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湘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 期末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湘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 期末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期末檢測試卷二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024·廣東梅州月考)下面左圖示意某位驢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區拍攝的“孤峰殘丘”,右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三類巖石和巖漿,①~⑥代表地質作用。據此完成1~2題。
1.圖中“孤峰殘丘”形成的地質作用的先后次序是(  )
A.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冰川侵蝕
B.外力沉積、流水溶蝕、風力侵蝕
C.外力沉積、地殼抬升、流水溶蝕
D.地殼下沉、冰川沉積、巖漿侵入
2.該地的巖石類型及其地質作用對應正確的是(  )
A.甲—② B.乙—①
C.丙—③ D.丁—④
(2023·廣西桂林期末)為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某校地理教師帶領學生模擬了流水地貌小實驗。實驗步驟:先將顆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勻地鋪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將飲料瓶口對準河道正中,勻速將飲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圖為“流水地貌實驗裝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由實驗可推知(  )
A.甲處為凹岸
B.乙處適宜修建河港
C.丙處適宜發展聚落
D.丁處沖走的沙子最多
4.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模擬河道中(  )
A.顆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運,最后堆積
B.顆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運,最先堆積
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運得越多
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運得越遠
(2023·山東青島期末)下圖是“東亞部分地區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三地緯度大致相同。讀圖,完成5~6題。
5.下列氣候特征中,三地差異最明顯的是(  )
A.氣溫年較差
B.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C.夏季風的風向
D.高溫期與多雨期的時間
6.日本1月0 ℃等溫線與北緯38°緯線基本吻合,而我國東部地區1月0 ℃等溫線與北緯33°緯線基本吻合。說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為主,我國東部以平原為主
B.日本1月南北溫差小,我國東部1月南北溫差大
C.日本受冬季風影響小,我國東部受冬季風影響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氣多,我國東部1月日照時間短
(2024·江蘇南通開學考試)我國某湖泊與河流相通,下圖為“河湖相通處附近兩水文站水位季節變化圖”。完成7~8題。
7.河湖相通處河、湖之間水流速度最快的時間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該湖泊最可能位于(  )
A.江漢平原 B.成都平原
C.渭河平原 D.松嫩平原
(2023·湖北荊州開學考試)下圖示意北極地區(白色區域為陸地)2023年某月(1月或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hPa)。據此完成9~10題。
9.若乙地氣流呈逆時針輻合,則乙地氣壓值是(  )
A.1 005 hPa B.1 010 hPa
C.1 015 hPa D.1 020 hPa
10.圖示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順風順水 ②丙處鋒面可能帶來雨雪天氣 ③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 ④北半球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廣西南寧質檢)下圖為“太平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
11.太平洋海域(  )
A.①洋流受東北信風影響
B.②洋流比流經海域的水溫低,為寒流
C.③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質也相同
D.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均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12.甲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
A.陸地氣溫比較低,導致水汽冷凝
B.氣候炎熱,空氣上升,水汽易凝結
C.暖流流經,使所經地區增溫增濕
D.寒流流經,使當地空氣受冷凝結
(2024·湖北孝感期末)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3~15題。
13.該月最可能是(  )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14.材料所述的徐先生經過的路段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此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B.此月該地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減小
C.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最后一直向東
D.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后減小
(2023·江蘇南通模擬)貝加爾湖(如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 km。據此完成16~17題。
16.貝加爾湖形成于(  )
A.地殼斷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斷河流
17.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且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  )
A.湖區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徑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2023·河南鄭州月考)下面圖1為“我國東北地區長白山北坡自然帶分布圖”,長白山上部還分布有獨特的岳樺林帶(圖2)。讀圖完成18~20題。
18.甲處的自然植被是(  )
A.常綠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
C.熱帶雨林 D.落葉闊葉林
19.圖中岳樺林帶林木稀疏,根系發達,枝干呈匍匐狀生長。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  )
A.土壤深厚,水源充足
B.坡度大,多滑坡
C.氣候寒冷,多大風
D.海拔高,光照弱
20.岳樺林處于當地高山森林和苔原之間的生態過渡帶。研究發現,近年來圖中岳樺林的樹齡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該現象表明(  )
A.林帶在上升 B.苔原帶下移
C.植被演替停止 D.岳樺林種群萎縮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21.(2024·遼寧沈陽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特內里費島是加那利群島中最大的島,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帶。島上地形崎嶇,泰德峰是全島的最高點,屬于典型火山。島上氣候溫和干燥,降水時空差異大。下圖示意特內里費島的位置及地形。
(1)從板塊構造角度說明泰德峰的形成過程。(2分)
(2)簡述特內里費島氣候溫涼的原因。(4分)
(3)分析特內里費島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4分)
22.(2023·湖北孝感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于東非高原,其徑流量主要來自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其中青尼羅河汛期徑流量占尼羅河總徑流量的68%。下圖為尼羅河流域圖。
(1)由圖判斷①河與②湖之間的補給關系,并說明理由。(5分)
(2)從氣壓帶和風帶的角度,分析青尼羅河流域夏季徑流量豐富的原因。(4分)
(3)近年來尼羅河輸沙量不斷減少,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簡述輸沙量減少對尼羅河入海口自然環境的影響。(6分)
23.(2023·江蘇揚州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
下圖為北京時間2022年1月30日20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
(1)在下圖中繪制A、B沿線鋒面剖面示意圖(要求:標注冷暖氣團的名稱及其運動方向)。(4分)
(2)說出該日甲地的天氣特點及成因。(4分)
(3)預測北京未來幾天可能發生的天氣變化。(4分)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
材料一 下面為非洲略圖和維多利亞湖及周邊地質構造示意圖。
材料二 下表示意圖中甲地(海拔1 800 m)1月和7月的氣溫、降水資料。
甲地 1月 7月
月均溫(℃) 18.0 17.9
月均降水量(mm) 58.3 242.3
(1)對比分析,維多利亞湖盆與愛德華湖盆成因上的異同點。(3分)
(2)據表簡述圖中甲地的主要氣候特點并分析原因。(6分)
(3)比較維多利亞湖東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異并說明理由。(4分)
期末檢測試卷二
1.C 2.A [第1題,圖中“孤峰殘丘”是可溶性巖石(以石灰巖為主)在外力的侵蝕、搬運、沉積等作用下固結成巖,后在地殼抬升作用下上升,并受流水溶蝕,形成的喀斯特地貌,C正確。第2題,根據巖石圈物質循環規律可知,三類巖石均能形成巖漿,巖漿通過冷卻凝固只能形成巖漿巖,所以丙為巖漿,丁為巖漿巖。風化物是受外力作用風化產生的,會形成沉積巖,所以甲為沉積巖,乙為變質巖。圖中“孤峰殘丘”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巖屬于沉積巖,對應甲,其形成的地質作用應為指向沉積巖的侵蝕、搬運、沉積等外力作用,對應②,所以A正確。]
3.B 4.C
5.A 6.C [第5題,圖示甲、乙、丙三地緯度位置相當,且都位于歐亞大陸東部,以季風氣候為主,故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夏季風的風向、高溫期與多雨期時間基本一致,B、C、D錯誤;但由于海陸位置的差異,由丙到乙到甲,海洋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故氣溫年較差逐漸增大,A正確。第6題,我國東部距冬季風源地近,受冬季風影響顯著,1月0 ℃等溫線分布緯度較低;而日本是四面環海的島國,且距冬季風源地遠,受冬季風影響小,1月0 ℃等溫線分布緯度較高,C正確;我國東部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熱量條件應比山地好,與題意不符,A錯誤;南北溫差與1月0 ℃等溫線位置關系不大,B錯誤;與日本相比,我國東部氣候的大陸性更強,1月晴朗天氣更多,D錯誤。]
7.C 8.A [第7題,河流與湖泊之間的水位差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時間點③處河流和湖泊之間的水位差最大,水體的補給速度最快,水流速度最快,C正確。第8題,該區域河、湖水位均較高的季節為夏季(5~10月左右),而且在7月左右水位低。隨著鋒面雨帶的季節移動,7、8月鋒面雨帶移動到華北、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常出現“伏旱”天氣,所以該湖泊最可能位于江漢平原,A正確。]
9.B 10.A [第9題,若乙地氣流呈逆時針輻合,說明乙地氣流為氣旋,近地面為低壓中心。圖中兩條相鄰等壓線的差為5 hPa,故乙地氣壓值是1 010 hPa,則B正確。第10題,讀圖可知,此時歐亞大陸北部形成低氣壓,北冰洋上形成高氣壓中心,可推知圖示應為北極地區2023年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此時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為順時針,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為自西南向東北航行,順風順水,①對;丙處位于高壓脊,氣流輻散,不會形成鋒面,②錯;北半球夏季,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③對;北半球夏季氣溫高,對流運動旺盛,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厚,④錯。A正確。]
11.A 12.D [第11題,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北赤道暖流,是在東北信風的作用下形成的,A正確;②是日本暖流,比流經海域的水溫高,B錯誤;③是北太平洋暖流,④是西風漂流(寒流),二者都是在盛行西風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洋流性質不同,C錯誤;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D錯誤。第12題,甲海域位于南美洲西岸,附近有秘魯寒流流經,其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寒流流經,使當地較暖的空氣遇到較冷的洋面之后水汽受冷凝結形成霧,D正確,C錯誤;夏季陸地升溫快,氣溫應較高,A錯誤;甲海域位于南回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控制,水汽不易凝結,B錯誤。]
13.C 14.C 15.B [第13題,該地位于北半球,該地相同時間的太陽高度逐漸降低,說明該月太陽直射點在向南移動。根據材料可知,徐先生下班回家經過同一路段的北京時間為17:50,則該地地方時為18:10,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但向南移動, C正確。第14題,根據上題分析可知,徐先生觀察太陽的時間為當地地方時18:10,太陽應位于西北方向;結合材料可知,行走途中太陽均位于前方,因此徐先生在該路段朝向西北方向行走,又結合圖可知,在下班途中③路段是朝向西北方向,故選C。第15題,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該月是8月,且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8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A錯誤;8月該地晝長不斷變短,因此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減小,B正確;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然后向東南最后再向東北方向,C錯誤;由于8月太陽直射點不斷南移,因此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在8月是不斷減小的,D錯誤。]
16.A 17.C [第16題,貝加爾湖為構造湖,是由地殼斷裂陷落形成低地,周圍河水、雨水匯集形成,故選A。第17題,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 km。湖底沉積巨厚泥沙后,湖泊深度理應變淺,但貝加爾湖湖水深度卻還在不斷加深,說明湖盆底部在加深,C對;湖區降水量加大,將導致入湖徑流增多,進而使入湖泥沙增多,這些因素都會使湖水深度變小,A、B、D錯。]
18.D 19.C 20.A [第18題,長白山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基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故D正確,A、B、C錯誤。第19題,長白山緯度高,且岳樺林位于海拔1 800 m附近,氣溫低,“枝干呈匍匐狀生長”說明該地區氣候寒冷,多大風,C正確;“根系發達”說明土壤貧瘠,必須扎根深處才可能獲得足夠的營養,A錯誤;滑坡對該地區植被的生長影響較小,B錯誤;通常情況下,海拔高,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強,D錯誤。故選C。第20題,圖中岳樺林的樹齡隨海拔升高而降低,說明氣候變暖,岳樺林帶和高山苔原帶向高處移動,岳樺林種群擴張,林帶上升,A正確,B、D錯誤;植被演替是山地垂直地帶性的表現,不會停止,C錯誤。]
21.(1)巖漿沿地殼裂隙噴出地表后,冷卻凝固堆積,最終形成泰德峰。
(2)四面環海,受海洋性氣團影響,冬季溫和,夏季溫涼;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作用明顯。
(3)特內里費島附近海域位于非洲大陸西岸,受離岸風影響,底層冷海水上泛補償,從海洋深處帶來豐富營養物質,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魚類餌料豐富,故漁業資源豐富。
22.(1)①河補給②湖。理由:①河北部是白尼羅河支流的發源地,地勢較高,水流順地勢流向②湖;①河上游年降水量大于②湖;
(2)青尼羅河流域為熱帶草原氣候區,夏季氣壓帶和風帶向北移動,青尼羅河流域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來自印度洋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為西南風,帶來大量濕熱空氣,受到高原地形阻擋,形成豐富的地形雨。
(3)不利影響:尼羅河三角洲灘涂增長速度減慢,海洋作用加強,入海口海岸線侵蝕加劇;海水倒灌加重,地下水礦化度增加,土壤鹽漬化問題更嚴重;河口生態系統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泥沙減少,尼羅河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
有利影響:尼羅河河口淤積減弱,通航能力提高。
23.(1)
(2)晴朗。甲地此時受高氣壓(反氣旋)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氣流;氣流下沉過程中,氣溫升高,水汽不易凝結,形成晴朗天氣。
(3)冷鋒過境時:陰天、大風、降溫、雨雪等天氣。冷鋒過境后: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24.(1)相同點:地殼運動(內力作用)。不同點:維多利亞湖盆巖層向下彎曲,中間新,兩翼老,為向斜谷地;愛德華湖盆因巖層斷裂下陷形成。
(2)特點:年溫差小;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降水季節變化大。
原因:地處赤道附近;海拔高(1 800 m);7月來自海洋的東南風帶來水汽,加上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1月受來自大陸的東北風影響,降水少。
(3)西岸多于東岸。理由:無論是東南風還是東北風,到達西岸前都經過湖面,均受到湖泊的增濕作用;維多利亞湖東岸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共54張PPT)
期末檢測試卷二
(2024·廣東梅州月考)下面左圖示意某位驢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區拍攝的“孤峰殘丘”,右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三類巖石和巖漿,①~⑥代表地質作用。據此完成1~2題。
1.圖中“孤峰殘丘”形成的地質作用的先后次序是
A.巖漿噴出、地殼抬升、冰川侵蝕
B.外力沉積、流水溶蝕、風力侵蝕
C.外力沉積、地殼抬升、流水溶蝕
D.地殼下沉、冰川沉積、巖漿侵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選擇題
圖中“孤峰殘丘”是可溶性巖石(以石灰巖為主)在外力的侵蝕、搬運、沉積等作用下固結成巖,后在地殼抬升作用下上升,并受流水溶蝕,形成的喀斯特地貌,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廣東梅州月考)下面左圖示意某位驢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區拍攝的“孤峰殘丘”,右圖為“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三類巖石和巖漿,①~⑥代表地質作用。據此完成1~2題。
2.該地的巖石類型及其地質作用對應正確的是
A.甲—②
B.乙—①
C.丙—③
D.丁—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據巖石圈物質循環規律可知,三類巖石均能形成巖漿,巖漿通過冷卻凝固只能形成巖漿巖,所以丙為巖漿,丁為巖漿巖。風化物是受外力作用風化產生的,會形成沉積巖,所以甲為沉積巖,乙為變質巖。圖中“孤峰殘丘”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巖屬于沉積巖,對應甲,其形成的地質作用應為指向沉積巖的侵蝕、搬運、沉積等外力作用,對應②,所以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廣西桂林期末)為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某校地理教師帶領學生模擬了流水地貌小實驗。實驗步驟:先將顆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勻地鋪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將飲料瓶口對準河道正中,勻速將飲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圖為“流水地貌實驗裝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由實驗可推知
A.甲處為凹岸
B.乙處適宜修建河港
C.丙處適宜發展聚落
D.丁處沖走的沙子最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曲流處凹岸侵蝕,凸岸堆積。甲處河岸凸向河心為凸岸,
A錯誤;
乙處為凹岸,流水侵蝕作用強,河道深,適宜修建河港,
B正確;
丙處為凹岸,流速快,流水侵蝕作用強,易受洪澇災害影響,不適宜發展聚落,C錯誤;
丁處為下游凸岸,流速慢,流水沉積作用強,泥沙容易沉積,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廣西桂林期末)為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某校地理教師帶領學生模擬了流水地貌小實驗。實驗步驟:先將顆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勻地鋪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將飲料瓶口對準河道正中,勻速將飲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圖為“流水地貌實驗裝置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4.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模擬河道中
A.顆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運,最后堆積
B.顆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運,最先堆積
C.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運得越多
D.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運得越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顆粒最大的沙子不易被侵蝕、搬運,A錯誤;
顆粒最小的沙子容易被侵蝕、搬運,最后堆積,B錯誤;
水量越大,流速越快,侵蝕、搬運作用越強,沙子被搬
運得越多、越遠,C正確;
水流越少,流速越慢,侵蝕、搬運作用越弱,沙子被搬運得越近、越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山東青島期末)下圖是“東亞部分地區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三地緯度大致相同。讀圖,完成5~6題。
5.下列氣候特征中,三地差異最明顯的是
A.氣溫年較差
B.降水量的季節變化
C.夏季風的風向
D.高溫期與多雨期的時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圖示甲、乙、丙三地緯度位置相當,且都位于
歐亞大陸東部,以季風氣候為主,故降水量的
季節變化、夏季風的風向、高溫期與多雨期時
間基本一致,B、C、D錯誤;
但由于海陸位置的差異,由丙到乙到甲,海洋
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故氣溫年較差逐漸增大,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山東青島期末)下圖是“東亞部分地區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三地緯度大致相同。讀圖,完成5~6題。
6.日本1月0 ℃等溫線與北緯38°緯線基本吻合,而我國東部地區1月0 ℃等溫線與北緯33°緯線基本吻合。說明
A.日本地形以山地為主,我國東部以平原為主
B.日本1月南北溫差小,我國東部1月南北溫差大
C.日本受冬季風影響小,我國東部受冬季風影響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氣多,我國東部1月日照時間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我國東部距冬季風源地近,受冬季風影響顯著,
1月0 ℃等溫線分布緯度較低;而日本是四面環
海的島國,且距冬季風源地遠,受冬季風影響
小,1月0 ℃等溫線分布緯度較高,C正確;
我國東部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熱量條件應
比山地好,與題意不符,A錯誤;
南北溫差與1月0 ℃等溫線位置關系不大,B錯誤;
與日本相比,我國東部氣候的大陸性更強,1月晴朗天氣更多,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江蘇南通開學考試)我國某湖泊與河流相通,下圖為“河湖相通處附近兩水文站水位季節變化圖”。完成7~8題。
7.河湖相通處河、湖之間水流速度最快的時間點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河流與湖泊之間的水位差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時間點③處河流和湖泊之間的水位差最大,水體的補給速度最快,水流速度最快,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江蘇南通開學考試)我國某湖泊與河流相通,下圖為“河湖相通處附近兩水文站水位季節變化圖”。完成7~8題。
8.該湖泊最可能位于
A.江漢平原 B.成都平原
C.渭河平原 D.松嫩平原

該區域河、湖水位均較高的季節為夏季(5~10月左右),而且在7月左右水位低。隨著鋒面雨帶的季節移動,7、8月鋒面雨帶移動到華北、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常出現“伏旱”天氣,所以該湖泊最可能位于江漢平原,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湖北荊州開學考試)下圖示意北極地區(白色區域為陸地)2023年某月(1月或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hPa)。據此完成9~10題。
9.若乙地氣流呈逆時針輻合,則乙地氣壓值是
A.1 005 hPa
B.1 010 hPa
C.1 015 hPa
D.1 020 h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若乙地氣流呈逆時針輻合,說明乙地氣流為氣旋,近地面為低壓中心。圖中兩條相鄰等壓線的差為5 hPa,故乙地氣壓值是1 010 hPa,則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湖北荊州開學考試)下圖示意北極地區(白色區域為陸地)2023年某月(1月或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單位:hPa)。據此完成9~10題。
10.圖示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順風順水 
②丙處鋒面可能帶來雨雪天氣 
③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 
④北半球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可知,此時歐亞大陸北部形成低氣壓,北冰洋上形成高氣壓中心,可推知圖示應為北極地區2023年7月某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此時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南亞盛行西南季風,北印度洋季風環流為順時針,至香港的油輪在斯里蘭卡南部為自西南向東北航行,順風順水,①對;
丙處位于高壓脊,氣流輻散,不會形成鋒面,
②錯;
北半球夏季,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場放牧,③對;
北半球夏季氣溫高,對流運動旺盛,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為一年中最厚,④錯。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廣西南寧質檢)如圖為“太平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
11.太平洋海域
A.①洋流受東北信風影響
B.②洋流比流經海域的水溫低,為寒流
C.③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質也相同
D.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均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是北赤道暖流,是在東北信風的作用下形成的,A正確;
②是日本暖流,比流經海域的水溫高,B錯誤;
③是北太平洋暖流,④是西風漂流(寒流),二者都是在盛行西風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洋流性質不同,C錯誤;
中低緯度海區的洋流,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廣西南寧質檢)如圖為“太平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
12.甲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
A.陸地氣溫比較低,導致水汽冷凝
B.氣候炎熱,空氣上升,水汽易凝結
C.暖流流經,使所經地區增溫增濕
D.寒流流經,使當地空氣受冷凝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甲海域位于南美洲西岸,附近有秘魯寒流流經,其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是寒流流經,使當地較暖的空氣遇到較冷的洋面之后水汽受冷凝結形成霧,D正確,C錯誤;
夏季陸地升溫快,氣溫應較高,A錯誤;
甲海域位于南回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控制,水汽不易凝結,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湖北孝感期末)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3~15題。
13.該月最可能是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該地位于北半球,該地相同時間的太陽高度逐漸降低,說明該月太陽直射點在向南移動。根據材料可知,徐先生下班回家經過同一路段的北京時間為17:50,則該地地方時為18:10,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但向南移動, 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湖北孝感期末)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3~15題。
14.材料所述的徐先生經過的路段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據上題分析可知,徐先生觀察太陽的時間為當地地方時18:10,太陽應位于西北方向;結合材料可知,行走途中太陽均位于前方,因此徐先生在該路段朝向西北方向行走,又結合圖可知,在下班途中③路段是朝向西北方向,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4·湖北孝感期末)徐先生在下班途中發現,某月每天17:50(北京時間)經過同一路段時,太陽均位于前方,且該月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下圖示意徐先生從公司到家的下班路線。據此完成13~15題。
15.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此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長、夜漸短
B.此月該地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減小
C.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最后一直向東
D.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后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該月是8月,且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8月該地晝長夜短且晝漸短、夜漸長,A錯誤;
8月該地晝長不斷變短,因此日出東偏北的角度減小,B正確;
從家到公司先向東北然后向東南最后再向東北方向,C錯誤;
由于8月太陽直射點不斷南移,因此當地正午太陽高度在8月是不斷減小的,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江蘇南通模擬)貝加爾湖(如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 km。據此完成16~17題。
16.貝加爾湖形成于
A.地殼斷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斷河流

貝加爾湖為構造湖,是由地殼斷裂陷落形成低地,周圍河水、雨水匯集形成,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江蘇南通模擬)貝加爾湖(如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監測表明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 km。據此完成16~17題。
17.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且湖水深度還在加大,說明
A.湖區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徑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貝加爾湖湖底沉積物巨厚,可達8 km。湖底沉積巨厚泥沙后,湖泊深度理應變淺,但貝加爾湖湖水深度卻還在不斷加深,說明湖盆底部在加深,C對;
湖區降水量加大,將導致入湖徑流增多,進而使入湖泥沙增多,這些因素都會使湖水深度變小,A、B、D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河南鄭州月考)右面圖1為“我國東北地區長白山北坡自然帶分布圖”,長白山上部還分布有獨特的岳樺林帶(圖2)。讀圖完成18~20題。
18.甲處的自然植被是
A.常綠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
C.熱帶雨林
D.落葉闊葉林

長白山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基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故D正確,A、B、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河南鄭州月考)右面圖1為“我國東北地區長白山北坡自然帶分布圖”,長白山上部還分布有獨特的岳樺林帶(圖2)。讀圖完成18~20題。
19.圖中岳樺林帶林木稀疏,根系發達,枝干呈匍匐狀生長。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
A.土壤深厚,水源充足
B.坡度大,多滑坡
C.氣候寒冷,多大風
D.海拔高,光照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長白山緯度高,且岳樺林位于海拔1 800 m附近,氣溫低,“枝干呈匍匐狀生長”說明該地區氣候寒冷,多大風,C正確;
“根系發達”說明土壤貧瘠,必須扎根深處才可能獲得足夠的營養,A錯誤;
滑坡對該地區植被的生長影響較小,B錯誤;
通常情況下,海拔高,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強,D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3·河南鄭州月考)右面圖1為“我國東北地區長白山北坡自然帶分布圖”,長白山上部還分布有獨特的岳樺林帶(圖2)。讀圖完成18~20題。
20.岳樺林處于當地高山森林和苔原之間的生態過渡帶。研究發現,近年來圖中岳樺林的樹齡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該現象表明
A.林帶在上升 B.苔原帶下移
C.植被演替停止 D.岳樺林種群萎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圖中岳樺林的樹齡隨海拔升高而降低,說明氣候變暖,岳樺林帶和高山苔原帶向高處移動,岳樺林種群擴張,林帶上升,A正確,B、D錯誤;
植被演替是山地垂直地帶性的表現,不會停止,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2024·遼寧沈陽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內里費島是加那利群島中最大的島,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帶。島上地形崎嶇,泰德峰是全島的最高點,屬于典型火山。島上氣候溫和干燥,降水時空差異大。如圖示意特內里費島的位置及地形。
(1)從板塊構造角度說明泰德峰的形成過程。
非選擇題
答案 巖漿沿地殼裂隙噴出地表后,冷卻凝固堆積,最終形成泰德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2024·遼寧沈陽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內里費島是加那利群島中最大的島,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帶。島上地形崎嶇,泰德峰是全島的最高點,屬于典型火山。島上氣候溫和干燥,降水時空差異大。如圖示意特內里費島的位置及地形。
(2)簡述特內里費島氣候溫涼的原因。
答案 四面環海,受海洋性氣團影響,冬季溫和,夏季溫涼;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作用明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2024·遼寧沈陽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特內里費島是加那利群島中最大的島,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帶。島上地形崎嶇,泰德峰是全島的最高點,屬于典型火山。島上氣候溫和干燥,降水時空差異大。如圖示意特內里費島的位置及地形。
(3)分析特內里費島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
答案 特內里費島附近海域位于非洲大陸西岸,受離岸風影響,底層冷海水上泛補償,從海洋深處帶來豐富營養物質,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魚類餌料豐富,故漁業資源豐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2023·湖北孝感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發源于東非高原,其徑流量主要來自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其中青尼羅河汛期徑流量占尼羅河總徑流量的68%。如圖為尼羅河流域圖。
(1)由圖判斷①河與②湖之間的補給關系,并說明理由。
答案 ①河補給②湖。理由:①河北部是白尼羅河支流的發源地,地勢較高,水流順地勢流向②湖;①河上游年降水量大于②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從氣壓帶和風帶的角度,分析青尼羅河流域夏季徑流量豐富的原因。
答案 青尼羅河流域為熱帶草原氣候區,夏季氣壓帶和風帶向北移動,青尼羅河流域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來自印度洋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為西南風,帶來大量濕熱空氣,受到高原地形阻擋,形成豐富的地形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近年來尼羅河輸沙量不斷減少,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簡述輸沙量減少對尼羅河入海口自然環境的影響。
答案 不利影響:尼羅河三角洲灘涂增長速度減慢,海洋作用加強,入海口海岸線侵蝕加劇;海水倒灌加重,地下水礦化度增加,土壤鹽漬化問題更嚴重;河口生態系統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泥沙減少,尼羅河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
有利影響:尼羅河河口淤積減弱,通航能力提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2023·江蘇揚州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如圖為北京時間2022年1月30日20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
(1)在下圖中繪制A、B沿線鋒面剖面示意圖(要求:標注冷暖氣團的名稱及其運動方向)。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2023·江蘇揚州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如圖為北京時間2022年1月30日20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
(2)說出該日甲地的天氣特點及成因。
答案 晴朗。甲地此時受高氣壓(反氣旋)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氣流;氣流下沉過程中,氣溫升高,水汽不易凝結,形成晴朗天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2023·江蘇揚州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如圖為北京時間2022年1月30日20時亞洲局部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
(3)預測北京未來幾天可能發生的天氣變化。
答案 冷鋒過境時:陰天、大風、降溫、雨雪等天氣。冷鋒過境后: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面為非洲略圖和維多利亞湖及周邊地質構造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材料二 下表示意圖中甲地(海拔1 800 m)1月和7月的氣溫、降水資料。
甲地 1月 7月
月均溫(℃) 18.0 17.9
月均降水量(mm) 58.3 24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對比分析,維多利亞湖盆與愛德華湖盆成因上的異同點。
答案 相同點:地殼運動(內力作用)。不同點:維多利亞湖盆巖層向下彎曲,中間新,兩翼老,為向斜谷地;愛德華湖盆因巖層斷裂下陷形成。
甲地 1月 7月
月均溫(℃) 18.0 17.9
月均降水量(mm) 58.3 24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圖可判斷,維多利亞湖盆巖層向下彎曲,中間新、兩翼老,為向斜谷地;愛德華湖盆巖層斷裂下陷,都是地殼運動形成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據表簡述圖中甲地的主要氣候特點并分析原因。
答案 特點:年溫差小;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降水季節變化大。
原因:地處赤道附近;海拔高
(1 800 m);7月來自海洋的東南風帶來水汽,加上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1月受來自大陸的東北風影響,降水少。
甲地 1月 7月
月均溫(℃) 18.0 17.9
月均降水量(mm) 58.3 24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由圖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大陸東岸、北印度洋的西岸,受季風影響,7月來自海洋的東南風帶來水汽,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多;1月受來自大陸的東北風影響,降水少。由圖和表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年溫差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比較維多利亞湖東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異并說明理由。
答案 西岸多于東岸。理由:無論是東南風還是東北風,到達西岸前都經過湖面,均受到湖泊的增濕作用;維多利亞湖東岸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
甲地 1月 7月
月均溫(℃) 18.0 17.9
月均降水量(mm) 58.3 24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受地形影響,維多利亞湖東岸位于巴蒂安山背風坡,降水少,而到達西岸的風因為湖泊的增濕作用,降水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文化| 滦南县| 晋城| 塔城市| 云霄县| 江门市| 石阡县| 囊谦县| 景东| 江北区| 山西省| 阿克苏市| 辉县市| 井研县| 武义县| 龙里县| 吴忠市| 东安县| 江门市| 焉耆| 卓资县| 道孚县| 乐亭县| 板桥市| 和林格尔县| 东海县| 四子王旗| 辉南县| 介休市| 平武县| 神农架林区| 新密市| 呈贡县| 永吉县| 乐安县| 乌海市| 苗栗县| 彭水| 扶风县|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