B 13.C [第12題,由圖可知,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3:00(夜間)和15:00(白天)距水庫距離不同的位置的氣溫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水庫中心區的氣溫日變化最小,A錯誤,B正確;3:00水庫中心區氣溫高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15:00水庫中心區氣溫低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C、D錯誤。第13題,一天中水庫與周圍地區晝夜熱力差異發生變化,熱力環流的方向也發生相應的變化,A錯誤;白天水庫氣溫低,氣壓高,氣流下沉,夜晚水庫氣溫高,氣壓低,氣流上升,B錯誤;白天風由水庫吹向四周,C正確;晚上風由四周吹向水庫,D錯誤。]14.B 15.A [第14題,除霾塔利用空氣熱升冷降原理,集熱棚增溫,熱空氣上升,經過過濾網墻凈化后,清潔的空氣再從高空下沉、循環,中間為上升氣流,水平方向為輻合氣流,B正確。第15題,集熱棚內地面鋪設鵝卵石的作用是白天收集熱量及反射部分太陽光,使集熱棚內空氣升溫更快,A正確;夜間鵝卵石散熱,降低了棚內溫度,但不是鋪設鵝卵石的主要目的,B錯誤;集熱棚內地面鋪設鵝卵石使白天棚內溫度更高,夜晚棚內溫度更低,加大了集熱棚內的晝夜溫差,鋪設鵝卵石并沒有降低棚內干燥度,C、D錯誤。]16.B 17.D [第16題,讀圖可知,①為太陽輻射、②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能量強,可以穿過塑料薄膜使地面升溫;地面升溫后產生地面輻射,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能量弱,無法穿透塑料薄膜,使得大棚內增溫。故選B。第17題,陰陽大棚在我國西北地區,故南面向陽,溫度高,為陽棚,棚內氣流上升;北面背陰,溫度低,為陰棚,棚內氣流下降。所以窗口1的氣體向北流,窗口2的氣體向南流,①錯誤,②正確;棚內的溫度總體比較高,透氣窗口的存在對晝夜溫差的影響小,③錯誤;種植綠色蔬菜的棚內氧氣較多,種植香菇的棚內二氧化碳較多,透氣窗口的存在有利于兩側大棚的碳氧平衡,④正確。故選D。]18.C 19.B 20.D [第18題,由等溫面和等壓面分布可知,同一水平面上,坡上溫度高于谷底,是白天,谷底的氣壓大于坡面,氣流沿山坡上升,吹谷風。第19題,甲地的氣溫比乙地低,甲地空氣下沉,空氣密度增大,甲地氣壓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第20題,甲地位于谷地,夜晚山坡降溫快,山坡上的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迫使谷底中原有的暖空氣抬升,在抬升過程中氣溫降低,水汽凝結形成降水,故甲地多夜雨。]21.(1)A(2)對流 平流(3)遞減 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4)C D(5)平流 對流22.(1)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br/>(2)增強 ③(3)大氣的保溫作用較弱?、凇⊙瑹?br/>(4)開發利用新能源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大氣吸收地面輻射會減少,大氣逆輻射會變弱,保溫作用減弱,使氣溫升高趨勢減緩。23.(1)夜晚 山風(2)夜間,山坡輻射冷卻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氣要快,因而氣溫下降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氣更快,使空氣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風。(3)如下圖。24.(1)風向相同,由郊區吹向城區;風速不同,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2)強降雪后,郊區地面多被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較強,且積雪融化吸收熱量,氣溫降幅較大;城區積雪清理較及時,人工制熱較多,氣溫降幅較??;城區與郊區之間的氣溫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熱島強度加大。(3)增加城市綠地、水體面積;建設城市綠色通風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產業等。(共49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三(2024·福建泉州校考)2022年5月6日,我國科考隊完成了珠穆朗瑪峰(下稱珠峰)地區大氣臭氧垂直探空實驗。實驗共放飛了十次探空氣球,最高一次氣球飛升至距地面39千米的空中。右圖示意剛放飛的探空氣球。據此完成1~2題。1.探空氣球在上升的過程中記錄到大氣A.紫外線強度減弱B.水汽含量增多C.氣壓不斷降低D.溫度先升高后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氣球在上升過程中,空氣越來越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減弱,紫外線強度會增強,A錯誤;空氣中的水汽主要集中在對流層,當探空氣球上升至平流層后,水汽含量下降,B錯誤;氣球在上升過程中,大氣氣壓減小,C正確;對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大而降低,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福建泉州校考)2022年5月6日,我國科考隊完成了珠穆朗瑪峰(下稱珠峰)地區大氣臭氧垂直探空實驗。實驗共放飛了十次探空氣球,最高一次氣球飛升至距地面39千米的空中。右圖示意剛放飛的探空氣球。據此完成1~2題。2.此次實驗中探空氣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時所在的大氣層A.存在若干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B.氣流平穩,利于航空飛行C.氧氣、雜質含量高,天氣多變D.大氣稀薄,密度最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此次實驗中探空氣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時所在的大氣層為平流層,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氣流平穩,利于航空飛行,B正確;電離層位于高層大氣,高層大氣空氣稀薄,密度最小,A、D錯誤;氧氣、雜質含量高、天氣多變的大氣層為對流層,C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回答3~4題。3.從大氣垂直分層看,圖示大氣層是A.低緯度的對流層B.中緯度的平流層C.高緯度的平流層D.低緯度的平流層√大氣垂直分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對流層緯度不同高度不同,低緯度高17~18 km,中緯度高10~12 km,高緯度高8~9 km;平流層高度范圍為自對流層頂向上至50~55 km,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由圖可知,該大氣層高度為12~50 km,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應為中緯度的平流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回答3~4題。4.該層大氣A.隨高度增加,溫度增幅變小B.能夠大量吸收紫外線長波輻射C.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D.受強烈的太陽輻射而呈電離狀態√根據氣溫變化規律可知,隨高度增加,溫度增幅變大,A錯誤;該大氣層為平流層,有臭氧分布,可吸收太陽紫外線短波輻射,B錯誤;高層大氣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呈電離狀態,D錯誤;平流層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C正確。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北石家莊階段練習)通常對流層的氣溫是近地面較高,且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會有差異,有時甚至出現高層氣溫反而高于低層氣溫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逆溫。右圖為“同一地點在某日的四個不同時段的近地面大氣垂直氣溫分布曲線圖”。據此完成5~7題。5.圖中丁曲線越接近地面氣溫越高的主要原因是A.越接近地面風速越小,大氣熱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氣塵埃越多,塵埃能吸收太陽輻射C.越接近地面空氣密度越大,大氣吸收太陽輻射越多D.越接近地面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越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越接近地面,大氣中水汽、二氧化碳越多,吸收的地面輻射就越多,氣溫越高,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北石家莊階段練習)通常對流層的氣溫是近地面較高,且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會有差異,有時甚至出現高層氣溫反而高于低層氣溫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逆溫。右圖為“同一地點在某日的四個不同時段的近地面大氣垂直氣溫分布曲線圖”。據此完成5~7題。6.圖中大氣逆溫現象厚度最大的曲線是A.甲 B.乙C.丙 D.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對流層逆溫是隨高度增加氣溫升高的現象,讀圖可知,甲曲線逆溫層高度最大,大氣逆溫現象厚度最大,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北石家莊階段練習)通常對流層的氣溫是近地面較高,且隨高度增加而遞減。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段會有差異,有時甚至出現高層氣溫反而高于低層氣溫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逆溫。右圖為“同一地點在某日的四個不同時段的近地面大氣垂直氣溫分布曲線圖”。據此完成5~7題。7.圖中最可能表示清晨(日出之前)大氣垂直氣溫分布的曲線是A.甲 B.乙 C.丙 D.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日出之前地面輻射使地面散失熱量最多,近地面大氣得到的地面輻射少,氣溫低,此時大氣逆溫現象最強,逆溫持續的厚度最大,圖中甲曲線逆溫最強,丙曲線逆溫較弱,乙曲線逆溫即將消失,丁曲線沒有逆溫現象,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寧夏固原月考)2021年11月初,我國北方多地出現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局地出現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嚴峻挑戰。下面圖1為“濃霧中交警指揮道路交通圖”,圖2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8~9題。8.大霧中紅色交通信號燈最顯眼,是因為紅光A.波長較長,不易被散射 B.波長較長,不易被反射C.波長較短,不易被吸收 D.波長較短,不易被散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易被大氣散射,波長較長的紅光不易被大氣散射,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寧夏固原月考)2021年11月初,我國北方多地出現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局地出現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嚴峻挑戰。下面圖1為“濃霧中交警指揮道路交通圖”,圖2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8~9題。9.結合“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推測濃霧天氣可能產生的影響是A.①變大 B.②減小 C.③不變 D.④減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圖中①代表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②代表地面輻射,③代表大氣逆輻射,④代表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濃霧天氣,①減小,②減小,③增強,④變大,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右面兩圖分別是“南京某年9月5日和9月6日天氣預報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10~11題。10.南京9月6日與9月5日相比A.氣溫較低B.溫差較大C.風力較弱D.光照較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與9月5日相比,南京9月6日的平均氣溫更高,A錯;9月6日的溫差為14 ℃,而9月5日的溫差為6 ℃,所以9月6日的溫差更大,B對;9月6日和9月5日的風向有所不同,但風力強弱無法判斷,C錯;9月6日為晴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光照更強,D錯。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右面兩圖分別是“南京某年9月5日和9月6日天氣預報圖”和“大氣受熱過程圖”。讀圖,完成10~11題。11.南京在9月5日A.①較弱B.②較強C.③較弱D.④較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9月5日白天多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①表示太陽輻射,A對;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地面溫度不高,地面輻射較弱,②表示地面輻射,B錯;夜間中雨,大氣逆輻射較強,③為大氣逆輻射,C錯;④為地面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因地面輻射較弱,大氣逆輻射較強,④較弱,D錯。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云南大理月考)我國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庫,某日兩時刻(3:00和15:00)測得水庫及其東、西兩側氣溫分布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2~13題。12.下列關于水庫及其周圍地區氣溫的描述,正確的是A.水庫中心區的氣溫日變化最大B.水庫中心區的氣溫日變化最小C.一天中,水庫中心區的氣溫始終高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D.一天中,水庫中心區的氣溫始終低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圖可知,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3:00(夜間)和15:00(白天)距水庫距離不同的位置的氣溫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水庫中心區的氣溫日變化最小,A錯誤,B正確;3:00水庫中心區氣溫高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15:00水庫中心區氣溫低于東、西兩側地區的氣溫,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云南大理月考)我國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庫,某日兩時刻(3:00和15:00)測得水庫及其東、西兩側氣溫分布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12~13題。13.水庫與周圍地區存在著氣溫差異,導致水庫與周圍地區之間形成了熱力環流。關于該熱力環流的描述,正確的是A.熱力環流的方向不變B.水庫中心區始終存在上升氣流C.白天風由水庫吹向四周D.晚上風由水庫吹向四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一天中水庫與周圍地區晝夜熱力差異發生變化,熱力環流的方向也發生相應的變化,A錯誤;白天水庫氣溫低,氣壓高,氣流下沉,夜晚水庫氣溫高,氣壓低,氣流上升,B錯誤;白天風由水庫吹向四周,C正確;晚上風由四周吹向水庫,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內蒙古包頭期中)下圖是“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系統”,又稱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長安區。除霾塔主體由空氣導流塔(高60 m、直徑達10 m)及玻璃集熱棚兩部分構成。玻璃集熱棚頂部采用單雙層鍍膜玻璃組成,棚內設置過濾網墻,地面上鋪鵝卵石。據此完成14~15題。14.符合“除霾塔”內外空氣運動特征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除霾塔利用空氣熱升冷降原理,集熱棚增溫,熱空氣上升,經過過濾網墻凈化后,清潔的空氣再從高空下沉、循環,中間為上升氣流,水平方向為輻合氣流,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內蒙古包頭期中)下圖是“大型太陽能城市空氣清潔系統”,又稱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長安區。除霾塔主體由空氣導流塔(高60 m、直徑達10 m)及玻璃集熱棚兩部分構成。玻璃集熱棚頂部采用單雙層鍍膜玻璃組成,棚內設置過濾網墻,地面上鋪鵝卵石。據此完成14~15題。15.集熱棚內地面鋪設鵝卵石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白天棚內溫度 B.降低夜晚棚內溫度C.降低棚內晝夜溫差 D.降低棚內干燥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集熱棚內地面鋪設鵝卵石的作用是白天收集熱量及反射部分太陽光,使集熱棚內空氣升溫更快,A正確;夜間鵝卵石散熱,降低了棚內溫度,但不是鋪設鵝卵石的主要目的,B錯誤;集熱棚內地面鋪設鵝卵石使白天棚內溫度更高,夜晚棚內溫度更低,加大了集熱棚內的晝夜溫差,鋪設鵝卵石并沒有降低棚內干燥度,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湖北聯考)近年來,一種新型陰陽大棚逐步在我國西北各地推廣,其結構如圖1所示,即一側向陽面,一側背陰面,分別種植綠色蔬菜和香菇,兩個棚用墻體隔開,墻體留有兩個用于氣體交換的窗口。圖2示意大氣受熱過程。完成16~17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6.溫室大棚可以保溫的原因是A.①可穿過塑料薄膜,②無法穿透塑料薄膜B.②可穿過塑料薄膜,③無法穿透塑料薄膜C.②可穿過塑料薄膜,④無法穿透塑料薄膜D.③可穿過塑料薄膜,④無法穿透塑料薄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①為太陽輻射、②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能量強,可以穿過塑料薄膜使地面升溫;地面升溫后產生地面輻射,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能量弱,無法穿透塑料薄膜,使得大棚內增溫。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7.下列關于陰陽大棚,說法正確的是①當窗口打開時,窗口1的氣體向南流,窗口2的氣體向北流?、诋敶翱诖蜷_時,窗口1的氣體向北流,窗口2的氣體向南流?、弁笟獯翱诘拇嬖谟欣诩哟髸円箿夭睿岣呦愎狡焚|?、芡笟獯翱诘拇嬖谟欣趦蓚却笈锏奶佳跗胶?br/>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陰陽大棚在我國西北地區,故南面向陽,溫度高,為陽棚,棚內氣流上升;北面背陰,溫度低,為陰棚,棚內氣流下降。所以窗口1的氣體向北流,窗口2的氣體向南流,①錯誤,②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棚內的溫度總體比較高,透氣窗口的存在對晝夜溫差的影響小,③錯誤;種植綠色蔬菜的棚內氧氣較多,種植香菇的棚內二氧化碳較多,透氣窗口的存在有利于兩側大棚的碳氧平衡,④正確。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由等溫面和等壓面分布可知,同一水平面上,坡上溫度高于谷底,是白天,谷底的氣壓大于坡面,氣流沿山坡上升,吹谷風。讀圖,回答18~20題。18.下列判斷正確的有①圖中現象出現的時間是夜晚 ②圖中現象出現的時間是白天 ③此時吹山風 ④此時吹谷風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甲地的氣溫比乙地低,甲地空氣下沉,空氣密度增大,甲地氣壓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讀圖,回答18~20題。19.關于圖中氣溫、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A.等壓面的數值自下往上遞增B.甲地氣壓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C.等溫面的數值自上往下遞減D.甲地氣溫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甲地位于谷地,夜晚山坡降溫快,山坡上的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迫使谷底中原有的暖空氣抬升,在抬升過程中氣溫降低,水汽凝結形成降水,故甲地多夜雨。讀圖,回答18~20題。20.“晚見江山霽,宵聞風雨來”是對甲地的形象寫照。甲地的夜雨較多,其主要原因是甲地A.夜晚的氣溫高于白天的氣溫,氣流上升B.夜晚氣溫低,空氣中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降水C.夜晚的氣溫比周圍地區的氣溫低,氣流上升D.夜晚氣流上升,水汽凝結形成降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讀“大氣垂直分層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________曲線能正確表示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情況。(2)C層的名稱________層,D層的名稱________層。(3)C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A對流平流遞減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21.讀“大氣垂直分層圖”,完成下列各題。(4)在上述各層中,天氣現象復雜多變的是________層,適于高空飛行的是________層。(填字母)(5)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主要在_______層被吸收,紅外線部分主要在_______層被吸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D平流對流22.(2024·遼寧大連期中)下圖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中的①②③分別代表兩種輻射和一種作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數字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太陽未升起時天空已發亮,該現象與______(填序號)有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③22.(2024·遼寧大連期中)下圖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中的①②③分別代表兩種輻射和一種作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是霧霾的主要組成成分。(2)夜間霧霾天氣會使圖中②__________,霧霾天氣發生會使白天變暗,稱之為“暗島效應”,其原因與______(填序號)相關性最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增強③22.(2024·遼寧大連期中)下圖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中的①②③分別代表兩種輻射和一種作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是霧霾的主要組成成分。(3)冬半年的霜凍多發生在晴朗的夜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原因與圖中______(填序號)過程有關,依據此原理農民常用________等方法防御霜凍。熏煙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大氣的保溫作用較弱②22.(2024·遼寧大連期中)下圖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圖中的①②③分別代表兩種輻射和一種作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開發利用新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4)開發利用新能源,利于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解釋其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開發利用新能源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減少,大氣吸收地面輻射會減少,大氣逆輻射會變弱,保溫作用減弱,使氣溫升高趨勢減緩。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谷風是天氣晴朗的山地區域,風向晝夜間發生反向轉變的風。右圖示意某時段山谷等壓面分布。(1)該時段反映的是_________(填“白天”或“夜晚”)的_______(填“山風”或“谷風”)。(2)簡述該時段山谷風的形成過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夜晚山風答案 夜間,山坡輻射冷卻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氣要快,因而氣溫下降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氣更快,使空氣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風。2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谷風是天氣晴朗的山地區域,風向晝夜間發生反向轉變的風。右圖示意某時段山谷等壓面分布。(3)根據熱力環流原理,在實線處用箭頭繪出氣流的運動方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如下圖。24.(2023·福建福州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與郊區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右圖為同學們根據數據繪制的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圖。(1)依據圖中多年平均熱島強度變化曲線,說出該城市7時、17時城區與郊區之間風的異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風向相同,由郊區吹向城區;風速不同,7時的風速大于17時的風速。24.(2023·福建福州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與郊區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右圖為同學們根據數據繪制的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圖。(2)圖中顯示,冬季強降雪后城市熱島強度較多年平均整體加強,分析其可能原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強降雪后,郊區地面多被積雪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較強,且積雪融化吸收熱量,氣溫降幅較大;城區積雪清理較及時,人工制熱較多,氣溫降幅較??;城區與郊區之間的氣溫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熱島強度加大。答案 增加城市綠地、水體面積;建設城市綠色通風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產業等。24.(2023·福建福州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城市熱島強度指城區與郊區氣溫的差值。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究我國東部某濱海城市的熱島強度變化。右圖為同學們根據數據繪制的該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強降雪后熱島強度變化圖。同學們進一步研究發現城市熱島效應可能導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氣污染加劇等問題。(3)從城市規劃的角度提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合理措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三.pptx 章末檢測試卷三(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