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檢測試卷二(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2024·山東菏澤期中)江蘇省近岸海水污染嚴重。結合“江蘇省沿海污染情況示意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江蘇省沿海污染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①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②由沿海向外海遞減 ③污染物主要來自海洋運輸船舶 ④污染物主要來自當地生產、生活排放的污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治理江蘇省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全面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 ②增加資金投入,擴大生產規模 ③加強入海污染源的控制 ④禁止水產養殖,保護海洋生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作為生態屏障的敦煌市萬畝胡楊林是我國“三北防護林”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胡楊林出現了大面積枯死,嚴重威脅河西走廊的生態安全。據此完成3~4題。3.胡楊林老化、枯死對敦煌地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 )A.酸雨危害加重 B.水土流失頻發C.風沙災害加劇 D.霧霾天氣增多4.為應對胡楊林老化、枯死問題,當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限制經濟發展,降低工農業產值 ②統籌安排流域用水量,提高節水技術 ③適度發展木材加工,允許大量砍伐 ④退耕還草還林,注重人工繁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貴州貴陽期末)近年來,我國對國際食物進口依賴風險不斷變化。下圖示意2010~2020年我國5種食物的對外依賴率。據此完成5~6題。5.圖示5種食物的對外依賴率( )A.2013年小麥最高 B.2020年酒最低C.牛奶高于牛肉 D.大麥始終最高6.為減小食物進口依賴風險,可采取的開源措施是( )①拓寬食物進口渠道 ②增強食物自給能力③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④提倡節約食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月考)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曾逐年提升,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隨著經濟的增長,2021年我國實現了原油進口對外依存度的降低,恢復了戰略原油儲備的儲存。下圖示意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及增長率。據此完成7~9題。7.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的變化趨勢是( )A.先增后降 B.波動上升C.有增有降 D.持續下降8.2020~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發生變化,主要是因為( )A.消費需求下降 B.國際油價上漲C.國際形勢變化 D.產業結構調整9.目前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的變化,最可能催生出的新產業是( )A.物聯網 B.新材料C.新能源 D.人工智能(2024·安徽合肥期末)“綠電”是指在電力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的綠色電力,主要來自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德國在2022年創下了綠電使用紀錄,綠電占比已達到48%,幾乎覆蓋了德國一半的電力消費。下圖為“德國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綠電生產結構和電力消費圖”,這日天氣晴好。據此完成10~11題。10.該日,德國綠電生產以( )A.風電、光伏發電為主B.風電、生物質能發電為主C.水電、光伏發電為主D.水電、生物質能發電為主11.德國持續、大力推廣綠電,可提高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的能力,主要表現在( )A.減少碳排放 B.減小電網波動C.降低能源需求 D.減少能源進口(2024·山西太原月考)降低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12~13題。12.2020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差異表現為( )A.東北地區全部是高強度排放B.中部地區沒有高強度排放C.南北方向變化大于東西方向變化D.南方各省區低于北方各省區13.影響北京市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低的因素是( )①能源消費結構 ②地區生產總值 ③能源利用技術 ④三次產業構成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生境又稱棲息地,是指生物的個體、種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態地理環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條件和其他對生物起作用的生態因素。下圖示意我國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大熊貓潛在生境及居民點密度在兩流域(壽溪、漁子溪)集水區等級上的分布。距離河源越遠,距離河口、流域出口、干支流交匯處越近,集水區等級越高。據此完成14~15題。14.根據圖示信息,可以得出( )A.流域集水區等級越高,流域內居民點密度越小B.居民點密度越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好C.兩流域Ⅱ級集水區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差D.兩流域Ⅰ級集水區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好15.為應對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潛在生境存在的問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鎮數量B.提高城鎮內部森林覆蓋率C.控制城鎮沿河口向上游擴張D.整體遷移干支流沿岸城鎮(2024·北京市房山區開學考試)2011年3月P地發生強烈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導致附近某核電站核物質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質主要通過洋流擴散。據此完成16~18題。16.P地位于( )A.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擠壓帶B.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擠壓帶C.歐亞板塊與美洲板塊擠壓帶D.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擠壓帶17.推測圖示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本次核泄漏影響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8.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質主要通過洋流擴散,核物質入海會( )①污染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海洋漁業 ②加快水循環速度,污染陸地河流 ③消除核物質對日本環境安全的影響 ④威脅周邊國家安全,造成外交爭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3·6月浙江選考)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湖泊濕地的生態修復是個重要的固碳舉措。下圖為“湖泊濕地碳循環示意圖”。完成19~20題。19.植物多樣性增加對湖泊濕地固碳作用的影響是( )A.土壤碳含量降低B.根系吸碳量減少C.碳凈排放量降低D.微生物活性減弱20.下列對湖泊濕地生態修復的措施,合理的是( )A.減少湖濱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放生外來物種,增加生物多樣性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改變濕地地形,建設生態緩沖島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受“雙碳”目標和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等相關政策推動,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在未來一段時期將呈現剛性增長。目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進口天然氣(分管道輸氣和液化輸氣兩種)成為國內天然氣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謀劃重大儲氣項目的布局。下圖示意2021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前六位的國家統計情況。(1)填表指出我國從俄羅斯和澳大利亞進口天然氣分別采用的最經濟合適的運輸方式并說明其優勢。(4分)進口來源國 運輸方式 優勢俄羅斯澳大利亞(2)分析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的原因。(4分)(3)簡述加強天然氣戰略儲備對保障國家安全的意義。(2分)22.(2024·福建福州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目前,我國有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20世紀70年代,海南逐步成為全國南繁育種基地。每年冬季,全國各地的農業部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此進行農作物品種選育、加代繁殖、雜交配制等農業科研活動。我國培育的約1萬個農作物新品種中,約7 000個經過南繁培育。(1)與甘肅、四川相比,說明海南育種制種的特點及原因。(4分)種質資源是指包含一定遺傳物質,并表現出特定性狀、能將性狀遺傳給后代的動植物資源。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斷萎縮,是種子凈進口國。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海南將發揮其種子“硅谷”的優勢,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規劃建立中轉隔離基地(保護區)、檢疫中心、種質保存中心、種源交易中心(下圖)。中轉隔離基地選址時避開居民區,遠離家禽飼養繁育基地,用于對進口的動植物種質資源的分區隔離和檢疫。(2)分析海南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4分)(3)簡述海南建立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4分)2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臨港、涉海、海洋產業發達為特征,以科學開發海洋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為導向,以區域優勢產業為特色,以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前提,是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經濟功能區。材料二 有人提出,從山東青島的膠州灣到渤海的萊州灣,在膠萊河基礎上拓寬、拓深,挖出僅次于蘇伊士運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運河”——膠萊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實現渤海和黃海之間的水體交換。下圖為膠萊人工海河示意圖。(1)分析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海洋產業的優勢條件。(6分)(2)試分析膠萊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4分)(3)試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8分)24.(2024·河北唐山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材料一 為了推動野生大熊貓棲息地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2018年1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省管理局掛牌成立。大熊貓喜溫涼、潮濕環境,嗜好飲水,多以竹子為主食。研究發現,秦嶺片區1 500~3 500米的山坡森林、河流階地是野生大熊貓的主要活動區域。材料二 生態廊道是指連接破碎化生境并適宜生物生活、移動或擴散的通道,一般呈線性或帶狀布局。108國道秦嶺段此前為盤山路,在2000年秦嶺隧道貫通后,其隧道上方曲折蜿蜒的公路被廢棄,從而方便了兩側生物種群間的交流,形成了大熊貓生態廊道。下圖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秦嶺區示意圖。(1)在圖中用標注108國道大熊貓生態廊道規劃的位置,并說明廊道作為生態修復區的主要建設要求。(4分)(2)分析秦嶺大熊貓棲息地的環境特點對其生存的有利影響。(3分)(3)簡述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生態意義。(3分)答案精析1.D 2.B [第1題,圖示未體現內陸污染狀況,污染由沿海向外海遞減,①錯誤,②正確;污染物主要來自生產和生活排放的污水,③錯誤,④正確。故選D。第2題,全面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強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可以治理江蘇省沿海污染,①③正確。增加資金投入,擴大生產規模可能會加劇沿海污染程度;禁止水產養殖的做法不現實,②④錯誤。故選B。]3.C 4.D [第3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三北防護林”主要是為了防風固沙,緩解荒漠化,所以胡楊林老化、枯死對敦煌地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風沙災害加劇,C正確。第4題,根據材料顯示,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該林區出現了防護林大面積枯死的現象。要想改善,必須選擇可持續發展的方式,需要統籌安排流域用水量,提高節水技術,退耕還草還林,注重人工繁育,②④正確;限制經濟發展,不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①錯誤;“三北防護林”作為生態屏障,主要是用來抵御風沙侵蝕、改善環境,發展木材加工不符合國家政策,也不符合當地的發展,③錯誤。故選D。]5.D 6.A [第5題,2013年大麥的對外依賴率超過60%,小麥只有6%左右,A錯誤。2020年酒的對外依賴率約20%,牛奶只有4%左右,B錯誤。牛肉的對外依賴率一直高于牛奶,C錯誤。大麥的對外依賴率始終最高,D正確。第6題,①②屬于開源措施,拓寬食物進口渠道,增強食物自給能力有利于降低風險,①②正確;③④屬于節流措施,③④錯誤。故選A。]7.A 8.D 9.C [第7題,據圖可知,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變化的趨勢是先增后降,A正確。第8題,據圖可知,2020~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下降明顯,主要是因為我國進行能源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開發無污染的新能源等使得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下降,D正確。由材料可知,原油的進口量依然是龐大的,消費需求大,A錯誤。國際油價上漲,體現原油進口的成本提高,但是對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的影響無法體現,B錯誤。由材料無法體現國際形勢變化對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的影響,C錯誤。第9題,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我國原油進口數量下降,是因為我國開發了無污染、可替代的新能源,故原油進口數量的下降將會催生出的新產業最可能是新能源產業,C正確。物聯網、新材料、人工智能對能源的提供較少,更多是消耗能源,A、B、D錯誤。]10.A 11.D [第10題,讀圖可知,該日德國綠電生產結構中風電占比大,其次是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和水電占比小,故該日德國綠電生產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A正確,B、C、D錯誤。第11題,由材料可知,綠電主要來自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德國在2022年綠電占比已達到48%。德國傳統能源短缺,說明其在2022年以前,國內電力供應依賴于能源進口。發展風能、太陽能等綠電,可以減少能源進口,D正確;減少碳排放與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關系不大,A錯誤;減少能源進口,可減小電網波動,但減小電網波動不屬于提高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能力的主要表現,B錯誤;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國能源需求會增加,C錯誤。故選D。]12.C 13.B [第12題,由圖可知,我國東部、西部和北部均有中高強度分布,南部多為中低強度,沒有高強度,因此總體碳排放強度南北方向變化大于東西方向變化,C正確;東北地區的黑龍江是高強度,但吉林、遼寧是中高強度,A錯誤;中部地區的山西是高強度排放,B錯誤;北方各省區中北京、天津、山東是低強度,南方各省區中貴州、廣西、海南為中高強度,因此并不是南方各省區全都低于北方各省區,D錯誤。故選C。第13題,北京市是我國首都,能源消費結構中清潔能源的比重高,能源利用技術先進,三次產業構成以第三產業為主,高耗能產業比重小,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較少,①③④對;地區生產總值高,如果不注重低碳環保,也可能碳排放強度高,②錯。 故選B。]14.D 15.C [第14題,讀圖可知,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兩流域的集水區等級越高,居民點密度越大;除漁子溪Ⅲ級集水區外,兩流域內居民點密度越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差;兩流域的Ⅳ級集水區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差;兩流域的Ⅰ級集水區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好。第15題,讀圖可知,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壽溪和漁子溪流域總體呈現出集水區等級越高,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差的分布格局,即距離河源越遠,距離河口、干支流交匯處越近,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差;而集水區等級越高,人口和聚落密度越大,生物的多樣性也就越低。因此,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河口處都存在人類活動破壞大熊貓潛在生境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應有效控制城鎮沿河口向上游擴張,限制人類活動范圍進一步向大熊貓潛在生境滲透,這樣才能減少大熊貓潛在生境受到人為干擾的機會。]16.A 17.C 18.C [第16題,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相關知識,板塊擠壓處,多火山地震,P地位于日本東部,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位于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碰撞擠壓處,A正確。第17題,P地位于日本東部。根據洋流分布規律,日本東部有自西南向東北流的日本暖流流經,會把P地泄漏的核物質帶到丙地,C正確。第18題,核物質入海,會污染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海洋漁業,①正確;核泄漏不會加快水循環速度,②錯誤;核物質具有放射性,放射性污染具有長期性,故不會消除核物質對日本環境安全的影響,③錯誤;核物質通過洋流運動擴散到其他國家,威脅周邊國家安全,造成外交爭端,④正確。故選C。]19.C 20.D [第19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碳存儲于植物體內,湖泊濕地植物多樣性增加,固碳作用增強,圖中水體碳庫、植物碳庫和土壤碳庫的儲碳量增加,碳凈排放量減少,A錯、C對;土壤中植物殘體增加,植物根系吸碳量增加,植物殘體分解,微生物活性增強,B、D錯。第20題,濕地與陸地之間建設生態緩沖島,可以增強植被帶攔截污染物、抵御風浪的作用,從而保護和恢復濕地功能,D正確;減少湖濱植物,會破壞生物多樣性,使濕地生態變脆弱,A錯;放生外來物種,會造成生物入侵,威脅生物多樣性,B錯;降低湖面水位,濕地服務功能減弱,造成生態破壞,C錯。]21.(1)進口來源國 運輸方式 優勢俄羅斯 管道 連續性好、安全性高、可實現自動控制澳大利亞 海運 運量大、靈活性相對較強(2)受國家能源消費政策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迅速;國內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有限且產量增長較慢,國內產量增加遠小于需求量增加。(3)保障我國天然氣供給;利于穩定天然氣市場秩序;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2.(1)特點:海南育種制種周期更短,可育種時間更長,育種的種類更多。原因:海南地處熱帶,熱量充足,降水豐沛;育種制種歷史悠久、知名度高,技術更先進。(2)海洋運輸便利,便于種質資源的引進和輸出;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海南自貿港的政策支持。(3)擁有豐富種質資源,保障我國種質品種數量和質量安全;依托全球種質資源,選取、改良優質高產品種,提高糧食單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3.(1)海洋產業基礎好;科研力量強,海洋科技水平高;港口體系完備,水陸交通便利;地域廣闊,經濟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蘊深厚;政策支持。(2)實現渤海和黃海之間的水體交換,加快渤海海水的凈化速度,從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現狀。(3)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升級海洋產業結構;創造更多發展空間,提高海洋空間利用率。24.(1)位置在108國道穿越保護區處。作圖如下:建設要求:恢復植被;減少人類活動干擾;加強對當地居民的宣傳教育。(2)氣候適宜,溫涼濕潤;山高林密,棲息環境好;竹子生長好,食物來源豐富;臨近水源,取水方便。(3)保護原始生態系統;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或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物種及遺傳基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提升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水平等。?練透答案精析(共61張PPT)期末檢測試卷二(2024·山東菏澤期中)江蘇省近岸海水污染嚴重。結合“江蘇省沿海污染情況示意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江蘇省沿海污染情況描述正確的是①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②由沿海向外海遞減 ③污染物主要來自海洋運輸船舶 ④污染物主要來自當地生產、生活排放的污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圖示未體現內陸污染狀況,污染由沿海向外海遞減,①錯誤,②正確;污染物主要來自生產和生活排放的污水,③錯誤,④正確。故選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024·山東菏澤期中)江蘇省近岸海水污染嚴重。結合“江蘇省沿海污染情況示意圖”,完成1~2題。2.治理江蘇省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全面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 ②增加資金投入,擴大生產規模 ③加強入海污染源的控制 ④禁止水產養殖,保護海洋生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選擇題全面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加強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可以治理江蘇省沿海污染,①③正確。增加資金投入,擴大生產規模可能會加劇沿海污染程度;禁止水產養殖的做法不現實,②④錯誤。故選B。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作為生態屏障的敦煌市萬畝胡楊林是我國“三北防護林”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胡楊林出現了大面積枯死,嚴重威脅河西走廊的生態安全。據此完成3~4題。3.胡楊林老化、枯死對敦煌地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A.酸雨危害加重 B.水土流失頻發C.風沙災害加劇 D.霧霾天氣增多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三北防護林”主要是為了防風固沙,緩解荒漠化,所以胡楊林老化、枯死對敦煌地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風沙災害加劇,C正確。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作為生態屏障的敦煌市萬畝胡楊林是我國“三北防護林”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胡楊林出現了大面積枯死,嚴重威脅河西走廊的生態安全。據此完成3~4題。4.為應對胡楊林老化、枯死問題,當地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限制經濟發展,降低工農業產值 ②統籌安排流域用水量,提高節水技術 ③適度發展木材加工,允許大量砍伐 ④退耕還草還林,注重人工繁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選擇題根據材料顯示,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該林區出現了防護林大面積枯死的現象。要想改善,必須選擇可持續發展的方式,需要統籌安排流域用水量,提高節水技術,退耕還草還林,注重人工繁育,②④正確;限制經濟發展,不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①錯誤;“三北防護林”作為生態屏障,主要是用來抵御風沙侵蝕、改善環境,發展木材加工不符合國家政策,也不符合當地的發展,③錯誤。故選D。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貴州貴陽期末)近年來,我國對國際食物進口依賴風險不斷變化。右圖示意2010~2020年我國5種食物的對外依賴率。據此完成5~6題。5.圖示5種食物的對外依賴率A.2013年小麥最高B.2020年酒最低C.牛奶高于牛肉D.大麥始終最高√選擇題2013年大麥的對外依賴率超過60%,小麥只有6%左右,A錯誤。2020年酒的對外依賴率約20%,牛奶只有4%左右,B錯誤。牛肉的對外依賴率一直高于牛奶,C錯誤。大麥的對外依賴率始終最高,D正確。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貴州貴陽期末)近年來,我國對國際食物進口依賴風險不斷變化。右圖示意2010~2020年我國5種食物的對外依賴率。據此完成5~6題。6.為減小食物進口依賴風險,可采取的開源措施是①拓寬食物進口渠道 ②增強食物自給能力③提高食物的利用率 ④提倡節約食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選擇題①②屬于開源措施,拓寬食物進口渠道,增強食物自給能力有利于降低風險,①②正確;③④屬于節流措施,③④錯誤。故選A。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月考)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曾逐年提升,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隨著經濟的增長,2021年我國實現了原油進口對外依存度的降低,恢復了戰略原油儲備的儲存。下圖示意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及增長率。據此完成7~9題。7.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的變化趨勢是A.先增后降 B.波動上升C.有增有降 D.持續下降√選擇題據圖可知,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變化的趨勢是先增后降,A正確。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月考)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曾逐年提升,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隨著經濟的增長,2021年我國實現了原油進口對外依存度的降低,恢復了戰略原油儲備的儲存。下圖示意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及增長率。據此完成7~9題。8.2020~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發生變化,主要是因為A.消費需求下降 B.國際油價上漲C.國際形勢變化 D.產業結構調整√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據圖可知,2020~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下降明顯,主要是因為我國進行能源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開發無污染的新能源等使得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下降,D正確。由材料可知,原油的進口量依然是龐大的,消費需求大,A錯誤。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國際油價上漲,體現原油進口的成本提高,但是對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的影響無法體現,B錯誤。由材料無法體現國際形勢變化對原油進口數量增長率的影響,C錯誤。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月考)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曾逐年提升,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隨著經濟的增長,2021年我國實現了原油進口對外依存度的降低,恢復了戰略原油儲備的儲存。下圖示意2016~2021年我國原油進口數量及增長率。據此完成7~9題。9.目前我國原油進口數量的變化,最可能催生出的新產業是A.物聯網 B.新材料C.新能源 D.人工智能√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我國原油進口數量下降,是因為我國開發了無污染、可替代的新能源,故原油進口數量的下降將會催生出的新產業最可能是新能源產業,C正確。物聯網、新材料、人工智能對能源的提供較少,更多是消耗能源,A、B、D錯誤。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安徽合肥期末)“綠電”是指在電力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的綠色電力,主要來自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德國在2022年創下了綠電使用紀錄,綠電占比已達到48%,幾乎覆蓋了德國一半的電力消費。右圖為“德國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綠電生產結構和電力消費圖”,這日天氣晴好。據此完成10~11題。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0.該日,德國綠電生產以A.風電、光伏發電為主B.風電、生物質能發電為主C.水電、光伏發電為主D.水電、生物質能發電為主√選擇題讀圖可知,該日德國綠電生產結構中風電占比大,其次是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和水電占比小,故該日德國綠電生產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主,A正確,B、C、D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1.德國持續、大力推廣綠電,可提高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的能力,主要表現在A.減少碳排放 B.減小電網波動C.降低能源需求 D.減少能源進口√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由材料可知,綠電主要來自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德國在2022年綠電占比已達到48%。德國傳統能源短缺,說明其在2022年以前,國內電力供應依賴于能源進口。發展風能、太陽能等綠電,可以減少能源進口,D正確;減少碳排放與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關系不大,A錯誤;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減少能源進口,可減小電網波動,但減小電網波動不屬于提高應對國際能源市場沖擊能力的主要表現,B錯誤;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國能源需求會增加,C錯誤。故選D。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山西太原月考)降低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12~13題。12.2020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差異表現為A.東北地區全部是高強度排放B.中部地區沒有高強度排放C.南北方向變化大于東西方向變化D.南方各省區低于北方各省區√選擇題由圖可知,我國東部、西部和北部均有中高強度分布,南部多為中低強度,沒有高強度,因此總體碳排放強度南北方向變化大于東西方向變化,C正確;東北地區的黑龍江是高強度,但吉林、遼寧是中高強度,A錯誤;中部地區的山西是高強度排放,B錯誤;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北方各省區中北京、天津、山東是低強度,南方各省區中貴州、廣西、海南為中高強度,因此并不是南方各省區全都低于北方各省區,D錯誤。故選C。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山西太原月考)降低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是我國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下圖示意2020年我國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12~13題。13.影響北京市高耗能產業碳排放強度低的因素是①能源消費結構 ②地區生產總值 ③能源利用技術 ④三次產業構成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選擇題北京市是我國首都,能源消費結構中清潔能源的比重高,能源利用技術先進,三次產業構成以第三產業為主,高耗能產業比重小,生產過程產生的碳排放較少,①③④對;地區生產總值高,如果不注重低碳環保,也可能碳排放強度高,②錯。 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生境又稱棲息地,是指生物的個體、種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態地理環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條件和其他對生物起作用的生態因素。下圖示意我國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大熊貓潛在生境及居民點密度在兩流域(壽溪、漁子溪)集水區等級上的分布。距離河源越遠,距離河口、流域出口、干支流交匯處越近,集水區等級越高。據此完成14~15題。14.根據圖示信息,可以得出A.流域集水區等級越高,流域內居民點密度越小B.居民點密度越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好C.兩流域Ⅱ級集水區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差D.兩流域Ⅰ級集水區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好√選擇題讀圖可知,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兩流域的集水區等級越高,居民點密度越大;除漁子溪Ⅲ級集水區外,兩流域內居民點密度越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差;兩流域的Ⅳ級集水區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差;兩流域的Ⅰ級集水區內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最好。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生境又稱棲息地,是指生物的個體、種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態地理環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條件和其他對生物起作用的生態因素。下圖示意我國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大熊貓潛在生境及居民點密度在兩流域(壽溪、漁子溪)集水區等級上的分布。距離河源越遠,距離河口、流域出口、干支流交匯處越近,集水區等級越高。據此完成14~15題。15.為應對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潛在生境存在的問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鎮數量B.提高城鎮內部森林覆蓋率C.控制城鎮沿河口向上游擴張D.整體遷移干支流沿岸城鎮√選擇題讀圖可知,臥龍自然保護區內壽溪和漁子溪流域總體呈現出集水區等級越高,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差的分布格局,即距離河源越遠,距離河口、干支流交匯處越近,大熊貓潛在生境狀況越差;而集水區等級越高,人口和聚落密度越大,生物的多樣性也就越低。因此,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區河口處都存在人類活動破壞大熊貓潛在生境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應有效控制城鎮沿河口向上游擴張,限制人類活動范圍進一步向大熊貓潛在生境滲透,這樣才能減少大熊貓潛在生境受到人為干擾的機會。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北京市房山區開學考試)2011年3月P地發生強烈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導致附近某核電站核物質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質主要通過洋流擴散。據此完成16~18題。16.P地位于A.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擠壓帶B.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擠壓帶C.歐亞板塊與美洲板塊擠壓帶D.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擠壓帶√選擇題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相關知識,板塊擠壓處,多火山地震,P地位于日本東部,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位于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碰撞擠壓處,A正確。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北京市房山區開學考試)2011年3月P地發生強烈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導致附近某核電站核物質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質主要通過洋流擴散。據此完成16~18題。17.推測圖示甲、乙、丙、丁四地中,受本次核泄漏影響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選擇題P地位于日本東部。根據洋流分布規律,日本東部有自西南向東北流的日本暖流流經,會把P地泄漏的核物質帶到丙地,C正確。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4·北京市房山區開學考試)2011年3月P地發生強烈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導致附近某核電站核物質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質主要通過洋流擴散。據此完成16~18題。18.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質主要通過洋流擴散,核物質入海會①污染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海洋漁業 ②加快水循環速度,污染陸地河流 ③消除核物質對日本環境安全的影響 ④威脅周邊國家安全,造成外交爭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選擇題核物質入海,會污染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海洋漁業,①正確;核泄漏不會加快水循環速度,②錯誤;核物質具有放射性,放射性污染具有長期性,故不會消除核物質對日本環境安全的影響,③錯誤;核物質通過洋流運動擴散到其他國家,威脅周邊國家安全,造成外交爭端,④正確。故選C。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3·6月浙江選考)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湖泊濕地的生態修復是個重要的固碳舉措。下圖為“湖泊濕地碳循環示意圖”。完成19~20題。19.植物多樣性增加對湖泊濕地固碳作用的影響是A.土壤碳含量降低B.根系吸碳量減少C.碳凈排放量降低D.微生物活性減弱√選擇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碳存儲于植物體內,湖泊濕地植物多樣性增加,固碳作用增強,圖中水體碳庫、植物碳庫和土壤碳庫的儲碳量增加,碳凈排放量減少,A錯、C對;土壤中植物殘體增加,植物根系吸碳量增加,植物殘體分解,微生物活性增強,B、D錯。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023·6月浙江選考)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湖泊濕地的生態修復是個重要的固碳舉措。下圖為“湖泊濕地碳循環示意圖”。完成19~20題。20.下列對湖泊濕地生態修復的措施,合理的是A.減少湖濱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放生外來物種,增加生物多樣性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改變濕地地形,建設生態緩沖島√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濕地與陸地之間建設生態緩沖島,可以增強植被帶攔截污染物、抵御風浪的作用,從而保護和恢復濕地功能,D正確;減少湖濱植物,會破壞生物多樣性,使濕地生態變脆弱,A錯;放生外來物種,會造成生物入侵,威脅生物多樣性,B錯;降低湖面水位,濕地服務功能減弱,造成生態破壞,C錯。非選擇題2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受“雙碳”目標和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等相關政策推動,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在未來一段時期將呈現剛性增長。目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進口天然氣(分管道輸氣和液化輸氣兩種)成為國內天然氣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謀劃重大儲氣項目的布局。右圖示意2021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前六位的國家統計情況。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非選擇題(1)填表指出我國從俄羅斯和澳大利亞進口天然氣分別采用的最經濟合適的運輸方式并說明其優勢。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進口來源國 運輸方式 優勢俄羅斯 澳大利亞 非選擇題答案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進口來源國 運輸方式 優勢俄羅斯 管道 連續性好、安全性高、可實現自動控制澳大利亞 海運 運量大、靈活性相對較強非選擇題(2)分析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的原因。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受國家能源消費政策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迅速;國內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有限且產量增長較慢,國內產量增加遠小于需求量增加。非選擇題(3)簡述加強天然氣戰略儲備對保障國家安全的意義。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保障我國天然氣供給;利于穩定天然氣市場秩序;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非選擇題22.(2024·福建福州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目前,我國有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20世紀70年代,海南逐步成為全國南繁育種基地。每年冬季,全國各地的農業部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此進行農作物品種選育、加代繁殖、雜交配制等農業科研活動。我國培育的約1萬個農作物新品種中,約7 000個經過南繁培育。(1)與甘肅、四川相比,說明海南育種制種的特點及原因。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特點:海南育種制種周期更短,可育種時間更長,育種的種類更多。原因:海南地處熱帶,熱量充足,降水豐沛;育種制種歷史悠久、知名度高,技術更先進。非選擇題種質資源是指包含一定遺傳物質,并表現出特定性狀、能將性狀遺傳給后代的動植物資源。近年來,我國種質資源不斷萎縮,是種子凈進口國。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海南將發揮其種子“硅谷”的優勢,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規劃建立中轉隔離基地(保護區)、檢疫中心、種質保存中心、種源交易中心(下圖)。中轉隔離基地選址時避開居民區,遠離家禽飼養繁育基地,用于對進口的動植物種質資源的分區隔離和檢疫。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非選擇題(2)分析海南建成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的社會經濟條件。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海洋運輸便利,便于種質資源的引進和輸出;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海南自貿港的政策支持。非選擇題(3)簡述海南建立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擁有豐富種質資源,保障我國種質品種數量和質量安全;依托全球種質資源,選取、改良優質高產品種,提高糧食單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非選擇題2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臨港、涉海、海洋產業發達為特征,以科學開發海洋資源與保護生態環境為導向,以區域優勢產業為特色,以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前提,是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經濟功能區。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材料二 有人提出,從山東青島的膠州灣到渤海的萊州灣,在膠萊河基礎上拓寬、拓深,挖出僅次于蘇伊士運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運河”——膠萊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實現渤海和黃海之間的水體交換。右圖為膠萊人工海河示意圖。非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1)分析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海洋產業的優勢條件。答案 海洋產業基礎好;科研力量強,海洋科技水平高;港口體系完備,水陸交通便利;地域廣闊,經濟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蘊深厚;政策支持。非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試分析膠萊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答案 實現渤海和黃海之間的水體交換,加快渤海海水的凈化速度,從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現狀。非選擇題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3)試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答案 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升級海洋產業結構;創造更多發展空間,提高海洋空間利用率。非選擇題24.(2024·河北唐山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為了推動野生大熊貓棲息地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2018年1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省管理局掛牌成立。大熊貓喜溫涼、潮濕環境,嗜好飲水,多以竹子為主食。研究發現,秦嶺片區1 500~3 500米的山坡森林、河流階地是野生大熊貓的主要活動區域。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非選擇題材料二 生態廊道是指連接破碎化生境并適宜生物生活、移動或擴散的通道,一般呈線性或帶狀布局。108國道秦嶺段此前為盤山路,在2000年秦嶺隧道貫通后,其隧道上方曲折蜿蜒的公路被廢棄,從而方便了兩側生物種群間的交流,形成了大熊貓生態廊道。右圖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陜西秦嶺區示意圖。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非選擇題(1)在圖中用 標注108國道大熊貓生態廊道規劃的位置,并說明廊道作為生態修復區的主要建設要求。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位置在108國道穿越保護區處。作圖如下:建設要求:恢復植被;減少人類活動干擾;加強對當地居民的宣傳教育。非選擇題(2)分析秦嶺大熊貓棲息地的環境特點對其生存的有利影響。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氣候適宜,溫涼濕潤;山高林密,棲息環境好;竹子生長好,食物來源豐富;臨近水源,取水方便。非選擇題(3)簡述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生態意義。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答案 保護原始生態系統;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或維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物種及遺傳基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提升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水平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末檢測試卷二.pptx 期末檢測試卷二(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