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課件 學案 練習,3份打包)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課件 學案 練習,3份打包)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五章 第一節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
(分值:64分)
(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望天樹可高達七八十米,樹冠較大,常年枝葉繁茂。望天樹板根發育明顯,板根可達十米之高,往地下還可以延伸十幾米。下圖為“望天樹近地面根系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
1.望天樹指示當地的自然環境為(  )
A.全年高溫的沙漠氣候環境
B.全年濕熱多雨的森林環境
C.干濕分明的熱帶草原環境
D.全年嚴寒多大風的極地環境
2.望天樹所在區域的植被群落特征是(  )
A.植被稀疏,種類單一
B.濕季蔥郁,干季凋萎
C.樹木較少,綠草茵茵
D.種類豐富,樹冠渾圓
(2024·陜西西安期中)植物的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下圖為“世界某地植物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
3.圖示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是(  )
A.草原地區 B.沙漠地區
C.寒漠地區 D.凍土地區
4.該類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表現為(  )
A.莖部粗大 B.葉子厚小
C.根系龐大 D.開花較遲
(2023·江蘇淮安期末)秋季是觀賞銀杏葉由綠變黃的最佳季節。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釣魚臺銀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轉戰浙江的長興十里古銀杏長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騰沖銀杏村游玩的好時節。據此完成5~6題。
5.銀杏林屬于(  )
A.熱帶雨林 B.常綠闊葉林
C.落葉闊葉林 D.針葉林
6.不同地區,銀杏葉變黃的時間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熱量
森林的類型特征和分布主要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某區域亞寒帶針葉林空間分布及森林景觀。讀圖,完成7~8題。
7.亞寒帶針葉林(  )
A.垂直結構復雜
B.抗寒能力強但抗旱能力弱
C.春季發芽,秋季落葉
D.樹葉為針狀
8.圖中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地區(  )
A.集中在北半球低緯度地區
B.夏季溫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長
C.夏季炎熱多雨,無明顯干季
D.全年降水豐沛但氣溫較低
(2024·吉林長春階段練習)讀“世界四地景觀圖”,完成9~10題。
9.圖甲、圖乙對應的植被名稱分別是(  )
A.熱帶草原、溫帶草原
B.溫帶草原、熱帶草原
C.熱帶荒漠、熱帶草原
D.熱帶草原、熱帶荒漠
10.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典型植被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
①垂直結構復雜 ②旱生灌木為主 ③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④具有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選擇題11~15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023·浙江杭州期末)森林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枯葉、枯枝、果實),下圖為“甲、乙兩種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
11.甲樹種在我國廣泛分布于(  )
A.東南丘陵 B.大興安嶺北部
C.藏北高原 D.華北平原
12.乙樹種的特點是(  )
A.葉片寬闊,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
B.常綠,花期集中,多革質葉片
C.全年生長、開花,深綠,有莖花、板狀根現象
D.針狀樹葉
塞罕壩海拔介于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據此完成13~15題。
13.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  )
A.落葉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
C.針葉林 D.常綠闊葉林
14.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
A.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
B.降水較少,土層較薄,礫石較多
C.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
D.風力較大,受低溫凍害影響大
15.塞罕壩林場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  )
A.增加生物多樣性
B.減輕風沙危害
C.涵養水源,美化環境
D.減緩氣候變暖趨勢
16.(2024·江蘇南京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胡楊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唯一喬木樹種,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胡楊能生長在高度鹽堿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楊的主根、側根、軀干、樹皮、葉片都能吸納鹽分,當體內鹽分積累過多時,便從樹干的節疤和裂口處將鹽分自動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塊狀結晶,稱“胡楊淚”,俗稱“胡楊堿”。一棵成年胡楊樹每年能排出數十千克鹽堿,胡楊堪稱“拔鹽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額濟納旗(位置見下圖)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擁有38萬畝胡楊林,是全球僅存的三大胡楊林區之一,每年入秋后,該地胡楊葉色金黃,吸引眾多游客前往觀賞。
(1)指出胡楊林具有的生態價值。
(2)胡楊從根部萌生幼苗,幼樹上的葉片細長如柳葉,老樹的葉片呈心形,葉片大而厚,表面有蠟質層。結合胡楊樹葉形態,說出其適應的氣候特點。
(3)來自廣東省的游客在游覽額濟納旗美麗秋色后,想在自己家鄉引種胡楊。對他的想法,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
答案精析
1.B 2.D [第1題,結合材料可知,望天樹常年枝葉繁茂,可判斷其為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植被,據板根發育可判斷望天樹應為熱帶雨林地區的植被,板根發育和粗大較長的根系可保障其適應濕熱多雨的環境,所以選B。第2題,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望天樹為熱帶雨林地區的植被。熱帶雨林植被群落因水分和熱量充足,植被垂直結構發育明顯,植被種類豐富,樹冠渾圓,所以選D。]
3.B 4.C [第3題,圖示景觀植物稀疏矮小,無高大喬木,且地表干燥,說明其生長的環境為氣候干燥的沙漠地區,B正確。第4題,根據上題結論,沙漠地區氣候干燥,該類植物通過龐大的根系從土壤深層獲得水分。C正確。]
5.C 6.D [第5題,秋季是觀賞銀杏葉由綠變黃的最佳季節,銀杏葉片寬大,呈扇形,顏色變化明顯,說明銀杏林屬于落葉闊葉林,C正確。第6題,北京、浙江、云南緯度依次變低,一般情況下,緯度越低,熱量越充足,氣溫越高,銀杏葉變黃的時間越晚,故其主要影響因素為熱量,D正確。]
7.D 8.B [第7題,亞寒帶針葉林樹葉為針狀,D正確;植物垂直結構簡單,A錯;抗寒、抗旱能力均強,B錯;春季發芽,秋季不落葉,C錯。第8題,圖示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地區緯度較高,夏季溫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長,B正確。]
9.A 10.B [第9題,圖甲是典型的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圖乙是溫帶草原景觀,A正確。第10題,垂直結構復雜對應的是水熱條件較好的熱帶雨林地區,而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為沙漠地區,植被覆蓋率極低,①錯誤;沙漠地區氣候干旱,植被以旱生灌木為主,具有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同時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②③④正確。故選B。]
11.A 12.A [第11題,由圖可知,甲樹種一年均有一定數量的森林凋落物,說明甲樹種常年有枝葉存在,且凋落量較多,屬于常綠林,在我國廣泛分布于東南丘陵,A正確。第12題,乙樹種的森林凋落物數量在9~10月(秋季)最多,且在1~3月森林凋落物數量為0,說明乙樹種冬季沒有枝葉,屬于落葉闊葉林,其特點是葉片寬闊,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A正確。]
13.C 14.A 15.B [第13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塞罕壩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緣,該地區的自然植被類型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但塞罕壩海拔介于1 010~1 940米,海拔相對較高,氣溫較低,限制闊葉林生長,因此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針葉林。第14題,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是陽坡,其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太陽輻射較強,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第15題,塞罕壩林場位于荒漠沙地,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減輕風沙危害。]
16.(1)防風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鹽堿化)。
(2)主要為了適應夏季氣溫高、降水少、蒸發量大、光照強的氣候特點。
(3)不贊成。理由:廣東的熱量、水分、土壤等條件不適合胡楊的生長。第一節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
[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材料,識別主要植被類型,歸納不同植被的地區分布。(區域認知)2.結合實例,說明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綜合思維)
知識點一 主要植被
1.概念:植被是覆蓋一個地區的各類__________的總稱。
2.分類
3.類型
類型 特征 分布
森林 熱帶雨林 發育最繁茂的植被類型,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____ ________地區
熱帶季雨林 喬木分上下兩層,大部分樹種旱季落葉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終年常綠,喬木多____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陸續進入果期
溫帶落葉闊葉林 喬木一般具有寬闊的葉片,夏季____,冬季落葉
亞寒帶針葉林 主要由耐寒針葉喬木組成,以松、杉類植物為主,樹葉為____狀,以抗寒抗旱
草原 熱帶草原 以旱生____植物為主,星散分布著旱生喬木、灌木,具有極其獨特的群落外貌 半濕潤、半干旱的內陸地區
溫帶草原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叢生禾草植物占優勢,植物普遍存在____結構
荒漠 熱帶荒漠 植被____,地表大面積裸露,植物種類貧乏,群落結構簡單 干旱地區
溫帶荒漠
(2024·遼寧沈陽期末)森林植被類型多樣。下面是“兩種典型森林植被的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圖1、圖2兩種森林植被分別是(  )
A.熱帶雨林、亞寒帶針葉林 B.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
C.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 D.常綠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
2.下列描述符合圖1中森林群落的是(  )
A.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 B.往往由單一樹種構成
C.林木具有耐寒抗旱性 D.多板根和莖花現象
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3~4題。
 
3.屬于典型荒漠景觀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關于四地植被形態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樹干粗大—防大風抗倒伏 B.乙地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
C.丙地莖葉短小—防低溫抗嚴寒 D.丁地秋冬落葉—減少水分流失
知識點二 植被與環境
1.環境對植被的影響
(1)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決定于______條件。
①熱量:__________提供給地球的熱量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在不同緯度帶形成不同的植被帶。
②降水:在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各地水分條件不同,植被由森林依次變為_____、荒漠。
(2)在中尺度上,受______的影響,植被隨海拔升高而發生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從山麓到山頂隨著______狀況的變化,形成山地垂直氣候帶,從而使植被出現垂直分帶現象。
2.植被對環境的影響
拓展延伸
1.環境因素對植被影響的具體表現
因素 具體表現
熱量 熱量決定了植被的種類、生長速度、生長量,不同的熱量帶,植被類型不同
水分 ①同一緯度,從沿海向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觀; ②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年輪寬
光照 ①植物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 ②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
風向 長時間風吹使迎風面樹枝受到損傷,背風面樹枝不斷生長,形成旗形樹冠
地形 ①陽坡和陰坡的光照和熱量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馬尾松生長在陽坡,冷杉生長在陰坡; ②海拔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因此在山區,不同海拔分布的植被不同; ③迎風坡和背風坡水分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則沒有
土壤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茶樹耐酸怕堿,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2.植被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
(1)植被不適應環境:分布稀疏、沒有分布說明該地區環境條件較差,主要從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
(2)植被適應環境:能生長、生長旺盛說明這些植被具有適應該地區環境(尤其是惡劣環境)的能力。如下表:
植被形態 對環境的適應性
根系發達 耐旱;耐貧瘠;抵抗強風
葉片厚、有蠟質層 反射陽光、減少蒸騰,抗旱
葉子細小 防蒸騰;防熱量散失
莖粗壯 儲水量大
簇狀或匍匐在地面 防強風、保暖、耐土壤貧瘠
花色鮮艷 吸引動物為其傳播花粉
生長速度快 當地氣候暖季短或雨季短
3.植被對環境的影響(以森林植被為例)
固碳釋氧,凈化空氣 森林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且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負離子
涵養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對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貯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凈化水質,調節徑流。植物根系可以減少土壤侵蝕,改善土壤結構
積累營養物質,保護生物多樣性 森林在生長中積累了大量營養物質,為人類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環境
防風固沙,減輕災害 森林可以降低風速,減輕風沙、臺風、霜凍等災害
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于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能耐高溫且耐旱力極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呈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
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我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
1.[綜合思維]簡述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的原因。
2.[綜合思維]試分析猴面包樹耐旱力極強的原因。
3.[區域認知]分析我國引種猴面包樹后并未大規模種植的原因。
(2024·福建福州統考)紅柳是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它的枝條較長且瘦細,十分柔軟,木質化生長枝上的葉呈披針形,半抱莖,枝條叢生,根系發達,可以向地下深扎10米之多。完成1~2題。
1.形成紅柳形態特征的氣候環境主要是(  )
A.全年溫和濕潤 B.終年高溫多雨 C.終年干旱少雨 D.全年寒冷干燥
2.紅柳(  )
①柔軟細枝可以抗風 ②枝條較長是為了減弱蒸騰作用 ③枝條叢生是為了遮擋陽光 ④葉呈披針形,可減少水分蒸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湖北武漢期末)我國自古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氣體、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下圖)。據此完成3~4題。
3.導致“榕不過吉”的主導因素是(  )
A.熱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
4.榕樹母樹出現大量氣生根,是因為其適應的環境(  )
A.較酸 B.較干 C.較堿 D.較濕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主要植被
梳理教材新知
1.植物群落
2.森林 人工草場
3.復雜 革質 盛葉 針 濕潤和半濕潤 草本 旱生 稀疏
落實思維方法
1.A 2.D [第1題,圖1植被林木高大茂密,數量多,為熱帶雨林植被;圖2植被為松樹或杉樹,樹葉為針狀,為亞寒帶針葉林。A正確。第2題,由上題可知,圖1中森林群落為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的季相變化,A錯誤;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B錯誤;熱帶雨林分布在熱帶地區,耐寒抗旱性差,C錯誤;熱帶雨林植物常見板根和莖花現象,D正確。]
3.C 4.D [第3題,圖甲是熱帶稀樹草原景觀,A錯誤;圖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錯誤;圖丙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荒漠景觀,C正確;圖丁以高大喬木為主,植被茂密,有枯枝落葉,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第4題,圖甲中植被粗大的樹干,是為了適應干季缺水,體內儲存大量水源,A錯誤;圖乙中板狀根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且可以支撐高大的樹干,B錯誤;圖丙中植物莖葉短小,主要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減少水分散失,C錯誤;圖丁中樹木秋冬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流失,D正確。]
知識點二 植被與環境
梳理教材新知
1.(1)氣候 ①太陽輻射 ②草原 (2)地形 水熱
探究核心知識
1.氣候干旱、生長條件惡劣限制猴面包樹生長。
2.樹干粗大,根系發達,濕季可以貯存大量水分;樹干粗,木質柔軟,利于儲水,有助于度過干季。
3.猴面包樹屬于熱帶樹種,我國熱帶范圍較小;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短時間內難形成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種植。
落實思維方法
1.C 2.D [第1題,紅柳根系發達,表現為適應終年干旱的環境,終年干旱少雨的氣候背景下,土壤水分不足,地下水埋藏較深,C正確;全年溫和濕潤、終年高溫多雨的環境下,土壤水分充足,紅柳根系不會向地下深扎10米之多,A、B錯誤;全年寒冷干燥,可能存在凍土層,不利于植物根系向下伸展,不符合紅柳形態特征,D錯誤。故選C。第2題,紅柳枝條瘦細,十分柔軟,有利于適應大風環境,①正確;枝條較長較多一定程度上會增強蒸騰作用,②錯誤;枝條叢生可以增加地表摩擦力,減小風速,達到防風固沙的作用,③錯誤;葉呈披針形,葉面縮小可減少水分蒸騰,④正確。故①④正確,故選D。]
3.A 4.D [第3題,“榕不過吉”是指榕樹種植北界是江西吉安,吉安以北不能再種植榕樹,受緯度位置影響,所以主導因素應是熱量,A正確。第4題,榕樹主干和側枝上常產生許多須狀的氣生根,是為了適應雨量多、高溫高濕的環境,氣生根有輔助呼吸的作用,D正確。](共58張PPT)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境
第一節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
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結合圖文材料,識別主要植被類型,歸納不同植被的地區分布。(區域認知)
2.結合實例,說明植被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主要植被
知識點二 植被與環境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主要植被
>
<
知識點一
2.分類
自然植被: 、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澤等
人工植被:農作物、人工林、 、城市綠地等
1.概念:植被是覆蓋一個地區的各類 的總稱。
植物群落
森林
人工草場
類型 特征 分布
森林 熱帶雨林 發育最繁茂的植被類型,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____ ____
____
____
地區
熱帶季雨林 喬木分上下兩層,大部分樹種旱季落葉
亞熱帶常綠 闊葉林 終年常綠,喬木多 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陸續進入果期
溫帶落葉 闊葉林 喬木一般具有寬闊的葉片,夏季 ,冬季落葉
亞寒帶 針葉林 主要由耐寒針葉喬木組成,以松、杉類植物為主,樹葉為 狀,以抗寒抗旱
3.類型
復雜
革質
盛葉

濕潤
和半
濕潤
類型 特征 分布
草原 熱帶草原 以旱生 植物為主,星散分布著旱生喬木、灌木,具有極其獨特的群落外貌 半濕潤、半干旱的內陸地區
溫帶草原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叢生禾草植物占優勢,植物普遍存在 結構
荒漠 熱帶荒漠 植被 ,地表大面積裸露,植物種類貧乏,群落結構簡單 干旱地區
溫帶荒漠
草本
旱生
稀疏
(2024·遼寧沈陽期末)森林植被類型多樣。下面是“兩種典型森林植被的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圖1、圖2兩種森林植被分別是
A.熱帶雨林、亞寒帶針葉林
B.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
C.熱帶雨林、落葉闊葉林
D.常綠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

圖1植被林木高大茂密,數量多,為熱帶雨林植被;
圖2植被為松樹或杉樹,樹葉為針狀,為亞寒帶針葉林。A正確。
(2024·遼寧沈陽期末)森林植被類型多樣。下面是“兩種典型森林植被的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2.下列描述符合圖1中森林群落的是
A.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
B.往往由單一樹種構成
C.林木具有耐寒抗旱性
D.多板根和莖花現象

由上題可知,圖1中森林群落為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的季相變化,A錯誤;
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
B錯誤;
熱帶雨林分布在熱帶地區,耐
寒抗旱性差,C錯誤;
熱帶雨林植物常見板根和莖花
現象,D正確。
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3~4題。
3.屬于典型荒漠景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圖甲是熱帶稀樹草原景觀,A錯誤;
圖乙林木茂密,具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景觀,B錯誤;
圖丙植被稀疏,荒漠廣布,屬于荒漠景觀,C正確;
圖丁以高大喬木為主,植被茂密,有枯枝落葉,是落葉闊葉林景觀,D錯誤。
下圖為四種不同類型的植被景觀。完成3~4題。
4.下列關于四地植被形態與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樹干粗大—防大風抗倒伏 B.乙地板狀根系—防熱量散失
C.丙地莖葉短小—防低溫抗嚴寒 D.丁地秋冬落葉—減少水分流失

圖甲中植被粗大的樹干,是為了適應干季缺水,體內儲存大量水源,A錯誤;
圖乙中板狀根主要是為了適應多雨環境,防洪澇,具有呼吸作用,且可以支撐高大的樹干,B錯誤;
圖丙中植物莖葉短小,主要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境,減少水分散失,C錯誤;
圖丁中樹木秋冬落葉主要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度蒸騰,減少水分流失,D正確。
植被與環境
>
<
知識點二
1.環境對植被的影響
(1)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決定于 條件。
①熱量: 提供給地球的熱量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在不同緯度帶形成不同的植被帶。
②降水:在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各地水分條件不同,植被由森林依次變為
、荒漠。
(2)在中尺度上,受 的影響,植被隨海拔升高而發生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從山麓到山頂隨著 狀況的變化,形成山地垂直氣候帶,從而使植被出現垂直分帶現象。
氣候
太陽輻射
草原
地形
水熱
2.植被對環境的影響
拓展延伸
1.環境因素對植被影響的具體表現
因素 具體表現
熱量 熱量決定了植被的種類、生長速度、生長量,不同的熱量帶,植被類型不同
水分 ①同一緯度,從沿海向內陸,降水逐漸減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觀;
②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年輪寬
光照 ①植物通過爭奪陽光,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
②影響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
拓展延伸
因素 具體表現
風向 長時間風吹使迎風面樹枝受到損傷,背風面樹枝不斷生長,形成旗形
樹冠
地形 ①陽坡和陰坡的光照和熱量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馬尾松生長在陽坡,冷杉生長在陰坡;
②海拔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因此在山區,不同海拔分布的植被不同;
③迎風坡和背風坡水分差異導致植被差異,如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則沒有
土壤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茶樹耐酸怕堿,喜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拓展延伸
2.植被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
(1)植被不適應環境:分布稀疏、沒有分布說明該地區環境條件較差,主要從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
(2)植被適應環境:能生長、生長旺盛說明這些植被具有適應該地區環境(尤其是惡劣環境)的能力。如下表:
植被形態 對環境的適應性
根系發達 耐旱;耐貧瘠;抵抗強風
葉片厚、有蠟質層 反射陽光、減少蒸騰,抗旱
葉子細小 防蒸騰;防熱量散失
植被形態 對環境的適應性
莖粗壯 儲水量大
簇狀或匍匐在地面 防強風、保暖、耐土壤貧瘠
花色鮮艷 吸引動物為其傳播花粉
生長速度快 當地氣候暖季短或雨季短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3.植被對環境的影響(以森林植被為例)
固碳釋氧,凈化空氣 森林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且能吸收有害氣體,釋放負離子
涵養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對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貯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凈化水質,調節徑流。植物根系可以減少土壤侵蝕,改善土壤結構
積累營養物質,保護生物多樣性 森林在生長中積累了大量營養物質,為人類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環境
防風固沙,減輕災害 森林可以降低風速,減輕風沙、臺風、霜凍等災害
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于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能耐高溫且耐旱力極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
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呈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
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我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
1.[綜合思維]簡述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的原因。
答案 氣候干旱、生長條件惡劣限制猴面包樹生長。
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于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能耐高溫且耐旱力極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
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呈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
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我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
2.[綜合思維]試分析猴面包樹耐旱力極強的原因。
答案 樹干粗大,根系發達,濕季可以貯存大量水分;樹干粗,木質柔軟,利于儲水,有助于度過干季。
材料一 猴面包樹,原產于非洲大陸,是喜溫的熱帶樹種,能耐高溫且耐旱力極強,適合生長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 mm的地區,濕熱氣候條件下或降水量
1 000 mm以上生長較差。猴面包樹生長緩慢,但壽命極長,有些可達5 000年左右,樹干粗大。樹干木質柔軟,呈海綿狀,能儲備大量的水。
材料二 猴面包樹很少人工種植,并未廣泛栽培。我國1963年從西非引進的猴面包樹現種植于華南植物園園林樹木區,并未大規模種植。
3.[區域認知]分析我國引種猴面包樹后并未大規模種植的原因。
答案 猴面包樹屬于熱帶樹種,我國熱帶范圍較小;猴面包樹生長緩慢,短時間內難形成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得到推廣和大規模種植。
(2024·福建福州統考)紅柳是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它的枝條較長且瘦細,十分柔軟,木質化生長枝上的葉呈披針形,半抱莖,枝條叢生,根系發達,可以向地下深扎10米之多。完成1~2題。
1.形成紅柳形態特征的氣候環境主要是
A.全年溫和濕潤 B.終年高溫多雨
C.終年干旱少雨 D.全年寒冷干燥

紅柳根系發達,表現為適應終年干旱的環境,終年干旱少雨的氣候背景下,土壤水分不足,地下水埋藏較深,C正確;
全年溫和濕潤、終年高溫多雨的環境下,土壤水分充足,紅柳根系不會向地下深扎10米之多,A、B錯誤;
全年寒冷干燥,可能存在凍土層,不利于植物根系向下伸展,不符合紅柳形態特征,D錯誤。故選C。
(2024·福建福州統考)紅柳是灌木或小喬木,高1~3米,它的枝條較長且瘦細,十分柔軟,木質化生長枝上的葉呈披針形,半抱莖,枝條叢生,根系發達,可以向地下深扎10米之多。完成1~2題。
2.紅柳
①柔軟細枝可以抗風 ②枝條較長是為了減弱蒸騰作用 ③枝條叢生是為了遮擋陽光 ④葉呈披針形,可減少水分蒸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紅柳枝條瘦細,十分柔軟,有利于適應大風環境,①正確;
枝條較長較多一定程度上會增強蒸騰作用,②錯誤;
枝條叢生可以增加地表摩擦力,減小風速,達到防風固沙的作用,③錯誤;
葉呈披針形,葉面縮小可減少水分蒸騰,④正確。故①④正確,故選D。
(2023·湖北武漢期末)我國自古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氣體、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右圖)。據此完成3~4題。
3.導致“榕不過吉”的主導因素是
A.熱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

“榕不過吉”是指榕樹種植北界是江西吉安,吉安以北不能再種植榕樹,受緯度位置影響,所以主導因素應是熱量,A正確。
(2023·湖北武漢期末)我國自古有“榕不過吉”的說法,即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界,常見于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榕樹母樹上常長出許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氣中的氣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氣體、支撐植物體向上生長的作用),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右圖)。據此完成3~4題。
4.榕樹母樹出現大量氣生根,是因為其適應的環境
A.較酸 B.較干
C.較堿 D.較濕

榕樹主干和側枝上常產生許多須狀的氣生根,是為了適應雨量多、高溫高濕的環境,氣生根有輔助呼吸的作用,D正確。
課時對點練
望天樹可高達七八十米,樹冠較大,常年枝葉繁茂。望天樹板根發育明顯,板根可達十米之高,往地下還可以延伸十幾米。下圖為“望天樹近地面根系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
1.望天樹指示當地的自然環境為
A.全年高溫的沙漠氣候環境
B.全年濕熱多雨的森林環境
C.干濕分明的熱帶草原環境
D.全年嚴寒多大風的極地環境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結合材料可知,望天樹常年枝葉繁茂,可判斷其為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植被,據板根發育可判斷望天樹應為熱帶雨林地區的植被,板根發育和粗大較長的根系可保障其適應濕熱多雨的環境,所以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望天樹可高達七八十米,樹冠較大,常年枝葉繁茂。望天樹板根發育明顯,板根可達十米之高,往地下還可以延伸十幾米。下圖為“望天樹近地面根系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
2.望天樹所在區域的植被群落特征是
A.植被稀疏,種類單一
B.濕季蔥郁,干季凋萎
C.樹木較少,綠草茵茵
D.種類豐富,樹冠渾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望天樹為熱帶雨林地區的植被。熱帶雨林植被群落因水分和熱量充足,植被垂直結構發育明顯,植被種類豐富,樹冠渾圓,所以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陜西西安期中)植物的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右圖為“世界某地植物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
3.圖示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是
A.草原地區 B.沙漠地區
C.寒漠地區 D.凍土地區
圖示景觀植物稀疏矮小,無高大喬木,且地表干燥,說明其生長的環境為氣候干燥的沙漠地區,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陜西西安期中)植物的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右圖為“世界某地植物景觀圖”。據此完成3~4題。
4.該類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表現為
A.莖部粗大 B.葉子厚小
C.根系龐大 D.開花較遲
根據上題結論,沙漠地區氣候干燥,該類植物通過龐大的根系從土壤深層獲得水分。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江蘇淮安期末)秋季是觀賞銀杏葉由綠變黃的最佳季節。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釣魚臺銀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轉戰浙江的長興十里古銀杏長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騰沖銀杏村游玩的好時節。據此完成5~6題。
5.銀杏林屬于
A.熱帶雨林 B.常綠闊葉林
C.落葉闊葉林 D.針葉林

秋季是觀賞銀杏葉由綠變黃的最佳季節,銀杏葉片寬大,呈扇形,顏色變化明顯,說明銀杏林屬于落葉闊葉林,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江蘇淮安期末)秋季是觀賞銀杏葉由綠變黃的最佳季節。10月底至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釣魚臺銀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轉戰浙江的長興十里古銀杏長廊,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在云南騰沖銀杏村游玩的好時節。據此完成5~6題。
6.不同地區,銀杏葉變黃的時間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熱量

北京、浙江、云南緯度依次變低,一般情況下,緯度越低,熱量越充足,氣溫越高,銀杏葉變黃的時間越晚,故其主要影響因素為熱量,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森林的類型特征和分布主要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某區域亞寒帶針葉林空間分布及森林景觀。讀圖,完成7~8題。
7.亞寒帶針葉林
A.垂直結構復雜
B.抗寒能力強但抗旱能力弱
C.春季發芽,秋季落葉
D.樹葉為針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亞寒帶針葉林樹葉為針狀,D正確;
植物垂直結構簡單,A錯;
抗寒、抗旱能力均強,B錯;
春季發芽,秋季不落葉,C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森林的類型特征和分布主要受氣候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某區域亞寒帶針葉林空間分布及森林景觀。讀圖,完成7~8題。
8.圖中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地區
A.集中在北半球低緯度地區
B.夏季溫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長
C.夏季炎熱多雨,無明顯干季
D.全年降水豐沛但氣溫較低

圖示亞寒帶針葉林的分布地區緯度較高,夏季溫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長,B正確。
(2024·吉林長春階段練習)讀“世界四地景觀圖”,完成9~10題。
9.圖甲、圖乙對應的植被名稱分別是
A.熱帶草原、溫帶草原
B.溫帶草原、熱帶草原
C.熱帶荒漠、熱帶草原
D.熱帶草原、熱帶荒漠

圖甲是典型的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圖乙是溫帶草原景觀,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吉林長春階段練習)讀“世界四地景觀圖”,完成9~10題。
10.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典型植被的共同特征主要是
①垂直結構復雜 
②旱生灌木為主 
③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 
④具有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垂直結構復雜對應的是水熱條件較好的熱帶雨林地區,而圖丙和圖丁所在地區為沙漠地區,植被覆蓋率極低,①錯誤;
沙漠地區氣候干旱,植被以旱生灌木為主,具有長期耐旱的形態結構,同時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②③④正確。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浙江杭州期末)森林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枯葉、枯枝、果實),下圖為“甲、乙兩種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
月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
11.甲樹種在我國廣泛分布于
A.東南丘陵
B.大興安嶺北部
C.藏北高原
D.華北平原

能力提升
由圖可知,甲樹種一年均有一定數量的森林凋落物,說明甲樹種常年有枝葉存在,且凋落量較多,屬于常綠林,在我國廣泛分布于東南丘陵,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浙江杭州期末)森林凋落物也可稱為枯落物(枯葉、枯枝、果實),下圖為“甲、乙兩種樹種森林凋落物數量的逐月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11~12題。
12.乙樹種的特點是
A.葉片寬闊,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
B.常綠,花期集中,多革質葉片
C.全年生長、開花,深綠,有莖花、
板狀根現象
D.針狀樹葉

乙樹種的森林凋落物數量在9~10月(秋季)最多,且在1~3月森林凋落物數量為0,說明乙樹種冬季沒有枝葉,屬于落葉闊葉林,其特點是葉片寬闊,春季發葉,秋冬季落葉,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塞罕壩海拔介于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
據此完成13~15題。
13.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
樹種屬于
A.落葉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
C.針葉林
D.常綠闊葉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塞罕壩位于內蒙古高原東南緣,該地區的自然植被類型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但塞罕壩海拔介于1 010~1 940米,海拔相對較高,氣溫較低,限制闊葉林生長,因此適合塞罕壩林場人工造林的主要樹種屬于針葉林。
塞罕壩海拔介于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
據此完成13~15題。
14.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造
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A.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
B.降水較少,土層較薄,礫石較多
C.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
D.風力較大,受低溫凍害影響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與北坡相比,塞罕壩荒山南坡是陽坡,其造林的主要不利條件是太陽輻射較強,蒸發較強,土壤濕度較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塞罕壩海拔介于1 010~1 940米。20世紀60年代,林業部在這里建設了林場。幾十年來,林場建設者們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萬畝,創造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的奇跡。造林過程中發現荒山南坡難以綠化,需要攻克許多難關。下圖示意塞罕壩林場的位置。
據此完成13~15題。
15.塞罕壩林場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
環境效益是
A.增加生物多樣性
B.減輕風沙危害
C.涵養水源,美化環境
D.減緩氣候變暖趨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塞罕壩林場位于荒漠沙地,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京津地區產生的主要環境效益是減輕風沙危害。
16.(2024·江蘇南京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楊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唯一喬木樹種,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有很強的生命力,“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胡楊能生長在高度鹽堿化的土壤中,原因是胡楊的主根、側根、軀干、樹皮、葉片都能吸納鹽分,當體內鹽分積累過多時,便從樹干的節疤和裂口處將鹽分自動排泄出去,形成白色或淡黃色的塊狀結晶,稱“胡楊淚”,俗稱“胡楊堿”。一棵
成年胡楊樹每年能排出數十千克
鹽堿,胡楊堪稱“拔鹽改土”的
“土壤改良功臣”。額濟納旗(位
置見下圖)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最西
端,擁有38萬畝胡楊林,是全球
僅存的三大胡楊林區之一,每年
入秋后,該地胡楊葉色金黃,吸引眾多游客前往觀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指出胡楊林具有的生態價值。
答案 防風固沙(防治荒漠化)、改良土壤(防治鹽堿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胡楊從根部萌生幼苗,幼樹上的葉片細長如柳葉,老樹的葉片呈心形,葉片大而厚,表面有蠟質層。結合胡楊樹葉形態,說出其適應的氣候特點。
答案 主要為了適應夏季氣溫高、降水少、蒸發量大、光照強的氣候特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來自廣東省的游客在游覽額濟納旗美麗秋色后,想在自己家鄉引種胡楊。對他的想法,你是否贊成?并說明理由。
答案 不贊成。理由:廣東的熱量、水分、土壤等條件不適合胡楊的生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南昌市| 宜兰县| 石狮市| 错那县| 鲁山县| 开阳县| 利川市| 肇庆市| 四平市| 新昌县| 高唐县| 睢宁县| 平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峨眉山市| 通河县| 汝南县| 溆浦县| 祥云县| 榆中县| 桃园县| 新竹市| 石泉县| 米林县| 老河口市| 乐业县| 宜兴市| 湟中县| 新乡市| 集安市| 沙坪坝区| 莱西市| 旬邑县| 上虞市| 虞城县| 永川市| 远安县| 莆田市| 比如县| 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