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四(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浙江寧波期末)圖甲示意我國東部某河流的一段,圖乙示意圖甲中該河段上E、F兩水文站多年月平均流量的變化。讀圖完成1~2題。1.圖甲中該河段河水的流向是( )A.自西南向東北 B.自東北向西南C.自西向東 D.自東向西2.E水文站觀測的河流流量有兩個峰值,這兩個峰值出現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下水補給、梅雨B.梅雨、臺風C.季節性積雪融水、季節降水D.季節性積雪融水、臺風(2023·寧夏銀川月考)下圖為“我國西北地區某河流補給示意圖”,該河流有多種水源補給,總的來看,雨水補給占優勢,但不同季節,各種補給的相對量是變化的。據此完成3~4題。3.①②③④中,表示雨水補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以②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 )A.春季 B.夏季C.雨季 D.全年(2023·江蘇南京期末)讀“某海域洋流分布圖”,完成5~6題。5.對圖中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風是( )A.東北信風B.東南信風C.北半球西北風D.南半球西南風6.關于圖中①②③④四個洋流對沿岸陸地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①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雨林氣候所跨經度范圍廣B.在②洋流影響下,大陸沿岸地區形成熱帶草原氣候C.受③洋流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D.受④洋流影響的海區形成世界著名大漁場(2024·河南許昌期末)讀“世界局部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7~9題。7.下列關于圖中實線所示洋流的最主要形成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洋東部海區海水減少造成B.本海區主要盛行西風所致C.大洋東部海區海水增多造成D.本海區主要盛行信風所致8.下列關于拉布拉多半島沿岸與卑爾根的敘述,正確的是( )A.拉布拉多半島北部沿岸受寒流影響,氣溫較低,形成冷濕環境,利于闊葉林生長B.拉布拉多半島東南部附近海域受寒流影響,冷海水上泛,形成圖示區域內最大漁場C.卑爾根緯度高于60°N,但受洋流影響,附近形成了以森林為主的自然景觀D.卑爾根因受寒流影響,氣溫低于同緯度大陸東岸地區9.若某些年份,圖示海洋的低緯度海區東部海水持續增溫,則下列情況最有可能出現的是( )A.圖中實線所示洋流實力增強B.低緯度海區東岸更加干燥C.美國東南部沿海降水減少D.美國東南部沿海水溫上升下圖示意全球能量盈余區與虧損區隨緯度分布情況。讀圖,回答10~11題。10.3個區的關系是( )A.虧損區1、3蘊含能量的多少等同于盈余區2B.虧損區1、3在地球上的面積大小等同于盈余區2C.盈余區2蘊含的能量,可以被輸送到虧損區1、3D.虧損區1、3蘊含的能量,不可能被輸送至盈余區211.若全球氣候變暖,則( )A.大氣環流強度增大 B.水循環徹底逆轉C.地殼物質循環不變 D.全球氣候類型徹底改變(2023·浙江湖州長興中學校考)下圖為“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13題。12.甲洋流勢力比乙洋流強,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大氣環流C.海陸輪廓 D.海陸位置13.甲洋流勢力比乙洋流強,其對應的地理環境表現正確的是( )A.歐洲氣候普遍溫暖濕潤B.南美洲沙漠面積相對較小C.北美洲缺失溫帶季風氣候D.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廣闊(2023·浙江麗水期末)沃克環流是太平洋東西兩側表層水溫差異形成的大氣熱力環流。下圖為“沃克環流示意圖”。完成14~15題。14.當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發生時,沃克環流分別( )A.減弱、減弱 B.加強、減弱C.減弱、加強 D.加強、加強15.當沃克環流較強時( )A.南美洲太平洋沿岸降水多B.澳大利亞東岸山火發生頻率較高C.我國南方容易出現洪澇D.秘魯沿岸上升補償流較強(2023·江蘇華羅庚中學月考)頭道拐所在地區風、水兩種外營力活躍。該河段支流眾多,冬春季節有凌汛。圖1為“頭道拐水文站位置示意圖”,圖2為“頭道拐水文站多年平均徑流量和輸沙量年內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16~17題。16.頭道拐水文站不同月份徑流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3月,高山冰雪融水補給量大B.5月,農業生產耗水量小C.8月,上游河段解凍補給量大D.9月,上游河段來水量大17.頭道拐水文站輸沙量最大的季節及主要原因正確的是( )A.春季 泥沙淤積 B.夏季 風沙入黃C.秋季 流水沖刷 D.冬季 河岸崩塌(2024·山西呂梁期末)海洋熱浪是指某海域表層海水異常增溫,并持續5天或以上的現象。研究發現,海—氣相互作用是海洋熱浪形成的機制,海水異常增溫與大氣運動、海水運動有關。近年來,海洋熱浪發生愈加頻繁,升溫更強烈,每次持續時間更長,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負面影響也相對更高。據此完成18~20題。18.海洋熱浪易形成于夏季的( )A.冷鋒過境日 B.低壓控制期C.暖鋒過境日 D.高壓控制期19.近年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洋熱浪發生的頻次和持續時間明顯增加,下列屬于該海域海洋熱浪形成的條件是( )A.海水吸熱減少B.赤道上升流增強C.東南信風減弱D.秘魯沿岸流增強20.海洋熱浪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有( )A.海草密度增加B.魚類遠距離遷移C.海區風力增強D.生物多樣性增加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2023·福建莆田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青藏高原的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同時也是重要的泥沙輸移介質。徑流深是指徑流總量與流域面積的比值。下表為長江源和黃河源的基本信息。河流 水文站 海拔(m) 多年凍土面積占比(%) 年降水量(mm) 年徑流量(10m8) 年徑流深(mm) 年輸沙量(105t) 河道坡降(%)黃河源 唐乃亥 2 770 37 576 201.5 178 119.9 0.104長江源 直門達 3 546 96 421 132.1 92 98.9 0.164 注:水文站以上河段為該河的河源。(1)與黃河源相比,說出長江源的水文特征。(4分)(2)青藏高原的年徑流深與年降水量、多年凍土面積占比相關性最高。分別說出其相關性,并分析原因。(4分)(3)有人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青藏高原的河流輸沙量呈增加趨勢。你是否支持?請說出理由。(6分)22.(2024·貴州貴陽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白令海峽處海水常年向南流,影響著沿岸的氣候和地理環境。下圖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況。圖中阿留申群島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座小火山島組成。因附近事故多發而被稱為“魔鬼海”。(1)說明a、b洋流性質及對沿岸氣候的影響。(4分)(2)分析白令海峽處洋流向南流的原因。(4分)(3)圖中阿留申群島常年多霧,說明原因。(4分)23.(2023·山東濟寧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水溫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下圖為2022年10月太平洋表層水溫距平分布(單位:℃)示意圖。圖中顯示熱帶中、東太平洋大部分表層水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分析圖中甲海域海—氣之間的相互作用。(4分)(2)推測并說明乙海域海—氣相互作用給澳大利亞東部帶來的氣象災害。(6分)24.(2023·安徽蚌埠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海—氣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海水溫度異常,大氣環流也會異常,甚至出現極端事件。當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海溫距平高于0.5 ℃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當該海域海溫距平低于-0.5 ℃且持續5個月以上,則出現拉尼娜現象。圖1示意2017~2020年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海溫距平變化情況,圖2示意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和西岸的大氣環流。(1)在圖2中標注箭頭示意拉尼娜現象出現時太平洋東岸和西岸的大氣環流。拉尼娜現象發生時,我國冬季氣溫異常________,北方夏季可能會出現__________(填“干旱”或“洪澇”)災害。(6分)(2)指出圖1中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具體時間段,說明當時秘魯海域海—氣作用的主要變化特征。(4分)(3)強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說出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可能引發的自然災害并分析原因。(4分)章末檢測試卷四1.C 2.B [第1題,由圖可知,與E水文站相比,F水文站的流量曲線較平緩,很可能是因經過了湖泊的調蓄作用,故F水文站應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流應由E流向F,結合圖示指向標,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第2題,該河流的流量峰值分別出現在6月和9月,判斷該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國長江下游地區,該地區在6月和9月分別受梅雨和臺風影響,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變大,出現峰值。]3.A 4.B [第3題,結合材料可知,圖示地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降水較多,冬季降水少,雨水補給占優勢。①補給的季節變化大,且夏季補給比例最高,應為雨水補給,A正確;②補給雖然也集中在夏季,但補給比例小,且相對①而言變化較和緩,應為冰川融水補給;③補給比例最小,且相對穩定,應為地下水補給;④補給比例在春季最高,夏秋季基本沒有,應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故選A。第4題,根據上題判斷可知,②為冰川融水補給,冰川受氣溫影響,夏季融化,補給量大,因此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一般出現在夏季,故選B。]5.B 6.C [第5題,根據圖中的經緯度可知,該海區位于太平洋,由于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所以位于南半球中低緯海區,A、C錯誤;南半球太平洋中低緯環流受東南信風和盛行西風影響,南半球盛行西風為西北風,B正確,D錯誤。故選B。第6題,①洋流為秘魯寒流,在①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緯度范圍廣,A錯;②洋流為南赤道暖流,熱帶草原氣候與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有關,與洋流無關,B錯;③洋流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受其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C對;洋流④為西風漂流,與漁場形成無關,D錯。]7.B 8.C 9.C [第7題,盛行風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動力, 圖中實線所示洋流為北大西洋暖流,地處西風帶,受盛行西風影響形成,B項正確。第8題,拉布拉多半島沿岸主要受拉布拉多寒流影響,氣溫和濕度都較低,不利于闊葉林生長;拉布拉多半島東南部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匯,海底營養物質上泛,形成圖示區域內最大漁場;卑爾根緯度高于60°N,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的影響,附近形成了以森林為主的自然景觀;卑爾根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的影響,氣溫高于同緯度大陸東岸地區。第9題,若某些年份,圖示海洋的低緯度海區東部海水持續增溫,北赤道暖流勢力減弱,那么墨西哥灣暖流與北大西洋暖流的勢力都會減弱;受低緯度海區東部海水持續增溫的影響,空氣受熱上升,東岸會變得比較濕潤;由于墨西哥灣暖流減弱,輸送到美國東南部的熱量會減少,所以美國東南部沿海的水溫會較常年偏低,氣流下沉,降水減少。]10.C 11.A [第10題,低緯度地區可通過大氣環流、大洋環流等方式向高緯度地區輸送余熱,盈余區2蘊含的能量,可以被輸送到虧損區1、3,故C正確。第11題,全球氣候變暖后,大氣環流強度可能增大,A正確;水循環會發生變化,但不會徹底逆轉,B錯誤;地殼物質循環也會發生變化,C錯誤;全球氣候變暖,不會造成氣候類型徹底改變,D錯誤。]12.C 13.A [第12題,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受海陸輪廓影響,南赤道洋流一部分流向墨西哥灣暖流,墨西哥灣海域封閉、水溫高等導致墨西哥灣暖流勢力強大,補充巴西暖流的南赤道暖流減弱,所以巴西暖流勢力較弱,C正確。第13題,墨西哥灣暖流勢力強,導致北大西洋暖流勢力強,增溫增濕效果顯著,最終導致歐洲氣候普遍溫暖濕潤,A正確;巴西暖流弱,增溫增濕效果差,并不會使南美洲的沙漠面積縮小,B錯誤;北美洲缺失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較小有關,和洋流關系不大,C錯誤;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廣闊主要是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與巴西暖流關系不大,D錯誤。]14.C 15.D16.D 17.C [第16題,讀圖可知,3月,興道拐水文站上游河段凌汛期結束,上游河段解凍,補給量大,A錯誤;5月,農業生產耗水量大,B錯誤;8月,進入雨季降水量較大,C錯誤;9月,上游河段來水量大,D正確。第17題,讀圖可知,頭道拐水文站輸沙最較大的季節是秋季,主要原因是河流徑流量大,流水侵蝕作用強,水土流失嚴重,河流輸沙量最大,C正確。]18.D 19.C 20.B [第18題,冷鋒過境時間較短且屬于降溫天氣,排除A;低壓系統控制期易產生降水,不會出現異常增溫的現象,排除B;暖鋒過境會形成長時間的陰雨天氣,降低到達海洋表面的太陽輻射,排除C;高壓控制期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會導致表層海水升溫較快,D正確。第19題,近年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洋熱浪發生的頻次和持續時間明顯增加,其原因是該地區降水少,晴朗天氣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而東南信風的減弱使該海域上升冷水流減弱,海水溫度升高,使海洋熱浪發生的頻次和持續時間明顯增加,C正確;海水吸熱受海水的物理性質影響,不會發生改變,排除A;赤道上升流增強會降低海水表面溫度,排除B;秘魯沿岸流屬于寒流,其增強能夠降低海洋表層溫度,排除D。第20題,海洋熱浪會導致海水溫度升高,致使海洋生物不適應溫度變化而死亡或遷移,B正確,排除A、D;海洋熱浪主要受高壓影響而形成,高壓氣團控制下風力較小,排除C。]21.(1)與黃河源相比,長江源年徑流量較小;結冰期較長;汛期較短;落差較大或流速較快;含沙量較小。(2)年徑流深與年降水量呈正相關,因為年降水量越多,河流年徑流量越多,年徑流深越大;年徑流深與多年凍土面積占比呈負相關,因為多年凍土面積占比越高,固態水占比越多,河流年徑流量越少,年徑流深越小。(3)支持。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河段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氣溫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加,地表徑流量增加,攜沙量增加,河流的輸沙量增加。且青藏高原凍土面積廣,氣溫升高,凍土退化,地表物質疏松,易受侵蝕,河流的輸沙量增加。或不支持。青藏高原植被覆蓋率低,隨著氣溫升高,冰雪融水增加,地表植被覆蓋率升高,河流的含沙量減少,故河流的輸沙量減少。且青藏高原凍土面積廣,氣溫升高,凍土退化,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河流的輸沙量減少。22.(1)a為寒流,b為暖流。a洋流導致沿岸地區年均溫較低,年降水量減少(降溫減濕);b洋流導致沿岸地區年均溫較高,年降水量增加(增溫增濕)。(2)北冰洋沿岸入海河流多、冰川融水量大,導致水位高于白令海峽南側海區;極地東風由較高緯度吹向較低緯度,導致北冰洋沿岸水位升高;北太平洋暖流引起西太平洋海水水位下降,導致北部的千島寒流進行補充,故白令海峽處洋流向南流。(3)有暖流流經,海水水溫升高,蒸發作用加強,阿留申群島附近水汽充足;阿留申群島多火山活動,地熱釋放的熱能與北下冷空氣相遇,凝結形成海霧。23.(1)甲海域表層水溫負距平,說明海洋水溫較往年偏低,向大氣輸送熱量少;蒸發量少,海洋向大氣輸送水汽少;下沉氣流更強烈,大氣降水少,海—氣間水分、熱量交換不活躍。(2)乙海域表層水溫正距平,說明海洋水溫較往年偏高,向大氣輸送熱量更多;蒸發量更大,海洋向大氣輸送水汽更多;上升氣流更強烈,大氣降水更豐富,給澳大利亞東部帶來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24.(1)偏低 洪澇(2)2019年2~6月;秘魯海域水溫上升,海洋向大氣輸送的熱能增加;蒸發加劇,海洋向大氣輸送更多的水汽;空氣濕度增大,降水增多等。(3)引發旱災。原因:強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海水溫度距平低,下沉氣流增多,降水減少,引發旱災。(共49張PPT)章末檢測試卷四第四章(2024·浙江寧波期末)圖甲示意我國東部某河流的一段,圖乙示意圖甲中該河段上E、F兩水文站多年月平均流量的變化。讀圖完成1~2題。1.圖甲中該河段河水的流向是A.自西南向東北 B.自東北向西南C.自西向東 D.自東向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由圖可知,與E水文站相比,F水文站的流量曲線較平緩,很可能是因經過了湖泊的調蓄作用,故F水文站應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流應由E流向F,結合圖示指向標,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浙江寧波期末)圖甲示意我國東部某河流的一段,圖乙示意圖甲中該河段上E、F兩水文站多年月平均流量的變化。讀圖完成1~2題。2.E水文站觀測的河流流量有兩個峰值,這兩個峰值出現的原因最可能是A.地下水補給、梅雨B.梅雨、臺風C.季節性積雪融水、季節降水D.季節性積雪融水、臺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該河流的流量峰值分別出現在6月和9月,判斷該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國長江下游地區,該地區在6月和9月分別受梅雨和臺風影響,降水量大,河流水量變大,出現峰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寧夏銀川月考)如圖為“我國西北地區某河流補給示意圖”,該河流有多種水源補給,總的來看,雨水補給占優勢,但不同季節,各種補給的相對量是變化的。據此完成3~4題。3.①②③④中,表示雨水補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結合材料可知,圖示地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降水較多,冬季降水少,雨水補給占優勢。①補給的季節變化大,且夏季補給比例最高,應為雨水補給,A正確;②補給雖然也集中在夏季,但補給比例小,且相對①而言變化較和緩,應為冰川融水補給;③補給比例最小,且相對穩定,應為地下水補給;④補給比例在春季最高,夏秋季基本沒有,應為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故選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寧夏銀川月考)如圖為“我國西北地區某河流補給示意圖”,該河流有多種水源補給,總的來看,雨水補給占優勢,但不同季節,各種補給的相對量是變化的。據此完成3~4題。4.以②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出現在A.春季 B.夏季C.雨季 D.全年√根據上題判斷可知,②為冰川融水補給,冰川受氣溫影響,夏季融化,補給量大,因此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一般出現在夏季,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江蘇南京期末)讀“某海域洋流分布圖”,完成5~6題。5.對圖中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風是A.東北信風 B.東南信風C.北半球西北風 D.南半球西南風√根據圖中的經緯度可知,該海區位于太平洋,由于洋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所以位于南半球中低緯海區,A、C錯誤;南半球太平洋中低緯環流受東南信風和盛行西風影響,南半球盛行西風為西北風,B正確,D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江蘇南京期末)讀“某海域洋流分布圖”,完成5~6題。6.關于圖中①②③④四個洋流對沿岸陸地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①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雨林氣候所跨經度范圍廣B.在②洋流影響下,大陸沿岸地區形成熱帶草原氣候C.受③洋流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D.受④洋流影響的海區形成世界著名大漁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①洋流為秘魯寒流,在①洋流影響下,沿岸熱帶沙漠氣候所跨緯度范圍廣,A錯;②洋流為南赤道暖流,熱帶草原氣候與氣壓帶和風帶的交替控制有關,與洋流無關,B錯;③洋流為東澳大利亞暖流,受其影響,大陸東部降水增加,C對;洋流④為西風漂流,與漁場形成無關,D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許昌期末)讀“世界局部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7~9題。7.下列關于圖中實線所示洋流的最主要形成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A.大洋東部海區海水減少造成B.本海區主要盛行西風所致C.大洋東部海區海水增多造成D.本海區主要盛行信風所致√盛行風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動力, 圖中實線所示洋流為北大西洋暖流,地處西風帶,受盛行西風影響形成,B項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許昌期末)讀“世界局部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7~9題。8.下列關于拉布拉多半島沿岸與卑爾根的敘述,正確的是A.拉布拉多半島北部沿岸受寒流影響, 氣溫較低,形成冷濕環境,利于闊 葉林生長B.拉布拉多半島東南部附近海域受寒 流影響,冷海水上泛,形成圖示區域內最大漁場C.卑爾根緯度高于60°N,但受洋流影響,附近形成了以森林為主的自然景觀D.卑爾根因受寒流影響,氣溫低于同緯度大陸東岸地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拉布拉多半島沿岸主要受拉布拉多寒流影響,氣溫和濕度都較低,不利于闊葉林生長;拉布拉多半島東南部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匯,海底營養物質上泛,形成圖示區域內最大漁場;卑爾根緯度高于60°N,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的影響,附近形成了以森林為主的自然景觀;卑爾根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的影響,氣溫高于同緯度大陸東岸地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河南許昌期末)讀“世界局部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回答7~9題。9.若某些年份,圖示海洋的低緯度海區東部海水持續增溫,則下列情況最有可能出現的是A.圖中實線所示洋流實力增強B.低緯度海區東岸更加干燥C.美國東南部沿海降水減少D.美國東南部沿海水溫上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若某些年份,圖示海洋的低緯度海區東部海水持續增溫,北赤道暖流勢力減弱,那么墨西哥灣暖流與北大西洋暖流的勢力都會減弱;受低緯度海區東部海水持續增溫的影響,空氣受熱上升,東岸會變得比較濕潤;由于墨西哥灣暖流減弱,輸送到美國東南部的熱量會減少,所以美國東南部沿海的水溫會較常年偏低,氣流下沉,降水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圖示意全球能量盈余區與虧損區隨緯度分布情況。讀圖,回答10~11題。10.3個區的關系是A.虧損區1、3蘊含能量的多少等同于 盈余區2B.虧損區1、3在地球上的面積大小等同于盈余區2C.盈余區2蘊含的能量,可以被輸送到虧損區1、3D.虧損區1、3蘊含的能量,不可能被輸送至盈余區2√低緯度地區可通過大氣環流、大洋環流等方式向高緯度地區輸送余熱,盈余區2蘊含的能量,可以被輸送到虧損區1、3,故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如圖示意全球能量盈余區與虧損區隨緯度分布情況。讀圖,回答10~11題。11.若全球氣候變暖,則A.大氣環流強度增大B.水循環徹底逆轉C.地殼物質循環不變D.全球氣候類型徹底改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全球氣候變暖后,大氣環流強度可能增大,A正確;水循環會發生變化,但不會徹底逆轉,B錯誤;地殼物質循環也會發生變化,C錯誤;全球氣候變暖,不會造成氣候類型徹底改變,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浙江湖州長興中學校考)下圖為“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13題。12.甲洋流勢力比乙洋流強,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A.太陽輻射 B.大氣環流C.海陸輪廓 D.海陸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受海陸輪廓影響,南赤道洋流一部分流向墨西哥灣暖流,墨西哥灣海域封閉、水溫高等導致墨西哥灣暖流勢力強大,補充巴西暖流的南赤道暖流減弱,所以巴西暖流勢力較弱,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浙江湖州長興中學校考)下圖為“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13題。13.甲洋流勢力比乙洋流強,其對應的地理環境表現正確的是A.歐洲氣候普遍溫暖濕潤B.南美洲沙漠面積相對較小C.北美洲缺失溫帶季風氣候D.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廣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墨西哥灣暖流勢力強,導致北大西洋暖流勢力強,增溫增濕效果顯著,最終導致歐洲氣候普遍溫暖濕潤,A正確;巴西暖流弱,增溫增濕效果差,并不會使南美洲的沙漠面積縮小,B錯誤;北美洲缺失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較小有關,和洋流關系不大,C錯誤;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廣闊主要是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與巴西暖流關系不大,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浙江麗水期末)沃克環流是太平洋東西兩側表層水溫差異形成的大氣熱力環流。如圖為“沃克環流示意圖”。完成14~15題。14.當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發生時,沃克環流分別A.減弱、減弱 B.加強、減弱C.減弱、加強 D.加強、加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東南信風減弱導致秘魯寒流減弱,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偏高,西太平洋海水溫度偏低,從而使沃克環流減弱;當拉尼娜現象發生時,東南信風加強導致秘魯寒流增強,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偏低,西太平洋海水溫度偏高,從而使沃克環流加強,故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浙江麗水期末)沃克環流是太平洋東西兩側表層水溫差異形成的大氣熱力環流。如圖為“沃克環流示意圖”。完成14~15題。15.當沃克環流較強時A.南美洲太平洋沿岸降水多B.澳大利亞東岸山火發生頻率較高C.我國南方容易出現洪澇D.秘魯沿岸上升補償流較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結合上題可知,沃克環流較強時,易發生拉尼娜現象,離岸的東南信風加強,秘魯沿岸上升補償流較強,D正確;由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東南信風為陸風,較為干燥,秘魯寒流較強增大了降溫減濕的幅度,降水更少,A錯誤;沃克環流加強,使得更多暖海水向西太平洋輸送,澳大利亞東岸上升氣流加強,易形成多雨天氣,不易發生山火,B錯誤;沃克環流加強,導致熱帶西太平洋海溫偏高,副熱帶高氣壓偏強,我國雨帶偏北,易出現南旱北澇,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江蘇華羅庚中學月考)頭道拐所在地區風、水兩種外營力活躍。該河段支流眾多,冬春季節有凌汛。圖1為“頭道拐水文站位置示意圖”,圖2為“頭道拐水文站多年平均徑流量和輸沙量年內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16~17題。16.頭道拐水文站不同月份徑流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3月,高山冰雪融水補給量大B.5月,農業生產耗水量小C.8月,上游河段解凍補給量大D.9月,上游河段來水量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3月,興道拐水文站上游河段凌汛期結束,上游河段解凍,補給量大,A錯誤;5月,農業生產耗水量大,B錯誤;8月,進入雨季降水量較大,C錯誤;9月,上游河段來水量大,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3·江蘇華羅庚中學月考)頭道拐所在地區風、水兩種外營力活躍。該河段支流眾多,冬春季節有凌汛。圖1為“頭道拐水文站位置示意圖”,圖2為“頭道拐水文站多年平均徑流量和輸沙量年內變化統計圖”。據此完成16~17題。17.頭道拐水文站輸沙量最大的季節及主要原因正確的是A.春季 泥沙淤積B.夏季 風沙入黃C.秋季 流水沖刷D.冬季 河岸崩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讀圖可知,頭道拐水文站輸沙最較大的季節是秋季,主要原因是河流徑流量大,流水侵蝕作用強,水土流失嚴重,河流輸沙量最大,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西呂梁期末)海洋熱浪是指某海域表層海水異常增溫,并持續5天或以上的現象。研究發現,海—氣相互作用是海洋熱浪形成的機制,海水異常增溫與大氣運動、海水運動有關。近年來,海洋熱浪發生愈加頻繁,升溫更強烈,每次持續時間更長,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負面影響也相對更高。據此完成18~20題。18.海洋熱浪易形成于夏季的A.冷鋒過境日 B.低壓控制期C.暖鋒過境日 D.高壓控制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冷鋒過境時間較短且屬于降溫天氣,排除A;低壓系統控制期易產生降水,不會出現異常增溫的現象,排除B;暖鋒過境會形成長時間的陰雨天氣,降低到達海洋表面的太陽輻射,排除C;高壓控制期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會導致表層海水升溫較快,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西呂梁期末)海洋熱浪是指某海域表層海水異常增溫,并持續5天或以上的現象。研究發現,海—氣相互作用是海洋熱浪形成的機制,海水異常增溫與大氣運動、海水運動有關。近年來,海洋熱浪發生愈加頻繁,升溫更強烈,每次持續時間更長,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負面影響也相對更高。據此完成18~20題。19.近年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洋熱浪發生的頻次和持續時間明顯增加,下列屬于該海域海洋熱浪形成的條件是A.海水吸熱減少 B.赤道上升流增強C.東南信風減弱 D.秘魯沿岸流增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近年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洋熱浪發生的頻次和持續時間明顯增加,其原因是該地區降水少,晴朗天氣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而東南信風的減弱使該海域上升冷水流減弱,海水溫度升高,使海洋熱浪發生的頻次和持續時間明顯增加,C正確;海水吸熱受海水的物理性質影響,不會發生改變,排除A;赤道上升流增強會降低海水表面溫度,排除B;秘魯沿岸流屬于寒流,其增強能夠降低海洋表層溫度,排除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西呂梁期末)海洋熱浪是指某海域表層海水異常增溫,并持續5天或以上的現象。研究發現,海—氣相互作用是海洋熱浪形成的機制,海水異常增溫與大氣運動、海水運動有關。近年來,海洋熱浪發生愈加頻繁,升溫更強烈,每次持續時間更長,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負面影響也相對更高。據此完成18~20題。20.海洋熱浪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有A.海草密度增加 B.魚類遠距離遷移C.海區風力增強 D.生物多樣性增加√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海洋熱浪會導致海水溫度升高,致使海洋生物不適應溫度變化而死亡或遷移,B正確,排除A、D;海洋熱浪主要受高壓影響而形成,高壓氣團控制下風力較小,排除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1.(2023·福建莆田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的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同時也是重要的泥沙輸移介質。徑流深是指徑流總量與流域面積的比值。下表為長江源和黃河源的基本信息。非選擇題河流 水文站 海拔(m) 多年凍土面積占比(%) 年降水量(mm) 年徑流量(10m8) 年徑流深(mm) 年輸沙量(105t) 河道坡降(%)黃河源 唐乃亥 2 770 37 576 201.5 178 119.9 0.104長江源 直門達 3 546 96 421 132.1 92 98.9 0.164注:水文站以上河段為該河的河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與黃河源相比,說出長江源的水文特征。答案 與黃河源相比,長江源年徑流量較小;結冰期較長;汛期較短;落差較大或流速較快;含沙量較小。(2)青藏高原的年徑流深與年降水量、多年凍土面積占比相關性最高。分別說出其相關性,并分析原因。答案 年徑流深與年降水量呈正相關,因為年降水量越多,河流年徑流量越多,年徑流深越大;年徑流深與多年凍土面積占比呈負相關,因為多年凍土面積占比越高,固態水占比越多,河流年徑流量越少,年徑流深越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有人認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青藏高原的河流輸沙量呈增加趨勢。你是否支持?請說出理由。答案 支持。青藏高原的大部分河段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氣溫升高,冰雪融水量增加,地表徑流量增加,攜沙量增加,河流的輸沙量增加。且青藏高原凍土面積廣,氣溫升高,凍土退化,地表物質疏松,易受侵蝕,河流的輸沙量增加。或不支持。青藏高原植被覆蓋率低,隨著氣溫升高,冰雪融水增加,地表植被覆蓋率升高,河流的含沙量減少,故河流的輸沙量減少。且青藏高原凍土面積廣,氣溫升高,凍土退化,下滲增多,地表徑流減少,河流的輸沙量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說明a、b洋流性質及對沿岸氣候的影響。答案 a為寒流,b為暖流。a洋流導致沿岸地區年均溫較低,年降水量減少(降溫減濕);b洋流導致沿岸地區年均溫較高,年降水量增加(增溫增濕)。22.(2024·貴州貴陽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白令海峽處海水常年向南流,影響著沿岸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如圖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況。圖中阿留申群島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座小火山島組成。因附近事故多發而被稱為“魔鬼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2024·貴州貴陽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白令海峽處海水常年向南流,影響著沿岸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如圖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況。圖中阿留申群島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座小火山島組成。因附近事故多發而被稱為“魔鬼海”。(2)分析白令海峽處洋流向南流的原因。答案 北冰洋沿岸入海河流多、冰川融水量大,導致水位高于白令海峽南側海區;極地東風由較高緯度吹向較低緯度,導致北冰洋沿岸水位升高;北太平洋暖流引起西太平洋海水水位下降,導致北部的千島寒流進行補充,故白令海峽處洋流向南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2.(2024·貴州貴陽開學考試)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白令海峽處海水常年向南流,影響著沿岸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如圖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局部洋流分布情況。圖中阿留申群島位于太平洋北部活火山帶,由超過300座小火山島組成。因附近事故多發而被稱為“魔鬼海”。(3)圖中阿留申群島常年多霧,說明原因。答案 有暖流流經,海水水溫升高,蒸發作用加強,阿留申群島附近水汽充足;阿留申群島多火山活動,地熱釋放的熱能與北下冷空氣相遇,凝結形成海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2023·山東濟寧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水溫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如圖為2022年10月太平洋表層水溫距平分布(單位:℃)示意圖。圖中顯示熱帶中、東太平洋大部分表層水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分析圖中甲海域海—氣之間的相互作用。答案 甲海域表層水溫負距平,說明海洋水溫較往年偏低,向大氣輸送熱量少;蒸發量少,海洋向大氣輸送水汽少;下沉氣流更強烈,大氣降水少,海—氣間水分、熱量交換不活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3.(2023·山東濟寧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水溫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如圖為2022年10月太平洋表層水溫距平分布(單位:℃)示意圖。圖中顯示熱帶中、東太平洋大部分表層水溫較常年同期偏低。(2)推測并說明乙海域海—氣相互作用給澳大利亞東部帶來的氣象災害。答案 乙海域表層水溫正距平,說明海洋水溫較往年偏高,向大氣輸送熱量更多;蒸發量更大,海洋向大氣輸送水汽更多;上升氣流更強烈,大氣降水更豐富,給澳大利亞東部帶來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4.(2023·安徽蚌埠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氣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海水溫度異常,大氣環流也會異常,甚至出現極端事件。當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海溫距平高于0.5 ℃且持續三個月以上,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當該海域海溫距平低于-0.5 ℃且持續5個月以上,則出現拉尼娜現象。圖1示意2017~2020年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域海溫距平變化情況,圖2示意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和西岸的大氣環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在圖2中標注箭頭示意拉尼娜現象出現時太平洋東岸和西岸的大氣環流。拉尼娜現象發生時,我國冬季氣溫異常________,北方夏季可能會出現______(填“干旱”或“洪澇”) 災害。答案 偏低洪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指出圖1中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具體時間段,說明當時秘魯海域海—氣作用的主要變化特征。答案 2019年2~6月;秘魯海域水溫上升,海洋向大氣輸送的熱能增加;蒸發加劇,海洋向大氣輸送更多的水汽;空氣濕度增大,降水增多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強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說出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可能引發的自然災害并分析原因。答案 引發旱災。原因:強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海水溫度距平低,下沉氣流增多,降水減少,引發旱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四.pptx 章末檢測試卷四(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