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課件 學案 練習,3份打包)湘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3 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課件 學案 練習,3份打包)湘教版(2019) 選擇性必修3 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

資源簡介

第一節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選擇題1~9題,每小題3分,共27分)
(2024·河南信陽期中)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廣泛應用于生產的各個領域。稀土的產業鏈主要由上游的稀土資源開采、中游的稀土材料制備和下游的應用領域構成。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消費國和供應國。讀“2008~2018年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圖”,完成1~2題。
1.稀土資源屬于(  )
①土地資源?、诘V產資源?、劭稍偕Y源 ④非可再生資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影響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稀土儲量 ②環境質量?、劭萍及l展?、墚a品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芬蘭地處北歐,國內能源資源匱乏。為了提高本國的能源自給率,芬蘭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芬蘭目前各種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生物能所占比例最大,約占可再生能源的90%。除了開發生物能,芬蘭還大力開發風能、水能等其他清潔能源。讀圖,回答3~4題。
3.芬蘭大力開發生物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能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谄渌稍偕茉炊倘薄、凵仲Y源豐富,森林工業發達 ④熱量條件好,利于發展沼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下列關于芬蘭清潔能源開發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緯度較低,太陽能資源豐富
B.地勢平坦,不利于水能資源開發
C.受中緯西風帶影響,風能資源豐富
D.交通便利,利于煤炭資源的運輸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或泥巖層中開采出來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成分以甲烷為主。川南地區頁巖氣資源豐富,下圖示意該地區深層頁巖氣資源豐度分布(資源豐度指資源的富集和豐富程度)。據此完成5~6題。
5.結合頁巖埋深和頁巖氣資源豐度考慮,應優先勘探開發的地區是(  )
A.威遠——綏江 B.瀘縣——瀘州
C.合川——重慶 D.赤水——敘永
6.川南地區頁巖氣開發將(  )
①加大酸雨危害?、趯е麓笠幠5孛娉两怠、蹆灮茉聪M結構?、芫徑饽茉垂┙o壓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山東青島期末)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據此完成7~9題。
7.石油屬于(  )
①礦產資源?、诳稍偕Y源?、勰茉促Y源 ④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沈括“用石油制墨”,說明(  )
A.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能源價值
B.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物質價值
C.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
D.當時人們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為主
9.與燃燒松木制作松煙墨相比,用石油的煙灰制作墨塊(  )
A.會產生CO2,造成全球變暖
B.可減少松木砍伐,保護生態環境
C.對石油需求增加,促進工業化進程
D.會導致石油資源的枯竭
(選擇題10~13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024·河北石家莊期末)下圖為“不同社會階段資源利用示意圖”,圖中序號表示智力資源、礦產資源、空間資源(區位條件)。據此完成10~11題。
10.圖中序號與資源類型匹配正確的一組是(  )
A.①智力資源、②礦產資源
B.②礦產資源、③智力資源
C.②空間資源、③智力資源
D.①空間資源、③礦產資源
11.工業文明階段,曲線①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資源消耗總量不斷增加
B.資源種類增多,利用率提高
C.勞動力數量增多,素質提高
D.區位條件的影響程度增大
(2024·四川成都月考)歐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多個國家已建立了海上風力發電廠且規模巨大。荷蘭是風車大國,但發電風車卻很少,風力發電量只占全國總發電量的5.2%,遠遠落后于歐盟其他國家。荷蘭政府規劃在近海和陸地上發展風能發電,卻遭到了民眾的極力反對。據此完成12~13題。
12.歐盟發展可再生能源對企業生產的好處有(  )
①提高能源自給率?、趦艋恿魉| ③降低能源企業的運營成本 ④減少失業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荷蘭民眾極力反對發展風能發電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土地面積小,地價高?、诎l電風車噪聲大,影響居民生活 ③海洋生態環境易受影響 ④風車阻擋視線,影響城市美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馬來西亞被稱為“世界錫都”,其錫礦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崗巖侵入體的接觸帶,后來逐漸聚集于山麓地帶。較長一段時間里馬來西亞是世界著名的錫礦開采地與礦產加工工業重要地區,其主要產品為金屬錫。近年來,“錫礦地帶”出現產業危機,當地一方面從世界各地進口大量錫礦用于加工生產金屬錫并出口,另一方面,一大批其他工業部門代之而起,已向“制造地帶”轉化。下圖為馬來西亞部分地區錫礦分布圖。
(1)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馬來西亞山麓地帶富集錫礦的原因。(8分)
(2)簡述當地錫礦加工工業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原因。(4分)
(3)作為曾經的錫礦產地,馬來西亞近年來從世界各地進口大量錫礦用于加工生產金屬錫并出口,試說明出現這種經濟行為的原因。(8分)
答案精析
1.D 2.B [第1題,材料信息表明,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按照自然資源的自然屬性,稀土屬于(金屬)礦產資源,①錯誤,②正確。稀土屬于(金屬)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形成周期漫長,按照自然資源的增殖性能,稀土屬于非可再生資源,③錯誤,④正確。故選D。第2題,2008~2018年,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表現為上游產品類出口總額占比較小,且變化不大;中游產品類出口總額先波動增加,2011年達到最大,隨后先減小后略微增加;下游產品類在2011年后,出口總額較穩定。稀土作為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會影響出口總額,但不會影響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①錯誤;開采稀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但環境質量不會影響稀土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②錯誤;隨著科技的發展,稀土加工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使得中、下游出口額發生變化,影響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③正確;上、中、下游產品的附加值不同,科技的發展使產品附加值增加,影響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④正確。]
3.D 4.C [第3題,芬蘭國內能源資源匱乏,能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所以大力開發生物能,①正確。芬蘭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并不短缺,②錯誤。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芬蘭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發達的森林工業,利于開發生物能,③正確。芬蘭地處北歐,緯度高,熱量條件較差,不利于發展沼氣,④錯誤。故選D項。第4題,芬蘭緯度較高,太陽輻射量較小,太陽能資源相對匱乏,A項錯誤。芬蘭河流眾多,地勢起伏大,利于水能資源開發,B項錯誤。芬蘭受中緯西風帶影響,風能資源豐富,C項正確。煤炭資源不是清潔能源,且芬蘭煤炭資源相對短缺,D項錯誤。]
5.B 6.D [第5題,由圖可知,合川、重慶、赤水、敘永等地埋藏深度均遠大于3 500 m,不適合優先勘探開發,C、D錯誤;結合資源豐度等值線可知,瀘縣—瀘州的資源豐度遠大于威遠—綏江,故最適合優先勘探開發的地區是瀘縣—瀘州,故選B。第6題,由材料可知,頁巖氣的成分以甲烷為主,氮、硫元素含量少,故頁巖氣開發不會加大酸雨危害,①錯誤;頁巖氣存在于頁巖層或泥巖層中,開發頁巖氣后,頁巖層和泥巖層仍位于地下,故頁巖氣開發不會導致大規模地面沉降,②錯誤;頁巖氣的開發利用可減少常規能源的使用,緩解能源供給的壓力,優化能源消費結構,③④正確。故選D。]
7.C 8.C 9.B [第7題,由所學知識可知,石油屬于礦產資源且為非可再生資源,是常規能源。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C。第8題,分析材料可知,沈括“用石油制墨”是先把石油點燃產生黑煙,然后用煙灰制作墨塊,說明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故選C。第9題,燃燒松木也會產生CO2,A錯誤;松木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生態作用,用石油的煙灰制作墨塊,可以減少松木砍伐,保護生態環境,B正確;用石油的煙灰制作墨塊是在北宋時期,此時并沒有促進工業化進程,也不會導致石油資源枯竭,C、D錯誤。]
10.B 11.D [第10題,農業文明初期階段,人類對空間資源(如土地、水源等)利用比較充分,到農業文明后期,隨著工業的發展,空間資源對人類的影響降低,礦產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增強,進入生態文明階段,礦產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減弱,而智力資源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據此分析③為智力資源,②為礦產資源,①為空間資源。故選B。第11題,由圖可知,工業文明階段,工業迅速發展,空間資源(區位條件)對工業的影響加大。在工業文明階段,空間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區位條件的影響程度增大,故選D。]
12.B 13.A [第12題,歐盟發展可再生能源,利于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歐盟的能源自給率,降低能源企業的運營成本,①③正確;發展可再生能源與凈化河流水質無關,②錯誤;發展可再生能源,可創造就業崗位,減少失業率,但減少失業率屬于社會效益,不是對企業生產的好處,④錯誤。故選B。第13題,荷蘭土地面積小,人口較多,風能發電設施占地面積大,可能會導致地價進一步上升,①正確;發電風車噪聲大,影響居民生活,②正確;荷蘭沿海地勢較低,近海發展風能發電,易影響海洋生態環境,③正確;風能發電設施占地面積廣,市區地價高,不可能分布在城市市區,不會影響城市美觀,④錯誤。故選A。]
14.(1)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熱量、降水豐富,風化作用強烈;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加速花崗巖山體的風化、剝蝕和分解;山麓地帶徑流豐富,利于徑流挾帶原生錫礦礦物在此處富集;沿海平原地勢低平,利于錫礦沉淀。
(2)河流沿岸地區靠近錫礦富集區,方便原料運輸;河流沿岸水能資源豐富,有利于冶煉錫礦。
(3)長時間開發錫礦,導致當地錫礦資源枯竭,需從他國進口錫礦;當地錫礦加工歷史悠久,技術先進,經驗豐富;錫礦工業基礎雄厚,基礎設施齊全;錫礦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發展加工貿易型冶金工業有助于本國經濟的發展。第一節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學習目標] 1.結合資料,說明自然資源的概念、分類及分布特點。(區域認知)2.結合案例,分析不同歷史發展階段,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綜合思維)
知識點一 自然資源概述
1.自然資源的概念
(1)狹義的資源:一般指自然資源,是由自然界生成的。
(2)廣義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因人而生、由________所創造的資源。
(3)自然資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產生____________,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
(4)自然資源的屬性
①__________:相對于人類的需要,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
②整體性: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各種自然資源相互聯系、彼此制約,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③__________: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均衡的。
④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資源具有多種功能和用途。
⑤__________:人類通過生產活動,把自然資源加工成有價值的物質財富。
2.自然資源的分類
(1)自然資源的多種角度分類
(2)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對比分析
類型 概念 關系
可再生資源 指可____________的資源,或在短時間內可再生,或可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 多數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獲得再生;當開發利用____________時,它們的再生周期就會延長,甚至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 指經人類開發利用后,在人類歷史尺度上不可能由自然過程再生,可能______的自然資源
3.自然資源的分布
(1)分布特點:分布廣泛,但____________,存在著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
(2)一般規律
類型 典例 規律
可再生資源 水資源、生物資源等 分布受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規律
非可再生資源 礦產資源 分布受到________條件的制約,共生伴生礦較多,勘查難度較大
(3)應對策略——跨區域調配資源
拓展延伸 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辯證關系
(1)可再生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恒定性的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能、水能、風能、潮汐能等,它們的數量不因人類的使用而減少;另一類是臨界性的可再生資源,如生物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和氣候資源等,它們經人類開發利用后,在人類時間尺度上能夠更新、再生,或者重復循環使用。
(2)非可再生資源是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才能形成的資源,相對于人類歷史來說,可以認為它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如礦產資源。
(3)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分類是相對的。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只要利用合理、保護得當,(臨界性)可再生資源就能夠不斷更新、循環利用。但再生條件一旦發生改變或遭到破壞,可再生資源的再生能力就會減弱、甚至終止,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材料一 自然地理事象圖。
 
材料二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電站一角。
材料三 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圖。
1.[綜合思維]材料一中圖片所反映的事象,哪些屬于自然資源?請說出判斷依據。
2.[綜合思維]從能源利用的角度,說明太陽能資源的優劣。
3.[區域認知]分別分析材料三圖中B地和H地太陽能豐富的原因。
4.[地理實踐力]若要實現全球太陽能電站聯成網絡,必須解決的兩大問題是什么?
(2024·湖北武漢月考)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同時產生自然災害。完成1~2題。
1.下列有關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資源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物質與能量
B.所有的自然環境都是由自然資源組成的
C.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D.除礦產資源外,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
2.若下圖中三個圓圈表示有關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概念,根據圖形所示的相互關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A.土地資源、自然資源、自然環境
B.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C.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D.水資源、自然環境、自然資源
下表示意某年北京市和湖北省的水資源狀況。據此回答3~4題。
地區 水資源總量/108m3 人均水資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總量/108m3
北京市 25.8 117.8 185.4 40.6
湖北省 1 754.7 3 006.7 477.9 278.8
3.北京市供水總量超出當地水資源總量得益于(  )
A.開采地下水 B.建設海綿城市 C.修建水庫 D.跨流域調水
4.湖北省的人均用水量遠高于北京市的人均用水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北省的(  )
①工業用水量大?、谒廴緡乐亍、鬯锩娣e大?、芄澦夹g先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知識點二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____________,也是社會生產的______、燃料來源以及生產布局的必要條件。
2.不同歷史發展階段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歷史階段 主要資源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實例
農業社會階段 氣候、水、土地、生物 人類的生產生活對____________和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很______。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到____________、氣候、水文等條件的顯著制約。充足穩定的自然資源保障,是農業社會發展的基礎 世界古文明發源地
工業社會階段 礦產資源 自然資源狀況對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沙特阿拉伯是重要的________輸出國;巴西、澳大利亞__________發達
自然資源的______________、組合狀況,交通運輸的便利程度,對資源性產業的布局具有重大影響 大慶、鞍山、金昌等工業城市靠近__________富集的地區
信息社會階段 __________資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資源、信息網絡等) 自然資源在地區發展中的作用相對________,各種后天性資源的地位迅速上升 以美國“硅谷”為代表的新興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較發達的地區
思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發生了什么變化?
黃河流域是我國古文明的發源地。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
1.[區域認知]分析黃河流域古文明形成的優越自然條件。
2.[綜合思維]指出黃河中游地區能源資源開發的有利條件。
3.[地理實踐力]為了加快黃河中游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地方政府提出了兩套方案進行討論。你認為哪套方案的經濟效益更高?為什么?
地熱及熱泵系統是一種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該系統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蓄能,進行能量季節遷移,冬天供暖,夏天制冷,用最少的能耗獲得最大的效益。利用地熱及熱泵系統供暖是北京推進供熱結構轉型的重要途徑,截至2022年7月底,北京市地熱及熱泵系統供暖面積累計超過3 700萬平方米(不含空氣源熱泵)。據此完成1~2題。
1.制約我國地熱資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場需求 B.技術條件 C.氣候因素 D.地質條件
2.北京市推廣地熱及熱泵系統的現實意義主要是(  )
A.降低投資成本 B.改善大氣質量 C.簡化管網系統 D.緩解地面沉降
(2024·山東濟南期中)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輻射的熱量加熱熔鹽物質(鹽類熔化后形成的熔融體),然后將熱量傳導到水中使之產生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位于柴達木盆地的德令哈市建有我國首個大型光熱電站。下圖示意德令哈市的位置及其周邊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據此完成3~5題。
3.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優勢是(  )
A.清潔無污染
B.能源分布集中
C.技術要求低
D.不受氣象條件影響
4.德令哈市適合建設大型光熱電站,是因為當地(  )
①鹽類物質多 ②太陽能豐富?、弁恋貎r格低 ④市場需求量大?、莼A設施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5.太陽能光熱電站可能對該地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是(  )
A.引發水土流失 B.傷害途經飛鳥 C.造成氣溫升高 D.加劇人地矛盾
答案精析
知識點一 自然資源概述
梳理教材新知
1.(2)社會 (3)經濟價值 (4)①有限性 ③地域性?、萆鐣?br/>2.(1)增殖性能 (2)重新利用 枯竭 不合理
3.(1)很不均勻 (2)地域分異 地質 (3)不均衡 移動 流動性
探究核心知識
1.圖中的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巖石是自然資源。
依據: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巖石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①直接從自然界獲得;②可用于生產和生活。
2.優點:可再生;清潔無污染。缺點:易受天氣影響(不穩定);能量分散;技術要求高。
3.B地:深處內陸,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少。H地: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海拔高,空氣稀薄;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少。
4.太陽能電站建設;輸電問題。
落實思維方法
1.C 2.A [第1題,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并能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自然要素不是自然資源,B錯誤;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過度使用,會影響資源再生,甚至導致資源枯竭,D錯誤;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區豐富,有的地區貧乏,故選C。第2題,自然資源是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的;自然環境包含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故選A。]
3.D 4.C [第3題,南水北調工程向北京市供水,使得當地供水總量超出當地水資源總量,D項正確。第4題,北京市的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與北京市相比,湖北省的第一、二產業比重較大,一般情況下,第一、二產業耗水量大于第三產業,故①③正確。水污染嚴重與人均用水量關系不大,②錯誤。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高,其節水技術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較湖北省高,④錯誤。故選C項。]
知識點二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梳理教材新知
1.物質基礎 原料
2.自然環境 高 地形 石油 采礦業 空間分布 礦產資源 后天性 下降
思考 自然資源利用范圍和廣度擴大,自然資源利用率提高,自然資源種類增多等。
探究核心知識
1.平坦的地形、溫暖的氣候、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黃河流域古文明形成的重要條件。
2.種類多、儲量大;開采條件好;交通便利。
3.方案②。原因:產業結構多元化;構建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資源綜合利用程度高。
落實思維方法
1.D 2.B [第1題,地熱資源是指貯存在地球內部的可再生熱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構造板塊邊緣一帶,故制約我國地熱資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質條件。故選D。第2題,由材料分析可知,地熱能為清潔能源,因此北京市推廣地熱及熱泵系統的現實意義主要是減輕環境污染,改善大氣質量。故選B。]
3.A 4.A 5.B [第3題,太陽能是清潔能源,太陽能光熱發電清潔無污染,A正確;太陽能能源分布相對分散,B錯誤;太陽能光熱發電對技術要求較高,C錯誤;太陽能光熱發電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D錯誤。第4題,根據材料“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輻射的熱量加熱熔鹽物質”可知,大型光熱電站需要鹽類進行發電,德令哈市鹽類物質較多;德令哈市位于青藏高原,空氣稀薄,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豐富;德令哈市地處西北內陸,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土地面積廣闊,土地價格低,①②③正確。該地人口較少,市場需求量小,基礎設施相對較差,④⑤錯誤。第5題,太陽能光熱電站不會引發水土流失,A錯誤;太陽能集熱板反光,可能會誤傷途經飛鳥,B正確;太陽能光熱電站將熱能轉換成電能,不會造成氣溫升高,C錯誤;太陽能光熱電站可以增加區域能源供給,緩解人地矛盾,D錯誤。](共77張PPT)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第一節
第一章 資源、環境與人類活動
結合實例,說明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空間分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1.結合資料,說明自然資源的概念、分類及分布特點。(區域認知)
2.結合案例,分析不同歷史發展階段,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
知識點一 自然資源概述
知識點二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內容索引
課時對點練
自然資源概述
>
<
知識點一
1.自然資源的概念
(1)狹義的資源:一般指自然資源,是由自然界生成的。
(2)廣義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因人而生、由 所創造的資源。
(3)自然資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產生 ,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
社會
經濟價值
(4)自然資源的屬性
① :相對于人類的需要,自然資源的數量是有限的。
②整體性: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各種自然資源相互聯系、彼此制約,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③ :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是不均衡的。
④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資源具有多種功能和用途。
⑤ :人類通過生產活動,把自然資源加工成有價值的物質財富。
有限性
地域性
社會性
2.自然資源的分類
(1)自然資源的多種角度分類
增殖性能
(2)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對比分析
類型 概念 關系
可再生資源 指可___________的資源,或在短時間內可再生,或可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 多數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獲得再生;當開發利用_______時,它們的再生周期就會延長,甚至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 指經人類開發利用后,在人類歷史尺度上不可能由自然過程再生,可能_____的自然資源
重新利用
枯竭
不合理
3.自然資源的分布
(1)分布特點:分布廣泛,但 ,存在著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
(2)一般規律
類型 典例 規律
可再生資源 水資源、生物資源等 分布受到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規律
非可再生資源 礦產資源 分布受到_____條件的制約,共生伴生礦較多,勘查難度較大
地域分異
很不均勻
地質
(3)應對策略——跨區域調配資源
移動
不均衡
流動

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辯證關系
拓展延伸
(1)可再生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恒定性的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能、水能、風能、潮汐能等,它們的數量不因人類的使用而減少;另一類是臨界性的可再生資源,如生物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和氣候資源等,它們經人類開發利用后,在人類時間尺度上能夠更新、再生,或者重復循環使用。
(2)非可再生資源是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才能形成的資源,相對于人類歷史來說,可以認為它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如礦產資源。
(3)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的分類是相對的。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只要利用合理、保護得當,(臨界性)可再生資源就能夠不斷更新、循環利用。但再生條件一旦發生改變或遭到破壞,可再生資源的再生能力就會減弱、甚至終止,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材料一 自然地理事象圖。
材料二 風力發電和太陽能電站一角。
材料三 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圖。
1.[綜合思維]材料一中圖片所反映的事象,哪些屬于自然資源?請說出判斷依據。
答案 圖中的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巖石是自然資源。
依據: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巖石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①直接從自然界獲得;②可用于生產和生活。
2.[綜合思維]從能源利用的角度,說明太陽能資源的優劣。
答案 優點:可再生;清潔無污染。缺點:易受天氣影響(不穩定);能量分散;技術要求高。
3.[區域認知]分別分析材料三圖中B地和H地太陽能豐富的原因。
答案 B地:深處內陸,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少。H地: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海拔高,空氣稀??;晴天多,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少。
4.[地理實踐力]若要實現全球太陽能電站聯成網絡,必須解決的兩大問題是什么?
答案 太陽能電站建設;輸電問題。
(2024·湖北武漢月考)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同時產生自然災害。完成1~2題。
1.下列有關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資源是指人類可以直接從自然界獲得的物質與能量
B.所有的自然環境都是由自然資源組成的
C.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D.除礦產資源外,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可再生資源

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并能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的物質和能量,A錯誤;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自然要素不是自然資源,B錯誤;
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過度使用,會影響資源再生,甚至導致資源枯竭,D錯誤;
自然資源在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區豐富,有的地區貧乏,故選C。
(2024·湖北武漢月考)自然環境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同時產生自然災害。完成1~2題。
2.若下圖中三個圓圈表示有關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概念,根據圖形所示的相互關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A.土地資源、自然資源、自然環境
B.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C.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自然環境
D.水資源、自然環境、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是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的;自然環境包含自然資源;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故選A。
下表示意某年北京市和湖北省的水資源狀況。據此回答3~4題。
地區 水資源總量/108m3 人均水資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總量/108m3
北京市 25.8 117.8 185.4 40.6
湖北省 1 754.7 3 006.7 477.9 278.8
3.北京市供水總量超出當地水資源總量得益于
A.開采地下水 B.建設海綿城市 C.修建水庫 D.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工程向北京市供水,使得當地供水總量超出當地水資源總量,D項正確。
下表示意某年北京市和湖北省的水資源狀況。據此回答3~4題。
地區 水資源總量/108m3 人均水資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總量/108m3
北京市 25.8 117.8 185.4 40.6
湖北省 1 754.7 3 006.7 477.9 278.8
4.湖北省的人均用水量遠高于北京市的人均用水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北省的
①工業用水量大?、谒廴緡乐亍、鬯锩娣e大 ④節水技術先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北京市的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與北京市相比,湖北省的第一、二產業比重較大,一般情況下,第一、二產業耗水量大于第三產業,故①③正確。
水污染嚴重與人均用水量關系不大,②錯誤。
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高,其節水技術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較湖北省高,④錯誤。故選C項。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
<
知識點二
1.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 ,也是社會生產的
、燃料來源以及生產布局的必要條件。
2.不同歷史發展階段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物質基礎
原料
歷史階段 主要資源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實例
農業社會階段 氣候、水、土地、生物 人類的生產生活對__________和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很____。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受到______、氣候、水文等條件的顯著制約。充足穩定的自然資源保障,是農業社會發展的基礎 世界古文明發源地
自然環境

地形
歷史階段 主要資源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實例
工業社會階段 礦產資源 自然資源狀況對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沙特阿拉伯是重要的_____輸出國;巴西、澳大利亞_______發達
自然資源的__________、組合狀況,交通運輸的便利程度,對資源性產業的布局具有重大影響 大慶、鞍山、金昌等工業城市靠近_________富集的地區
石油
采礦業
空間分布
礦產資源
歷史階段 主要資源 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實例
信息社會階段 _________資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資源、信息網絡等) 自然資源在地區發展中的作用相對_______,各種后天性資源的地位迅速上升 以美國“硅谷”為代表的新興電子工業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較發達的地區
后天性
下降
思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發生了什么變化?
答案 自然資源利用范圍和廣度擴大,自然資源利用率提高,自然資源種類增多等。
黃河流域是我國古文明的發源地。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
1.[區域認知]分析黃河流域古文
明形成的優越自然條件。
答案 平坦的地形、溫暖的氣候、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黃河流域古文明形成的重要條件。
黃河流域是我國古文明的發源地。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
2.[綜合思維]指出黃河中游地區
能源資源開發的有利條件。
答案 種類多、儲量大;開采條件好;交通便利。
3.[地理實踐力]為了加快黃河中游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地方政府提出了兩套方案進行討論。你認為哪套方案的經濟效益更高?為什么?
答案 方案②。原因:產業結構多元化;構建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資源綜合利用程度高。
地熱及熱泵系統是一種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該系統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蓄能,進行能量季節遷移,冬天供暖,夏天制冷,用最少的能耗獲得最大的效益。利用地熱及熱泵系統供暖是北京推進供熱結構轉型的重要途徑,截至2022年7月底,北京市地熱及熱泵系統供暖面積累計超過3 700萬平方米(不含空氣源熱泵)。據此完成1~2題。
1.制約我國地熱資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市場需求 B.技術條件
C.氣候因素 D.地質條件

地熱資源是指貯存在地球內部的可再生熱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構造板塊邊緣一帶,故制約我國地熱資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質條件。故選D。
地熱及熱泵系統是一種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該系統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蓄能,進行能量季節遷移,冬天供暖,夏天制冷,用最少的能耗獲得最大的效益。利用地熱及熱泵系統供暖是北京推進供熱結構轉型的重要途徑,截至2022年7月底,北京市地熱及熱泵系統供暖面積累計超過3 700萬平方米(不含空氣源熱泵)。據此完成1~2題。
2.北京市推廣地熱及熱泵系統的現實意義主要是
A.降低投資成本 B.改善大氣質量
C.簡化管網系統 D.緩解地面沉降

由材料分析可知,地熱能為清潔能源,因此北京市推廣地熱及熱泵系統的現實意義主要是減輕環境污染,改善大氣質量。故選B。
(2024·山東濟南期中)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輻射的熱量加熱熔鹽物質(鹽類熔化后形成的熔融體),然后將熱量傳導到水中使之產生蒸汽驅動發電機發電。位于柴達木盆地的德令哈市建有我國首個大型光熱電站。右圖示意德令哈市的位置及其周邊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據此完成3~5題。
3.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優勢是
A.清潔無污染 B.能源分布集中
C.技術要求低 D.不受氣象條件影響

太陽能是清潔能源,太陽能光熱發電清潔無污染,A正確;
太陽能能源分布相對分散,B錯誤;
太陽能光熱發電對技術要求較高,C錯誤;
太陽能光熱發電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D錯誤。
4.德令哈市適合建設大型光熱電站,是因為當地
①鹽類物質多?、谔柲茇S富?、弁恋貎r格低 ④市場需求量大 ⑤基礎設施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根據材料“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利用太陽輻射的熱量加熱熔鹽物質”可知,大型光熱電站需要鹽類進行發電,德令哈市鹽類物質較多;德令哈市位于青藏高原,空氣稀薄,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豐富;德令哈市地處西北內陸,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土地面積廣闊,土地價格低,①②③正確。該地人口較少,市場需求量小,基礎設施相對較差,④⑤錯誤。
5.太陽能光熱電站可能對該地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是
A.引發水土流失 B.傷害途經飛鳥
C.造成氣溫升高 D.加劇人地矛盾

太陽能光熱電站不會引發水土流失,A錯誤;
太陽能集熱板反光,可能會誤傷途經飛鳥,B正確;
太陽能光熱電站將熱能轉換成電能,不會造成氣溫升高,C錯誤;
太陽能光熱電站可以增加區域能源供給,緩解人地矛盾,D錯誤。
課時對點練
(2024·河南信陽期中)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廣泛應用于生產的各個領域。稀土的產業鏈主要由上游的稀土資源開采、中游的稀土材料制備和下游的應用領域構成。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消費國和供應國。讀“2008~2018年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圖”,完成1~2題。
1.稀土資源屬于
①土地資源?、诘V產資源?、劭稍偕Y源 
④非可再生資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材料信息表明,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按照自然資源的自然屬性,稀土屬于(金屬)礦產資源,①錯誤,②正確。
稀土屬于(金屬)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形成周期漫長,按照自然資源的增殖性能,稀土屬于非可再生資源,③錯誤,④正確。故選D。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河南信陽期中)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廣泛應用于生產的各個領域。稀土的產業鏈主要由上游的稀土資源開采、中游的稀土材料制備和下游的應用領域構成。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消費國和供應國。讀“2008~2018年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圖”,完成1~2題。
2.影響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的主要
因素有
①稀土儲量?、诃h境質量?、劭萍及l展 
④產品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基礎過關
2008~2018年,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表現為上游產品類出口總額占比較小,且變化不大;中游產品類出口總額先波動增加,2011年達到最大,隨后先減小后略微增加;下游產品類在2011年后,出口總額較穩定。稀土作為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會影響出口總額,但不會影響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①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開采稀土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但環境質量不會影響稀土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②錯誤;
隨著科技的發展,稀土加工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使得中、下游出口額發生變化,影響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③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上、中、下游產品的附加值不同,科技的發展使產品附加值增加,影響我國稀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④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芬蘭地處北歐,國內能源資源匱乏。為了提高本國的能源自給率,芬蘭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芬蘭目前各種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生物能所占比例最大,約占可再生能源的90%。除了開發生物能,芬蘭還大力開發風能、水能等其他清潔能源。讀圖,回答3~4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3.芬蘭大力開發生物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 
②其他可再生能源短缺 
③森林資源豐富,森林工業發達 
④熱量條件好,利于發展沼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芬蘭國內能源資源匱乏,能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所以大力開發生物能,①正確。
芬蘭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并不短缺,②錯誤。
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芬蘭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發達的森林工業,利于開發生物能,③正確。
芬蘭地處北歐,緯度高,熱量條件較差,不利于發展沼氣,④錯誤。故選D項。
基礎過關
4.下列關于芬蘭清潔能源開發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緯度較低,太陽能資源豐富
B.地勢平坦,不利于水能資源開發
C.受中緯西風帶影響,風能資源豐富
D.交通便利,利于煤炭資源的運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芬蘭緯度較高,太陽輻射量較小,太陽能資源相對匱乏,A項錯誤。
芬蘭河流眾多,地勢起伏大,利于水能資源開發,B項錯誤。
芬蘭受中緯西風帶影響,風能資源豐富,C項正確。
煤炭資源不是清潔能源,且芬蘭煤炭資源相對短缺,D項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或泥巖層中開采出來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成分以甲烷為主。川南地區頁巖氣資源豐富,右圖示意該地區深層頁巖氣資源豐度分布(資源豐度指資源的富集和豐富程度)。據此完成5~6題。
5.結合頁巖埋深和頁巖氣資源豐度考慮,應優先勘探開發的地區是
A.威遠——綏江 B.瀘縣——瀘州
C.合川——重慶 D.赤水——敘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由圖可知,合川、重慶、赤水、敘永等地埋藏深度均遠大于3 500 m,不適合優先勘探開發,C、D錯誤;
結合資源豐度等值線可知,瀘縣—瀘州的資源豐度遠大于威遠—綏江,故最適合優先勘探開發的地區是瀘縣—瀘州,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或泥巖層中開采出來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成分以甲烷為主。川南地區頁巖氣資源豐富,右圖示意該地區深層頁巖氣資源豐度分布(資源豐度指資源的富集和豐富程度)。據此完成5~6題。
6.川南地區頁巖氣開發將
①加大酸雨危害?、趯е麓笠幠5孛娉两怠?br/>③優化能源消費結構?、芫徑饽茉垂┙o壓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基礎過關
由材料可知,頁巖氣的成分以甲烷為主,氮、硫元素含量少,故頁巖氣開發不會加大酸雨危害,①錯誤;
頁巖氣存在于頁巖層或泥巖層中,開發頁巖氣后,頁巖層和泥巖層仍位于地下,故頁巖氣開發不會導致大規模地面沉降,②錯誤;
頁巖氣的開發利用可減少常規能源的使用,緩解能源供給的壓力,優化能源消費結構,③④正確。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山東青島期末)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據此完成7~9題。
7.石油屬于
①礦產資源 ②可再生資源?、勰茉促Y源?、苄履茉?br/>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由所學知識可知,石油屬于礦產資源且為非可再生資源,是常規能源。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山東青島期末)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據此完成7~9題。
8.沈括“用石油制墨”,說明
A.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能源價值
B.石油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而體現其物質價值
C.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
D.當時人們利用石油的方式以直接利用為主

基礎過關
分析材料可知,沈括“用石油制墨”是先把石油點燃產生黑煙,然后用煙灰制作墨塊,說明石油可以通過生產過程變成有價值的產品,故選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山東青島期末)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據此完成7~9題。
9.與燃燒松木制作松煙墨相比,用石油的煙灰制作墨塊
A.會產生CO2,造成全球變暖
B.可減少松木砍伐,保護生態環境
C.對石油需求增加,促進工業化進程
D.會導致石油資源的枯竭

基礎過關
燃燒松木也會產生CO2,A錯誤;
松木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等生態作用,用石油的煙灰制作墨塊,可以減少松木砍伐,保護生態環境,B正確;
用石油的煙灰制作墨塊是在北宋時期,此時并沒有促進工業化進程,也不會導致石油資源枯竭,C、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礎過關
能力提升
(2024·河北石家莊期末)右圖為“不同社會階段資源利用示意圖”,圖中序號表示智力資源、礦產資源、空間資源(區位條件)。據此完成10~11題。
10.圖中序號與資源類型匹配正確的一組是
A.①智力資源、②礦產資源
B.②礦產資源、③智力資源
C.②空間資源、③智力資源
D.①空間資源、③礦產資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農業文明初期階段,人類對空間資源(如土地、水源等)利用比較充分,到農業文明后期,隨著工業的發展,空間資源對人類的影響降低,礦產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增強,進入生態文明階段,礦產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減弱,而智力資源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據此分析③為智力資源,②為礦產資源,①為空間資源。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河北石家莊期末)右圖為“不同社會階段資源利用示意圖”,圖中序號表示智力資源、礦產資源、空間資源(區位條件)。據此完成10~11題。
11.工業文明階段,曲線①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資源消耗總量不斷增加
B.資源種類增多,利用率提高
C.勞動力數量增多,素質提高
D.區位條件的影響程度增大

能力提升
由圖可知,工業文明階段,工業迅速發展,空間資源(區位條件)對工業的影響加大。在工業文明階段,空間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區位條件的影響程度增大,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2024·四川成都月考)歐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多個國家已建立了海上風力發電廠且規模巨大。荷蘭是風車大國,但發電風車卻很少,風力發電量只占全國總發電量的5.2%,遠遠落后于歐盟其他國家。荷蘭政府規劃在近海和陸地上發展風能發電,卻遭到了民眾的極力反對。據此完成12~13題。
12.歐盟發展可再生能源對企業生產的好處有
①提高能源自給率?、趦艋恿魉|?、劢档湍茉雌髽I的運營成本?、軠p少失業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歐盟發展可再生能源,利于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歐盟的能源自給率,降低能源企業的運營成本,①③正確;
發展可再生能源與凈化河流水質無關,②錯誤;
發展可再生能源,可創造就業崗位,減少失業率,但減少失業率屬于社會效益,不是對企業生產的好處,④錯誤。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4·四川成都月考)歐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多個國家已建立了海上風力發電廠且規模巨大。荷蘭是風車大國,但發電風車卻很少,風力發電量只占全國總發電量的5.2%,遠遠落后于歐盟其他國家。荷蘭政府規劃在近海和陸地上發展風能發電,卻遭到了民眾的極力反對。據此完成12~13題。
13.荷蘭民眾極力反對發展風能發電的原因可能是
①土地面積小,地價高?、诎l電風車噪聲大,影響居民生活?、酆Q笊鷳B環境易受影響?、茱L車阻擋視線,影響城市美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提升
荷蘭土地面積小,人口較多,風能發電設施占地面積大,可能會導致地價進一步上升,①正確;
發電風車噪聲大,影響居民生活,②正確;
荷蘭沿海地勢較低,近海發展風能發電,易影響海洋生態環境,③正確;
風能發電設施占地面積廣,市區地價高,不可能分布在城市市區,不會影響城市美觀,④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來西亞被稱為“世界錫都”,其錫礦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崗巖侵入體的接觸帶,后來逐漸聚集于山麓地帶。較長一段時間里馬來西亞是世界著名的錫礦開采地與礦產加工工業重要地區,其主要產品為金屬錫。近年來,“錫礦地帶”出現產業危機,當地一方面從世界各地進口大量錫礦用于加工生產金屬錫并出口,另一方面,一大批其他工業部門代之而起,已向“制造地帶”轉化。右圖為馬來西亞部分地區錫礦分布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1)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馬來西亞山麓地帶富集錫礦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熱量、降水豐富,風化作用強烈;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加速花崗巖山體的風化、剝蝕和分解;山麓地帶徑流豐富,利于徑流挾帶原生錫礦礦物在此處富集;沿海平原地勢低平,利于錫礦沉淀。
能力提升
(2)簡述當地錫礦加工工業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河流沿岸地區靠近錫礦富集區,方便原料運輸;河流沿岸水能資源豐富,有利于冶煉錫礦。
能力提升
(3)作為曾經的錫礦產地,馬來西亞近年來從世界各地進口大量錫礦用于加工生產金屬錫并出口,試說明出現這種經濟行為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長時間開發錫礦,導致當地錫礦資源枯竭,需從他國進口錫礦;當地錫礦加工歷史悠久,技術先進,經驗豐富;錫礦工業基礎雄厚,基礎設施齊全;錫礦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發展加工貿易型冶金工業有助于本國經濟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洛川县| 封丘县| 龙门县| 娱乐| 烟台市| 永宁县| 仁寿县| 会宁县| 阳曲县| 常山县| 项城市| 乡城县| 屏山县| 岳池县| 洪湖市| 商水县| 六安市| 敦化市| 温州市| 沁源县| 三江| 广东省| 封丘县| 页游| 东乡县| 神木县| 汪清县| 应城市| 都江堰市| 高碑店市| 集安市| 罗源县| 洛宁县| 驻马店市| 灵璧县| 岗巴县| 隆回县| 满城县| 南漳县| 德令哈市|