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選擇題1~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我國已將“環境保護”確定為一項基本國策,并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管理原則和制度。據此完成1~2題。1.“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三同步”原則屬于( )①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 ②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原則 ③環境保護戰略方針④環境管理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十四五”期間,重慶市計劃新、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54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貫徹了( )A.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B.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原則C.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D.先污染,后治理原則(2024·北京西城月考)環境法律體系是由一國現行的保護和改善環境與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協調一致的法律規范的統一體。據此回答3~4題。3.按照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下列法規按層次由高到低的順序,正確的是( )A.憲法、國際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B.國際環境保護法、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C.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D.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基本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飲用水質量標準》、國務院《征收排污費用暫行辦法》,分別屬于( )A.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環境保護標準、環境保護行政法規B.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標準C.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標準、環境保護單行法律D.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環境保護標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探礦權人在勘查過程中給他人造成生產資料和其他財產損害的,依法予以補償。據此完成5~6題。5.該條規定的依據是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的( )①憲法 ②國際環境保護公約 ③環境保護基本法 ④民法典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6.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屬于( )A.環境保護基本法 B.環境保護行政法規C.環境保護標準 D.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2024·河北石家莊月考)2020年12月18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十條”)正式印發實施。到2020年年底,北京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據此完成7~8題。7.北京市“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條件是( )A.環境污染嚴重B.可替代的環保材料的使用C.北京市民素質提高D.各行業的成本將有所上升8.北京市“限塑十條”的實施將會使北京( )A.塑料制品企業全部關停B.餐飲行業不再提供吸管C.快遞行業減少二次包裝D.快遞網點全部使用循環中轉袋(選擇題9~13題,每小題4分,共20分)下圖示意我國某地按《清潔生產標準制訂技術導則》標準建立的生態工業園。結合所學知識,完成9~10題。9.下列有關該生態工業園的敘述,正確的是( )A.從生態工業園的規劃范圍看由第二產業拓展到第一、第三產業B.生態工業園效法的是自然生態系統,因此應著重發展第一產業C.生態工業園應規劃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D.生態工業園內各個產業間形成了爭奪資源、相互競爭的態勢10.該工業園的建設受到哪些環境管理手段的制約(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經濟手段 ④技術手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河南鄭州期末)生態紅線區指為維護國家或區域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據生態系統完整性和連通性的保護需求,劃定的需實施特殊保護的區域。南京市陸地生態紅線區包括自然保護區、生態公益林、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四種類型。下圖示意1988~2017年南京市陸地生態紅線區四種類型RSEI變化趨勢占比統計。RSEI為通過遙感影像提取溫度、綠度、干度、熱度4個指標來反映地物特征,RSEI上升越明顯,表示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提高速度越快。據此完成11~13題。11.南京市四類陸地生態紅線區中生態環境改善最快的是( )A.風景名勝區 B.森林公園C.生態公益林 D.自然保護區12.下列關于南京市生態紅線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則B.主要目的是劃定城市邊界C.是維護南京生態安全的底線D.決定南京資源環境承載力13.下列關于南京市保障生態安全的措施,正確的是( )A.禁止開發自然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B.增加耕地面積,確保糧食安全C.利用遙感技術,加強生態環境監測D.嚴禁擴大城區面積,修復生態環境1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 山東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組成,平均深度2米左右。周邊曾經煤炭、電力、造紙業發達。近年來,山東省在微山湖沿岸推行“退耕還濕”,臺田還原為濕地,種植蘆竹、杞柳、蒲草等濕地作物。湖內搞生態圍壩——由若干個植物浮床、彈性填料、固定柱等組合而成的生態單元。下圖為微山湖位置及生態圍壩示意圖。材料二 湖長制往往由所在行政區黨政一把手負責,職責包括:加強水資源保護、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水污染防治、加強水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修復、加強執法監督。(1)試說明微山湖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6分)(2)簡述生態圍壩在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6分)(3)說明為保護微山湖,“湖長制”由山東省地方行政區黨政一把手負責的原因。(6分)答案精析1.C 2.C [第1題,根據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我國提出了“三同步”和“三統一”的環境保護戰略方針。第2題,新、擴建污水處理廠可對水污染進行源頭處理,有效防止水污染,貫徹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3.C 4.A [第3題,按照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的層次,由高到低依次為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C正確。第4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屬于環境保護單行法律;《飲用水質量標準》屬于環境保護標準;國務院《征收排污費用暫行辦法》屬于環境保護行政法規,A正確。]5.D 6.D [第5題,憲法中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條例是制定環境保護法基本的依據和指導原則,環境保護基本法是制定其他環境保護法規的依據,①③正確;國際環境保護公約是國際上各國為防治全球性環境問題而制定的,②錯誤;民法典不屬于環境保護法律體系,④錯誤。D正確。第6題,本題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關鍵詞,說明該法規是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制定的,屬于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故選D。]7.B 8.C [第7題,北京市“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最主要前提是可替代的環保材料的使用,B正確;環境污染嚴重是“限塑十條”實施的原因,不是前提條件,A錯誤;北京市民素質提高是“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輔助因素,不是前提條件,C錯誤;各行業的成本將有所上升是“限塑十條”實施的影響,D錯誤。故選B。第8題,北京市“限塑十條”的實施會使北京市快遞行業減少二次包裝,C正確;塑料制品企業全部關停不現實,A錯誤;餐飲行業可以提供非塑料材質的吸管,B錯誤;快遞網點全部使用循環中轉袋不現實,D錯誤。故選C。]9.A 10.D [第9題,從生態工業園的規劃范圍看由第二產業拓展到第一、第三產業,主要是第一產業為其提供原料,第三產業為其服務,A對。生態工業園效法的是自然生態系統,但應著重發展的仍然是第二產業,B錯。圖示生態工業園對于技術的要求不高,不能規劃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C錯。生態工業園內各個產業間實現了資源的重復利用,不存在爭奪資源、相互競爭的態勢,D錯。故選A。第10題,《清潔生產標準制訂技術導則》是環保部門根據國家行政法規所賦予的組織和指揮權利制定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因此屬于行政手段的范疇。該標準還詳細規定了進行清潔生產時應該達到的技術標準,該工業園的建設依據了該標準中所規定的技術標準。故選D。]11.B 12.C 13.C [第11題,讀圖可知,森林公園顯著增加比例最高,森林公園應是南京市四類陸地生態紅線區中生態環境改善最快的。故選B。第12題,南京市生態紅線區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環境保護不應當落后于經濟發展,A錯誤。劃定生態紅線區的目的是保護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劃定城市邊界,B錯誤。生態紅線是最低的生態環保要求,是維護南京生態安全的底線,C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態紅線區不能決定南京資源環境承載力,D錯誤。第13題,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二者應當同步進行,保障生態安全并不是要禁止開發自然資源,也不是要嚴禁擴大城區面積,A、D錯誤。增加耕地面積、確保糧食安全不是保障生態安全的措施,B錯誤。保障生態安全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實時監測生態環境,C正確。]14.(1)微山湖周邊省份多,協調難度大;周邊人口稠密,高污染工業布局密集,污染物排放多;水域面積小、水位淺,湖水自凈能力弱。(2)可減少污染水體向外擴散,減小污染范圍;植物浮床可以吸附污染物,凈化水體,改善湖區水質;水質改善利于維持湖泊生物多樣性等。(3)微山湖主要水域在山東;大多數入湖河流的上游都在山東,治理和排污的重點監控區域在山東;便于行政統一管理等。解析 第(1)題,微山湖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主要從流經省份的數量、污染物排放量、湖水自凈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第(2)題,生態圍壩在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可結合圍壩的特點進行分析。第(3)題,由圖可知,微山湖大部分位于山東省境內,且入湖河流大多發源于山東,治理和排污的重點監控區域在山東地區,“湖長制”由山東省地方行政區黨政一把手負責,便于治理,治理效果好。第四節 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學習目標] 1.認識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體系和意義。(地理實踐力)3.認識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的關系。(綜合思維)知識點一 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1.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1)概念:為了確保國家________________而制定的行為規則。(2)內容:包括法律、法規、________、制度、規范、標準等。(3)作用:用于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各社會團體和個人之間有關環境問題的相互關系。2.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1)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概況內容重要性 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____________保護和____________建設的基本保障現狀 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由法律、____________、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____________和國際公約組成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涵蓋范圍 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____________、資源循環利用、____________、防災減災和____________等多個門類(2)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確立了我國環境保護法的____________和主要內容,是環境立法的基礎和依據。(3)國際環境保護公約我國在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同時,積極務實地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____________,為確保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包括:氣候變化、______________、固體廢物處理、生態環境保護。(4)環境保護法規我國的環境保護法規由環境保護基本法、____________________和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以及環境保護標準等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組成。連線 將下列法律法規與其內容進行連線。拓展延伸 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分類層次體系 舉例憲法 憲法第九條和第二十六條是環境保護條款環境保護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環境保護國際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環境保護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制定環境保護法有利于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諧統一。據此完成1~2題。1.防治環境污染、保護自然資源的專門性法規是( )A.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B.環境保護行政法規C.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D.環境保護標準2.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是( )A.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B.環境保護行政法規C.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D.環境保護標準近日,銀川市信訪督辦局聯合興慶區環保局、興慶區工商局、富寧街派出所,依法取締一家噪聲擾民的洗車行,并將其吸塵器、洗車機等高噪聲設備依法暫扣。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銀川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不得在居民樓下、樓內進行高噪聲經營活動,而該洗車行屢次違反該《條例》,因此被從嚴處罰。據此完成3~4題。3.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中,該《條例》屬于( )①環境保護綜合性法規 ②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③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④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下列行為會受到該《條例》處罰的是( )①校園的讀書聲 ②正常行駛的汽車喇叭聲 ③子夜建筑工地施工車輛的轟鳴聲 ④居民區的“夜半歌聲”等噪聲擾民的現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知識點二 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1.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綜合運用________、行政、________、技術和教育等手段,確保國家生態環境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環境政策體系的層次(1)最高層次:____________基本國策。(2)第二層次:“三同步”和“__________”強調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必須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3)第三層次:________環境管理政策和________環境管理制度。3.中國環境保護的三大管理政策(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2)“誰污染,誰治理”政策基本內涵 國際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體現,由污染者承擔環境治理的責任和費用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制度 對超過排放標準向大氣、水體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征收超標排污費,專門用于污染防治____________制度 對嚴重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實行限期治理制度(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含義 強化政府和 的環境治理責任,控制和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主要措施 環境保護 將環境保護作為政績考核內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予以監督管理控制制度 建立集中的污染處理設施,對污染源進行集中控制和處理登記制度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向政府申報排污設施和污染物處理情況新發展 伴隨我國環境保護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許多環境管理的新政策、新舉措不斷涌現,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生態補償制度、 賠償制度、生態保護紅線政策等發展趨向 未來將逐漸完善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由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管理體系核心歸納 應對環境安全問題的主要管理手段主要手段 具體內容行政手段 通過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環境法律手段 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主要包括制定環保法律法規,組建執法隊伍,通過強制性手段調整社會活動中的各種關系,并通過司法程序實施行政、經濟或刑事制裁經濟手段 運用稅收、征收有償使用費以及獎勵、罰款等經濟手段間接管理環境教育手段 利用多種形式,向公眾傳播環境科學知識,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以及國家環保方針、政策等技術手段 借助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能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控制到最小限度的生產技術以及先進的污染治理技術來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部分魚類的繁殖及肥育場所,一般情況下,湖泊枯水季節的“露灘”和“曬灘”利于水生植物種子的萌發。某校地理實踐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甲湖流域(右圖)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發,部分地區含磷地層廣泛出露。甲湖藍藻水華的發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末。1962年湖口水閘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蓋率和食藻魚類比例大幅下降。1980年以來,甲湖藍藻水華頻發,富營養化嚴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開始全面實施河長制和湖長制,統一規劃綜合整治流域水體。1.[綜合思維]調查表明,在農業社會甲湖藍藻水華往往發生在洪水年份,推測其可能原因。2.[綜合思維]分析半個多世紀以來甲湖水生植物覆蓋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及不利影響。3.[區域認知]說明甲湖流域全面實施河長制和湖長制的原因。4.[地理實踐力]河長(湖長)一般是由當地黨政一把手兼任。簡要說明這種做法的優勢。《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1.該規定體現的我國環境管理制度有( )①“三同時”制度 ②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③排污收費制度 ④限期治理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上述制度是為了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的( )A.同步規劃 B.同步實施 C.同步發展 D.同步建設3.該制度體現了環境保護基本政策中的( )①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②誰污染,誰治理 ③強化環境管理 ④先污染,后治理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2024·湖北武漢月考)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對指定區域的重點環境問題采取的強制性措施。據此完成4~5題。4.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 )①治理時間 ②治理對象 ③治理任務 ④治理措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類型有( )①區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 ②行業的限期治理 ③點源的限期治理 ④目標的限期治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精析知識點一 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梳理教材新知1.(1)生態環境安全 (2)政策 (3)國民經濟各部門2.(1)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 行政法規 環境標準 生態保護 節能減排 國際合作 (2)基本框架 (3)國際合作 臭氧層保護 (4)環境保護單行法律連線落實思維方法1.A 2.B [第1題,環境保護單行法律是針對特定的保護對象或者環境要素頒布的法律。防治環境污染、保護自然資源的專門性法規是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第2題,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是環境保護行政法規。]3.D 4.B [第3題,該《條例》是針對城市噪聲擾民而制定的,屬于環境保護單行法律;該《條例》是由銀川市政府制定的,屬于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第4題,夜晚是居民休息時間,建筑工地施工車輛的轟鳴聲、居民區的“夜半歌聲”等噪聲會影響居民休息,會受到該《條例》的處罰。]知識點二 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梳理教材新知1.法律 經濟2.(1)環境保護 (2)三統一 (3)三大 八大3.(1)科學預測 環境影響 三同時 (2)排污收費 限期治理 (3)企業 目標責任制 污染集中 排污申報 生態環境損害探究核心知識1洪水年份流域內降水多,地表徑流侵蝕搬運能力強;含磷地層廣泛出露地區的物質被大量侵蝕搬運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莊富含養分的污水被帶入湖中)。2.原因:修建水閘后,甲湖在冬春季節水位較高;“露灘”和“曬灘”時間縮短,水生植物種子難以萌發生長。不利影響:可能影響部分食藻魚類的繁殖和生長;進而對藍藻的直接攝食減少,增加藍藻水華暴發的可能性。3.甲湖流域涉及多個(級)行政區,政府統一規劃整治才能協調各(級)行政區、各部門利益;從流域整體進行綜合整治,實現效益最大化(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保證水安全)。4.當地黨政一把手可以從宏觀上、政策層面和執行力上給予河湖環境監管和治理的保障。落實思維方法1.A 2.B 3.D [第1題,“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是“三同時”制度的主要內容。“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是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體現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第2題,該規定明確了防治污染設施的設計、施工和使用時間應與主體工程同步,目的是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的同步實施。第3題,“三同時”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體現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環境保護政策;“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體現了“強化環境管理”政策。]4.D 5.D [第4題,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事業單位和在特殊保護區域內超標排污的生產、經營設施和活動,由各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環境保護部門決定、環境保護部門監督實施,在一定期限內治理并消除污染的法律制度。其主要特點是有嚴厲的法律強制性、有明確的時間要求、有明確的治理對象、有具體的治理任務,①②③正確。該制度沒有限定治理措施,④錯誤。所以選D。第5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類型包括區域性限期治理、行業性限期治理、污染源限期治理;目標的限期治理不屬于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類型。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所以選D。](共76張PPT)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第四節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舉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1.認識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體系和意義。(地理實踐力)3.認識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的關系。(綜合思維)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識點一 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知識點二 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內容索引課時對點練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知識點一1.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1)概念:為了確保國家 而制定的行為規則。(2)內容:包括法律、法規、 、制度、規范、標準等。(3)作用:用于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處理 、各社會團體和個人之間有關環境問題的相互關系。生態環境安全政策國民經濟各部門2.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1)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概況 內容重要性 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__________保護和__________建設的基本保障現狀 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由法律、__________、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___________和國際公約組成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涵蓋范圍 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_________、資源循環利用、_________、防災減災和__________等多個門類生態環境生態文明行政法規環境標準生態保護節能減排國際合作(2)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確立了我國環境保護法的 和主要內容,是環境立法的基礎和依據。(3)國際環境保護公約我國在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同時,積極務實地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 ,為確保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包括:氣候變化、 、固體廢物處理、生態環境保護。(4)環境保護法規我國的環境保護法規由環境保護基本法、 和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以及環境保護標準等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組成。基本框架國際合作臭氧層保護環境保護單行法律連線 將下列法律法規與其內容進行連線。答案 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拓展延伸分類層次體系 舉例憲法 憲法第九條和第二十六條是環境保護條款環境保護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環境保護國際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環境保護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制定環境保護法有利于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諧統一。據此完成1~2題。1.防治環境污染、保護自然資源的專門性法規是A.環境保護單行法律B.環境保護行政法規C.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D.環境保護標準√環境保護單行法律是針對特定的保護對象或者環境要素頒布的法律。防治環境污染、保護自然資源的專門性法規是環境保護單行法律。制定環境保護法有利于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諧統一。據此完成1~2題。2.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是A.環境保護單行法律B.環境保護行政法規C.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D.環境保護標準√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是環境保護行政法規。近日,銀川市信訪督辦局聯合興慶區環保局、興慶區工商局、富寧街派出所,依法取締一家噪聲擾民的洗車行,并將其吸塵器、洗車機等高噪聲設備依法暫扣。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銀川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不得在居民樓下、樓內進行高噪聲經營活動,而該洗車行屢次違反該《條例》,因此被從嚴處罰。據此完成3~4題。3.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中,該《條例》屬于①環境保護綜合性法規 ②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③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④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該《條例》是針對城市噪聲擾民而制定的,屬于環境保護單行法律;該《條例》是由銀川市政府制定的,屬于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近日,銀川市信訪督辦局聯合興慶區環保局、興慶區工商局、富寧街派出所,依法取締一家噪聲擾民的洗車行,并將其吸塵器、洗車機等高噪聲設備依法暫扣。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銀川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不得在居民樓下、樓內進行高噪聲經營活動,而該洗車行屢次違反該《條例》,因此被從嚴處罰。據此完成3~4題。4.下列行為會受到該《條例》處罰的是①校園的讀書聲 ②正常行駛的汽車喇叭聲③子夜建筑工地施工車輛的轟鳴聲 ④居民區的“夜半歌聲”等噪聲擾民的現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夜晚是居民休息時間,建筑工地施工車輛的轟鳴聲、居民區的“夜半歌聲”等噪聲會影響居民休息,會受到該《條例》的處罰。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知識點二1.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綜合運用 、行政、 、技術和教育等手段,確保國家生態環境安全,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環境政策體系的層次(1)最高層次: 基本國策。(2)第二層次:“三同步”和“ ”強調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必須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3)第三層次: 環境管理政策和 環境管理制度。法律經濟環境保護三統一三大八大3.中國環境保護的三大管理政策(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科學預測環境影響三同時(2)“誰污染,誰治理”政策基本內涵 國際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體現,由污染者承擔環境治理的責任和費用主要措施 ___________制度 對超過排放標準向大氣、水體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征收超標排污費,專門用于污染防治_________制度 對嚴重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實行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費限期治理(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含義 強化政府和_____的環境治理責任,控制和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主要措施 環境保護___________ 將環境保護作為政績考核內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予以監督管理____________控制制度 建立集中的污染處理設施,對污染源進行集中控制和處理___________登記制度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向政府申報排污設施和污染物處理情況企業目標責任制污染集中排污申報生態環境損害新發展 伴隨我國環境保護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許多環境管理的新政策、新舉措不斷涌現,如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生態補償制度、______________賠償制度、生態保護紅線政策等發展趨向 未來將逐漸完善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由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管理體系應對環境安全問題的主要管理手段拓展延伸主要手段 具體內容行政手段 通過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環境法律手段 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主要包括制定環保法律法規,組建執法隊伍,通過強制性手段調整社會活動中的各種關系,并通過司法程序實施行政、經濟或刑事制裁經濟手段 運用稅收、征收有償使用費以及獎勵、罰款等經濟手段間接管理環境教育手段 利用多種形式,向公眾傳播環境科學知識,宣傳環境保護的意義以及國家環保方針、政策等技術手段 借助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能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控制到最小限度的生產技術以及先進的污染治理技術來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部分魚類的繁殖及肥育場所,一般情況下,湖泊枯水季節的“露灘”和“曬灘”利于水生植物種子的萌發。某校地理實踐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圖)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發,部分地區含磷地層廣泛出露。甲湖藍藻水華的發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末。1962年湖口水閘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蓋率和食藻魚類比例大幅下降。1980年以來,甲湖藍藻水華頻發,富營養化嚴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開始全面實施河長制和湖長制,統一規劃綜合整治流域水體。1.[綜合思維]調查表明,在農業社會甲湖藍藻水華往往發生在洪水年份,推測其可能原因。答案 洪水年份流域內降水多,地表徑流侵蝕搬運能力強;含磷地層廣泛出露地區的物質被大量侵蝕搬運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莊富含養分的污水被帶入湖中)。2.[綜合思維]分析半個多世紀以來甲湖水生植物覆蓋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及不利影響。答案 原因:修建水閘后,甲湖在冬春季節水位較高;“露灘”和“曬灘”時間縮短,水生植物種子難以萌發生長。不利影響:可能影響部分食藻魚類的繁殖和生長;進而對藍藻的直接攝食減少,增加藍藻水華暴發的可能性。3.[區域認知]說明甲湖流域全面實施河長制和湖長制的原因。答案 甲湖流域涉及多個(級)行政區,政府統一規劃整治才能協調各(級)行政區、各部門利益;從流域整體進行綜合整治,實現效益最大化(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保證水安全)。4.[地理實踐力]河長(湖長)一般是由當地黨政一把手兼任。簡要說明這種做法的優勢。答案 當地黨政一把手可以從宏觀上、政策層面和執行力上給予河湖環境監管和治理的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1.該規定體現的我國環境管理制度有①“三同時”制度 ②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③排污收費制度 ④限期治理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是“三同時”制度的主要內容。“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是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體現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2.上述制度是為了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的A.同步規劃 B.同步實施C.同步發展 D.同步建設√該規定明確了防治污染設施的設計、施工和使用時間應與主體工程同步,目的是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的同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3題。3.該制度體現了環境保護基本政策中的①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②誰污染,誰治理 ③強化環境管理 ④先污染,后治理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三同時”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體現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環境保護政策;“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體現了“強化環境管理”政策。(2024·湖北武漢月考)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對指定區域的重點環境問題采取的強制性措施。據此完成4~5題。4.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要求是限定①治理時間 ②治理對象 ③治理任務 ④治理措施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事業單位和在特殊保護區域內超標排污的生產、經營設施和活動,由各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環境保護部門決定、環境保護部門監督實施,在一定期限內治理并消除污染的法律制度。其主要特點是有嚴厲的法律強制性、有明確的時間要求、有明確的治理對象、有具體的治理任務,①②③正確。該制度沒有限定治理措施,④錯誤。所以選D。(2024·湖北武漢月考)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對指定區域的重點環境問題采取的強制性措施。據此完成4~5題。5.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類型有①區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 ②行業的限期治理 ③點源的限期治理 ④目標的限期治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類型包括區域性限期治理、行業性限期治理、污染源限期治理;目標的限期治理不屬于限期治理制度的治理類型。①②③正確,④錯誤,所以選D。課時對點練我國已將“環境保護”確定為一項基本國策,并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管理原則和制度。據此完成1~2題。1.“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三同步”原則屬于①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 ②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原則 ③環境保護戰略方針④環境管理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我國提出了“三同步”和“三統一”的環境保護戰略方針。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我國已將“環境保護”確定為一項基本國策,并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管理原則和制度。據此完成1~2題。2.“十四五”期間,重慶市計劃新、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54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貫徹了A.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原則B.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原則C.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D.先污染,后治理原則√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新、擴建污水處理廠可對水污染進行源頭處理,有效防止水污染,貫徹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2024·北京西城月考)環境法律體系是由一國現行的保護和改善環境與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協調一致的法律規范的統一體。據此回答3~4題。3.按照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下列法規按層次由高到低的順序,正確的是A.憲法、國際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B.國際環境保護法、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C.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D.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基本法√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按照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的層次,由高到低依次為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C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2024·北京西城月考)環境法律體系是由一國現行的保護和改善環境與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種規范性文件所組成的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協調一致的法律規范的統一體。據此回答3~4題。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飲用水質量標準》、國務院《征收排污費用暫行辦法》,分別屬于A.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環境保護標準、環境保護行政法規B.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標準C.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標準、環境保護單行法律D.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環境保護標準√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屬于環境保護單行法律;《飲用水質量標準》屬于環境保護標準;國務院《征收排污費用暫行辦法》屬于環境保護行政法規,A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探礦權人在勘查過程中給他人造成生產資料和其他財產損害的,依法予以補償。據此完成5~6題。5.該條規定的依據是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的①憲法 ②國際環境保護公約 ③環境保護基本法 ④民法典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憲法中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條例是制定環境保護法基本的依據和指導原則,環境保護基本法是制定其他環境保護法規的依據,①③正確;國際環境保護公約是國際上各國為防治全球性環境問題而制定的,②錯誤;民法典不屬于環境保護法律體系,④錯誤。D正確。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探礦權人在勘查過程中給他人造成生產資料和其他財產損害的,依法予以補償。據此完成5~6題。6.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管理條例》屬于A.環境保護基本法 B.環境保護行政法規C.環境保護標準 D.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本題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關鍵詞,說明該法規是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制定的,屬于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故選D。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2024·河北石家莊月考)2020年12月18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十條”)正式印發實施。到2020年年底,北京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據此完成7~8題。7.北京市“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條件是A.環境污染嚴重B.可替代的環保材料的使用C.北京市民素質提高D.各行業的成本將有所上升√基礎過關1234567891011121314北京市“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最主要前提是可替代的環保材料的使用,B正確;環境污染嚴重是“限塑十條”實施的原因,不是前提條件,A錯誤;北京市民素質提高是“限塑十條”能夠實施的輔助因素,不是前提條件,C錯誤;各行業的成本將有所上升是“限塑十條”實施的影響,D錯誤。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基礎過關(2024·河北石家莊月考)2020年12月18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十條”)正式印發實施。到2020年年底,北京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據此完成7~8題。8.北京市“限塑十條”的實施將會使北京A.塑料制品企業全部關停B.餐飲行業不再提供吸管C.快遞行業減少二次包裝D.快遞網點全部使用循環中轉袋√1234567891011121314基礎過關北京市“限塑十條”的實施會使北京市快遞行業減少二次包裝,C正確;塑料制品企業全部關停不現實,A錯誤;餐飲行業可以提供非塑料材質的吸管,B錯誤;快遞網點全部使用循環中轉袋不現實,D錯誤。故選C。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下圖示意我國某地按《清潔生產標準制訂技術導則》標準建立的生態工業園。結合所學知識,完成9~10題。9.下列有關該生態工業園的敘述,正確的是A.從生態工業園的規劃范圍看由第二產業拓展到第一、第三產業B.生態工業園效法的是自然生態系統,因此應著重發展第一產業C.生態工業園應規劃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D.生態工業園內各個產業間形成了爭奪資源、相互競爭的態勢√1234567891011121314從生態工業園的規劃范圍看由第二產業拓展到第一、第三產業,主要是第一產業為其提供原料,第三產業為其服務,A對。生態工業園效法的是自然生態系統,但應著重發展的仍然是第二產業,B錯。圖示生態工業園對于技術的要求不高,不能規劃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C錯。生態工業園內各個產業間實現了資源的重復利用,不存在爭奪資源、相互競爭的態勢,D錯。故選A。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下圖示意我國某地按《清潔生產標準制訂技術導則》標準建立的生態工業園。結合所學知識,完成9~10題。10.該工業園的建設受到哪些環境管理手段的制約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經濟手段 ④技術手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清潔生產標準制訂技術導則》是環保部門根據國家行政法規所賦予的組織和指揮權利制定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因此屬于行政手段的范疇。該標準還詳細規定了進行清潔生產時應該達到的技術標準,該工業園的建設依據了該標準中所規定的技術標準。故選D。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2024·河南鄭州期末)生態紅線區指為維護國家或區域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據生態系統完整性和連通性的保護需求,劃定的需實施特殊保護的區域。南京市陸地生態紅線區包括自然保護區、生態公益林、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四種類型。右圖示意1988~2017年南京市陸地生態紅線區四種類型RSEI變化趨勢占比統計。RSEI為通過遙感影像提取溫度、綠度、干度、熱度4個指標來反映地物特征,RSEI上升越明顯,表示該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提高速度越快。據此完成11~13題。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11.南京市四類陸地生態紅線區中生態環境改善最快的是A.風景名勝區 B.森林公園C.生態公益林 D.自然保護區√1234567891011121314能力提升讀圖可知,森林公園顯著增加比例最高,森林公園應是南京市四類陸地生態紅線區中生態環境改善最快的。故選B。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2.下列關于南京市生態紅線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則B.主要目的是劃定城市邊界C.是維護南京生態安全的底線D.決定南京資源環境承載力√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南京市生態紅線區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環境保護不應當落后于經濟發展,A錯誤。劃定生態紅線區的目的是保護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劃定城市邊界,B錯誤。生態紅線是最低的生態環保要求,是維護南京生態安全的底線,C正確。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生態紅線區不能決定南京資源環境承載力,D錯誤。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3.下列關于南京市保障生態安全的措施,正確的是A.禁止開發自然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B.增加耕地面積,確保糧食安全C.利用遙感技術,加強生態環境監測D.嚴禁擴大城區面積,修復生態環境√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二者應當同步進行,保障生態安全并不是要禁止開發自然資源,也不是要嚴禁擴大城區面積,A、D錯誤。增加耕地面積、確保糧食安全不是保障生態安全的措施,B錯誤。保障生態安全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實時監測生態環境,C正確。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山東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組成,平均深度2米左右。周邊曾經煤炭、電力、造紙業發達。近年來,山東省在微山湖沿岸推行“退耕還濕”,臺田還原為濕地,種植蘆竹、杞柳、蒲草等濕地作物。湖內搞生態圍壩——由若干個植物浮床、彈性填料、固定柱等組合而成的生態單元。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下圖為微山湖位置及生態圍壩示意圖。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 湖長制往往由所在行政區黨政一把手負責,職責包括:加強水資源保護、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水污染防治、加強水環境治理、加強生態修復、加強執法監督。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試說明微山湖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答案 微山湖周邊省份多,協調難度大;周邊人口稠密,高污染工業布局密集,污染物排放多;水域面積小、水位淺,湖水自凈能力弱。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微山湖水污染治理難度大的原因主要從流經省份的數量、污染物排放量、湖水自凈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2)簡述生態圍壩在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答案 可減少污染水體向外擴散,減小污染范圍;植物浮床可以吸附污染物,凈化水體,改善湖區水質;水質改善利于維持湖泊生物多樣性等。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生態圍壩在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可結合圍壩的特點進行分析。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3)說明為保護微山湖,“湖長制”由山東省地方行政區黨政一把手負責的原因。答案 微山湖主要水域在山東;大多數入湖河流的上游都在山東,治理和排污的重點監控區域在山東;便于行政統一管理等。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由圖可知,微山湖大部分位于山東省境內,且入湖河流大多發源于山東,治理和排污的重點監控區域在山東地區,“湖長制”由山東省地方行政區黨政一把手負責,便于治理,治理效果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第四節 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 練習(含解析).docx 第三章 第四節 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 學案(含答案).docx 第三章 第四節 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