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節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 學案 練習,共9份)湘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節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課件 學案 練習,共9份)湘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

資源簡介

第二節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課時1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結合圖表資料,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綜合思維)2.結合具體地域的氣候資料,說明世界主要氣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區域認知)3.利用生活實例觀察自然景觀,分析氣候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地理實踐力)
知識點一 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形成的氣候
                
1.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律 赤道及其南北兩側
成因 全年受__________控制
氣候特征 全年高溫多雨
天氣特征 無明顯的季節變化,一般午后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對流雨)
具體分布區 南美洲__________平原、非洲__________盆地、幾內亞灣沿岸和馬達加斯加島的__________岸、亞洲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南部等
植被 森林__________,生物種類豐富
土壤 為__________壤,化學風化強烈,在一些地區風化殼厚達數米至十數米
2.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類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規律 南北緯__________的大陸__________岸地區
成因 全年受__________控制
氣候特征 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溫年變化較__________;全年濕潤,__________雨較多)
具體分布區 歐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區
自然景觀 溫帶落葉闊葉林,群落外貌上的__________,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顯著特征
拓展延伸
1.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
地區 氣流方向 氣候特征 舉例
低氣壓帶 盛行上升氣流 降水豐富,氣候濕潤 赤道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
高氣壓帶 暖高壓 盛行下沉氣流 炎熱干燥 副熱帶高氣壓帶
冷高壓 寒冷干燥 極地高氣壓帶
2.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風帶風向 氣流性質及變化 對氣候影響 舉例
低緯度流向高緯度 氣溫由高變低 降水較多 西風帶
高緯度流向低緯度 氣溫由低變高 降水較少 信風帶
海洋吹向陸地 水汽充沛 降水較多 夏季風
陸地吹向海洋 水汽稀少 降水較少 冬季風
(2024·江蘇南通期末)下圖為“全球部分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1.圖中(  )
A.N是東北信風 B.M是副極地低氣壓帶
C.F是赤道低氣壓帶 D.E是極地東風
2.與熱帶雨林氣候形成有關的是(  )
A.E、F B.M C.N D.M、N
讀“新西蘭地形圖”,回答3~4題。
3.新西蘭的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  )
A.炎熱多雨 B.溫和少雨
C.全年溫和濕潤 D.寒冷干燥
4.圖中a、b兩地年降水量相比較(  )
A.a地多于b地
B.a地和b地相近
C.a地少于b地
D.a地夏季降水量更豐富,b地冬季降水量更豐富
知識點二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氣候
1.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地中海氣候
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律 南北緯__________的大陸__________岸地區
成因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__________帶的交替控制
氣候特征 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
具體分布區 __________沿岸、北美洲加利福尼亞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區,以及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自然景觀 亞熱帶常綠__________葉林(葉子堅硬、葉片不大,葉面多有“蠟質層”,常覆蓋茸毛)
2.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規律 南北緯10°至__________之間
成因 受赤道低氣壓帶和__________帶的交替控制
氣候特征 全年高溫,分為明顯干、濕兩季
具體分布區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東部和南部,南美洲巴西等地
自然景觀 自然植被以熱帶__________為主。濕季高溫多雨,草原一片蔥綠;干季天氣燥熱,植物凋萎,一片枯黃。散生著__________的喬木,所以這種植被類型稱為熱帶稀樹草原,又稱薩瓦納
核心歸納
1.世界氣候分布規律與大氣環流的關系(以北半球為例)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及其南北兩側 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 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在10°N~25°N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緯20°~30°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 冬季暖濕多雨,夏季干旱炎熱
溫帶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30°~40°至60°~65°的大陸內部與大陸東岸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冬寒夏熱,干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全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 全年溫和多雨
亞寒帶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北緯50°至北極圈的大陸 全年受極地氣團控制 冬長嚴寒,夏短溫暖
寒帶 苔原氣候 北半球極地附近的沿海 緯度高,太陽輻射弱,受極地氣團或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嚴寒
冰原氣候 南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 緯度最高,太陽輻射弱,受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高山 高原山地氣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氣溫和降水隨高度而變化
每年6~9月的非洲,將會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和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自然保護區前往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沿途獅子、獵豹、鬣狗尾隨,鱷魚開始在狹窄的馬拉河兩畔聚集,準備分享即將到來的盛宴。
1.[區域認知]分析動物大軍遷徙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時,該地受哪個氣壓帶或風帶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區域認知]這里的野生食草動物為什么會有季節性遷徙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思維]這里的氣候是如何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河南鄭州期中)南美洲的瓶子樹,因其獨特的體形而聞名。多雨時期,它利用發達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貯存水分;干旱季節,則通過落葉或開花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和損失。下面兩圖分別為“瓶子樹景觀圖”和“南美洲地圖”。讀圖,完成1~3題。
1.瓶子樹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瓶子樹儲水的時期為(  )
A.4~9月 B.6~9月
C.7~8月 D.10月~次年3月
3.影響瓶子樹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洋流 D.海陸位置
課時1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知識點一 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形成的氣候
梳理教材新知
1.赤道低氣壓帶 亞馬孫 剛果 東 高大茂密 磚紅
2.40°~60° 西 盛行西風 小 冬 季相更替
落實思維方法
1.A 2.B [第1題,圖中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北,為北半球的夏季。圖中M氣壓帶位于赤道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F位于30°N附近,為副熱帶高氣壓帶;N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赤道低氣壓帶之間,為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帶;E為盛行西風帶,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2題,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B正確。故選B。]
3.C 4.A [第3題,新西蘭全年受盛行西風控制,形成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C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4題,南島全年受盛行西風控制,a地位于山脈西側,為盛行西風的迎風坡;b地位于山脈東側,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所以a地年降水量多于b地,A正確,B、C、D錯誤。故選A。]
知識點二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氣候
梳理教材新知
1.30°~40° 西 西風 地中海 硬
2.南北回歸線 信風 草原 耐旱
探究核心知識
1.動物大軍遷徙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時,說明該地正處于濕季,降水豐沛,應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2.該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一年中有明顯的干、濕季變化。草原上干季時植物枯萎,食物來源減少;濕季時水草豐美,食物豐富,所以干季時野生食草動物需要遷徙到降水量大的地區尋找食物。
3.干季受信風帶控制,干旱少雨;濕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悶熱多雨。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3.B [第1題,由材料信息可知,瓶子樹分布區降水季節差異顯著,干、濕季分明,應分布在南美洲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圖中甲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乙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丙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丁地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故B正確。第2題,瓶子樹儲水期應為當地的多雨期,而熱帶草原氣候的濕季應為所在半球的夏半年,該地區位于南半球,故選D。第3題,瓶子樹的獨特體形是為了適應當地降水季節分配不均的氣候特征,故B正確。]第二節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課時1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3·云南大理期末)下圖為“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圖的左側是某季節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據圖回答1~2題。
1.圖中甲氣壓帶的名稱以及圖示季節分別是(  )
A.副熱帶高氣壓帶,北半球冬季
B.副熱帶高氣壓帶,北半球夏季
C.副極地低氣壓帶,北半球夏季
D.副極地低氣壓帶,北半球冬季
2.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和③氣候的共同成因是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
B.氣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不明顯
C.⑥和⑦氣候類型不同,主要原因是大氣環流形式不同
D.①→②→③→④→⑦氣候類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葉,沒有季節之流轉,靜寂得可怖,不僅僅是聲音的靜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脈、村落及整個大地,都毫無變化,讓我失去了時間意識。”“雨直直地下來,煙縷垂直地升起。”這是某文章對世界某地區的描述。據此回答3~4題。
3.文章中描述的現象最可能出現在(  )
A.歐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我國西北地區 D.馬來群島
4.“雨直直地下來,煙縷垂直地升起”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位于赤道無風帶
B.雨、煙受重力作用
C.地轉偏向力為零
D.受人為因素干擾
(2023·吉林長春月考)讀下圖,完成5~6題。
5.若圖中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則該地可能位于(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北美洲
6.若圖中陸地表示歐亞大陸,則乙地(  )
A.春季升溫快,水熱條件好
B.夏季氣溫高,降水豐富
C.秋季正值春小麥收獲季節
D.冬季寒潮使農業減產嚴重
(2023·山東臨沂期末)下圖示意世界局部地區氣壓帶、風帶分布情況。讀圖,完成7~8題。
7.該圖所示的月份和氣壓帶的成因分別是(  )
A.1月 熱力原因 B.1月 動力原因
C.7月 動力原因 D.7月 熱力原因
8.關于圖示季節甲、乙兩地的氣候特點及成因,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濕潤多雨
B.乙地: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濕潤多雨
C.甲地:受信風帶控制→濕潤多雨
D.乙地:受信風帶控制→干燥少雨
(選擇題9~15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2023·陜西渭南期中)下圖為“地球上某區域氣壓帶、風帶及3 000米高空等壓面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
9.下列有關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
B.甲風帶與高空風向完全相反
C.甲、乙風向相同時,則兩者同屬一個風帶
D.圖中氣壓帶控制下多降水
10.若該圖所示區域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且甲緯度低于乙,則可能的是(  )
A.甲風帶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B.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
C.該氣壓帶與甲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D.該氣壓帶常年控制地區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2024·江蘇南通月考)下圖示意甲、乙、丙三種不同氣候全年受大氣環流影響的狀況。據此完成11~13題。
11.甲氣候類型(  )
A.除南極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
B.成因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C.冬季冷夏季熱,降水變率大
D.地帶性植被與溫帶季風氣候區相同
12.乙氣候類型最可能位于(  )
A.開普敦 B.巴塞羅那
C.舊金山 D.堪培拉
13.丙氣候分布地區(  )
A.降水稀少,沒有河流分布
B.自然景觀以荒漠為主
C.天然植被葉片為常綠闊葉
D.氣溫年變化大日變化小
(2023·海南海口期末)智利某消防隊伍中有三只經過特殊訓練的邊牧犬。邊牧犬能夠適應多種地形條件,其主要任務之一是在每次森林大火后為林地播撒種子。邊牧犬每天背著裝有當地各種植物種子的帶網眼的“小書包”,漫山遍野地奔跑并播撒種子。如圖為“智利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14~15題。
14.邊牧犬播撒種子的區域可能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邊牧犬播撒種子的區域森林火險等級高的時段是(  )
A.3~5月 B.5~6月
C.8~9月 D.12月~次年1月
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馬拉維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其氣候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影響。圖1為馬拉維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為該國A地多年平均降水資料圖。
(1)據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氣候類型及氣候特征。(4分)
(2)運用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較多的原因。(4分)
(3)根據A、B兩地的地理位置差異,推測與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長短,并分析原因。(6分)
課時1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1.B 2.C [第1題,由圖可知,0°~10°N分布有氣壓帶,該氣壓帶應為赤道低氣壓帶,可知此時氣壓帶、風帶北移,為北半球夏季,A、D錯誤;甲氣壓帶位于30°N附近,并根據兩側風向可判斷甲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C錯誤、B正確。第2題,由圖可知,①是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③是熱帶沙漠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東北信風帶控制,兩種氣候均受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A錯誤;氣候⑤是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北美洲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顯著,B錯誤;⑥是溫帶季風氣候,是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⑦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故⑥⑦氣候類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大氣環流形式不同,C正確;①→②→③→④→⑦氣候類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既有熱量也有水分,D錯誤。]
3.D 4.A [第3題,由材料可知,該地無明顯的季相變化,且分布有植被、山地。歐洲西部主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在群落外貌上具有夏季盛葉、冬季落葉的季相更替,A項錯誤;非洲南部氣候類型主要有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有明顯的四季更替;熱帶草原氣候區有干、濕季之分;熱帶沙漠氣候區一般降水少,植被也少,B項錯誤。我國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C項錯誤。馬來群島為熱帶雨林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地四季更替,植被覆蓋率高,D項正確。第4題,由上題可知,該地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緯度低。赤道無風帶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緯5°之間的地帶,該地帶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多對流雨,風力微弱,會出現“雨直直地下來,煙縷垂直地升起”的現象,A項正確。]
5.B 6.B
7.B 8.B [第7題,由圖可知,圖示氣壓帶位于30°附近,是副熱帶高氣壓帶;由風向可知,該半球實際風向沿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左偏轉,為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赤道上空流向極地上空的氣流,在30°緯線附近偏轉成西風,氣流不斷堆積下沉形成的,故其成因是動力原因,A、D錯誤;圖中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位于30°S以南,說明氣壓帶和風帶位置整體偏南,是南半球夏季,1月符合題意,B正確。第8題,圖示季節,甲地受南半球東南信風帶控制,炎熱干燥;乙地受南半球盛行西風帶控制,濕潤多雨,故選B。]
9.C 10.B [第9題,讀圖,高空等壓面凸向低處,說明該處為低氣壓,高空氣壓和近地面的氣壓狀況相反,近地面氣壓帶對應為高氣壓帶;圖中的氣壓帶可能是副熱帶高氣壓帶,也可能是極地高氣壓帶,A錯誤。高空空氣受兩個力影響,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空氣受三個力影響,最終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B錯誤。如果甲、乙風向相同,說明甲、乙之間的氣壓帶為極地高氣壓帶,即甲、乙風向相同時同屬一個極地東風帶,C正確。圖中近地面氣壓帶為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D錯誤。第10題,若該圖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且甲緯度低于乙,則近地面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甲應該為東北信風帶,乙應該為盛行西風帶。常年受東北信風帶控制容易形成熱帶沙漠氣候,A錯誤;受副熱帶高氣壓帶與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B正確;熱帶草原氣候是受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C錯誤;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區終年盛行下沉氣流,高溫少雨,不會形成熱帶雨林氣候,D錯誤。]
11.D 12.A 13.B [第11題,讀圖可知,甲氣候全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南極洲、非洲及亞洲沒有分布;其氣候特點是全年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與溫帶季風氣候區均具有相同的地帶性植被,即溫帶落葉闊葉林。故選D。第12題,讀圖可知,乙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屬于地中海氣候。但全年中1~3月和9~12月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說明該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最可能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故選A。第13題,讀圖可知,丙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雖然降水稀少,但是有河流分布;沙漠氣候的自然景觀以荒漠為主;天然植被葉片為針狀;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都大。故選B。]
14.B 15.D [第14題,結合所學知識并讀圖分析可知,智利北、中、南三個地段的氣候不同:北部(①)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中部(②)主要是地中海氣候,南部(③④)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炎熱干燥,植被稀疏,多為荒漠,沒有大面積的森林生長,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很小,A項錯誤;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終年溫和濕潤,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很小,C、D項錯誤;②區域地處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干旱炎熱,易發生森林大火,B項正確。第15題,由上題分析可知,邊牧犬播撒種子的區域為地中海氣候區。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干旱炎熱,易發生森林大火,該區域位于南半球,因此播撒種子的時段是南半球夏季——12月~次年2月,D項正確。]
16.(1)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2)12月,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南,A地位于南半球,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或對流旺盛),降水較多。
(3)B地年降水量較大,雨季較長。原因:B地緯度較低(或離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間更長;B地位于湖泊西側,(東南)信風經湖泊增濕,到達B地時受山地抬升作用,產生大量降水。(共67張PPT)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第二節
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課時1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1.結合圖表資料,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綜合思維)
2.結合具體地域的氣候資料,說明世界主要氣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區域認知)
3.利用生活實例觀察自然景觀,分析氣候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地理實踐力)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單一氣壓帶、風帶
控制形成的氣候
知識點二 氣壓帶、風帶季節
移動形成的氣候
課時對點練
內容索引
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形成的氣候
>
<
知識點一
1.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規律 赤道及其南北兩側
成因 全年受_____________控制
氣候特征 全年高溫多雨
天氣特征 無明顯的季節變化,一般午后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對流雨)
赤道低氣壓帶
具體分布區 南美洲_______平原、非洲____盆地、幾內亞灣沿岸和馬達加斯加島的____岸、亞洲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南部等
植被 森林_________,生物種類豐富
土壤 為_____壤,化學風化強烈,在一些地區風化殼厚達數米至十數米
亞馬孫
剛果
高大茂密
磚紅

2.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氣候類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布規律 南北緯_________的大陸____岸地區
成因 全年受_________控制
氣候特征 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溫年變化較___;全年濕潤,___雨較多)
具體分布區 歐洲大西洋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區
自然景觀 溫帶落葉闊葉林,群落外貌上的_______
_____,是溫帶落葉闊葉林的顯著特征
40°~60°
西
盛行西風


季相
更替
拓展延伸
地區 氣流方向 氣候特征 舉例
低氣壓帶 盛行上升氣流 降水豐富,氣候濕潤 赤道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
高氣壓帶 暖高壓 盛行下沉氣流 炎熱干燥 副熱帶高氣壓帶
冷高壓 寒冷干燥 極地高氣壓帶
1.氣壓帶對氣候的影響
拓展延伸
2.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風帶風向 氣流性質及變化 對氣候影響 舉例
低緯度流向高緯度 氣溫由高變低 降水較多 西風帶
高緯度流向低緯度 氣溫由低變高 降水較少 信風帶
海洋吹向陸地 水汽充沛 降水較多 夏季風
陸地吹向海洋 水汽稀少 降水較少 冬季風
(2024·江蘇南通期末)如圖為“全球部分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1.圖中
A.N是東北信風 B.M是副極地低氣壓帶
C.F是赤道低氣壓帶 D.E是極地東風

圖中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北,為北半球的夏季。圖中M氣壓帶位于赤道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F位于30°N附近,為副熱帶高氣壓帶;N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赤道低氣壓帶之間,為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帶;E為盛行西風帶,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024·江蘇南通期末)如圖為“全球部分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1~2題。
2.與熱帶雨林氣候形成有關的是
A.E、F B.M
C.N D.M、N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B正確。故選B。
讀“新西蘭地形圖”,回答3~4題。
3.新西蘭的氣候特點主要表現為
A.炎熱多雨 B.溫和少雨
C.全年溫和濕潤 D.寒冷干燥

新西蘭全年受盛行西風控制,形成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C正確,A、B、D錯誤。故選C。
讀“新西蘭地形圖”,回答3~4題。
4.圖中a、b兩地年降水量相比較
A.a地多于b地
B.a地和b地相近
C.a地少于b地
D.a地夏季降水量更豐富,b地冬季降水量更豐富

南島全年受盛行西風控制,a地位于山脈西側,為盛行西風的迎風坡;b地位于山脈東側,為盛行西風的背風坡,所以a地年降水量多于b地,A正確,B、C、D錯誤。故選A。
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氣候
>
<
知識點二
1.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地中海氣候
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律 南北緯________的大陸___岸地區
成因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_____帶的交替控制
氣候特征 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
30°~40°
西
西風
具體分布區 ________沿岸、北美洲加利福尼亞沿海、南美洲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好望角地區,以及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和西南海岸等地
自然景觀 亞熱帶常綠____葉林(葉子堅硬、葉片不大,葉面多有“蠟質層”,常覆蓋茸毛)
地中海

2.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草原氣候
分布規律 南北緯10°至___________之間
成因 受赤道低氣壓帶和_____帶的交替控制
氣候特征 全年高溫,分為明顯干、濕兩季
具體分布區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東部和南部,南美洲巴西等地
南北回歸線
信風
自然景觀 自然植被以熱帶草原為主。濕季高溫多雨,草原一片蔥綠;干季天氣燥熱,植物凋萎,一片枯黃。散生著耐旱的喬木,所以這種植被類型稱為熱帶稀樹草原,又稱薩瓦納
核心歸納
1.世界氣候分布規律與大氣環流的關系(以北半球為例)
核心歸納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赤道及其南北兩側 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 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在10°N~25°N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 南北緯20°~30°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核心歸納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 冬季暖濕多雨,夏季干旱炎熱
核心歸納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溫帶 溫帶季風氣候 北緯35°~55°的大陸東岸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北緯30°~40°至60°~65°的大陸內部與大陸東岸 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 冬寒夏熱,干旱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全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 全年溫和多雨
核心歸納
氣候類型 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亞寒帶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北緯50°至北極圈的大陸 全年受極地氣團控制 冬長嚴寒,夏短溫暖
寒帶 苔原氣候 北半球極地附近的沿海 緯度高,太陽輻射弱,受極地氣團或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嚴寒
冰原氣候 南北半球極地附近內陸 緯度最高,太陽輻射弱,受冰洋氣團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高山 高原山地氣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區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氣溫和降水隨高度而變化
每年6~9月的非洲,將會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和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自然保護區前往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沿途獅子、獵豹、鬣狗尾隨,鱷魚開始在狹窄的馬拉河兩畔聚集,準備分享即將到來的盛宴。
1.[區域認知]分析動物大軍遷徙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時,該地受哪個氣壓帶或風帶控制。
答案 動物大軍遷徙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時,說明該地正處于濕季,降水豐沛,應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每年6~9月的非洲,將會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和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自然保護區前往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沿途獅子、獵豹、鬣狗尾隨,鱷魚開始在狹窄的馬拉河兩畔聚集,準備分享即將到來的盛宴。
2.[區域認知]這里的野生食草動物為什么會有季節性遷徙的特點?
答案 該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一年中有明顯的干、濕季變化。草原上干季時植物枯萎,食物來源減少;濕季時水草豐美,食物豐富,所以干季時野生食草動物需要遷徙到降水量大的地區尋找食物。
每年6~9月的非洲,將會上演地球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和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自然保護區前往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沿途獅子、獵豹、鬣狗尾隨,鱷魚開始在狹窄的馬拉河兩畔聚集,準備分享即將到來的盛宴。
3.[綜合思維]這里的氣候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干季受信風帶控制,干旱少雨;濕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悶熱多雨。
(2023·河南鄭州期中)南美洲的瓶子樹,因其獨特的體形而聞名。多雨時期,它利用發達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貯存水分;干旱季節,則通過落葉或開花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和損失。右面兩圖分別為“瓶子樹景觀圖”和“南美洲地圖”。讀圖,完成1~3題。
1.瓶子樹主要分布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由材料信息可知,瓶子樹分布區降水季節差異顯著,干、濕季分明,應分布在南美洲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圖中甲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乙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丙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丁地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故B正確。
(2023·河南鄭州期中)南美洲的瓶子樹,因其獨特的體形而聞名。多雨時期,它利用發達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貯存水分;干旱季節,則通過落葉或開花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和損失。右面兩圖分別為“瓶子樹景觀圖”和“南美洲地圖”。讀圖,完成1~3題。
2.瓶子樹儲水的時期為
A.4~9月 B.6~9月
C.7~8月 D.10月~次年3月

瓶子樹儲水期應為當地的多雨期,而熱帶草原氣候的濕季應為所在半球的夏半年,該地區位于南半球,故選D。
(2023·河南鄭州期中)南美洲的瓶子樹,因其獨特的體形而聞名。多雨時期,它利用發達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貯存水分;干旱季節,則通過落葉或開花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和損失。右面兩圖分別為“瓶子樹景觀圖”和“南美洲地圖”。讀圖,完成1~3題。
3.影響瓶子樹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洋流 D.海陸位置

瓶子樹的獨特體形是為了適應當地降水季節分配不均的氣候特征,故B正確。
課時對點練
(2023·云南大理期末)下圖為“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圖的左側是某季節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據圖回答1~2題。
1.圖中甲氣壓帶的名稱以及圖示季節分別是
A.副熱帶高氣壓帶,北半球冬季
B.副熱帶高氣壓帶,北半球夏季
C.副極地低氣壓帶,北半球夏季
D.副極地低氣壓帶,北半球冬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基礎過關
由圖可知,0°~10°N分布有氣壓帶,該氣壓帶應為赤道低氣壓帶,可知此時氣壓帶、風帶北移,為北半球夏季,A、D錯誤;
甲氣壓帶位于30°N附近,并根據兩側風向可判斷甲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C錯誤、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云南大理期末)下圖為“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圖的左側是某季節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據圖回答1~2題。
2.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和③氣候的共同成因是受氣壓帶、
 風帶交替控制
B.氣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氣壓
 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不明顯
C.⑥和⑦氣候類型不同,主要原因是大
 氣環流形式不同
D.①→②→③→④→⑦氣候類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圖可知,①是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③是熱帶沙漠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東北信風帶控制,兩種氣候均受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A錯誤;
氣候⑤是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北美洲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不顯著,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⑥是溫帶季風氣候,是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⑦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故⑥⑦氣候類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大氣環流形式不同,C正確;
①→②→③→④→⑦氣候類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既有熱量也有水分,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葉,沒有季節之流轉,靜寂得可怖,不僅僅是聲音的靜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脈、村落及整個大地,都毫無變化,讓我失去了時間意識。”“雨直直地下來,煙縷垂直地升起。”這是某文章對世界某地區的描述。據此回答3~4題。
3.文章中描述的現象最可能出現在
A.歐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我國西北地區 D.馬來群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材料可知,該地無明顯的季相變化,且分布有植被、山地。歐洲西部主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在群落外貌上具有夏季盛葉、冬季落葉的季相更替,A項錯誤;
非洲南部氣候類型主要有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有明顯的四季更替;熱帶草原氣候區有干、濕季之分;熱帶沙漠氣候區一般降水少,植被也少,B項錯誤。
我國西北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C項錯誤。
馬來群島為熱帶雨林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地四季更替,植被覆蓋率高,D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葉,沒有季節之流轉,靜寂得可怖,不僅僅是聲音的靜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脈、村落及整個大地,都毫無變化,讓我失去了時間意識。”“雨直直地下來,煙縷垂直地升起。”這是某文章對世界某地區的描述。據此回答3~4題。
4.“雨直直地下來,煙縷垂直地升起”的原因最可能是
A.位于赤道無風帶 B.雨、煙受重力作用
C.地轉偏向力為零 D.受人為因素干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上題可知,該地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緯度低。赤道無風帶是指赤道附近南北緯5°之間的地帶,該地帶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多對流雨,風力微弱,會出現“雨直直地下來,煙縷垂直地升起”的現象,A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吉林長春月考)讀圖,完成5~6題。
5.若圖中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則該地可能位于
A.大洋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北美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若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其應位于40°S~60°S的大陸西岸,則該地可能位于南美洲,B正確。
大洋洲在此緯度范圍內沒有大面積陸地;若該地位于歐洲和北美洲,則甲地應位于40°緯線上方,A、C、D錯誤。
(2023·吉林長春月考)讀圖,完成5~6題。
6.若圖中陸地表示歐亞大陸,則乙地
A.春季升溫快,水熱條件好
B.夏季氣溫高,降水豐富
C.秋季正值春小麥收獲季節
D.冬季寒潮使農業減產嚴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若圖中陸地表示歐亞大陸,則乙地位于歐亞大陸東
岸40°N附近,是溫帶季風氣候。春季升溫快,但
雨季尚未到來,降水少,A錯誤;
夏季氣溫高,降水豐富,B正確;
該地種植冬小麥,秋季正值冬小麥播種季節,C錯誤;
深秋和初春農作物易受寒潮影響,使農業減產嚴重,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山東臨沂期末)下圖示意世界局部地區氣壓帶、風帶分布情況。讀圖,完成7~8題。
7.該圖所示的月份和氣壓帶的成因分別是
A.1月 熱力原因
B.1月 動力原因
C.7月 動力原因
D.7月 熱力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圖可知,圖示氣壓帶位于30°附近,是副熱帶高
氣壓帶;由風向可知,該半球實際風向沿水平氣壓
梯度力方向向左偏轉,為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
是由赤道上空流向極地上空的氣流,在30°緯線附
近偏轉成西風,氣流不斷堆積下沉形成的,故其成因是動力原因,A、D錯誤;
圖中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位于30°S以南,說明氣壓帶和風帶位置整體偏南,是南半球夏季,1月符合題意,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山東臨沂期末)下圖示意世界局部地區氣壓帶、風帶分布情況。讀圖,完成7~8題。
8.關于圖示季節甲、乙兩地的氣候特點及成因,
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濕潤多雨
B.乙地: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濕潤多雨
C.甲地:受信風帶控制→濕潤多雨
D.乙地:受信風帶控制→干燥少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圖示季節,甲地受南半球東南信風帶控制,炎熱干燥;乙地受南半球盛行西風帶控制,濕潤多雨,故選B。
(2023·陜西渭南期中)下圖為“地球上某區域氣壓帶、風帶及3 000米高空等壓面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
9.下列有關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
B.甲風帶與高空風向完全相反
C.甲、乙風向相同時,則兩者同屬一個風帶
D.圖中氣壓帶控制下多降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能力提升
讀圖,高空等壓面凸向低處,說明該處為低
氣壓,高空氣壓和近地面的氣壓狀況相反,
近地面氣壓帶對應為高氣壓帶;圖中的氣壓
帶可能是副熱帶高氣壓帶,也可能是極地高
氣壓帶,A錯誤。
高空空氣受兩個力影響,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空氣受三個力影響,最終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B錯誤。
如果甲、乙風向相同,說明甲、乙之間的氣壓帶為極地高氣壓帶,即甲、乙風向相同時同屬一個極地東風帶,C正確。
圖中近地面氣壓帶為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陜西渭南期中)下圖為“地球上某區域氣壓帶、風帶及3 000米高空等壓面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9~10題。
10.若該圖所示區域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且甲緯度低于乙,則可能的是
A.甲風帶常年控制容易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B.該氣壓帶與乙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
C.該氣壓帶與甲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D.該氣壓帶常年控制地區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若該圖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緯度且甲緯度低
于乙,則近地面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甲應該為東北信風帶,乙應該為盛行西風
帶。常年受東北信風帶控制容易形成熱帶
沙漠氣候,A錯誤;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與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B正確;
熱帶草原氣候是受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C錯誤;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區終年盛行下沉氣流,高溫少雨,不會形成熱帶雨林氣候,D錯誤。
(2024·江蘇南通月考)下圖示意甲、乙、丙三種不同氣候全年受大氣環流影響的狀況。據此完成11~13題。
11.甲氣候類型
A.除南極洲外各大洲均有分布
B.成因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C.冬季冷夏季熱,降水變率大
D.地帶性植被與溫帶季風氣候區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讀圖可知,甲氣候全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南極洲、非洲及亞洲沒有分布;其氣候特點是全年溫和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與溫帶季風氣候區均具有相同的地帶性植被,即溫帶落葉闊葉林。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江蘇南通月考)下圖示意甲、乙、丙三種不同氣候全年受大氣環流影響的狀況。據此完成11~13題。
12.乙氣候類型最可能位于
A.開普敦
B.巴塞羅那
C.舊金山
D.堪培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讀圖可知,乙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交替控制,屬于地中海氣候。但全年中1~3月和9~12月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說明該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最可能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故選A。
(2024·江蘇南通月考)下圖示意甲、乙、丙三種不同氣候全年受大氣環流影響的狀況。據此完成11~13題。
13.丙氣候分布地區
A.降水稀少,沒有河流分布
B.自然景觀以荒漠為主
C.天然植被葉片為常綠闊葉
D.氣溫年變化大日變化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讀圖可知,丙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雖然降水稀少,但是有河流分布;沙漠氣候的自然景觀以荒漠為主;天然植被葉片為針狀;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都大。故選B。
(2023·海南海口期末)智利某消防隊伍中有三只經過特殊訓練的邊牧犬。邊牧犬能夠適應多種地形條件,其主要任務之一是在每次森林大火后為林地播撒種子。邊牧犬每天背著裝有當地各種植物種子的帶網眼的“小書包”,漫山遍野地奔跑并播撒種子。如圖為“智利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14~15題。
14.邊牧犬播撒種子的區域可能位于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結合所學知識并讀圖分析可知,智利北、中、南三個地段的氣候不同:北部(①)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中部(②)主要是地中海氣候,南部(③④)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區終年炎熱干燥,植被稀疏,多為荒漠,沒有大面積的森林生長,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很小,A項錯誤;
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終年溫和濕潤,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很小,C、D項錯誤;
②區域地處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干旱炎熱,易發生森林大火,B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海南海口期末)智利某消防隊伍中有三只經過特殊訓練的邊牧犬。邊牧犬能夠適應多種地形條件,其主要任務之一是在每次森林大火后為林地播撒種子。邊牧犬每天背著裝有當地各種植物種子的帶網眼的“小書包”,漫山遍野地奔跑并播撒種子。如圖為“智利位置示意圖”。據此回答14~15題。
15.邊牧犬播撒種子的區域森林火險等級高的時段是
A.3~5月 B.5~6月
C.8~9月 D.12月~次年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由上題分析可知,邊牧犬播撒種子的區域為地中海氣候區。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干旱炎熱,易發生森林大火,該區域位于南半球,因此播撒種子的時段是南半球夏季——12月~次年2月,D項正確。
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馬拉維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其氣候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影響。圖1為馬拉維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為該國A地多年平均降水資料圖。
(1)據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氣候類型及氣候特征。
答案 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征: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馬拉維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其氣候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影響。圖1為馬拉維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為該國A地多年平均降水資料圖。
(2)運用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較多的原因。
答案 12月,氣壓帶和風帶位置偏南,A地位于南半球,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或對流旺盛),降水較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馬拉維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其氣候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影響。圖1為馬拉維地理位置示意圖,圖2為該國A地多年平均降水資料圖。
(3)根據A、B兩地的地理位置差異,推測與A地相比,B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及雨季長短,并分析原因。
答案 B地年降水量較大,雨季較長。原因:B地緯度較低(或離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間更長;B地位于湖泊西側,(東南)信風經湖泊增濕,到達B地時受山地抬升作用,產生大量降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課時2 影響氣候的因素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結合相關資料,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綜合思維)2.結合圖表資料,分析不同地區特殊氣候的類型、特征及成因。(區域認知)
知識點一 影響氣候的因素
1.氣候要素——氣溫
影響氣溫的因素
因素 具體表現
緯度因素 緯度低,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能多,氣溫高,氣溫日較差大,氣溫年較差小;緯度高,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能少,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小,氣溫年較差大
海陸分布 沿海:冬季降溫慢,夏季升溫慢,冬溫夏涼,氣溫年較差小;內陸:冬季降溫快,夏季升溫快,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
地形 海拔 地勢高,氣溫低;地勢低,氣溫高
山地阻擋 冷空氣受阻、堆積,迎風側氣溫更低,背風側氣溫較高;暖空氣受阻、堆積,迎風側氣溫更高,背風側氣溫較低
封閉地形 谷地、盆地等地形封閉,熱量不易擴散,氣溫較高
坡向 山地陽坡氣溫高,陰坡氣溫低
洋流 暖流增溫,寒流降溫
大氣環流 如距離冬季風源地越近,氣溫越低
2.氣候要素——降水
(1)降水的類型
對流雨 地形雨 鋒面雨 臺風雨
圖示
成因 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在高空冷卻凝結形成降水 迎風坡暖濕空氣被迫抬升,氣溫降低,飽和空氣成云致雨 冷、暖氣團相遇,暖氣團上升,水汽冷凝 暖濕空氣圍繞臺風中心旋轉上升
特征 強度大、歷時短、范圍小,常伴有暴風、雷電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持續的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小 強度大,多為暴雨,且常伴有狂風、雷電,歷時短
分布 主要在赤道地區,我國夏季的午后 山地的迎風坡 我國東部地區的夏秋季節 我國夏秋季節的東南沿海
(2)影響降水的因素
因素 具體表現
大氣環流 ①氣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氣壓帶;②風由低緯度吹向高緯度易形成降水,如盛行西風帶控制區降水較多;③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區降水較少;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易形成降水
海陸位置 深居內陸,大陸性強,降水少;位于沿海,海洋性強,降水豐富
地形 坡向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類型 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閉,水汽難以進入;赤道附近地勢高的地區,對流運動減弱,降水減少
山脈走向 與氣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與氣流方向垂直,阻擋水汽深入
洋流 暖流增濕;寒流減濕
下墊面 植被覆蓋率高,水域面積大,大氣中水汽含量充足;裸地,大氣中水汽含量少
(2024·江西九江期末)伊茲密爾是土耳其伊茲密爾省省會,年平均降水量約700 mm,遠多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亞440 mm的年平均降水量。2020年某月,持續一夜的強降雨(約占年降水量的18%),導致了該地區嚴重的洪澇災害。下圖示意伊茲密爾市位置。讀圖,完成1~2題。
1.此次伊茲密爾地區的強降雨天氣可能出現在(  )
A.2月 B.6月 C.8月 D.10月
2.造成伊茲密爾和尼科西亞降水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距海遠近不同
B.沿岸洋流不同
C.西風帶控制時間不同
D.地勢起伏差別大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聯盟聯考)下圖為“北美(局部)7月等溫線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該區域中N地等溫線向南凸出明顯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B.海陸分布
C.地形 D.洋流
4.據上圖推測,M的數值最可能是(  )
A.16 B.20 C.24 D.28
知識點二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氣候類型 特殊分布區 特殊表現 形成原因
熱帶雨林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沿岸、巴西高原東南部沿岸、中美地區東側 不在赤道附近,并非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而形成 這些地區均位于來自海洋的信風帶的迎風坡,加上沿岸受暖流的影響,降水十分豐富,故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東非高原、南美安第斯山區的高原內陸地區(赤道地區附近) 位于赤道地區,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對流運動減弱,降水減少,缺乏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 位于盛行西風帶內,因東靠海洋,沿岸有暖流經過,卻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 該地位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東側,因位于西風帶的背風地帶,盛行西風越過安第斯山脈后,氣流下沉,降水稀少而形成
熱帶沙漠氣候 南美洲太平洋沿岸5°S~20°S之間、非洲索馬里半島沿岸 不在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之下,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①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受秘魯寒流的影響,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加上東南信風越過安第斯山脈后,氣流下沉,降水十分稀少,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②非洲索馬里半島沿岸——冬季受東北信風帶的控制,風由陸地吹來,降水少;夏季受離岸寒流(西南季風使表層海水遠離海岸,導致底層冷海水上泛成為寒流)的影響,降溫減濕
溫帶海洋性氣候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緯度60°N~66.5°N 緯度非常高,沒有形成極地氣候,而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增溫增濕
下圖示意甲、乙兩國局部簡圖。
1.[綜合思維]請指出甲國斜線部分的氣候類型,并解釋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區域認知]乙國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東部沿海降水多,請解釋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區域認知]請指出當乙國盛行西北風時,甲國西北部的盛行風向,并解釋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遼寧盤錦模擬)下面兩幅圖是“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因素中,與①地區沿岸氣候類型分布特征的形成無關的是(  )
A.地形 B.信風帶
C.副熱帶高氣壓帶 D.氣壓帶的季節移動
2.②③兩地最大的不同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分布
C.氣候特點 D.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
課時2 影響氣候的因素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知識點一 影響氣候的因素
落實思維方法
1.A 2.C [第1題,伊茲密爾為地中海氣候,冬季受盛行西風帶控制,降水多,所以2月最有可能出現強降雨天氣,A正確。第2題,據圖可知,伊茲密爾和尼科西亞都是地中海氣候,受盛行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但由于伊茲密爾緯度較高,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時間比尼科西亞長,所以降水更為豐富,C正確。兩地距海遠近差異不大,A錯誤。沿岸洋流基本相同,B錯誤。地勢起伏可能存在差異,但不是主要影響因素,D錯誤。]
3.C 4.B [第3題,圖中N地等溫線明顯向南凸出,即向低緯凸出,說明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溫低。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分布北美阿巴拉契亞山脈,山地海拔高,氣溫低,即N地等溫線向南凸出是受地形因素影響,C正確。受太陽輻射影響,等溫線大體與緯線平行,A錯誤;受海陸分布影響,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B錯誤;洋流對沿海地區的氣候影響顯著,D錯誤。第4題,M所在的等溫線為閉合曲線,該地有河流發源,說明海拔較高,則溫度較低,因為M所在的等溫線位于20 ℃等溫線與24 ℃等溫線之間,則M的數值最可能為20 ℃。故選B。]
知識點二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探究核心知識
1.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成因:來自海洋的信風帶來豐沛水汽;處于大分水嶺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溫增濕。
2.乙國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西北風經過日本海增濕,水汽含量較大,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受地形抬升,東部沿海降水多。
3.盛行風向:西北風。成因:此時為北半球冬季,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使北半球東北信風南移越過赤道,向左偏轉成西北風。
落實思維方法
1.D 2.B [第1題,①地區沿岸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其分布特點是沿南美洲太平洋東海岸向低緯延伸,形成原因主要是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區和東南信風的背風坡,受安第斯山脈阻擋,水汽無法深入內地,且沿岸有寒流流經。與氣壓帶的季節移動無關。第2題,②③兩地氣候類型都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兩地均位于40°S~60°S,全年溫和多雨,但②地位于大陸西岸,③地位于大陸東岸。]課時2 影響氣候的因素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4·山東濟寧階段練習)楓葉紅于二月花,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遼寧楓葉觀賞季。楓葉變色需要一定的氣象條件:當日最低氣溫達6~8 ℃時,楓葉開始由綠變黃;達4~6 ℃時開始變紅,達0~4 ℃后全部變成紅色;小于0 ℃后開始落葉。楓葉變色后降水較多,則色澤濃艷,紅得時間較長。下圖示意遼寧觀賞楓葉的地點。閱讀圖文材料,完成1~2題。
1.與遼寧東部相比,黑龍江、吉林楓葉觀賞季較短,其原因是(  )
①秋季氣溫下降快 ②秋季氣溫持續溫和下降 ③氣候相對濕潤 ④降水量相對較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若不考慮海拔因素,遼寧觀賞楓葉的地點中楓葉最早變紅的是(  )
A.大石湖—老邊溝 B.本溪大峽谷
C.龍膽大峽谷 D.龍潭灣
(2023·四川蓉城名校聯考)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邊疆,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升高,最熱月平均氣溫低于10 ℃,幾乎沒有夏天。矗立在青藏高原邊緣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其巨大的高差,阻擋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對西藏地區的氣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圖為“西藏多年平均降水量線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
3.林芝成為西藏降水最多的地區,是因為林芝受(  )
A.盛行西風影響大 B.東南季風影響大
C.西南季風影響大 D.東北信風影響大
4.林芝的降水類型主要是(  )
A.對流雨 B.地形雨
C.鋒面雨 D.臺風雨
(2024·湖南岳陽期末)下圖為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基塔萊與同緯度的大部分地區氣候類型不同,其主要原因為(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洋流性質
6.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23·河北石家莊期末)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簡圖”及“M(14°S,75°W),N(13°S,38.5°W)兩地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7~8題。
7.圖中M、N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A.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B.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8.下列各地區,與N地的氣候類型及成因一致的是(  )
A.印度半島 B.澳大利亞北部
C.亞馬孫平原 D.澳大利亞東北部
(選擇題9~15題,每小題4分,共28分)
(2023·浙江溫州模擬)下圖示意我國某縣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讀圖,回答9~10題。
9.影響該縣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海陸位置
C.季風 D.地形
10.據圖推斷,年平均氣溫(  )
A.N地>M地 B.P地>N地 C.Q地>P地 D.Q地>M地
(2024·寧夏銀川期末)下圖為“某國局部區域氣候分布圖”。據此完成11~13題。
11.M、N氣候類型分別為(  )
A.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12.形成M、N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 B.地形
C.海陸 D.洋流
13.與M、N氣候差異相似性最強的是(  )
A.中美地峽東西兩側
B.臺灣山脈東西兩側
C.新西蘭島東西兩側
D.大興安嶺東西兩側
(2023·河北承德期中)俄羅斯氣候類型多樣,降水和氣溫的區域差異顯著,1月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氣溫在-10 ℃~-40 ℃,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氣溫逐漸降低。位于俄羅斯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是北半球最冷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達-50 ℃。下圖為“俄羅斯主要地形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4~15題。
14.1月俄羅斯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氣溫逐漸降低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極地東風 D.植被
15.奧伊米亞康1月氣溫明顯低于北極的主要原因有(  )
①緯度高,太陽輻射少 ②被冰雪覆蓋,反射率高
③海拔高,氣溫低 ④比熱容小,降溫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江蘇南通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 達沃斯小鎮位于瑞士東南部格里松斯地區,是阿爾卑斯山脈海拔最高的小鎮,達1 529米,這個小鎮因舉辦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而聞名。擁有“歐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場”使其旅游業極其發達,該滑雪場地積雪量大,積雪期從10月至次年6月。下圖示意阿爾卑斯山脈附近局部地形及達沃斯氣候資料。
(1)分析達沃斯積雪量大、積雪期長的原因。(4分)
(2)巴塞羅那位于伊比利亞半島東岸且緯度高于40°N,研究表明,地中海海域對其夏季氣候特征影響較大,推測其影響過程。(6分)
材料二 下圖為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圖(冬雨率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單位:%)。
(3)根據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的分布規律,并說明原因。(8分)
課時2 影響氣候的因素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1.A 2.C [第1題,依據楓葉變紅的條件并結合相關知識可知,與遼寧東部相比,黑龍江、吉林楓葉觀賞季較短,是由于其緯度較高,秋季氣溫下降快,①正確、②錯誤;由材料“楓葉變色后降水較多,則色澤濃艷,紅得時間較長”可推測黑龍江、吉林楓葉觀賞季較短的另一原因是降水量相對較少,③錯誤、④正確。A正確。第2題,楓葉最早變紅,說明該地熱量條件最差,秋季降溫最早,不考慮海拔因素,影響氣溫(熱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緯度,緯度越高,氣溫越低,秋季降溫越早。故遼寧觀賞楓葉的地點中楓葉最早變紅的應是緯度最高的龍膽大峽谷,C正確。]
3.C 4.B [第3題,據材料可知,青藏高原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利于西南季風帶來的印度洋水汽深入,而林芝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C正確。第4題,林芝位于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帶,開口朝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風從林芝進入雅魯藏布江河谷,受山地阻擋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年等降水量線沿河谷方向彎曲。]
5.C 6.D [第5題,基塔萊位于東非高原,因海拔高,氣溫低,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同緯度其他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氣候類型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勢,C正確。第6題,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是在基塔萊雨季結束之后、多多馬雨季到來之前,大約為10月,D正確。]
7.D 8.D [第7題,從圖中的氣候資料圖可知,M地全年高溫少雨,屬熱帶沙漠氣候;N地全年高溫多雨,屬熱帶雨林氣候,故選D。第8題,N地位于巴西高原東南部地區,正常的氣候類型應為熱帶草原氣候,但由于位于東南信風迎風坡,降水較多,且受到沿岸巴西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的影響,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印度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澳大利亞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氣候類型不符,A、B錯;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氣候,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而形成的,C錯;澳大利亞東北部受到洋流、信風、地形的共同影響形成熱帶雨林氣候,與N地成因相同,D正確。故選D。]
9.D 10.B [第9題,依據山峰及河流流向,可判斷圖中有一東西向的山脈分布,且等降水量線在山峰附近分布密集,說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且小區域內部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多是地形因素引起的。第10題,四個地點中,P地和N地在同一河流附近,且P地在河流下游,海拔低,氣溫高。]
11.A 12.B 13.A [第11題,該區域位于澳大利亞東北部,M處屬于熱帶雨林氣候,N處屬于熱帶草原氣候,A正確。第12題,M、N緯度相當,緯度不是形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A錯誤。M氣候區處于大分水嶺東側,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豐沛;N氣候區位于大分水嶺西側,即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B正確;M和N都有臨海地區,海陸位置對兩地氣候差異的影響較小,C錯誤。洋流(東澳大利亞暖流)使M降水增多,但不是導致M、N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D錯誤。第13題,中美地峽東側位于東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多,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中美地峽西側位于東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屬于熱帶草原氣候,A正確。]
14.B 15.D [第14題,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月俄羅斯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由于海陸位置的差異,受盛行西風的影響逐漸變小,氣溫逐漸降低,B正確;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的緯度位置相差不大,A錯誤;極地東風對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影響是一致的,不會導致氣溫的變化,C錯誤;植被對氣溫影響較小,D錯誤。第15題,奧伊米亞康位于內陸山地,海拔高,氣溫低,③正確;北極地區受海洋影響大,氣溫相對較高,奧伊米亞康地處山區,比熱容較海洋小,降溫快,④正確;奧伊米亞康緯度較北極低,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①錯誤;奧伊米亞康與北極在冬季都是被冰雪覆蓋,反射率相差不大,②錯誤。故選D。]
16.(1)達沃斯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達沃斯緯度較高,冬季降雪量大;海拔高,冬季氣溫低,積雪期長;位于山地陰坡,光熱資源不足,積雪難以融化。
(2)巴塞羅那緯度高于40°N,(在夏季到來之前,該地受盛行西風帶控制,降水較多,氣溫較低。)隨著夏季的到來,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控制該地區;同時,地中海周圍陸地氣溫迅速上升,超過地中海海域氣溫,地中海海域形成較高氣壓中心,有利于下沉氣流形成;受兩因素疊加,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受強烈下沉氣流控制,降水稀少,晴天多;但巴塞羅那位于地中海沿岸,受低溫海水調節作用明顯,夏季較涼爽。因此,巴塞羅那的夏季氣候特征是涼爽少雨。
(3)規律:冬雨率自西北向東南遞增。原因:西北部緯度較高,距大西洋較近,受盛行西風影響時間長,年降水量較大,降水季節分配相對較均勻(雨季較長);東南部緯度較低,距大西洋較遠,受其影響小,受盛行西風控制時間較短,年降水量較少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半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時間長,降水稀少),所以導致冬雨率高。(共62張PPT)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第二節
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
影響氣候的因素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課時2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1.結合相關資料,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綜合思維)
2.結合圖表資料,分析不同地區特殊氣候的類型、特征及成因。(區域認知)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影響氣候的因素
知識點二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影響氣候的因素
>
<
知識點一
1.氣候要素——氣溫
影響氣溫的因素
因素 具體表現
緯度因素 緯度低,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能多,氣溫高,氣溫日較差大,氣溫年較差小;緯度高,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能少,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小,氣溫年較差大
海陸分布 沿海:冬季降溫慢,夏季升溫慢,冬溫夏涼,氣溫年較差小;內陸:冬季降溫快,夏季升溫快,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
因素 具體表現
地形 海拔 地勢高,氣溫低;地勢低,氣溫高
山地阻擋 冷空氣受阻、堆積,迎風側氣溫更低,背風側氣溫較高;暖空氣受阻、堆積,迎風側氣溫更高,背風側氣溫較低
封閉地形 谷地、盆地等地形封閉,熱量不易擴散,氣溫較高
坡向 山地陽坡氣溫高,陰坡氣溫低
洋流 暖流增溫,寒流降溫
大氣環流 如距離冬季風源地越近,氣溫越低
2.氣候要素——降水
(1)降水的類型
圖示 成因 特征 分布
對流雨 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在高空冷卻凝結形成降水 強度大、歷時短、范圍小,常伴有暴風、雷電 主要在赤道地區,我國夏季的午后
圖示 成因 特征 分布
地形雨 迎風坡暖濕空氣被迫抬升,氣溫降低,飽和空氣成云致雨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山地的迎風坡
圖示 成因 特征 分布
鋒面雨 冷、暖氣團相遇,暖氣團上升,水汽冷凝 持續的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小 我國東部地區的夏秋季節
臺風雨 暖濕空氣圍繞臺風中心旋轉上升 強度大,多為暴雨,且常伴有狂風、雷電,歷時短 我國夏秋季節的東南沿海
(2)影響降水的因素
因素 具體表現
大氣環流 ①氣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氣壓帶;②風由低緯度吹向高緯度易形成降水,如盛行西風帶控制區降水較多;③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區降水較少;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易形成降水
海陸位置 深居內陸,大陸性強,降水少;位于沿海,海洋性強,降水豐富
因素 具體表現
地形 坡向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類型 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閉,水汽難以進入;赤道附近地勢高的地區,對流運動減弱,降水減少
山脈走向 與氣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與氣流方向垂直,阻擋水汽深入
洋流 暖流增濕;寒流減濕
下墊面 植被覆蓋率高,水域面積大,大氣中水汽含量充足;裸地,大氣中水汽含量少
(2024·江西九江期末)伊茲密爾是土耳其伊茲密爾省省會,年平均降水量約700 mm,遠多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亞440 mm的年平均降水量。2020年某月,持續一夜的強降雨(約占年降水量的18%),導致了該地區嚴重的洪澇災害。右圖示意伊茲密爾市位置。讀圖,完成1~2題。
1.此次伊茲密爾地區的強降雨天氣可能出現在
A.2月   B.6月   C.8月   D.10月

伊茲密爾為地中海氣候,冬季受盛行西風帶控制,降水多,所以2月最有可能出現強降雨天氣,A正確。
(2024·江西九江期末)伊茲密爾是土耳其伊茲密爾省省會,年平均降水量約700 mm,遠多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亞440 mm的年平均降水量。2020年某月,持續一夜的強降雨(約占年降水量的18%),導致了該地區嚴重的洪澇災害。右圖示意伊茲密爾市位置。讀圖,完成1~2題。
2.造成伊茲密爾和尼科西亞降水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距海遠近不同 B.沿岸洋流不同
C.西風帶控制時間不同 D.地勢起伏差別大

據圖可知,伊茲密爾和尼科西亞都是地中海氣候,受盛行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但由于伊茲密爾緯度較高,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時間比尼科西亞長,所以降水更為豐富,C正確。
兩地距海遠近差異不大,A錯誤。
沿岸洋流基本相同,B錯誤。
地勢起伏可能存在差異,但不是主要影響因素,D錯誤。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聯盟聯考)如圖為“北美(局部)7月等溫線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該區域中N地等溫線向南凸出明顯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海陸分布
C.地形 D.洋流

圖中N地等溫線明顯向南凸出,即向低緯凸出,說明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氣溫低。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地分布北美阿巴拉契亞山脈,山地海拔高,氣溫低,即N地等溫線向南凸出是受地形因素影響,C正確。
受太陽輻射影響,等溫線大體與緯線平行,
A錯誤;
受海陸分布影響,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B錯誤;洋流對沿海地區的氣候影響顯著,D錯誤。
(2024·成都蓉城名校聯盟聯考)如圖為“北美(局部)7月等溫線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4.據題圖推測,M的數值最可能是
A.16 B.20
C.24 D.28

M所在的等溫線為閉合曲線,該地有河流發源,說明海拔較高,則溫度較低,因為M所在的等溫線位于20 ℃等溫線與24 ℃等溫線之間,則M的數值最可能為20 ℃。故選B。
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區
>
<
知識點二
氣候類型 特殊分布區 特殊表現 形成原因
熱帶雨林氣候 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沿岸、巴西高原東南部沿岸、中美地區東側 不在赤道附近,并非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而形成 這些地區均位于來自海洋的信風帶的迎風坡,加上沿岸受暖流的影響,降水十分豐富,故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東非高原、南美安第斯山區的高原內陸地區(赤道地區附近) 位于赤道地區,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對流運動減弱,降水減少,缺乏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
氣候類型 特殊分布區 特殊表現 形成原因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 位于盛行西風帶內,因東靠海洋,沿岸有暖流經過,卻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 該地位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東側,因位于西風帶的背風地帶,盛行西風越過安第斯山脈后,氣流下沉,降水稀少而形成
氣候類型 特殊分布區 特殊表現 形成原因
熱帶沙漠氣候 南美洲太平洋沿岸5°S~20°S之間、非洲索馬里半島沿岸 不在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之下,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①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受秘魯寒流的影響,具有降溫減濕的作用。加上東南信風越過安第斯山脈后,氣流下沉,降水十分稀少,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②非洲索馬里半島沿岸——冬季受東北信風帶的控制,風由陸地吹來,降水少;夏季受離岸寒流(西南季風使表層海水遠離海岸,導致底層冷海水上泛成為寒流)的影響,降溫減濕
氣候類型 特殊分布區 特殊表現 形成原因
溫帶海洋性氣候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側,緯度60°N~66.5°N 緯度非常高,沒有形成極地氣候,而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增溫增濕
如圖示意甲、乙兩國局部簡圖。
1.[綜合思維]請指出甲國斜線部分的氣候類型,并解釋其成因。
答案 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成因:來自海洋的信風帶來豐沛水汽;處于大分水嶺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溫增濕。
如圖示意甲、乙兩國局部簡圖。
2.[區域認知]乙國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東部沿海降水多,請解釋其原因。
答案 乙國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西北風經過日本海增濕,水汽含量較大,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受地形抬升,東部沿海降水多。
如圖示意甲、乙兩國局部簡圖。
3.[區域認知]請指出當乙國盛行西北風時,甲國西北部的盛行風向,并解釋其成因。
答案 盛行風向:西北風。成因:此時為北半球冬季,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使北半球東北信風南移越過赤道,向左偏轉成西北風。
(2023·遼寧盤錦模擬)右面兩幅圖是“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因素中,與①地區沿岸氣候類型分布特征的形成無關的是
A.地形  B.信風帶
C.副熱帶高氣壓帶  D.氣壓帶的季節移動

①地區沿岸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其分布特點是沿南美洲太平洋東海岸向低緯延伸,形成原因主要是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區和東南信風的背風坡,受安第斯山脈阻擋,水汽無法深入內地,且沿岸有寒流流經。與氣壓帶的季節移動無關。
(2023·遼寧盤錦模擬)右面兩幅圖是“世界局部地區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回答1~2題。
2.②③兩地最大的不同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分布
C.氣候特點   D.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

②③兩地氣候類型都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兩地均位于40°S~60°S,全年溫和多雨,但②地位于大陸西岸,③地位于大陸東岸。
課時對點練
(2024·山東濟寧階段練習)楓葉紅于二月花,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遼寧楓葉觀賞季。楓葉變色需要一定的氣象條件:當日最低氣溫達6~8 ℃時,楓葉開始由綠變黃;達4~6 ℃時開始變紅,達0~4 ℃后全部變成紅色;小于0 ℃后開始落葉。楓葉變色后降水較多,則色澤濃艷,紅得時間較長。如圖示意遼寧觀賞楓葉的地點。閱讀圖文材料,完成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與遼寧東部相比,黑龍江、吉林楓葉觀賞季較短,其原因是
①秋季氣溫下降快 ②秋季氣溫持續溫和下降 ③氣候相對濕潤 ④降水量相對較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基礎過關
依據楓葉變紅的條件并結合相關知識可知,與遼寧東部相比,黑龍江、吉林楓葉觀賞季較短,是由于其緯度較高,秋季氣溫下降快,①正確、②錯誤;
由材料“楓葉變色后降水較多,則色澤濃艷,紅得時間較長”可推測黑龍江、吉林楓葉觀賞季較短的另一原因是降水量相對較少,③錯誤、④正確。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若不考慮海拔因素,遼寧觀賞楓葉的地點中楓葉最早變紅的是
A.大石湖—老邊溝 B.本溪大峽谷
C.龍膽大峽谷 D.龍潭灣
(2024·山東濟寧階段練習)楓葉紅于二月花,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遼寧楓葉觀賞季。楓葉變色需要一定的氣象條件:當日最低氣溫達6~8 ℃時,楓葉開始由綠變黃;達4~6 ℃時開始變紅,達0~4 ℃后全部變成紅色;小于0 ℃后開始落葉。楓葉變色后降水較多,則色澤濃艷,紅得時間較長。如圖示意遼寧觀賞楓葉的地點。閱讀圖文材料,完成1~2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楓葉最早變紅,說明該地熱量條件最差,秋季降溫最早,不考慮海拔因素,影響氣溫(熱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緯度,緯度越高,氣溫越低,秋季降溫越早。故遼寧觀賞楓葉的地點中楓葉最早變紅的應是緯度最高的龍膽大峽谷,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四川蓉城名校聯考)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邊疆,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升高,最熱月平均氣溫低于10 ℃,幾乎沒有夏天。矗立在青藏高原邊緣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其巨大的高差,阻擋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對西藏地區的氣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圖為“西藏多年平均降水量線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
3.林芝成為西藏降水最多的地區,是因為林芝受
A.盛行西風影響大
B.東南季風影響大
C.西南季風影響大
D.東北信風影響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據材料可知,青藏高原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利于西南季風帶來的印度洋水汽深入,而林芝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四川蓉城名校聯考)西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邊疆,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升高,最熱月平均氣溫低于10 ℃,幾乎沒有夏天。矗立在青藏高原邊緣的喜馬拉雅山脈以其巨大的高差,阻擋著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對西藏地區的氣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圖為“西藏多年平均降水量線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
4.林芝的降水類型主要是
A.對流雨
B.地形雨
C.鋒面雨
D.臺風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林芝位于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帶,開口朝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風從林芝進入雅魯藏布江河谷,受山地阻擋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年等降水量線沿河谷方向彎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湖南岳陽期末)如圖為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基塔萊與同緯度的大部分地區氣候類型不同,其主要原因為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洋流性質

基塔萊位于東非高原,因海拔高,氣溫低,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同緯度其他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氣候類型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勢,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湖南岳陽期末)如圖為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6.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是在基塔萊雨季結束之后、多多馬雨季到來之前,大約為10月,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河北石家莊期末)如圖為“世界某區域簡圖”及“M(14°S,75°W),N(13°S,38.5°W)兩地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7~8題。
7.圖中M、N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A.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B.地中海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從圖中的氣候資料圖可知,M地全年高溫少雨,屬熱帶沙漠氣候;N地全年高溫多雨,屬熱帶雨林氣候,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河北石家莊期末)如圖為“世界某區域簡圖”及“M(14°S,75°W),N(13°S,38.5°W)兩地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7~8題。
8.下列各地區,與N地的氣候類型及成因一致的是
A.印度半島 B.澳大利亞北部
C.亞馬孫平原 D.澳大利亞東北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N地位于巴西高原東南部地區,正常的氣候類型應為熱帶草原氣候,但由于位于東南信風迎風坡,降水較多,且受到沿岸巴西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的影響,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印度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澳大利亞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氣候類型不符,A、B錯;
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氣候,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而形成的,C錯;
澳大利亞東北部受到洋流、信風、地形的共同影響形成熱帶雨林氣候,與N地成因相同,D正確。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浙江溫州模擬)如圖示意我國某縣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讀圖,回答9~10題。
9.影響該縣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B.海陸位置
C.季風 D.地形

依據山峰及河流流向,可判斷圖中有一東西向的山脈分布,且等降水量線在山峰附近分布密集,說明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且小區域內部降水量空間分布差異多是地形因素引起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能力提升
(2023·浙江溫州模擬)如圖示意我國某縣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讀圖,回答9~10題。
10.據圖推斷,年平均氣溫
A.N地>M地 B.P地>N地
C.Q地>P地 D.Q地>M地

四個地點中,P地和N地在同一河流附近,且P地在河流下游,海拔低,氣溫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寧夏銀川期末)如圖為“某國局部區域氣候分布圖”。據此完成11~13題。
11.M、N氣候類型分別為
A.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該區域位于澳大利亞東北部,M處屬于熱帶雨林氣候,N處屬于熱帶草原氣候,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寧夏銀川期末)如圖為“某國局部區域氣候分布圖”。據此完成11~13題。
12.形成M、N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 B.地形
C.海陸 D.洋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M、N緯度相當,緯度不是形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A錯誤。
M氣候區處于大分水嶺東側,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豐沛;N氣候區位于大分水嶺西側,即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B正確;
M和N都有臨海地區,海陸位置對兩地氣候差異的影響較小,C錯誤。
洋流(東澳大利亞暖流)使M降水增多,但不是導致M、N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4·寧夏銀川期末)如圖為“某國局部區域氣候分布圖”。據此完成11~13題。
13.與M、N氣候差異相似性最強的是
A.中美地峽東西兩側
B.臺灣山脈東西兩側
C.新西蘭島東西兩側
D.大興安嶺東西兩側

中美地峽東側位于東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多,屬于熱帶雨林氣候;中美地峽西側位于東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屬于熱帶草原氣候,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河北承德期中)俄羅斯氣候類型多樣,降水和氣溫的區域差異顯著,1月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氣溫在-10 ℃~-40 ℃,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氣溫逐漸降低。位于俄羅斯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是北半球最冷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達-50 ℃。下圖為“俄羅斯主要地形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4~15題。
14.1月俄羅斯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
伯利亞高原氣溫逐漸降低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極地東風 D.植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月俄羅斯東歐
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
由于海陸位置的差異,受盛行西風的影響
逐漸變小,氣溫逐漸降低,B正確;
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
高原的緯度位置相差不大,A錯誤;
極地東風對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影響是一致的,不會導致氣溫的變化,C錯誤;
植被對氣溫影響較小,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23·河北承德期中)俄羅斯氣候類型多樣,降水和氣溫的區域差異顯著,1月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氣溫在-10 ℃~-40 ℃,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氣溫逐漸降低。位于俄羅斯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是北半球最冷的地方,1月平均氣溫達-50 ℃。下圖為“俄羅斯主要地形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4~15題。
15.奧伊米亞康1月氣溫明顯低于北極的主要原因有
①緯度高,太陽輻射少 ②被冰雪覆蓋,反射率高
③海拔高,氣溫低 ④比熱容小,降溫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奧伊米亞康位于內陸山地,海拔高,氣溫低,③正確;
北極地區受海洋影響大,氣溫相對較高,奧伊米亞康地處山區,比熱容較海洋小,降溫快,④正確;
奧伊米亞康緯度較北極低,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①錯誤;
奧伊米亞康與北極在冬季都是被冰雪覆蓋,反射率相差不大,②錯誤。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2024·江蘇南通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達沃斯小鎮位于瑞士東南部格里松斯地區,是阿爾卑斯山脈海拔最高的小鎮,達1 529米,這個小鎮因舉辦一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而聞名。擁有“歐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場”使其旅游業極其發達,該滑雪場地積雪量大,積雪期從10月至次年6月。如圖示意阿爾卑斯山脈附近局部地形及達沃斯氣候資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分析達沃斯積雪量大、積雪期長的原因。
答案 達沃斯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達沃斯緯度較高,冬季降雪量大;海拔高,冬季氣溫低,積雪期長;位于山地陰坡,光熱資源不足,積雪難以融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巴塞羅那位于伊比利亞半島東岸且緯度高于40°N,研究表明,地中海海域對其夏季氣候特征影響較大,推測其影響過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巴塞羅那緯度高于40°N,(在夏季到來之前,該地受盛行西風帶控制,降水較多,氣溫較低。)隨著夏季的到來,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控制該地區;同時,地中海周圍陸地氣溫迅速上升,超過地中海海域氣溫,地中海海域形成較高氣壓中心,有利于下沉氣流形成;受兩因素疊加,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受強烈下沉氣流控制,降水稀少,晴天多;但巴塞羅那位于地中海沿岸,受低溫海水調節作用明顯,夏季較涼爽。因此,巴塞羅那的夏季氣候特征是涼爽少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材料二 下圖為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圖(冬雨率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單位:%)。
(3)根據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的分布規律,并說明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規律:冬雨率自西北向東南遞增。原因:西北部緯度較高,距大西洋較近,受盛行西風影響時間長,年降水量較大,降水季節分配相對較均勻(雨季較長);東南部緯度較低,距大西洋較遠,受其影響小,受盛行西風控制時間較短,年降水量較少且降水集中于冬季(夏半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時間長,降水稀少),所以導致冬雨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課時3 氣候類型判斷 氣候特征描述
課程標準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學習目標 1.結合相關資料圖,歸納判讀氣候類型的方法。(綜合思維)2.結合資料,說明描述某一氣候特征的方法。(區域認知)
知識點一 氣候類型判斷
根據氣溫與降水量指標推斷氣候類型
(1)判斷半球
依據 曲線形狀 因素變化 結論
最高(或 最低)氣 溫月份 波峰狀 6、7、8三個月氣溫最高 北半球
波谷狀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 南半球
(2)以“溫”定“帶”
熱量帶 最冷月平均氣溫/℃ 最熱月平均氣溫/℃
熱帶 >15 >25
亞熱帶 >0 >18
溫帶 <0(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18(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寒帶 <0 <10
(3)以“水”定“型”
降水季節分配類型的判斷 雨型 特征 主要氣候類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勻 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草原氣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溫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極地氣候
拓展延伸 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
(1)降水量不同: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1 500~2 000 mm),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相對較小(750~1 000mm)。熱帶季風氣候的月降水量最多可超過600 mm,而熱帶草原氣候月降水量最多不超過400 mm。
(2)降水量的增加狀況不同: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的增加具有突變性,而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是逐漸增加的。
(2023·福建泉州期中)下圖是“某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所示的氣候類型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2.下列關于該地植被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夏季盛葉,冬季落葉
B.樹干高大,有板狀根
C.葉質堅硬,葉面較小
D.濕季蔥綠,干季枯萎
知識點二 氣候特征描述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氣溫特征 最冷月、最熱月 最冷(熱)月出現在××月
氣溫高低 終年高溫;夏季高溫;全年溫和;冬季寒冷等
溫差 氣溫年較差大(小);氣溫日較差大(小)
降水特征 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多(少)
季節分配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際變化 降水年際變化大(小)
光照特征 光照時數長(短),光照強(弱),光照充足(不足)
氣候特征 氣溫、降水及(冬季、夏季、全年)氣溫和降水的協調關系 全年高溫多雨;冬季暖濕多雨,夏季干旱炎熱;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稀少;氣溫年較差大(小)等
注:(1)高溫——最熱月均溫>20 ℃;溫和——最熱月均溫0~20 ℃;寒冷——最冷月均溫<0 ℃。 (2)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降水豐富——月降水量>100 mm。 (3)氣溫年較差大,大陸性較強——氣溫年較差>20 ℃;氣溫年較差小,海洋性顯著——氣溫年較差<15 ℃
材料一 薩爾瓦多地處中美洲,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山區年降水量在1 800 mm以上,沿海地帶約為1 000 mm。
材料二 下圖為薩爾瓦多地形圖和首都圣薩爾瓦多氣候資料統計圖。
1.[區域認知]指出薩爾瓦多沿海地區氣候類型并描述其氣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綜合思維]簡述圣薩爾瓦多4月氣溫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思維]簡析圣薩爾瓦多夏半年降水豐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福建廈門月考)讀“世界局部區域圖”,完成1~2題。
1.關于①③兩地氣候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①地全年多雨 B.①地全年炎熱
C.③地夏熱冬冷 D.③地冬雨夏干
2.影響②③兩地氣候類型不同的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分布
C.植被 D.地形
課時3 氣候類型判斷 氣候特征描述
知識點一 氣候類型判斷
落實思維方法
1.B 2.C [第1題,從氣候資料上來看,該地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上,屬于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該地雨熱不同期,屬于冬雨型氣候,故為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的地中海氣候,B正確。第2題,通過分析可知,該地為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的地中海氣候,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葉面較小、葉質堅硬,表面有蠟質層,可以防止水分的蒸發,C正確。地中海氣候屬于亞熱帶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上,植被冬季不落葉,A錯誤。樹干高大,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氣候區植被的特征,B錯誤。一年分為明顯的干、濕兩季是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征,D錯誤。]
知識點二 氣候特征描述
探究核心知識
1.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征:全年氣溫較高,分干、濕兩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較少,為干季;5~10月降水豐富,為濕季。
2.4月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較低緯度,該地太陽高度較大;赤道低氣壓帶尚未移至該地,降水較少;位于東北信風的背風坡,晴天多,光照強。
3.圣薩爾瓦多位于北半球低緯度,夏半年受來自太平洋的西南風的影響,降水多;北部為山地,受地勢的抬升,多地形雨;夏半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多。
落實思維方法
1.B 2.D [第1題,由圖可知,①地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A錯誤、B正確;③地位于亞歐大陸東部的北回歸線附近,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C、D錯誤。第2題,②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因北部有喜馬拉雅山脈阻擋北部的冷空氣南下,故冬季氣溫較③地高,D正確;②③兩地位于同一緯度,距海均較近,A、B錯誤;②③兩地氣候不同,導致植被存在差異,C錯誤。]課時3 氣候類型判斷 氣候特征描述
(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2024·福建福州期中)下圖左圖為“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示意圖”,右圖為“世界海陸分布局部示意圖”。完成1~2題。
 
1.常年受丙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及氣候特征是(  )
A.①終年高溫多雨 B.②夏干熱、冬溫濕
C.③終年高溫少雨 D.④終年溫和多雨
2.一年中從A季節過渡到B季節的過程中(  )
A.①地氣溫逐漸下降,北風漸強
B.②地氣壓逐漸升高,降水增多
C.③地晝夜溫差減小,沙漠擴大
D.④地盛行風從西南風轉東北風
(2023·江西景德鎮期中)讀“某地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3~4題。
3.圖示氣候類型是(  )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4.該氣候類型的主要成因是(  )
A.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
B.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
D.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下圖示意世界某地的氣溫和降水情況。讀圖,完成5~6題。
5.下列有關該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降水年際變化大 B.氣溫日較差大
C.降水季節變化大 D.氣溫年較差大
6.該地最可能位于(  )
A.20°~30°的大陸西岸
B.20°~30°的大陸東岸
C.30°~40°的大陸西岸
D.30°~40°的大陸東岸
(2023·山西臨汾期末)下圖為“世界某地氣溫和降水量統計圖”(如:4月氣溫為15 ℃,降水量為60 mm)。讀圖,完成7~8題。
7.關于該地氣候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明顯
B.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
C.全年溫和濕潤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西歐、北歐的居民到該地度假,沐浴溫暖陽光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選擇題9~12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024·浙江嘉興月考)下圖為“四種氣候類型的氣溫、降水資料圖”。讀圖,完成9~10題。
9.四種氣候類型中,降水是由同一大氣環流影響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圖示各氣候類型中,我國只可能有其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寧夏石嘴山期中)讀“世界四地區位置示意圖”及四地區氣候資料,完成11~12題。
月均溫(℃) 年降水量(mm)
最熱月 最冷月
① 16.5 3.5 754
② 30 22 1 850
③ 24.9 -7.2 660
④ 26 5 1 100
11.關于四地氣候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地為溫帶季風氣候
B.乙地為熱帶草原氣候
C.丙地為地中海氣候
D.丁地為溫帶大陸氣候
12.下列地區與氣候資料對應正確的是(  )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降水量季節分配差異顯著。下圖為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的甲、乙兩地降水量逐月累積折線圖。
(1)指出甲、乙兩地降水量的季節變化特點。(4分)
(2)分析甲、乙兩地降水季節變化特點的形成原因。(4分)
(3)推測甲、乙兩地的氣候特點。(4分)
課時3 氣候類型判斷 氣候特征描述
1.C 2.D
3.C 4.D [第3題,根據氣候類型的判讀方法進行分析:圖示氣候類型最冷月氣溫大于15 ℃,為熱帶氣候,排除A、B;其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大于1 500 mm,且降水量的增加具有突變性,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可知為熱帶季風氣候,C正確;熱帶草原氣候的年降水量相對較小(750~1 000mm),且降水量是逐漸增加的,排除D。第4題,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故D正確。]
5.B 6.A [第5題,讀圖可知,該地全年高溫少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小,氣溫年較差小;晴天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弱,保溫作用差,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大。故選B。第6題,讀圖結合上題分析可知,該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20°~30°的大陸西岸為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故選A。]
7.B 8.B [第7題,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該地1月的氣溫不到10 ℃,并非全年高溫,A錯。夏季氣溫較高,且降水較少,冬季溫和且降水相對較多,故B正確,C、D錯。第8題,西歐、北歐的居民到該地度假,沐浴溫暖陽光的季節應是當地氣溫適宜、同時降水偏少的季節。結合圖示信息可知,7月氣溫約為25 ℃(一年中氣溫相對較高的時期,為當地夏季),同時降水少,說明該地夏季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所以沐浴溫暖陽光的季節為夏季,故選B。]
9.A 10.C [第9題,①地冬季暖濕多雨,夏季干旱炎熱,是地中海氣候;②地全年溫和多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③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溫帶季風氣候;④地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全年降水量在750~1 000 mm左右,為熱帶草原氣候。①地冬季溫和多雨,降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形成;②地全年受盛行西風帶影響,全年溫和多雨;③地夏季高溫多雨,降水是由夏季風影響形成的;④地熱帶草原氣候的雨季,降水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的。①②兩地降水都是盛行西風帶影響下形成的,屬于同一大氣環流,①②對,A正確。第10題,我國主要有五種氣候類型,分別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據上題分析可得,我國只可能有其中的③溫帶季風氣候分布,C正確。]
11.A 12.B [第11題,據四地區位置示意圖可知,甲地位于我國華北平原,為溫帶季風氣候;乙地位于印度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丙地位于美國南部(中央大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丁地位于歐洲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故選A。第12題,據氣候資料信息可知,①地最熱月氣溫16.5 ℃,最冷月氣溫3.5 ℃,全年較為溫和,且年降水量較多,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地最熱月氣溫30 ℃,最冷月氣溫22 ℃,全年氣溫都較高,且年降水量多,為熱帶季風氣候;③地最熱月氣溫24.9 ℃,最冷月氣溫-7.2 ℃,夏季氣溫較高,冬季氣溫低,為溫帶季風氣候;④地最熱月氣溫26 ℃,最冷月氣溫5 ℃,夏季炎熱,冬季溫和,且年降水量較多,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故甲—③,乙—②,丙—④,丁—①,B正確。]
13.(1)甲地夏季各月累積降水量增長快,夏季多雨,降水量大;乙地冬季各月累積降水量增長快,冬季多雨,降水量大。
(2)甲地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風影響,降水少,夏季受海洋吹來的夏季風影響,降水多。乙地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冬季受海洋吹來的暖濕西風影響,降水多。
(3)甲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乙地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共49張PPT)
氣壓帶、風帶與氣候
第二節
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
氣候類型判斷 氣候特征描述
課時3
運用示意圖,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形成的影響。
1.結合相關資料圖,歸納判讀氣候類型的方法。(綜合思維)
2.結合資料,說明描述某一氣候特征的方法。(區域認知)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內容索引
知識點一 氣候類型判斷
知識點二 氣候特征描述
課時對點練
氣候類型判斷
>
<
知識點一
根據氣溫與降水量指標推斷氣候類型
(1)判斷半球
依據 曲線形狀 因素變化 結論
最高(或最低)氣溫月份 波峰狀 6、7、8三個月氣溫最高 北半球
波谷狀 12、1、2三個月氣溫最高 南半球
(2)以“溫”定“帶”
熱量帶 最冷月平均氣溫/℃ 最熱月平均氣溫/℃
熱帶 >15 >25
亞熱帶 >0 >18
溫帶 <0(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18(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寒帶 <0 <10
(3)以“水”定“型”
降水季節分配類型的判斷 雨型 特征 主要氣候類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勻 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草原氣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氣候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溫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極地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
拓展延伸
(1)降水量不同: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1 500~2 000 mm),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相對較小(750~1 000mm)。熱帶季風氣候的月降水量最多可超過600 mm,而熱帶草原氣候月降水量最多不超過400 mm。
(2)降水量的增加狀況不同: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的增加具有突變性,而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是逐漸增加的。
(2023·福建泉州期中)如圖是“某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所示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從氣候資料上來看,該地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上,屬于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該地雨熱不同期,屬于冬雨型氣候,故為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的地中海氣候,B正確。
(2023·福建泉州期中)如圖是“某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1~2題。
2.下列關于該地植被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夏季盛葉,冬季落葉
B.樹干高大,有板狀根
C.葉質堅硬,葉面較小
D.濕季蔥綠,干季枯萎

通過分析可知,該地為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的地中海氣候,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葉面較小、葉質堅硬,表面有蠟質層,可以防止水分的蒸發,C正確。
地中海氣候屬于亞熱帶氣候,最冷月均溫在0 ℃以上,植被冬季不落葉,A錯誤。
樹干高大,有板狀根是熱帶雨林氣候區植被的特征,B錯誤。
一年分為明顯的干、濕兩季是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征,D錯誤。
氣候特征描述
>
<
知識點二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氣溫特征 最冷月、最熱月 最冷(熱)月出現在××月
氣溫高低 終年高溫;夏季高溫;全年溫和;冬季寒冷等
溫差 氣溫年較差大(小);氣溫日較差大(小)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降水特征 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多(少)
季節分配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際變化 降水年際變化大(小)
光照特征 光照時數長(短),光照強(弱),光照充足(不足)
思考方向 規范答題術語
氣候特征 氣溫、降水及(冬季、夏季、全年)氣溫和降水的協調關系 全年高溫多雨;冬季暖濕多雨,夏季干旱炎熱;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稀少;氣溫年較差大(小)等
注:(1)高溫——最熱月均溫>20 ℃;溫和——最熱月均溫0~20 ℃;寒冷——最冷月均溫<0 ℃。 (2)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降水豐富——月降水量>100 mm。 (3)氣溫年較差大,大陸性較強——氣溫年較差>20 ℃;氣溫年較差小,海洋性顯著——氣溫年較差<15 ℃
材料一 薩爾瓦多地處中美洲,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山區年降水量在1 800 mm以上,沿海地帶約為1 000 mm。
材料二 下圖為薩爾瓦多地形圖和首都圣薩爾瓦多氣候資料統計圖。
1.[區域認知]指出薩爾瓦多沿海地區氣候類型并描述其氣候特征。
答案 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征:全年氣溫較高,分干、濕兩季;11月至次年4月降水較少,為干季;5~10月降水豐富,為濕季。
2.[綜合思維]簡述圣薩爾瓦多4月氣溫高的原因。
答案 4月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較低緯度,該地太陽高度較大;赤道低氣壓帶尚未移至該地,降水較少;位于東北信風的背風坡,晴天多,光照強。
3.[綜合思維]簡析圣薩爾瓦多夏半年降水豐富的原因。
答案 圣薩爾瓦多位于北半球低緯度,夏半年受來自太平洋的西南風的影響,降水多;北部為山地,受地勢的抬升,多地形雨;夏半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多。
(2024·福建廈門月考)讀“世界局部區域圖”,完成1~2題。
1.關于①③兩地氣候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①地全年多雨 B.①地全年炎熱
C.③地夏熱冬冷 D.③地冬雨夏干

由圖可知,①地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A錯誤、B正確;
③地位于亞歐大陸東部的北回歸線附近,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C、D錯誤。
(2024·福建廈門月考)讀“世界局部區域圖”,完成1~2題。
2.影響②③兩地氣候類型不同的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分布
C.植被 D.地形

②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因北部有喜馬拉雅山脈阻擋北部的冷空氣南下,故冬季氣溫較③地高,D正確;
②③兩地位于同一緯度,距海均較近,A、B錯誤;
②③兩地氣候不同,導致植被存在差異,C錯誤。
課時對點練
(2024·福建福州期中)如圖左圖為“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示意圖”,右圖為“世界海陸分布局部示意圖”。完成1~2題。
1.常年受丙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及氣候特征是
A.①終年高溫多雨
B.②夏干熱、冬溫濕
C.③終年高溫少雨
D.④終年溫和多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丙氣壓帶位于30°N附近,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地區盛行下沉氣流,終年高溫少雨,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即圖中的③,C正確。
基礎過關
(2024·福建福州期中)如圖左圖為“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示意圖”,右圖為“世界海陸分布局部示意圖”。完成1~2題。
2.一年中從A季節過渡到B季節的過程中
A.①地氣溫逐漸下降,北風漸強
B.②地氣壓逐漸升高,降水增多
C.③地晝夜溫差減小,沙漠擴大
D.④地盛行風從西南風轉東北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季節氣壓帶和風帶整體偏北,是北半球夏季;B季節氣壓帶和風帶整體偏南,是北半球冬季。由夏季到冬季,①地氣溫逐漸下降,西南風勢力增強,A錯誤。
②地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轉為受盛行西風帶控制,氣壓逐漸降低,降水增多,B錯誤。
③地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終年高溫
少雨,晝夜溫差較大,撒哈拉沙漠面積常年穩定,C錯誤。
北半球夏季,④地受由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后,向右偏轉而成的西南季風影響;北半球冬季,④地受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影響,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江西景德鎮期中)讀“某地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3~4題。
3.圖示氣候類型是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根據氣候類型的判讀方法進行分析:圖示氣候類型最冷月
氣溫大于15 ℃,為熱帶氣候,排除A、B;
其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大于1 500 mm,且降水量的
增加具有突變性,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可知為熱帶季風
氣候,C正確;
熱帶草原氣候的年降水量相對較小(750~1 000mm),且降水量是逐漸增加的,排除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江西景德鎮期中)讀“某地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完成3~4題。
4.該氣候類型的主要成因是
A.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
B.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
D.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如圖示意世界某地的氣溫和降水情況。讀圖,完成5~6題。
5.下列有關該地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降水年際變化大 B.氣溫日較差大
C.降水季節變化大 D.氣溫年較差大

讀圖可知,該地全年高溫少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小,氣溫年較差小;晴天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氣溫高,夜晚大氣逆輻射弱,保溫作用差,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大。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如圖示意世界某地的氣溫和降水情況。讀圖,完成5~6題。
6.該地最可能位于
A.20°~30°的大陸西岸
B.20°~30°的大陸東岸
C.30°~40°的大陸西岸
D.30°~40°的大陸東岸

讀圖結合上題分析可知,該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20°~30°的大陸西岸為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山西臨汾期末)下圖為“世界某地氣溫和降水量統計圖”(如:4月氣溫為15 ℃,降水量為60 mm)。讀圖,完成7~8題。
7.關于該地氣候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A.全年高溫,干濕季交替明顯
B.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
C.全年溫和濕潤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該地1月的氣溫不到10 ℃,并非全年高溫,A錯。
夏季氣溫較高,且降水較少,冬季溫和且降水相對較多,故B正確,C、D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山西臨汾期末)下圖為“世界某地氣溫和降水量統計圖”(如:4月氣溫為15 ℃,降水量為60 mm)。讀圖,完成7~8題。
8.西歐、北歐的居民到該地度假,沐浴溫暖
陽光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西歐、北歐的居民到該地度假,沐浴溫暖陽光的季節應是當地氣溫適宜、同時降水偏少的季節。結合圖示信息可知,7月氣溫約為25 ℃(一年中氣溫相對較高的時期,為當地夏季),同時降水少,說明該地夏季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所以沐浴溫暖陽光的季節為夏季,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4·浙江嘉興月考)下圖為“四種氣候類型的氣溫、降水資料圖”。讀圖,完成9~10題。
9.四種氣候類型中,降水是由同一大氣環流影響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能力提升
①地冬季暖濕多雨,夏季干旱炎熱,是地中海氣候;
②地全年溫和多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③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溫帶季風氣候;
④地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全年降水量在750~1 000 mm左右,為熱帶草原氣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地冬季溫和多雨,降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形成;
②地全年受盛行西風帶影響,全年溫和多雨;
③地夏季高溫多雨,降水是由夏季風影響形成的;
④地熱帶草原氣候的雨季,降水是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的。
①②兩地降水都是盛行西風帶影響下形成的,屬于同一大氣環流,①②對,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圖示各氣候類型中,我國只可能有其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浙江嘉興月考)下圖為“四種氣候類型的氣溫、降水資料圖”。讀圖,完成9~10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我國主要有五種氣候類型,分別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據上題分析可得,我國只可能有其中的③溫帶季風氣候分布,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寧夏石嘴山期中)讀“世界四地區位置示意圖”及四地區氣候資料,完成11~12題。
月均溫(℃) 年降水量(mm)
最熱月 最冷月
① 16.5 3.5 754
② 30 22 1 850
③ 24.9 -7.2 660
④ 26 5 1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關于四地氣候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為溫帶季風氣候 B.乙地為熱帶草原氣候
C.丙地為地中海氣候 D.丁地為溫帶大陸氣候

據四地區位置示意圖可知,甲地位于我國華北平原,為溫帶季風氣候;乙地位于印度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丙地位于美國南部(中央大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丁地位于歐洲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下列地區與氣候資料對應正確的是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據氣候資料信息可知,①地最熱月氣溫16.5 ℃,最冷月氣溫3.5 ℃,全年較為溫和,且年降水量較多,為溫帶海洋性氣候;②地最熱月氣溫30 ℃,最冷月氣溫22 ℃,全年氣溫都較高,且年降水量多,為熱帶季風氣候;③地最熱月氣溫24.9 ℃,最冷月氣溫-7.2 ℃,夏季氣溫較高,冬季氣溫低,為溫帶季風氣候;④地最熱月氣溫26 ℃,最冷月氣溫5 ℃,夏季炎熱,冬季溫和,且年降水量較多,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故甲—③,乙—②,丙—④,丁—①,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降水量季節分配差異顯著。如圖為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的甲、乙兩地降水量逐月累積折線圖。
(1)指出甲、乙兩地降水量的季節變化特點。
答案 甲地夏季各月累積降水量增長快,夏季多雨,降水量大;乙地冬季各月累積降水量增長快,冬季多雨,降水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根據圖中降水量在各月之間的變化指出季節變化特點。甲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各月累積降水量增長快,夏季多雨,降水量大;乙地為地中海氣候,冬季各月累積降水量增長快,冬季多雨,降水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降水量季節分配差異顯著。如圖為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的甲、乙兩地降水量逐月累積折線圖。
(2)分析甲、乙兩地降水季節變化特點的形成原因。
答案 甲地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風影響,降水少,夏季受海洋吹來的夏季風影響,降水多。乙地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冬季受海洋吹來的暖濕西風影響,降水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甲地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冬季受寒冷干燥的西北風影響,降水少;夏季受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影響,降水多。乙地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冬季副熱帶高氣壓帶南移,受海洋吹來的暖濕西風影響,降水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降水量季節分配差異顯著。如圖為北半球亞熱帶地區大陸東西兩岸的甲、乙兩地降水量逐月累積折線圖。
(3)推測甲、乙兩地的氣候特點。
答案 甲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乙地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
甲地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乙地為地中海氣候,夏季干旱炎熱,冬季暖濕多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凌海市| 百色市| 定结县| 济源市| 栾川县| 芜湖市| 台湾省| 含山县| 葫芦岛市| 堆龙德庆县| 信阳市| 盘山县| 新闻| 武汉市| 尉犁县| 方城县| 大竹县| 井陉县| 正阳县| 修水县| 屏山县| 枣强县| 临江市| 福建省| 天等县| 綦江县| 新和县| 专栏| 景宁| 南靖县| 绥中县| 会宁县| 辽源市| 达州市| 且末县| 屯门区| 修武县| 全州县| 仁怀市|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