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1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分值:68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嫦娥奔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述了嫦娥吃下仙藥后飛到“月宮”的故事。讀圖,完成1~2題。1.“月宮”屬于( )①河外星系 ②銀河系 ③太陽系 ④地月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M是行星 B.E是衛星C.M是恒星 D.S是恒星(2024·浙江麗水期中)下面圖甲中虛線箭頭表示天體的運動方向。讀圖,完成3~4題。3.圖甲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 )A.天體1 B.天體2C.天體3 D.天體44.某年中秋之夜,有網友拍到飛機“穿越”月亮的畫面(圖乙),若圖甲中天體1為太陽,則網友拍到的月亮可能是( )A.天體2 B.天體3C.天體4 D.以上都不是(2023·湖北荊州統考)2023年1月6日,天空中上演了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凌月是天體經過月面的一種天文現象),下圖示意某攝影師在江蘇拍攝的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據此完成5~7題。5.我國空間站所屬的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 )A.可觀測宇宙 B.銀河系C.太陽系 D.地月系6.我國空間站凌滿月時,相關天體的位置關系是( )A.太陽—地球—空間站—月球B.太陽—月球—空間站—地球C.太陽—空間站—月球—地球D.地球—月球—空間站—太陽7.該攝影師成功拍攝到此奇觀主要得益于( )①平坦開闊的地形 ②特定的時間 ③晴朗的天氣狀況 ④緩慢飛行的空間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1年9月10日晚,浙江麗水某同學在窗外觀測到“金星伴月”的景象(如下圖)。完成8~9題。8.當天可能是農歷( )A.初四 B.十二 C.二十 D.廿八9.該月相( )A.見于上半夜東邊天空B.見于下半夜東邊天空C.見于上半夜西邊天空D.見于下半夜西邊天空(選擇題10~17題,每小題4分,共32分)(2024·遼寧朝陽月考)下圖是“月相圖”。讀圖,完成10~11題。10.圖中月相出現的時間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11.“楊柳岸,曉風殘月”,這里的“殘月”是指( )A.農歷初一的月亮B.農歷初七、初八的月亮C.農歷十五的月亮D.農歷廿五左右的月亮(2023·浙江杭州月考)分屬于天琴座、天鷹座和天鵝座的織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組成了一個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在夏夜星點明亮,織女星常被視為夏季星空的“路標”。據此完成12~13題。12.牛郎星和織女星( )A.屬于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B.相對位置比較穩定C.屬于不同級別天體系統D.其光芒來自對太陽光的反射13.圖中中間光芒較亮部分所屬的天體系統是( )A.銀河系 B.地月系C.河外星系 D.太陽系(2023·云南紅河月考)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40光年的一顆紅矮星(TRAPPIST-1),該系統內有7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其中3顆位于“宜居帶”內。下圖為“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14.紅矮星“TRAPPIST-1”屬于( )A.衛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15.紅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體系統位于( )A.②—太陽系 B.③—銀河系C.③—河外星系 D.①—地月系(2024·浙江嘉興期中)2022年11月8日,出現了月全食和月掩天王星的天象。月全食是太陽、地球、月球處于同一條直線時,月球被地球陰影遮蔽的現象。當月球運行到恒星或行星前面時,會將其遮掩,稱為“月掩星”。下圖示意該日拍攝的月亮即將遮掩天王星的情景。讀圖,完成16~17題。16.該日的月相為( )A.蛾眉月 B.凸月C.滿月 D.下弦月17.發生此次月全食時,日、地、月及天王星所處位置為下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某電影的劇情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最終通過引爆木星大氣層,利用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推動地球成功逃逸,并把地球帶往新的家園——4.22光年外的比鄰星系,比鄰星處于一個由三顆類似太陽的恒星組成的天體系統之中。(1)材料中的地球、木星、太陽、比鄰星各屬于哪種天體?(2)比鄰星有何特點?(3)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地球“流浪”過程中所處的天體系統。答案精析1.B 2.D [第1題,材料中“月宮”指的是月球,屬于地月系,④對;地月系屬于太陽系,又屬于銀河系,②③對,B正確;銀河系與河外星系是同一等級,是并列關系,沒有包含關系,①錯。故選B。第2題,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組成地月系天體系統,所以圖中M是衛星月球,E是行星地球,S是恒星太陽,故選D。]3.A 4.B [第3題,讀圖甲可知,天體3圍繞天體2公轉,天體2、天體4圍繞天體1公轉,因此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天體1。第4題,如果天體1是太陽,那么天體2可能是地球,天體3可能是月球。]5.D 6.A 7.C [第5題,我國空間站是繞地球公轉的人造天體,屬于地球的人造衛星,因此所屬的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為地月系,D正確。第6題,據材料“凌月是天體經過月面的一種天文現象”可知,在地球上看到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此時地球、空間站、月球在一條直線上,且空間站在地月之間,C、D錯誤;此時正值滿月,即太陽、地球、月球在一條直線上,且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因此,此時相關天體的位置關系為太陽—地球—空間站—月球,A正確,B錯誤。故選A。第7題,拍攝星空景觀應選擇地勢高,視野開闊的地形,①錯誤;凌滿月現象出現有一定的時間變化規律,需要特定的時間才能拍攝到,②正確;拍攝星空景觀需要晴朗且大氣透明度高的天氣狀況,③正確;空間站距離地球很遠,相對于地面來說,短時間內位置變化較小,不需要緩慢飛行也可以拍攝到,④錯誤。故選C。]8.A 9.C [第8題,圖中月相是西側亮的蛾眉月,為農歷上半月的月相。且月相呈月牙狀,為新月后不久的月相,故選A。第9題,月面朝西,該月相應該出現在上半夜西邊天空。故選C。]10.A 11.D [第10題,依據月相和月面朝向可判斷:①為月初的蛾眉月、②為月末的蛾眉月、③為十五前后的滿月、④為初七、初八的上弦月。因此,圖中月相出現的時間按先后順序排列是①④③②,故選A。第11題,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農歷十五、十六前后,月球的亮面全部對著地球,我們能看到一輪圓月,這一月相稱為“滿月”,也叫“望”。滿月過后,亮面西側開始虧缺,到農歷廿二、廿三,又能看到半個月亮(凸面向東),這一月相叫“下弦月”,在這期間月球日漸向太陽靠攏,下半夜才從東方升起。又過四五天,月球又變成一個蛾眉形月牙,弓背朝向太陽,這一月相叫“殘月”。因此,“楊柳岸,曉風殘月”中的“殘月”是指農歷廿五左右的月亮,故選D。]12.B 13.A [第12題,牛郎星和織女星是恒星,不是行星,A錯誤;恒星的位置相對穩定,所以牛郎星和織女星相對位置比較穩定,B正確;牛郎星和織女星都是恒星,分屬于不同的恒星系,天體系統級別相同,C錯誤;牛郎星和織女星是恒星,自身可發光,D錯誤。故選B。第13題,牛郎星和織女星都是銀河系的恒星,圖中中間光芒較亮部分所屬的天體系統也位于銀河系之中,屬于銀河系。故選A。]14.C 15.B [第14題,結合材料可知,紅矮星“TRAPPIST-1”屬于恒星,C正確。第15題,由圖示可知,①為地月系,②為太陽系,③為銀河系,④為可觀測宇宙。結合上題可知,紅矮星“TRAPPIST-1”是恒星,應在①地月系和②太陽系之外;紅矮星“TRAPPIST-1”距地球40光年,銀河系直徑約10萬光年,所在的天體系統位于③銀河系。故選B。]16.C 17.A [第16題,由材料可知,該日出現月全食,月亮運行到日、地連線的延長線上,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全部對著地球,因此該日的月相應為滿月。故選C。第17題,當月全食發生時,月球、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在中間;由月球即將遮掩天王星可知,月球位于太陽和天王星中間,結合圖示,A符合題意。]18.(1)地球和木星屬于行星,太陽和比鄰星屬于恒星。(2)由熾熱氣體組成,是自身能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3)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第一節 地球的宇宙環境課時1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學習目標] 1.根據相關資料,說出常見天體及天體系統的特點,繪制天體系統示意圖。(地理實踐力)2.結合視頻及天文現象,分析月相的形成及變化規律。(綜合思維)知識點一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所有______、空間和______的總和。(2)可觀測宇宙: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觀測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徑約________億光年。2.多層次的天體系統(1)天體:宇宙中的______、星云、______、衛星等各種物質。(2)天體系統:運動著的天體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分為四個級別,圖示如下:可觀測宇宙(3)銀河系與河外星系①銀河系:主要由________等比較大的天體組成,所有的恒星都環繞共同的中心——________旋轉。②河外星系:指在銀河系以外,與銀河系________的恒星系統。③可觀測宇宙:包括________與現階段所能觀測到的__________,是目前人類所知道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4)太陽系與地月系①太陽系中心天體組成 太陽、______、矮行星和衛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八顆行星 的位置 A______,B金星,C______,D火星,E______,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帶 數量眾多,位于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②地月系:指地球與其衛星______組成的天體系統。月球在環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月球公轉、自轉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樣。月球本身____________,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拓展延伸1.常見天體類型天體類型 組成 特點恒星 熾熱的氣體 ①質量龐大,自身能發出光和熱;②恒星之間相距遙遠;③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星云 塵埃和氣體物質 ①云霧狀天體;②密度小,體積和質量都很大行星 如太陽系八大行星 本身不發光,沿著固定的近圓形軌道圍繞恒星運動衛星 如月球 ①環繞行星運轉、本身不發光;②衛星大小不一,但是質量不會超過它繞轉的行星流星體 塵粒和固體塊 與大氣摩擦生熱而燃燒發光,形成流星彗星 彗核:冰物質 彗發:氣體和塵埃 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霧狀外表,自己不能發光;②拖著長尾,繞恒星(如太陽)運行2.天體可分為天然天體(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體(如在太空中運行的人造衛星等)。3.“三看法”判斷天體4.“三看法”判斷天體系統(1)天體系統至少由兩個天體組成,單個天體不能構成天體系統。(2)構成天體系統的天體位置比較靠近時,相互之間的吸引力足夠大,才能通過互相吸引而互相繞轉。(3)天體之間必須同時具備“互相吸引、互相繞轉”兩個條件才能構成天體系統,缺一不可。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并與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2024年開年演出如約而至,北京時間1月4日迎來極大。下圖為攝影愛好者拍攝到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劃過星空的美麗畫面。1.[綜合思維]象限儀座的流星體和地面上的隕石是不是天體?說明原因。2.[綜合思維]分析圖示流星體與地球是否構成了天體系統。3.[地理實踐力]假如你身處月球,推斷你能否看到流星現象,并說明原因。(2024·河北邢臺期末)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觀測木星和土星后,繼續向太陽系邊緣飛行,又觀測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下圖是“太陽系模式圖”。據此完成1~2題。1.“旅行者2號”探測器觀測的四個行星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⑧ C.④⑤⑥⑦ D.⑤⑥⑦⑧2.下列屬于天體的是( )①與地球擦肩而過的哈雷彗星 ②中秋節時的月亮 ③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墜落的隕石④天空中飛行的飛機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我國有首童謠唱道:“太陽大,地球小,太陽帶著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帶著月球跑。”據此回答3~5題。3.童謠中描述的天體,按照先后順序分類正確的是( )A.恒星、行星、衛星 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星際物質4.童謠中所涉及的天體系統層次共有(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河外星系與太陽系是同等級別的天體系統 ②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體 ③地月系是自然天體中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知識點二 觀察月相1.概念:月亮盈虧變化而出現的各種形狀。2.形成原因:月球本身不發可見光,只是反射太陽光,由于日、地、月的相對運動而造成三者位置的變化。3.變化規律農歷 月相 月相變化時日、地、月的位置關系 月亮位置 月亮朝向初一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線,月居中初七、初八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西邊天空 月面朝西十五、十六 滿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線,地居中廿二、廿三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東邊天空 月面朝東月相判斷口訣——上上西西,下下東東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凸的一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凸的一面朝東),位于東半天空。(2023·浙江湖州期末)從地球上看月亮,有時似一鉤斜掛,有時如玉盤高懸,月亮的形狀變化與其公轉位置有關。完成1~2題。1.當出現“玉盤高懸”現象時,月球公轉至圖中(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2.下列時間(農歷)中,能觀察到日、月同時出現在東側天空的是( )A.初五 B.十二 C.十五 D.廿五(2024·山東煙臺月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月相的變化承載了古人豐富的情感。2022年11月8日18時16分,月全食在北鎮中學上空上演,全體師生共同見證了這一過程。據此完成3~4題。3.月全食出現時,北鎮中學師生看到了“帶食月升”的天文奇觀,下列詩句中和這種月相一致的是( )A.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楊柳岸,曉風殘月C.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D.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4.北鎮中學天文愛好者晚自習前觀測月食時面朝的方向是( )A.東 B.西 C.南 D.北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梳理教材新知1.(1)時間 物質 (2)1372.(1)恒星 行星 (2)互相吸引 互相繞轉 銀河系 地月系 (3)①恒星 銀心 ②同級別 ③銀河系 河外星系 (4)①太陽 行星 水星 地球 木星 ②月球 不發可見光探究核心知識1.流星體是天體。原因:流星體運行在太空中,存在于大氣層之外,因而是天體。隕石不是天體。原因:隕石是未燃盡的流星體落在地面上,其不存在于大氣層之外,所以隕石不是天體。2.圖示流星體與地球不能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因此不能構成天體系統。3.不能。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落實思維方法1.D 2.B [第1題,太陽系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結合太陽系模式圖可知,⑤為木星,⑥為土星,⑦為天王星,⑧為海王星,故選D。第2題,墜落于地表的隕石和天空中的飛機屬于地球的附屬物,不能稱為天體,③④錯誤,A、C、D錯誤;彗星、月球均位于地球大氣層之外,是宇宙間的物質,并在一定的軌道上獨自運轉,屬于天體,①②正確,故選B。]3.A 4.B 5.C [第3題,根據童謠信息可知,其中太陽屬于恒星,地球屬于行星,月球屬于衛星。故選A。第4題,根據上題可知,地球和月球構成地月系,地球與其他行星系統和太陽構成太陽系,因此,童謠中涉及的天體系統層次共二級。故選B。第5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外星系與銀河系是同等級別的天體系統,排除①;在地月系中,月球與地球互相繞轉,但地球質量遠大于月球,因此地球為中心天體,②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月系是自然天體中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③正確。故選C。]知識點二 觀察月相落實思維方法1.B 2.D [第1題,據圖可知,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會出現不同的月相。當出現“玉盤高懸”現象時,即滿月時,月球應公轉至圖中乙位置。故選B。第2題,農歷每月廿五、廿六,月相變成蛾眉月,亮面朝東,子夜后月出,正午前月落,與太陽一同出現在東側天空。故選D。]3.C 4.A [第3題,月全食出現在滿月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描述的是滿月時的月相,C正確;“可憐九月初三夜”描述的是蛾眉月,A錯誤;“楊柳岸,曉風殘月”描述的是蛾眉月,B錯誤;“峨眉山月半輪秋”描述的月相呈半圓,D錯誤。故選C。第4題,月全食是傍晚月亮在東方天空升起,所以北鎮中學天文愛好者晚自習前觀測月食時面朝的方向是東,故選A。](共59張PPT)地球的宇宙環境第一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課時1多層次的天體系統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1.根據相關資料,說出常見天體及天體系統的特點,繪制天體系統示意圖。(地理實踐力)2.結合視頻及天文現象,分析月相的形成及變化規律。(綜合思維)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知識點二 觀察月相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多層次的天體系統><知識點一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所有 、空間和 的總和。(2)可觀測宇宙: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觀測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徑約 億光年。時間物質1372.多層次的天體系統(1)天體:宇宙中的 、星云、 、衛星等各種物質。(2)天體系統:運動著的天體因 和 ,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分為四個級別,圖示如下:可觀測宇宙__________________太陽系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地月系恒星行星互相吸引互相繞轉(3)銀河系與河外星系①銀河系:主要由 等比較大的天體組成,所有的恒星都環繞共同的中心——旋轉。②河外星系:指在銀河系以外,與銀河系 的恒星系統。③可觀測宇宙:包括 與現階段所能觀測到的 ,是目前人類所知道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恒星銀心同級別銀河系河外星系(4)太陽系與地月系①太陽系中心天體 _____組成 太陽、 、矮行星和衛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等八顆行星的位置 A ,B金星,C ,D火星,E ,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帶 數量眾多,位于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②地月系:指地球與其衛星 組成的天體系統。月球在環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月球公轉、自轉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樣。月球本身 ,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行星水星地球木星月球不發可見光太陽拓展延伸1.常見天體類型天體類型 組成 特點恒星 熾熱的氣體 ①質量龐大,自身能發出光和熱;②恒星之間相距遙遠;③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星云 塵埃和氣體物質 ①云霧狀天體;②密度小,體積和質量都很大行星 如太陽系八大行星 本身不發光,沿著固定的近圓形軌道圍繞恒星運動衛星 如月球 ①環繞行星運轉、本身不發光;②衛星大小不一,但是質量不會超過它繞轉的行星流星體 塵粒和固體塊 與大氣摩擦生熱而燃燒發光,形成流星彗星 彗核:冰物質 彗發:氣體和塵埃 ①密度很小,具有云霧狀外表,自己不能發光;②拖著長尾,繞恒星(如太陽)運行拓展延伸2.天體可分為天然天體(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體(如在太空中運行的人造衛星等)。3.“三看法”判斷天體拓展延伸4.“三看法”判斷天體系統 (1)天體系統至少由兩個天體組成,單個天體不能構成天體系統。(2)構成天體系統的天體位置比較靠近時,相互之間的吸引力足夠大,才能通過互相吸引而互相繞轉。(3)天體之間必須同時具備“互相吸引、互相繞轉”兩個條件才能構成天體系統,缺一不可。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并與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2024年開年演出如約而至,北京時間1月4日迎來極大。右圖為攝影愛好者拍攝到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劃過星空的美麗畫面。1.[綜合思維]象限儀座的流星體和地面上的隕石是不是天體?說明原因。答案 流星體是天體。原因:流星體運行在太空中,存在于大氣層之外,因而是天體。隕石不是天體。原因:隕石是未燃盡的流星體落在地面上,其不存在于大氣層之外,所以隕石不是天體。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并與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2024年開年演出如約而至,北京時間1月4日迎來極大。右圖為攝影愛好者拍攝到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劃過星空的美麗畫面。2.[綜合思維]分析圖示流星體與地球是否構成了天體系統。答案 圖示流星體與地球不能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因此不能構成天體系統。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并與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許多的流星從天空中一個所謂的輻射點發射出來的天文現象。象限儀座流星雨作為2024年開年演出如約而至,北京時間1月4日迎來極大。右圖為攝影愛好者拍攝到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劃過星空的美麗畫面。3.[地理實踐力]假如你身處月球,推斷你能否看到流星現象,并說明原因。答案 不能。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2024·河北邢臺期末)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觀測木星和土星后,繼續向太陽系邊緣飛行,又觀測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下圖是“太陽系模式圖”。據此完成1~2題。1.“旅行者2號”探測器觀測的四個行星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⑧C.④⑤⑥⑦D.⑤⑥⑦⑧√太陽系八大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結合太陽系模式圖可知,⑤為木星,⑥為土星,⑦為天王星,⑧為海王星,故選D。(2024·河北邢臺期末)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觀測木星和土星后,繼續向太陽系邊緣飛行,又觀測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下圖是“太陽系模式圖”。據此完成1~2題。2.下列屬于天體的是①與地球擦肩而過的哈雷彗星 ②中秋節時的月亮 ③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墜落的隕石 ④天空中飛行的飛機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墜落于地表的隕石和天空中的飛機屬于地球的附屬物,不能稱為天體,③④錯誤,A、C、D錯誤;彗星、月球均位于地球大氣層之外,是宇宙間的物質,并在一定的軌道上獨自運轉,屬于天體,①②正確,故選B。我國有首童謠唱道:“太陽大,地球小,太陽帶著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帶著月球跑。”據此回答3~5題。3.童謠中描述的天體,按照先后順序分類正確的是A.恒星、行星、衛星 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星際物質√根據童謠信息可知,其中太陽屬于恒星,地球屬于行星,月球屬于衛星。故選A。我國有首童謠唱道:“太陽大,地球小,太陽帶著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帶著月球跑。”據此回答3~5題。4.童謠中所涉及的天體系統層次共有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根據上題可知,地球和月球構成地月系,地球與其他行星系統和太陽構成太陽系,因此,童謠中涉及的天體系統層次共二級。故選B。我國有首童謠唱道:“太陽大,地球小,太陽帶著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帶著月球跑。”據此回答3~5題。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河外星系與太陽系是同等級別的天體系統②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體③地月系是自然天體中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觀察月相><知識點二1.概念:月亮盈虧變化而出現的各種形狀。2.形成原因:月球本身不發可見光,只是反射太陽光,由于日、地、月的相對運動而造成三者位置的變化。3.變化規律農歷 月相 月相變化時日、地、月的位置關系 月亮位置 月亮朝向初一 新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線,月居中 初七、初八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西邊天空 月面朝西十五、十六 滿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線,地居中 廿二、廿三 下弦月 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東邊天空 月面朝東月相判斷口訣——上上西西,下下東東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凸的一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凸的一面朝東),位于東半天空。(2023·浙江湖州期末)從地球上看月亮,有時似一鉤斜掛,有時如玉盤高懸,月亮的形狀變化與其公轉位置有關。完成1~2題。1.當出現“玉盤高懸”現象時,月球公轉至圖中A.甲位置B.乙位置C.丙位置D.丁位置√據圖可知,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會出現不同的月相。當出現“玉盤高懸”現象時,即滿月時,月球應公轉至圖中乙位置。故選B。(2023·浙江湖州期末)從地球上看月亮,有時似一鉤斜掛,有時如玉盤高懸,月亮的形狀變化與其公轉位置有關。完成1~2題。2.下列時間(農歷)中,能觀察到日、月同時出現在東側天空的是A.初五 B.十二C.十五 D.廿五√農歷每月廿五、廿六,月相變成蛾眉月,亮面朝東,子夜后月出,正午前月落,與太陽一同出現在東側天空。故選D。(2024·山東煙臺月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月相的變化承載了古人豐富的情感。2022年11月8日18時16分,月全食在北鎮中學上空上演,全體師生共同見證了這一過程。據此完成3~4題。3.月全食出現時,北鎮中學師生看到了“帶食月升”的天文奇觀,下列詩句中和這種月相一致的是A.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B.楊柳岸,曉風殘月C.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D.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全食出現在滿月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描述的是滿月時的月相,C正確;“可憐九月初三夜”描述的是蛾眉月,A錯誤;“楊柳岸,曉風殘月”描述的是蛾眉月,B錯誤;“峨眉山月半輪秋”描述的月相呈半圓,D錯誤。故選C。(2024·山東煙臺月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月相的變化承載了古人豐富的情感。2022年11月8日18時16分,月全食在北鎮中學上空上演,全體師生共同見證了這一過程。據此完成3~4題。4.北鎮中學天文愛好者晚自習前觀測月食時面朝的方向是A.東 B.西 C.南 D.北√月全食是傍晚月亮在東方天空升起,所以北鎮中學天文愛好者晚自習前觀測月食時面朝的方向是東,故選A。課時對點練材料中“月宮”指的是月球,屬于地月系,④對;地月系屬于太陽系,又屬于銀河系,②③對,B正確;銀河系與河外星系是同一等級,是并列關系,沒有包含關系,①錯。故選B。“嫦娥奔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述了嫦娥吃下仙藥后飛到“月宮”的故事。讀圖,完成1~2題。1.“月宮”屬于①河外星系 ②銀河系 ③太陽系 ④地月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組成地月系天體系統,所以圖中M是衛星月球,E是行星地球,S是恒星太陽,故選D。“嫦娥奔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講述了嫦娥吃下仙藥后飛到“月宮”的故事。讀圖,完成1~2題。2.如果圖中有一個天體是“月宮”(月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M是行星 B.E是衛星C.M是恒星 D.S是恒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浙江麗水期中)下面圖甲中虛線箭頭表示天體的運動方向。讀圖,完成3~4題。3.圖甲中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A.天體1 B.天體2 C.天體3 D.天體4讀圖甲可知,天體3圍繞天體2公轉,天體2、天體4圍繞天體1公轉,因此最高一級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天體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浙江麗水期中)下面圖甲中虛線箭頭表示天體的運動方向。讀圖,完成3~4題。4.某年中秋之夜,有網友拍到飛機“穿越”月亮的畫面(圖乙),若圖甲中天體1為太陽,則網友拍到的月亮可能是A.天體2 B.天體3 C.天體4 D.以上都不是如果天體1是太陽,那么天體2可能是地球,天體3可能是月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湖北荊州統考)2023年1月6日,天空中上演了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凌月是天體經過月面的一種天文現象),下圖示意某攝影師在江蘇拍攝的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據此完成5~7題。5.我國空間站所屬的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A.可觀測宇宙B.銀河系C.太陽系D.地月系√我國空間站是繞地球公轉的人造天體,屬于地球的人造衛星,因此所屬的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為地月系,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湖北荊州統考)2023年1月6日,天空中上演了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凌月是天體經過月面的一種天文現象),下圖示意某攝影師在江蘇拍攝的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據此完成5~7題。6.我國空間站凌滿月時,相關天體的位置關系是A.太陽—地球—空間站—月球B.太陽—月球—空間站—地球C.太陽—空間站—月球—地球D.地球—月球—空間站—太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據材料“凌月是天體經過月面的一種天文現象”可知,在地球上看到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此時地球、空間站、月球在一條直線上,且空間站在地月之間,C、D錯誤;此時正值滿月,即太陽、地球、月球在一條直線上,且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因此,此時相關天體的位置關系為太陽—地球—空間站—月球,A正確,B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湖北荊州統考)2023年1月6日,天空中上演了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凌月是天體經過月面的一種天文現象),下圖示意某攝影師在江蘇拍攝的我國空間站凌滿月現象。據此完成5~7題。7.該攝影師成功拍攝到此奇觀主要得益于①平坦開闊的地形 ②特定的時間 ③晴朗的天氣狀況 ④緩慢飛行的空間站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拍攝星空景觀應選擇地勢高,視野開闊的地形,①錯誤;凌滿月現象出現有一定的時間變化規律,需要特定的時間才能拍攝到,②正確;拍攝星空景觀需要晴朗且大氣透明度高的天氣狀況,③正確;空間站距離地球很遠,相對于地面來說,短時間內位置變化較小,不需要緩慢飛行也可以拍攝到,④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1年9月10日晚,浙江麗水某同學在窗外觀測到“金星伴月”的景象(如圖)。完成8~9題。8.當天可能是農歷A.初四 B.十二C.二十 D.廿八√圖中月相是西側亮的蛾眉月,為農歷上半月的月相。且月相呈月牙狀,為新月后不久的月相,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1年9月10日晚,浙江麗水某同學在窗外觀測到“金星伴月”的景象(如圖)。完成8~9題。9.該月相A.見于上半夜東邊天空 B.見于下半夜東邊天空C.見于上半夜西邊天空 D.見于下半夜西邊天空√月面朝西,該月相應該出現在上半夜西邊天空。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遼寧朝陽月考)下圖是“月相圖”。讀圖,完成10~11題。10.圖中月相出現的時間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依據月相和月面朝向可判斷:①為月初的蛾眉月、②為月末的蛾眉月、③為十五前后的滿月、④為初七、初八的上弦月。因此,圖中月相出現的時間按先后順序排列是①④③②,故選A。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遼寧朝陽月考)下圖是“月相圖”。讀圖,完成10~11題。11.“楊柳岸,曉風殘月”,這里的“殘月”是指A.農歷初一的月亮 B.農歷初七、初八的月亮C.農歷十五的月亮 D.農歷廿五左右的月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農歷十五、十六前后,月球的亮面全部對著地球,我們能看到一輪圓月,這一月相稱為“滿月”,也叫“望”。滿月過后,亮面西側開始虧缺,到農歷廿二、廿三,又能看到半個月亮(凸面向東),這一月相叫“下弦月”,在這期間月球日漸向太陽靠攏,下半夜才從東方升起。又過四五天,月球又變成一個蛾眉形月牙,弓背朝向太陽,這一月相叫“殘月”。因此,“楊柳岸,曉風殘月”中的“殘月”是指農歷廿五左右的月亮,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浙江杭州月考)分屬于天琴座、天鷹座和天鵝座的織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組成了一個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在夏夜星點明亮,織女星常被視為夏季星空的“路標”。據此完成12~13題。12.牛郎星和織女星A.屬于圍繞太陽運轉的行星B.相對位置比較穩定C.屬于不同級別天體系統D.其光芒來自對太陽光的反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牛郎星和織女星是恒星,不是行星,A錯誤;恒星的位置相對穩定,所以牛郎星和織女星相對位置比較穩定,B正確;牛郎星和織女星都是恒星,分屬于不同的恒星系,天體系統級別相同,C錯誤;牛郎星和織女星是恒星,自身可發光,D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浙江杭州月考)分屬于天琴座、天鷹座和天鵝座的織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組成了一個三角形,被稱為“夏季大三角”。“夏季大三角”在夏夜星點明亮,織女星常被視為夏季星空的“路標”。據此完成12~13題。13.圖中中間光芒較亮部分所屬的天體系統是A.銀河系B.地月系C.河外星系D.太陽系√牛郎星和織女星都是銀河系的恒星,圖中中間光芒較亮部分所屬的天體系統也位于銀河系之中,屬于銀河系。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云南紅河月考)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40光年的一顆紅矮星(TRAPPIST-1),該系統內有7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其中3顆位于“宜居帶”內。下圖為“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14.紅矮星“TRAPPIST-1”屬于A.衛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結合材料可知,紅矮星“TRAPPIST-1”屬于恒星,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3·云南紅河月考)天文學家發現距地球40光年的一顆紅矮星(TRAPPIST-1),該系統內有7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其中3顆位于“宜居帶”內。下圖為“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14~15題。15.紅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體系統位于A.②—太陽系 B.③—銀河系 C.③—河外星系 D.①—地月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由圖示可知,①為地月系,②為太陽系,③為銀河系,④為可觀測宇宙。結合上題可知,紅矮星“TRAPPIST-1”是恒星,應在①地月系和②太陽系之外;紅矮星“TRAPPIST-1”距地球40光年,銀河系直徑約10萬光年,所在的天體系統位于③銀河系。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浙江嘉興期中)2022年11月8日,出現了月全食和月掩天王星的天象。月全食是太陽、地球、月球處于同一條直線時,月球被地球陰影遮蔽的現象。當月球運行到恒星或行星前面時,會將其遮掩,稱為“月掩星”。下圖示意該日拍攝的月亮即將遮掩天王星的情景。讀圖,完成16~17題。16.該日的月相為A.蛾眉月 B.凸月C.滿月 D.下弦月√由材料可知,該日出現月全食,月亮運行到日、地連線的延長線上,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全部對著地球,因此該日的月相應為滿月。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4·浙江嘉興期中)2022年11月8日,出現了月全食和月掩天王星的天象。月全食是太陽、地球、月球處于同一條直線時,月球被地球陰影遮蔽的現象。當月球運行到恒星或行星前面時,會將其遮掩,稱為“月掩星”。下圖示意該日拍攝的月亮即將遮掩天王星的情景。讀圖,完成16~17題。17.發生此次月全食時,日、地、月及天王星所處位置為下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當月全食發生時,月球、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在中間;由月球即將遮掩天王星可知,月球位于太陽和天王星中間,結合圖示,A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某電影的劇情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最終通過引爆木星大氣層,利用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推動地球成功逃逸,并把地球帶往新的家園——4.22光年外的比鄰星系,比鄰星處于一個由三顆類似太陽的恒星組成的天體系統之中。(1)材料中的地球、木星、太陽、比鄰星各屬于哪種天體?答案 地球和木星屬于行星,太陽和比鄰星屬于恒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某電影的劇情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最終通過引爆木星大氣層,利用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推動地球成功逃逸,并把地球帶往新的家園——4.22光年外的比鄰星系,比鄰星處于一個由三顆類似太陽的恒星組成的天體系統之中。(2)比鄰星有何特點?答案 由熾熱氣體組成,是自身能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某電影的劇情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最終通過引爆木星大氣層,利用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推動地球成功逃逸,并把地球帶往新的家園——4.22光年外的比鄰星系,比鄰星處于一個由三顆類似太陽的恒星組成的天體系統之中。(3)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地球“流浪”過程中所處的天體系統。答案 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2 特殊行星——地球(分值:66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2024·北京海淀區月考)讀圖,完成1~3題。1.小行星帶位于( )A.地球軌道和火星軌道之間B.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C.木星軌道和土星軌道之間D.金星軌道和地球軌道之間2.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圖中箭頭顯示了其( )A.同向性 B.共面性C.近圓性 D.相似性3.與地球相比,金星沒有生命存在的直接原因有( )①沒有液態水和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②沒有堅硬的地表 ③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 ④體積和質量很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3·廣東深圳期末)2022年9月20日,據媒體報道,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某天文學博士預測人類大約在2047年發現地外文明。據此完成4~5題。4.假如在2047年發現外星人,對其描述地球的準確位置為( )A.屬于太陽系八顆行星之一B.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第三顆行星C.與太陽距離適中的行星D.太陽系中溫度適宜的行星5.有外星人存在的星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最可能為( )A.星球表面由堅硬巖石組成B.有分布廣闊和鹽度適宜的海域C.與恒星距離相對適中D.所圍繞公轉的恒星與太陽相同(2024·山西太原月考)11月8日傍晚迎來了2022年的最后一次月全食。下圖為“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此次月全食發生的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 )A.甲 B.乙 C.丙 D.丁7.與地球相比,月球上不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原因是( )①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②沒有液態水 ③體積和質量太小 ④距恒星較近,表面溫度較高 ⑤晝夜溫差過大 ⑥沒有晝夜更替現象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科學家對“信使號”探測器第三次飛越水星的觀測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動跡象,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氣層中首次發現電離鈣元素。下圖為“太陽系局部圖”,圖中M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讀圖,完成8~9題。8.“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星球是( )A.M B.N C.P D.Q9.與P、Q相比,地球上形成生命的原因是( )①太陽光照比較穩定 ②表面溫度適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④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選擇題10~15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2021年9月下旬開始,受日凌現象的影響,“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間的通信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祝融號”進入約一個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車已恢復與地球間的通信,繼續開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據此完成10~11題。10.日凌期間,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11.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特征中,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 )A.近圓性 B.共面性C.同向性 D.周期性根據外國媒體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顆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圖右下角最亮處。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據此完成12~13題。12.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屬于( )A.可觀測宇宙 B.銀河系C.河外星系 D.太陽系13.假設用恒星“R136a1”替換太陽的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球上將很難存在生命 ②地球遭受的紫外線輻射量將減少 ③地球兩極冰川將減少 ④金星將更可能具備產生生命的條件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福建福州期末)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其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它是太陽系第一顆被發現擁有濃厚大氣(98.44%是氮氣)的衛星,而且表面遍布液態烴湖泊(液態烴指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的含碳原子數5~16個的烴類化合物)。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這里是太陽系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據此完成14~15題。14.下列包含土衛六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15.土衛六可能存在生命的條件與地球最相似的是( )A.適宜的溫度 B.液態水的存在C.安全的宇宙環境 D.可供呼吸的氧氣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 沖日是指某一行星在繞日公轉過程中運行到與地球、太陽成一條直線的位置,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陽和該行星之間的一種天文現象。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約是地球的1 321倍。2022年9月27日出現木星沖日現象,此時,木星特別明亮。材料二 下圖為木星沖日示意圖。材料三 木衛二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木衛二的表面溫度很低,赤道地區溫度約-160 ℃,兩極地區表面溫度低于-220 ℃,所以表面形成永久凍結的冰層。由于木星存在內部能量源,其冰下深處或擁有液態水。1994年,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光譜儀觀測到,木衛二的表面包裹著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含有氧氣。(1)推測除木星以外的太陽系各行星中,可能出現沖日現象的行星。(2)據圖和所學知識,推測木星沖日時木星特別明亮的原因。(3)木衛二上是否存在生命是長期爭論的話題,請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答案精析1.B 2.A 3.C [第1題,八大行星繞日公轉軌道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和H海王星。由圖可知,小行星帶位于D火星軌道和E木星軌道之間,故選B。第2題,據圖可知,圖中箭頭表示的是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顯示了行星運動的同向性,故選A。第3題,與地球相比,金星沒有生命存在的直接原因是沒有液態水和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①正確;金星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③正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與堅硬的地表無關,②錯誤;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被稱為類地行星,體積和質量與地球相差不大,④錯誤。故選C。]4.B 5.C [第4題,太陽系八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第三顆行星”準確描述了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B正確,A、D選項的描述與位置無關,C選項的描述不精確。第5題,適宜的溫度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條件,而適宜的溫度主要是因為日地距離適中,由此可推知,有外星人存在的星球應與恒星距離相對適中,C正確。]6.D 7.A [第6題,月全食是由于地球的影子將滿月完全擋住所產生的現象,其發生的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地月系,即丁。故選D。第7題,與地球相比,月球上不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原因是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沒有液態水、體積和質量太小和晝夜溫差過大,①②③⑤正確;白天月球表面溫度高,夜晚月球表面溫度極低,④錯誤;月球有晝夜更替現象,⑥錯誤。故選A。]8.B 9.B [第8題,由材料可知,M為月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N為水星,P為金星,Q為火星。“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星球是N水星,B正確。第9題,與P金星和Q火星相比,地球上形成生命的原因主要為地球的自身條件,即具有適宜的溫度、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液態水,②④正確;金星和火星也具備地球形成生命的外部條件,即太陽光照比較穩定,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①③錯誤。故選B。]10.C 11.B [第10題,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A圖中地球和火星在太陽的同一側,地球會擋住太陽的一部分輻射,此時“祝融號”火星車受到太陽輻射干擾較小,A錯誤;B圖和D圖中火星比地球距離太陽更近,根據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關系可知,B、D錯誤;C圖中火星與地球分別位于太陽的兩側,此時“祝融號”火星車有可能會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產生日凌現象,C正確。第11題,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共面性,當行星位于同一平面時,日凌現象才可能發生,B正確。]12.D 13.A [第12題,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從恒星“R136a1”的質量來看,其最不可能屬于太陽系,D正確。第13題,由材料可知,恒星“R136a1”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假設用恒星“R136a1”替換太陽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溫度會升高,兩極冰川會減少;地球將會遭受更加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發展;金星的溫度會更高,更不具備產生生命的條件。①③正確,A正確。 ]14.B 15.C [第14題,由材料可知,土衛六是土星的一顆衛星,所以選項中包含土衛六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太陽系。故選B。第15題,土衛六距離太陽相較于地球更遠,溫度與地球差別較大,A錯誤;表面只有液態烴湖泊,沒有液態水,B錯誤;大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不是氧氣,D錯誤;土衛六圍繞土星運行,運行軌道與其他衛星、行星沒有沖突,擁有安全的宇宙環境,C正確。故選C。]16.(1)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木星體積大,對太陽光的反射強;此時木星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此時木星距離地球最近。(3)不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大氣層極其稀薄;表面溫度極低,生命難以產生和存活;可能存在的液態水位于冰層深處,壓力極大,不適宜生物生存;科學探測并未發現木衛二有生命存在。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或存在液態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有大氣層,而且有氧氣存在;木衛二存在內部能量源,可為生命提供能量。課時2 特殊行星——地球[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資料,說明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特征,說明地球的普通性。(綜合思維)2.結合資料,解釋地球特殊性的表現,說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和條件。(地理實踐力)知識點一 地球的普通性1.八顆行星分類(1)以地球的軌道為界,水星和金星稱為________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______行星。(2)按質量和體積大小,把木星、土星稱為________。天王星和海王星距離太陽較遠,稱為__________。(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固體表面,體積小,稱為類地行星。2.八顆行星結構特征地球在質量、體積、平均密度等結構特征方面與其他類地行星相似,所以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3.八顆行星運動特征地球同其他七顆行星都繞太陽公轉并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的特征,所以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2023·江蘇南通期末)2022年6月16日,77年出現一次的“七星連珠”奇觀現身。下圖為“‘七星連珠’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與地球具有相似結構特征的行星是( )A.甲、乙、丁 B.乙、丁、戊C.丁、戊、己 D.己、庚、辛2.“七星連珠”現象出現頻率較低,主要是因為這七顆行星( )①公轉軌道近似正圓 ②公轉方向一致 ③公轉周期差距大 ④公轉軌道共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知識點二 地球的特殊性1.地球的特殊性在地球上產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級智慧______——人類。2.存在生命的條件(1)外部條件(2)地球自身的有利條件:充足的______,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__________,適宜的太陽光照和______范圍等,具體如下圖所示:“四看法”分析行星存在生命的思路在經歷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下表為火星與地球物理性質對比表。地球 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108km) 1.496 2.279大氣主要成分 N2、O2 CO2公轉周期 1年 1.9年自轉周期 23時56分4秒 24時37分質量(地球為1) 1 0.11體積(地球為1) 1 0.15大氣密度 1 0.01表面溫度 15 ℃ -65 ℃1.[區域認知]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2.[綜合思維]說明火星大氣密度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3.[綜合思維]分析與地球相比,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的原因。(2023·廣東佛山期末)“生命宜居帶”指恒星周圍適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區域。下圖為“‘生命宜居帶’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據圖推測,地球比其他行星更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是( )A.穩定的太陽光照 B.適宜的體積、質量 C.安全的宇宙環境 D.適中的日地距離2.如果太陽質量是現在的0.5倍,則可能出現生命的行星是( )A.木星 B.火星 C.地球 D.水星(2024·山東濟南期末)木星被譽為“地球的守護神”,2022年中秋節前后,夜空上演了“木星沖日”的天象。沖日是指地球恰好運行到太陽和該行星之間的一種天文現象。下表為地球與木星的基本數據。據此完成3~5題。行星名稱 與太陽的距離/ (×106千米) 質量 體積 自轉周 期/天 公轉周 期/年 已知衛 星數/個地球 149.60 1.00 1.00 1.00 1.00 1木星 778.57 317.83 1 321.33 0.42 11.86 79注:質量和體積都以地球為1;衛星數據資料截至2018年。3.包含“木星沖日”天象的天體系統中,級別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4.木星上沒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A.質量和體積大,大氣稀薄 B.氣溫過低,缺少液態水C.自轉與公轉周期長,溫度年變化大 D.距離太陽遠,太陽光照不穩定5.木星被譽為“地球的守護神”,原因是( )A.與地球同是類地行星,結構特征有許多相似之處B.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形成了地球安全的宇宙環境C.俘獲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體,使地球免受撞擊D.削弱了太陽射向地球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地球的普通性梳理教材新知1.(1)地內 地外 (2)巨行星 遠日行星落實思維方法1.A 2.C [第1題,八大行星按特征可以分為三種: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類地行星和地球結構特征相似,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由圖可知,甲是水星,乙是金星,丙是地球,丁是火星,戊是木星,己是土星,庚是天王星,辛是海王星,故與地球具有相似結構特征的行星為甲、乙、丁,故選A。第2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陽系八大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且公轉周期差距大,所以導致其很難處在同一直線上,“七星連珠”現象出現頻率較低,②③正確;公轉軌道近似正圓,對“七星連珠”現象出現頻率影響較小,①錯誤;公轉軌道共面是“七星連珠”現象出現的前提條件,④錯誤。故選C。]知識點二 地球的特殊性梳理教材新知1.生命2.(2)水分 大氣成分 溫度探究核心知識1.火星位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位于地球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或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2.火星質量和體積小,引力小。3.火星與太陽距離更遠,表面溫度過低;溫度低,液態水難以存在;大氣密度低,且大氣成分中缺少O2,故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落實思維方法1.D 2.D [第1題,讀圖可知,日地距離剛好是一個地球公轉軌道半徑的位置時,地球處在“生命宜居帶”上,與恒星的距離適中,使其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更適宜生命存在。故選D。第2題,讀圖可知,“生命宜居帶”同太陽的距離與太陽質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當太陽質量是現在的0.5倍,“生命宜居帶”的位置會離太陽更近,處于“生命宜居帶”的為水星,可能存在生命。故選D。]3.B 4.B 5.C [第3題,由所學知識可知,包含“木星沖日”天象的天體系統中,級別最低的是太陽系,故選B。第4題,目前木星上沒有發現生命存在的原因最可能是木星離太陽遠,氣溫過低,缺少液態水,B正確。第5題,由上表可知,木星體積、質量巨大,在木星引力作用下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體,使地球免受撞擊,因此被譽為“地球的守護神”,C正確。](共53張PPT)地球的宇宙環境第一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課時2特殊行星——地球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1.結合圖文資料,說明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特征,說明地球的普通性。(綜合思維)2.結合資料,解釋地球特殊性的表現,說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和條件。(地理實踐力)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地球的普通性知識點二 地球的特殊性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地球的普通性><知識點一1.八顆行星分類(1)以地球的軌道為界,水星和金星稱為 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 行星。(2)按質量和體積大小,把木星、土星稱為 。天王星和海王星距離太陽較遠,稱為 。(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固體表面,體積小,稱為類地行星。地內地外巨行星遠日行星2.八顆行星結構特征地球在質量、體積、平均密度等結構特征方面與其他類地行星相似,所以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3.八顆行星運動特征地球同其他七顆行星都繞太陽公轉并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的特征,所以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2023·江蘇南通期末)2022年6月16日,77年出現一次的“七星連珠”奇觀現身。下圖為“‘七星連珠’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與地球具有相似結構特征的行星是A.甲、乙、丁B.乙、丁、戊C.丁、戊、己D.己、庚、辛√八大行星按特征可以分為三種: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類地行星和地球結構特征相似,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由圖可知,甲是水星,乙是金星,丙是地球,丁是火星,戊是木星,己是土星,庚是天王星,辛是海王星,故與地球具有相似結構特征的行星為甲、乙、丁,故選A。(2023·江蘇南通期末)2022年6月16日,77年出現一次的“七星連珠”奇觀現身。下圖為“‘七星連珠’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2.“七星連珠”現象出現頻率較低,主要是因為這七顆行星①公轉軌道近似正圓 ②公轉方向一致 ③公轉周期差距大 ④公轉軌道共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太陽系八大行星繞日公轉方向一致,且公轉周期差距大,所以導致其很難處在同一直線上,“七星連珠”現象出現頻率較低,②③正確;公轉軌道近似正圓,對“七星連珠”現象出現頻率影響較小,①錯誤;公轉軌道共面是“七星連珠”現象出現的前提條件,④錯誤。故選C。地球的特殊性><知識點二1.地球的特殊性在地球上產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級智慧 ——人類。2.存在生命的條件(1)外部條件生命(2)地球自身的有利條件:充足的 ,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 ,適宜的太陽光照和 范圍等,具體如圖所示:水分大氣成分溫度“四看法”分析行星存在生命的思路在經歷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成功降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下表為火星與地球物理性質對比表。 地球 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108km) 1.496 2.279大氣主要成分 N2、O2 CO2公轉周期 1年 1.9年自轉周期 23時56分4秒 24時37分質量(地球為1) 1 0.11體積(地球為1) 1 0.15大氣密度 1 0.01表面溫度 15 ℃ -65 ℃1.[區域認知]結合所學知識,說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答案 火星位于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位于地球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或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2.[綜合思維]說明火星大氣密度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答案 火星質量和體積小,引力小。3.[綜合思維]分析與地球相比,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的原因。答案 火星與太陽距離更遠,表面溫度過低;溫度低,液態水難以存在;大氣密度低,且大氣成分中缺少O2,故生物難以在火星生存。(2023·廣東佛山期末)“生命宜居帶”指恒星周圍適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區域。下圖為“‘生命宜居帶’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據圖推測,地球比其他行星更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是A.穩定的太陽光照B.適宜的體積、質量C.安全的宇宙環境D.適中的日地距離√讀圖可知,日地距離剛好是一個地球公轉軌道半徑的位置時,地球處在“生命宜居帶”上,與恒星的距離適中,使其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更適宜生命存在。故選D。(2023·廣東佛山期末)“生命宜居帶”指恒星周圍適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區域。下圖為“‘生命宜居帶’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2.如果太陽質量是現在的0.5倍,則可能出現生命的行星是A.木星B.火星C.地球D.水星√讀圖可知,“生命宜居帶”同太陽的距離與太陽質量呈現明顯的正相關,當太陽質量是現在的0.5倍,“生命宜居帶”的位置會離太陽更近,處于“生命宜居帶”的為水星,可能存在生命。故選D。行星名稱 與太陽的距離/ (×106千米) 質量 體積 自轉周 期/天 公轉周 期/年 已知衛星數/個地球 149.60 1.00 1.00 1.00 1.00 1木星 778.57 317.83 1 321.33 0.42 11.86 79(2024·山東濟南期末)木星被譽為“地球的守護神”,2022年中秋節前后,夜空上演了“木星沖日”的天象。沖日是指地球恰好運行到太陽和該行星之間的一種天文現象。下表為地球與木星的基本數據。據此完成3~5題。注:質量和體積都以地球為 1;衛星數據資料截至2018年。3.包含“木星沖日”天象的天體系統中,級別最低的是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由所學知識可知,包含“木星沖日”天象的天體系統中,級別最低的是太陽系,故選B。4.木星上沒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A.質量和體積大,大氣稀薄 B.氣溫過低,缺少液態水C.自轉與公轉周期長,溫度年變化大 D.距離太陽遠,太陽光照不穩定√目前木星上沒有發現生命存在的原因最可能是木星離太陽遠,氣溫過低,缺少液態水,B正確。行星名稱 與太陽的距離/ (×106千米) 質量 體積 自轉周 期/天 公轉周 期/年 已知衛星數/個地球 149.60 1.00 1.00 1.00 1.00 1木星 778.57 317.83 1 321.33 0.42 11.86 795.木星被譽為“地球的守護神”,原因是A.與地球同是類地行星,結構特征有許多相似之處B.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形成了地球安全的宇宙環境C.俘獲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體,使地球免受撞擊D.削弱了太陽射向地球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行星名稱 與太陽的距離/ (×106千米) 質量 體積 自轉周 期/天 公轉周 期/年 已知衛星數/個地球 149.60 1.00 1.00 1.00 1.00 1木星 778.57 317.83 1 321.33 0.42 11.86 79由上表可知,木星體積、質量巨大,在木星引力作用下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體,使地球免受撞擊,因此被譽為“地球的守護神”,C正確。行星名稱 與太陽的距離/ (×106千米) 質量 體積 自轉周 期/天 公轉周 期/年 已知衛星數/個地球 149.60 1.00 1.00 1.00 1.00 1木星 778.57 317.83 1 321.33 0.42 11.86 79課時對點練(2024·北京海淀區月考)讀圖,完成1~3題。1.小行星帶位于A.地球軌道和火星軌道之間B.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C.木星軌道和土星軌道之間D.金星軌道和地球軌道之間√八大行星繞日公轉軌道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和H海王星。由圖可知,小行星帶位于D火星軌道和E木星軌道之間,故選B。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北京海淀區月考)讀圖,完成1~3題。2.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圖中箭頭顯示了其A.同向性 B.共面性C.近圓性 D.相似性√據圖可知,圖中箭頭表示的是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顯示了行星運動的同向性,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北京海淀區月考)讀圖,完成1~3題。3.與地球相比,金星沒有生命存在的直接原因有①沒有液態水和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②沒有堅硬的地表 ③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 ④體積和質量很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與地球相比,金星沒有生命存在的直接原因是沒有液態水和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①正確;金星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③正確;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與堅硬的地表無關,②錯誤;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被稱為類地行星,體積和質量與地球相差不大,④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3·廣東深圳期末)2022年9月20日,據媒體報道,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某天文學博士預測人類大約在2047年發現地外文明。據此完成4~5題。4.假如在2047年發現外星人,對其描述地球的準確位置為A.屬于太陽系八顆行星之一 B.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第三顆行星C.與太陽距離適中的行星 D.太陽系中溫度適宜的行星太陽系八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第三顆行星”準確描述了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B正確,A、D選項的描述與位置無關,C選項的描述不精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3·廣東深圳期末)2022年9月20日,據媒體報道,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某天文學博士預測人類大約在2047年發現地外文明。據此完成4~5題。5.有外星人存在的星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最可能為A.星球表面由堅硬巖石組成B.有分布廣闊和鹽度適宜的海域C.與恒星距離相對適中D.所圍繞公轉的恒星與太陽相同√適宜的溫度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條件,而適宜的溫度主要是因為日地距離適中,由此可推知,有外星人存在的星球應與恒星距離相對適中,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月全食是由于地球的影子將滿月完全擋住所產生的現象,其發生的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地月系,即丁。故選D。(2024·山西太原月考)11月8日傍晚迎來了2022年的最后一次月全食。下圖為“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此次月全食發生的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A.甲B.乙C.丙D.丁√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山西太原月考)11月8日傍晚迎來了2022年的最后一次月全食。下圖為“天體系統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7.與地球相比,月球上不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原因是①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②沒有液態水 ③體積和質量太小 ④距恒星較近,表面溫度較高 ⑤晝夜溫差過大 ⑥沒有晝夜更替現象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12345678910111213141516與地球相比,月球上不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原因是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沒有液態水、體積和質量太小和晝夜溫差過大,①②③⑤正確;白天月球表面溫度高,夜晚月球表面溫度極低,④錯誤;月球有晝夜更替現象,⑥錯誤。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科學家對“信使號”探測器第三次飛越水星的觀測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動跡象,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氣層中首次發現電離鈣元素。下圖為“太陽系局部圖”,圖中M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讀圖,完成8~9題。8.“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星球是A.M B.NC.P D.Q√由材料可知,M為月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N為水星,P為金星,Q為火星。“信使號”探測器考察的星球是N水星,B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科學家對“信使號”探測器第三次飛越水星的觀測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動跡象,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氣層中首次發現電離鈣元素。下圖為“太陽系局部圖”,圖中M是地球的天然衛星。讀圖,完成8~9題。9.與P、Q相比,地球上形成生命的原因是①太陽光照比較穩定 ②表面溫度適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④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與P金星和Q火星相比,地球上形成生命的原因主要為地球的自身條件,即具有適宜的溫度、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液態水,②④正確;金星和火星也具備地球形成生命的外部條件,即太陽光照比較穩定,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①③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2021年9月下旬開始,受日凌現象的影響,“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間的通信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祝融號”進入約一個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車已恢復與地球間的通信,繼續開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據此完成10~11題。10.日凌期間,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的位置最有可能是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A圖中地球和火星在太陽的同一側,地球會擋住太陽的一部分輻射,此時“祝融號”火星車受到太陽輻射干擾較小,A錯誤;B圖和D圖中火星比地球距離太陽更近,根據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關系可知,B、D錯誤;C圖中火星與地球分別位于太陽的兩側,此時“祝融號”火星車有可能會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產生日凌現象,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根據材料可知,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共面性,當行星位于同一平面時,日凌現象才可能發生,B正確。日凌是指衛星通信信號受到太陽強大輻射干擾的自然現象。2021年9月下旬開始,受日凌現象的影響,“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間的通信出現不穩定甚至中斷,“祝融號”進入約一個月的“休假”期。10月下旬,火星車已恢復與地球間的通信,繼續開展火星地面勘探工作。據此完成10~11題。11.八顆行星繞日公轉特征中,與日凌現象的產生關系最密切的是A.近圓性 B.共面性 C.同向性 D.周期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從恒星“R136a1”的質量來看,其最不可能屬于太陽系,D正確。根據外國媒體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顆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圖右下角最亮處。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據此完成12~13題。12.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屬于A.可觀測宇宙B.銀河系C.河外星系D.太陽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根據外國媒體報道,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顆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圖右下角最亮處。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據此完成12~13題。13.假設用恒星“R136a1”替換太陽的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地球上將很難存在生命 ②地球遭受的紫外線輻射量將減少 ③地球兩極冰川將減少 ④金星將更可能具備產生生命的條件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由材料可知,恒星“R136a1”比太陽還要明亮1 000萬倍,它的質量是太陽的320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假設用恒星“R136a1”替換太陽的位置后,地球在其照射下溫度會升高,兩極冰川會減少;地球將會遭受更加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不利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發展;金星的溫度會更高,更不具備產生生命的條件。①③正確,A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由材料可知,土衛六是土星的一顆衛星,所以選項中包含土衛六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太陽系。故選B。(2024·福建福州期末)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其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它是太陽系第一顆被發現擁有濃厚大氣(98.44%是氮氣)的衛星,而且表面遍布液態烴湖泊(液態烴指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的含碳原子數5~16個的烴類化合物)。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這里是太陽系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據此完成14~15題。14.下列包含土衛六最低級別的天體系統是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可觀測宇宙√12345678910111213141516(2024·福建福州期末)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其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它是太陽系第一顆被發現擁有濃厚大氣(98.44%是氮氣)的衛星,而且表面遍布液態烴湖泊(液態烴指在常溫常壓下呈液態的含碳原子數5~16個的烴類化合物)。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這里是太陽系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據此完成14~15題。15.土衛六可能存在生命的條件與地球最相似的是A.適宜的溫度 B.液態水的存在C.安全的宇宙環境 D.可供呼吸的氧氣√12345678910111213141516土衛六距離太陽相較于地球更遠,溫度與地球差別較大,A錯誤;表面只有液態烴湖泊,沒有液態水,B錯誤;大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不是氧氣,D錯誤;土衛六圍繞土星運行,運行軌道與其他衛星、行星沒有沖突,擁有安全的宇宙環境,C正確。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沖日是指某一行星在繞日公轉過程中運行到與地球、太陽成一條直線的位置,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陽和該行星之間的一種天文現象。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約是地球的1 321倍。2022年9月27日出現木星沖日現象,此時,木星特別明亮。材料二 下圖為木星沖日示意圖。12345678910111213141516材料三 木衛二的組成與類地行星相似。木衛二的表面溫度很低,赤道地區溫度約-160 ℃,兩極地區表面溫度低于-220 ℃,所以表面形成永久凍結的冰層。由于木星存在內部能量源,其冰下深處或擁有液態水。1994年,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光譜儀觀測到,木衛二的表面包裹著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含有氧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推測除木星以外的太陽系各行星中,可能出現沖日現象的行星。答案 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2345678910111213141516(2)據圖和所學知識,推測木星沖日時木星特別明亮的原因。答案 木星體積大,對太陽光的反射強;此時木星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此時木星距離地球最近。答案 不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大氣層極其稀薄;表面溫度極低,生命難以產生和存活;可能存在的液態水位于冰層深處,壓力極大,不適宜生物生存;科學探測并未發現木衛二有生命存在。存在生命。理由:木衛二或存在液態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有大氣層,而且有氧氣存在;木衛二存在內部能量源,可為生命提供能量。(3)木衛二上是否存在生命是長期爭論的話題,請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1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1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1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pptx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2 特殊行星——地球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2 特殊行星——地球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一章 第一節 課時2 特殊行星——地球.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