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0 以內數的讀寫教案一、教學目標學生能夠熟練掌握 100 以內數的讀寫方法,理解每個數位上數字的含義。能根據數的組成在計數器上準確撥珠表示數,加深對 100 以內數的認識。通過數紐扣、在計數器上撥數等活動,經歷 100 以內數的讀寫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二、教學重難點(一)重點掌握 100 以內數的讀寫方法,理解數的組成與讀寫之間的關系。明確不同數位上數字表示的意義。(二)難點借助計數器撥數的過程,深入體會位值制的概念。能靈活運用 100 以內數的讀寫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操作法、討論法相結合。講授法用于講解關鍵知識點;演示法通過展示計數器撥數等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操作法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討論法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展示紐扣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同學們,看這些紐扣,估一估有多少粒紐扣呢?” 讓學生自由發言,說出自己估計的數量。對學生的估計結果進行簡單評價,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通過數紐扣來學習 100 以內數的讀寫。(二)探究新知數紐扣,認識數的組成呈現不同顏色紐扣的圖片引導學生數出每種顏色紐扣的數量,如二十七粒、三十三粒、四十粒。以二十七為例,提問學生:“27 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 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得出 27 是由 2 個十和 7 個一組成的。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分析三十三和四十的組成,即三十三由 3 個十和 3 個一組成,四十由 4 個十組成。借助計數器,學習數的讀寫拿出計數器,向學生介紹計數器的數位,從右邊起依次是個位、十位。在計數器上撥出 27,邊撥邊講解:“有 2 個十,就在十位上撥 2 顆珠子;有 7 個一,就在個位上撥 7 顆珠子。” 然后示范寫 27,強調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寫作:27,讀作:二十七 。讓學生自己在計數器上撥出三十三,教師巡視指導,確保學生撥對。接著請學生說出三十三的寫法和讀法,鞏固讀寫方法。引導學生思考:“33 中的兩個‘3’意思一樣嗎?”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然后請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個位上的 3 表示 3 個一,十位上的 3 表示 3 個十,同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意義不同。在計數器上撥出四十,提問學生:“個位上一顆珠子也沒有,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明白個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個位上寫 0 占位,寫作:40,讀作:四十 ,強調讀數時個位上的 0 不讀。總結 100 以內數的讀寫方法引導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一起總結 100 以內數的寫法: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個位上寫 0 占位。讀法: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如果個位上是 0,就不讀。(三)課堂練習1、填一填,讀一讀:在計數器圖片上給出十位和個位的珠子數量,讓學生填空并讀出相應的數,如(6)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數寫作(62),讀作(六十二) ;(5)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寫作(55),讀作(五十五) 。通過練習,鞏固數的組成與讀寫的聯系。2、寫出下面各數:三十八、五十五、六十三、九十。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書寫錯誤。完成后請學生說一說每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加深對數的理解。3、填一填生活中的數:引導學生思考并填寫與生活相關的數,如我們班有( )名同學,男同學有( )名,女同學有( )名;我國有( )個民族;2024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周年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4、一個兩位數,個位上是 7,十位上是 5,這個數是( );59 的十位上的數是( ),表示( )個( );個位上的數是( ),表示( )個( )。通過這些練習,考查學生對不同數位上數字意義的理解。(四)拓展提升(1、我說你猜:給出條件:“這個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合起來是 9。” 讓學生分組進行猜數游戲,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描述數的特征,其他小組成員猜數。引導學生思考符合條件的所有數,如 81、18、72、27、63、36、54、45、90 。在游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和邏輯思維能力。2、“只用三顆珠子在計數器上表示數,最大的數是多少?最小的數是多少?” 讓學生先自己在計數器模型上嘗試撥珠,然后小組討論。請小組代表展示撥珠過程并說明理由,教師總結:珠子都放在十位上最大,是 30;都放在個位上最小,是 3 。還可以組成 12 和 21 等數,讓學生體會不同數位上珠子數量變化對數值的影響。(五)課堂小結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呢?” 請學生自由發言,分享自己的收獲。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系統總結 100 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數的組成以及不同數位上數字的意義,強調重點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六)布置作業完成作業課件中的相關練習,進一步鞏固 100 以內數的讀寫知識,通過多樣化的練習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課后練習第 4 題,讓學生在課后完成書面作業,教師批改后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講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數紐扣、計數器撥數等活動,學生對 100 以內數的讀寫有了較好的掌握。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在理解不同數位上數字表示的意義時仍存在困難,特別是在解決 “只用三顆珠子在計數器上表示數” 這類拓展問題時,部分學生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對這些難點內容的練習,設計更多有趣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位值制的概念,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小組合作環節,應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