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jié) 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課件 學案 練習,3份打包)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jié) 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課件 學案 練習,3份打包)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冊

資源簡介

第三章 第一節(jié) 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
(分值:70分)
(選擇題1~10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大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各種成分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同的大氣成分,作用不同。據(jù)此完成1~2題。
1.大氣成分中,既能參與光合作用,又具有保溫作用的是(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臭氧
2.當今,導致大氣成分比例發(fā)生不合理變化的人為原因有(  )
①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 ②大量使用制冷劑 ③植樹造林 ④興修水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3·福建寧德期中)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順利將三名航天員送入“天宮”,并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距地面約390千米)。北京時間2022年9月2日0時33分,經(jīng)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密切協(xié)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jù)此完成3~4題。
3.飛船在上升過程中,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可能是(  )
A.遞減→遞增→遞減
B.遞增→遞減→遞增
C.遞增→遞減→遞增→遞減
D.遞減→遞增→遞減→遞增
4.航天員出艙作業(yè)時須穿戴特制宇航服,主要原因有(  )
①隔離紫外線輻射 ②防止暴雨侵襲 ③保持氣壓的恒定 ④提供充足氧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4·湖南株洲月考)研究大氣的垂直分層,有助于了解各層大氣的特征,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下圖示意大氣垂直分層,其中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大氣層,甲曲線代表地球大氣中某種氣體濃度的垂直變化。據(jù)此完成5~6題。
5.甲曲線代表的氣體(  )
A.被稱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B.是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C.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紅外線
D.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員
6.關于大氣垂直分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層最適宜飛機飛行
B.①層氣溫隨海拔增加而上升
C.②層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
D.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
(2024·吉林長春測試)“墜落人”鮑姆加特納在乘坐太空艙上升至39千米的高空后,從那里跳下,成為第一個自由落體速度超音速的人。下圖為“氣溫隨高度變化示意圖”。據(jù)此完成7~8題。
7.關于圖中相關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所在大氣層水汽、雜質、臭氧含量多
B.②所在大氣層厚度在赤道附近最厚
C.③所在大氣層的臭氧含量高,大氣上部冷下部熱
D.④所在大氣層上冷下熱,大氣稀薄
8.鮑姆加特納上升至最高點時,其所在大氣層的特點是(  )
A.氧氣含量高,空氣對流作用強
B.空氣強烈上升,節(jié)省飛行燃料
C.大氣穩(wěn)定,利于飛機安全飛行
D.臭氧含量低,不利于燃料充分燃燒
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大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讀“我國某地區(qū)氣溫垂直剖面(單位:℃)示意圖”。完成9~10題。
9.導致甲處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冬季風
C.太陽輻射 D.海陸位置
10.下列城市中,逆溫層厚度最大的是(  )
A.鄭州 B.阜陽 C.安慶 D.贛州
(選擇題11~15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024·新疆喀什月考)讀“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圖(部分)”,完成11~13題。
11.①②③④四條曲線中,正確表示圖示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情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影響該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面輻射 B.CO2氣體
C.臭氧氣體 D.人類活動
13.有關該大氣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氣晴朗,對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飛行
C.上部熱下部冷,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
D.頂部與底部的氣溫相差約20 ℃
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指空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隨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數(shù)值。讀“某地春季某日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米)時空變化圖”,回答14~15題。
14.當天該地幾乎沒有對流運動發(fā)生的時段是(  )
A.9時~17時 B.18時~次日7時
C.17時~次日9時 D.19時~次日6時
15.發(fā)生大氣逆溫現(xiàn)象的最大高度約為(  )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500米
1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20分)
(1)該圖反映的是________緯度地區(qū)大氣的垂直分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A層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補繪B層氣溫變化曲線。在該層15~35 km的高度范圍內,________含量達到最大值,形成______層,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
(4)在圖中50~85 km高度范圍內,氣溫隨高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據(jù)所學的知識可以推測,該高度范圍內大氣運動以________運動為主。
(5)C層中有______層,__________爆發(fā)時,會引起該層的擾動,此時傳播的__________信號會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6)人類生活在______(填文字)層的底部。
(7)A→B→C大氣密度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C 2.A [第1題,參與光合作用的大氣成分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但只有二氧化碳具有保溫作用,C正確,B錯。氮氣和臭氧并不參與光合作用,A、D錯。故選C。第2題,大氣的成分比例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wěn)定,目前在人為作用下,二氧化碳、氟利昂等比例增加。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大量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導致的,氟利昂增多是大量生產制冷設備如空調、電冰箱等導致的,植樹造林和興修水庫使大氣成分向良性方向變化,①②正確,③④錯。故選A。]
3.D 4.D [第3題,讀圖可知,飛船在上升過程中,在對流層,氣溫隨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在平流層,氣溫隨海拔上升而上升;在高層大氣,隨海拔上升,溫度先降低后上升,故飛船上升過程中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可能是遞減→遞增→遞減→遞增。故選D。第4題,航天員出艙作業(yè)時須穿戴特制宇航服,主要原因包括宇航服可以隔離紫外線輻射;太空空氣稀薄,艙外氣壓低,宇航服可以保持氣壓的恒定;艙外缺氧,宇航服可以提供充足氧氣,①③④正確。降雨發(fā)生在對流層,高層大氣沒有暴雨侵襲,②錯誤。故選D。]
5.A 6.D [第5題,據(jù)圖可知,甲曲線代表的氣體為臭氧,被稱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A正確。第6題,圖中①層為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增加而遞減,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不適宜飛機飛行,A、B錯;②層為平流層,大氣平穩(wěn),C錯;③層為高層大氣,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D正確。]
7.B 8.C [第7題,臭氧層分布在平流層,①位于對流層,臭氧含量較少,A錯誤;②位于對流層,赤道附近對流層最厚,B正確;③所處大氣層為平流層,大氣上部熱下部冷,C錯誤;④位于高層大氣,氣溫隨著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D錯誤。故選B。第8題,據(jù)材料可知,鮑姆加特納上升至最高點時位于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平流層空氣水平運動,大氣穩(wěn)定,有利于飛機安全飛行,C正確;平流層氧氣含量較低,空氣對流運動弱,A、B錯誤;平流層臭氧含量高,D錯誤。故選C。]
9.B 10.D [第9題,導致甲處等溫線凸向低緯(南方)的主要因素是大氣環(huán)流,甲高度上有冷空氣南下,導致甲處氣溫比同緯度上、下區(qū)域明顯降低,B正確。甲處海拔、緯度位置(太陽輻射)、距海遠近沒有變化,A、C、D錯誤。第10題,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根據(jù)圖示等溫線分布,選項城市中,逆溫層厚度最大的是贛州,D正確。]
11.A 12.C 13.C [第11題,根據(jù)該大氣層的高度位置可判斷,該大氣層為平流層,平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符合條件的有①②,而②在50 km處氣溫大于0 ℃,不符合平流層實際特征,所以①曲線符合圖示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情況。故選A。第12題,平流層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使溫度升高。故選C。第13題,該大氣層為平流層,電離層位于高層大氣,A錯誤;由于平流層的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對流運動,B錯誤;該層大氣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C正確;讀圖可知,平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頂部與底部的氣溫相差約60 ℃,D錯誤。]
14.B 15.C [第14題,根據(jù)氣溫垂直遞減率的定義可知,圖中數(shù)值為正值時,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數(shù)值為負值時,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上升,即出現(xiàn)逆溫;0表示氣溫無變化。由此可知,18時~次日7時氣溫垂直遞減率為負值,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大氣對流運動受阻。第15題,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最大高度與圖中等值線0的最大高度接近,故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最大高度約為400米。]
16.(1)中 圖中對流層的高度為12 km,對流層的高度在低緯度地區(qū)為17~18 km,中緯度地區(qū)為10~12 km,高緯度地區(qū)為8~9 km
(2)①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雜質 ②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3)補繪曲線略(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臭氧 臭氧
(4)氣溫隨高度上升而下降 對流
(5)電離 太陽活動(太陽耀斑) 無線電波
(6)對流
(7)逐漸變小第一節(jié) 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
[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資料,說出大氣的組成狀況。(綜合思維)2.結合圖文資料,說出大氣垂直分層的特點。(綜合思維)3.說明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對人類的影響。(人地協(xié)調觀)
知識點一 大氣的組成
1.干潔空氣
成分 作用
氮 地球上________的基本成分
氧 人類和其他好氧生物維持__________必需的物質,并參與有機物的燃燒、腐敗和分解過程
二氧化碳 綠色植物進行__________的基本原料,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
臭氧 強烈吸收太陽________,臭氧層可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過量紫外線的傷害;而穿透大氣到達地面的少量紫外線,又具有殺菌的作用
2.水汽
(1)水汽含量分布
①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______陸地上空;濕潤地區(qū)上空高于______地區(qū)上空。
②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漸______。
(2)作用
水汽可發(fā)生固、液、氣三態(tài)的轉化,產生云、霧、雨、雪等一系列__________。
3.雜質
(1)影響因素:時間、地點、天氣條件。
(2)分布差異:近地面大氣中,陸上多于______,城市多于鄉(xiāng)村,冬季多于夏季。
(3)影響:使大氣________變差;作為凝結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思考 簡述人類活動對大氣成分的影響。
(2023·廣東深圳階段練習)如圖是“干潔空氣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25千米以下)圖”。讀圖,完成1~2題。
1.干潔空氣中體積約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氣
C.氧氣 D.稀有氣體
2.干潔空氣中有極少的二氧化碳和臭氧,下列關于兩者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二氧化碳參與有機物的燃燒、腐敗和分解過程 ③臭氧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 ④低緯地區(qū)易出現(xiàn)“臭氧空洞”現(xiàn)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知識點二 大氣的垂直分層
1.劃分依據(jù):大氣的溫度、______和運動狀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異。
2.各垂直分層及各層特征比較
分層 高度范圍 主要特點 成因 與人類的關系
①對 流層 低緯度:17~18千米; 中緯度:______千米; 高緯度:8~9千米 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____ (0.6 ℃/100米) ____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的關系最為密切
空氣____運動顯著 該層大氣上部____下部____
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 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________;________顯著
②平 流層 自對流層頂向上至________千米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____ 該層中的A層主要靠____吸收太陽紫外線增溫 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有利于________飛行
以____運動 為主 該層大氣上部___下部___,大氣穩(wěn)定
天氣____,能見度好 水汽、雜質含量稀少,天氣現(xiàn)象少見
③高層 大氣 平流層頂以上的大氣 高層大氣氣壓____,密度 ____ 該層中的B層為___,能反射___,對遠距離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
2024年1月1日,陳老師一家從杭州乘飛機到海南去旅游。起飛時還是細雨蒙蒙,起飛后不久卻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下圖為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
1.[綜合思維]為什么會出現(xiàn)材料所述的這種天氣變化?
2.[綜合思維]有利于飛機飛行的大氣層應具有什么樣的特征?
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國發(fā)射的“神舟號”飛船運行軌道所在的大氣層(  )
A.氣溫在-50 ℃~20 ℃之間
B.氣溫隨高度增加平穩(wěn)下降
C.最低氣溫約為-80 ℃
D.最高氣溫約為40 ℃
(2024·山東臨沂調研)2023年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于11日5時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中國空間站近地點為319.6千米,遠地點為346.9千米。據(jù)此完成3~5題。
3.“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從地面到50千米高空飛行過程中,氣溫變化是(  )
A.一直降低 B.一直升高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4.中國空間站所在的大氣層(  )
A.天氣變化劇烈 B.臭氧含量最大 C.氮氣比重最多 D.處于電離狀態(tài)
5.“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選擇晚上發(fā)射的原因是(  )
A.節(jié)省燃料 B.方便觀測 C.減少人為干擾 D.順風飛行
知識點三 逆溫
1.逆溫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1)海拔上升,氣溫升高。
(2)海拔上升,氣溫下降,但幅度小于每上升1 000米,溫度降低6 ℃(即氣溫下降幅度小于垂直遞減率)。
2.輻射逆溫的產生、消失過程
 
(1)圖a為正常氣溫垂直分布情況。在晴朗無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卻,貼近地面的大氣層也隨之降溫。離地面越近降溫越快,離地面越遠降溫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開始的逆溫(圖b)。
(2)隨著地面冷卻的加劇,逆溫逐漸向上擴展,黎明時達到最強(圖c)。
(3)日出后,太陽輻射逐漸增強,地面很快增溫,逆溫層便逐漸自下而上消失(圖d、圖e)。
輻射逆溫厚度從數(shù)十米到數(shù)百米,在大陸上常年都可出現(xiàn)。夏季夜短,逆溫層較薄,消失較快;冬季夜長,逆溫層較厚,消失較慢。
3.逆溫現(xiàn)象的影響
有利 ①逆溫的出現(xiàn)阻礙了空氣對流,因此可以抑制一些惡劣天氣(如沙塵暴)的發(fā)生。 ②逆溫出現(xiàn)在高空,有利于飛機的飛行。 ③逆溫可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加以利用。例如,在我國新疆伊犁河谷,逆溫出現(xiàn)在10月至次年3月,長達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溫度,越冬果樹可以免受凍害
不利 ①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逆溫時大氣結構比較穩(wěn)定,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容易加重大氣污染。 ②對天氣的影響:容易產生大霧等不利天氣。 ③對交通的影響:能見度降低,地面濕滑
逆溫是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或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遞減率的現(xiàn)象,輻射逆溫是由于地面強烈輻射冷卻而形成的逆溫。下圖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時刻氣溫隨高度變化圖”。讀圖,回答1~2題。
1.按照輻射逆溫的生消過程排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2.圖中最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情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河南周口階段檢測)一般情況下,對流層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大氣層稱為“逆溫層”。下圖示意我國華北某地區(qū)某日逆溫情況。據(jù)此完成3~4題。
3.據(jù)圖可知,此日該地區(qū)(  )
A.逆溫層日出前結束
B.平流層無逆溫現(xiàn)象
C.逆溫現(xiàn)象持續(xù)時間長
D.白天沒有逆溫現(xiàn)象
4.逆溫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有(  )
①空氣質量變差 ②利于形成霧 ③容易造成凍害 ④利于形成沙塵天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大氣的組成
梳理教材新知
1.生物體 生命活動 光合作用 紫外線
2.(1)①高于 干旱 ②減少 (2)天氣現(xiàn)象
3.(2)海上 (3)能見度
思考 生產、生活活動大量排放氟氯烴,使臭氧減少;城市中人口稠密,生產、生活比較密集,導致大氣中的雜質增多;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落實思維方法
1.C 2.C [第1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其他氣體占1%。故選C。第2題,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①正確;氧氣參與有機物的燃燒、腐敗和分解過程,②錯誤;臭氧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③正確;高緯地區(qū)易出現(xiàn)“臭氧空洞”現(xiàn)象,④錯誤。故選C。]
知識點二 大氣的垂直分層
梳理教材新知
1.密度
2.10~12 遞減 地面 對流 冷 熱 水汽、雜質 對流運動 50~55 上升 臭氧 水平 熱 冷 晴朗 航空飛機 很低 很小 電離層 無線電波
探究核心知識
1.起飛時細雨蒙蒙是由于飛機仍在對流層大氣中,當飛機穿過對流層,進入平流層飛行時,天氣晴好。
2.大氣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主要以水平運動為主,大氣平穩(wěn),且該層無云雨現(xiàn)象,天氣晴朗,能見度好。
落實思維方法
1.B 2.C [第1題,讀圖可知,①曲線所示對流層的氣溫變化過于劇烈,最低溫度過低,排除①;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排除④;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排除③;高層大氣的底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②正確。第2題, “神舟號”飛船的運行軌道在高層大氣,高層大氣氣溫約在-80~0 ℃之間;氣溫隨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3.C 4.D 5.B [第3題,“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從地面到50千米高空飛行過程中,先經(jīng)過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升高而降低,后經(jīng)過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故氣溫變化是先降后升。故選C。第4題,中國空間站所在的大氣層為高層大氣,高層大氣中6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處于電離狀態(tài),D正確;天氣變化劇烈的是對流層,臭氧含量最多的是平流層,低層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 A、B、C錯誤。第5題,“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選擇晚上發(fā)射,主要原因是晚上沒有太陽光,便于觀測,B正確;節(jié)省燃料是選擇緯度低或海拔高的地方,與白天、晚上無關,A錯誤;發(fā)射場有嚴格的安保措施,無關人員無法進入,人為干擾少,C錯誤;飛船飛行高度很高,并不是只穿越對流層,與順風、逆風關系不大,D錯誤。]
知識點三 逆溫
落實思維方法
1.B 2.C [第1題,讀圖可知,②④近地面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即出現(xiàn)逆溫層,②發(fā)生的逆溫高度比④要低,說明②為出現(xiàn)逆溫,④為逆溫層加厚,①的逆溫出現(xiàn)在高空,表示逆溫層逐漸消失,近地面開始出現(xiàn)正常溫度變化,③是氣溫恢復正常。所以按照輻射逆溫的生消過程排序是②④①③,B正確。第2題,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空氣對流運動減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①②④圖中均出現(xiàn)了逆溫,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③圖中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氣的對流運動顯著,最有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C正確。]
3.C 4.A [第3題,由圖可知,此日該地區(qū)逆溫層在上午10時左右結束,并不是在日出前結束,同時白天有逆溫現(xiàn)象,A、D錯誤;圖中最大高度為300米,屬于對流層,無法確定平流層的逆溫狀況,B錯誤;逆溫現(xiàn)象從16時持續(xù)到次日10時,持續(xù)時間較長,C正確。故選C。第4題,逆溫出現(xiàn)時大氣較為穩(wěn)定,風力較弱,污染物不易擴散,空氣質量變差,①②正確;逆溫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季節(jié),不一定會造成凍害,③錯誤;逆溫出現(xiàn)時對流運動較弱,不利于形成沙塵天氣,④錯誤。故選A。](共68張PPT)
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
第一節(jié)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氣
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及其與生產和生活的聯(lián)系。
1.結合圖文資料,說出大氣的組成狀況。(綜合思維)
2.結合圖文資料,說出大氣垂直分層的特點。(綜合思維)
3.說明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對人類的影響。(人地協(xié)調觀)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大氣的組成
知識點二 大氣的垂直分層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知識點三 逆溫
大氣的組成
>
<
知識點一
1.干潔空氣
成分 作用
氮 地球上 的基本成分
氧 人類和其他好氧生物維持 必需的物質,并參與有機物的燃燒、腐敗和分解過程
二氧化碳 綠色植物進行 的基本原料,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
臭氧 強烈吸收太陽 ,臭氧層可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過量紫外線的傷害;而穿透大氣到達地面的少量紫外線,又具有殺菌的作用
生物體
生命活動
光合作用
紫外線
2.水汽
(1)水汽含量分布
①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 陸地上空;濕潤地區(qū)上空高于 地區(qū)上空。
②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漸 。
(2)作用
水汽可發(fā)生固、液、氣三態(tài)的轉化,產生云、霧、雨、雪等一系列 。
高于
干旱
減少
天氣現(xiàn)象
3.雜質
(1)影響因素:時間、地點、天氣條件。
(2)分布差異:近地面大氣中,陸上多于 ,城市多于鄉(xiāng)村,冬季多于夏季。
(3)影響:使大氣 變差;作為凝結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海上
能見度
簡述人類活動對大氣成分的影響。
答案 生產、生活活動大量排放氟氯烴,使臭氧減少;城市中人口稠密,生產、生活比較密集,導致大氣中的雜質增多;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思考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其他氣體占1%。故選C。
(2023·廣東深圳階段練習)如圖是“干潔空氣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25千米以下)圖”。讀圖,完成1~2題。
1.干潔空氣中體積約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 B.氮氣
C.氧氣 D.稀有氣體

(2023·廣東深圳階段練習)如圖是“干潔空氣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25千米以下)圖”。讀圖,完成1~2題。
2.干潔空氣中有極少的二氧化碳和臭氧,下列關于兩者的敘述,
正確的有
①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二氧化碳
參與有機物的燃燒、腐敗和分解過程 ③臭氧能吸收太陽光中
的紫外線 ④低緯地區(qū)易出現(xiàn)“臭氧空洞”現(xiàn)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①正確;
氧氣參與有機物的燃燒、腐敗和分解過程,②錯誤;
臭氧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③正確;
高緯地區(qū)易出現(xiàn)“臭氧空洞”現(xiàn)象,④錯誤。故選C。
大氣的垂直分層
>
<
知識點二
1.劃分依據(jù):大氣的溫度、 和運動狀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異。
密度
分層 高度范圍 主要特點 成因 與人類的關系
①對 流層 低緯度:17~18千米; 中緯度: ______千米; 高緯度:8~9千米 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 (0.6 ℃/100米) 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的關系最為密切
空氣 運動顯著 該層大氣上部 下部___
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 集中了整個大氣質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______ ; 顯著
2.各垂直分層及各層特征比較
10~12
遞減
地面
對流


水汽、
雜質
對流運動
分層 高度范圍 主要特點 成因 與人類的關系
②平 流層 自對流層頂向上至____ 千米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 _____ 該層中的A層主要靠____吸收太陽紫外線增溫 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有利于_______
飛行
以 運動為主 該層大氣上部 下部 ,大氣穩(wěn)定
天氣 ,能見 度好 水汽、雜質含量稀少,天氣現(xiàn)象少見
50~
55
上升
臭氧
水平


航空飛

晴朗
分層 高度范圍 主要特點 成因 與人類的關系
③高層 大氣 平流層頂以上的大氣 高層大氣氣壓 ,密度_____ 該層中的B層為 ,能反射 ,對遠距離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
很低
很小
電離層
無線電波
2024年1月1日,陳老師一家從杭州乘飛機到海南去旅游。起飛時還是細雨蒙蒙,起飛后不久卻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右圖為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
1.[綜合思維]為什么會出現(xiàn)材料所述的這種天氣變化?
答案 起飛時細雨蒙蒙是由于飛機仍在對流層大氣中,當飛機穿過對流層,進入平流層飛行時,天氣晴好。
2024年1月1日,陳老師一家從杭州乘飛機到海南去旅游。起飛時還是細雨蒙蒙,起飛后不久卻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右圖為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
2.[綜合思維]有利于飛機飛行的大氣層應具有什么樣的特征?
答案 大氣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主要以水平運動為主,大氣平穩(wěn),且該層無云雨現(xiàn)象,天氣晴朗,能見度好。
右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讀圖可知,①曲線所示對流層的氣溫變化
過于劇烈,最低溫度過低,排除①;
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排除④;
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排除③;
高層大氣的底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上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②正確。
“神舟號”飛船的運行軌道在高層大氣,高層大氣氣溫約在-80~0 ℃之間;氣溫隨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2.我國發(fā)射的“神舟號”飛船運行軌道所在
的大氣層
A.氣溫在-50 ℃~20 ℃之間
B.氣溫隨高度增加平穩(wěn)下降
C.最低氣溫約為-80 ℃
D.最高氣溫約為40 ℃

(2024·山東臨沂調研)2023年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于11日5時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中國空間站近地點為319.6千米,遠地點為346.9千米。據(jù)此完成3~5題。
3.“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從地面到50千米高空飛行過程中,氣溫變化是
A.一直降低 B.一直升高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從地面到50千米高空飛行過程中,先經(jīng)過對流層,氣溫隨著高度升高而降低,后經(jīng)過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故氣溫變化是先降后升。故選C。
(2024·山東臨沂調研)2023年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于11日5時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中國空間站近地點為319.6千米,遠地點為346.9千米。據(jù)此完成3~5題。
4.中國空間站所在的大氣層
A.天氣變化劇烈 B.臭氧含量最大
C.氮氣比重最多 D.處于電離狀態(tài)

中國空間站所在的大氣層為高層大氣,高層大氣中6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處于電離狀態(tài),D正確;
天氣變化劇烈的是對流層,臭氧含量最多的是平流層,低層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A、B、C錯誤。
(2024·山東臨沂調研)2023年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于11日5時1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中國空間站近地點為319.6千米,遠地點為346.9千米。據(jù)此完成3~5題。
5.“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選擇晚上發(fā)射的原因是
A.節(jié)省燃料 B.方便觀測
C.減少人為干擾 D.順風飛行

“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選擇晚上發(fā)射,主要原因是晚上沒有太陽光,便于觀測,B正確;
節(jié)省燃料是選擇緯度低或海拔高的地方,與白天、晚上無關,A錯誤;
發(fā)射場有嚴格的安保措施,無關人員無法進入,人為干擾少,C錯誤;
飛船飛行高度很高,并不是只穿越對流層,與順風、逆風關系不大,D錯誤。
逆溫
>
<
知識點三
1.逆溫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1)海拔上升,氣溫升高。
(2)海拔上升,氣溫下降,但幅度小于每上升1 000米,溫度降低6 ℃(即氣溫下降幅度小于垂直遞減率)。
2.輻射逆溫的產生、消失過程
(1)圖a為正常氣溫垂直分布情況。在晴朗無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卻,貼近地面的大氣層也隨之降溫。離地面越近降溫越快,離地面越遠降溫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開始的逆溫(圖b)。
(2)隨著地面冷卻的加劇,逆溫逐漸向上擴展,黎明時達到最強(圖c)。
(3)日出后,太陽輻射逐漸增強,地面很快增溫,逆溫層便逐漸自下而上消失(圖d、圖e)。
輻射逆溫厚度從數(shù)十米到數(shù)百米,在大陸上常年都可出現(xiàn)。夏季夜短,逆溫層較薄,消失較快;冬季夜長,逆溫層較厚,消失較慢。
3.逆溫現(xiàn)象的影響
有利 ①逆溫的出現(xiàn)阻礙了空氣對流,因此可以抑制一些惡劣天氣(如沙塵暴)的發(fā)生。
②逆溫出現(xiàn)在高空,有利于飛機的飛行。
③逆溫可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加以利用。例如,在我國新疆伊犁河谷,逆溫出現(xiàn)在10月至次年3月,長達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溫度,越冬果樹可以免受凍害
不利 ①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逆溫時大氣結構比較穩(wěn)定,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容易加重大氣污染。
②對天氣的影響:容易產生大霧等不利天氣。③對交通的影響:能見度降低,地面濕滑
1.按照輻射逆溫的生消過程排序是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逆溫是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或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遞減率的現(xiàn)象,輻射逆溫是由于地面強烈輻射冷卻而形成的逆溫。下圖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時刻氣溫隨高度變化圖”。讀圖,回答1~2題。

讀圖可知,②④近地面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即出現(xiàn)逆溫層,②發(fā)生的逆溫高度比④要低,說明②為出現(xiàn)逆溫,④為逆溫層加厚,①的逆溫出現(xiàn)在高空,表示逆溫層逐漸消失,近地面開始出現(xiàn)正常溫度變化,③是氣溫恢復正常。所以按照輻射逆溫的生消過程排序是②④①③,B正確。
2.圖中最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逆溫是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或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遞減率的現(xiàn)象,輻射逆溫是由于地面強烈輻射冷卻而形成的逆溫。下圖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時刻氣溫隨高度變化圖”。讀圖,回答1~2題。

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空氣對流運動減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①②④圖中均出現(xiàn)了逆溫,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
③圖中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氣的對流運動顯著,最有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C正確。
(2024·河南周口階段檢測)一般情況下,對流層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
上稱之為“逆溫”,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大氣層
稱為“逆溫層”。右圖示意我國華北某地區(qū)
某日逆溫情況。據(jù)此完成3~4題。
3.據(jù)圖可知,此日該地區(qū)
A.逆溫層日出前結束
B.平流層無逆溫現(xiàn)象
C.逆溫現(xiàn)象持續(xù)時間長
D.白天沒有逆溫現(xiàn)象

由圖可知,此日該地區(qū)逆溫層在上午10時左右結束,并不是在日出前結束,同時白天有逆溫現(xiàn)象,A、D錯誤;
圖中最大高度為300米,屬于對流層,無法確定平流層的逆溫狀況,B錯誤;
逆溫現(xiàn)象從16時持續(xù)到次日10時,持續(xù)時間較長,C正確。故選C。
(2024·河南周口階段檢測)一般情況下,對流層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
上稱之為“逆溫”,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大氣層
稱為“逆溫層”。右圖示意我國華北某地區(qū)
某日逆溫情況。據(jù)此完成3~4題。
4.逆溫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有
①空氣質量變差  ②利于形成霧 
③容易造成凍害  ④利于形成沙塵天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逆溫出現(xiàn)時大氣較為穩(wěn)定,風力較弱,污染物不易擴散,空氣質量變差,①②正確;
逆溫可以出現(xiàn)在任何季節(jié),不一定會造成凍害,③錯誤;
逆溫出現(xiàn)時對流運動較弱,不利于形成沙塵天氣,④錯誤。故選A。
課時對點練
參與光合作用的大氣成分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但只有二氧化碳具有保溫作用,C正確,B錯。
氮氣和臭氧并不參與光合作用,A、D錯。故選C。
大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各種成分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同的大氣成分,作用不同。據(jù)此完成1~2題。
1.大氣成分中,既能參與光合作用,又具有保溫作用的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臭氧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大氣的成分比例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wěn)定,目前在人為作用下,二氧化碳、氟利昂等比例增加。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大量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導致的,氟利昂增多是大量生產制冷設備如空調、電冰箱等導致的,植樹造林和興修水庫使大氣成分向良性方向變化,①②正確,③④錯。故選A。
大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各種成分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同的大氣成分,作用不同。據(jù)此完成1~2題。
2.當今,導致大氣成分比例發(fā)生不合理變化的人為原因有
①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 ②大量使用制冷劑 ③植樹造林 ④興修水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3·福建寧德期中)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順利將三名航天員送入“天宮”,并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距地面約390千米)。北京時間2022年9月2日0時33分,經(jīng)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密切協(xié)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右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jù)此完成3~4題。
3.飛船在上升過程中,氣溫變化的規(guī)律可能是
A.遞減→遞增→遞減
B.遞增→遞減→遞增
C.遞增→遞減→遞增→遞減
D.遞減→遞增→遞減→遞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讀圖可知,飛船在上升過程中,在對流層,氣溫隨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在平流層,氣溫隨海拔上升而上升;在高層大氣,隨海拔上升,溫度先降低后上升,故飛船上升過程中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可能是遞減→遞增→遞減→遞增。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福建寧德期中)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順利將三名航天員送入“天宮”,并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距地面約390千米)。北京時間2022年9月2日0時33分,經(jīng)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密切協(xié)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右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jù)此完成3~4題。
4.航天員出艙作業(yè)時須穿戴特制宇航服,主要原因有
①隔離紫外線輻射  ②防止暴雨侵襲 
③保持氣壓的恒定  ④提供充足氧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航天員出艙作業(yè)時須穿戴特制宇航服,主要原因包括宇航服可以隔離紫外線輻射;太空空氣稀薄,艙外氣壓低,宇航服可以保持氣壓的恒定;艙外缺氧,宇航服可以提供充足氧氣,①③④正確。
降雨發(fā)生在對流層,高層大氣沒有暴雨侵襲,②錯誤。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湖南株洲月考)研究大氣的垂直分層,有助于了解各層大氣的特征,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下圖示意大氣垂直分層,其中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大氣層,甲曲線代表地球大氣中某種氣體濃度的垂直變化。
據(jù)此完成5~6題。
5.甲曲線代表的氣體
A.被稱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B.是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C.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紅外線
D.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成員

據(jù)圖可知,甲曲線代表的氣體為臭氧,被稱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湖南株洲月考)研究大氣的垂直分層,有助于了解各層大氣的特征,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下圖示意大氣垂直分層,其中①②③代表不同的大氣層,甲曲線代表地球大氣中某種氣體濃度的垂直變化。據(jù)此完成5~6題。
6.關于大氣垂直分層的敘述,
正確的是
A.①層最適宜飛機飛行
B.①層氣溫隨海拔增加而上升
C.②層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
D.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

圖中①層為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增加而遞減,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不適宜飛機飛行,A、B錯;
②層為平流層,大氣平穩(wěn),C錯;
③層為高層大氣,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吉林長春測試)“墜落人”鮑姆加特納在乘坐太空艙上升至39千米的高空后,從那里跳下,成為第一個自由落體速度超音速
的人。右圖為“氣溫隨高度變化示意圖”。據(jù)此完
成7~8題。
7.關于圖中相關內容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所在大氣層水汽、雜質、臭氧含量多
B.②所在大氣層厚度在赤道附近最厚
C.③所在大氣層的臭氧含量高,大氣上部冷下部熱
D.④所在大氣層上冷下熱,大氣稀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臭氧層分布在平流層,①位于對流層,臭氧含量較少,A錯誤;
②位于對流層,赤道附近對流層最厚,B正確;
③所處大氣層為平流層,大氣上部熱下部冷,C錯誤;
④位于高層大氣,氣溫隨著高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D錯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吉林長春測試)“墜落人”鮑姆加特納在乘坐太空艙上升至39千米的高空后,從那里跳下,成為第一個自由落體速度超音速的人。下圖為“氣溫隨高度變化示意圖”。據(jù)此完成7~8題。
8.鮑姆加特納上升至最高點時,其所在大氣層的特
點是
A.氧氣含量高,空氣對流作用強
B.空氣強烈上升,節(jié)省飛行燃料
C.大氣穩(wěn)定,利于飛機安全飛行
D.臭氧含量低,不利于燃料充分燃燒

據(jù)材料可知,鮑姆加特納上升至最高點時位于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平流層空氣水平運動,大氣穩(wěn)定,有利于飛機安全飛行,C正確;
平流層氧氣含量較低,空氣對流運動弱,A、B錯誤;
平流層臭氧含量高,D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大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讀“我國某地區(qū)氣溫垂直剖面(單位:℃)
示意圖”。完成9~10題。
9.導致甲處等溫線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冬季風
C.太陽輻射
D.海陸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導致甲處等溫線凸向低緯(南方)的主要因素是大氣環(huán)流,甲高度上有冷空氣南下,導致甲處氣溫比同緯度上、下區(qū)域明顯降低,B正確。
甲處海拔、緯度位置(太陽輻射)、距海遠近沒有變化,A、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大氣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
讀“我國某地區(qū)氣溫垂直剖面(單位:℃)
示意圖”。完成9~10題。
10.下列城市中,逆溫層厚度最大的是
A.鄭州 B.阜陽
C.安慶 D.贛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xiàn)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現(xiàn)象,氣象學上稱之為“逆溫”。根據(jù)圖示等溫線分布,選項城市中,逆溫層厚度最大的是贛州,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根據(jù)該大氣層的高度位置可判斷,該大氣層為平流層,平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符合條件的有①②,而②在50 km處氣溫大于0 ℃,不符合平流層實際特征,所以①曲線符合圖示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情況。故選A。
(2024·新疆喀什月考)讀“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圖(部分)”,完成11~13題。
11.①②③④四條曲線中,正確表示圖示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情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能力提升
(2024·新疆喀什月考)讀“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圖(部分)”,完成11~13題。
12.影響該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輻射 B.CO2氣體
C.臭氧氣體 D.人類活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平流層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使溫度升高。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新疆喀什月考)讀“地球大氣的垂直分層圖(部分)”,完成11~13題。
13.有關該大氣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氣晴朗,對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飛行
C.上部熱下部冷,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
D.頂部與底部的氣溫相差約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該大氣層為平流層,電離層位于高層大氣,A錯誤;
由于平流層的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故
不利于對流運動,B錯誤;
該層大氣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
空氣以水平運動為主,C正確;
讀圖可知,平流層的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
高,頂部與底部的氣溫相差約60 ℃,D錯誤。
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指空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隨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數(shù)值。讀“某地春季某日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米)時空變化圖”,回答14~15題。
14.當天該地幾乎沒有對流運動發(fā)生的
時段是
A.9時~17時
B.18時~次日7時
C.17時~次日9時
D.19時~次日6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根據(jù)氣溫垂直遞減率的定義可知,圖中數(shù)值為正值時,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數(shù)值為負值時,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上升,即出現(xiàn)逆溫;0表示氣溫無變化。由此可知,18時~次日7時氣溫垂直遞減率為負值,出現(xiàn)逆溫現(xiàn)象,大氣對流運動受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指空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隨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數(shù)值。讀“某地春季某日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米)時空變化圖”,回答14~15題。
15.發(fā)生大氣逆溫現(xiàn)象的最大高度約為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500米

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最大高度與圖中等值線0的最大高度接近,故發(fā)生逆溫現(xiàn)象的最大高度約為400米。
1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圖反映的是________緯度地區(qū)大氣的垂直分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A層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圖中對流層的高度為12 km,對流層的高度在低緯度地區(qū)為17~18 km,中緯度地區(qū)為10~12 km,高緯度地區(qū)為8~9 k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該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雜質
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1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3)補繪B層氣溫變化曲線。在該層15~35 km的高度范圍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達到最大值,形成______層,成為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天然屏障。
(4)在圖中50~85 km高度范圍內,氣溫隨高度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據(jù)所學的知識可以推測,該高度范圍內大氣運動以______運動為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補繪曲線略(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臭氧
臭氧
氣溫隨高度上升而下降
對流
1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5)C層中有______層,___________________爆發(fā)時,會引起該層的擾動,此時傳播的__________信號會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6)人類生活在______(填文字)層的底部。
(7)A→B→C大氣密度的變化趨勢是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電離
太陽活動(太陽耀斑)
無線電波
對流
逐漸變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塔河县| 西峡县| 沾益县| 小金县| 且末县| 贵州省| 公主岭市| 桃江县| 安溪县| 出国| 旬阳县| 公安县| 扬州市| 天津市| 巴东县| 桐梓县| 融水| 镇赉县| 德昌县| 罗源县| 安乡县| 凤山县| 光山县| 水城县| 神木县| 岗巴县| 武鸣县| 南召县| 固安县| 柳林县| 大理市| 聊城市| 深州市| 平塘县| 岫岩| 当涂县| 桐庐县| 青岛市| 漯河市|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